交通运输经济学 第1章 运输经济学概述分解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 定义:交通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经济特性、运行规律以及交通运输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涉及运输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这些活动对经济效率、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研究对象:(1)交通运输服务的供需关系,包括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
(3)交通运输网络的设计、优化与效率。
(4)交通运输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5)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6)交通运输企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策略和规制。
(7)交通运输项目的投资评估与融资问题。
二、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分析:(1)描述性统计:收集和分析交通运输相关数据,描述现象的概况。
(2)因果推断:通过回归分析、实验设计等方法,探究交通运输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 规范分析:(1)福利经济学:评估交通运输政策对消费者、生产者和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
(2)成本收益分析:比较交通运输项目的成本与收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3. 定量分析:(1)数学建模:构建交通运输需求的函数模型、运输网络优化模型等。
(2)计量经济学:运用统计软件对交通运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4. 比较分析:(1)时间序列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的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2)横截面分析:比较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
5. 系统分析:(1)系统动力学: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动态行为和反馈机制。
(2)网络分析:研究交通运输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三、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 传统阶段:(1)早期关注点:运输成本、运输效率、运输基础设施的地理分布。
(2)代表人物:Alfred Marshall, Walter Isard等。
2. 现代阶段:(1)20世纪中叶:运输经济学开始关注运输政策、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行为。
(2)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强调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和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运输经济学 第一章 运输经济学概论
马克思的运输经济理论 商品交换手段 社会经济存在的形式 流通领域的延续 物质生产部门 影响资本的运转 运输业影响资本主义经济
当代运输经济学
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的兴起
发展的原因 运输工具的发达 国际范围上的投资建设 经济学本身的发展 物流学科的完善
资源使用的交替关系原理
54% 中国主要年份货物周转量统计(1978--2003) 2003年12月31日采集 32%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货物周转量 9829 12026 18365 26207 27986 29218 30525 铁路 5345 5717 8126 公路
13050 13106 13270 12560 12910 13771 14694 15658
4486
4695 5011 5272 5483 5724 6129 6330 6783
15687
17552 17863 19235 19406 21263 23734 25989 27511
612
590 585 579 606 628 636 653 683
四、运输市场的特征 运输市场的基本特征 国民经济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 为社会提供没有实物形态产品的运输劳务 与商品市场成正比的变化 区域性强 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极强 竞争复杂
社会主义运输市场建设的特征 微观基础 统一的国内运输市场 遵循价值规律的市场调节 社会主义法制 国有的必要性 运输体系互相配合
注:单位:亿吨公里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4》
水运 3779 5053 7729 11592 12955 13256 13861 管道 430 491 603 627 0.11% 621 617 608 民用航空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是研究交通运输产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交通运输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交流。
本文将介绍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及其实践应用。
一、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交通运输经济学是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供给、成本与效益等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学科。
它研究交通运输市场的结构、特征以及市场交流的成本等问题,以了解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交通运输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是核心概念。
需求方面,分析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及其变动规律,可以了解到人们对出行的需求特征;供给方面,考虑交通运输企业的产能、运营成本等因素,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了解供给方对市场的影响。
