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琴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致的木工艺---斫琴论

斫琴论---随笔

小提琴制作可以说是多种小手艺的综合,师徒传承必然存在,拜师费;学三年帮三年;论资排辈等明规矩应该遵守,不然教会徒弟饿死了师傅传承之路就断了。当然断了也不必沮丧,只要有后来人,有探索求真的精神在就行。许多老工艺都是由后生自己捡起来的!一门技艺从无到有到完善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还要加上一点灵感和智慧。例如:磨剪刀,刀口磨的再锋利还是绞不了布,啥原因!这里边的要诀:刀口要形成咬口。这门小手艺,师傅如果愿意对一个徒弟和盘托出五分钟就够了,要是用课堂教学法传授,那师傅直接就被西北风刮走了。再如,人们眼中的“捣糨糊”,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但用于书画装裱的浆糊,要捣好却不是轻而易举的,它的关键工艺是去除面粉中的筋,这和兰州拉面手艺中的顺筋正相反。“这面吃在嘴里,有韧劲,好筋道”,就是因为和面顺筋的原因。遇事细琢磨,遇挫也不必处处都从自身找原因,咱没那么多的错,也没那么大的罪。

斯瓜手艺都是中断的。“采用意大利传统工艺制琴”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对每个斫琴人来说,自学成才,自主研发是必须的。在学研过程中要以相关学科的大学教材为主,例如:要调配好琴漆应该细读《精细化工工艺学》,要明晰小提琴力的分布与振动,《理论力学》应该拿到学分。与制琴相关的文章、视频只可作参考作索引,不能太当真。

制琴过程中的每一小步都应细思量,例如胶合木头的白乳胶(聚醋酸乙烯酯),可否用来胶合音板呢?不能!因为胶膜柔韧抑振而隔音。我发现做古琴的师傅大多用此胶,就像在做小家具。隔音玻璃就是多层极薄玻璃用柔韧胶,胶合在一起而成。对此用白乳胶做琴的人是否要汗颜了?

将腮托的螺栓内置于下端木块中,让琴回归本源,音品更醇。请多看几段海飞兹JaschaHeifetz的视频吧,您一定会理解我的一片爱心。这样的人性化工艺让小提琴演奏者摆脱了枷锁感。不要再显露颈部锁骨上有多少疤痕了,不好!不要再给腮托等处加套子啦,不美!

本人做琴的最后一道工序:成琴装普通钢丝弦,在通风处挂置满一年,让春夏秋冬寒暑干湿来历练,期间要对琴码等部件进行多次调整。故到你手中的琴就是老琴,从外表到音品,均已陈成。不存在新琴开音,要过一段时间声音才会越来越好的托辞。以后漫长的日月之精,四季之彩就靠您了!

小提琴狭义上讲是意大利乐器,广义上讲早早地就是世界乐器了!因为其音域宽广,技法多变,是最像人声歌唱的乐器。某些民族音乐一定要用对应的民族乐器演奏才有独特韵味,但大多数音乐不必这样要求一一对应。传统和经典是拿来学习和提高的,不是为了跪求。不要老是西方西洋意大利了,小心跪久了站不起来!

斫琴论---严谨还是敷衍

市面上百分之七八十的提琴,不论国内国外,都是中国工厂制造。许多制琴师买来工厂制造的白坯琴,小、中、大提琴通吃,就在工作室里再打磨涂漆,很快一把把名师的作品就问世了。认真斫琴的第一步是细挑严审木料,例如“焦尾琴”。触类旁通,看看宾利车BentleyMotors是如何将大树根变成一张张富纹理木皮的,看看日本的寄木细工和组子细工,那一个个多菱木花精哉!

小提琴制作不仅仅在外表更在内功,练内功的认真劲是没底的。很多人知道木材要干燥处理,方法多样,最极端的是碳化。少有人知道木材的湿胀处理,木材的自然平衡,木材的陈化,这些在农林大学的教材《木材学》中有系统论述。木材处理的唯一目的就是消除内应力,不让木器遇干湿空气产生明显的变化或裂损,常温之高低对木器

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倾听木之歌的必要条件是先把木块凿成拱形木板wood board,再细刨精磨成音板tone plate 。这个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音板用较精确的直观的数码图形来定音,传统的直觉敲击定音辅助。直觉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一个人伤风感冒时,心情好坏时,抑或早晨和傍晚,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正如你在卧室或卫生间的咳嗽声,听着很不同,不信立马试试。

