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_郑樵诗辨妄辑本_徐有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读5郑樵诗辨妄辑本6
徐有富*
摘要:郑樵5诗辨妄6的主要成就是否定5诗序6为子夏作,对5诗序6作伪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作5序6者有可经据,则指言其人;无可经据,则言其意。

0及依据谥号来确定美刺。

他还从来源、史实、语言、5诗6的命题方法等角度作了辨伪工作。

此外,郑樵反对以美刺说
5诗6,从音乐的角度解释风、雅、颂,并注意结合诗歌的特点来分析批评5诗序6的美刺说。


樵的观点得到了朱熹的充分肯定,故5诗集传6不录5诗序6。

5诗辨妄6动摇了5诗序6的权威地
位,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5诗序6强加于5诗6的封建说教,为正确地理解和研究5诗6作出了突
出贡献。

关键词:郑樵诗辨妄诗经诗序
郑樵研究5诗6的著作有5诗传620卷、5诗辨妄66卷、5辨诗序妄6127篇、5原切广论6 320篇,以及5诗名物志6,[1]均已亡佚。

南宋周孚撰5非诗辨妄62卷,专门反驳郑樵的5诗辨妄6。

5四库全书总目6卷一五九5蠹斋铅刀编三十二卷6提要云:/郑樵作5诗辨妄6,决裂古训,横生臆解,实汩乱经义之渠魁。

南渡诸儒,多为所惑,而孚陈四十二事以攻之,根据详明,辨证精确,尤为有功于诗教。

今樵书未见传本,而孚书岿然独存,岂非神物呵护,以延风雅一脉哉!是尤可为宝贵者。

0周孚5非诗辨妄6的写作体例是先引一段5诗辨妄6的原文,再予以驳斥。

在我们看来,5非诗辨妄6/尤可为宝贵者0,是它保存了郑樵5诗辨妄6的部分内容,顾颉刚曾据以纂成5郑樵诗辨妄辑本6(载5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6第6期),为我们研究郑樵的5诗辨妄6提供了方便。

郑樵5诗辨妄6的主要成就是否定5诗序6为子夏作,批驳了5诗序6的谬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5诗序6强加于5诗6的封建说教,为正确地理解和研究5诗6,作出了突出贡献。

首称5诗序6为子夏作者乃郑玄。

其于5小雅6之5南陔6、5白华6、5华黍6三诗5笺6曰: /此三篇盖武王之时,周公制礼,用为乐章,吹笙以播其曲。

孔子删定在三百一十一篇内,遭战国及秦而亡。

子夏序诗,篇义合编,故诗虽亡而义犹在也。

0他在回答张逸的问题时说得更加明白:/此5序6子夏所为,亲受圣人,商为之5序6。

0[2]其后,三国时魏王肃5孔子家语6注云:/子夏所叙5诗6义,今之5毛诗序6是。

0[3]吴陆玑5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6亦称:
*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南京210093)
96
/孔子删5诗6,授卜商,商为之5序6。

0梁萧统编5文选6,收5毛诗序6一首,作者题/卜子夏0。

5诗序6长期被奉为学5诗6的圭臬,而郑樵却旗帜鲜明地指出,5诗序6是托名子夏的伪作,其5诗辨妄6云:
汉之言5诗6者三家耳。

毛公,赵人,最后出,不为当时所取信,乃诡诞其说,称其书传之子夏。

盖本5论语6所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5诗6已矣。

0[4]
班固已看出了这一点,其5汉书#艺文志6云:/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

0唐韩愈也指出: /察夫5诗序6,其汉之学者欲自显立其传,因藉之子夏。

0[5]北宋苏辙复云:/今5毛诗6之5叙6,,世传以为出于子夏,予窃疑之。

子夏尝言5诗6于仲尼,仲尼称之,故后世之为5诗6者附之。

0[6]郑樵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因而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尤为可贵的是,郑樵对5诗序6作伪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作5序6者有可经据,则指言其人;无可经据,则言其意。

