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中医诊疗方案
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
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内科胁痛是指腹腔内某些脏器或组织的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疼痛感觉,常常表现为疼痛感集中在胁肋部。
中医认为,胁痛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畅或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的。
下面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与施治。
一、病因分析中医认为,胁痛多与肝、胆、胃等脏腑相关。
病因分析如下:1. 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常见的引起胁痛的原因,这是由于情志不畅、思虑过度、长期抑郁等所致,导致肝气郁结,发生疼痛。
2. 胆热结结:胆热结结是指胆囊、胆管等处有炎症或结石等情况,导致胆火亢盛,引起胁痛。
3. 胃寒犯胁:胃寒犯胁是指寒邪入侵胃部,导致胃气不通,进而引起胁痛,多数伴有消化不良、纳差等症状。
二、胁痛的临床表现胁痛的表现视病因不同而不同,但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1. 疼痛性质:胁痛常为胀痛、刺痛或隐痛,多数患者疼痛不很明显,但有些患者疼痛剧烈,甚至呈绞痛状。
2. 疼痛部位:胁痛的部位多在胁肋部,可为左侧、右侧或双侧,部分患者疼痛部位较广泛,甚至蔓延至腰背部。
3. 疼痛发作:胁痛的发作多为间歇性,可伴随进食、活动或情绪波动加重。
4. 伴随症状:胁痛常常伴有其他症状,如纳差、口苦、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三、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胁痛主要依靠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
1.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唇色、舌质等来判断病情。
如肝气郁结所致的胁痛可见面色不舒、目赤、舌质暗红等。
2. 闻诊:通过闻气味判断病情。
如胃寒犯胁所致的胁痛可有腐败味。
3. 问诊: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症状出现的时间、疼痛性质等信息。
如疼痛时间与情绪波动相关提示肝气郁结的可能性较大。
4. 切诊:主要是通过按诊脉搏来判断病情。
如见脉沉细、弦代表肝气郁结,脉滑或脉弦表示胃寒犯胁等。
四、中医施治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中医施治胁痛常采取综合施治。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疏肝理气:对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胁痛,可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如使用柴胡、郁金、香附等药物。
胁痛诊疗方案.doc
胁痛(胆囊结石、胆囊炎)2016 年修订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周仲瑛等编《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2月第 2版)(1)以右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2)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2、西医诊断(吴在德等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七版)(1)症状:发作性上腹部不适,逐渐发展至呈阵发性绞痛;夜间发作常见,饱餐、进食肥腻食物常诱发发作。
疼痛放射到右肩、肩胛和背部。
伴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2)体征:右上腹胆囊区域可有压痛,炎症波及浆膜时可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Murphy 征阳性,有些病人可触及肿大胆囊并有触痛。
如胆囊被大网膜包裹,则形成边界不清、固定压痛的肿块;如发生坏疽、穿孔则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 3)实验室检查: 85%的病人白细胞增高,有时抗感染治疗后或老年人可不升高。
血清丙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常升高,约有 1/2 的病人血清胆红素升高, 1/3 的病人血清淀粉酶升高。
(4)B 超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囊壁增厚(> 4mm),明显水肿时见“双边征”,囊内结石显示强回声,其后有声影。
CT、 MRCP均能协助诊断。
(二)证候诊断1.肝胆气滞证症候: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证症候: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二、治疗方案(一)治疗原则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内治法多用于手术前后以增强体质,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发展。
(二)一般措施1.给予外科二级护理,普食,术前禁食水。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色、舌脉,以及腹部疼痛,发热等情况。
