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3-10过秦论学案及答案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行仁政在当时历

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文学魅力。

预习检测

1.下列各组词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膏腴.(yú) 雍.州(yōnɡ) 藩.篱(pān) 亡矢遗镞.(cù)

B.锋镝.(dí) 辅佐.(zuǒ) 氓.隶(ménɡ) 一夫作难.(nàn)

C.囊.括(láng) 连衡.(héng) 谪戍.(shù) 度长絜.大(qiè)

D.盟.约(méng) 肥饶.(ráo) 猗.顿(qí) 俯首系颈.(jīng)

1 。答案:B (A项“藩”的读音为“fān”;C项“囊”的读音为“náng”,“絜”的读音为“xié”;D项“猗”的读音为“yī”,“颈”的读音为“jǐng”。)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并吞八方内立法度揭杆为旗宰割天下

B.不测之源斩木为兵百越之地山东毫俊

C.区区之地万乘之势六合为家分裂山河

D.金成千里百家之言比权量力成败异变

2 .答案:C(A并吞八荒,揭竿为旗 B不测之渊,山东豪俊 D金城千里)

3.下列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合从缔交②流血漂橹③孝公既没④振长策而御宇内⑤而倔起阡陌之中⑥蹑足行伍之间⑦天下云集响应⑧百有余年矣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锄耰棘矜

A.①③⑤⑧

B.①②⑤⑧

C.①③④⑨

D.⑥⑦⑧⑩

3.答案:A(①从——纵,③没——殁,⑤倔——崛,⑧有——又,其余句子中都没有通假字。)

4.《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____________写的一篇史论文,所谓“过秦”,即____________。作者以秦王朝不义而亡的史实,借古讽今,以讽汉文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始皇因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4.答案:贾谊言秦之过(或指出秦的过失)

过程学习

要点解析

一、文言知识

【通假字】

合从缔交(从通“纵”)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一词多义】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利用)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终岁不制衣则寒(制作、缝制)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压制、控制)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逃跑、逃脱)

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死亡)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宁信度,无自信也(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量词,次、回)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渡”,过)

【词类活用】

包举宇内(包,名词作状语,像用包裹……一样)

席卷天下(席,名词作状语,像用席子……一样)

囊括四海之意(囊,名词作状语,像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外,名词作状语,对外。斗,动词使动用法,使……斗)南取汉中(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名词作状语,在北面)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以愚黔首(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愚昧)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拜)

会盟而谋弱秦(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名词作动词,用瓮作,用绳子系)

【文言虚词】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介词,把)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介词,用来)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介词,凭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目的连词,来)

【古今异义】

山东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奋六世之余烈.(古义:功业。今义:猛烈)

以致

..天下之士(古义:以,来;致,招纳。今义:连词,表结果)

才能不及中人

..(古义:一般的人。今义:中间介绍人,公证人)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

为天下笑

【省略句】

以(之)为桂林、象郡

二、艺术特色

1.对比反衬,事理昭然

本文在说理上的最大特点便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文中既有“九国之师”与秦的对比,又有秦与陈涉之众的对比,也还含有“九国之师”与陈涉的对比,当然也还有秦自身前后的对比。这里有一点应该明白,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之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对比,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铺排夸饰,笔力雄浑

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虽不是赋,然而语言上却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它讲究铺排夸饰,层层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宏图,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等四语,其实“席卷”“包举”“囊括”都是“吞并”之义,“宇内”“四海”“八荒”也都指“天下”。整个四句的意思以一语便可概括:“有吞并天下之野心”。而文章通过夸饰铺张,则增强了语势,突出了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王朝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这就与后文写秦统一天下之后的二世一旦而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章中间写九国合纵缔约、会盟弱秦时,作者竭力铺陈渲染了四君子及九国的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

再如,文章在写秦与六国之师交锋的情况时道:“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用短句排出,短促而节奏明快,读来语气似乎是越来越强,突出了秦之强盛。“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则通过夸张手法,形象地表明了秦统一天下已是势不可挡。

还有,写秦始皇统一六国,则以“振长策”“吞二周”“履至尊”“执敲扑”等语构成一组排比,极力塑造出了一位“威振四海”、君临天下的封建暴君的形象。

另外,行文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很有气势。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些地方又是骈散结合,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