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企业技术创新
管理学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关于社会人基本假设,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经济需求而引起工作动机B、职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C、职工的工作效率与上司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无关D、不能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意义正确答案:B2、联合开发的缺点有_________。
A、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共同地承担由于此而引起的各种风险B、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集中更多的资源条件进行更为基础性的创新研究C、开发成功,企业不能独自利用研究成果组织产品或工艺的创新D、开发如果失败,企业将与协作伙伴一道来分担各种损失正确答案:C3、( )较为简洁清晰,基本上能够揭示出整个生产运营过程,有利于识别各环节中的风险。
A、现场调查法B、组织结构图示法C、审核表调查法D、流程图法正确答案:D4、着眼于组织内部的各组成部分的定位及相互关系的确定是( )。
A、高层管理计划B、基层管理计划C、执行层管理计划D、中层管理计划正确答案:D5、下列不属于组织文化建设推进基本策略的是( )A、创新提示方法B、努力减少“组织缺陷”C、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D、把握组织价值创新正确答案:A6、领导与管理既具有密切的联系,又具有本质的区别,领导的重点是放在( )。
A、把事做正确B、正确地分析C、正确地执行D、做正确的事正确答案:D7、以下哪一个属于信任激励?A、民主协商B、公开表扬C、员工评比D、允许犯错正确答案:D8、如果你是公司的刘邦在打败项羽的庆功宴上兴奋地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韩信;筹集粮草银饷,我不如萧何。
而他们却都被我所用,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
”从领导者的角度看,以下哪种说法更准确?( )A、知人善任,是领导者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B、领导者要实现组织目标,必须把各方面能人吸引到自己的组织中来C、一个领导者各方面的才能都要高于下属D、领导者不需要具备专业技能正确答案:A9、人本原理是( )A、民主决策原理B、管理实践遵循的第一原理C、为了人的管理原理D、依靠人管理原理正确答案:B10、涉及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的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企业技术创新1.何谓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发明是何关系?答:(1)技术创新内涵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技术创新则是与生产制造有关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可将其分为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法创新等三个方面。
(2)技术创新与发明的关系技术创新经常与技术发明相混淆,实际上创新的概念远比发明宽泛。
发明是一种创新,但创新决不仅仅是发明。
如果说发明是在新知识、新理论创造基础上一种全新技术的出现,那么创新既可能是这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能是原有技术的改善,甚至可能是几种未经改变的原有技术简单的重新组合。
2.组织中可能存在哪些技术创新的源泉?答:创新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不同的机会。
这些机会可能是企业刻意寻求的,也可能是企业无意中发现,发现后立即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
美国学者德鲁克把诱发企业创新的这些不同因素归纳成不同的创新来源,主要包括:(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①意外的成功通常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都相对较小。
②意外的失败是指企业在某产品的技术开发或市场开发的设计、论证以及执行非常精心和努力,最终仍然失败,那么这种失败必然隐含了某种变化,实际上向企业预示了某种机会的存在。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①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
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很好,对行业产品的需求逐渐上升,同行业中的其他经济单位也在不断成长,但本企业的销售额却没有增长,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为技术创新提供思路和机会。
②假设和实际的不协调。
企业根据一定的假设来计划和组织其活动,假设如果不能被实际所证实,那么企业战略投资或日常经营就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努力。
及时发现假设与现实的不符,企业就可以及时地改变或调整努力的方向。
③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判断与消费者的实际价值观不一致。
根据错误的假设组织生产,企业的产品始终不可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含答案(升本)
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升本)•1、如果发现一个组织中小道消息很多,而正式渠道的消息很少,这意味着该组织。
•A、正式沟通渠道中消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B、充分运用了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C、其中有部分人特别喜欢在背后乱发议论,传递小道消息•D、非正式沟通渠道信息传递很通畅,运作良好得分:2。
0•2、管理方格图中,9。
9型对应的是领导方式。
•A、中庸之道型•B、团队型•C、乡村俱乐部型•D、任务型得分:2。
0•3、现场控制还可以被称为()•A、事后控制•B、前馈控制•C、反馈控制•D、同期控制得分:2.0•4、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
•A、主导需求•B、需求层次•C、精神状态•D、激励程度得分:0。
0•5、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
•A、业务外包•B、建立分销制度•C、采购•D、供应商的选择得分:2.0•6、首钢集团提出了“科技首钢”、“绿色首钢”和“人文首钢”的口号,这指的是()。
•A、企业价值观•B、企业形象•C、企业精神•D、企业规范得分:2.0•7、哈默和钱皮曾在《公司再造》中把三“C”力量看成是影响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三种力量,其中哪一项最为重要()•A、成本•B、变革•C、顾客•D、竞争得分:2.0•8、采取工作轮换的方式来培养管理人员,其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
•A、考察受训者的高层管理能力•B、帮助受训者扩展与提高业务能力•C、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压力•D、增强受训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分:0.0•9、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A、人与物的因素•B、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C、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D、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得分:2.0•10、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发现公司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
•A、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提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B、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C、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乃至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D、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得分:2.0•11、下列属于事前控制的是()。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学周三多教材)
企业间合作
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实现技术互补和资源共享。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
技术引进
通过购买、许可等方式引进国内 外先进技术。
消化吸收
对引进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 原理和方法,实现技术内化。
术创新资金来源。
人才队伍建设与激励
引进高端人才
通过招聘、合作等方式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培养内部人才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激励措施
