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争议与共识_刘厚宝

合集下载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19例临床分折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19例临床分折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19例临床分折张书林;郎忠庆【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年(卷),期】2008(10)20【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

方法:对3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发生率4.8%,术前确诊率36%,术中确诊9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3例。

胆囊底部癌31%,体部15%,颈部42%,胆囊管10%。

10%合并肝胆管结石。

病理类型:胆囊腺癌9例,黏液样腺癌5例,胆囊息肉恶变5例。

根治性切除5例。

肿瘤根治切除率20%,姑息性手术21%。

有随访资料的15例存活1、2年分别为7例、5例,胆总管外引流者存活3个月。

结论:胆石症病史10年以上,症状顽固者应进一步检查,及时手术。

详尽的术中探查是及早发现胆囊癌的重要途径。

【总页数】1页(P50-50)【关键词】胆结石;胆囊癌;临床分析;治疗方法【作者】张书林;郎忠庆【作者单位】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2;R735.8【相关文献】1.2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临床分析 [J], 尹晓球2.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患者41例临床分析 [J], 邱峰;居益清3.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134例临床分析 [J], 焦辉;庄仕华;鲁艳;张志刚;王佐;王静;马瑞斌;李健;陆海琴;茹荷燕4.分析并总结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手段 [J], 林益坤;陆芝林;刘朝富5.分析并总结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手段 [J], 林益坤;陆芝林;刘朝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关系的临床分析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关系的临床分析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关系的临床分析作者:葛海福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临床相关性。

方法选取原发性胆囊癌66例,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

结果胆囊癌与胆囊结石有密切的相关性。

结论对患胆石症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胆囊切除对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率下降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胆囊结石;原发性胆囊癌;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是诱发胆囊癌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何判断有结石的胆囊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已经癌变尚缺乏标准。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对胆囊结石致癌的机制及高危因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胆囊癌70%~80%以上合并有胆囊结石,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2.5~3)。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病因学之间的关系尚不很明确,可能由于结石的长期刺激及胆囊黏膜的慢性炎症改变,或胆汁中的致癌物质使黏膜上皮发生突变成癌,也有可能是由于胆囊结石使胆囊黏膜上皮长期处于损伤-修复交替的过程中,这样的过程容易使上皮异型化,进而成癌。

本文总结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胆囊癌病例共66例,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旨在研究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2010年7月共收治6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其中男14例,女52例,男女比例为1:3,年龄34~89岁,平均63.5岁。

1.2 临床表现全组66例病例中以“胆囊炎”入院有27例,占40.9%(27/66),以“阻塞性黄疸”入院者21例占31.8%(21/66),以“胆囊癌”入院者13例,占19.7%(13/66),以其它疾病入院者5例,占7.5%(5/66)。

本组术前诊断率为48.5%(32/52)。

多大数患者常表现有长时间的胆石症史,病程往往在五年以上,长期反复发作,经保守治疗后可缓解,但近期常表现为疼痛持续,保守治疗效果差等,且症状逐渐加重。

1.3 方法对66例病例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治疗以外科干预解除梗阻为主。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源性胰腺炎、Mirizzi 综合征、胆石性肠梗阻 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原则 1、易患胆囊癌的高危人群; 1、慢性胆囊炎中普遍存在炎性刺激和胆囊壁慢性纤维化等改变,易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4、瓷化”胆囊导致胆囊癌风险增加者。 2、国内缺乏相关研究结果 。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穿孔、重症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时,应及时请外科医师会诊。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优选)中国慢性胆
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 疗共识意见
流行病学
有资料显示我国慢性胆囊炎、胆囊 结石患病率为 16.09%,占所有良性胆囊 疾病的 74. 68% 。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慢性胆囊炎危 险因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所有慢性 胆囊炎的 90%~95% ,慢性非结石性胆 囊炎占所有慢性胆囊炎的 4.5%~13.0% 。
诊断与评估 之影像学诊断
CT:
1.敏感度为 79%,特异度为 99%,准确度为 89%。
2.良好地显示胆囊壁增厚及可能的结石,并能评估 胆囊的营养不良性钙化。
3.有助于排除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 。
壁缺血、胆囊周围 肝组织水肿、胆囊周围脂肪堆积等方面均优于 CT, 主要用于鉴别急性和慢性胆囊炎。
1、易患胆囊癌的高危人群;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无症状胆囊结石:将来可出现症状 诊断与评估 之临床表现
2、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的患者; 1、硝酸甘油酯 0.
1、慢性胆囊炎中普遍存在炎性刺激和胆囊壁慢性纤维化等改变,易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无结石性胆囊炎也常因血运障碍而出现急性胆囊炎发作,且常出现胆囊壁坏疽,亦需行手术切除治疗。
利胆治疗:

