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吞咽障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唯一定量分析咽部的食管力量的检查
(八)表面肌电图检查(SEMG)
方法:把电极贴于吞咽肌群表面,检测吞咽时肌群活动的生物电 信号。
优点:直接评估口咽部肌肉在放松和收缩时引起的生物电活动; 无创;判断咀嚼肌和吞咽肌的功能;鉴别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损害; 可以利用肌电反馈技术进行吞咽训练。
(九)脉冲血氧定量法(pules oximetry)
(五)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VFSS)
显示咽部快速活动细节,对整个吞咽过程详细评估、分析。不同 黏稠度;不同容积;不同吞咽阶段;不同姿势;侧位、正位成像
目前公认最全面、可靠、有价值 “理想方法”、“金标准”
(五)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SS)
用喉镜经过咽腔或 鼻腔观察下咽部和喉部,在直视下直接观察 会厌、杓状软骨、声带等咽及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状况。
作用:收紧、抬高软腭、扩张或缩紧口峡。 食块在口腔内保持、向咽部移送、鼻咽腔 闭锁
三叉N 、舌咽、迷走N 异常:
舌肌
舌内肌、舌外肌 作用:改变舌形态、位置。咀嚼、形成
食块、运送食块 舌咽、舌下N 异常:
咽肌
咽缩肌(上中下3层)、咽提肌 作用:封闭咽腔、下推食块、上提喉和咽 迷走N、舌咽N 异常:滞留、气道不能关闭
喉部肌肉
喉外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喉 内肌
作用:抬高和降低舌骨,参与吞咽反射; 开大或缩小声门裂,紧张或松弛声带
三叉N 、面N、舌下N、 颌N 异常:
食管上括约肌(UES)(环咽肌)
静息状态下强直性收缩 作用:防止空气和胃内容物自由出入 异常:肌张力增高;喉上抬差
(三)正常吞咽过程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舌 软腭 o “a---”抬高 o 言语时鼻腔漏气 o 刺激腭弓有无呕吐反射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舌 软腭 喉 o 喉上抬 o 屏气 o 闭气后发声咳嗽
(三)吞咽功能评估
反复吞咽唾液试验(repetitive saliva swallowing test,RSST)
面肌
口轮匝肌、颊肌 作用:闭唇、向外拉嘴角,使唇颊
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食块 在口腔内保持和吞咽 面N 异常:
咀嚼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作用:上提下颌、下颌侧方移动。咀嚼、
搅拌、食块形成 三叉N 异常:
翼外肌 翼内肌
腭肌
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 腭舌肌
图
反复吞咽唾液试验 饮水试验
Yes
基本评估
特殊评估
No 观察
No 基本排除
监测手段
脉
V
V
测
超
S
冲
F
E
压
声
E
血
S
S
检
检M
氧
S
S
查
查G
定
量
四、吞咽障碍的治疗
吞咽障碍的治疗手段
间接训练:不摄食,吞咽器官的运动训练,感觉促进训 练
冷按摩引发吞咽测试
方法:冰冻棉棒蘸冰水,先湿润口唇、舌尖、舌面、舌后部、口 腔内粘膜;轻微刺激咽反射引发部位(腭弓、舌根、咽部后壁等)。
判断:食指水平置于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甲状软骨越过手指时 即为吞咽完成。
吞咽障碍的判定
能引起吞咽反射——刺激至吞咽发生的时间 3秒以内 →临床跟踪 3-5秒 →饮水测试 5秒以上 →仔细检查 有噎呛 →有吞咽障碍
不能引起吞咽反射
饮水测试(洼田俊夫,1982)
目的:是否能经口腔摄取或吞咽造影检查的筛选标准。 方法:让病人按习惯自己喝下温水30ml 观察内容:
1.从口腔含水至咽下结束的时间,以喉头运动为标准 2.呛咳情况
饮水试验(洼田,1982)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能不呛地一次咽下 分成两次以上,能不呛地咽下 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 分成两次以上咽下也有呛咳 屡屡呛咳,全量咽下困难