二、重要理论1.需求与价格弹性理论需求与价格弹性理论是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交通需求对价格的变化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反应,这种弹性反应将直接影响市场运行和市场均衡状态。
需求与价格弹性理论通过研究需求弹性系数,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指导,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和供给计划。
2.交通运输成本理论交通运输成本理论是研究交通运输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控制的理论。
交通运输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主要包括企业运营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车辆折旧费用、设备维护费等;可变成本则与产量相关,如燃料消耗费用、人工成本等。
通过研究交通运输成本理论,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交通网络理论交通网络理论是研究交通网络结构、运力配置和运输路径选择等问题的理论。
交通网络是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不同的网络结构对交通服务的效率和可达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交通网络理论可以用于对交通网络的优化设计和管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三、实践应用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为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交通运输经济学也应用于实际经营中的交通运输企业,帮助其合理制定运输计划、优化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运输经济学 第一章 运输经济学概述
17
运 输 经 济 学 (第一章 运输经济学概述)
• 7、货运强度
• 货运强度是指单位经济产值所产生的货物周转量。 • 8、运输弹性系数 • 运输弹性系数是指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增长速 度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长速度之比。
• 9、运输供给
• 运输供给是指运输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 能的运价水平意愿并能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的数 量。
例:
M地的
某商品
A(
成本:6元) (运价:2元)
(
成本:4元)
B
(运价:6元)
M
二、运价下降 2 / 3(66.7%): A地运价下降了: 1.33 元 M地该产品的总成本为 6.67 元, B地运价下降了: 4元 M地该产品的总成本为 6 元 —— (低于A 地产品) 现运输成本占总成本 33.3% 。
例:
M地的
某商品
A(
成本:6元) (运价:2元)
(
成本:4元)
B
(运价:6元)
M
来自B地:原总价10元 运输成本占了60%。 运价下降了:3元 M地产品总成本为7元 (与A地产品相同 ) 运输成本占了总成本: 42.9%,比原来下降17.1%。
来自A地:原总价8元 运输成本占25%。
一、运价下降50%:
因此他认为对市场的约束——无论是由政府规定还 是由垄断者提出,也无论是关于生产还是关于外贸— —都会限制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行,并最终损害工人和 消费者的利益。
13
运 输 经 济 学 (第一章 运输经济学概述)
亚当〃史密斯关于具有自律性的“看不见的 手”的学说,是他对于现代经济学的不朽的 贡献。
14
运 输 经 济 学 (第一章 运输经济学概述)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运输需求概述一、运输经济学导论1. 运输经济学的定义: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运输活动中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问题。
它旨在通过经济分析,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2.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运输市场的结构和行为- 运输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运输政策的设计与评估- 运输需求与供给的规律- 运输成本的形成与控制- 运输价格的决定与影响3.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中的运输现象。
- 规范分析: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运输经济活动的理想状态和改进方向。
-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运输问题进行量化研究。
- 定性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来探讨运输现象的本质和特征。
二、运输的分类1. 按运输方式分类:- 公路运输:使用汽车、摩托车等在道路上进行的运输。
- 铁路运输:利用铁路轨道和机车车辆进行的运输。
- 水运:通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 航空运输:使用飞机在空中进行的运输。
- 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输送流体和气体等物资的运输方式。
2. 按运输对象分类:- 货物运输:涉及各种商品和物资的运输。
- 旅客运输:涉及人的位移,包括城市公共交通、长途客运等。
3. 按运输范围分类:- 长途运输: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运输。
- 短途运输:在较小地理范围内进行的运输。
- 城市运输:城市内部的运输活动。
- 农村运输:农村地区的运输活动。
三、运输需求1. 运输需求的定义: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物或旅客为实现空间位移而愿意且能够支付的运输服务量。
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服务的需求。
2. 运输需求的特性:- 空间性:运输需求产生于货物或旅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具有明确的空间方向。
- 时间性:运输需求具有时效性,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
运输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dfx
运输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检视一个社会里基本层次的行为,包括个体的行为者(例如个人、公司、买家或卖家)以及与市场的互动。
