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内容主观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根据回答的内容来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然后再进 行 回 答 。 如 找 一 些 关 键 信 息 “ 这 是 时 代 的 问 题 ”“ 另 一 方 面”“另外”,由此可知,黄平是从“时代”“学者自身”和 “《读书》杂志本身”三个方面回答的。再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稍 加概括即可。
新京报:但是,现在比较有影响的年轻一代学者几乎没有在 《读书》上亮相,这是不是有些尴尬?
黄平:少数几个人说明不了问题。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 体育明星也无法相比。再有影响的学者在《读书》座谈时参与人 数也一定很有限,如果是像篮球明星乔丹、科比来了,那场面肯 定火爆。这是时代的问题。另一方面,学者成名不应该靠公共媒 体而应该靠专业。有些人给《读书》写文章不像当年那么认真了, 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另外,我 们在主观上也没有想过要制造“明星”,没有想要让谁在这里或 通过这里成名。客观上有人通过《读书》成名,但那不是我们刻 意而为的结果。
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 问题、新知识、新观点,但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 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 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 它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在这两个定位 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 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 书》了。
解答把握访谈内容“4 步走”
[典题示范] (2014·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 《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 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 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 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 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 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 艺、画画什么的。
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 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 你怎么看? 黄平: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 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 而不是一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 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 一定是在与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我们觉得,许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 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 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 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 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 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 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 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 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 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 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 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 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 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 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 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 60 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 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 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 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 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 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
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 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 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 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 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 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黄平:这首先可能是时代的原因。现在成名的是歌星、演艺 明星、体育明星,而不是思想者。不仅在《读书》成名的思想者 少了,在任何地方成名的思想者都少了。当年李泽厚一篇文章《孔 子再评价》在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今天他一篇文章的影响至 少无法和电视明星相比。现在这个时代的聚焦点不在思想上,甚 至不在文化上。这也是大众文化普及了,媒体形式多了造成的文 化现实。
多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 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 样的东西,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另外,这些年来,我 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对我们来 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
(节选自《新京报》,有删改)
1.第二个小标题下,针对《新京报》记者的第二个问题, 黄平是从哪几个方面巧妙回答的?请概括并说明。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有删改) 题目: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解题步骤 第一步:确定筛选区间。全文罗哲文先生回答了记者的十个 问题,其中第三至第六个问题的回答涉及研究长城的过程和结 论。
第二步:根据题干筛选出合乎要求的信息并加以概括。 【自主尝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程:①几十年前,看到书中的有关记载,想亲 自去实地考察;②80 岁高龄穿越罗布泊,寻访汉长城;③60 年间去 过长城很多次,历经艰险。 (2)结论:汉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修建的,是中国 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人教版高三语文总复习系列课程 《实用类文本阅读》
访谈内容主观题
主讲:吴老师
访谈作为实用类文本的一种文体,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它 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的 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社会 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类中,被命题人选作命题材料最多的是人 物专访。对于人物专访,高考常从“把握访谈内容”“分析访谈 技巧”这两方面来命题。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新京报: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觉得您执掌的《读书》 引发的讨论也好,专题也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 了,这是既定的计划吗? 黄平:计划谈不上。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 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 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缺乏世界眼 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 对当下的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
题型 1 把握访谈内容 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所以访谈 内容包括访谈者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
1.(2014·广东)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2.(2012·广东)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 作了倡导? 3.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4.围绕×××,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做了倡导?
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 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 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 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 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 远也不敢忘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时代方面:再有影响的学者,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 星、体育明星都无法相比。②学者自身方面:有些学者给《读书》 写文章不再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 等。③办刊思想方面:《读书》主观上就没有想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 里成名。
新京报: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 的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平: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 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 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时代的原因造成了文化的现实 新京报:在你和汪晖接手《读书》之前,几乎所有中生代学 者都在《读书》上发表文章,很多人通过《读书》成名。但是现 在数量却大大减少了,个中原因何在?
主持人:2003 年,您在 80 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 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 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 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 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 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 这句话一度流传甚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 爱之情。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倾向及文风、 作者群的改变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 刊物掌舵人,无疑是构成刊物成与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带着 众多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掌舵人之一黄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