缺点 着重局部观察,对吞咽全过
程、解剖结构和食团的关系、 环咽肌和食管功能等方面的 信息不多,需要VFSS进行补 充。
(六)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
探头放置:颏下 观察内容:吞咽时口咽软组织的结构和动力、舌运动、舌骨和喉
的提升、食团的运转情况、咽腔食物残留 优点:无辐射、无创伤、能在床边检查,并能提供反馈治疗,对
舌的异常运动优势明显,特别是儿童。 不足:只能观察某一吞咽阶段,因咽喉中气体影响对食管上括约
肌观察不理想。
(七)测压检查(manometry)
用带有环周压力感应器的固态测压导管进行。把每次吞咽过程中 压力感应器感受到的信息传到计算机进行整合分析,得到咽收缩 峰值压及时间,食管上段括约肌静息压、松弛率及松弛时间,分 析有无异常的括约肌开放、括约肌阻力和咽推进力。
嵌塞于硬腭(舌体上抬) 咀嚼不当(咀嚼肌) 食物的抬举、成形和推进困难(舌前2/3运动异常) 误咽(舌腭闭合障碍)-“吞咽前呛咳”、“小口不呛大口呛” 可伴构音障碍,或味觉、温度觉、触觉和实体觉减退或丧失
2.口腔期吞咽障碍的特征
不能送到口腔后部,反复试图 吞咽动作,咽期启动延迟或困 难,或分次吞咽,常需“仰头 吞咽”
不显性误咽
量少,本人觉察不到。 部分患者有误吸但没有观察到。文献报道在饮食无呛咳中有
30%-50%存在误咽 国外改良吞钡研究17例有误吸者中,14例(82.4%)表现为无
症状性误吸 胃肠营养,夜间或仰卧位时胃部存留物逆流→误咽、肺炎。
三、吞咽功能的评价
(一)目的
有无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的解剖和生理学依据 误咽的危险因素 确定营养方式 提供治疗依据
吞咽反射的推断——喉部上抬
以吞咽反射(Swallowing Reflex)作为重要参照
观察喉部能否上升2cm作为指标 食指:下颌窝
中指:舌骨 无名指:甲状软骨 尾指:环状软骨
二、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表现
概述
指口腔、咽、食管等吞咽器官发生病变时,患者的饮食出现障碍 或不便而引起的症状。
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吞咽不畅——滴水难进 急性期并发率高,40%(29~60.4 % ) 部分病人2W左右可自行恢复 肺炎、脱水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一般状况,
梨状隐窝的泡沫状唾液潴留 唾液流入喉部的状况 声门闭锁的程度 食管入口处的状态 吞咽不同黏稠度的食物时吞咽启动速度、吞咽后咽腔残留、食
物是否出现在会厌下气道
(五)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VFSS)
优点 提供最佳的吞咽策略(最初
摄食状态、经口进食时间、 食物性状) 能在床边、ICU进行 无放射辐射
饮水试验
RSST :(才藤荣一,1996) 简单的预筛查
目的:测定吞咽反射的引发性和协调性。 体位:坐位或卧位,身体放松 方法:检查者把手指放在患者的喉结及舌骨之间,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
咽,喉结和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再复位。喉结下降时刻即为吞 咽完成时刻。观察30秒,以吞咽次数作为观察值。 注意: 口腔干燥无法吞咽时,可在舌面上注入1ml水。 高龄患者30秒内能做3次即可。 不能听从指令者可在口腔和咽部作冷按摩,观察吞咽动作及所需时间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舌 软腭 喉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o 粘膜有无破损; o 唇沟、颊沟是否正常; o 舌的外形、表面是否干燥、结痂 o 牙齿(松动、义齿) o 口腔分泌物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o 静止状态的位置; o 有无流涎; o 露齿时口角收缩运动; o 闭唇鼓腮; o 反复u-i
认知期 准备期 口腔期(随意) 咽 期(反射) 食道期(蠕动)
口腔期
开口纳食→口唇闭锁,舌根与软腭相接→口腔内保持 液体 半固体→以舌、腭挤碎 食块形成→向咽腔移送 固体→咀嚼
咽期
腭肌收缩,软腭抵咽后壁,鼻咽关闭 咽提肌收缩,上提咽喉,会厌呈水平状,喉入口关闭 封闭口峡 食道入口开放,咽缩肌依次收缩,食物入食管
结果判定: Ⅰ级,5秒内,————— 正常 Ⅰ级,5秒以上;Ⅱ级—— 可疑 Ⅲ、Ⅵ、Ⅳ级——————异常
直接做危险! 先初筛