●宏观:分析整个经济体和其议题,包括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成长、财政和货币政策等。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3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用语GDPCPI恩格尔系数存款准备金率等GDP、GN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俗的讲涵盖衣食住行)一般定义超过3%为通货膨胀,超过5%就是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 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国家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可用的手段有加息,紧缩银根,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增加生产,平抑物价,等等。
中职教育-《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第1章 绪论(蒋惠园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交通运输业的历史与人类的文明史同样长久。
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交通运输业的 产生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经济 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就成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 展的一种社会物质基础。
运输业具有多重属性—生产特性、服务特性与基础设施特性
1.生产特性
1)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属于物质生产领域。 马克思《资本论》,论述了运输业的性质;既有物质生产
5 )交通运输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影响甚大,灾区的救援、灾后重建的 工作都需要高效的交通运输的保障才能顺利进行。
2.2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1)交通运输业是不可替代的生产部门 任何生产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进行和完成,生产过
程中需将生产中所需的生产要素集中到生产线(或场所) 上。
§2 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
2.1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2.2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2.1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1 )促进国家社会的统一
运输方便人们接触、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消除隔阂,增进 彼此社会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重 要因素。
2 )增进文化信息的交流
运输基础设施也同其他商品一样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并且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这是其价值。
3)运输基础设施的网络特性
❖ 实体网络:即有物质网络作为实体的社会基础设施,包括交 通运输、电力、邮电、供水、供气等;
❖ 网络型基础产业主要指属于实体网络的各个基础设施部门, 共同构成了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
运输经济学PPT课件
运输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派生性
运输需求是由其他经济活动派生出来 的,不是直接产生的。
多样性
不同货物和人员对运输服务的需求具 有多样性。
运输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时空性
运输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衡。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状况 等。
运输组织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
运输组织应遵循安全、迅速、准确、方便和 经济的原则,确保运输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满 足客户需求。
方法
包括计划运输、合理运输、直达运输、集中 化运输和联合运输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
市场定位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条件,选择 适合的目标市场,明确服务对象和业 务范围。
01
02
03
04
运输供给的定义
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价 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且 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
不平衡性
由于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在空 间和时间上的不平衡,导致运
输供给具有不平衡性。
时效性
运输服务不能储存,因此运输 供给具有时效性,即运输供给 必须在需求产生时及时提供。
部分可替代性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具有一定的 可替代性,但受到技术经济特
财务管理策略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 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财务状况良 好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01
02
产品策略
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运输产品,包括 不同的运输方式、服务质量和价格等。
03
营销策略
通过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和客户关系 管理等手段,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 占有率。
运输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描绘出一条运输需求曲线。(一条曲线上的所有点)
运输需求量则表示在一确定的运价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运输服务的确定数量,它
对应于需求曲线上的一点。(一条曲线上的某个点)
当非价格因素不变时,由不同运价水平下相应的需求量构成一条曲线表示一种运输需求,
