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植物细胞的特征及组织的形成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3
(二)分类 根据来源分为:
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根据位置分为: 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根、茎最先端
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层、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
•特点:保持分裂能力,但次于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来源:成熟组织的某些薄壁组织。
•特点:存在于裸子植物级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内,一般排成环 状,并与轴平行。
29
厚角组织 南瓜茎局部
30
厚角组织 槐树茎局部
31
(二)厚壁组织 厚壁组织的细胞:
都具有除纹孔外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呈不同程度的木质化。
细胞腔很小,成熟的厚壁细胞是死细胞,无生活的原生质体。
分为两种: 1.纤维:细胞,两段尖。如韧皮纤维、木纤维等。 2.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多为等径。如梨肉中的白色 颗粒、坚果壳的主要成分等。
裸花紫珠非腺毛
腺梗豨签
21
乳突:花瓣或叶上乳头状突起的细胞,防水湿作用。 线状毛:呈线状。 棘毛:细胞壁厚而坚牢,木质化,细胞内有结晶体沉积。 螯毛:细胞壁脆,液泡中含有蚁酸,能刺激皮肤引起剧痛。 钩毛:顶部弯曲成钩状。 分枝毛:呈分枝状。 丁字毛:呈“T”字形。 星状毛:分枝似星状放射。 鳞毛:毛茸的突出部分呈圆形平顶状或鳞片状。 冠毛:生于果实的顶端,有助于果实传播。 种缨:生于种子上,有助于种子的传播。 在同一器官上也存在不同形态的毛茸,这些各具特点的毛茸为药材鉴定的 金 胡颓子叶的星状毛和鳞毛 常用依据。 红
较明显,常成束存在于韧皮部,细胞壁厚,一般纹孔及细
胞腔都较显著,如肉桂。 细胞壁增厚的物质主要是纤维素,因此韧性强。有呈裂隙 状的单纹孔,单纹孔的方向是倾斜的。

植物细胞的特征与功能

植物细胞的特征与功能

植物细胞的特征与功能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本文将就植物细胞的特征和功能展开讨论,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生物活动。

一、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层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撑细胞的功能。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其它多糖组成,具有高度的机械强度和防御功能。

细胞壁的特点使得植物细胞能够保持形状和结构稳定,同时保护细胞免受外界压力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二、细胞膜细胞膜是围绕植物细胞的一层薄膜,起到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作用。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组成,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此外,细胞膜上还存在许多蛋白质通道和受体分子,参与细胞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

三、细胞核细胞核是植物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着遗传物质DNA,并通过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细胞核内还存在着核仁、染色质等重要结构,它们共同参与了DNA的复制、基因表达和调控等生命活动。

细胞核的存在使得植物细胞能够自主地维持细胞内外各类物质的平衡和稳定。

四、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的区域,包含了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细胞质是植物细胞进行许多基本代谢活动的场所,如能量合成、物质转运、合成代谢等。

不同细胞器在细胞质内相互协调,完成各自特定的功能,从而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五、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最为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其中存在着叶绿素,能够吸收阳光中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能够自主合成有机物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满足细胞其他各项生物活动所需的能量。

六、维管组织维管组织是植物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由导管和木质部组成。

导管主要负责植物的水分和养分的运输,木质部则为植物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使得植物能够生长高大。

维管组织的存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和功能保障。

综上所述,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等特征与功能。

植物细胞结构

植物细胞结构

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概述植物细胞是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许多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独特的特征,使它们适应了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需求。

植物细胞的组成植物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器组成。

这些组成部分紧密协作,完成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

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细胞壁是由多层的纤维素纤维构成,具有保护细胞、支持植物体结构和维持细胞形状的作用。

细胞膜细胞膜是包围细胞质的薄膜,具有选择透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在植物细胞中,细胞膜内部还含有许多蛋白质通道和受体,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和物质运输。

细胞质细胞质是植物细胞内含有细胞器、细胞液和细胞结构的胶状物质。

细胞质中发生细胞的代谢活动,包括蛋白质合成、物质转运、能量合成等。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着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细胞核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功能维持。

细胞质器植物细胞含有许多细胞质器,如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液泡等。

这些细胞器各司其职,在细胞内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

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植物细胞相对于动物细胞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使其适应了植物体的特殊生长环境。

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细胞质器,其中包含着叶绿体色素,参与光合作用和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叶绿体使植物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液泡液泡是植物细胞内含有大量细胞液的囊泡结构,具有贮存水分、离子和有机酸等物质的作用。