(四)摄食过程的评估
食物类型 1. 流质:水、清汤、茶 2. 半流质:稀粥、麦片饮料 3. 糊状食物:米糊、浓粥,平滑而柔软,最易吃 4. 半固体:烂饭、面条 5. 固体:米饭,馒头 6. 进食顺序:糊状食物→半流质→流质→半固体→固体 7. 进食量:1/4茶匙(2.5ml) →半茶匙→1茶匙→1匙半 8. 进食液体餐具选择:匙→杯 →吸管 9. 评估时间:20~30min 10. 评估内容:各期吞咽情况,吞咽时间,进食姿势;呼吸
3.咽期吞咽障碍的症状
吞咽反射缺乏-进流食困难“咽即呛” 吞咽反射延迟-咽部感觉异常,或咽肌运动紊乱和收缩力减弱。
“咽即呛”、“稠的不呛稀的呛(食物流动快慢)”、“咽不干 净”、“吞咽后呛咳”、“夜咳(有残留)”
(三)误咽的后果
饮食困难:进食安全、进食速度、饮食质量 饮食减少:脱水、营养不良 误吸:窒息、吸入性肺炎(避免插胃管时食物反流) 心理障碍:抑郁、社交隔离 交流障碍
约1/3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其中40%无症状。近年来,除VFSS、 VESS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提倡应用脉冲血氧定量法。
优点:较可靠的评估吞咽时发生误吸;无创、可重复操作。 缺点:血氧饱和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检测老年人、吸烟者、慢性
肺部疾病等患者时需谨慎,综合判断。
评
估
病史+临床评估
流
程
Yes
误咽的分类(引用藤谷顺子,1996)
分类 前咽期型 喉上抬期型 喉下降期型 吞咽不全型
机制
由于口腔内食物保持不良,食物在喉部开始上抬之前流入 咽部,进入气道
咽部初期由于喉部上抬不够或声门闭锁不全,喉部不能闭 锁发生误咽
咽部期后,上抬的喉部下降、声门扩张时,残留在喉部内 的食物进入气道
严重障碍导致食管无法扩张,进入咽部的食物直接进入气 道
(二)吞咽功能的评价内容
临床检查 病史 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吞咽功能评估 摄食过程的评估 吞咽失用的检查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非影像学检查
(一)病史
吞咽障碍的症状???
* 呛:什么时候呛? * 咳嗽:进食中及食后是否咳,是否夜咳 * 痰的性状及量:食物残渣是否多,开始进食是否多痰 * 咽部异样感、食物残留感 * 口腔内污物 * 胸口食物堵塞感 * 声音:食后有无变化 * 进食内容变化:只选易吞咽的食物 * 进食时间延长:口内总塞满食物吞咽不下 * 进食方式变化:仰头进食、食物从口中洒落 * 食欲是否低下 * 进食时疲劳 * 体重减轻、脱水:其他原因不明时尤其要注意 * 屡患吞咽性肺炎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o 静止状态的位置; o 言语、咀嚼时的位置; o 抗阻运动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舌 o 静止状态的位置; o 伸舌、抬高、两侧运动、交替运动;抗阻运动 o 感觉:过敏、减退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经)
脑或以上)
咽反射期
减弱甚至消失。进食水时呛,误 咽反射一定程度残留;
咽突出
但延迟,误咽
准备期、口腔期
无或轻。常有食物及大量唾液滞 严重 留于口腔内。重者口常张开,唾 液外溢,不能讲话和吞咽。
情感障碍
少见
常伴有强哭强笑
(二)各期障碍的表现
1.准备期障碍(咀嚼、食块形成)
流涎 (唇闭合,下颌上抬、感觉减退) 食物在患侧面颊堆积(舌运动、面颊的紧张度、感觉减退)或食物
甚至死亡。 各国脑卒中治疗指南 专业人员治疗
(一)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
脑卒中 脑外伤 运动神经元病 多发性硬化 帕金森症 脑瘫 口腔疾病 阿尔兹海默病 食道癌、鼻腔癌、头颈部肿瘤等
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受损部位
下运动神经元(延髓或相关颅神 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桥
第十一章吞咽障碍
一、正常的吞咽过程
一个流畅协调的动态连续过程 由相关肌肉、关节和神经协调作用下完成 600-1000余次/d 100多块肌肉 咽期反射运动(﹤1S) 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
(一)吞咽器官
唇 颊 口腔 牙齿 舌 硬、软腭 咽(鼻腔、口咽、鼻咽)