在这条运输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运价是不同的,而非价格因素是相同的。但是,当非价格来自1) 运输对象、旅行目的和旅行距离
2) 数据采集的时间跨度
3) 所用的预测模型和数据的统计方法
7. 需求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 定义: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当收入变化 1%,运输价格不变时引起运输需求量变化
的百分比。收入弹性一般用于分析客运需求,并习惯用 I 表示收入水平,即: ∆Q ÷ Q ∆Q I
收取较多的报酬,是违法的。
【第二章】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是构成运输市场的两个基本方面
1. 运输需求的含义和它的组成要素、运输需求简单函数模型
含义: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
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运输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实现位移的
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缺少任一条件,都不能构成现实的运输需求。
定义:当价格变化 1%时,运输量变化的多少称价格弹性,必为负值。
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Ed反映了运输需求量对运输价格变动反映的程度,表示为: ∆Q ÷ Q ∆Q P
Ed = ∆P ÷ P = ∆P × Q 4. 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概念
需求弹性值
描述
定义
对收益的影响
|Ed| > 1
富有弹性
价格变动 1 个百分点,引起需求 量的变动将超过 1 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经济学复习大纲
交通运输经济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引论了解运输的经济意义,掌握运输产业的特征、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了解我国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掌握经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章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掌握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函数;掌握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交叉弹性的概念和运用;掌握运输供需均衡的市场机制和供需变动下的运输市场均衡;理解税收和补贴对均衡的影响;掌握运输需求预测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预测方法。
第三章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掌握运输成本的基本概念、影响的基本因素;掌握运输成本函数、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掌握运输成本构成、运输价格结构,掌握边际成本定价法基本原理,价格歧视定价和平均成本代价方法的运用,了解成本分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运输价格的管理形式和基本手段。
第五章运输市场与运输企业了解运输市场的概念、掌握运输市场的主要特征和功能,掌握运输市场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第六章运输基建项目投资、融资与经营了解运输基建项目筹资方法、资金成本概念,了解高速公路综合经营开发的内容。
第七章运输基建项目经济评价掌握单利、复利概念、了解项目经济评价基本指标,掌握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第八章运输政策了解运输政策的定义、作用和主要内容。
第九章运输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四、论述题1、论述运输政策的作用。
2、论述运输量预测的基本原理。
3、简图表述运输市场均衡的形成,论述供需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运量的影响。
4、论述运输与价格的关系。
5、论述国家对运输价格的管理原则。
6、论述影响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五、计算题1、某货物运输需求函数为:Q=50-6P,式中Q表示货物运输需求量,P表示运价,求:(1)计算Q=8时的运输需求价格点弹性Ed;(2)计算P1=3与P2=6之间的运输需求价格弧弹性Ed。
2、某运输企业每年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30万元,每换算吨公里运输量的平均变动成本为2.9元,企业计划年运输量为60万吨公里,并且希望获得预期总利润20万元。
运输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ppt详述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产业 论
3.运输业在第三产业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第三产业发挥着基础产业 的作用。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态。商 品的价值是通过需求与供给的结合来实现的, 它的实现形式是交换,它不仅包括物资产品的 交换,还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知识、信息 的交换。在所有这些交换中,运输业起着特殊 的作用。
2
第三产业论
3
基础设施论
1.物质生 产部门论
1.运输业的物质生产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的实现 及使用价值的变换要求商品实现从所有者 到使用者的转移,但商品生产和消费存在 着地域上的分隔,运输成为实现商品在空 间上流通的必要条件,因此有必要将运输 归属于生产过程。另外,还表现在: 第一,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状态,完成消 费的准备。 第二,运输业所出售的产品,是人和物在 空间场所的变动。
2.第三产业 论
1.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根据产业发展顺序、需求、结构的变化和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等所作的一种经济统计 分类。
2.第三产业 论
2.第三产业的服务特性