液泡还能调节细胞的渗透压和维持细胞的稳态环境。

结语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植物细胞结构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植物细胞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生物学领域的进展,也为人们对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植物细胞的组织结构特征

植物细胞的组织结构特征

植物细胞的组织结构特征作者:陈婧怡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对于植物细胞组织而言,是结构单位类型,主要是由来源一致以及负责相同功能的细胞集合构成,这种细胞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多类型细胞。

针对植物组织的分类,说法各异。

有的侧重于组织的形成与发生,以形态为依据,进行植物组织的描述。

也有的以生理功能为基础,进行组织类型划分。

除此之外,还有的以细胞类型分类为依据,实现对各组织类型的替代。

鉴于此,要对植物组织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其基本特征,实现对植物组织结构更加科学与合理的掌握。

关键词:植物细胞;组织结构;特征前言:在植物细胞分化的进程中,差异化的组织形成是植物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基础。

组织在本质上就是细胞群,整个群体具有相同的生理机能,形态结构统一。

依据不同的功能与结构,细胞组织被划分为不同的组织类型。

基于此概念,对植物细胞的组织结构特征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实现对植物细胞以及结构更加深入的了解。

1植物组织结构研究价值对于植物组织而言,其出现代表了植物进化层次的升高。

立足整个植物系统的发育,多细胞植物的出现为组织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多细胞群体型植物进化到多细胞机体的过程中,鉴于其所处位置的差异,环境影响十分关键,能够诱发细胞群之间形态以及生理功能的分化。

也就是說,组织是植物适应环境生长的必然,其发展完善与环境息息相关。

植物进化层次越高,细胞群之间的分工就愈加细致,复杂的结构代表较强的适应性。

2源于不同性质来源的分生组织2.1分生组织的涵义对于分生组织细胞而言,其突出特征是分裂能力较强,处于植物生长的关键位置。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部与茎部的顶端之所以能够生长,并逐渐增大,与分生组织的自身运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2分生组织的类型2.2.1依据分生组织来源渠道的不同,主要划分为三个类型,即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以及次生分生组织。

具体讲,首先,原分生组织通常处于植物根部、茎生长锥的顶部位置,是胚直接的遗留产物。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特征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特征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特征植物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分化出不同的组织。

植物的组织是由细胞按照不同的功能和位置分化而来的,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

植物的组织主要分为表皮组织、维管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

1.表皮组织表皮组织是植物体的最外层组织,由上皮细胞组成。

表皮细胞常常具有厚而坚硬的壁,表皮细胞外面还常常有角质层来增加保护作用。

表皮组织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植物体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控制水分的流失和气体的交换。

在植物的不同部位,表皮组织的结构和特征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根部,表皮细胞上有许多毛状结构,叫做毛根,增加根部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面积。

2.维管组织维管组织是植物的输导组织,主要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包括木质部细胞和木栓细胞。

木质部细胞具有强大的机械支持能力,可以保持植物体的结构稳定。

木栓细胞则具有防水和防止水分蒸发的功能。

韧皮部主要由韧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具有特殊的厚壁,可以抵御外界的压力和损伤。

维管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包括水、矿物质和有机物质的输送。

3.基本组织基本组织是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包括地下部分的根、地面部分的茎和叶。

这些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养分,并进行光合作用。

根的基本组织包括表皮组织、皮层组织、维管组织和中央维管柱。

茎的基本组织包括表皮组织、皮层组织、维管组织、韧皮组织和髓部。

叶的基本组织包括表皮组织和叶肉组织。

这些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形成连续的管道和组织结构,使得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

4.分生组织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的生长点处,是植物体生长和更新的区域。

分生组织包括分生细胞和分生层。

分生细胞是指具有分裂潜能的细胞,可以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和组织。

分生层则是由分生细胞组成的层状结构,包括根的分生层和茎的分生层。

根的分生层位于根尖的顶端,负责产生新的根细胞。

茎的分生层则位于茎的顶端和侧面的分裂区,负责产生新的茎细胞。

植物细胞和组织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一、概述1.概念世界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就其结构来说,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不仅是植物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

细胞并不是生命有机体〔包括植物〕唯一的结构单位,如病毒。

2.发现一般细胞都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1665年,英国人Hooke用他改良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二、原生质的化学组成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为原生质,它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