食管
(二)有关肌肉
面肌 咀嚼肌 腭肌 舌肌 咽肌 喉肌 食管上括约肌
(八)表面肌电图检查(SEMG)
方法:把电极贴于吞咽肌群表面,检测吞咽时肌群活动的生物电 信号。
优点:直接评估口咽部肌肉在放松和收缩时引起的生物电活动; 无创;判断咀嚼肌和吞咽肌的功能;鉴别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损害; 可以利用肌电反馈技术进行吞咽训练。
(九)脉冲血氧定量法(pules oximetry)
(五)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VFSS)
显示咽部快速活动细节,对整个吞咽过程详细评估、分析。不同 黏稠度;不同容积;不同吞咽阶段;不同姿势;侧位、正位成像
目前公认最全面、可靠、有价值 “理想方法”、“金标准”
(五)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SS)
用喉镜经过咽腔或 鼻腔观察下咽部和喉部,在直视下直接观察 会厌、杓状软骨、声带等咽及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状况。
作用:收紧、抬高软腭、扩张或缩紧口峡。 食块在口腔内保持、向咽部移送、鼻咽腔 闭锁
三叉N 、舌咽、迷走N 异常:
舌肌
舌内肌、舌外肌 作用:改变舌形态、位置。咀嚼、形成
食块、运送食块 舌咽、舌下N 异常:
咽肌
咽缩肌(上中下3层)、咽提肌 作用:封闭咽腔、下推食块、上提喉和咽 迷走N、舌咽N 异常:滞留、气道不能关闭
喉部肌肉
喉外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喉 内肌
作用:抬高和降低舌骨,参与吞咽反射; 开大或缩小声门裂,紧张或松弛声带
三叉N 、面N、舌下N、 颌N 异常:
食管上括约肌(UES)(环咽肌)
静息状态下强直性收缩 作用:防止空气和胃内容物自由出入 异常:肌张力增高;喉上抬差
(三)正常吞咽过程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舌 软腭 o “a---”抬高 o 言语时鼻腔漏气 o 刺激腭弓有无呕吐反射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舌 软腭 喉 o 喉上抬 o 屏气 o 闭气后发声咳嗽
(三)吞咽功能评估
反复吞咽唾液试验(repetitive saliva swallowing test,RSST)
面肌
口轮匝肌、颊肌 作用:闭唇、向外拉嘴角,使唇颊
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食块 在口腔内保持和吞咽 面N 异常:
咀嚼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作用:上提下颌、下颌侧方移动。咀嚼、
搅拌、食块形成 三叉N 异常:
翼外肌 翼内肌
腭肌
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 腭舌肌
图
反复吞咽唾液试验 饮水试验
Yes
基本评估
特殊评估
No 观察
No 基本排除
监测手段
脉
V
V
测
超
S
冲
F
E
压
声
E
血
S
S
检
检M
氧
S
S
查
查G
定
量
四、吞咽障碍的治疗
吞咽障碍的治疗手段
间接训练:不摄食,吞咽器官的运动训练,感觉促进训 练
冷按摩引发吞咽测试
方法:冰冻棉棒蘸冰水,先湿润口唇、舌尖、舌面、舌后部、口 腔内粘膜;轻微刺激咽反射引发部位(腭弓、舌根、咽部后壁等)。
判断:食指水平置于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甲状软骨越过手指时 即为吞咽完成。
吞咽障碍的判定
能引起吞咽反射——刺激至吞咽发生的时间 3秒以内 →临床跟踪 3-5秒 →饮水测试 5秒以上 →仔细检查 有噎呛 →有吞咽障碍
不能引起吞咽反射
饮水测试(洼田俊夫,1982)
目的:是否能经口腔摄取或吞咽造影检查的筛选标准。 方法:让病人按习惯自己喝下温水30ml 观察内容:
1.从口腔含水至咽下结束的时间,以喉头运动为标准 2.呛咳情况
饮水试验(洼田,1982)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能不呛地一次咽下 分成两次以上,能不呛地咽下 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 分成两次以上咽下也有呛咳 屡屡呛咳,全量咽下困难
缺点 着重局部观察,对吞咽全过
程、解剖结构和食团的关系、 环咽肌和食管功能等方面的 信息不多,需要VFSS进行补 充。
(六)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