( 三 ) 辩证选择口服药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方名:肝郁气滞利胆汤药物:柴胡 10g 茵陈 10 g枳实10g木香10g元胡10g白芍 15g厚朴10g大黄6g乌药10g川楝子9g川芎10g金钱草 10g 炙甘草 10g 荜拨 10g用法用量:颗粒剂,水冲服,每日 1 剂。
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
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胁痛是指出现在腹部两侧(肋骨下)或两侧腰部的疼痛感,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且痛感可能会向下延伸至小腹或上肢。
内科胁痛疾病的诊断施治一直是临床医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中医角度来看,胁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以往医生们通常会采取一些经验性的调理和治疗方法,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旨在从中医角度出发,对内科胁痛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中医对内科胁痛的认识从中医角度来看,胁痛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不畅、情志失调等。
根据中医经典理论,《黄帝内经》指出:“肝者将军之官,藏精、司命、出决断、摄事也”,肝主疏泄,通畅在胁。
胁痛主要与肝气郁滞、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证候相关。
脾主运化,与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等证候也有一定关系。
中医诊断胁痛需要结合病史、辨证施治,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脉象等信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内科胁痛的中医诊断1. 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对于不同的胁痛病因可能有所不同。
如肝郁气滞者,面色呈暗黯或面红目赤;肝阳上亢者,面目潮红;脘腹痞满者,常伴有舌质淡白,苔薄腻等。
2. 闻诊:闻取患者口气及体味,如肝气郁滞患者可有口苦舌苔黄厚等情况。
3. 问诊:了解患者的胁痛发作时间、症状特点、伴随症状等情况,有助于确定疾病的证候及病因。
三、内科胁痛的中医治疗1. 肝郁气滞型胁痛:以调理肝气为主,可选用柴胡、香附、青皮等疏肝解郁药物,同时可配合适量的舒肝理气、疏肝行气、益气和血的药物。
如患者伴有情绪波动明显者,也可采用调理情志的方法,如听音乐、静坐、散步等。
2. 肝阳上亢型胁痛:以清肝泄火为主,可选用龙胆草、栀子、白芍等清热泻火的药物,同时可配合柴胡、香附、丹参等疏肝解郁、凉血行火、益气活血的药物。
对于伴有头晕目赤、脘腹疼痛、眼中干涩者,也可采用清肝凉血、养阴生津的药物。
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
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
内科胁痛是指位于胁部的一种疼痛症状,常见的疾病包括胆囊炎、胆结石、脾胃虚弱等。
中医认为,胁痛与肝、脾、胃、胆等脏腑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内科胁痛方面,中医常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诊断与治疗。
一、中医诊断
1.肝郁气滞型
肝郁气滞多见于胆道疾病、胃肠疾病等,其特点为胁痛胀满、不适,胸闷胁痛,嗳气呕吐,口苦口干,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
2.湿热蕴结型
湿热蕴结型多见于胆囊炎、胆石症、胃炎,其特点为胁痛较重,发热,口苦口渴,食欲不振,大便黏滞,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3.脾胃虚弱型
脾胃虚弱型多见于胃病、肠病等,其特点为胁痛不重,身体疲倦,食欲不振,肠鸣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软。
二、中医治疗
1.化瘀散结:如逍遥散、郁金、丹参等。
用于肝郁气滞型内科胁痛。
2.清热解毒:如龙胆泻肝丸、柴胡汤等。
用于湿热蕴结型内科胁痛。
3.健脾消食:如香砂六君子丸、六君子汤等。
用于脾胃虚弱型内科胁痛。
4.局部敷贴:如艾叶穴位贴、逍遥散穴位贴等。
用于实际局部疼痛。
综上所述,中医在内科胁痛的治疗中,除了针对疾病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外,还可以通过局部敷贴疼痛点和针灸等方式辅助治疗,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同时,中医强调养生保健,也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调节自身饮食结构,合理安排饮食,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避免一些刺激性物质对腹部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有助于加速康复。
胁痛中医诊疗方案
胁痛中医诊疗方案
胁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肋骨下的一侧或两侧出现疼痛感。
中医认为,胁痛多与脾胃功能紊乱、肝郁气滞等有关。
下面将介绍一
种常用的中医诊疗方案,供参考。
一、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型:胁痛胀满,有时配有胸闷、乳房胀痛等症状,舌苔多