幼嫩植株含水60-90%。

种子〔成熟的〕含水10-14%。

水的作用:游离水作为溶剂而参加代谢过程;作为原生质结构的一部分;影响代谢活动;调节原生质温度变化,维持原生质正常的生命活动。

除水之外,原生质中还含有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组成原生质的物质有: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①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

由于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形成各种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作为原生质的结构蛋白,而且还以酶的形式起重要作用。

例如,使物质分解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

②核酸生活的原生质都含有核酸,核酸都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

核酸由核苷酸构成。

单个的核苷酸由一个含氮碱基、一个五碳糖和一个磷酸分子组成。

核酸根据含糖不同,可分为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和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③脂类但凡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属于脂类。

在植物体内,有的作为结构物质,例如磷脂和蛋白质结合,构成细胞的各种膜。

有些脂类形成角质,木栓质和蜡,参与细胞构成。

细胞外表的蜡、木栓层。

④糖类糖类是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参与构成原生质和细胞壁。

细胞中最重要的糖可分为。

单糖:例如:葡萄糖、核糖双糖:例如:蔗糖、麦芽糖多糖:例如:纤维素、淀粉原生质中除上述四大类物质以外,还含有极微量的,但生理作用很大的有机物,称为:生理活跃物质,如:酶、维生素、激素、抗菌素。

第二章 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

第二章 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

第二章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第一节植物组织一、植物组织的形成与特性(一)植物组织的形成植物组织(plant tissue)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功能单位,也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

单细胞植物如衣藻等,多细胞群体型植物如团绵等,它们的每一个细胞都能独立地完成全部生理功能,因此,这类植物体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化。

植物组织的出现是植物进化层次更高的标记。

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多细胞植物的出现织的发生提供了基础。

在多细胞群体型植物向多细胞有机体的进化过程中,群体型个体的细胞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受到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处于不同位置的细胞群间便出现了相异的形态特生理代谢活性与类型的分化。

胞间连丝的发生形成,使得相邻细胞间能够随时进行物质、信息量的交换,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

处于相同位置或同类群的细胞间更加趋于相似或具有同一性处于不同位置或不同类群间的细胞也因此而逐渐变得彼此不同。

这样的变化被逐代保留和遗传,成为一种稳定的特性。

于是,处于相似或相同位置、有着相似或相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胞群便成了原初类型的组织的共同特征。

因此,组织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发展和完善也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的。

植物的进化程度愈高,其体内细胞(群)间的分工愈细,植物体的结构愈复杂,适应性愈子植物是现存植物中高度发达和适应性的植物类群,具有最完善的组织分工,在形态结构和生能上表现出高度的统一,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最强。

在个体发育中,组织的形成是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组织的形成过程贯穿精卵开始、经胚胎阶段、直至植株成熟的整个过程。

植物体中包含多种组织,它们各有其来源工,并有机地组合,协同完成植物的生命活动。

(二)植物组织的属性对于形态结构简单、没有器官分化的低等植物而言,组织是其进化发展历程中的最高形式;形态结构复杂、具有器官分化的高等植物而言,组织是构成复杂有机体的一种结构层次或结构。

植物细胞和组织_植物学

植物细胞和组织_植物学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细胞
细胞的概念 细胞(Cell): 是生物体形态 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图解: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
一、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
1.1665年,英国人虎克观察软木切片,
发现并命名了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只是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右图为英国光学仪器修理师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的 “细胞”,其实为植物的细胞壁和空腔.)
图解:叶绿体结构
结构:双层膜
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方程:
光合 6nCO2+6nH2O →→ 作用
nC6H12O6 + 6nO2↑
2)有色体(杂色体)
色素:主要含类胡萝卜素。
结构:双层膜
功能:有利于传粉,积累脂类和淀粉。 存在位置:主要存在于花瓣、果实中 叶片中含量较少
3)白色体
白色体是不含可见色素的无色的
近透明、均匀一致的胶体状态。
细胞器悬浮在胞基质中,为胞基质提 供支持骨架。胞基质为维持细胞器实体
的完整性提供必要的离子环境,为细胞
器施行功能提供必要的物质。
胞基质
胞质运动:生活细胞的胞基质,在细 胞内经常流动称为胞质运动。
包括循环运动和旋转运动两种方式。
细胞器
1.质体
质体是与碳水化合有关的细胞器,是绿色植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有细胞组成的。
2)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和精子都是细胞。 4)一个细胞可以分裂而形成组织。 意义: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是一切生物的基础。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0.2um,放大倍数为1200倍电镜:
1A,放大倍数为100万倍
3)次生壁

