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第十章淋巴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章 淋巴瘤ppt课件
![第十章 淋巴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ba42ee2af90242a995e57d.png)
淋巴细胞 为主型
混合细胞 型
淋巴细胞减
-
少型
结节硬化 型 24
1. 结节硬化型
此型晚期肿大的淋巴结被宽大的胶原束(偏光显微 镜下呈双折光性)分割成境界清楚的结节.在硬化结节内, 有较多的腔隙细胞和少量典型的R-S细胞。早期,纤维化 不明显,在富于淋巴细胞的背景中可见散在的腔隙型细胞, 称细胞期。
-
纤维间质
纤维组织 嗜酸性无定型物质
-
随病情进展逐渐增多
22
霍奇金淋巴瘤的非肿瘤成 分
嗜
淋
酸
巴
性
细
粒
胞
细
胞
-
23
组织学分类
1、结节硬化型 —以腔隙细胞为主,有少量典型R-S细胞 2、淋巴细胞为主型 —以爆米花细胞为主,少见典型R-S细胞 3、混合细胞型 —有各种霍奇金细胞和相当多典型的R-S 细胞 4、淋巴细胞减少型 —有少量R-S细胞和变异的多形性R-S细胞
25
霍奇金淋巴瘤的非肿瘤成 分
嗜
淋
酸
巴
性
细
粒
胞
细
胞
-
26
结节 硬化 型
宽大的胶原-
27
结节 硬化 型
双折光
-
28
结节硬化型
腔隙细 嗜酸性无定性 嗜中性白
胞
物质 -
细胞
29
2. 混合细胞型
可见散在的霍奇金细胞与数量相当多的典型的R-S细 胞。
可有嗜酸性无定型物质沉积,有灶性坏死,坏死周围 有纤维化,但不呈双折光性。
4.常有多量的反应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
7
病理变化
部位: 早期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最为常见 ,其次为纵隔和腹 膜后、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可累及脾、肝、骨髓。
淋巴瘤教学幻灯
![淋巴瘤教学幻灯](https://img.taocdn.com/s3/m/3572061314791711cc791760.png)
( 2 ) 皮 肤 T 细 胞 淋 巴 瘤 (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 常 见 者 为 蕈 样 肉 芽 肿 病 ( mycosis fungoides) 侵及末梢血液者称为Sezary综合 fungoides), 侵及末梢血液者称为Sezary综合 临床经过缓慢,属惰性淋巴瘤类型。 征,临床经过缓慢,属惰性淋巴瘤类型。增生 的细胞为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 的细胞为成熟的辅助性 细胞,呈D3+、CD4+、 细胞 CD8-。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瘤细胞大小不等,胞浆嗜碱,大细胞与小细胞形态 瘤细胞大小不等,胞浆嗜碱, 有过渡现象, 有过渡现象,瘤巨细胞核固缩变性
细胞白血病/ (9)成人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这是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特殊类 这是周围性 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特殊类 已知与HTLV-I病毒感染有关,具有地区 病毒感染有关, 型,已知与 病毒感染有关 流行性、 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流行性 、 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 伴血钙升 通常伴有免疫缺陷。 预后恶劣, 高 , 通常伴有免疫缺陷 。 预后恶劣 , 本型在 我国很少见。 我国很少见。
NHL的分类: NHL的分类:国际工作分类法
分类
低度恶性
病人% 中位生存期(年)
中度恶性
高度恶性
其
它
A.小淋巴细胞型 3.6% 5.8 B.滤泡型,小裂细胞为主型 22.5% 7.2 C.滤泡性,大小细胞混合 7.7% 5.1 D.滤泡型,大细胞为主型 3.8% 3.0 E.弥漫型,小裂细胞型 6.9% 3.4 F.弥漫型,大小细胞混合型 6.7% 2.7 G.弥漫型,大细胞 19.7% 1.5 H.大细胞,免疫母细胞 7.9% 1.3 I.淋巴母细胞 4.2% 2.0 J.小无裂细胞 (Burkitt’s lymphoma ) 5.0% 0.7 毛细胞型、皮肤T细胞型、组织细胞型、髓外浆细胞瘤、 不能分型及其他
淋巴瘤ppt课件
![淋巴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a4b6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c.png)
导致各种感染症状。
保持个人卫生
定期清洁皮肤,避免皮肤破损, 减少感染机会。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 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接种疫苗
根据医生建议,接种必要的疫苗, 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以预防感染。
第二肿瘤风险及监测
第二肿瘤风险
淋巴瘤患者经过治疗后,由于免疫系 统受损和某些治疗手段的副作用,可 能增加患第二肿瘤的风险。
手术方式
根据肿瘤部位和范围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如淋巴结清扫术、肿 瘤切除术等。
放化疗及药物治疗
放疗
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适用于局部淋巴瘤 的治疗。
化疗
通过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适用于全身性淋巴 瘤的治疗。
药物治疗
包括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可单独使用或联合 放化疗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预后评估与随访
分类
根据细胞来源和病理特征,淋巴瘤 可分为B细胞、T括遗传、环境、免疫异常等多种因 素。
发病机制
涉及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病毒感染 等复杂过程,导致淋巴细胞恶性增殖和 侵袭。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以及不同部位淋巴结受累 的局部症状。
生化检查
评估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平衡等。
免疫学检查
检测免疫球蛋白、自身抗 体等,辅助诊断及评估病 情。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超声检查
对浅表淋巴结和腹部淋巴结进 行初步评估。
CT检查
全面评估淋巴结大小、形态及 内部结构,以及是否存在远处
转移。
MRI检查
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 具有重要价值。
PET-CT检查
保持个人卫生
定期清洁皮肤,避免皮肤破损, 减少感染机会。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 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接种疫苗
根据医生建议,接种必要的疫苗, 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以预防感染。
第二肿瘤风险及监测
第二肿瘤风险
