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
运动生理学题
运动生理学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是一切生命体所具有的生理特性,特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2.反应:在不同的环境或运动条件下,细胞或机体的内部代谢和外部表现所发生的暂时性应答性功能变化,称为反应。
3.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4.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步电位变化。
5.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6.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7.心输出量:指每分钟左心室摄入主动脉的血量。
8.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9.心力储备:心输出量能够随机体代谢的增强而增加能力。
10.血压: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1.解剖无效腔:指每次吸入气体,一部分将留在呼吸性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故将这部分呼吸道的容积成为解剖无效腔。
12. 基础代谢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这种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
13.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
14.激素:有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某器官或组织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生物能活性物质。
15.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摄取的氧量。
16.乳酸阙:在渐增负荷强度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值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
17.无氧功率:是指具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的最大力量和速度的机能。
18.自动节律性:心机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
19.重心性休克:在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束时,如果骤然停止并站立不动,由于肌肉泵消失,加上重力作用,会使大量静脉血沉积于下肢的骨骼肌中,回心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随之减少动脉血压迅速下降,使脑部暂时供血不足而出现晕厥现象。
《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1
答:体适能是指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 力。体适能由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组成。 10.青春期高血压 答:青春期高血压是青春期身体各器官系统迅速发育,心脏也随着发育,心脏收缩力大大提高,但此时血 管发育却往往落后于心脏,导致血压增高。青春期高血压的发生多数是暂时性,平时无明显的症状表现, 只有在运动量过大或过度疲劳时才表现有轻微的头晕乏力等症状。过了青春期,心血管系统发育迅速趋于 平衡,血压就会恢复正常。 四、简答题 1.人体状态反射的规律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它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时所起的作用。 答:(1)状态反射的概念 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的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 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它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两部分。 (2)状态反射的规律 ①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使四肢伸直,背部挺直; ②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相对加强,四肢弯曲; ③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 (2)状态反射的作用(举例) ①体操运动员进行后手翻、后空翻或在平衡木上做动作时,如果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伸肌力量不一 致,身体随之失去平衡,常常导致动作的失误或无法完成动作。 ②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可借以提高肩背肌群的力量,能更好地完成动作。 2.简述肌肉力量的定义及其分类方法。 答:肌肉力量是指机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运动的能力。肌肉力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根 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肌肉收缩形式 根据肌肉收缩形式的不同,分为: ①静力性力量 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等长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使机体无明显的位移运动。 ②动力性力量 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使机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它可进一步分为向心 收缩力量、离心收缩力量、等速肌肉力量和超等长肌肉力量等。 (2)按表示方法 根据表示方法的不同,分为: ①绝对力量 绝对力量是指整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肌肉力。
生理名词解释
胆碱能纤维: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肾上腺素能纤维: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突触后抑制:神经元兴奋导致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个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约为舒张压+1/3脉动压