植物的组织

植物的组织

1. 毛茸:
由表皮细胞特化而成的突起物,具有保
护、分泌物质、减少水分蒸发等作用。 可分为腺毛和非腺毛两类。 (1)腺毛:具分泌能力的毛茸,由多细胞 组成。由腺头和腺柄组成。 腺鳞:唇形科叶上的腺毛,腺头常由8个 细胞组成,表面观呈扁球形。 间隙腺毛:腺毛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的 细胞间隙中。
2.植物的组织
组织: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
机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所组成的 细胞群。 按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分六大类:分 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 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其中后5类都 是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分化而形成的, 所以又统称为成熟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一、分生组织(meristem)
(二)周皮(periderm)
木本植物的根和茎在加粗过程中表
皮被破坏。这时,植物相应地形成 次生保护组织——周皮,代替表皮 行使保护作用。
形成条件:通常发生在表皮破坏前
(根或茎增粗),由木栓形成层细 胞向外作切向分裂而形成的。
木栓形成层的来源:由皮层或韧皮
薄壁细胞,少数由表皮细胞恢复分 裂机能而形成的。在根中一般由中 柱鞘细胞产生。
增厚的次生壁。 (2)细胞木质化,细胞腔很小,成熟后一 般无生活的原生质体,成为死细胞。 (3)支持作用强,不具延展性。 根据细胞形状的不同,分纤维和石细胞。
1.纤维(fiber):
两端尖的细长形细胞,cw上有少量纹孔,
细胞腔很小甚至没有。纤维末端彼此嵌 插,形成器官的坚强支柱。 根据在植物体内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 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木纤维仅见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而在 裸子植物的木质部中无木纤维,主要由 管胞组成。从系统演化看,认为木纤维 是由低等维管植物的管胞演化而来。

植物细胞与组织PPT课件

植物细胞与组织PPT课件
第20页/共145页
Hale Waihona Puke 薄壁细胞石细胞纤维
导管
番茄果肉细胞
第21页/共145页
叶表皮细胞
内容
一、细胞的发现 二、细胞概述 三、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
质 四、形状与大小 五、结构和功能 六、后含物 七、繁殖
第22页/共145页
五、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 细胞
细胞壁
原生质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4).凝胶作用
溶胶(sol):原生质胶粒悬浮在水溶液介质中,称为溶胶。
是液化的半流动状态,近似流体的性质。
凝胶(gel):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降低,水分减少时,胶
粒连结成网状,而水溶液分散在胶粒网中,胶粒失去活动
性,成为凝胶。
溶胶
凝胶作用 溶胶作用
凝胶
第15页/共145页
3.原生质的运动和新陈代谢
功能:
①起支持细胞的作用,同时分隔细胞质使之区域化。 ②合成、包装、运输某些代谢产物。 ③分泌内质网小泡进而发育成其它种类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 圆球体、液泡等。
第40页/共145页
高尔基体
•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堆叠形成的细胞器。 •可合成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并 具有分泌作用,可分泌粘液、树脂等。
第44页/共145页
液泡
单层膜围成充满复杂水溶液的细胞器 幼嫩细胞中,液泡数量多而体积小, 成熟细胞中,合并为几个大液泡,甚 至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 形成大液泡是植物细胞显著特征之一
第45页/共145页
液泡膜是具有选择透性的膜;
内含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除含大量水外,尚有多种 有机酸、生物碱、无机盐、花青素等等物质。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章植物细胞、组织结构及其功能 3.5万第一节植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病毒和噬菌体除外)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最简单的植物,由一个细胞构成;多细胞的植物由数个到亿万个细胞构成。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植物从受精卵、种子萌发到开花结实形成下一代种子的过程中,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系列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细胞不断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果,同时组成植物体的各个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密切联系,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个体的生命活动。

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在有机体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的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性很强的代谢体系,在细胞内的一切生化反应过程都是在这种体系下完成的。

细胞是长达数十亿年进化的产物。

在多细胞生物中,各种组织所执行的特定功能,都是在细胞这个基本单位中进行的,而且不同组织细胞间有广泛的信号联络,表现为分工合作的关系,使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细胞也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包含它全套的遗传信息,因而植物体细胞还具有遗传上的全能性。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细胞的遗传、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理上所担负的功能。

单细胞的藻类植物如小球藻和一些细菌的细胞常呈球形;但在多细胞植物体中,由于细胞互相挤压而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形。