按其服务对象分为两大类,即为生产服务的 部门和为生活服务的部门。 服务劳动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业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不是去制造 物质产品,而是通过提供服务直接去满足人们 某种需要。 第二:服务同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物。 第二:服务业劳动者付出劳动形成服务产品的 过程,在一般情况下与需要者消费这种服务产 品的过程同时进行,服务劳动所创造的特殊使 用价值和价值,是在消费过程中同时表现出来 的。
第一节
2.运输业的性质
运输业在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运输生产是一切经济部门生产过程的延续。 其次,运输业是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三:良好的运输业可以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 如何认识运输活动的性质,将运输业划归何种部门、产业 或领域?
网院《运输经济学》
第一、运输业的劳动对象(即运输对象)是货物或旅客,它不改变劳 动对象的属性或形态,而只是改变其空间位置。但是这种劳动对象不是 运输部门自己生产的物质产品,产品本身不具有价值(不象铁矿生产的 矿石,虽然也是改变劳动对象的空间位置,然而矿石本身具有价值), 运输部门仅仅收取运输对象从甲地到乙地的运费或货物的装卸费,对于 旅客来说,这种运输对象还是运输企业为之服务的对象。
包括物质传输效应、集聚诱发效应、时空效应、经济连锁循环效应 和社会管理效应。即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要素的集聚,从而形成社 会生产力;诱发潜在生产能力的发挥,扩大社会再生产;实现国民经济 各部门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完成其再生产过程;缩小地域空间,相对延 长工作和休息时间;增加社会就业,产生生产和消费的经济连锁循环递 增现象;实现社会的行政管理和巩固国防;促进信息传递、文化交流和 人员往来等,从而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运输是我们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运输规模是社会经济的基础 比例之一。列宁指出:“运输是我们整个经济的主要基础,也许是最主 要基础之一”。
6
第二,运输生产过程和运输消费过程同时进行。
第三,运输产品的非实体性和非储备性,运输业为社会提供的“不是新 的物质产品,不是商品”,而是“在商品时使用价值上并不留下任何可 见的痕迹”的“效用”。 第四,某种运输方式一旦建成;就会产生交通(运输)效应,交通(运 输)效应是指交通行为作用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 变化。
(三)机器生产阶段: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开始,1785年英 国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机器时代, 交通运输业也随之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一机器生产阶 段。*
4
二、运输业的发展
机器运输业的建立,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极大的推 动,并最终确立了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作为一个独立生产 服务部门的重要地位。
第1章 运输经济学概述
• 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英国的发展 依赖于运输的改良,美国的运输发展在经 济,在人民精神生活方面都起到重大的影 响;运输既是工业和贸易发展的原因,又 是工业和贸易发展的结果;运输业的发展 需要国家力量积极的干预和鼓励,包括立 法、税收、保护等措施,积极发展铁路运 输,在殖民地贸易中,要实行运输保护。
• 4)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
• 5)运输影响资本的周转。
• 6)运输业影响资本主义经济。
• 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思想发展了运输经济 理论,揭示了运输生产的一般规律,较为系 统地归纳了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功能,对 生产方式的改变、对工业化的促进。
3.当代运输经济学的发展
• 本世纪初,基于运输的战略功能被高 度强化,交通运输的国有化和国家的 高度干预,交通运输学的研究大为停 滞。
(三)本书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 全书共分11章,具体涉及到运输经济学 基本理论,运输需求与效用,运输供给 与弹性,运输成本,运输价格、收益与 价格策略,运输市场竞争和运输定价策 略,运输资源配置,交通运输与国民经 济,运输政策,国际运输市场,国际运 输与服务贸易。
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 1.资源使用的交替关系原理
经济学的实证案例
运输经济学的分支
1.西方经济学家的思想
• 亚当·斯密的运输经济思想 • (1723~1790)英国,代表作《国
富论》 • 1)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 2)运输影响分工和交换。 • 3)运输影响资源开发和对外贸易。 • 4)运输与贸易的规模受该国经济发展
水平的制约。
• (2)李斯特对交通运输的论述
(二)运输经济学研究的特点
• 1.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方法 • (2)静态的、比较静态的和动态的分析 •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 2.运输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
运输经济学1章复习课程
分析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探讨如何实现 供需平衡。
04
运输成本与运输效率
运输成本的定义和分类
运输成本定义
运输成本是指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 资源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
运输成本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运输成本可以 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外部成本 和内部成本等。
运输经济学1章复习课程
• 运输经济学概述 • 运输市场和运输价格 •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 运输成本与运输效率 • 运输政策与法规
01
运输经济学概述
运输经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运输经济学定义
运输经济学是研究运输活动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它主要探讨运输系统的投入、产出、成本、价格、效 率和资源配置等问题,为政策制定和企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和控制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运输成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运输距离、 运输量、运输方式、运输速度、运输路线、 运输设备等。