胆囊癌误诊原因分析(附19例报告)

胆囊癌误诊原因分析(附19例报告)

胆囊癌误诊原因分析(附19例报告)
刘维燕;刘厚宝;徐子平;王炳生
【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0(008)005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误诊发生的原因,寻找预防的方法.方法对1990年6月~1999年6月26例胆囊癌发生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误诊19例,高达73.1%.并发胆囊其它疾病为主要原因.其中胆囊结石最常见占73.7%,其次有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瓷样胆囊、胆囊息肉样改变.结论临床上对于①老年女性有胆囊炎病史多年,胆囊萎缩.②近期出现局部症状加剧或伴消化障碍.③B超或CT影像学检查,胆囊壁不规则隆起或胆囊内单发结节短期内体积增大明显,均应早期进行预防性胆囊切除,常规剖开胆囊标本,亦可提高胆囊癌的诊断率.
【总页数】2页(P339-340)
【作者】刘维燕;刘厚宝;徐子平;王炳生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外科,200237;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普外科,200032;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外科,200237;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普外
科,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附12例报告) [J], 要文娟;王曦;毛永征
2.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分析(附36例报告) [J], 纪任
3.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诊治分析(附56例报告) [J], 温子仪
4.完全腹腔镜下进展期胆囊癌根治术安全性与疗效初探:附2例报告 [J], 李朋飞;乔建梁;靳君华;牛剑祥;李军;张俊晶
5.胆囊癌并出血伴血凝块致梗阻性黄疸(附1例报告) [J], 张宪祥;张炳远;卢云;孙传东;赵伟;胡继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胆囊癌(GBC)是一类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疾病。

GBC在各类胆道疾病当中发生率在0.4%~3.8%左右,该病发生率在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中排第5位,且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GBC患者在其患病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症状表现,在患者合并存在其他疾病,如合并存在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等疾病时,仅表现出右上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由于GBC临床症状相对隐匿,患者往往未在患病早期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而当患者存在明显临床症状而到院就诊时,则往往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仅能接受姑息性治疗。

而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在晚期GBC治疗当中效果一般,对于该病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方法仍在探索中。

因此,对于GBC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针对GBC的诊断方法临床针对GBC诊断主要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指标检查、影像扫描以及手术病理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GBC早期缺乏典型症状表现,患者右上腹部疼痛加重一般发生于中晚期GBC,当患者肿瘤转移至其邻近、远隔器官时,可在相应部位表现出疼痛不适症状,若GBC肿瘤引发胆道梗阻,则患者会出现明显黄疸症状;GBC的实验室指标检测包括检测CEA、CA19-9与CA125等,临床上提高对该病诊断的特异性往往需联合进行多项肿瘤学标志物指标的检测;GBC影像扫描方法包括B型超声扫描、CT扫描、MRI检查、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检查(PTC)、PET/CT扫描以及腹腔镜探查等,针对该病的影像扫描是当前临床诊断当中最具有价值一种检查手段;手术病理检查是明确判断肿瘤性质、肿瘤类型、肿瘤分化、浸润深度以及肿瘤转移情况的重要方法,手术病理检查能帮助明确患者肿瘤切缘性质。

二、胆囊癌的病理组织类型、分期及易感因素GBC的病理组织类型多样,但临床上多见为腺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神经内分泌癌以及类癌较为少见,临床上对该病更低治疗需结合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转移情况进行考虑。

GBC的分期方法多样,在国内主要采用的肿瘤分期方法是基于肿瘤Nevin分期以及国际抗癌联盟(UICC)/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制定的肿瘤TNM分期方法;在肿瘤Nevin分期当中,针对Ⅰ期患者,一般建议以采取单纯胆囊切除术治疗;针对Ⅱ期及以上分期患者,一般建议采用根治性胆囊切除术治疗,针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一般采取扩大根治术治疗,对于分期为Ⅴ期或不耐受手术治疗的晚期患者,一般采取姑息性切除术结合引流术治疗,主要目的在于缓解患者胆道的梗阻症状。

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争议与共识_刘厚宝

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争议与共识_刘厚宝

普通外科进展文章编号:1005-2208(2014)01-0047-05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争议与共识刘厚宝,王越琦【摘要】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预后很差。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惟一手段。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已达成共识。

然而,胆囊腺肌症是否癌变、T1b期胆囊癌的手术方式、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人是否需要手术及腹腔镜保胆取石,仍存有争议。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这些争议会逐步达成新的共识。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The controversy and consensus between gallbladder polyps、gallstones and gallbladder cancer LIU Hou-bao, WANG Yue-qi.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Zhong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Hou-bao,E-mail:liu.hou⁃bao@Abstract Gallbladder cancer(GBC)is the most common biliary tract malignancy with an extremely poor prognosis. Early detection and therapy are the most effective tool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Gallbladder polyps and gallstones are the accepted risk factors of GBC,and the operation indication of the former is established.However,there are several arguments,such as:whether the 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 would be malignancy;how to treat with GBC of T1b stage; whether the asymptomatic patients of gallstones should accept operative treatment;is the miniature of take stone in protect gallbladder a reliable and have positive value method?These points will change into some common view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in future. Keywords gallbladder cancer;gallbladder polyp;gallstone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指发生在胆囊(包括胆囊管)的癌肿,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位列第5。

