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期末复习(最新)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全册复习课件

体味文化 文化是什么
文
文化与
化
社会
在
文 化 与 生 活
文化与经 济、政治
三者关系、 文化对社会 发展的作用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中
感受文化 影响特点
的
影响
地
位
文化对
人的影
文化
文化与个人成
响
塑造 人生 整理ppt
长的关系
1
一、体味文化
1、文化现象无时无处不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 不同的特点
2、什么是文化
(3)我国应如何应对: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 强大的智力支持。
整理ppt
6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文化塑造人生
整理ppt
7
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传统文艺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作用
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整进理步ppt 、妨害人的发展消极作17用。
5、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3、传媒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传媒开始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标志是
印刷媒体的推广 所谓大众传媒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4、文化交流作用:促进中整理华ppt 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14 展
整理ppt
15
文
文化与
化
社会
在
文 化 与 生 活
文化与经 济、政治
三者关系、 文化对社会 发展的作用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中
感受文化 影响特点
的
影响
地
位
文化对
人的影
文化
文化与个人成
响
塑造 人生 整理ppt
长的关系
1
一、体味文化
1、文化现象无时无处不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 不同的特点
2、什么是文化
(3)我国应如何应对: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 强大的智力支持。
整理ppt
6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文化塑造人生
整理ppt
7
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传统文艺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作用
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整进理步ppt 、妨害人的发展消极作17用。
5、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3、传媒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传媒开始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标志是
印刷媒体的推广 所谓大众传媒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4、文化交流作用:促进中整理华ppt 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14 展
整理ppt
15
文化生活复习课件

2023
文化生活复习全套课 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高考真题解析与模拟试题
2023
PART 01
文化与生活
REPORTING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总结词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详细描述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总结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 于提高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023
PART 02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REPORTING
科学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相互促进
科学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和文化水平,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智力 支持和精神动力;而思想道德建设能够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
VS
共同发展
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 的,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两者的共同 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备考建议与解题技巧
总结词:策略指导
详细描述: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提供备考建议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优化复习策略,提高复习 效率。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旨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生活复习全套课 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高考真题解析与模拟试题
2023
PART 01
文化与生活
REPORTING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总结词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详细描述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总结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 于提高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023
PART 02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REPORTING
科学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相互促进
科学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和文化水平,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智力 支持和精神动力;而思想道德建设能够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
VS
共同发展
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 的,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两者的共同 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备考建议与解题技巧
总结词:策略指导
详细描述: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提供备考建议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优化复习策略,提高复习 效率。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旨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课复习课件

3、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 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有反作 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 响。
(3)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 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 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样
性 与文
1、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有哪些?P34-35
文 化 传
化 在 交 流
2、什么是大众传媒?推广标志是什么? 3、文化交流传播的意义?
播
中 传
4、在文化交流传播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播
传
统
文 化 的
文 化 的 继
继承
承
性
与 文
文 化 在
化继
发 展
承 中 发
展
1、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2、传统文化的特征:P42 3、传统文化作用的二重性: 4、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P42-43 5、如何继承传统文化?P43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 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 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C )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自然科学 ③ 技术 ④语言、文字 ⑤选举人大代表 ⑥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09福建卷31)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 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 封。《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 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由此可见( B )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文化生活复习PPT课件

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发展文
化产业,有利于创造优秀文化产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 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3)文化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
合国力经济的重要因素。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
文化的特点
是人具有的文化素养,在实践中创造 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
享用文化。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离不开a物质载体。
4
文 化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 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
化为物质力量。
的
作
决定: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
用 文化 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文化对人影
哲学 价值
对 人
响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观价
和思维方式
值判
的 影 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潜移默化的影响 深远持久的影响
断价 值选 择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a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
推动文化产 业的意义
a
8
(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
和史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 重要见证)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博大精深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内涵: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
意义:有利于文化交流,增 强认同和理解。
18
中 华 文 化
文化与生活复习-课件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B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 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 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 词首先出现在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 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B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③ ④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 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 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了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 了乡村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 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种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 的理论依据。
⑦洪泽湖湿地⑧我校冬运会
①②③⑥⑧
2.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
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
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3.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 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 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 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政是相互交融的
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
考点: 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 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 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 词首先出现在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 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B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③ ④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 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 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了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 了乡村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 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种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 的理论依据。
⑦洪泽湖湿地⑧我校冬运会
①②③⑥⑧
2.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
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
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3.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 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 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 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政是相互交融的
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
考点: 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与生活复习课》课件