控制运输成本的方法包括优化运输路线、提 高装载效率、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等。
运输效率的定义和评价标准
要点一
运输效率定义
要点二
评价标准
运输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投入下,运输系统所实现的产出与 投入之间的比例。
运输工具数量和技术状况
运输工具的数量和技术状况直接影响 运输供给能力。
运输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影响运输供给者的成本和收 益,进而影响其供给意愿。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对运输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如政府对某些运输方式的扶持或限制 政策。
运输供需平衡分析
平衡状况分析
通过对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对比分析,判断市场是否处于平衡 状态。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
感谢观看
THANKS
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
运输价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运输成本、供求关系、市场竞争、政策法规等。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对运输价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运输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
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制定运输价格的重要依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燃料、设备维护、折旧等;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税费等。
运输成本的计算
运输成本分析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通过分析可以了解运输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为优化和控制成本提供依据。
运输成本分析
运输成本的优化
运输成本的优化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运输线路和减少空驶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升国际竞争力
交通运输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缩小地区差异
对交通运输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包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等。
经济效益评价
评估交通运输项目对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贡献。
社会效益评价
分析交通运输项目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评价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运输价格的形成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价格政策、法规等手段来调控运输价格。
运输价格体系:运输价格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价格关系。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竞争和互补关系,因此需要合理确定各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水平。
运输价格的制定
在制定运输价格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成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政策法规等。在制定具体的运输价格时,可以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等不同的方法。
交通运输经济学
第二节 卡车运营成本
➢ 一般来说,整车公路货运的成本计算并不困难, 唯有一些回程车费用处理的麻烦。人们发现: 很少有完全全程回空的卡车,原因是由于货运 经纪人的存在,运货卡车可以事先得到信息以 便安排三角形径路的行程,最大可能减少空驶 距离。此外,由于回程运货只增加很少边际成 本,因此车主可以比较灵活地确定收费数量。
第一节 铁路运营成本
➢ 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单批量运输成本的计算可 能是最复杂的。
➢ 美国铁路公司的“标准铁路运输成本计算系统”: 1.汇总关于运营线路维修费、运营人员工资、燃料费、 机车维修费、火车维修费和列车编组费等几大类成 本资料;
2.选择一些与上述费用关联性最大的运营指标,如货 物吨公里、货车公里、机车公里、总重吨公里、编 组站小时等计算出整个系统的运营指标支出率;
第五节 小汽车运营成本
第六节 公交车辆运营成本
本章小结
➢ 由于影响因素繁多,而且有大量间接费用需要分摊,因此要 想十分准确地计算每一批货物的铁路运输成本几乎是不可能 的;人们在若干关键性作业的平均费用率基础上简化了运输 成本的计算工作,用以满足管理的需要。
➢ 在公路、水运和航空业,凡那些需要利用网络集中运量、中 转环节较多、并对固定设施依赖较大的运输组织形式,其运 输成本的计算工作都比可以组织直达运输的那些业务要复杂。
➢ 对公路货运业的研究与对铁路的研究结论十分相近:那 些具有较大平均运营密度,即单位线路长度上运输量较 大的企业,运输成本也较低;而网络的地理延伸如果可 以通过增加运输距离和充分利用网络设施,则有利于运 输密度的提高。
第三节 航空运输成本
第三节 航空运输成本
第三节 航空运输成本
➢ 航空公司需要使用公共的固定设施,并需要为 此付费,它们需要自己负责所属机队的维护并 专门建立维护机库,要为自己的乘客提供候机 场地,它们也要设法合并运量,并通过开辟新 航线使各种设备的利用率达到最大。所有这些 都使得航空公司的成本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与公 路零担货运十分相似。
交通运输经济学讲义(PPT61张)
在P =5与P =10之间的运输需求弧价格弹性为-1.67
1 2
1 .67
在计算价格弹性时应该注意:
第一,弹性值为负值。如果是正值,说明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 无影响。 第二,通常我们用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 第三,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