《美国超声放射医师学会胆囊息肉管理共识(2022)》解读PPT课件

《美国超声放射医师学会胆囊息肉管理共识(2022)》解读PPT课件
恶变风险分层
共识根据胆囊息肉的大小、生长速度、病理类型等因素,将恶变风险进行分层,有助于 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恶变风险。
风险评估模型
通过建立胆囊息肉恶变风险评估模型,共识提供了一种量化的评估方法,可帮助医生更 科学地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长期随访策略
对于具有恶变潜力的胆囊息肉患者,共识强调了长期随访的重要性,通过定期超声检查 等手段监测息肉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恶变的迹象。
保守治疗措施及适用人群
药物治疗
对于胆囊息肉较小且无症状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口服胆汁 酸类药物,以降低胆固醇饱和度,减少息肉的生长。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低脂饮食,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等膳 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胆囊功能。
定期复查
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息肉的生长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营养支持
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促进康复。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
长期随访管理
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或并发症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THANKS
手术指征与术式选择
手术指征
对于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cm、单发且 基底部宽大、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 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等具有恶变倾向 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可 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 除术。其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的优点,是首选的手术方式 。
息肉形态
息肉数量
多发息肉相较于单发息肉恶变风 险较低。
不规则形态、表面不光滑或有溃 疡的息肉恶变风险较高。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摘要:2014年,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有效规范了国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内科诊疗。

时隔4年,国内相关临床资料有了新的积累,因此再次组织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多次共同讨论制订了新版共识意见。

在新版共识意见中,参考了新制订的中国临床指南的评价标准,并注重加入了中国人自己的研究证据,使其能更好地指导中国人群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内科诊疗。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中国;共识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19)06-1231-06ConsensusondiagnosisandtreatmentofchroniccholecystitisandgallstonesinChina(2018)EditorialBoardofChineseJournalofDigestion,CooperationGroupofHepatobiliaryDiseasesofChineseSocietyofGastroenterologyAbstract:Chineseconsensusonthemed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chroniccholecystitisandgallstones(2014)wasissuedforthefirsttimein2014andeffectivelystandardizedthemed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chroniccholecystitisandgallstonesinChina.Fiveyearslat er,withtheaccumulationofnewclinicaldata,theexpertswithvariousdisciplineswereinvitedtoestablishanexpertcommitteeanddiscussthenewversionoftheconsensus.WithreferencetothenewlydevelopedevaluationcriteriainChineseclinicalguidelines,thenewversionaddedtheresearchdataoftheChinesepopulation,soastoprovideguidanceforthemed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chroniccholecystitisandgallstonesintheChinesepopulation.Keywords:cholecystitis;cholecystolithiasis;China;consensu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9.06.011收稿日期:2019-05-30;修回日期:2019-05-30。

警惕胆囊癌的重要诱因“胆囊结石”

警惕胆囊癌的重要诱因“胆囊结石”

龙源期刊网 警惕胆囊癌的重要诱因“胆囊结石”作者:刘淑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004-02今年70岁的李大妈在六年前接受了B超检查,并且发现存在着胆囊结石,虽然李大妈的胆囊结石体积比较大,然而由于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李大妈并没有进行继续治疗。

然而前几个月李大妈忽然感觉到上腹部出现饱胀感同时巩膜产生黄染情况,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接受诊疗,经过医生的一系列检查后,发现李大妈的胆囊结石疾病还并发了肝内肿块,之后经过继续诊断李大妈被确诊为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肝脏转移。

像李大妈这种胆囊结石病人其实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胆囊结石疾病并未产生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可以忍受,因而忽略了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即便是药物治疗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患者由于病程时间的不断延长而导致恶化成胆囊癌。

也有许多患者将胆囊结石疾病误作为胃胀以及消化不良等疾病来治疗,直至出现了腹痛无法忍受且服用药物均无法控制疼痛,才到医院接受治疗,这种情况是十分危险的。

并且近年来的研究数据显示,约有80%左右的胆囊结石并胆囊癌病人,在其发病早期由于认为胆囊结石并未引发疼痛感,因此并无过多理会直至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癌后,患者还全然不知进而导致丧失了手术彻底根治的治疗机会。

1 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并非偶然胆囊癌属于发生于患者胆囊黏膜处的恶性肿瘤疾病,在胆道系统肿瘤疾病中占比高达70%左右,并且近年来的发病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