制度文化
总结词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法则和习惯,用于约束和调节人们的 行为,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详细描述
制度文化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宗教制度等,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和表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制度文化的变迁往往伴随着社会革命和历史变革 。
精神文化
总结词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 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思维方式等,是人类文化的核心部 分。
《文化与生活复习课》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文化与生活概述 • 文化的主要类型 • 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 文化与生活的互动 • 生活中的文化挑战与应对
01
文化与生活概述
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文化是生活的反映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反映了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习俗 。
生活是文化的载体
适应与淘汰
生活中的变化也会促使文化进行适应 或淘汰,以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
02
文化的主要类型
物质文化
总结词
物质文化是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实物产品及其相关的方式、习 俗和过程,包括建筑、器物、工具、工艺、技术等。
详细描述
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反映,同时又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 展程度。
05
生活中的文化挑战与应对
文化冲突与适应
01
总结词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适应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问题。
02 03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 和适应问题随之而来。人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差异,尊重和包 容不同文化,以实现和谐共处。
《文化生活复习专题》课件

3
媒体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媒体扮演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唤起共鸣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
五、文化生活的发展和未来
1 文化生活的发展历程 2 文化生活的未来趋势 3 文化生活对人类社会
的意义
文化生活经历了漫长的历
未来,文化生活将更加多
史发展,逐渐丰富和多样
元化、数字化和全球化,
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通过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系。
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强调历史传承、民族独特性、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脊梁,代表着其独特的文化身份。
三、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的定义
现代文化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兴 起并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现代文化的特点
《文化生活复习专题》 PPT课件
本PPT将带您深入探讨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并提供有趣的见解和细节,让您对 这一话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文化生活概述
- 文化生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和参与的与文化相关的各种活动。 - 通过培养文化生活,我们能更好地欣赏、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概念
化,与时俱进。
融入新技术和新媒体。
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塑造
我们的价值观和认同感。
六、总结
- 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深远,对个人、社会和全球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 我们应该积极培养文化生活,通过参与艺术、阅读、旅行等活动丰富自己的 文化修养。
- 提倡文化生活的必要性及其价值,以传承和发展文化,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 步。
现代文化注重个性、多样性和全 球化,受到科技和大众媒体的影 响。
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课件(新人教必修3)

(4)我国应如何应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 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 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 (理解 P13-P14)
(如何传播:途径、手段传媒)
6.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了解)P34-35
(1)文化传播:(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 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多种途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 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 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 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 化传播的途径。
怎么看
第 三 单 元 中 华 文 化 与 民 族 文 化
怎么办
第 四 单 元 发 展 先 进 文 化
体味文化
文化是什么
第 一 单 元 文 化 与 生 活
文化与 社会 文化与经 济、政治
三者关影 响 文化 塑造 人生
影响特点
文 化 在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中 的 地 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 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从国内看)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 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 (理解 P13-P14)
(如何传播:途径、手段传媒)
6.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了解)P34-35
(1)文化传播:(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 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多种途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 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 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 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 化传播的途径。
怎么看
第 三 单 元 中 华 文 化 与 民 族 文 化
怎么办
第 四 单 元 发 展 先 进 文 化
体味文化
文化是什么
第 一 单 元 文 化 与 生 活
文化与 社会 文化与经 济、政治
三者关影 响 文化 塑造 人生
影响特点
文 化 在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中 的 地 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 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从国内看)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 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生活复习课件

文 化 与 文化 社 的作用 会
对人
一、整体把握教材结构和逻辑顺序
单 元
主 要 内 容
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对个人 过程:文化传播(多样性)、继承 (传统文化)和发展、文化创新 (为什么、怎么样)。 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精神 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怎么做:如何克服文化问题(国家、企业、
个人)
文化与社会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如何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
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信……..)
第 一 单 元
文化 是什么
对社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作用(实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影响的途径(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文化影响人的作用 •
必修文化生活复习PPT课件