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腺黏液细胞分泌的黏液含有碳酸氢根,这层厚约1mm的黏液,保护胃黏膜避免机械损伤和盐酸的腐蚀作用,称为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滤过分数: 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年人约为19%。
渗透性利尿:近端小管液中某些物质未被重吸收而导致小管液渗透压浓度升高,影响了Na+和水的重吸收,结果使尿量增多。这种情况称为渗透性利尿
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称水利尿。主要是饮水量增多,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所致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指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其压力大小取决于种力量的大小,即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管血压-(血压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肌紧张: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允许作用:有的激素,本身并不直接影响某一生理过程,但它的存在却使另一激素的效应得以实现,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下丘脑调节肽:指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其作用主要是调节线垂体的分泌活动,故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牵张反射名词解释
牵张反射名词解释牵张反射是指在造成明显牵引力的作用下,使肌肉发生特殊的强直性收缩,呈现出一种自主肌无力而对抗肌有力的矛盾状况,导致肌张力失调的现象。
牵张反射分为有机性和功能性两种,其中有机性牵张反射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所引起的,而功能性牵张反射则是由于一种特殊的神经功能异常所致,与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无关。
有机性牵张反射主要发生在脑部疾病或损伤致使的运动神经元递质异常或运动神经元与关联神经元之间传导障碍时,这种情况下,刺激肌肉时会引起牵张反射。
例如,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脑瘫患者中,大脑皮层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减弱,导致肌肉呈现出牵张反射的现象。
功能性牵张反射主要发生在某些神经肌肉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这种情况下,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肌肉受到非正常的免疫攻击,使得肌肉产生牵张反射。
例如,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神经肌肉接头板,导致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障碍,肌肉对牵张反射的反应产生异常。
牵张反射的症状主要包括肌肉僵硬和肌肉痉挛。
由于牵张反射引起的肌肉收缩是无法控制的,患者会出现突然的肌肉强直和痉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常见的牵张反射病症有肌肉痉挛症、抽搐症以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肌张力失调等。
针对牵张反射,治疗的目标是缓解肌肉的收缩和痉挛,恢复正常的肌张力平衡。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常采用肌肉松弛剂和抗痉挛药物来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和牵引等手段来缓解肌肉僵硬。
手术治疗则是在严重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方法,通过手术切断异常的神经连接,从而减少牵张反射的发生。
牵张反射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牵张反射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牵张反射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组织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后都会产生的一种共同的生物反应。
2.适应性: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适应性。
适应性分为行为适应和生理适应两种。
行为适应属于本能行为,常表现为躯体活动的改变;生理适应是指身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
3.内环境: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与氧,并向环境中排出代谢尾产物。
4.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的保持是一个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体内各器官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参与了稳态的维持。
5.反馈:控制部分(神经中枢或内分泌腺)与受控部分(效应器或靶细胞)之间形成一个闭环式的回路,受控部分反过来调节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膜产生一次快速可逆转、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动作电位。
3.绝对不应期:在细胞或组织接受一次有效刺激而兴奋的一个较短时间内,兴奋性下降到零,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产生反应,此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4.相对不应期:组织或细胞兴奋后,兴奋性恢复到正常以前,其兴奋性仍低于正常水平,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兴奋的一段时间,称为相对不应期。