种子植物的细胞,具有精细的分工,因此,它们的形状变化很大,例如起输导作用的细胞呈长筒形(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支持作用的纤维细胞呈长纺锤形;吸收水肥的根毛是表皮细胞向外产生的一种管状突起,增大了它和土壤的接触面。

细胞形状的不同,体现了形态和功能的统一。

二、植物细胞的大小,但不同种类细胞的体积差异很大。

现知植物细胞的体积通常很小,其直径一般在20~50m最小的细胞是枝原体,直径约0.1。

种子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直径约;而分化成熟5~25mm。

也有少数大型的细胞,直径可达1mm,如西瓜瓤细胞;棉籽的表皮65~的细胞,直径约达15m毛长达75mm;苎麻茎的纤维可长达550mm,但大多数的细胞体积都很小。

植物细胞的定义

植物细胞的定义

植物细胞的定义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

它们具有许多与动物细胞相似的特征,但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细胞的定义以及其组成部分、功能和特殊结构。

一、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构成。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层结构,由纤维素和其他物质组成,提供细胞的形状和支持。

细胞膜是细胞的薄层覆盖物,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液体,包含许多细胞器和溶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特殊结构,如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

二、植物细胞的功能植物细胞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合成物质和细胞分裂等。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呼吸作用是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基础,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进行。

三、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植物细胞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使其能够适应植物的特殊环境。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

线粒体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中心,参与呼吸作用。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分泌的地方。

中央液泡是植物细胞中的储存器官,贮存水分和其他溶质。

四、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些显著的区别。

首先,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其次,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细胞没有。

此外,植物细胞中的中央液泡较大,可以储存大量水分和溶质,而动物细胞没有。

五、植物细胞的重要性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维持地球上的氧气含量,提供给动物呼吸。

植物还提供食物、纤维、药物和能源等资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组成部分。

植物细胞结构

植物细胞结构

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和特点。

一、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部由细胞壁包裹,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细胞壁的厚度和组分会根据细胞类型和功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细胞膜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外界界限,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膜起着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物质的进出控制以及与邻近细胞的相互作用的重要作用。

三、细胞质细胞膜内部充满了细胞质,它是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基质,由胞浆和细胞器组成。

胞浆是细胞中大部分物质的总称,包括溶液、细胞骨架和细胞器。

四、细胞核细胞核是植物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了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组成。

核膜是由两层膜组成,可以控制物质的运输。

染色质是DNA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负责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

核仁则参与蛋白质合成。

五、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其中含有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和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叶绿体由两层膜、基质和类囊体组成,类囊体中存在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

六、线粒体线粒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线粒体由两层膜、基质和内膜系统组成,内膜系统的折叠形成了许多称为气泡的结构,增大表面积以利于呼吸作用。

七、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物质合成、包装和分泌的重要细胞器。

它由扁平的高尔基体小体和连续的高尔基体网组成。

高尔基体小体负责蛋白质和脂类的加工和包装,高尔基体网则负责物质的运输。

八、液泡液泡是植物细胞内的大型液体囊泡,其中储存有水、营养物质和废物。

液泡可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并参与细胞的代谢和细胞间的交流。

通过对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进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对外界环境作出的响应和适应。

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使得其能够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和功能,并最终形成完整的植物体。

对植物细胞结构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植物生物学的认识,也对农业、园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植物学植物细胞和组织

植物学植物细胞和组织

核膜 核质 核仁
染色质 核基质
后含物(代谢产物)
淀粉 蛋白质 脂肪与油 晶体
细胞 壁
胞间层 初生壁 次生壁
质体 线粒体 高尔基体 内质网 核糖体 液泡 溶酶体 微体 细胞骨架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粗糙型内质网 光滑型内质网
过氧化物酶体 已醛酸体
结语
谢谢大家!
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和 积累同化产物
B、有色体(chromoplast):形状多样,仅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存在于花瓣和果实中,胡萝卜根中也有,能积 聚淀粉和脂类
C、白色体(leucoplast):不含色素,呈无色颗粒状,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各部分的储藏细胞中。储藏淀粉的称为 淀粉体(amyloplast),储藏蛋白质的称为蛋白体,储藏脂类的称为造油体(elaioplast)
(三)细胞核(nucleus):真核细胞一般都具有细胞核,通常单核,偶有双核或多核,呈圆球形,由核膜、染色质、 核仁和核基质等部分组成。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功能是控制蛋白质合成,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1、核膜(nuclear envelope):位于核最外层,双层膜,上有核孔,负责核内外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外连内质网,内 与染色质相接。
细胞生长而扩展。
3、次生壁(secondary wall) 细胞体积停止增大后加在初生壁内表面形成的壁层,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常有木质素、木质、栓质等
物质填充其中。常出现在机械支持或运输作用的细胞中。
(三)初生纹孔场(primary pit field)、胞间连丝(plasmodesma)与纹孔(pit) 1、初生纹孔场:在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其上有许多小孔,其中有胞间连丝穿过。