8.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 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 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10.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四条线索整合文化生活知识
一、以个人怎么做为线索整合相关知识 二、以文化的作用为线索整合相关知识 三、以推动文化发展的措施为线索整合相关知识 四、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线索整合相关知识
一.关于“个人如何做”的文化生活知识汇总
(1)从文化塑造人生角度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要求我们积极参加 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自觉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 文化的熏陶。 ③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要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需要我们提高辨 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5.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 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 然要求;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可 以促进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6.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 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 作用。反之,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7.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 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回答问题。 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模式创新,也是“互联网+交通运输”的交通方式, 对解决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特别见效。作为新生事物,它给市民带来了 极大的便利,但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乱停乱放、私锁偷藏和蓄意破坏以及服 务维修不到位的问题。共享单车从某个角度来说,已经成为衡量市民文明素质、 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尺,诚如网友所说,我们与文明之间,也许恰好隔着一 辆共享单车的距离。各种问题的出现暴露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短板,结果就 是经营共享单车的公司企业、地方部门以及市民多方共输。共享单车的背后是 共享经济,而共享经济需要“共享文明”来保驾护航,如果缺失了“共享文 明”,必然会带来共享经济的损失,也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阻碍。当文 明人,做文明事,就从珍惜与呵护我们身边的每一辆共享单车开始。
《文化生活总复习》课件

文化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01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够为社会政治稳定提供支撑,同时政治稳
定也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文化与国家认同
02
文化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够增强
民族凝聚力。
文化外交的作用
03
文化外交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
合作。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01
措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和途径
•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多样化精 神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和途径
途径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 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明 成果。
等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遗产传递给下一代。
02
文化的创新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推动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03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持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传统特色,同
时也要注重创新和发展,使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02
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 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 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产业创新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是提升 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能够 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 创新能力。
文化传承与保护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维 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 措,也是提升国家形象和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文化生活总复习》课件