而该疾病最为常见和普遍的致病原因就是患者的胆囊结石,由于胆囊长时间遭受胆囊内结石的不断刺激,致使慢性胆囊炎疾病反复的发作,同时炎症又将造成患者胆囊黏膜纤维发生萎缩。

与此同时,由于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发生浸润,并且组织细胞出现变性情况,而变性组织就非常容易产生癌变。

除此以外,若患者胆囊结石同时并发感染情况,那么细菌长时间作用于患者胆汁就容易形成胆蒽以及甲基胆蒽等物质,这两种物质均是危害性极高的致癌物质,非常容易诱发患者胆囊癌。

关注胆囊健康防止“病从口人”

关注胆囊健康防止“病从口人”

关注胆囊健康防止“病从口人”作者:李明来源:《家庭医学》2023年第23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胆囊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高,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等,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10%~15%,其中无症状胆囊结石占50%~70%:这部分人群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会有约10%的患者显现临床症状,其中女性更多见。

胆囊结石与饮食、生活习惯及个体差异有关,如不吃早餐或高脂肪饮食、肥胖等,都可能引起胆囊结石等疾病。

现在人们胆固醇摄入越来越多,油炸食物吃得多,可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浓度越高,越易形成结晶,沉积久了,就形成胆固醇性息肉。

此外,不吃早饭或者饮食不规律,胆汁没法排空,长时间滞留在胆囊里而变黏稠,就会产生结晶体附着在胆囊壁上,引起胆囊息肉,诱发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和胆囊癌密切相关,而胆囊癌愈后非常差,5年生存率不足5%。

有些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特别是多发性小结石,可能会通过胆囊管移位进入胆总管,进而引起胰腺炎:而急性胰腺炎比胆囊结石危害更大,治疗费用也更高。

因此,胆囊健康不容忽视。

许多人有认识误区,就是认为吃药可以消掉结石,或吃点药不疼就不管了。

事实上,吃药是不会把结石消除的。

对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问题,首先观察问询患者有无临床症状,急性胆囊炎患者最好在发病后72小时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如果发病超过72小时,炎症相对会较重,手术难度相应增大,需要先进行消炎治疗。

无临床癥状的患者,要看其有无高危因素再做评判。

手术原则是要保留有功能的胆囊。

胆囊有保留价值、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者,应尽量选择保胆取石:胆囊已经失去功能的患者,则应及时切除胆囊,否则可能引起进一步病变或其他不良后果。

为了呼吁全社会关注胆囊健康,减少盲目切胆的发生率,在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的大力倡导下,将每年的9月1日设立为“胆囊健康日”,倡导像爱护眼睛、心脏一样保护我们的胆囊。

医学专题中国慢性胆结石胆囊炎诊疗共识

医学专题中国慢性胆结石胆囊炎诊疗共识

外科治疗
• (三)外科治疗在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治疗中 的地位
• 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一般首选内科治疗,但在内科治疗 的基础上,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和表现,则需考虑外科治疗。
• 1. 疼痛无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 2. 胆囊壁逐渐增厚达 4 mm 及以上。 • 3. 胆囊结石逐年增多和增大,合并胆囊功能减退或障碍。 • 4. 胆囊壁呈陶瓷样改变。
• 慢性胆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的逆行感染, 致病菌的种类与肠道细菌基本一致,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占 74.4%,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 (23.9%)、不动杆菌 (32.7%)、奇异变形杆菌(19.3%) 等。近年来的研究提示, H. pylori 感染可能与慢性胆囊炎的发生有关。
• (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 饮食调整:胆囊结石及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和饮食 及肥胖有关。应建议规律、低脂、低热量膳食,并提倡定 量定时的规律饮食方式。
• 2. 利胆治疗: • ①熊去氧胆酸是一种亲水的二羟胆汁酸,具有扩容胆汁酸
池、促进胆汁分泌、调节免疫、细胞保护等作用机制。对 于胆石症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有助于降低胆源性疼痛的 发生风险,避免急性胆囊炎的发生,改善胆囊平滑肌收缩 性和炎性浸润。溶石时间长,数月或数年,40~80%可被 溶解,但停药后易复发。“对手术风险极高,症状轻微, 结石小和富含胆固醇的结石是一个合理的替代治疗”。
• ②阿嗪米特可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同时提高胰酶的活性, 促进吸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临床可供应用的复 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其成分中的胰酶、纤维素酶具有促进 消化的作用,而二甲硅油可促进胃内气体排出,改善腹胀 不适症状。因此,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利胆的同时还有 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意外胆囊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意外胆囊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意外胆囊癌秦净;王炳生;韩天权;张柏和;沈铭昌;邓杰;Asif Rashid;Ann W Hsing;高玉堂【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年(卷),期】2005(10)4【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意外发现胆囊癌的处理方法。