第四章血液循环1.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期前收缩:期前收缩(早搏)是指在实验条件下或病理情况下,心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接受到窦房结之外的异常刺激而产生了一次期前兴奋,由期前兴奋引起的额外收缩。
3.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比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4.血压: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运动生理(名词解释)
运动生理(名词解释)新陈代谢: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不断地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建新的结。
构,这是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兴奋性:生物体生活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组织或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及外部的表现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成为反应。
各种能引起细胞、组织或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成为刺激。
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生殖:生物体上涨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称为生殖。
内环境:人体含有大量的液体称为体液,有一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一部分存在于细胞外,包括存在于血液中的血浆和各种组织细胞间隙的组织液称为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又称为内环境,相对于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
稳态:在一定范围内,经过体内复杂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
反馈:在机体内进行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时,被调节的器官功能活动的改变又可通过回路向调节系统发送变化信息,改变其调节的强度,称为反馈。
前馈:在调控统中,干扰信息可以直接通过受控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引起输出效应发生变化,具有前瞻性的调节特点,称为前馈。
第一章:肌肉活动生物电:是细胞或组织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电现象,生物电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生命活动现象,主要表现为安静时的静息电位和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
刺激:泛指能够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反应:机体或细胞受到刺激后发生的功能活动的变化。
阈值:当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变化率都固定时,引起组织发生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阈刺激和阈上刺激称为有效刺激。
兴奋: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到足够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
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兴奋反应的能力或特性,他是在新陈代谢基础上产生的,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肺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肺牵张反射(Hering-Breuer反射)是一种生理学上的自主神经反射,它与肺部充盈和牵张有关。
该反射有时也被称为肺牵张防御反射。
以下是对肺牵张反射的生理学解释:
肺牵张反射:
肺牵张反射是一种保护性机制,用于防止肺泡过度扩张。
当肺部充盈到一定程度时,感受到肺牵张的肺部感受器(肺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会通过迷走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
这些感受器对肺泡的充盈程度非常敏感。
反射机制:
1. 激活感受器:当呼吸导致肺部充盈时,肺泡的压力感受器被激活。
2. 传递信号: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vagus nerve)向脑干的延髓核(medullary respiratory center)发送信号。
3. 抑制呼吸中枢:这些信号抑制了呼吸中枢,减少呼吸神经元的兴奋性,导致呼吸停顿或减缓。
4. 防止过度充盈:肺牵张反射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肺泡过度充盈,从而防止肺部的损伤或过度膨胀。
肺牵张反射在正常的呼吸调控中起到重要的平衡作用,确保呼吸运动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同时防止肺泡的过度膨胀。
2020年自考《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二)一、名词解释1、呼吸: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气体进出肺的生理过程。
3、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与舒张所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
4、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肺牵张反射。
5、呼吸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
6、血氧饱和度:是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容积百分比。
7、血氧容量: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携氧量。
8、血氧含量:是指100毫升血液内所含的氧毫升数,包括实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和溶解在血浆内的氧。
9、气血屏障:肺泡气与肺泡隔毛细血管中血浆进行气体交换必经的结构,包括表面活性物质层、I型肺泡上皮、基膜、结缔组织、基膜、毛细血管内皮。