探头放置:颏下 观察内容:吞咽时口咽软组织的结构和动力、舌运动、舌骨和喉
的提升、食团的运转情况、咽腔食物残留 优点:无辐射、无创伤、能在床边检查,并能提供反馈治疗,对
舌的异常运动优势明显,特别是儿童。 不足:只能观察某一吞咽阶段,因咽喉中气体影响对食管上括约
肌观察不理想。
(七)测压检查(manometry)
用带有环周压力感应器的固态测压导管进行。把每次吞咽过程中 压力感应器感受到的信息传到计算机进行整合分析,得到咽收缩 峰值压及时间,食管上段括约肌静息压、松弛率及松弛时间,分 析有无异常的括约肌开放、括约肌阻力和咽推进力。
嵌塞于硬腭(舌体上抬) 咀嚼不当(咀嚼肌) 食物的抬举、成形和推进困难(舌前2/3运动异常) 误咽(舌腭闭合障碍)-“吞咽前呛咳”、“小口不呛大口呛” 可伴构音障碍,或味觉、温度觉、触觉和实体觉减退或丧失
2.口腔期吞咽障碍的特征
不能送到口腔后部,反复试图 吞咽动作,咽期启动延迟或困 难,或分次吞咽,常需“仰头 吞咽”
不显性误咽
量少,本人觉察不到。 部分患者有误吸但没有观察到。文献报道在饮食无呛咳中有
30%-50%存在误咽 国外改良吞钡研究17例有误吸者中,14例(82.4%)表现为无
症状性误吸 胃肠营养,夜间或仰卧位时胃部存留物逆流→误咽、肺炎。
三、吞咽功能的评价
(一)目的
有无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的解剖和生理学依据 误咽的危险因素 确定营养方式 提供治疗依据
吞咽反射的推断——喉部上抬
以吞咽反射(Swallowing Reflex)作为重要参照
观察喉部能否上升2cm作为指标 食指:下颌窝
中指:舌骨 无名指:甲状软骨 尾指:环状软骨
二、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表现
概述
指口腔、咽、食管等吞咽器官发生病变时,患者的饮食出现障碍 或不便而引起的症状。
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吞咽不畅——滴水难进 急性期并发率高,40%(29~60.4 % ) 部分病人2W左右可自行恢复 肺炎、脱水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一般状况,
梨状隐窝的泡沫状唾液潴留 唾液流入喉部的状况 声门闭锁的程度 食管入口处的状态 吞咽不同黏稠度的食物时吞咽启动速度、吞咽后咽腔残留、食
物是否出现在会厌下气道
(五)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VFSS)
优点 提供最佳的吞咽策略(最初
摄食状态、经口进食时间、 食物性状) 能在床边、ICU进行 无放射辐射
饮水试验
RSST :(才藤荣一,1996) 简单的预筛查
目的:测定吞咽反射的引发性和协调性。 体位:坐位或卧位,身体放松 方法:检查者把手指放在患者的喉结及舌骨之间,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
咽,喉结和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再复位。喉结下降时刻即为吞 咽完成时刻。观察30秒,以吞咽次数作为观察值。 注意: 口腔干燥无法吞咽时,可在舌面上注入1ml水。 高龄患者30秒内能做3次即可。 不能听从指令者可在口腔和咽部作冷按摩,观察吞咽动作及所需时间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舌 软腭 喉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o 粘膜有无破损; o 唇沟、颊沟是否正常; o 舌的外形、表面是否干燥、结痂 o 牙齿(松动、义齿) o 口腔分泌物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o 静止状态的位置; o 有无流涎; o 露齿时口角收缩运动; o 闭唇鼓腮; o 反复u-i
认知期 准备期 口腔期(随意) 咽 期(反射) 食道期(蠕动)
口腔期
开口纳食→口唇闭锁,舌根与软腭相接→口腔内保持 液体 半固体→以舌、腭挤碎 食块形成→向咽腔移送 固体→咀嚼
咽期
腭肌收缩,软腭抵咽后壁,鼻咽关闭 咽提肌收缩,上提咽喉,会厌呈水平状,喉入口关闭 封闭口峡 食道入口开放,咽缩肌依次收缩,食物入食管
结果判定: Ⅰ级,5秒内,————— 正常 Ⅰ级,5秒以上;Ⅱ级—— 可疑 Ⅲ、Ⅵ、Ⅳ级——————异常
直接做危险! 先初筛
(四)摄食过程的评估