为薄白或薄黄,脉弦滑;
2.脾胃气滞型:胁痛胀满,伴有食欲不振、嗳气、腹胀等症状,舌苔
多为薄白,脉弦滑;
3.脾胃虚弱型:胁痛隐痛,常配有乏力、纳差、便溏等症状,舌质淡
红或淡嫩,舌苔多为薄白,脉弱;
4.脾胃湿热型:胁痛灼热,伴有口苦、口干、纳差、大便黏滞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治疗原则:
1.肝郁气滞型: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2.脾胃气滞型:理气消胀,调和脾胃;
3.脾胃虚弱型:健脾益气,调和胃气;
4.脾胃湿热型:清热利湿,调和脾胃。
三、常用药物方剂:
1.肝郁气滞型:柴胡疏肝散、逍遥散;
2.脾胃气滞型:理中丸、枳壳导滞汤;
3.脾胃虚弱型:四君子汤、六君子汤;
4.脾胃湿热型: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
四、辅助疗法:
1.针灸疗法:可采用足三里、太冲、膈俞、脾俞等穴位进行调理,疏
通气血,缓解胁痛症状;
2.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捏、按等手法刺激相关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舒缓胁痛;
3.中药熏蒸疗法:选择适当的中药,熏蒸胁部,起到活血定痛的作用。
中医科治疗胁痛诊疗常规
中医科治疗胁痛诊疗常规胁痛是因肝气郁结所致的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西医学中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以及肋间神经痛等疾病以胁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 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 疼痛性质可表现为刺痛、胀痛、隐痛、闷痛或窜痛。
3 反复发作的病史。
4 血常规、肝功能、胆囊造影、B超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5 应注意与胸痛、胃痛、黄疸、鼓胀、肝癌等病证相鉴别。
[辨证论治]1 肝气郁结症状:两侧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背,且情志刺激则痛剧,胸闷,善太息而得嗳气稍舒,伴有纳呆,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例方:柴胡疏肝散。
2 瘀血阻络症状: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入夜更甚,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例方:血府逐瘀汤。
3 湿热蕴结症状: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牵及肩背,伴有纳呆恶心、厌食油腻、口苦口干、腹胀尿少,或有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或滑。
治法:清肝利胆,理气通络。
例方:龙胆泻肝汤。
4 肝阴不足症状: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两目干涩,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柔肝,养血通络。
例方:一贯煎。
[其他疗法]1 中成药可酌情选用逍遥丸、左金丸、大黄虫丸、鸡骨草丸等治疗。
2 中药针剂2.1 茵栀黄注射液30~4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适用于湿热者。
2.2 丹参注射液16~20ml,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适用于血瘀证。
3 针灸疗法可取肝俞、内关、胆俞、期门、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治疗。
[疗效标准]1 治愈:胁痛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2 好转:胁痛明显减轻,实验室检查好转。
3 未愈:胁痛不减或加重,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
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1. 引言1.1 定义胁痛是指腹部或胸部侧面感到疼痛的症状。
在中医学中,将胁痛归为“肝经郁热”、“胆经郁火”、“肝胆湿热”、“血瘀郁滞”等病机。
胁痛的病因可以是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气血运行不畅等。
胁痛常表现为剑突下痛、胸胁痛、叩击痛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胁痛的发生与膈肝经、胆经、血脉、气机等都有密切联系。
通过中医调理,可以疏肝理气、清暑利湿、活血行气、解毒排腐等方法来缓解或治疗胁痛。
胁痛的中医治疗是基于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调整气血、消除病邪、恢复机体平衡的目的。
中医治疗内科胁痛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0字】1.2 病因胁痛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症状,其病因复杂多样。
在中医理论中,胁痛常常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或外邪侵袭所致。
具体来说,胁痛的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脾胃气虚:脾胃气虚导致气机不畅,脏腑运化功能受损,引起胁痛。
2. 肝郁气滞:情绪不畅或长期受到刺激会导致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引起胁痛。