方法:对1997~2001年1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意外发现的胆囊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结果:14例意外胆囊癌中男2例,女12例。

平均年龄66.1岁。

术前诊断1例为胆囊息肉,余13例为胆囊炎胆囊结石(92.8%)。

有7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因发现转移仅在腹腔镜下行腹壁肿块活检术,6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病理TNM分期:0期1例,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3例,Ⅳb期3例。

至随访截止时,已有9人死亡,5人仍存活,存活期超过36个月者有4人,最长者已存活68月。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适用于胆囊癌病人。

提倡腹腔镜术中对可疑病灶进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对胆囊癌侵犯深度超过肌层者应中转开腹或术后再次开腹行根治性手术。

【总页数】3页(P329-331)【作者】秦净;王炳生;韩天权;张柏和;沈铭昌;邓杰;Asif Rashid;Ann W Hsing;高玉堂【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病理科;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流行病学和遗传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8;R735.8【相关文献】1.外科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意外胆囊癌 [J], 韩晓强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58例诊治分析 [J], 范育林;盛华嵩;张劲松;丁蒙福;唐为志;鲍恩武;王敬民;徐义仁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 [J], 闫勋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 [J], 闫勋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意外胆囊癌相关因素分析 [J], 徐方贵;陈欣;林本玉;姜红双;朱峰;钱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临床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发生及其进展的关系。

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5例胆囊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5例胆囊癌中,无结石组占38%,结石组占62%,其中单发结石组占16%,多发结石组占45%;无结石组、单发结石组、多发结石组的胆囊癌TNM Ⅳ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3%、67%、72%,结石组与无结石组比较、多发结石组与无结石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发结石组因数量较少,其与无结石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胆囊结石尤其是胆囊多发结石是胆囊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伴胆囊结石的胆囊癌较不伴胆囊结石的胆囊癌浸润、转移明显。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结石;进展;发生【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040-02Cli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with gallstones【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llstones and the generation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llstones and the progres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was made in 55 case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which were diagnosed. Results The percentage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without gallstones, gallbladder carcinoma with gallstones, gallbladder carcinoma with single gallstone and gallbladder carcinoma with multiple gallstones were 38%, 62%, 16%, 45% respectively. And the percentages of TNM stage Ⅳ in the groups were 43%, 71%, 67%, 72%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allbladder carcinoma with single gallstone and gallbladder carcinoma without gallstones have not been confir-med. Conclusions Gallstones, especially multiple gallstones,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generation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At the same time, the infilt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with gallstones are more obvious than that without gallstones.【Key words】Gallbladder carcinoma;Gallstones;Progress;Generation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

探讨胆囊癌和胆囊结石的关系研究

探讨胆囊癌和胆囊结石的关系研究

探讨胆囊癌和胆囊结石的关系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胆囊癌和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以对胆囊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选取我院53例胆囊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记录B超检查患者体内的胆囊结石情况。

结果 53例胆囊癌患者中,共有36例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占总患者的67.9%。

结论胆囊结石能够引起胆囊癌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结石;外科手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allbladder and gallbladder stone,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53 case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and record the gallbladder stones in patients with B ultrasound examination. Results 53 cases of gallbladder cancer patient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patients, the total 67.9%. Conclusion Gallbladder stones can cause gallbladder cancer, regular inspe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patients timely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urvival rate and life quality. [Keyword] carcinoma of gallbladder; Cholelithiasis; surgical operation胆囊癌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是一旦发病,患者的治愈率很低,预后效果极差,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胆囊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胆囊结石误诊为胆囊息肉12例病理分析