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奖励机制等,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创 造力。
科研设施建设与利用
实验室建设
建立专业实验室,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条件,支持技术创新 活动。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 途径,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脱颖而出。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技术创新不仅推动企业发展,也对社 会进步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如提高 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等。
技术创新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技术创新分类与内容
产学研合作
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享科研资源,提高技 术创新效率。
科研设施利用
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科研设施,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提高创新 效益。
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信息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技术创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信息资源整合
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资源,提供全面的技术创新信息支持。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
第17章管理的创新职能17.1 复习笔记一、创新与创新管理1.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工作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1)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内涵①创新的定义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它一般包括设备的更新、产品的开发或工艺的改进等。
人们的创新活动也同样可以分成具体操作创新和管理创新。
②管理创新是指在探究人类创新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管理活动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产生新的管理思想和新的管理行为的过程。
管理创新之所以能够成为管理活动的一个独立职能,原因在于:a.管理创新对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活动;b.与创新管理活动相对的,维持管理只是管理活动一个环节,管理工作离开了创新环节,管理是不完整,也是无效的(详见“创新管理与维持管理关系”部分);c.管理创新也与其他管理职能一样,具有其内在逻辑性,是人类理性活动的一部分,这种活动既可以被人们所认知,也能够被实践。
③作为管理职能的创新,其主要内容包括计划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领导创新和环境创新等,它们构成创新管理活动的基本框架。
④从逻辑顺序上来考察,在特定时期内对某一社会经济系统(组织)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设计系统的目标、结构和运行规划,启动并监视系统的运行,使之按预定的规则操作;b.分析系统运行中的变化,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使系统与内外环境保持动态一致。
(2)创新工作是重要的管理活动①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②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③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
(3)企业创新工作内在逻辑①企业家是指企业中能够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发现市场机会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者,它具有两个基本要件:创造利润和指向未来。
a.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指他们能够克服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知识与理性的不完全性;b.发现市场机会是指他们能够发现市场机会和那些被市场低估的资源价值;c.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就是创新者,正是通过创新来获得经济租金,企业家的创造活动包括创造新的产品、使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取新的供货来源以及实现新的组织形式。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笔记和习题(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企业技术创新1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1.创新与技术创新(1)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2)技术创新的概念比技术发明宽泛,它可以是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以是原有技术的完善,甚至可能仅是几种未经改变的原有技术的一种简单的重新组合。
2.技术创新的内涵(1)要素创新①材料创新:寻找和发现现有材料、特别是自然提供的原材料的新用途。
②手段创新:a.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改造和革新原有设备;b.用更先进、更经济的生产手段取代陈旧、落后的机器设备。
(2)产品创新①新产品的开发: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开发新产品。
②老产品的改造: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制造适合新用途、满足新需要的新产品。
(3)要素组合方法创新①工艺创新:生产工艺的改革和操作方法的改进。
②生产过程的组织方法创新:设备、工艺装备、在制品以及劳动在空间上的布置和时间上的组合。
3.技术创新的贡献(1)通过降低成本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优势。
(2)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以及保证使用而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具特色吸引力,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考点二:技术创新的源泉★★★★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1)意外的成功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的机会。
(2)意外的失败向企业预示了某种机会的存在。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1)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
(2)企业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判断与消费者实际价值观的不一致。
3.过程改进的需要(1)过程改进的需要与企业内部工作(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有关。
(2)过程的改进既可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也可能是推动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4.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1)企业应对不及时,可能影响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带来经营上的灾难,引发企业的生存危机。
(2)企业及时应变,会给企业带来众多的创新机会。
5.人口结构的变化(1)人口结构变化直接决定着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835《管理学原理》考试内容范围[修改版]
第一篇:835《管理学原理》考试内容范围《管理学原理》考试范围说明一、管理总论(一)管理与管理学。
人类的管理活动: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
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的基本方法。
(五)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与伦理的观点;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道德的因素;改善伦理行为的途经。
企业社会责任。
(六)全球化、信息化与管理。
全球化内涵,全球化与管理者,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化管理。
二、决策与计划(一)决策与决策方法: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和特点;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