淋巴瘤患者经过治疗后,由于免疫系 统受损和某些治疗手段的副作用,可 能增加患第二肿瘤的风险。
手术方式
根据肿瘤部位和范围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如淋巴结清扫术、肿 瘤切除术等。
放化疗及药物治疗
放疗
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适用于局部淋巴瘤 的治疗。
化疗
通过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适用于全身性淋巴 瘤的治疗。
药物治疗
包括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可单独使用或联合 放化疗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预后评估与随访
分类
根据细胞来源和病理特征,淋巴瘤 可分为B细胞、T括遗传、环境、免疫异常等多种因 素。
发病机制
涉及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病毒感染 等复杂过程,导致淋巴细胞恶性增殖和 侵袭。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以及不同部位淋巴结受累 的局部症状。
生化检查
评估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平衡等。
免疫学检查
检测免疫球蛋白、自身抗 体等,辅助诊断及评估病 情。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超声检查
对浅表淋巴结和腹部淋巴结进 行初步评估。
CT检查
全面评估淋巴结大小、形态及 内部结构,以及是否存在远处
转移。
MRI检查
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 具有重要价值。
PET-CT检查
淋巴瘤ppt课件
![淋巴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d41e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3.png)
淋巴瘤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3-12-22
目录
• 淋巴瘤概述 • 淋巴瘤病理学特点 • 淋巴瘤治疗策略及方法 • 淋巴瘤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目录
• 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策略 • 淋巴瘤预防策略及建议总结
01
淋巴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定义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 的恶性肿瘤,可影响身体的任
皮肤病变
淋巴瘤可能导致皮肤病变,如皮肤瘙痒、皮疹、皮肤硬化等。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使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的药物,保持 皮肤清洁干燥。处理措施包括使用抗过敏药物、局部外用药物等。
骨骼病变
淋巴瘤可能侵犯骨骼,导致疼痛、骨折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骨骼保护,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处 理措施包括使用止痛药物、进行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确诊需要病理组织学检查 。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淋巴结肿大疾病进行鉴别,如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淋巴结反应性 增生等。
03
淋巴瘤治疗策略及方法
化学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化学治疗原则
淋巴瘤的化学治疗主要采用联合化疗方案,通过使用多种药物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风 险。
方案选择
根据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和预后因素,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常见的化疗方案包括CHOP方案(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等。
放射治疗适应症及技术进展
放射治疗适应症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局部晚期或复发性淋巴瘤的治疗。对于某 些特定类型的淋巴瘤,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 瘤,放疗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3-12-22
目录
• 淋巴瘤概述 • 淋巴瘤病理学特点 • 淋巴瘤治疗策略及方法 • 淋巴瘤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目录
• 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策略 • 淋巴瘤预防策略及建议总结
01
淋巴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定义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 的恶性肿瘤,可影响身体的任
皮肤病变
淋巴瘤可能导致皮肤病变,如皮肤瘙痒、皮疹、皮肤硬化等。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使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的药物,保持 皮肤清洁干燥。处理措施包括使用抗过敏药物、局部外用药物等。
骨骼病变
淋巴瘤可能侵犯骨骼,导致疼痛、骨折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骨骼保护,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处 理措施包括使用止痛药物、进行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确诊需要病理组织学检查 。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淋巴结肿大疾病进行鉴别,如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淋巴结反应性 增生等。
03
淋巴瘤治疗策略及方法
化学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化学治疗原则
淋巴瘤的化学治疗主要采用联合化疗方案,通过使用多种药物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风 险。
方案选择
根据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和预后因素,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常见的化疗方案包括CHOP方案(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等。
放射治疗适应症及技术进展