10、解剖无效腔:呼吸时存留在呼吸道中不能进入肺泡的气体量,不参与肺换气。
11、中枢化学感受器:指延髓腹外浅表部位的一个化学感受区。
它不感受缺氧的刺激,但对CO2的敏感性较外周化学感受器高。
12、氧离曲线:表示PO2与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呈近似S形二、选择题1、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最主要形式是 CA、物理溶解B、形成碳酸C、形成碳酸氢盐D、形成氨基甲酸Hb2、某人100ml血液中含15克Hb,已知1克Hb可结合1、34mlO2,如果此人静脉血中氧含量为10ml%,那么静脉血中Hb的氧饱和度约为CA、10%B、20%C、50%D、25%3、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直接刺激物是 CA、脑脊液中的CO2B、血液中的CO2C、脑脊液中的H+D、血液中的H+4、CO2 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最主要是通过刺激 BA、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C、延髓呼吸中枢D、脑桥呼吸调整中枢5、肺通气是指CA、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C、肺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D、外界氧气入肺的过程6、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DA、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的弹性回缩D、呼吸肌舒缩运动7、肺的呼吸部指BA、小支气管至肺泡B、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C、肺泡管至肺泡D、所有肺泡8、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能引起呼吸运动增强,这种调节方式属于:A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9、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物是 BA、脑脊液中CO2本身的刺激B、脑脊液中H+的刺激C、血液中H+增加D、血液中Cl-的变化10、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实现的CA、肺泡膜B、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C、呼吸膜D、肺泡上皮,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11、下列哪项会引起氧离曲线右移?AA、温度升高B、pH升高C、氧气浓度升高D、二氧化碳浓度降低12、一个Hb分子可结合的氧分子是CA、8个B、6个C、4个D、2个13、下列哪种因素可以导致血氧饱和度升高: CA、pH减低B、温度升高C、CO2分压降低D、2,3-DPG增多1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内哪种细胞合成分泌的 BA、肺泡Ⅰ型上皮细胞B、肺泡Ⅱ型上皮细胞C、气道上皮细胞D、肺成纤维细胞。
康复科三基名词解释
康复科三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名词解释1.脊髓圆锥综合征:主要为脊髓骶段圆锥损伤,可引起膀胱、肠道和下肢反射消失。
偶尔可以保留骶段反射。
2.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是应用与日常生活、工作及娱乐有关的各种作业性活动或工艺过程,指导残疾者或已部分恢复功能的病人,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治疗,使其进一步改善和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其重点在于增强手的灵活性、眼手协调、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
3.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其周围的肌梭受牵拉后将兴奋传入脊髓,引起受牵拉肌肉的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4.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由于外伤、疾病和先天性因素,导致神经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全部障碍,使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神经损伤,是康复治疗的主要对象之一。
5.屈肌反射: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以引起关节屈肌收缩及伸肌松弛,称为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的作用是保护肢体,避免伤害性刺激对其损害。
6.康复生物工程:是工程学在康复医学临床中的应用,利用工程学、材料学、电子学、生物力学等原理和手段,在对所丧失的功能进行全面的评定后,通过功能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来矫治畸形、弥补功能缺陷和预防功能进一步退化,使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
7.等张收缩: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运动时肌张力大致恒定,肌纤维缩短,引起明显关节运动。
等张收缩分为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
等张收缩又称为动力性运动。
8.化学神经阻断技术:是指采用肉毒毒素(BTXA)肌内注射,与运动神经终板结合,抑制乙酰胆碱释放,以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从而减弱肌肉张力或痉挛的治疗方法。
9.神经溶解技术:是指在神经干或者肌肉运动点注射酚或者乙醇,导致神经鞘或轴索细胞膜变性,或者肌肉蛋白凝固变性,从而降低局部肌肉一神经活跃程度的治疗方法。
10.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合称为一个运动单位。
医学三基考试(康复科)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医学三基考试(康复科)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1.凡具有的吸引铁、镍、钴等物质属性的物质,称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磁体2.失语症表现为语言的表达和___________能力障碍。
正确答案:理解3.被动运动应缓慢而柔和,要有节律性,避免________动作。