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 弘扬,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名片。
国家文化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国家文化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维护国 家安全和稳定。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国 家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 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家应该加强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提升国家的文 化软实力。
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 作,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增 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国家应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推 广,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产 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 竞争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一个国 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合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在各个领域进行持续的投资和发展。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软实力 ,对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 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促进国 家内部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增 强国家的向心力和稳定性。
《文化生活总复习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文化的作用 •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文化与综合国力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01
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社会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凝聚 力,促进国家繁荣稳定。
文化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文化安全与国家利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 弘扬,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名片。
国家文化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国家文化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维护国 家安全和稳定。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国 家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 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家应该加强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提升国家的文 化软实力。
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 作,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增 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国家应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推 广,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产 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 竞争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一个国 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合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在各个领域进行持续的投资和发展。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软实力 ,对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 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促进国 家内部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增 强国家的向心力和稳定性。
《文化生活总复习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文化的作用 •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文化与综合国力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01
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社会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凝聚 力,促进国家繁荣稳定。
文化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文化安全与国家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民族精神
1、是什么? (基本内涵、核心、发展)
2、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
3、怎么样?
4
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城乡面貌和人 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始终坚持弘扬“浙江精神”、 努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是造就浙江经济社会勃勃生机的精神支 撑”。浙江精神是浙江发展的动力,是充满地域文化个性和特色 的价值取向。在“浙江精神”鼓励下,众多的浙江人走上了“跑 遍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 尽千辛万苦”的创业道路,浙商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中的生力军。
新时期浙江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 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
(2)浙江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
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对中华
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新时期浙江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统一于中国
5)具体结合材料。
13
7.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 中心环节抓紧抓好;
4)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5)公民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 的思想道德目标:①…②…
(1)文化的作用 (2)民族精神 (3)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发展先进 文化
5.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外来文化)?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如何发展文化)?
12
6.怎样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1)根本要求(保证):….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 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创新:….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汲取世界各民族文 化的长处,…人民群众…. 4)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5
第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四
走进文 化生活
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元
1、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怎 么样?)——和谐文化
一”
13.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4.区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__________。
16.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时代精神的核心
8
17.如何克服文化市场中令人担忧的现象?(国家、个人、文化企业) 18.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与大众文化 19.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 22.文化多样性和指导思想一元化;
对人影响的来源 对人影响的表现 对人影响的特点 文化塑造人生
2
横向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播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文 化 实质
发 展
基本 途径
文化创新 基本 途径
根本 社会 途径 实践
(源泉、动力)
文化继承性 文化发展 纵向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3
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特点 2、中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 的关系 P70
2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______;
2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重点;
29.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30.从改造主观世界的角度如何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10
1.如:“某传统节日” (1)民族节日 (2)传统习俗 (3)民族文化 (4)传统文化 (5)文化对人影响
7
5.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6.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
Hale Waihona Puke 7.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8.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9.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10.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与 文化创新的基础
12.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但不能说“趋同”或“同
9
2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______;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
关键________;
2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 标)_________;
25.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26.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_________;
《文化生活》
1.选择题:识记知识; 梳理易错知识点。 2.主观题:各课知识要联系起来进行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把握单元题和课题。
3.做过的习题一定要消化、整理。
1
总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
文 影响 社会发展 化
作 用
影响 个人成长
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落后..) 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 对综合国力的作用
2.如:“乡愁”(两岸关系) (1)传统文化的特点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3)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11
3.如:教育
(1)文化传播途径……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 (4)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4. 为什么重视某“文明”或 “精神”?
14
8.如何满足劳动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①大众文化……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文化创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的 中心环节
1、思想道德建设在发展文化中的地位 2、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4、公民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6
1.文化促进….、文化决定…. 2.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 3.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和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
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4.文化对人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5.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
1、是什么? (基本内涵、核心、发展)
2、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
3、怎么样?
4
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城乡面貌和人 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始终坚持弘扬“浙江精神”、 努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是造就浙江经济社会勃勃生机的精神支 撑”。浙江精神是浙江发展的动力,是充满地域文化个性和特色 的价值取向。在“浙江精神”鼓励下,众多的浙江人走上了“跑 遍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 尽千辛万苦”的创业道路,浙商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中的生力军。
新时期浙江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 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
(2)浙江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
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对中华
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新时期浙江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统一于中国
5)具体结合材料。
13
7.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 中心环节抓紧抓好;
4)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5)公民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 的思想道德目标:①…②…
(1)文化的作用 (2)民族精神 (3)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发展先进 文化
5.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外来文化)?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如何发展文化)?
12
6.怎样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1)根本要求(保证):….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 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创新:….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汲取世界各民族文 化的长处,…人民群众…. 4)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5
第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四
走进文 化生活
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元
1、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怎 么样?)——和谐文化
一”
13.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4.区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__________。
16.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时代精神的核心
8
17.如何克服文化市场中令人担忧的现象?(国家、个人、文化企业) 18.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与大众文化 19.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 22.文化多样性和指导思想一元化;
对人影响的来源 对人影响的表现 对人影响的特点 文化塑造人生
2
横向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播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文 化 实质
发 展
基本 途径
文化创新 基本 途径
根本 社会 途径 实践
(源泉、动力)
文化继承性 文化发展 纵向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3
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特点 2、中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 的关系 P70
2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______;
2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重点;
29.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30.从改造主观世界的角度如何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10
1.如:“某传统节日” (1)民族节日 (2)传统习俗 (3)民族文化 (4)传统文化 (5)文化对人影响
7
5.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6.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
Hale Waihona Puke 7.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8.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9.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10.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与 文化创新的基础
12.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但不能说“趋同”或“同
9
2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______;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
关键________;
2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 标)_________;
25.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26.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_________;
《文化生活》
1.选择题:识记知识; 梳理易错知识点。 2.主观题:各课知识要联系起来进行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把握单元题和课题。
3.做过的习题一定要消化、整理。
1
总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
文 影响 社会发展 化
作 用
影响 个人成长
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落后..) 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 对综合国力的作用
2.如:“乡愁”(两岸关系) (1)传统文化的特点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3)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11
3.如:教育
(1)文化传播途径……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 (4)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4. 为什么重视某“文明”或 “精神”?
14
8.如何满足劳动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①大众文化……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文化创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的 中心环节
1、思想道德建设在发展文化中的地位 2、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4、公民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6
1.文化促进….、文化决定…. 2.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 3.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和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
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4.文化对人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5.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