放射治疗适应症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局部晚期或复发性淋巴瘤的治疗。对于某 些特定类型的淋巴瘤,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 瘤,放疗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淋巴瘤》ppt课件
![《淋巴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35a25f6c175f0e7dd13703.png)
规则发热、高热等,但具有诊断意义的发热为Pel-Ebstein fever(周期性发热),约见于1/6的患者,在其他恶性肿 瘤中极其少见,因此对淋巴瘤的诊断意义很大。
2. 盗汗、体重减轻:盗汗的程度往往比较严重,体重在6个
月内减少基础体重的10%。 上述两类全身症状称为“B”症状。
淋巴瘤共同的临床表现(2)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非霍奇金淋巴瘤独特的临床表现(2) (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结外MALT型惰性淋巴瘤初发常见部位为胃、腮腺、甲状腺或 肺,而淋巴结MALT型惰性淋巴瘤常常病变较局限。伴有白血 病样表现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结肿大往往不明显,但脾脏 肿大很突出,因此可有严重的脾功能亢进的相关表现(贫血、 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典型HL
结节硬化型HL 富于淋巴细胞典型HL 混合细胞型HL 淋巴细胞消减型HL
Rye分型法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性(大多数病例)
淋巴细胞为主型, 弥漫性(某些病例)
结节硬化型 混合细胞型(大多数病例) 淋巴细胞消减型
HL的REAL/WHO分类与 旧分类之间的主要差别
• 认识到2种不同的疾病,为典型H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 Rye分类法中,混合细胞型是一种异质性类型,既包括典型病例,同
化疗药物:接触某些化学药物是淋巴瘤主要风险因素,尤其是 接触较多剂量的烷化剂。
遗传因素:遗传背景是淋巴瘤发病的基础。目前已有家族性淋 巴瘤的报道。
NHL的工作分类(Working Formulation)
NHL的WHO2001分类法(简表)
HL的WHO分型法和Rye分型法比较
2. 盗汗、体重减轻:盗汗的程度往往比较严重,体重在6个
月内减少基础体重的10%。 上述两类全身症状称为“B”症状。
淋巴瘤共同的临床表现(2)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非霍奇金淋巴瘤独特的临床表现(2) (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结外MALT型惰性淋巴瘤初发常见部位为胃、腮腺、甲状腺或 肺,而淋巴结MALT型惰性淋巴瘤常常病变较局限。伴有白血 病样表现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结肿大往往不明显,但脾脏 肿大很突出,因此可有严重的脾功能亢进的相关表现(贫血、 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典型HL
结节硬化型HL 富于淋巴细胞典型HL 混合细胞型HL 淋巴细胞消减型HL
Rye分型法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性(大多数病例)
淋巴细胞为主型, 弥漫性(某些病例)
结节硬化型 混合细胞型(大多数病例) 淋巴细胞消减型
HL的REAL/WHO分类与 旧分类之间的主要差别
• 认识到2种不同的疾病,为典型H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 Rye分类法中,混合细胞型是一种异质性类型,既包括典型病例,同
化疗药物:接触某些化学药物是淋巴瘤主要风险因素,尤其是 接触较多剂量的烷化剂。
遗传因素:遗传背景是淋巴瘤发病的基础。目前已有家族性淋 巴瘤的报道。
NHL的工作分类(Working Formulation)
NHL的WHO2001分类法(简表)
HL的WHO分型法和Rye分型法比较
淋巴瘤ppt课件
![淋巴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5d75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0.png)
2000WHO分类新观念
具备科学性和精确性 各亚型与临床特征密切相关 各亚型有其独特特征 为淋巴瘤的理想分类
霍奇金淋巴瘤分型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 瘤(NLPHL)
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和2级(NSHL) 富于淋巴细胞典型霍奇淋巴瘤(LPHL) 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MCHL) 淋巴细胞消减型霍奇金淋巴瘤(LDHL)
III期: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III), 可伴 脾累及(IIIS), 结外器官局限受累(IIIE), 或 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IIISE)
IV期: 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 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增大.或肝和骨髓受累
依据全身症状分组
每个临床分期,依据全身症状分为A、 B组
A组:无全身症状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CL)为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常有t(2;5)染色体异常,临床常有 皮肤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及其他结外部位病变。免 疫表型可为T细胞型,临床发展迅速。
C:600mg/m2 d1,d8 C:400mg/m2 d1-5
国际预后指数(IPI)
判断参数:各为1分 - 年龄60岁 - 晚期(III或IV期) - 结外侵犯部位:>一个部位 - 卧床或不能自理 - 血清LDH:升高
• IPI:累计积分为4或5分为高危
成熟(外周)T细胞肿瘤
NHL病理组织学特点及与预后相关性
淋巴结或骨髓中出现淋巴瘤细胞为特点。 该类淋巴瘤细胞大小不一,异形性大, 瘤细胞的数量可多可少,均有诊断意义。
《淋巴瘤教学》PPT课件
![《淋巴瘤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8b4049ed630b1c59eeb5c0.png)
9
病理特征
1. 正常滤泡性结构为异常淋巴细胞或 组织细胞破坏。
2. 被膜周围组织有上述细胞浸润。 3. 被膜及被膜下窦也被破环。
ppt课件
10
一、HD
里斯(Reed-sternberg,R-S)细胞 细胞多样化 毛细血管增生 纤维化
HD 组织分型(Rye会议 1965)
R-S 临床特点 病情
淋巴细胞为主 少 病变局限 轻
ppt课件
19
(4)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所谓“周围性”指T细胞已向辅助T或抑 制T分化,故或表现为CD4+,或表现为CD8 +。本型为侵袭性淋巴瘤的一种,化疗效果可 能比B细胞型大细胞淋巴瘤较差。
ppt课件
20
(5)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过去曾被认为系一种非恶性免疫性疾 病,称作“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 AILD),近年来的研究确定为侵袭性T细 胞淋巴瘤的一种,为中高度恶性,应使用 含阿霉毒的化疗方案治疗。
