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教学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了解清初戏曲成就及戏曲理论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生殿》与《桃花扇》主题之辨析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清初戏曲概述
清初戏曲的数量少于中期,但却达到了清代戏曲的高峰。传奇数量虽少于杂剧,但艺术质量却超过杂剧。所以清初的传奇代表清代戏曲的最高水平。
清初戏曲创作有三个流派:
(一)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作者身分和作品都具较强的市民色彩。李玉早期《一笠庵四种曲》,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被称为“一人永占”。
《清忠谱》写苏州市民反对魏忠贤党羽的真实事件。
《千钟禄》写巨大的历史变动给人们带来的失落感。苏州派作家朱素臣的《十
五贯》系改编宋话本,广为流传。
(二)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案头化倾向。吴伟业的《秣陵春》、《通天台》、《临春阁》多是抒发亡国之悲。尤侗的《读离骚》、《桃花源》、《吊琵琶》都是借前人故事抒写怀才不遇的情怀。
(三)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他们讲究戏曲的形式技巧,以戏曲的娱乐功能为最高目标。李渔作剧10种,几乎全部是婚恋故事,大量运用偶然性、意外性、误会、认错、逆转等手法。
第二节《长生殿》
(一)洪升的生平、著作
1、一生贫苦,没有出仕,政治上受到两次打击后,隐居原籍,寄情山水。
2、先后师事诸名家诗人,学众家之长,有诗集留世。戏剧创作现流传的有《四婵娟》和《长生殿》。
(二)《长生殿》的思想
1、《长生殿》的故事是一历史题材,见于史传,流传于民间,历代文人进行创作,思想倾向各有不同。
2、对《长生殿》的主题思想认识不一,或说歌颂爱情,或说讽刺罪恶,或说思想混乱,或说双重主题,众说纷纭。
3、作品的主线是描写李隆基和杨玉环二人爱情的悲剧,作家笔下的主角既是帝王妃子,又是在传说基础上创造出的理想人物,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4、作品也揭露了唐王朝政治的腐败,这是全剧的一条副线,是作为李、杨爱情的背景去描写的。一方面是李、杨二人寄情声色造成的后果,一方面又是导致他们二人悲剧的直接原因。
第三节孔尚任和《桃花扇》
(一)孔尚任的生平著作
1、孔尚任的一生可分两个时期:前期对清王朝感恩戴德,怀有效忠报国的抱负;后期感受到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深重,写下不少反映现实、抒发不平的诗文。
2、《桃花扇》演出后,遭到打击,罢官归里。
3、诗文与戏剧创作。有诗文集《石门山集》、《湖海集》,传奇《小忽雷》。
(二)《桃花扇》的思想
1、作品“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李香君、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明王朝的兴亡。抒发了历史兴亡与人生虚幻的感慨。
2、作品揭露了南明王朝皇帝昏庸,奸臣专权残暴的罪恶。揭示出这一小朝廷灭亡的原因。
3、作品以悲壮的心情歌颂了英勇抗战、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痛斥了屈节投降的民族败类。
4、歌颂了李、侯二人坚贞不渝的爱情和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分析侯方域和李香君形象。
5、剧本没揭示出明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结尾的消极思想。
(三)《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1、作者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剧中涉及的大事和人物基本上都是真人真事,但作者又“稍有点染”,进行艺术加工,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主要人物李香君形象塑造非常成功。
2、结构与构思独具匠心,以一把扇子贯穿全剧,既有象征意义,又在结构上起到穿线的作用。
第四节李渔的戏曲理论
李渔的小说、戏曲都有成就,但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戏曲理论。在《闲情偶寄》中有详尽阐述。
(一)强调剧本创作的“舞台性”,最重演出效果。“手则握笔,口却登场”
(二)强调剧本创作的创新性“脱窠臼”“戒荒唐”“审虚实”
(三)重视剧本结构,“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
(四)“贵浅显,戒浮泛“的语言。
(五)精当的宾白与自然的科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