3. 气血运行不畅:气血是身体的营养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气血运行不畅,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胁痛。
4. 外邪侵袭:外邪是指外部病因,如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体内,阻碍气血通畅,影响脏腑功能,导致胁痛。
胁痛的病因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和外邪侵袭有关。
通过中医的诊断方法可以准确辨别胁痛的病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治。
1.3 症状内科胁痛是指胁部发生的疼痛感,常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常常会感到剧烈的不适,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
内科胁痛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突发剧烈疼痛:内科胁痛常常突然发作,患者会感到胁部剧烈的疼痛,甚至有撕裂感。
2. 持续性疼痛:内科胁痛的疼痛感通常是持续性的,不易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胁痛中医诊疗方案
胁痛(胆囊结石)诊疗方案()分析:中医认为胁痛是因为机体痰湿内显,郁久化热,积于肝胆,肝主胆汁分泌,主疏泻。
胆汁蒸灼为砂石,肝失紊达,故见腹痛。
综观舌脉症,本病病位在肝胆,属砂石积聚之候。
我们对我科胆囊结石病例,围手术期依据不一样症候,诊疗以清热利湿,理气通腑、疏肝清热,通下利胆、疏肝和胃,利胆排石。
我们采取这些方法对胁痛胆囊结石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满意。
术后配合中医药诊疗,可降低因泥沙样结石排入胆总管所致继发胆总管结石。
下一步在诊疗这类病人尤其是合并急性胆囊炎时需要寻求新辨证方法。
评定:我们采取中医临床观察方法对病历进行观察,总有效率100%,胆囊结石围手术期采取中医辨证施诊疗效满意,临床效果客观。
为了深入提升中医诊疗胆囊结石疗效,我们对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制订了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疗1.中医诊疗:胁痛。
2.西医诊疗:胆囊结石。
(一)疾病诊疗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1.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时发病;2.首发或反复右上腹、肩背部胀痛;右上腹绞痛;3.伴有恶心、呕吐,发烧,腹胀;4.查体:急性发作时有右上腹压痛,墨菲氏症阳性;5.B超发觉胆囊结石。
(二)症候诊疗(1)肝胆气滞证:(主症)上腹或胸胁胀痛,甚者绞痛,牵引肩背,嗳气吞酸,食纳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
舌淡、苔白或微黄,脉弦或弦紧。
(2)肝胆蕴热证症候:胁腹隐痛,闷痛或闯痛,并可牵引肩背,口苦咽干,食少腹胀,大便干结,无热或低热,无黄疸,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平或弦紧。
(3)肝胆湿热证症候:胁腹疼痛如挚,如绞,拒按,或可触及包块;发烧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二、诊疗方案:围手术期进行中医辩证,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诊疗。
以清热利胆,泻下通腑为主。
(一)中药辩证诊疗:(1)肝胆气滞证:(主症)上腹或胸胁胀痛,甚者绞痛,牵引肩背,嗳气吞酸,食纳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
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
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胁痛,又称胁部疼痛,多指胸胁部疼痛。
胁痛是内科常见症状之一,病因繁多,常见于急、慢性胃肠疾患及气管及支气管的疾患。
胁痛的发生可能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及时的诊断和施治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中医角度来看,对胁痛的病因病机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从中医角度分析内科胁痛的诊断施治。
一、胁痛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一)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胁痛主要由于肝脏气滞血瘀所致。
患者常见于痛来势急、持久不消,憋闷作痛,伴有情绪焦躁、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等症状。
治疗可选用逍遥散加味。
方药:香附、丹参、甘草、枳壳、青皮、川芎、紫苏叶(二)肝胆湿热型肝胆湿热型的胁痛又主要由于胆脏的阻塞、搏动所致。
患者胁部憋闷不适,疼痛剧烈,常伴有黄疸、恶心、呕吐、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
治疗可选用龙胆泻肝胆丸。
方药:龙胆草、黄芩、连翘、地黄、山药、泽泻、柴胡、栀子、丹皮(三)脾胃虚弱型脾胃虚弱型胁痛主要由于胁部气滞不舒,脾胃不健所致。
患者胁部憋闷疼痛,伴有怕冷、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舌质淡苔薄白、脉濡数。
治疗可选用参苓白术汤。