ppt课件
21
(6)血管中心性淋巴瘤(angiocentric lymphoma): 此型较少见。
性和杂类 3.成都工作分类 1985年 低、中、高度恶性、无杂类 4.淋巴组织肿瘤欧美修改分类 1994年 (REAL)
ppt课件
13
NHL的分类:国际工作分类法
低度恶性 中度恶性
高度恶性 其它
分类
病人% 中位生存期(年)
A.小淋巴细胞型
3.6%
5.8
第六篇淋巴瘤课件
![第六篇淋巴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6190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f.png)
科学治疗
根据淋巴瘤类型和分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愈率。
加强随访监测
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规范诊疗流程
建立完善的诊疗体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 准确的治疗。
健康教育
普及淋巴瘤知识,提高公众对淋巴瘤的认知 和预防意识。
社会支持与心理干 预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淋巴瘤患者互助组织,提供情感支持和 信息交流平台。
对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作为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方法。
移植后可能出现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需要 加强护理和监测。来自 04淋巴瘤的预后与随访
影响预后的因素
肿瘤的病理类型 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瘤预后不同,如霍 奇金淋巴瘤相较于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
较好。 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年轻患者相较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 良好的患者相较于身体虚弱的患者预
淋巴瘤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消瘦、 乏力等全身症状。
体征
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肤瘙 痒等。
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淋巴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 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 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多种基因 的突变和调控异常,导致淋巴细胞增 殖失控和恶性转化。
心理疏导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患者及 家属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康复指导
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帮助患者恢复 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淋巴瘤患者提供医疗 保障和经济援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诊断性穿刺
诊断性穿刺是通过穿刺获取肿瘤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免 疫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根据淋巴瘤类型和分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愈率。
加强随访监测
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规范诊疗流程
建立完善的诊疗体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 准确的治疗。
健康教育
普及淋巴瘤知识,提高公众对淋巴瘤的认知 和预防意识。
社会支持与心理干 预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淋巴瘤患者互助组织,提供情感支持和 信息交流平台。
对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作为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方法。
移植后可能出现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需要 加强护理和监测。来自 04淋巴瘤的预后与随访
影响预后的因素
肿瘤的病理类型 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瘤预后不同,如霍 奇金淋巴瘤相较于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
较好。 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年轻患者相较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 良好的患者相较于身体虚弱的患者预
淋巴瘤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消瘦、 乏力等全身症状。
体征
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肤瘙 痒等。
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淋巴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 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 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多种基因 的突变和调控异常,导致淋巴细胞增 殖失控和恶性转化。
心理疏导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患者及 家属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康复指导
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帮助患者恢复 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淋巴瘤患者提供医疗 保障和经济援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诊断性穿刺
诊断性穿刺是通过穿刺获取肿瘤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免 疫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淋巴瘤PPT