0传5诗6者为了取信于人,千方百计地引经据典,加以附会引伸,是普遍现象,不独5诗序6然。

班固5汉书#艺文志6尝云:/汉兴,鲁申公为5诗6训诂,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

或取5春秋6,采杂说,咸非其本义。

0郑樵不仅揭示了这一手法,而且还进行了具体分析。

例如5郑风#将仲子6: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显然,这首诗表达了一位热恋中的年青女子,既怀念恋人,又害怕父母、诸兄,以及其他人干涉、议论的矛盾心情。

但是,这首诗的5序6却说:/刺庄公也。

不胜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祭仲谏而公弗听。

小不忍以致大乱焉。

0毛公5传6、孔颖达5正义6也迭床架屋地加以重申曲解。

郑樵批评道:/此实淫奔之诗,无与于庄公、叔段之事,5序6盖失之,而说者又从而巧为之说,以实其事,误亦甚矣!0细玩诗意,确实与庄公、叔段事毫无关系。

5序6、5传6、5正义6的作者大概觉得这首诗系郑风,题目为5将仲子6,而5左传6隐公元年又记载了/郑伯克段于鄢0的事,于是将它们生硬地拉扯到了一起。

如果在文献中实在找不到附会的依据,5诗序6无法指言某君某事,便只好介绍一下诗的写作宗旨。

如5邶风#凯风65序6云:/美孝子也。

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尔。

0郑樵调侃道:/幸哉5凯风6诗也!其诗若不言/有子七人,莫慰母心0,定为庄姜之诗无疑也。

0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排列在5凯风6前面的5绿衣6、5燕燕6、5日月6、5终风6诸诗,均被5诗序6附会成/卫庄姜伤己0之作。

由于/庄姜美而无子0,[7]而5凯风6诗中的/母氏0却/有子七人0,5诗序6实在无法再将5凯风6说成是庄姜的作品,故郑樵说5凯风6未被附会,算是幸运的了。

5诗序6在无法指
97
言某人某事的情况下,只好对5凯风6一诗的主题思想作了规定。

其实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母子之情与夫妇之爱之间的矛盾,并无5诗序6所谓的赞美孝子、批评母氏改嫁的用意。

郑樵还发现了5诗序6确定美刺的一个奥密,即文献中对某君事迹无明文记载,也可依据某君的谥号来定夺。

如5陈风#宛丘65序6称:/刺幽公也。

淫荒昏乱,游荡无度焉。

05东门之65序6称:/疾乱也。

幽公淫荒,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

05衡门65序6称:/诱僖公也。

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

0郑樵指出:
5宛丘6、5东门之6,刺幽公,5衡门6,谓刺僖公。

幽、僖之迹无所据见,作5序6者,但本谥法而言之。

如5周公谥法6称/动静乱常曰幽0、/小心畏忌曰僖0,与5诗序6内容的确是一致的。

郑樵的发现也为朱熹所认同,有人问朱熹5诗集传6为何尽撤去5诗序6,朱熹曰:
5小序6如5硕人6、5定之方中6等见于5左传6者,自可无疑。

若其他刺诗无所据,多是世儒将他谥号不美者挨就立名尔,今只考一篇见是如此,故其他皆不敢
信。

[8]
郑樵还成功地运用了一些辨伪方法否定5诗序6为子夏作。

首先是查5诗序6的来源。

关于毛诗的流传情况,前人有两种说法。

三国吴人陆玑5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6卷下5毛诗6云:
孔子删5诗6,授卜商,商为之5序6,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亨,亨作5诂训传6,以
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

5经典释文6卷一5注解传述人6引三国吴人徐整的话说:
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仓子,薛仓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人大毛公,毛公为5诗诂训传6于家,以授赵人小毛公,小毛公为河间献王博士。

不难看出,两种说法有许多矛盾:一、陆说/商为之序0,而徐未提到这一点;二、陆说从子夏到小毛公经过八传,而徐说从子夏到小毛公经过六传;三、两者所传授的人,除大、小毛公外均不同;四、陆说大毛公为鲁国人,而徐说大毛公为河间人。