方药:茯苓、白术、炒苓、炙甘草、桂枝、干姜(四)心胆失和型心胆失和型胁痛主要由于心包膜气血亏虚和精神刺激所致。
患者胁部疼痛剧烈,伴有神烦心烦、失眠健忘、心悸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舌淡脉细。
治疗可选用安神理气汤。
方药:甘松、佩兰、茯神、菊花、川芎、丹皮以上为中医对于胁痛的常见辨证和施治方案,患者可根据自身的症状和体质进行调理选择合适的方药进行治疗。
二、内科胁痛的诊断要点(一)详细询问病史对于胁痛患者,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起病时间、疼痛的性质、部位、疼痛的持续时间、与体位、腹餐、精神活动、身体活动、饱餐排气、解闭时有无关系等,以及感觉不适的性质、程度、发作与消失的节律、伴随症状等。
(二)系统全面检查胁痛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胁部,但胁痛患者仍然需要进行系统全面检查,包括心、肺、肝胆、胃肠等腹部、内分泌系统以及全身其他各器官的检查,以便对胁痛的病因有所了解。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1)发作性的胆绞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出现钝痛,可放射至背部,持续数小时缓解。
(2)可伴有口苦、嗳气、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3)有或无右上腹压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1)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痛,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牵涉到腰背部、右下胸、右背、右肩或右肩胛区等部位。
腹痛发生可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
(2)可伴有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引起黄疸,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
(3)辅助检查:超声、腹部CT或核磁共振MRI诊断或提示胆囊结石。
(4)曾经手术、介入或内镜治疗证实胆囊结石。
具备第(1)~(2)项可诊断,兼有第(3)或第(4)项可确诊。
(二)分期诊断1.急性发作期:出现明显的腹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陈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超声检查诊断或提示胆囊结石。
2.慢性进展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度上腹或右上腹不适、隐痛、、嗳气、腹胀、大便不畅等症状。
(三)证候诊断参考《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1.肝郁气滞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
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瘀血阻络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
舌质紫黯,脉沉涩。
4.肝络失养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伴口干咽燥、心烦、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胁痛_中医内科治疗方案
一、概述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中医认为,胁痛的发生与肝、胆、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补肾为主。
本文将从中医内科治疗的角度,探讨胁痛的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1. 肝气郁结: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胁痛作痛。
2. 肝胆湿热:饮食不节,湿邪内生,湿热蕴结,胆汁外溢,胁痛作痛。
3. 脾肾阳虚:脾肾阳虚,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胁痛作痛。
4. 肝阴不足:肝阴不足,肝络失养,胁痛作痛。
三、中医内科治疗方案1. 基本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补肾。
2. 分证论治:(1)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白芍、香附、川芎、枳壳、甘草。
加减:若胁痛较甚,加郁金、延胡索;若兼有胸闷、善太息,加桔梗、枳实;若兼有情绪抑郁,加郁金、佛手。
(2)肝胆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疏肝解郁。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
加减:若胁痛较甚,加郁金、延胡索;若兼有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若兼有黄疸,加茵陈、泽泻。
(3)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活血止痛。
方药: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
组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肉豆蔻、补骨脂、益智仁、吴茱萸。
加减:若胁痛较甚,加郁金、延胡索;若兼有腰膝酸软,加枸杞子、菟丝子;若兼有水肿,加茯苓、泽泻。
(4)肝阴不足证治法:滋阴养肝,活血止痛。
方药:一贯煎加减。