![淋巴瘤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18bf44312b3169a451a4ef.png)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与下 列因素有密切关系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EBV、HTLV、HIV 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 免疫因素: 宿主的免疫功能与淋巴瘤的发病也有 较高程度的相关性 理化因素 环境污染
5
病 理
淋巴瘤从组织病理学上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 NHL)两大类 比较两类淋巴瘤的细胞学来源 , 病变部位 , 临床表 现,染色体易位和治愈的可能性等,提示HL和NHL 是两类不同的肿瘤
13
组织学分类
国际淋巴瘤分类研究组:对1403例分类研究
DLBCL 滤泡性 小淋巴细胞(CLL型)
31% 22% 6%
套细胞型
周围T细胞 边缘区B细胞MALT型 余下各亚型均
6%
6% 5% <2%
14
主要惰性NHL种类
滤泡型淋巴瘤 ( FL ) 小细胞淋巴瘤( SLL ) 淋巴结边缘带淋巴瘤( MZL ) 结外边缘带淋巴瘤 ( MALT ) 脾边缘带淋巴瘤 (SMZL) 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 ( LPL)
12
——结合侵袭程度,能更好地理解分类
B细胞肿瘤 T和NK细胞肿瘤 惰性淋巴瘤 B-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覃样霉菌病/SS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慢性) 滤泡性淋巴瘤(I,II级) T细胞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MALT型结外边缘区细胞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
WHO的2000年分类
侵袭性淋巴瘤 B细胞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 滤泡性淋巴瘤(III级)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肠道T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浆细胞瘤/骨髓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T,裸细胞)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急性)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前B淋巴母细胞性 前T淋巴母细胞性 伯基特淋巴瘤
病因和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与下 列因素有密切关系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EBV、HTLV、HIV 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 免疫因素: 宿主的免疫功能与淋巴瘤的发病也有 较高程度的相关性 理化因素 环境污染
5
病 理
淋巴瘤从组织病理学上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 NHL)两大类 比较两类淋巴瘤的细胞学来源 , 病变部位 , 临床表 现,染色体易位和治愈的可能性等,提示HL和NHL 是两类不同的肿瘤
13
组织学分类
国际淋巴瘤分类研究组:对1403例分类研究
DLBCL 滤泡性 小淋巴细胞(CLL型)
31% 22% 6%
套细胞型
周围T细胞 边缘区B细胞MALT型 余下各亚型均
6%
6% 5% <2%
14
主要惰性NHL种类
滤泡型淋巴瘤 ( FL ) 小细胞淋巴瘤( SLL ) 淋巴结边缘带淋巴瘤( MZL ) 结外边缘带淋巴瘤 ( MALT ) 脾边缘带淋巴瘤 (SMZL) 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 ( LPL)
12
——结合侵袭程度,能更好地理解分类
B细胞肿瘤 T和NK细胞肿瘤 惰性淋巴瘤 B-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覃样霉菌病/SS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慢性) 滤泡性淋巴瘤(I,II级) T细胞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MALT型结外边缘区细胞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
WHO的2000年分类
侵袭性淋巴瘤 B细胞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 滤泡性淋巴瘤(III级)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肠道T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浆细胞瘤/骨髓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T,裸细胞)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急性)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前B淋巴母细胞性 前T淋巴母细胞性 伯基特淋巴瘤
淋巴瘤 PPT课件
![淋巴瘤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35b02abb68a98271fefaef.png)
食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以及新 鲜的蔬菜和水果。
为避免感染,注意不要到公共场所去活动;并注
意个人、环境及饮食卫生。 在治疗过程中若因化疗、放疗而出现恶心、呕吐、 食欲差或轻度血尿、手麻等症状,大多是药物的副 反应,应及时告诉医生,采取适当的对症措施。
一、局部表现
(1)淋巴结肿大: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其特点
是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早期彼此不粘连, 晚期则可融合,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 (2)淋巴结肿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主要是指深部 淋巴结,如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可引起吞 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压迫 气管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紫绀等。
给放疗或化疗。 3.脾脏恶性淋巴瘤的手术治疗。原发于脾脏的恶性淋巴 瘤很少见。术前与其他脾肿瘤较难鉴别,术后病理回报可 以确诊。I~Ⅱ期病例单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为40%,若 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可提高到60%
恶性淋巴瘤手术切除一般情况下适用于早期的患者
,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快速切除肿瘤组织,见效快, 但是由于手术治疗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它无法彻底 根除肿瘤细胞,易复发、转移,导致肿瘤细胞在身 体内其它地方蔓延,术后因根据病情进行化疗、放 疗及免疫治疗以帮助更好的提高预后,有效的控制 术后出现癌转移癌复发的情况,进一步巩固手术效 果。