(二)计划与计划工作: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
(三)战略性计划与计划的实施:远景和使命陈述;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
物料资源计划及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及其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的过程;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
三、组织(一)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部门化;分权和集权。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委员会。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三)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管理组织变革;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经。
四、领导(一)领导和领导者:领导的性质和作用;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
专科升本科《管理学原理》客观题210题
专科升本科《管理学原理》练习题库-----客观题(单选题)1.在“天、地、彼、己、顾客”中,“地”是指()。
A、企业竞争所处的行业环境B、企业竞争对手C、企业自身条件D、外部一般环境2.科学管理的贡献不包括以下哪项?( )。
A、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作B、时间研究C、经济人思想的提出D、动作研究3.事业部制的主要不足在于( )。
A、不利于调动下层的积极性B、不利于灵活调整经营策略C、难以克服事业部之间的竞争D、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4.在管理的实践中,强调管理的创造性和权宜应变,这是指管理的()。
A、科学性B、技术性C、艺术性D、现实性5.在一个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行使管理职能的人是()。
A、领导者B、组织者C、管理者D、决策者6.组织中的市场营销管理者、财务管理者、生产管理者、人事管理者等都属于()。
A、综合管理者B、高层管理者C、专业管理者D、低层管理者7.按照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经理角色理论,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属于()。
A、人际关系角色B、组织领导角色C、决策制定角色D、信息传递角色8.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扮演的角色是();参加公关活动,则扮演的是()角色。
A、资源分配者;挂名首脑B、企业家;联络者C、资源分配者;联络者D、企业家;挂名首脑9.按照管理学者罗伯特·卡茨(Robert L. Katz)的观点,管理者所需要的技能或素质是()。
A、人际技能、管理技能和概念技能B、技术技能、专业技能和概念技能C、人际技能、专业技能和概念技能D、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10.按环境与管理组织的关系,可以把管理环境分为()。
A、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B、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C、简单环境和复杂环境D、动态环境和稳定环境11.按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来划分,大学组织属于()。
A、简单稳定环境B、复杂稳定环境C、简单动态环境D、复杂动态环境12.从资金来源、人员供给、市场需求等方面影响组织的投入产出,从而制约管理活动进行的一般环境因素是()。
《管理学》第十七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十七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1.在熊彼特的理论中,何谓创新?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的含义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的职能,认为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是因为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地组织了创新。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
正是由于某个或某些企业家的率先创新、众多企业家的迅速模仿,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创新的内容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五个方面:①生产一种新的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后人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创新分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与生产制造有关,制度创新主要涉及管理和管理体制,即主要涉及生产制造的制度环境。
2.技术创新包括哪些方面?其贡献是什么?答:(1)技术创新的内容技术创新包括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式创新,这些方面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材料创新不仅会带来产品制造基础的革命,而且会导致产品物质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创新不仅使产品功能增加、完整或更趋完善,而且必然要求产品制造工艺的改革;工艺的创新不仅导致生产方法的更加成熟,而且必然要求生产过程中利用这些新的工艺方法的各种物质生产手段的改进。
反过来,机器设备的创新也会带来加工方法的调整或促进产品功能的更加完善;工艺或产品的创新也会对材料的种类、性能或质地提出更高的要求。
总之,上述的各类创新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任何一种创新的组织都必然会促进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从而必然会带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2)技术创新的贡献技术或者依附于物质产品而存在,或者是为物质产品的实体形成而服务。
因此,不论是何种内容的技术创新,最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品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835《管理学原理》参考书目和考试范围(2017)
835管理学原理(2017)参考书目:《管理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考试范围说明一、管理总论(一)管理与管理学。
人类的管理活动: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
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的基本方法。
(五)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与伦理的观点;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道德的因素;改善伦理行为的途经。
企业社会责任。
(六)全球化、信息化与管理。
全球化内涵,全球化与管理者,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化管理。
二、决策与计划(一)决策与决策方法: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和特点;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
(二)计划与计划工作: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
(三)战略性计划与计划的实施:远景和使命陈述;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
物料资源计划及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及其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的过程;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
三、组织(一)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部门化;分权和集权。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委员会。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三)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管理组织变革;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经。
四、领导(一)领导和领导者:领导的性质和作用;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展开全文《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1060621012.总学时数: 54 ,其中理论环节学时数: 54 ,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0。