组成:生地黄、枸杞子、当归、白芍、柴胡、麦冬、甘草。
加减:若胁痛较甚,加郁金、延胡索;若兼有头晕、目眩,加菊花、钩藤;若兼有耳鸣、耳聋,加石菖蒲、远志。
3. 针灸治疗:(1)体针:取穴期门、肝俞、胆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2)耳针:取穴肝、胆、脾、肾、皮质下。
4. 推拿治疗:(1)按摩肝俞、胆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位。
(2)推揉胁肋部,促进气血运行。
5. 饮食调理:(1)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
中医医案——胁痛(六)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疏肝利胆治愈胁痛二例病案一:疏肝利胆清热案。
时某,女,51岁。
初诊:1979年3月21日。
主诉及病史:右上腹及胁肋部阵发性疼痛,发作时呕恶、汗出、面青黄。
大便稠,小便黄,食少腹胀。
诊查:北京某医院诊断为胆囊炎。
查舌苔黄腻,边红,苔有剥脱,脉弦滑。
辨证:肝胆郁滞,久而化热。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
处方:金银花15g 连翘10g 蚤休9g 金钱草45g 生鸡内金9g 柴胡12g 郁金12g 菖蒲9g 白芍12g 五灵脂9g 没药3g 水煎服,6~14剂。
二诊:1979年4月5日。
痛缓,舌苔消失,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
脉弦,舌苔薄白。
遵前法再服药。
处方:柴胡10g 白芍12g 金银花30g 黄芩9g 半夏9g 云茯苓12g 龙胆草9g 香附9g 生鸡内金9g 没药4g 白术10g 益母草15g 白花蛇舌草15g水煎服,6剂。
三诊:1979年4月11日。
病情好转,时有微痛。
舌淡,脉弦缓。
配丸药消炎利胆法调理之。
处方:柴胡15g 白芍20g 郁金15g 菖蒲9g 白术12g 香附15g 蚤休9g 黄芩9g 连翘12g 云茯苓24g 金钱草30g 白花蛇舌草30g 共为细末,制密丸,丸重6g,每服一丸,日服3次。
药后,经随访,病已告愈。
又以消炎利胆法制丸善后。
按语《伤寒论》中“结胸发黄”以及“胆胀”、胁痛、肝胃气痛、黄胆等症,多与胆囊炎的临床表现相似。
胆囊炎多由肝胆郁滞,久蕴化热,湿热壅阻,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所致。
治疗应疏肝利胆,活血散结,消炎清热。
实践证明,金钱草、郁金佐以行气活血之品,确能消炎利胆。
因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湿利尿增,以奏清热解毒之效,肝胆得舒则不痛。
复诊时略加变化,恐郁退正伤,加入苓术实脾助运,寓未病先防之意。
三诊病虽解而虑其复发,则以丸剂巩固疗效。
病案二:清肝解郁、扶土抑木案。
孟某,女,34岁。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28胁痛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28胁痛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中医认为,胁痛的发生多与肝郁气滞、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肝阴不足等有关。
以下为大家分享一则中医师承中关于胁痛的医案。
患者_____,女,45 岁。
自述胁肋部疼痛已有半年之久,疼痛时轻时重,常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而加重。
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
患者平素性格内向,多思多虑。
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中医诊断为胁痛,辨证为肝郁化火证。
治法以疏肝理气,清热泻火为主。
处方用药:柴胡 10g,郁金 10g,青皮 10g,川楝子 10g,栀子 10g,黄芩 10g,白芍 10g,当归 10g,茯苓 10g,白术 10g,薄荷 6g(后下),炙甘草 6g。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方中柴胡、郁金、青皮疏肝理气解郁;川楝子苦寒,善于清肝泻火,行气止痛;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白芍、当归养血柔肝;茯苓、白术健脾祛湿;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炙甘草调和诸药。
患者服药一周后复诊,诉胁肋部疼痛明显减轻,口苦咽干、心烦易怒等症状也有所改善,但仍有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
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在原方基础上去栀子、黄芩,加神曲 10g、山楂 10g,以健脾开胃,消食化积。
又服药一周后,患者胁肋部疼痛基本消失,其他症状也明显好转。
嘱其注意调畅情志,避免劳累,饮食有节。
在这个医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治疗胁痛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脉等综合判断病因病机,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
再来看另一则医案。
患者_____,男,52 岁。
胁肋部刺痛已有月余,痛处固定不移,夜间加重。
伴有面色晦暗,口唇紫暗,舌紫暗有瘀斑,脉涩。
中医诊断为胁痛,辨证为瘀血阻络证。
治法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处方用药:桃仁 10g,红花 10g,当归 10g,赤芍 10g,川芎 10g,丹参 10g,郁金 10g,延胡索 10g,枳壳 10g,炙甘草 6g。
胁痛中医诊疗方案