正确答案:冲击4.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控制的主要有小脑、基底核和_______。
正确答案:脊髓后索5.激光和一般光线比较有如下特征:发射角小、光谱纯、能量密度高_________。
正确答案:相干性好6.电诊断是应用定量的电流刺激来观察神经和肌肉的__________诊断疾病的方法。
正确答案:兴奋性(功能状态)7.运动引发电位是指应用电或磁刺激皮质运动区或脊髓,在相应________表面记录到的电位。
正确答案:肌肉8.磁场切割导线时,可以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正确答案:电磁感到现象9.在两个磁体之间会产生磁场应线,磁感应线作用的空间范围,称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磁场10.躯体觉得引发电位是指刺激躯体神经时在中枢记录的神经电位,视觉引发电位是用光刺激在___________记录的皮质电位。
正确答案:枕部二、名词解释1.社区康复正确答案:社区康复:指在社区层次上采取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利用和依靠社区资源,使残疾人能得到及时、合理和充分的康复服务,改善和提高其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2.反馈正确答案:反馈:是中枢神经系统高位和低位中枢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促进、制约的方式。
神经元之间的环路联系是反馈作用的结构基础。
反馈活动有2种,即使原有活动加强和持久的正反馈和使原有活动减弱或终止的负反馈,起到促进活动出现、保持活动适度、防止活动过度的作用。
3.牵张反射正确答案:牵张反射:当骨骼肌遭到外力牵拉时,其周围的肌梭受牵拉后将兴奋传入脊髓,引起受牵拉肌肉的反射性收缩,这类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4.等张收缩正确答案:等张收缩: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快度运动和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运动时肌张力大抵恒定,肌纤维缩短,引起明显关节运动。
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
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牵张反射是指人体在受到威胁或感到紧张时,肌肉会因为神经冲动而产生紧张收缩的现象。
这种反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理反应,由我们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而引发的。
在日常生活中,牵张反射经常被用来作为应对危险或紧急情况的反应。
牵张反射的机制是通过我们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冲动来实现的。
当我们感知到潜在的威胁或处于紧张的情况下,大脑的压力感知中枢会收到来自外部环境和身体内部的刺激信号,这些信号会被传递给脊髓,并通过神经纤维刺激相应的肌肉。
牵张反射通常表现为一种瞬间的肌肉收缩,这种收缩可以让我们更加警觉和敏捷地应对潜在的威胁。
例如,当我们突然听到巨大的爆炸声时,身体会迅速做出反应,肌肉会立即紧绷起来,以便我们能够尽快做出反应,进一步保护自己。
牵张反射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在运动中的牵张反射。
这种反射通常发生在我们进行一些需要更高肌肉紧张度和力量的运动时。
当我们运动时,大脑会通过神经冲动刺激适当的肌肉,以提供所需的肌肉张力和力量,以支持我们的运动。
除了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外,牵张反射还在一些医学和康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物理治疗师经常使用牵张反射来帮助康复患者恢复肌肉的功能。
通过刺激受损区域周围的肌肉,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重新连接和肌肉的恢复,从而加速康复过程。
牵张反射还与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在紧张或害怕的情绪下,牵张反射会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将潜在的威胁和紧张情绪传达给身体,从而引发肌肉的反应。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焦虑或恐惧的状态下,我们的身体会感到紧绷和僵硬。
然而,牵张反射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
过度的牵张反射可能导致肌肉的过度紧张和疼痛,甚至可能引发一些身体上的问题,如颈椎病或肌肉损伤。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适当地控制和管理我们的紧张情绪,以避免不良后果。
总结起来,牵张反射是一种生理反应,它通过神经冲动引发肌肉的紧张收缩。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潜在威胁和紧急情况,提供肌肉的力量和张力。
肺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
肺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肺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1. 肺牵张反射是指一种生理反应,通常在呼吸系统受到刺激时出现。
这种反射会导致人体呼吸肌肉的收缩和肺部容积的增加,以提供更多的氧气供给。
2. 肺牵张反射是由呼吸节律生成器在脑干中控制的,包括延髓和腭扁桃体等部位。
当呼吸系统受到刺激时,这些部位会向呼吸肌发送信号,触发肺牵张反射的产生。
3. 肺牵张反射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呼吸功能的平衡,并改善气体交换。
当人体遭受到CO2增加、缺氧或其他刺激时,肺牵张反射会自动调节呼吸,使氧气供给增加、CO2排出增加,以维持血氧和二氧化碳水平的平衡。
4. 肺牵张反射的触发源可以是外部刺激,如咳嗽、咳痰或吸入刺激性气体,也可以是内部刺激,如肺部感染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刺激会引起肺牵张反射的产生,促使肺部更有效地工作,加强氧气吸入和废气排出。
5. 在临床应用中,肺牵张反射的反射性作用被广泛利用。
在呼吸治疗中,医生可以通过控制肺牵张反射来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例如通过肺膨胀术来增加肺部容积,促进肺功能恢复。
肺牵张反射也与咳嗽反射等有关,对于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总结回顾:肺牵张反射是一种生理反应,通过调节呼吸肌的收缩和肺部容积的增加,帮助维持呼吸功能的平衡和改善气体交换。