3.学分:34.适用专业:本科5.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管理学原理》是教育部制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是我院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也是考研的重要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管理职能有一个比较全面地、概括地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增强管理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三、学时分配章节(序号)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实验总学时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6 6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2 2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 2 2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2 2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4 4 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3 3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3 3 第八章组织设计 3 3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3 3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4 4第十一章领导 3 3第十二章激励 3 3第十三章沟通 2 2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3 3第十五章控制方法 2 2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3 3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 3 3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 3 3合计54 54四、大纲内容(一)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本章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弄清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
第六篇创新第17章管理的创新职能一、关键术语1.创新管理答:创新管理是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管理过程的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维持与创新。
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无不包含在“维持”或“创新”中,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
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①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②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③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
2.企业家精神答: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
其中企业家是指企业中能够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发现市场机会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者,它具有两个基本要件:①创造利润;②指向未来。
3.维持管理答:维持管理是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管理过程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维持与创新。
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组织中最常见的工作,管理的维持职能便是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系统的运行,尽力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摩擦,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结构内耗,以保持系统的有序性。
4.制度创新答:制度创新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系统中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创新,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使组织的各种成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企业制度主要包括:①产权制度;②经营制度;③管理制度。
5.战略创新答:战略创新是指发现和变革组织目标,探寻新的战略路径。
企业战略创新的目标要大大超越现实的环境,战略创新能够调整现存行业模式,既为客户创造价值,又能打乱竞争者的脚步,战略创新是新来者面对巨大资源短缺也能成功的惟一途径。
6.市场创新答:市场创新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
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创新,新产品的开发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创造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市场创新的更多内容是通过企业的营销活动来进行的。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12.创新
第十二章创新第一部分管理的创新职能一、填充题1、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组合。
2、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4、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可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6、鉴于创新的重要性和创新结果的___________,有效的管理要求有组织地进行创新。
7、由于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和利用这些载体的方法来体现的,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
8、成功的创新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阶段的努力。
9、要素组合方法创新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
10、要素创新包括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两方面。
11、___________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利益和责任。
二、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的是___________。
()A.组织B.创新C.控制D.领导2、创新与维持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维持是创新基础上的发展B.创新是维持的逻辑延续C.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D.创新则视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3、产品创新___________。
()A.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B.受制于技术创新的其他方面C.影响其他技术创新效果的发挥D.往往要求企业利用新的机器设备和新的工艺方法4、经营制度确定了___________。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18章技术创新18.1 复习笔记一、技术创新及其管理1.技术创新及其贡献(1)技术创新的内涵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活动。
(2)技术创新基本内容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三个方面。
①要素创新。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定的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改变物理、化学形式或性质的过程。
材料创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种:a.开辟新的来源,以保证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b.开发和利用量大价廉的普通材料(或寻找普通材料的新用途),替代量少价昂的稀缺材料,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c.改造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以保证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②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利用一定的方式将不同的生产要素加以组合,是形成产品的先决条件。