交通运输经济
TRANSPORTECONOMY
交通运输经济的研究内容:
按照交通运输方式划分 铁路运 输经济 管道运 输经济
道路运 输经济
运输经济 学
民航运 输经济
水路运 输经济
课程结构:
第一篇 运输经济学导论 第二篇 铁路运输经济学 第三篇 道路运输经济学 第四篇 其他运输方式经济分析
课程特色:
参考文献:
书目名称
运输经济与决策管 理
运输市场营销学 运输经济学 道路运输经济学 综合运输工程学 运输经济分析
作者
蔡庆麟,刘艳琴等 吴育俭,刘作义 陈贻龙,邵振一 李华主编 沈志云主编 赵淑芝主编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6)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①运输市场的范围:可以按两种方式来划分。
第一,按地域来划分 第二,按运输对象来划分
②货物性质、旅客身份和收入 ③运输服务的替代性 ④运输速度的快慢
2.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 (1)运输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 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EI,指的是运输需求 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一般用 于对客运需求的分析 运输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Q Q / Q Q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3)运输劳动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
运输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它不能摆脱对自然条件的 依赖;
运输业的工作场所、运输设备及工作人员分散性很大、 流动性很强,点多、线长、面广,更要强调安全生产。 (4)运输业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构成运输业的资本与其它产业不同,只包括垫付在劳 动资料和劳动者方面的资本这两部分: 运输业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异常巨大,资本的有机 构成比一般产业要高。
5.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
①交通方面的消费支出
2000-2007年我国交通通讯消费占总支出的比例及与部分国家对比
5.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
②运输及与运输有关领域就业的人数和他们的收入
1981年,全美在运输及与运输有关行业就业的人数超过1000 万,这相当于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0%以上。美国运输协会的研究 表明,这一比例自1940年以来一直相当稳定。 我国2003交运仓邮业的职工人数为654万,占全国职工人数 的6.2%。这还不包括汽车制造等相关行业的职工数。
运输的含义
并不是,原因在于: (3)在家里、工作单位和其他各种建筑物内人员与物品 的空间位移,也不属于运输的范畴。 (4)室外人员与物品的空间位移如果是由室外活动形质
直接引起的,同样不属于运输的范畴。如人在公园或 游乐场内的活动、空中游览,以及建筑工地由运输工 具完成的人员与物品的空间位移等
运输的含义
的的将人和货物从一个地方转换到另一个地方,实现 空间场所变动的载运和输送活动。
交通运输的地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历史息息相关, 代表着人类的文明 和科学技术地发展。 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它所进行的是特殊的物质生产。 在我国建立统一市场,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运输进入机器生产阶段,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的距离,而不是特别关心使用何种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 方式。
当然,在有载时交通的同时也就是运输的过程。
交通是运输的前提,而运输又是交通有实际意义的保障。
疑
问
?
什么是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以怎样的轨迹发展的?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性质与特点
一、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运输是指通过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有目
运输费用可能是一种产品市场分布的决定因素—— 如 果运费较高,对当地产品就形成了一个保护性市场,如同 实行关税或进口配额一样有效。运输通常是销售决策中的 一个主要因素。
4. 交通运输与价格
运输一个重要作用是保持价格的稳定性。由于有长途 运输,从理论上讲,任何市场上本地供给短缺时的价格
都不会高过生产加运输加储备的总成本。
一、运价下降50%: 运价下降了: 3元
与A地产品相同
>运输成本占了总成本: 25%
42.9%,比原来下降17.1%。
例: A( M地的 某商品
成本:6元) (运价:2元)
(
成本:4元)
B
(运价:6元)
M
来自B地:原总价10元 运输成本占了60%。
来自A地:原总价8元 运输成本占25%。 运价下降了:商品价 1.33 元 8元 M地该产品的总成本为 6.67 元,
运输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产生影响
运输的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资源开发能力提高, 而且资源利用效率随之提高。
运输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社会的分工更加细致,分工 的范围更加广泛。
运输的发展扩大产品销售的空间。
运输业的发展促进商品的流通,稳定社会物价,保持人民生活的 水平不断提高。 运输发展使得现代城市结构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扩大城市化的步 伐,形成星型和放射状的城市结构,使城市与农村的结合更加紧 密。 国际运输的发展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往来 更为密切。 运输业的发展对社会人文结构产生根本性的改变,促进文化交流。 加强国防能力。
—— 杜波特(Dupuit,法国,1844)
4. 交通运输与价格
运输与土地价格——我们知道区位是指决定经济活动的 不同的地理位置。在农业用地中,影响土地区位的关键 因素是它离市场位置的距离,这种区位特征和土地的本 身的生产力是形成土地级差地租的主要原因,而通畅的 运输条件既能够显著改善土地的区位特征,同时又可以 使土地获得多种用途,提高生产力,两个种作用都因素 都能有效的提升土地的价格。 在城市中,土地的区位更是成为城市土地价格的决定 因素。交通干线(地铁、轻轨、城市快速干道)周边的 地价往往会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运输决定价格——对于其他自然资源也同样适用。