它在外部和内部刺激下被触发,并可以通过医疗手段进行调节。
肺牵张反射的了解和应用对于呼吸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肺牵张反射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对肺牵张反射非常感兴趣,因为它是呼吸系统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通过了解肺牵张反射如何工作,我深入了解了人体如何通过生物反应来适应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
这种生理反应的研究不仅在医学领域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身体的功能以及疾病的产生和治疗。
在未来,我希望看到更多关于肺牵张反射的研究成果,并在临床上应用这些知识。
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肺牵张反射,我们有望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呼吸膜:呼吸膜指肺泡与血液间气体分子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又称为气一血屏障,依次由下列结构组成:①肺泡表面的液体层;②工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③薄层结缔组织;④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2.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为黑一伯反射(Hering Breuer reflex)或称肺牵张反射。
它有两种成分: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
3.氧离曲线:氧离曲线或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P02与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该曲线即表示不同P02时,Oz与Hb的结合情况。
曲线呈“S”形,因Hb变构效应所致。
曲线的“S”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4.动脉血氧分压(PaOz):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范围为12.6~13.3 kPa(95~100 mmHg),主要临床意义是判断有无缺氧及其程度。
5.动脉血氧饱和度(SaOz):指动脉血氧与Hb结合的程度,即单位Hb含氧百分数,正常范围为95%~98%。
6.pH值:表示体液中氢离子浓度[H+]的指标或酸碱度,正常范围为7.35~7.45。
7.肺炎pneumonia:是指肺实质(包括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或物理、化学、过敏性因素引起。
8.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常见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流感嗜血杆菌。
9.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或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常见病原体是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 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即动态平衡状态.正反馈: 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正反馈。
负反馈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称负反馈。
兴奋性:机体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细胞凋亡: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极化: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内负外正的状态。
阈电位:外加刺激能使细胞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并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阈电位是可兴奋细胞的一项重要功能指标,一般比正常静息电位低10-15mv。
强度-时间曲线:把能够引起兴奋的不同刺激强度和它们相对应的作用时间描绘在坐标纸上得到的一条曲线血细胞比容:将抗凝血经离心沉淀后被压紧的红细胞容积占全血容积的百分率,称血细胞比容,或红细胞压积。
血清:未抗凝血凝固后1-2h血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
溶血: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红细胞将因吸水而膨胀,细胞膜终被胀破并释放出血红蛋白的一现象。
趋化性:白细胞具有趋向某种化学物质游走的特性交叉配血实验:在37℃下进行,若两侧均为阴性时输血无妨,若主侧为阴性,次侧为阳性,则只能在紧急情况下输血,且实行少量,缓慢输血。
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碱贮::血液中NaHCO3的含量。
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是指小血管损伤,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一个心动周期。
包括: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心房心室共同舒张期。
窦性节律: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的正常部位,称之为心脏的正常(最高)起搏点,所形成的心脏节律称窦性节律期前收缩:如果在心室的有效不应期后,给予人工刺激或心室受到病理性的异位起搏点刺激,则心室肌可以接受这一额外的刺激而产生期前兴奋,引起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在期前收缩之后有较大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呼吸系统一、名词解释1、呼吸: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气体进出肺的生理过程。
3、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与舒张所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
4、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肺牵张反射。
