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课件实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林的竹子
发出声音 这里指开辟 特别 水中高地 小岛 不平的岩石 翠绿的茎蔓
为屿
为嵁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覆盖、缠绕、摇动、连结 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照映 愣住的样子 忽然 轻快敏捷 曲折
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 寂寥无人
六、一词多义
1、乐 心乐之
(以......为乐) 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2、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不可久居 (能) 3、清 水尤清洌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
4、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隶而从者(跟随)
5、差
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6、见
7、游 下见小潭(发现) 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 明灭可见(看见) 同游者(游览)
七、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心乐之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4、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 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 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 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 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 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 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仕途失意的落寞 ③自我排遣的旷达
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 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 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 的人欣赏它。)
2、指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即 政治生活清闲之人。
3、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文中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耳。”说说句中的“闲人”的 “闲”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 的含义有哪几点? 作用: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两人之闲,点明主旨。
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的父亲苏 洵、哥哥苏辙合成三苏。我们学过他的文 章(词)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江城子 密州出猎》、《浣溪沙 山下兰 芽短浸溪》。
3、你是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的?“闲” 在文中具体包含哪些感情?
闲人:(1)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 心境,即政治上清闲的人。 闲: (1)贬谪的悲凉;(2)人生的感慨; (3)赏月的欣喜;(4)漫步的悠闲。
4、 你能从文中读出苏轼当时的
心境吗?(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的感情微妙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 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 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 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 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 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 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地。自比“闲人”则 有多少意味尽含其中啊。作者才华横溢且素有 大志,但不被重用,以闲人自喻,及表现了仕 途失意的落寞,有表现了自我排遣的旷达。
二、生字词
篁(huáng)洌(
liè )坻( chí ) 屿( yǔ )嵁( kān )佁( yǐ ) 俶( chù )翕( xī )邃( suì) 龚( gōng )参差( cēn )( cī ) chuàng 差互( cī )悄怆( qiǎo )( )
三、重点实词
隔篁竹 如鸣佩环 伐竹取道 水尤清冽 为坻
6、用原文句子填空。
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似与游者相乐。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或现或隐 能;源头 空虚,寂静
其岸势犬牙差互 相互交错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悲伤;深
凄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留,停留
离开
隶而从者
随从
四、重点虚词

心乐之
(它,指上文“如鸣佩环”的水声) 乃记之而去 (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物)

其岸势犬牙差互
(指示代词,那) 百度文库其境过清 (指示代词,那种) 不可知其源(代词,它的,指溪水的)
5、与本文相关的对联
(1)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2)承天寺秋水映竹柏,
苏东坡庭院赏明月。
6、写出一句与“月”相关的诗文名句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唐· 李白《古朗月行》)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 李白《月下独酌》)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 杜甫《月夜忆弟舍》)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 白居易《暮江吟》)
十、文章内容理解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
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 情的: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 潭源流——潭中气氛。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 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 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2、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5、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
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 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 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 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 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
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
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 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 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 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 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 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 看出。
5、日光下彻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6、俶尔远逝 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7、潭西南而望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8、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

蛇:像长蛇爬行那样
9、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10、凄神寒骨 形容词使动用法 11、近岸 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小石潭记(复习课)
一、文学常识 二、生字词 三、重点实词 四、重点虚词 五、古今异义词 六、一词多义 七、词类活用 八、通假字 九、特殊句式 十、文章内容理解
复 习 知 识 点
一、文学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
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 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 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 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柳宗元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 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 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 所寄托。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 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 张继《枫桥夜泊》)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南唐· 李煜《相见欢》)
小结
文章通过对庭中澄澈透明的月色极 其生动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 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 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 的特殊心境。
凄:使…感到凄凉 寒:使…感到寒冷
九、特殊句式
1、如鸣佩环
(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倒 装 句
2、全石以为底
(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3、卷石底以出
(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 水、游鱼、树木,着意渲 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 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 的心情。
4、 你能从文中读出苏轼当时的
心境吗?(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的感情微妙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 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 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 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 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 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 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地。自比“闲人”则 有多少意味尽含其中啊。作者才华横溢且素有 大志,但不被重用,以闲人自喻,及表现了仕 途失意的落寞,有表现了自我排遣的旷达。
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
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 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 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 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 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 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 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 物的特征。
问题探究
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 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流露出作者遭贬生 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夜游的缘由 叙事 (2)月夜景色 写 景 (3)夜游的感受 抒情
2、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融记叙、描写、 抒情于一炉,而广为传颂的还是他的“十八字 写景”,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月景有何特点? 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作者将月色比喻成空明的积水,写出了月光 的清澈透明;将竹柏影比喻成水中的藻、荇, 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 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5、晋代陶渊明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愤而 辞官回乡,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的闲适恬淡的生活。本文中,作者也以 “闲人”自居,这悠闲与陶渊明的一致吗? 简述你的理由。 例:作者自称“闲人”,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 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其心境是安宁愉 悦的,这与陶渊明是一致的,从“欣然起行” 中即可看出。或者:作者自称“闲人”,既流 露了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 适,也有因不能为朝廷效力的感伤,其心情是 极其复杂的,与陶渊明的心情有细微的差别。

全石以为底
以(为):把……(作为) 卷石底以出 以:相当“而”,表承接,不 译。 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记之而去
(表顺承,不译。) 隶而从者 (表并列,不译。) 潭西南而望 (表修饰,不译。)
五、古今异义词
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往) 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 今义:戏 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闻水声(古义:听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不可久居(古义:停留 今义:住)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 隶而从者(古义:随从 今义:奴隶,隶属)
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 怎样的变化?
“欣然” “念无与为乐者”
“遂”、“寻”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欣喜之情 有点遗憾 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心有灵犀的喜悦 从容 闲适
1、何谓闲人?(含义)
1、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 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作者表面上
什么手法;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 特点? 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四个方 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1)水特别清澈; (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 (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 姿。
3、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
了什么方法?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用侧面 烘托和动静结合的方法,通过游鱼、 阳光、影子等景物静止和活动的画面 来表现潭水的清澈。鱼若“空游无所 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 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整段话没有一 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 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