如果5诗序6果真为子夏所作,当然会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不至于产生这么多的矛盾说法。

所以郑樵对5诗序6为子夏作的说法,鲜明地提出了疑问:
设如有子夏所传之5序6,因何齐、鲁间先出,学者却不传,返出于赵也?5序6既晚出于赵,于何处而传此学?
98
如前所说,郑樵认为5诗序6是根据经书杂说杜撰而成的,根本不可能是子夏写的,他还举了一个有力的反证:
诗风皆有指言当代之某君者,惟5魏6、5桧6二风无一篇指言某君者,以此二国5史记6世家、年表、书传不见有所说,故二风无指言也。

若5序6是春秋前人作,
岂得无所一言。

郑樵还采用考查史实的方法来辨证5诗序6之谬。

如5邶风#式微65序6云:/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

0郑樵批评道:
卫本纣都,周得天下以为卫国;而黎乃商之侯国,今潞州黎城是,周时且无黎也,何得于此有寓卫之黎侯!
再如5小雅#节南山65序6云:/家父刺幽王也。

0郑樵批评道:
5节南山6言家父作,家父乃桓王时人,当隐桓之时,家父使鲁,自幽及桓,盖七十年,何得家父复仕幽朝?
又,5小雅#十月之交65序6云:/大夫刺幽王也。

0显然,5诗序6将这首诗当成了西周幽王时的作品了。

但是这首诗的开头写道:/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0。

郑樵考证了这次日食现象,指出:
继桓王者,庄王也。

按5长历6,/庄王二年十月辛卯,日食。

0又5春秋6鲁桓公十七年,书/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0庄王二年,岁在丙戌,即桓之十七年也。

此甚
明白,亦足以见平王之后,其诗皆列5雅6,亦足以见作5序6者之谬。

此外,这首诗中还有/皇父孔圣,作者于向0两句。

郑樵继续分析道:/向,东都畿内地也,凡卿士采邑,必于天子畿内,则知此诗不为西周诗矣。

0应当说郑樵对史实的考证是非常细密而有说服力的。

郑樵还从语言文字入手,论证5诗序6非子夏作。

如5诗序6谈到5小雅#南陔6等六篇笙诗/有其义而亡其辞0,郑玄5笺6亦解释道:/孔子论5诗6,5雅6、5颂6各得其所,时俱在耳。

篇第当在于此,遭战国及秦之世而亡之,其义则与众篇之义合编,故存。

0既然孔子论5诗6、子夏序5诗6时,这六篇诗尚存,怎么会在5诗序6中,预言/有其义而亡其辞0呢?故郑樵指出:/据六亡诗,明言/有其义而亡其辞0,何得是秦火前人语!0又,5小雅#裳裳者华65序6云:/刺幽王也。

古之仕者世禄,小人在位,则谗谄并进,弃贤者之类,绝功臣之世焉。

0只有后世,世袭制遭到较为彻底的破坏之后,才会讲出/古之仕者世禄0这样的话,故郑樵云: /5裳裳者华6,-古之仕者世禄.,则知非三代之语。

0
99
5诗序6用词不当,郑樵也作了批评。

如5诗6之首篇5周南#关雎65序6云:/后妃之德也。

0郑樵分析道:
5关雎6言/后妃0便无义,三代之后,天子之耦曰皇后,太子之耦曰妃,奈何合后世二人之号而以为古一人也!
郑樵还注意从5诗6的命题方法角度来批驳5诗序6之谬。