5、呼吸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
6、血氧饱和度:是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容积百分比。
7、血氧容量: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携氧量。
8、血氧含量:是指100毫升血液内所含的氧毫升数,包括实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和溶解在血浆内的氧。
9、气血屏障:肺泡气与肺泡隔毛细血管中血浆进行气体交换必经的结构,包括表面活性物质层、I型肺泡上皮、基膜、结缔组织、基膜、毛细血管内皮。
10、解剖无效腔:呼吸时存留在呼吸道中不能进入肺泡的气体量,不参与肺换气。
11、中枢化学感受器:指延髓腹外浅表部位的一个化学感受区。
它不感受缺氧的刺激,但对CO2的敏感性较外周化学感受器高。
12、氧离曲线:表示P O2与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呈近似S形二、选择题1、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最主要形式是 CA、物理溶解B、形成碳酸C、形成碳酸氢盐D、形成氨基甲酸Hb2、某人100ml血液中含15克Hb,已知1克Hb可结合1、34mlO2,如果此人静脉血中氧含量为10ml%,那么静脉血中Hb的氧饱和度约为 CA、10%B、20%C、50%D、25%3、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直接刺激物是 CA、脑脊液中的CO2B、血液中的CO2C、脑脊液中的H+D、血液中的H+4、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最主要是通过刺激 BA、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C、延髓呼吸中枢D、脑桥呼吸调整中枢5、肺通气是指 CA、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C、肺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D、外界氧气入肺的过程6、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DA、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的弹性回缩D、呼吸肌舒缩运动7、肺的呼吸部指 BA、小支气管至肺泡B、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C、肺泡管至肺泡D、所有肺泡8、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能引起呼吸运动增强,这种调节方式属于:A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9、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物是 BA、脑脊液中CO2本身的刺激B、脑脊液中H+的刺激C、血液中H+增加D、血液中Cl-的变化10、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实现的CA、肺泡膜B、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C、呼吸膜D、肺泡上皮,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11、下列哪项会引起氧离曲线右移?AA、温度升高B、pH升高C、氧气浓度升高D、二氧化碳浓度降低12、一个Hb分子可结合的氧分子是 CA、8个B、6个C、4个D、2个13、下列哪种因素可以导致血氧饱和度升高: CA、pH减低B、温度升高C、CO2分压降低D、2,3-DPG增多1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内哪种细胞合成分泌的 BA、肺泡Ⅰ型上皮细胞B、肺泡Ⅱ型上皮细胞C、气道上皮细胞D、肺成纤维细胞15、肺的呼吸部指 BA、终末细支气管及其以下分支至肺泡B、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以下分支至肺泡C、肺泡管及其以下分支至肺泡D、肺泡囊和肺泡16、除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外,组成气-血屏障的成分有 DA、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和基膜B、肺泡表面液体层、Ⅱ型肺泡细胞和基膜C、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与Ⅱ型肺泡细胞D、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及其基膜和薄层结缔组织17、下列可以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的是 AA、血液中CO2的刺激B、脑脊液中O2的刺激C、血液中H+增加D、血液中PO2的下降18、决定气体在肺部交换方向的关键因素是 BA、气体在血中的溶解度B、气体的分压差C、气体的分子量D、呼吸膜的面积19、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物是 BA、脑脊液中O2本身的刺激B、脑脊液中H+的刺激C、血液中H+增加D、血液中Cl-的变化20、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是由下列哪对神经传递的? AA、迷走神经B、舌下神经C、副神经D、舌咽神经21、肺换气的动力是 DA. 呼吸肌的舒缩活动B. 胸内负压的抽吸作用C. 大气压与肺泡气间的压力差D. 大气压与血液的气体分压差22、下列哪种情况下氧解离曲线右移? AA. 血液中CO2张力增高B. 血液中CO2张力降低C. 血液中pH值增高D. 血液中2,3-二磷酸甘油酸减少23、CO2分压由高到低的顺序通常是 DA. 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B. 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C. 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呼出气D. 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24、低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通过 AA. 外周化学感受器而实现的反射性效应B.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C. 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D.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25、控制呼吸基本节律的神经元位于 BA. 脊髓前角B. 延髓C. 中脑D. 脑桥背外侧部E. 下丘脑26、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 AA. 抑制B. 兴奋C. 抑制大于兴奋D. 抑制与兴奋相等E. 兴奋大于抑制27、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下述哪项错误 C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28、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是 CA.一定程度的缺氧B.血H+浓度升高C.一定浓度的CO2D.以上全错三、是非题(对)1、在动物实验中,若切断动物的两侧迷走神经后,其呼吸加深变慢。