胆囊结石误诊为胆囊息肉12例病理分析

胆囊结石误诊为胆囊息肉12例病理分析
陈秀云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3(012)015
【摘要】@@ 1992年1月-2002年10月, 我科共发现将胆囊结石误诊为胆囊息肉而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例. 为了总结误诊教训, 进一步了解病变特点, 指导今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笔者对12例病变的胆囊进行病理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总页数】2页(P1645-1646)
【作者】陈秀云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657.42
【相关文献】
1.B超检查胆囊结石12例误诊及漏诊的各种因素分析 [J], 倪春;李德菊
2.误诊误治与原因分析乳腺疾病126例钼靶X线检查与病理资料对照分析 [J], 朱玉;段惠勇;王忠;李彬;韩廷超;尹桂亭
3.胆囊息肉样病变B超诊断与手术病理分析(附120例报告) [J], 赵国忠;路艺;刘光成
4.胆囊息肉样病变120例临床病理分析 [J], 陈秀法;朱丽英;吴能定
5.1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B超及术后病理结果分析 [J], 卢育才;李健;李恺;郭绍举;张竞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陈伟东;陆维祺;王炳生;刘厚宝【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02(009)006【摘要】目的:评估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0年1月~1989年12月间540例单纯胆囊切除术的资料,并作随访.男148例,女392例,平均年龄50.2岁,其中60岁以上者128例(19.8).结果:在527例术前有症状者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者448例(85.0%),明显改善者72例(13.7%),仍有隐痛不适、饱胀者7例(1.3%).术后2~17年发现胆道结石13例(2.4%),肝外胆管炎性狭窄1例.结直肠癌12例(2.2%).切口疝8例(1.5%).结论:从远期疗效看,胆囊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方法.胆囊切除术后大肠癌的发生率似有增加,应引起重视.【总页数】2页(P662-663)【作者】陈伟东;陆维祺;王炳生;刘厚宝【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相关文献】1.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J], 刘孝高2.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J], 刘建阳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近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J], 吴涛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近远期效果分析 [J], 陈彦才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J], 黄熙斌;陈浩;魏有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囊结石恶变胆囊癌的风险高患者该保胆还是切除?

胆囊结石恶变胆囊癌的风险高患者该保胆还是切除?

胆囊结石恶变胆囊癌的风险高患者该保胆还是切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逐渐形成“无肉不欢、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等多种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的高蛋白、高胆固醇饮食影响了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导致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容易形成胆囊结石。

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很多患者认为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没有了胆囊,人体的消化功能会受到影响,所以会选择保留胆囊的治疗方法,那么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真的好吗?4月1-2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办的第三届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第六届岭南肝胆胰微创外科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家庭医生在线就胆囊结石是否保留胆囊的问题,采访了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管委会主任、肝胰外科主任、大会执行主席陈亚进教授,根据陈亚进主任的观点,胆囊结石患者恶变成胆囊癌的风险高,患者应当切除胆囊,避免发生恶变风险。

国内胆囊癌高发与“保胆”观念有关据悉,美国的胆囊癌发病率是逐渐下降的,而国内胆囊癌的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陈亚进主任解释,出现这样的差异部分原因可归结为三点:首先,70%-90%胆囊癌患者会合并有胆囊结石,目前已经有证据表明,胆囊癌的发病与胆囊结石、胆道感染有关,伴随胆囊结石的炎症刺激会胆囊,诱发胆囊癌。

据陈亚进主任介绍,50岁以上患有长期胆囊结石病史的女性得胆囊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0-20倍,胆囊结结石和胆囊癌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明显。

其次,美国人没有“保胆”的概念,出现胆囊结石或者胆囊息肉后,严格按照治疗的指南,将胆囊切除,没有了胆囊就不会发生胆囊癌,所以他们的发病率下降了。

最后,由于网络的日益普及,国内患者得病后常常在网上搜索治疗方法,并轻信了这些出于利益关系而生的保胆药物或者保胆治疗,认为有功能的胆囊不需要切除,害怕切除后对消化功能有影响,这样一来胆囊的确保留下来了,但是炎症却没有得到根治,胆囊发生癌变的几率反而大大增加了。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关系探讨(附3例报告)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关系探讨(附3例报告)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关系探讨(附3例报告)
徐降兴;王文彩;孟庆超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3(25)3
【摘要】@@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关系较密切,约60%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现结合我院近2年3例胆囊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
【总页数】2页(P229-230)
【作者】徐降兴;王文彩;孟庆超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二医院外科,35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二医院外科,35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二医院外科,3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高龄胆囊癌肉瘤患者伴发胆囊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喻海波;张二勇;张春军;黄海锋;余清松;王军森;王亚娟
2.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探讨及处理 [J], 房林;谭江平;叶世会;郝杰民;蔡诚忠;滕宏飞
3.胆囊结石为主的胆囊病变与胆囊癌超声影像学关系探讨 [J], 常颖;廖熠;卢保华
4.原发性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关系(附75例分析) [J], 王约青;金辛良
5.酷似充满型胆囊结石声像图的胆囊癌1例报告 [J], 解用会;窦贺荣;赵志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囊息肉样病变与原发性胆囊癌

胆囊息肉样病变与原发性胆囊癌

胆囊息肉样病变与原发性胆囊癌
陈剑秋;刘铁
【期刊名称】《天津医药》
【年(卷),期】1994(022)002
【摘要】关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癌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临床与病理间的联系,一直受到临床关注。

本文收集1980~1991年经胆囊切除和组织学证
实的胆囊息肉样病变20例(4例恶性),手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16例,就两者的病因、病理与诊治予以综合分析。