胁痛中医诊疗方案胁痛的中医治疗方案一、目标与范围这份方案主要是为了帮助那些遭受胁痛困扰的朋友们,提供一个系统的中医治疗方法。
胁痛一般是指肋部或侧腹的疼痛,可能的原因有不少,比如肝胆问题、脾胃不和、甚至是肋间神经痛。
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结合中药、针灸和推拿等传统手段,我们希望能够减轻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
二、现状与需求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似乎越来越大,很多人因为情绪波动或饮食不当而感到胁痛。
根据一些临床数据,发现大概40%的胁痛患者是因为肝气郁结,30%是脾胃虚弱,剩下20%是风寒湿邪等其他因素。
1. 患者特征- 年龄:大概在25岁到60岁之间- 性别:男女都有- 职业:很多是办公室白领和体力劳动者2. 现有治疗方法- 中药:虽然普遍使用,但缺乏个性化方案- 针灸:效果很好,但知名度和普及度不够- 推拿:效果因人而异,缺乏统一标准3. 需求- 需要一个系统、易于理解和实施的治疗方案- 方案要可行且能持续- 费用也要合理,患者能接受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1. 初步诊断- 问诊:通过问诊了解病史、症状和生活习惯,以便找出胁痛的类型。
- 脉诊:通过脉搏来判断气血情况。
- 舌诊:观察舌头的状态,进一步确认病因。
2. 中医辨证施治2.1 肝气郁结型- 症状:胁部胀痛,情绪低落,常常焦虑。
- 治疗方案:- 中药:使用疏肝解郁的方子,比如柴胡疏肝散,注意剂量,每天10克。
- 针灸:每周两次,针刺肝俞、太冲等穴位,每次30分钟。
- 推拿:轻柔地推拿肋间和侧腹,力度适中。
2.2 脾胃虚弱型- 症状:胁痛伴随食欲不振、腹胀。
- 治疗方案:- 中药:补中益气汤,记得按照医嘱来服用。
- 针灸:每周两次,针刺脾俞、胃俞等穴位。
- 饮食调理:建议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像粥、炖汤等。
2.3 风寒湿邪型- 症状:胁部疼痛明显,还有冷感。
- 治疗方案:- 中药:用解表散寒的方子,比如小青龙汤,每天10克。
- 针灸:针刺肩井、风池等穴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1]拟定。
(1)发作性的胆绞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出现钝痛,可放射至背部,持续数小时缓解。
(2)可伴有口苦、嗳气、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3)有或无右上腹压痛。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2]、《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3]。
(1)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痛,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牵涉到腰背部、右下胸、右背、右肩或右肩胛区等部位。
腹痛发生可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
(2)可伴有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引起黄疸,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
(3)辅助检查:超声、腹部CT或核磁共振MRI诊断或提示胆囊结石。
(4)曾经手术、介入或内镜治疗证实胆囊结石。
具备第(1)~(2)项可诊断,兼有第(3)或第(4)项可确诊。
(二)分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出现明显的腹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陈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超声检查诊断或提示胆囊结石。
2.慢性进展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度上腹或右上腹不适、隐痛、、嗳气、腹胀、大便不畅等症状。
(三)证候诊断
参考《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1.肝郁气滞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
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
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瘀血阻络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
舌质紫黯,脉沉涩。
4.肝络失养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伴口干咽燥、心烦、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柔肝止痛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白芍、甘草、川芎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痛甚,加青皮、延胡索;口干口苦、便秘,去川芎加栀子、牡丹皮、黄芩。
2.肝胆湿热证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物组成:龙胆草、山栀、黄芩、川楝子、枳壳、延胡索、泽泻、车前子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兼发热、黄疸,加茵陈、黄柏;大便不畅、腹胀,加大黄、芒硝。
3.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郁金、五灵脂、延胡索、三七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4.肝络失养证