植物细胞与组织

植物细胞与组织

主要参考书目植物细胞和组织2/54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 (cell wall)细胞原生质体(protoplast )细胞质 (cytoplasm)和细胞核 (nuclear)细胞器 (organelle)质膜(plasma membrane)3/54ì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和功能的结构细胞器质体线粒体高尔基器内质网微体圆球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微管、微丝等4/541. 细胞壁组成:•胞间层•初生壁 :1~3μm •次生壁 :5~10 μm成分:•果胶类物质•纤维素 、半纤维素、木质素•多种酶类 和糖蛋白5/54初生壁次生壁胞间层6/54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初生纹孔场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壁的变化7/54胞间连丝•细胞壁生长时并非均匀增厚,在初生壁上有一些较薄的区域叫初生纹孔场,其上有许多小孔,细胞的原生质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相连。

•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8/549/54质体有色体 :形状多样,只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存在于花瓣和果实中,胡萝卜根中也有。

能积聚淀粉和脂类叶绿体 (略)白色体:不含色素,呈无色颗粒状,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各部分的储藏细胞中。

储藏淀粉的称为淀粉体,储藏蛋白质的称为蛋白体,储藏脂类的称为造油体。

10/54质体是由原(前)质体发育而来11/54植物组织的类型•分生组织:由具分裂能力、未完全分化的、幼嫩的细胞组成的组织•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衍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分化形成的其它各种组织,也称为永久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

二、植物的组织12/54(一)分生组织1. 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13/542. 按发生来源分(1)原分生组织:u位置:位于根、茎最前端,由没有分化的、最幼嫩的、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胚性细胞所组成(即由胚胎遗留下来的最早的分生组织)u细胞特征:体积小,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多为等径的多面体。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第二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植物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即由细胞构成组织,由同一或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

因此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M. J. Schleiden. 和T. Schwann二人于1838—1839年间提出的。

(二)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大小,主要受到下列三因素控制:(1)细胞核的控制能力;(2)细胞表面积的限制;(3)细胞代谢速率的影响。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1毫米——0.2微米)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2微米——1.4埃)又称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生活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的外围。

二、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一个细胞内分化了的原生质。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

1.细胞膜(质膜):生活细胞的原生质体表,都有一层由脂类和蛋白质等构成的具有选择透性的薄膜包围,它将细胞与外界分开,在植物细胞中它和它外围的细胞壁紧密相连。

功能:控制胞内外物质交换;稳定胞内环境;接受信息等。

细胞质: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它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细胞器组成。

它包括:(1)胞基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内膜结构单位和非膜结构的实体以外,其余没有分化的均质的胶体部分。

(2)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根据是否具有生物膜及组成生物膜的单位膜层数,可将细胞器分为:具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和无膜结构三种类型。

(一)双层膜结构:1.质体:(1)概念: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之一,它具有自主的遗传物质。

(2)功能:合成和积累同化物质,是细胞的光合作用中心。

(3)分类:质体按所含色素与行使的功能不同,可分为:①叶绿体:含叶绿素和少量类胡萝卜素,绿色,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叶绿体(chloroplast) – 有色体(chromoplast) – 白色体(leucoplast)
叶绿体(chloroplast)的结构
➢ 光学显微镜下,高等植物的叶绿体 为球形、卵形或凸透镜形。电子显 微镜下,叶绿体具精细的结构。
光学显微镜下 的叶绿体
胞质环流(基质) (类源自体) (基粒) (膜间隙) (内膜) (外膜)
粘液质化
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果胶质等成分发生变 化成为粘液质。粘液质吸水后膨胀为粘滞 状态。如车前子、亚麻子表皮细胞中都具 有粘液化细胞。粘液化的细胞壁加入玫红 酸钠醇溶液可染成玫瑰红色;遇钌红试液 可染成红色。
矿质化
细胞壁中渗入二氧化硅等硅质或钙质后, 细胞壁的硬度增强,从而增加植物体的 机械支持作用。
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叶绿体的功能
➢ 含叶绿素(a、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是进 行光合作用的质体。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 +O2↑