【总页数】2页(P101-102)
【作者】陈剑秋;刘铁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802
【相关文献】
1.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J], 张建良;付勤烨
2.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J], 尚绪娟
3.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指征再思考——388例胆囊切除术回顾性研究 [J], 刘凯;卢逸;木斯他巴·买买提热依木;窦宁馨;许明星;林楠;许瑞云
4.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J], 郑艳莉;颜树萍;祝丽鸳;郭
丽倩
5.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J], 梅将军;宋烨;张夏静;马瑛;胡利华;项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外科进展文章编号:1005-2208(2014)01-0047-05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争议与共识刘厚宝,王越琦【摘要】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预后很差。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惟一手段。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已达成共识。

然而,胆囊腺肌症是否癌变、T1b期胆囊癌的手术方式、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人是否需要手术及腹腔镜保胆取石,仍存有争议。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这些争议会逐步达成新的共识。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The controversy and consensus between gallbladder polyps、gallstones and gallbladder cancer LIU Hou-bao, WANG Yue-qi.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Zhong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Hou-bao,E-mail:liu.hou⁃bao@Abstract Gallbladder cancer(GBC)is the most common biliary tract malignancy with an extremely poor prognosis. Early detection and therapy are the most effective tool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Gallbladder polyps and gallstones are the accepted risk factors of GBC,and the operation indication of the former is established.However,there are several arguments,such as:whether the 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 would be malignancy;how to treat with GBC of T1b stage; whether the asymptomatic patients of gallstones should accept operative treatment;is the miniature of take stone in protect gallbladder a reliable and have positive value method?These points will change into some common view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in future. Keywords gallbladder cancer;gallbladder polyp;gallstone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指发生在胆囊(包括胆囊管)的癌肿,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位列第5。

近年来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胆囊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市胆囊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约5%)[1];美国每年约有5000例新增胆囊癌确诊病例。

由于胆囊癌恶性程度高,且在病程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而不易诊断,总体预后很差。

进展期胆囊癌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5年存活率仅为5%。

所以,早期诊断是改善胆囊癌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中,对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和治疗尤为关键。

胆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s)和胆囊结石(gallstones)是胆囊癌最重要的两个危险因素。

本文围绕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与后者之间的争论、共识进行探讨。

1胆囊息肉与胆囊癌1.1胆囊息肉的定义和分类通常临床上所说的胆囊息肉实际上是指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the gallbladder,PLG),又称隆起性病变,是影像诊断学对所发现的突入胆囊腔内的隆起性病变的统称。

它包括了多种胆囊良性或早期恶性的病变,其中大部分并非真正的肿瘤性病变。

我国胆囊息肉发病的高危因素为:男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胆囊炎症,与国外其他报道结果类似[2]。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分类最早提出于1970年,之后进一步完善沿用至今。

通常来说,PLG首先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两类。

其良性病变再分为非肿瘤性病变,如胆固醇息肉、胆囊腺肌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GBA)和炎性息肉;肿瘤性病变,如腺瘤、血管瘤、纤维瘤、平滑肌瘤和脂肪瘤等。

恶性病变多为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病理以腺癌最为常见,占90%以上,鳞癌和黏液腺癌等相对少见。

此类病人已归属胆囊癌范畴,应限期行胆囊癌根治术。

1991年,王秋生等提出了将经B超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和息肉性早期胆囊癌。

这种分类可使该病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更为简便可行。

1.2共识之一:肿瘤性息肉是胆囊癌重要的危险因素胆囊肿瘤性息肉中最常见的是来源于胆囊上皮的腺瘤,其在组织学上可进一步分为乳头状和非乳头状两类,也有报道认为可以分为管状、乳头状和混合型三类。

其是胆囊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并已取得共识,具体如下。

胆囊腺瘤的大小与其恶性潜能直接相关。

早期多项临床研究发现:当胆囊腺瘤直径>10mm时,癌变发生率明显增加,>20mm时几乎可以直接认为就是恶性肿瘤。

随后的一系列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胆囊息肉直径>10mm约45%有恶性可能,>15mm则67%有恶性可能[3]。

最近Cairns等[4]通过回顾性研究986例胆囊息肉病人的临床资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32通讯作者:刘厚宝,E-mail:liu.houbao@料,并进一步随访其中467例:首次确诊为胆囊息肉的病人中,息肉大小和之后是否进一步增大直接相关,统计发现直径>10mm的胆囊息肉在随访期间明显增大。

该研究认为当胆囊息肉>10mm时应该及时手术,息肉为5~10mm 建议随访。

Pedersen等[5]入组203例胆囊息肉病人,筛选出息肉直径<6mm的143例病人进行每6个月的定期超声随访,共计2年,结合随访和手术病理的统计结果认为胆囊息肉<6mm者随访间隔可以进一步延长。

综上所述,多年的研究一致认为,胆囊息肉>10mm时其恶变可能性明显增大,建议手术切除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除了息肉大小,多项研究发现其他一些因素也和胆囊息肉的恶性潜能密切相关,如:年龄>50岁、合并胆囊结石、基底宽大、病变快速增大等。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的病人,不论胆囊息肉大小和是否有临床症状,均建议手术干预。

