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藩主任眼病防治顾护脾胃思想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藩主任眼病防治顾护脾胃思想体会【关键词】眼病防治;顾护脾胃

苏藩主任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中医眼科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五十年,在中医眼病专业颇有建树。苏藩主任在眼病防治中,非常重视顾护脾胃。他认为疾病发生常与脾胃相关。

脾胃居中土,是脏腑的中心,与其他脏腑关系很密切,脾胃有病很容易影响其他脏腑,而且根据五行关系,很容易出现相生相克的疾病传变现象。正如《慎斋遗书》所说:“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如脾生血心主血,脾气足则生化气血功能旺盛,心血充盈;脾气虚则化源不足,心血亏虚。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滋生相互促进,肾阳可以温煦脾气,以发挥其运化功能;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又可资助肾的藏精。故在治疗上,应该考虑到疾病的传变规律,顾此及彼。正如李东垣所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所谓“四季脾旺则无病”说明了在一年四季中,如果脾胃的功能旺盛,则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强调了调理脾胃在疾病治疗和养生的重要性。正所谓:“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亡”,认识到脾胃的重要性,能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及早预防。故苏藩主任在眼病防治中顾护脾胃的治疗思想是比较突出的。

1苏藩主任调理脾胃的四个原则

1.1时刻顾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在治疗时必须时刻顾护脾胃。如前人所言:“胃气一败,百病难施”。

故导师在使用大苦、大寒的药物,如黄芩、黄柏、黄连、栀子、龙胆草等药,一定是要“有是病受是药”,且常选用炮制过的或是配用顾护脾胃之品如波寇、砂仁、苍术之类。又如生地、熟地、枣皮之类滋腻之品,多壅遏气机影响脾之运化,用时亦须佐入助脾健运之品。

1.2调整升降燥润脾主升,胃主降,脾为阴土,喜温燥,胃为阳土,喜凉润。苏藩主任认为调理脾胃重在分辨阴阳升降的状态,而施以燥润、升降等法使之各得其所。

1.3防止纯补呆滞苏藩主任认为不可一见有脾胃虚弱之证就大

补之,恣意使用参、芪之品,补脾及健脾的区别需细细体味。若脾虚湿滞,定当健脾化湿,多选用三仁汤,健脾化湿二者皆取,枢转中焦气机。

1.4注意饮食宜忌医家前贤早就提出“饮食有节”的养生之道及“食疗”之法。苏藩主任认为合理的饮食是促进脾胃运化正常的重要一环。嘱患者注意饮食宜忌,同时讲究服药时间,不空腹服药,而是在半空腹(餐后半小时-1小时)服药,以免伐伤脾胃。

2病案

2.1病案举隅1

陈××,女,36岁,因双眼红肿、眵多流泪2天来诊。伴见口苦咽干,溲黄便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专科检查:双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大量脓性分泌物,角膜透明,kp(-),前房(-)。中医诊断:暴风客热,证属湿热毒邪上扰,西医诊断:双眼急性结膜炎。

苏藩主任治以清热祛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加白蔻仁、砂仁等健脾助运之品,五剂服瘥。按语:苏藩主任认为针对该患者病因,大苦、大寒之龙胆草、黄芩、黄柏、黄连、栀子等必要用之,否则杯水车薪,病邪难去。但患者长期便溏,有脾失健运一面,故在治疗时要顾及,予白蔻仁、砂仁等健脾助运之品,同时注重凉药温服,饭后服药,顾护脾胃,方能去病邪,安正气。

2.2病案举隅2

李××,女,68岁,因双眼视物模糊半年天来诊。伴见纳差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声息低弱,舌淡苔薄腻,脉沉细。专科检查:vod0.3vos0.5双眼前节(-),晶状体混浊,眼底黄斑区污秽病灶,中心反光消失。ffa:双眼陈旧性黄斑病变。中医诊断:1.视瞻混渺2.圆翳内障,证属脾失健运,西医诊断:双眼陈旧性黄斑病变。苏藩主任治以健脾助运,予三仁汤加减。随诊三次,守方加减,服药十余剂后自觉纳可,大便渐调,精神转佳,双眼视物较前清晰,视力提高至vod0.6vos0.8。按语:苏藩主任认为,本例患者,一派脾气虚弱之象,但详查病历,可见患者在外治疗,参芪之品服之不少,但病无所减,究其原因,患者非脾胃真正虚弱,而是脾胃呆滞,失于运化,气化不利。而另一方面,通过三仁汤的气化助推作用,使脾胃运化加强,气血生化有源,五脏之精能上荣于目,神光得以发越。

苏藩主任认为,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气化”,气机运转,机体才可能重新归于平衡,人体自我修复的功能才能调动起来,疾

病才会痊愈。而在气化这一过程中,中土脾胃升降枢转起着关键的作用。故治疗中,必要兼顾脾胃,不可一味攻之、补之,而不顾及脾胃。另一方面,苏主任认为,若中焦失于运化,药物服下,同样不会运化于至机体,只是“过肠之药”,起不到治疗效果。另外,调中州以安五脏,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中土为四运之轴,上输心肺,下盖肝肾,外灌四旁,脾胃健,则谷气充旺,可令五脏皆安。”叶天士也说“上下交损,当治其中。”孙思邈:“五脏不足,调于胃。”脾属土,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在治疗上,不仅脾胃自身有病需从脾胃论治,其他四脏有病亦需注意调中州,理脾胃。通过壮子益母以养心,培土生金以保肺,扶土抑木以调肝,敦土治水以治肾,培后天以养气血。

参考文献

[1]啟玄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脾胃论》注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0.

[3]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医专业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78.

[4]危北海,主编.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5]邓亚平,等.中医眼科学.成都中医学院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