肺和胸膜浸润引起咳嗽、胸腔积液;
骨骼浸润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 皮肤浸润引起皮肤搔痒、皮下结节
扁桃体和口、鼻、咽部浸润引起吞咽困难、鼻塞、
鼻衄 神经系统浸润引起脊髓压迫、颅神经病变等等
二、淋巴瘤的病因:
迄今尚不清楚
1.病毒病因学颇受重视: 就目前研究的状况来看,与恶性淋巴瘤关系比较密
4.免疫因素:免疫缺陷是恶性淋巴瘤的重要原因之
淋巴瘤课件ppt课件
![淋巴瘤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b8d6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b.png)
对于复发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再次治 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体能状态 、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学特点以及既往治
疗的效果等因素。
病例五
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淋巴瘤类型,治疗选择包括化学治疗、放疗和免疫治 疗等。
生活质量是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包括身体形象、心理健康、学习 和社交等方面。
淋巴瘤的常用化疗方案。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淋巴瘤亚型,采用针对特 定靶点的化疗药物,如利妥昔单抗 (针对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 )。
疗效与预后
化疗对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有较好 的疗效,如霍奇金淋巴瘤和部分非 霍奇金淋巴瘤。
放射治疗
放疗类型
包括局部放疗、区域放疗和全身放疗 ,根据淋巴瘤的分期和部位选择合适 的放疗类型。
对于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能状态、肿瘤的 分期和病理学特点以及生活质量等因素。同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社交支持也是 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THANKS
感谢观看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疾病,以避免诱发淋巴瘤的发生。
公共卫生措施
01
02
03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 众对淋巴瘤的认识和预防 意识。
开展筛查和监测
通过定期筛查和监测,及 时发现并治疗淋巴瘤患者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提高医疗技术和设备水平 ,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更好的条件。
流行病学
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球范围 内,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低于非霍 奇金淋巴瘤,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非 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在美国,每年约有8万例新诊断的淋巴 瘤患者,其中约1.5万人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十章
淋巴瘤
学时数:1学时
1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典型 淋巴结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分型,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临床分期 2.熟悉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2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3
概述
一种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以实体瘤的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
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 免疫因素: 宿主的免疫功能与淋巴瘤的发病也有
较高程度的相关性 理化因素 环境污染
5
病理
淋巴瘤从组织病理学上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 NHL)两大类
比较两类淋巴瘤的细胞学来源,病变部位,临床表 现,染色体易位和治愈的可能性等,提示HL和NHL 是两类不同的肿瘤
11
Rapport Kiel IWF REAL WHO
形态学
+
++
+
+
表型
+±
+
+
临床
±
+
+
细胞遗传学
±
+
基因组学
12
WHO的2001年新分类
B细胞淋巴瘤 前B细胞肿瘤
前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B-ALL) 成熟(外周)B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CLL/SLL) 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PLL)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绒毛状淋巴细胞(SMZL) 毛细胞白血病(HCL) 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PCM/PCL) 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 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单核样B细胞淋巴瘤(MZL) 滤泡性淋巴瘤(FL)(分级I、II、III) 套细胞淋巴瘤 (MCL)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LC)
6
Lymphoma
Hodgkin Lymphoma Non Hodgkin Lymphoma (NHL)
HD
NHL
Based on the histological recognition of the Reed-Sternberg cell in an appropriate cellular background. Lymphoma is divided into HD and NHL. This classif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lot of practical reasons
•结节状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9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10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命名和分类极不一致。目前认为,淋 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在组织发生、细胞形态以及 功能上均有不同,淋巴细胞中的B和T细胞也是 两类不同功能的细胞,加上NHL的明显异质性, 使分类复杂多变。目前以免疫学和形态学为基 础,将免疫组化、细胞遗传和基因检测等新技 术应用于分型中