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
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
牵张反射是指当特定类型的外部刺激(启发因子)促使感觉器官发出一定的回应时,脊髓中某些神经元必然发出具有特定模式的电信号,从而反射作出正确的动作反应。
这种特殊的反射作用,有助于动物控制身体的各种行为,使身体有适应变化环境,实现生存的能力。
牵张反射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反应,无需动物进行思考或判断就可以迅速作出反应。
比如,当听到锐利的响声时,动物会迅速地聚拢头部,以保护自己的耳朵,由此可见牵张反射的重要性。
牵张反射也被称之为反射性调节,它是日常行为中最常用的调节方式。
比如,当一个人看到火苗时,会立刻本能地逃离,因此逃离火苗就是一种牵张反射的表现。
牵张反射的发生有其特定的条件,以便于动物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反应。
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刺激反应”,也就是说,在特定的环境下,一定的刺激必然会导致特定的反应。
牵张反射常常用来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了解人类脑部的构造和功能。
比如,可以用它来研究脊髓神经元及其网络,以及下丘脑和基底节的活动,这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深入了解脑部的结构,以及下丘脑和基底节如何协调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此外,牵张反射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脊髓病变所造成的影响,例如运动障碍,痉挛和瘫痪等症状。
特别是当患者施行某些特定的运动时,如果其牵张反射未发挥正常作用,则很可能导致病症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牵张反射是一种重要的反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脊髓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助于揭示脊髓病变的影响。
它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改进脊髓功能、克服伤病和加强健康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
牵张反射是指有完整神经控制的骨骼肌在受外力牵拉伸长时,该肌肉发生自身会出现收缩的反射。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为肌梭。
肌梭外层是一结缔组织囊,囊内含有很多根肌纤维,称为梭内肌纤维。
囊外肌纤维称为梭外肌纤维。
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并联,当肌纤维受到牵拉刺激时,肌梭也能感受到肌肉长度的变化。
梭内肌纤维的两端为收缩成分,中间为非收缩成分,呈串联关系。
梭内肌纤维分为核袋纤维和核链纤维。
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作用于收缩较快的快肌纤维,比如跟腱反射,几乎可以同步性表现收缩的动作。
因为时间过短,只够一次突触传递,可见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
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不表现为明显的动作。
例如人能做各种各样的姿势都是因为这个原理。
所以肌紧张是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也是随意运动的基础。
肌紧张主要作用于较慢的慢肌纤维。
肌紧张常表现为同一肌肉的很多运动单位交替进行收缩。
肌紧张中枢的突触有很多,属于多突触反射。
伸肌和屈肌都会出现牵张反射,主要发生在抗重力较强的伸肌。
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和肌张力来检查神经系统病变情况。
一旦出现这两项减弱或消失,就提示反射弧损害或中断;而亢进则提示高位中枢有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牵张反射的名词解释
牵张反射是指当人的皮肤、肌肉或肌腱受到牵张或拉伸刺激时,引起相应肌肉的自发性收缩反应,使身体部位维持稳定姿势的一种生理现象。
该反射是机体保护和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
牵张反射由复杂的神经回路控制,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肌肉及脊髓等结构。
当肌肉或肌腱受到快速伸张或拉伸时,激活皮肤、肌肉和肌腱内部的感受器,称为牵张感受器。
这些感受器能够探测到肌肉的伸长速度、位置变化和张力等信息,并通过感受神经末梢传递给脊髓。
在脊髓中,感受器传递的信息会被送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脊髓通过反射弧机制将信号从感受器传递至相应肌肉的运动神经元,从而引发肌肉的自发性收缩,使其产生反射性牵张反应。
牵张反射具有很高的速度和敏感性。
当人的肌肉受到意外的拉伸或牵拉时,牵张反射能够迅速产生肌肉的收缩反应,以保护身体免受损伤。
例如,当我们踩到一根钉子时,脚趾的肌肉会迅速收缩,使我们迅速将脚抽回,以免更大的伤害。
牵张反射的作用不仅限于保护机体免受损伤,还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例如,在行走过程中,当一只脚离开地面时,身体的重心会偏向该脚的另一侧,刺激该侧的感受器,引起相应肌肉的收缩反应,从而维持身体的平衡姿势。
除了保护和平衡作用,牵张反射还与神经发育和运动学习等方面有关。
在幼儿时期,牵张反射对于婴儿学习控制身体姿势和运动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牵张反射会逐渐被其他更高级的运动控制机制所取代,从而使得婴儿能够控制身体的运动和姿势。
总之,牵张反射是一种在受到牵张或拉伸刺激时,引起相应肌肉自发性收缩反应的生理现象。
它对于身体的保护和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与神经发育和控制身体运动等方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