5.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
根据我国、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有关资料,从以下在国 民经济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六个方面来讨论运输经济意义 问题: ①交通方面的消费支出;
②运输及与运输有关领域就业的人数和他们的收入;
③运输业的社会投资额; ④对运输系统的公共补贴额(政府投资); ⑤运输业在税收方面的作用; ⑥运输业带动其他产业产品消费的作用。
2、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1)运输劳动并不生产有形产品
运输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它不同于普通的工 农业生产;
运输劳动不是创造新的使用价值而是使原来的使用价 值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只改变它们的空间位置。 (2)运输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的 运输生产并不创造有形产品,只是改变劳动对象的空 间位置,所以运输生产过程,同时也就是消费过程: 运输产品不能像工农业产品那样可以调拨、可以储存, 运输产品是无形的,既不能调拨也不能储存。
2003-2006年我国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职工的平均工资
5. 运输与国民经济
③对运输业的政府投资
1997年美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支出401亿美元,是当 年财政总支出的2.3%。 在欧洲国家中这种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也占有国家 GDP的一定比例,其中,公路建设投资大多占0.5%— 0.7%,德国最高,为0.79%;铁路0.1%—0.2%,比利时 最高,为0.29%。 1998年我国公路建设投资占当年GDP的1.6%。 2001 年达到1669亿元,占当年GDP的1.7%。
(
引 子 成本:4元)
B
(运价:6元)
M
来自B地:原总价10元 运输成本占了60%。
来自A地:原总价8元 运输成本占25%。 运价下降: 1 元
如按A、B两地产品平分市场计算,M M地该产品的总成本为 7元, M地产品总成本为7元 —— 地该类产品中平均运输成本占总成本
运输成本仅占14.3%, 比原来下降10.7%。28.6%
第二产业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生产的产业部门;
第三产业是不直接创造物质资料, 生产和生活服务。
2、交通运输业的性质
(3)交通运输业是经济与社会的基础结构 1)公共设施。 2)公共工程。 3)运输设施。 (4)交通运输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5)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状态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运输还鼓励价格的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下降如同贸 易壁垒在消退,导致更多的远方生产者进人市场参加价 格竞争。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把这一成本加上运输费作 为自己商品的售价,其他卖主也就必须制定相应的价格, 否则将会失去自己的市场份额,通过下述的例子进行论 述。
例: A( M地的 某商品
成本:6元) (运价:2元)
什么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之一,
是一项范围广泛、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
相关的活动。那到底什么是运输呢?
所谓运输,是指人员或物品借助于运力
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生的位
置移动。
运输的含义
运力系统:是指由运输设施、路线、设备、
工具和人力组成的,具有从事运输活动能力的
第一章
运输经济学概述
【学习目的】
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知识,运输经济学学科构
成及其发展,运输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 研究的基本方法;
掌握交通运输的经济性质和运输产品的特性;
熟悉运输市场及其特征、功能和市场主体; 了解各类运输市场的主要特征。
运输这个词汇被广泛使用。
随着现代物流的产生与不断发展,运输 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2. 交通运输与生产
运输创造了空间和时间的效用。 空间效用——可以通过改变位置来创造价值。 时间效用——运输还需要花费时间。 大批量生产包括 对不同来源的零配件进行组装,而并不是所有的零部件都 能在或需要在同一时间到达。因此,储备(一种使用上的 延误)经常是需要的。古典经济学家称这种对生产过程起 正面作用的时间延误为时间效用。 运输促进地区生产专业化——所有地区的资源、气候、 文化、人的技能等都存在区别、所以一个地区的生产能力 自然会有别于其他地区。如果有足够的运输,每一个地区 都可以生产对自己有利的产品,这就是基础经济学中讨论 的比较优势 。
2、交通运输业的性质
(1)交通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
需要投入生产设备(物化劳动)和劳动,并以消耗物 化劳动为主,也具有生产运输产品的产出能力;
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
(2)交通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产业进行分类:
第一产业是直接对自然界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 产的产业部门;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业的功能
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运输经 济研究范围内的“第一主题”
—— 唐富藏(中国台湾) 1.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2. 交通运输与生产 3. 交通运输与销售
4. 交通运输与价格
5.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
1.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发达的运输系统、适应性强的能源动力系统和现代 没有完好的运输体系,农业、工业及商业的发展 的网络与通讯系统是现代经济赖以发展的三大支柱。 是根本不能想象的。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 中国今天已拥有一个较为发达的五种运输方式齐全 的运输系统。例如:我国高速公路 万公里( 2007年) ——5.4 潘德拉格 (印度 ) 世界第二。 各国经济发展与运输的对应关系非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