二氧化碳
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

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ATP
光反应
暗反应
氧气
碳水化合物
叶绿体
——能量转换器
有色体(chromoplast)
➢ 有色体只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常存在与 果实、花瓣和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使植物体呈现 黄色、橙色和橙红色。
2.1.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超微结构或称为亚显微结构:在电 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更细微构造。 计量单位埃( Angstrom Å)。
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外 面的坚硬外壳)
原生质体(细胞的生命活动部分)
细 细细 胞 胞胞 核 质膜
(1)细胞壁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果胶多糖 ➢木质素 ➢细胞壁的其他化学成分
较厚,常木质化
细胞体积停止增大后形成, 加在初生壁内表面。
细胞壁的结构
次生壁 初生壁 胞间层(中层) 初生壁
次生壁
细胞壁的结构
胞间层 初生壁 次生壁
细胞壁的层次
➢ 胞间层(中层)(middle lamella): 果胶类物质组成,具强的亲水性 和可塑性。
➢ 初生壁(primary wall):细胞生长 过程中,原生质分泌,有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果胶,还含有酶和糖 蛋白。
细胞全能性已经在多种植物上得到证实。如:
胡萝卜细胞 离体培养 胡萝卜植株
细胞在遗传上的全能性
单个 细胞
营养培养基
克隆植株
组织培养
叶肉组织
愈伤组织
新植株
2.2.2 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2.2.2 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组织
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薄壁组织:
成熟组织: 机械组织:
输导组织: 分泌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顶端分 生组织
按在植物体上位置分
居间分生组织
是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遗留下来的或者是由已 经分化的薄壁细胞重新恢复分裂机能而形成的, 位于某些植物茎的节间基部、叶的基部、子房 柄等处。
如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拔节、抽穗,花生的 “入土结实”,葱叶的再生等。
液泡的功能
➢液泡膜具有特殊的选择透性,能使 许多物质大量积聚在液泡中。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压。 ➢提高细胞的抗旱和抗寒能力。
液泡的发育
(4)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 细胞内的代谢中间产物和废物。 ➢ ㈠淀粉:常以淀粉粒(呈颗粒状)的方式储存
在细胞中。在形态上淀粉粒有三种类型:
单粒淀粉粒 复粒淀粉粒 半复粒淀粉粒
植物细胞的形态
C
D
H
G
E
G
F
I
J
AB
K
L
A 纤维 B 管胞 C 导管分子 D 筛管分子和伴胞 E 薄壁细胞 F 分泌毛 G 分生组织细胞
H 表皮细胞 I 厚角组织细胞 J 分枝状石细胞 K 薄壁组织细胞 L 表皮和保卫细胞
2.1.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的细胞结构。计量单位(μm)。
➢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体积只有母细胞的一半,但它们 合成代谢旺盛,合成大量的原生质,从而使细胞的体积增加, 随着体积的增加,重量也增加,细胞内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 细胞的生长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主要是受遗传因子的控制。
细胞的分化
➢ 种子植物体内的各种组织的细胞,虽都来自合子, 但各个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变得不相同。
➢ 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 上的特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 细胞分化主要表现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分化 两个方面。
细胞的全能性
➢ 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获得了与母细胞相 同的整套染色体或遗传物质,因此,植物体的每个体 细胞在遗传上应该是相同的。而且,都应该和合子一 样,具备有发育成为整个植株的遗传上的潜在能力, 即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大小
➢ 支原体细胞最小( 0.1μm) ➢ 分生组织细胞较小(直径5~25μm ) ➢ 番茄果肉和西瓜瓤细胞较大(直径约1mm) ➢ 苎麻的纤维细胞长可达550mm。
细胞大小
番茄果肉和西瓜瓤细胞较大(直径约1mm)
影响细胞体积的主要因素
一个细胞核所能控制的细胞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制约。
⑵ 纹孔:次生壁上未增厚的部分。包括纹孔膜和纹孔腔。 ⑶ 纹孔的类型:单纹孔(纹孔腔内均匀一致)和具缘纹孔 ⑷ 纹孔对:纹孔多为成对出现的 ⑸ 纹孔对类型:①单纹孔对;
②具缘纹孔对; ③半具缘纹孔对;
胞间层 初生壁 初生纹孔场
胞间连丝
纹孔腔
初生壁 次生壁
纹孔膜
纹孔腔
初生壁
次生壁 纹孔膜
单纹孔对
具缘纹孔对
➢ 次生壁(secondary wall):细胞停 止生长,原生质产生的壁物质沉 积在初生壁内侧。由纤维素、半 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分内层(S3)、 中层(S2 )和外层S1 )。
纹孔(pit)和胞间连丝(plasmodesma)
⑴ 初生纹孔场和胞间连丝: 初生纹孔场:初生壁上凹陷的区域。 胞间连丝:通过初生纹孔场的原生质细丝。
禾本科和木贼科植物茎、叶表皮细胞常 具有矿质化细胞壁。
细胞壁的结构
分层 胞间层 初生壁
次生壁
化学成分 果胶
纤维素、半 纤维素、果 胶 纤维素、木 质素
特性
形成时期
较强亲水性,易分 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时在 解形成胞间隙。 两个细胞间形成的。
厚度较薄,具有弹 细胞生长增大体积时形成,
性和可塑性
存在于胞间层内侧。
➢ 功能
➢ ①积聚淀粉和脂类; ➢ ②在花和果实中具有吸引昆虫传粉及传播果实的作用。
白色体(leucoplast)
白色体不含色素,呈颗粒状,常存在于植物 体的储藏细胞中。
功能:合成和储藏淀粉和脂类。 白色体按功能可分为:造粉体(在细胞生长
过程中能积累淀粉)和造油体(参与油脂的 形成)。
淀粉(starch)
形成淀粉粒 质体合成 脐点和轮纹
淀粉粒类型及常见植物的淀粉粒