治法:养阴柔肝、理气止痛
推荐方药:一贯煎加减。
生地黄、枸杞、黄精、沙参、麦冬、当归、白芍、炙甘草、川楝子、延胡索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心神不宁、心烦不寐,加酸枣仁、炒栀子、合欢皮;头晕目眩,加菊花、女贞子、熟地黄。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特色疗法适用于所有证型。
1.针灸疗法
首选四白穴,或迎香透四白穴,可选取胆囊穴、阳陵泉、肝俞、胆俞、日月、期门、等穴位随证加减,上述诸穴均以毫针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min,也可采用电刺激。
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2.耳穴疗法
选取耳穴胰、胆、十二指肠、肝、神门、交感、大肠、耳迷根等各反应区中最敏感点,上述耳穴可随证加减,用胶布贴压王不留行籽。
每日三餐前和睡前30min按压,每个穴位按压1~2min,每2日更换王不留行籽。
3.中药灌肠疗法
推荐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等。
或具有清热解毒、通下利胆作用的中药煎汤灌肠治疗,尤其对于暂时不能进食的患者。
将药汤从肛管中缓慢灌入,每次约150ml~200ml,每日1~2次。
4.药物贴敷疗法
于胆囊区(右上腹压痛点)外敷金黄膏(药物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 共研细末,以水/醋/油调匀成糊状),纱布覆盖。
每天更换1次。
(三)手术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变化,若疼痛持续无缓解或反复发作,或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穿孔、重症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时,可采取开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或保胆取石术等手术治疗。
(四)西药治疗
参考《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参考文献?可做如下处理:针对胆石嵌顿于胆囊颈,引发胆囊感染及平滑肌痉挛,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不解并伴有体温升高、血液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和白细胞数增多等全身炎症表现者,酌情可予以解痉、止痛类药品,并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五)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理:适宜低脂、清淡、易消化等食物,少食多餐;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2.情志调理
(1)重视情志护理,避免情志刺激。
(2)加强疾病常识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保持心情舒畅。
三、疗效评价
采用《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参考文献?。
(一)评价标准
1.疾病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显著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不缓解或加重,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痊愈:中医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疗效积分≥95%。
显效:中医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候疗效积分<95%。
有效:中医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证候疗效积分<70%。
无效:中医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疗效候积分<30%。
(二)评价方法
中医证候变化观察采用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法观察中医证候变化:将上述四种中医证候所属的全部主症、次症分为无、轻、中、重四个等级,主症分别记为0、2、4、6分,次症分别记为0、1、2、3分。
舌质舌苔脉象只记录,不记分,进入路径和结束路径时分别记录一次,作为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的依据。
证候疗效积分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l00%。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4):241-246.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32-138.
[3]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7-11.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
牵头人:王红(天津中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
王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杨朝帅(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