章学诚尝云:/古人著书,往往不标篇名,后人较雠,即以篇首字句名篇;不标书名,后世较雠,即以其人名书。

0[9]5诗序6作者不了解这一点,常据并无深义的诗题去阐述诗义。

如5周南#螽斯65序6云:/后妃子孙众多也。

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

0郑樵指出:
5螽斯6者,取二字以名篇尔,实无义也。

言/螽斯羽0者,谓螽之此羽耳,何得谓螽斯为一物名!
再如5大雅#召闵65序6云:/凡伯刺幽王大坏也。

,闵也。

闵天下无如召公之臣也。

0郑樵指出:
5召6诗,首章言/天疾威0,卒章言/有如召公0,是取始卒章之一字合为题,更无他义。

5诗序6的封建说教主要是通过美刺观来贯彻体现的。

朱东润尝云:/总诗之美刺与夫类似美刺者言之,5风6、5雅6二百六十五篇之诗,十可尽其八九,而刺诗为尤众。

0[10]郑樵5诗辨妄6一个显著成就是注意结合诗歌创作的特点,来分析批评5诗序6的美刺说。

如5关雎6,5诗序6云:
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5周南6、5召南6,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5关雎6乐得淑女以配君子,
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5关雎6之义也。

毛公5故训传6也称:
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

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光天下。

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延正,朝延
正则王化成。

郑樵5通志#昆虫草木略第一#序6对/关关雎鸠0一句诗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凡雁鹜之类,其喙褊者,则其声关关;鸡雉之类,其喙锐者,则其声骘骘。

此100
天籁也。

关雎之喙似凫雁,故其声如是,又得水边之趣。

郑樵5诗辨妄6认为5关雎6头两句只不过是诗歌中常用的起兴句,雎鸠也可以用其他水鸟代替,/设若兴见鹤,则言鹤;兴见鸳凫,则言鸳凫。

0并指出,此诗作者/每思淑女之时,或兴见关雎在河之洲,或兴感雎鸠在河之洲。

雎在河中洲上不可得也,以喻淑女不可致之义。

何必以雎鸠而说淑女也!毛谓以喻后妃悦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何理?0再如5周南#苤65序6云:/后妃之美也。

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0郑樵批评道:
以5苤6为妇人乐有子者,据5苤6诗中,全无乐有子意,彼之言此者何哉?
盖书生之说,例是求义以为所,此语不徒然也,故以为乐有子尔,且5苤6之作,
兴采之也,如后人之采菱则为采菱之诗,采藕则为采藕之诗,以述一时所采之兴
尔,何它义哉!
郑樵的5诗辨妄6产生了巨大影响,既遭到了周孚的激烈反对,也得到了朱熹的充分肯定,如5朱子语类6卷八十云:
5诗序6实不足信。

向见郑渔仲有5诗辨妄6,力诋5诗序6,其间言语太甚,以为皆是村野妄人所作。

始疑之,后来子细看一、两篇,因质之5史记6、5国语6,然
后知5诗序6之果不足信。

因是看5行苇6、5宾之初筵6、5抑6数篇,5序6与5诗6全
不相似。

以此看其他5诗序6,其不足信者煞多。

故其5诗集传6不录5诗序6。

朱鹤龄5毛诗通义#自序6云:/汉唐以来,5诗6家独宗5小序6,郑夹始著5辨妄6,朱紫阳从之,掊击不遗余力。

5集传6行而5诗序6几与赵宾之5易6、张霸之5书6同废。

0郑樵的5诗辨妄6打破了5诗序6、毛5传6、郑5笺6、孔5疏6的一统天下,使5诗6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5诗辨妄6虽仅残存部分内容,但是其功不可没,故表彰之。

注释:
[1]见5夹遗稿6卷二5献皇帝书6、5寄方礼部书6,卷三5上宰相书6。

[2]5郑志6卷上。

[3]5孔子家语6卷九5七十二弟子解6。

[4]本文所引郑樵的话,凡未注明出处者,均见周孚5蠹斋铅刀编6卷三一、三二5非诗辨妄6,亦见顾颉刚5郑樵诗辨妄辑本6。

[5]5毛诗集解6卷一引。

[6]5苏氏诗集传6卷一5国风6。

[7]5左传6卷二5隐公元年6。

[8]5朱子语类6卷八十5诗一6。

[9]5文史通义6内篇5繁称6。

[10]5诗三百篇探故65诗心论发凡6。

(责任编辑吴蕴东)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