A
B
C

A
B

C
D
A、单粒淀粉粒 B、半复粒淀粉粒 C.D 复粒淀粉粒
D
E
F
A、马铃薯; B、大戟; C、菜豆; D、小麦; E、水稻; F、玉米;
蛋白质
➢蛋白质:细胞中贮藏的蛋白质呈固体态。 ➢常有两种方式:拟晶体(结晶状态)和
木栓化
细胞壁中添加了木栓质,它是一种脂肪性的物 质,可以使细胞变为褐色或黄棕色。木栓化的 细胞壁不易透水和透气,使原生质体与外界环 境隔绝而消失,成为死细胞。木栓化的细胞壁 加入苏丹Ⅲ试液染成橘红色或红色。
角质化
细胞壁中添加了角质,角质还常常渗透到细 胞壁外形成一层透明的薄层即角质层。
角质也是脂肪性的物质,能防止水分的散失 和抵抗外来病菌的侵入。角质化的细胞壁和 角质层加入苏丹Ⅲ试液可染成橙红色。
糊粉粒(无定形状态)。
糊粉粒
细胞内贮藏的蛋白质
脂肪和油滴
➢脂类是体积最小,含能量最高的贮藏 物质。在常温下呈固体的为脂肪,液体 的为油滴。常贮藏在种子、胚和分生组 织细胞中。
晶体
晶体:常为细胞的代谢废物,为避免其对细 胞的毒害,被贮藏在细胞的特殊部分(常在 液泡中)。
主要为草酸钙晶体。 根据形状不同,可分为单晶、针晶和簇晶。
甘蔗的液泡内含有大量蔗糖,柿、番石榴未成熟 时细胞液中含有单宁,罂粟中有吗啡碱,烟草中 尼古丁。
液泡
色素主要是花青素,是多酚化合物,呈 溶解状态。
花青素酸性时显红色,碱性时显蓝色, 中性时显紫色。如果实、花的颜色,有 红、蓝、紫等色。
液泡
无机盐类:钙、镁、钾盐,呈溶解状态。 如果无机盐浓度很高,便析出呈结晶状 态,最常见的是碳酸钙、草酸钙结晶, 结晶状态有单晶、复晶、针晶。
在细胞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与周围不断地进 行物质交换,同时进入细胞的物质在内部也有一 个扩散和传递的过程,细胞体积小则相对表面积 (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交换和运转。
植物细胞的形状
➢ 单细胞植物,细胞常呈球形。 ➢ 多细胞植物体,理想状态下,细胞呈正十四面体
(但是这种细胞很少见)。 ➢ 细胞的形状与细胞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晶体的类型:1、单晶 2、簇晶 3、针晶

簇晶

针晶
2.2 植物的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
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复合组织以及组织系统的概念
2.2.1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