随着年龄增大,胆囊息肉恶变的可能性随之增加。

无蒂息肉的癌变发生率更高。

硬化性胆管炎病人合并胆囊息肉时恶性可能性大,所以推荐手术干预[6]。

这些高危因素作为胆囊切除的指征已被广泛接受。

1.3争议之一:胆囊腺肌症是否会恶变胆囊非肿瘤性息肉中的胆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认为无恶变潜能。

胆囊腺肌症也称为胆囊腺肌瘤病或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以胆囊黏膜和肌纤维肥厚、罗-阿氏(R-A sinuses)窦数目增多、窦腔扩大并穿入肌层为特征的一种增生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胆囊内长期高压有关,病变区R-A 窦扩大、增多并形成假憩室,可深达黏膜下层和肌层,窦腔内衬以柱状上皮,呈腺样结构,周围为增厚的平滑肌纤维所包绕;扩大、增多的R-A窦形成假憩室,内含黏液或胆砂、胆石,有管道与胆囊相连,故亦有胆囊憩室之称;病变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以局限型最为常见,病变通常位于胆囊底部伴结节形成。

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将胆囊腺肌症视为癌前病变,文献报道其癌变率为3%~10%。

但对于胆囊腺肌症与胆囊癌相关性仍存争议。

Ootani等(1992年)通过连续且非选择性的检查3197例胆囊标本,发现6.4%的胆囊腺肌症病人合并胆囊癌,高于非胆囊腺肌症病人3.1%的癌变发生率。

同样,Nabatame 等(2004年)通过类似研究,发现胆囊腺肌症病人中胆囊癌发生率更高(6.6%vs.4.3%,P=0.049)。

所以,一类意见认为胆囊腺肌症会进展为胆囊癌,但是Kim和Nishimura等的研究结果则不支持这一观点。

Kim等[7]研究4704例胆囊切除病人的临床数据,发现胆囊腺肌症患病率为2.4%,无一例癌变。

Nishimura等(2004年)连续分析1099例胆囊切除病例,发现胆囊腺肌症占14.2%,未发现胆囊癌病例,统计分析显示胆囊腺肌症和胆囊结石明显相关。

而Kai等[8]研究发现胆囊癌病人合并胆囊腺肌症时,肿瘤TNM分期较未合并胆囊腺肌症病人的分期更差,Kai认为胆囊腺肌症的存在阻碍了胆囊癌早期诊断。

综上所述,尚无决定性的证据证明胆囊腺肌症增加胆囊癌的发病率,但是有研究证实当胆囊腺肌症合并胆囊结石时,发生癌变的风险增加。

当胆囊腺肌症和胆囊癌并存时,前者可能会阻碍后者的早期诊断。

由于目前的辅助检查尚无法确保胆囊腺肌症未恶变,所以我们推荐对胆囊腺肌症病人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且术中需常规行冰冻病理检查。

对病变体积小等原因暂不行手术切除的病人需密切随访。

1.4共识之二:胆囊息肉病人的手术指征胆囊息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息肉癌变和解除临床症状等问题。

其诊治的关键是如何从众多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中鉴别出胆囊的肿瘤性息肉,如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及血流,CT、MR显示病变强化,则可视为肿瘤性息肉。

临床上要从两方面把关:(1)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既不能因担心胆囊息肉有癌变可能而扩大手术指征,将非肿瘤性息肉病人有正常功能的胆囊切除,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也要及时处理肿瘤性息肉,以免随后一旦发生癌变而错失手术良机。

(2)术中把关。

凡行胆囊切除术者,胆囊切下后应立即剖开胆囊全面检查,不能遗漏对胆囊管的检查,同时送冰冻切片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如为息肉型早期胆囊癌则应按胆囊癌的治疗原则处理。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的讨论总体趋向一致,并且通过多项研究不断补充完善,最后基本达成共识。

最近Matos等[9]通过5年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出8项胆囊息肉手术指征。

国内专家也归纳出6项手术指征,与Matos内容一致[10]。

我们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归纳胆囊息肉手术指征如下:(1)单发,病变直径>10mm;(2)年龄>50岁;(3)无蒂性或广基病变;(4)病变在短期内基底变宽、有增大趋势或病灶周围黏膜有浸润、增厚表现;(5)合并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急性或慢性胆囊炎有明显临床症状者;(6)合并硬化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等胆管病变;(7)息肉、长蒂或胆囊颈部息肉,影响胆囊排空,有胆绞痛发作等临床症状者;(8)彩超测及血流或CT、MR显示病变强化;(9)合并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者,超声等辅助检查怀疑胆囊恶变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