食物类型 1. 流质:水、清汤、茶 2. 半流质:稀粥、麦片饮料 3. 糊状食物:米糊、浓粥,平滑而柔软,最易吃 4. 半固体:烂饭、面条 5. 固体:米饭,馒头 6. 进食顺序:糊状食物→半流质→流质→半固体→固体 7. 进食量:1/4茶匙(2.5ml) →半茶匙→1茶匙→1匙半 8. 进食液体餐具选择:匙→杯 →吸管 9. 评估时间:20~30min 10. 评估内容:各期吞咽情况,吞咽时间,进食姿势;呼吸
3.咽期吞咽障碍的症状
吞咽反射缺乏-进流食困难“咽即呛” 吞咽反射延迟-咽部感觉异常,或咽肌运动紊乱和收缩力减弱。
“咽即呛”、“稠的不呛稀的呛(食物流动快慢)”、“咽不干 净”、“吞咽后呛咳”、“夜咳(有残留)”
(三)误咽的后果
饮食困难:进食安全、进食速度、饮食质量 饮食减少:脱水、营养不良 误吸:窒息、吸入性肺炎(避免插胃管时食物反流) 心理障碍:抑郁、社交隔离 交流障碍
约1/3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其中40%无症状。近年来,除VFSS、 VESS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提倡应用脉冲血氧定量法。
优点:较可靠的评估吞咽时发生误吸;无创、可重复操作。 缺点:血氧饱和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检测老年人、吸烟者、慢性
肺部疾病等患者时需谨慎,综合判断。
评
估
病史+临床评估
流
程
Yes
误咽的分类(引用藤谷顺子,1996)
分类 前咽期型 喉上抬期型 喉下降期型 吞咽不全型
机制
由于口腔内食物保持不良,食物在喉部开始上抬之前流入 咽部,进入气道
咽部初期由于喉部上抬不够或声门闭锁不全,喉部不能闭 锁发生误咽
咽部期后,上抬的喉部下降、声门扩张时,残留在喉部内 的食物进入气道
严重障碍导致食管无法扩张,进入咽部的食物直接进入气 道
(二)吞咽功能的评价内容
临床检查 病史 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吞咽功能评估 摄食过程的评估 吞咽失用的检查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非影像学检查
(一)病史
吞咽障碍的症状???
* 呛:什么时候呛? * 咳嗽:进食中及食后是否咳,是否夜咳 * 痰的性状及量:食物残渣是否多,开始进食是否多痰 * 咽部异样感、食物残留感 * 口腔内污物 * 胸口食物堵塞感 * 声音:食后有无变化 * 进食内容变化:只选易吞咽的食物 * 进食时间延长:口内总塞满食物吞咽不下 * 进食方式变化:仰头进食、食物从口中洒落 * 食欲是否低下 * 进食时疲劳 * 体重减轻、脱水:其他原因不明时尤其要注意 * 屡患吞咽性肺炎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o 静止状态的位置; o 言语、咀嚼时的位置; o 抗阻运动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舌 o 静止状态的位置; o 伸舌、抬高、两侧运动、交替运动;抗阻运动 o 感觉:过敏、减退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经)
脑或以上)
咽反射期
减弱甚至消失。进食水时呛,误 咽反射一定程度残留;
咽突出
但延迟,误咽
准备期、口腔期
无或轻。常有食物及大量唾液滞 严重 留于口腔内。重者口常张开,唾 液外溢,不能讲话和吞咽。
情感障碍
少见
常伴有强哭强笑
(二)各期障碍的表现
1.准备期障碍(咀嚼、食块形成)
流涎 (唇闭合,下颌上抬、感觉减退) 食物在患侧面颊堆积(舌运动、面颊的紧张度、感觉减退)或食物
甚至死亡。 各国脑卒中治疗指南 专业人员治疗
(一)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
脑卒中 脑外伤 运动神经元病 多发性硬化 帕金森症 脑瘫 口腔疾病 阿尔兹海默病 食道癌、鼻腔癌、头颈部肿瘤等
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受损部位
下运动神经元(延髓或相关颅神 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桥
第十一章吞咽障碍
一、正常的吞咽过程
一个流畅协调的动态连续过程 由相关肌肉、关节和神经协调作用下完成 600-1000余次/d 100多块肌肉 咽期反射运动(﹤1S) 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
(一)吞咽器官
唇 颊 口腔 牙齿 舌 硬、软腭 咽(鼻腔、口咽、鼻咽)
食管
(二)有关肌肉
面肌 咀嚼肌 腭肌 舌肌 咽肌 喉肌 食管上括约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