一把优秀小提琴,首先外表必须精确精致,然后论音质。小提琴玩的就是细腻,包括其周围的一切。注重细节,是天赋,是习惯,也是一种修养,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毛病也没有。斫琴人的唯一榜样是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Stradivari,而不是瓜内里等其他匠人,虽然瓜氏琴发声有大炮的爆发力,当然世上只有几把而已。小提琴家宁峰在几个博物馆保安旁边拉奏“大炮”,曲罢说:“这琴还能往上走”。但瓜氏琴公认外观不佳,不做榜样也罢,可偏偏有人好样不学,坏样一学就会,还冠以正宗来掩盖粗糙甚至缺陷,睁着眼,昧着心,信口雌黄者还颇多。“唯有追求优美的音质才是制琴正道”,此话一出,立刻成为劣琴的保护伞,于是东倒西歪,脏乱坑洼的所谓仿古琴泛滥成灾,这是提琴的悲哀。如果要把制琴提升到艺术创作的高度,齐白石大师早就言明,“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某些歪瓜裂枣论甜度也能达标的,但就是端不上台面,只能榨成汁碾为泥。琴头歪扭缺损,蜗卷中心像烂鱼眼,却还有人说“这是漂亮的逗号”。木弦轴从古至今一直在用,但他的缺点很明显,难拧,为了契合牢靠,只好不断往里塞。现在有带微调的弦轴,很贵,也没有木质的好安装,但用起来很顺当,是与时俱进的好东东。音柱就在一根长的车圆棒上截取而成,整个工艺过程还不及削一根筷子,音柱可是提琴的灵魂之柱,擎天一柱啊。还有人把音柱换成了碳纤的,怎么不在背板上装个同频共振器?!那音效,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杠杠的,一步到位。有些琴四个角做得过分尖长,像奶牛的乳头,越看越难看。虎斑纹越漂亮的木料越难刨磨平顺,许多制琴人干脆就不费时劳神了,于是背板侧板就像是装修用的廉价波浪板,还称其为一种粗犷豪放的制琴风格。那些奇形怪状,繁绘杂雕之类的琴,更令人不齿。

记得梅纽因YehudiMenuhin说过:“对人的感情而言,小提琴真正是最人性化的乐器,作为一种完美的乐器,他不可能是另外的什么样子”。手工微微粗粝的真实感,能带来质朴自然的和韵,成就心仪的美丽,但切不可籍此就放肆于碎石路的崎岖颠簸。让我感叹一下,“青春肌体永远是最自由最美的形象,小提琴必定会恒久追随”。

斫琴论---琴的保养与审美

每次拉奏完成后,应该用特制毛刷掸除松香等尘屑,粘在琴上的尘屑,用餐巾纸蘸水,或医用酒精揩除,切不可用指甲刮!擦琴油要慎用。演奏家肯尼迪NigelKennedy拉琴让人感动,但有一点叫人反感,就是琴上满是松香屑,邋遢。琴腔内不要倒进米粒做清洁,这样很可能虫卵就到琴里了,请将你的珍琴远离五谷果蔬,避开直射阳光和空调风口。琴腔不必常清理,哪怕内有蜘蛛网,你听说过“小喜蛛”一说吗?小蜘蛛会吃掉小蛀虫。

小提琴不拉时最好挂置,而不是闷在盒子里,琴是有生命的,它会呼吸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太干太湿对它都不好。

对琴好点吧,因为它是你最亲近的伙伴,时时扛在肩上,握在手中,放在眼前的物品,除了小提琴,还有其它的?它会印射你的技艺,你的心态,正所谓:心乱则音噪、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小提琴需要用时光来浸染,用内力来积淀,用巧指来培养。愿你我,能春风得意遇知音。

如果你去买琴,看见有许多的琴正等着你挑选呢,好似进了火腿烤鸭店,你可要当心了!

每个事物都有其弱点,小提琴挂置时美感不足,只有在柔和的散射光下演奏时,人美,琴也美,人琴合一大美!请面对窗把琴举起,和视线平行,就像举枪瞄准,用平射光一部分地,一小块地观察,此举可明了工艺是严谨还是敷衍。请相信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感官吧!就像罗切斯特对简爱用磁性的男中音说道,“好坏我会自己判断。躲避他,当你被引入歧途的时候”。不要被学派、专家、古董商人搞糊涂了,不要让02 年的“金缕玉衣”事件一而再的发生了。

真正的古董琴必然是传承有序的,斯特拉迪瓦里只有一个,一个人用毕生精力只能细斫200 多把琴。当你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