变型:中心母细胞性、免疫母细胞、富于T细胞和组织型、 淋巴瘤样肉芽肿型、间变性大B细胞型、浆母细胞型
亚型:纵隔(胸腺)、血管内、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BL)
13
T细胞淋巴瘤 前T细胞肿瘤
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L/ALL) 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慢性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PLL) 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LGL)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CL)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ATCL/L) (SMZL)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ITCL)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覃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和裸细胞,原发性皮肤型 外周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PTCL)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CL)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T和裸细胞,原发性全身型
15
组织学分类
国际淋巴瘤分类研究组:对1403例分类研究
DLBCL
31%
滤泡性
22%
小淋巴细胞(CLL型)
6%
套细胞型
6%
周围T细胞
6%
边缘区B细胞MALT型
5%
余下各亚型均
<2%
16
NHL生存率分组
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滤泡淋巴瘤 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
总生存率约75%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B-CLL/SLL 结内边缘带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III级)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肠道T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浆细胞瘤/骨髓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T,裸细胞)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人T细胞白血病(急性)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前B淋巴母细胞性
前T淋巴母细胞性
伯基特淋巴瘤
7
霍奇金淋巴瘤
基本病理特征是在多形性炎症浸润性背景中找到 里-斯细胞(Reed-Sternberg) HL是一种独特的淋巴瘤类型,其瘤细胞的成分复 杂,多呈肉芽肿改变,目前采用Rye会议方法分型
8
霍奇金淋巴瘤分型(NCCN,2006年)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硬化型 混合细胞型 淋巴细胞消减型
14
WHO的2000年分类
——结合侵袭程度,能更好地理解分类
B细胞肿瘤
T和NK细胞肿瘤
惰性淋巴瘤 B-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覃样霉菌病/SS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慢性)
滤泡性淋巴瘤(I,II级) T细胞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MALT型结外边缘区细胞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
侵袭性淋巴瘤 B细胞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
总生存率约5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Burkitt样淋巴瘤
总生存率约45%
套细胞淋巴瘤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
总生存率<30%
Chan JKC, Hematological Oncol, 2001;19:129-150
中,最易受累及的部位有淋巴结、扁桃体、脾及 骨髓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消 瘦、盗汗及瘙痒等全身症状 淋巴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不同亚型的淋巴 瘤其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 有很大的差异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与下 列因素有密切关系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EBV、HTLV、HIV
淋巴瘤
学时数:1学时
1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典型 淋巴结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分型,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临床分期 2.熟悉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2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3
概述
一种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以实体瘤的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
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 免疫因素: 宿主的免疫功能与淋巴瘤的发病也有
较高程度的相关性 理化因素 环境污染
5
病理
淋巴瘤从组织病理学上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 NHL)两大类
比较两类淋巴瘤的细胞学来源,病变部位,临床表 现,染色体易位和治愈的可能性等,提示HL和NHL 是两类不同的肿瘤
11
Rapport Kiel IWF REAL WHO
形态学
+
++
+
+
表型
+±
+
+
临床
±
+
+
细胞遗传学
±
+
基因组学
12
WHO的2001年新分类
B细胞淋巴瘤 前B细胞肿瘤