要素的组合包括生产工艺创新和生产过程的组织两个方面。
③产品创新。
物质产品创新主要包括品种和结构的创新。
a.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根据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地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不断地开发出用户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b.产品结构的创新在于不改变原有品种的基本性能,对现在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改进和改造,找出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使其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完善、使用更安全,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3)技术创新的贡献a.我们知道技术创新包括材料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手段创新四个方面内容。
不论是何种内容的技术创新,最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b.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强弱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c.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便是通过影响产品的成本或特色而起作用的。
2.技术创新过程管理(1)评估技术需求技术需求的存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没有技术需求也就没有创新的动力。
评估技术需求包括对现有技术和外部技术趋势两个方面的评估。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企业技术创新1.何谓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发明是何关系?答:(1)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技术创新是与生产制造有关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可将其分为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法创新等几个方面。
(2)技术创新经常被一些人与技术发明相混同。
实际上,创新的概念要远比发明宽泛:发明是一种创新,但创新决不仅仅是发明。
如果说发明可能是新知识、新理论创造基础上一种全新技术的出现的话,那么创新则既可能是这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能是原有技术的改善,甚至可能仅是几种未经改变的原有技术的一种简单的重新组合。
2.组织中可能存在哪些技术创新的源泉?答:组织中可能存在以下技术创新的源泉:(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①意外的成功意外的成功通常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非常丰富的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都相对较小。
②意外的失败不论企业在某产品或市场开发的设计、论证以及执行上是如何地精心和努力,最终仍然失败了,那么这种失败必然隐含了某种变化,实际上向企业预示了某种机会的存在。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①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很好,对行业产品的需求逐渐上升,同行业中的其他经济单位也在不断成长,相反,本企业的销售额却不能向前,市场份额因此而不断萎缩。
分析问题之所在,便为技术的创新提供一种思路和机会。
②假设和实际的不协调任何企业都是根据一定的假设来计划和组织其活动的,假设如果不能被实际所证实,那么企业战略投资或日常经营就可能是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努力。
及时发现假设与现实的不符,企业就可以及时地改变或调整努力的方向。
③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判断与消费者的实际价值观不一致根据错误的假设组织生产,企业的产品始终不可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相反,如果在整个行业的假设与实际不符时,企业较早地发现了这种不符,则可能给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大量的机会。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章节题库-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
第六篇创新第17章管理的创新职能一、名词解释1.创新(首都经贸大学2008研)答:创新是指在有意义的时空范围内,以非传统、非常规的方式先行性地、有成效地解决社会技术经济问题的过程。
该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①创新的目的是一项解决实践问题的活动;②创新的本质是突破传统、突破常规;③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价值与时间、空间有关,它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领先性才可能具有价值,这种领先可以是世界领先,也可以是地区领先;④创新能够在解决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各个方面都发挥作用,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事业;⑤创新以取得的成效为评价尺度,有成效才能被认为是创新。
创新根据成效的类型可以分为若干个等级,包括划时代的创新、时尚创新等。
2.管理创新(上海理工2004研)答: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管理创新内容:①提出一种新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②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③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④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⑤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
3.流程再造(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北理2007研)答: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教授和钱皮博士提出,流程再造的意义是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企业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简答题1.创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简述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北科2010研)。
答:创新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18章技术创新一、关键术语1.技术创新管理答:技术创新管理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活动。
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包括四大环节:①评估技术需求;②进行技术创新决策;③获取新的技术;④技术创新组织管理。
2.技术S曲线答:技术S曲线是指整个技术创新的演化都呈现出非直线演化特征,构成一条S形曲线。
虽然一项技术创新活动表现为一种随机过程,但其演化过程却表现为稳定演化模式。
技术进步S形曲线是由性能维度(如产量、速度和功率等)和时间维度构成(如图18-1所示)。
图18-1 技术进步S曲线从这两个维度来考察,技术性能特征演化明显划分成四个阶段:①早期阶段,一旦技术创新出现,在这个技术的早期阶段性能特征没有多少提高;②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技术性能迅速提高;③增速减缓阶段,在这个阶段性能持续提高,但提高速度放缓;④成熟阶段,性能不再提高。
3.破坏性创新答:破坏性创新旨在在新的市场或低端市场上提供比较简单、更加便捷与廉价的产品。
每个市场都存在一个顾客可以利用或吸收的改进率;在每个市场都存在不同的技术改进轨迹(图18-2中用实线表示)。
技术改进速度总是超过该技术在应用市场消费者的吸收率(即实线的斜率大于虚线斜率)。
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存行业中主要竞争企业总是通过向原有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的方式来竞争,它们的技术创新是一种维持性创新。
但是破坏性创新旨在在新的市场或低端市场上提供比较简单、更加便捷与廉价的产品。
图18-2 破坏性创新模式4.技术周期答:技术周期是指技术间相互替代的周而复始。
新技术从初始的紊乱阶段开始,到进入快速进步期,然后回到衰退阶段,最终被新的技术所取代。
技术替代曲线,如图18-3所示。
图18-3 技术替代S曲线5.先发优势答:“先发优势”是在行动上“先人一步”,目的是在市场竞争中“高人一筹”。
先人一步行动,率先开发出某种产品或某种新的生产工艺,这种战略的意图是在技术上领先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以获得市场竞争中至少是在某段时期内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