前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B-ALL) 成熟(外周)B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CLL/SLL) 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PLL)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绒毛状淋巴细胞(SMZL) 毛细胞白血病(HCL) 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PCM/PCL) 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 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单核样B细胞淋巴瘤(MZL) 滤泡性淋巴瘤(FL)(分级I、II、III) 套细胞淋巴瘤 (MCL)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LC)
6
Lymphoma
Hodgkin Lymphoma Non Hodgkin Lymphoma (NHL)
HD
NHL
Based on the histological recognition of the Reed-Sternberg cell in an appropriate cellular background. Lymphoma is divided into HD and NHL. This classif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lot of practical reasons
•结节状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9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10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命名和分类极不一致。目前认为,淋 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在组织发生、细胞形态以及 功能上均有不同,淋巴细胞中的B和T细胞也是 两类不同功能的细胞,加上NHL的明显异质性, 使分类复杂多变。目前以免疫学和形态学为基 础,将免疫组化、细胞遗传和基因检测等新技 术应用于分型中
变型:中心母细胞性、免疫母细胞、富于T细胞和组织型、 淋巴瘤样肉芽肿型、间变性大B细胞型、浆母细胞型
亚型:纵隔(胸腺)、血管内、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BL)
13
T细胞淋巴瘤 前T细胞肿瘤
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L/ALL) 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慢性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PLL) 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LGL)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CL)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ATCL/L) (SMZL)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ITCL)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覃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和裸细胞,原发性皮肤型 外周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PTCL)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CL)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T和裸细胞,原发性全身型
15
组织学分类
国际淋巴瘤分类研究组:对1403例分类研究
DLBCL
31%
滤泡性
22%
小淋巴细胞(CLL型)
6%
套细胞型
6%
周围T细胞
6%
边缘区B细胞MALT型
5%
余下各亚型均
<2%
16
NHL生存率分组
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滤泡淋巴瘤 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
总生存率约75%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B-CLL/SLL 结内边缘带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III级)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肠道T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浆细胞瘤/骨髓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T,裸细胞)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人T细胞白血病(急性)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前B淋巴母细胞性
前T淋巴母细胞性
伯基特淋巴瘤
7
霍奇金淋巴瘤
基本病理特征是在多形性炎症浸润性背景中找到 里-斯细胞(Reed-Sternberg) HL是一种独特的淋巴瘤类型,其瘤细胞的成分复 杂,多呈肉芽肿改变,目前采用Rye会议方法分型
8
霍奇金淋巴瘤分型(NCCN,2006年)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硬化型 混合细胞型 淋巴细胞消减型
14
WHO的2000年分类
——结合侵袭程度,能更好地理解分类
B细胞肿瘤
T和NK细胞肿瘤
惰性淋巴瘤 B-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覃样霉菌病/SS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慢性)
滤泡性淋巴瘤(I,II级) T细胞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MALT型结外边缘区细胞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
侵袭性淋巴瘤 B细胞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
总生存率约5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Burkitt样淋巴瘤
总生存率约45%
套细胞淋巴瘤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
总生存率<30%
Chan JKC, Hematological Oncol, 2001;19:129-150
中,最易受累及的部位有淋巴结、扁桃体、脾及 骨髓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消 瘦、盗汗及瘙痒等全身症状 淋巴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不同亚型的淋巴 瘤其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 有很大的差异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与下 列因素有密切关系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EBV、HTLV、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