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的导联与波形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胸导联
• V3R导联:探察电极置 于V3导联的对应部位 • V4R导联:探察电极置 于V4导联的对应部位 • V5R导联:探察电极置 于V5导联的对应部位 • V6R导联:探察电极置 于V6导联的对应部位
右胸导联 主要用于儿童以及右室 心肌梗死的检测
胸壁导联
描记胸壁导联心电图时,肢体导联必需按正常连接方 式安放好电极。否则,记录不出心电图来。胸壁导联的电 极安放部位一定要准确。 Wilson在提倡应用V1~V6导联时认为,胸壁导联虽然 不是直接安放在心脏表面的“直接导联”,但电极与心脏 只隔一层胸壁,可以把V1~V6导联看作“半直接胸壁导 联”。 他从单极概念出发,认为V1、V2导联比较单纯地反 映探察电极下面右心室的电位变化,V4~V6导联是反映探 察电极下左心室的电位变化,V3导联介于左、右心室之间, 反映的是“过渡区”的电位变化,这是盛行一时单极导联。 用心向量概念考虑,单极导联上的心电图波形是主体心向 量环经过两次投影形成的。
Wilson导联系统
然而直接导联心电图是不可能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的。Wilson 又继续从事他的研究工作,他把探察电极放在胸壁的相应位置上,描 记出来的心电图振幅较小,但波形与直接导联心电图极为相似。并把 这种导联称为半“直接导联” 。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把另一个电极 放在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才能使其电位经常处于0电位的状态呢? Wilson根据Einthoven的学说发展了一个“中心电瑞”。把安放 在右上肢、左上肢与左下肢 的电极连通,身体各部皮肤阻抗高低不等, 足以影响中心电瑞的电压,为了消除这个干扰,在每根导线上各加上 5000欧姆(Ω)电阻,经过数学演算,中心电瑞的电压是零。因而可 以看作一个无干电极。 根据Einthoven假说,心脏激动过程中左上肢电压与它的心脏间 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与 角的余弦(Cosθ)成正比,列公式如下:
标准导联
I导联 左上肢电极板正极,右上肢电极板负极,组成 双极I导联。反映了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当左上肢电位 高于右上肢时,描记出正向波,反之,右上肢电位高于左 上肢时,描记出负向波。 II导联 左下肢电极板正极,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负 极,组成II导联。当左下肢电位高于右上肢电位时,记录 正向波;反之记录出负向波。 III导联 左下肢电极板正极,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负 极,组成III导联。当左下肢电位高于左上肢时,记录出正 向波;反之记录出负向波。
Bailey六轴系统
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其六轴系统 (A)标准比极肢体导联的导联轴 (B)单极加压肢体导联的导联轴 (C)肢体导联六轴系统
胸壁导联系统
假设胸壁导联V1~V6都在横面上的一个 平面上。 横面的导联反映横面:包括室间隔、 前壁、前侧壁等部位的心电图变化情况。 将额面肢体导联、横面导联结合起来,描 记分析心电图,可对心肌缺血、损伤、坏 死部位进行定位诊断,对心律失常进行定 位诊断。
加压肢体导联之间的关系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0
标准导联与加压肢体导联之间的关系
用向量观点考虑由标准导联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组成的Bailey六 轴系统可知,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实质上也是双极导联。它与标准导联 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均处于同一平面上。两种导联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各导联所处的角度不同,每根导联的夹角均相差30。以I导联 为水平线, I为0°,顺钟向排列,-aVR为+30°,II为+60°,aVF为 +90°,III为+120°,-aVL为+150°,-I为±180°,aVR为210°(150°),-II为240°(-120°),-aVF为270°(-90°),-III为 300°(-60°),aVL为330°(-60°),。 ②各导联轴反映的量不同。标准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电压 ×1.15。 临床上测量P、QRS、T波电轴时,如果用I 与aVF导联测量,aVF 导联所测得的结果需×1.15,方较准确。从这一关系式还可以看出来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偏小。如果标准导联低电压,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也 是低电压。
胸壁导联
V1导联:探察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导联:探察电极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导联:探察电极置于V2~V4连线的中点。 V4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腋前线与V4处于同一 水平上。 V6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腋前线与V4、V5处于 同一水平。 特殊情况下加作下列导联: V7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腋后线与V4~V6同 一水平。 V8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肩胛线与V4~V6同 一水平。 V9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后正中线与V4~V6同 一水平。
பைடு நூலகம் Bailey六轴系统
两个电极之间假想的连线,称为导联轴。将3 个标准导联和3 个加压单级肢体导联轴保持原有 的方向不变,角度不变而移于O点处,便得到一个 辐射状的几何图形,称为Bailey六轴系统。虚线 代表该轴的负侧,实线代表该轴的正侧。12根导 联线均匀地分布在一个额面上,彼此之间的夹角 都是90度,额面肢体导联反映的是额面、下壁、 高侧壁及室间隔上部心电图变化情况。
心电图导联与图形的形成
卢喜烈 解放军总医院
• 心电图导联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用两块导电的金属板电极,分别置于体表不同部位, 再用导联线与心电图机连接成电路,即可描记出心电图来, 这种连接方式和描记方法,称为心电图的导联。 根据电子学测试原理,任何心电导联系统本质上讲都 是双极导联。将双极导联的两极(正极和负极)置于人体 表面上任意两点都能记录出心电波波形来。 113年以来,心电学专家们先后制定过标准导联、加压 单极肢体导联、单极胸壁导联、双极胸壁导联、F导联体 系、XYZ导联体系、头胸导联体系等。
标准导联之间的关系
Einthoven定律的实际意义在于帮助我们判断导联电 极有无接错,导联标记是否正确和心电轴度数。 标准导联体系在理论上有不足之处,例如标准导联的 3条边所组成的并不是等边三角形,心脏也不是恰好位于 等边三角形的中点等。以后有学者提出了斜边三角形及矫 正的肢导联角度,但应用价值不大,又未被国际上所承认。 因此,矫正的导联体系也就随之失去了意义。
心电图导联系统
每一种导联体系在创建的时候都有它一定的 理论依据。经过长期的临床检验,有的心电图导 联体系因缺陷太多或使用不方便而遭淘汰。在临 床心电图工作中,为了便于同一患者不同时期所 做的心电图进行比较,特别是必遵循心电图描记 标准,国际上公认的常规12导联体系,包括标准I、 II、III,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和单 极胸壁导联V1~V6。特殊情况下加做V3R~V6R导 联等,以弥补12导联体系的不足。
Wilson导联系统
右上肢电位差:
E
R

K cos( 120 )

r
2
左上肢电位差:
E
E
L

K cos
r
2
左下肢电位差:
F

K cos( 240 )

r
2
中心电端是由这三点组成的,其电压点是三处电压的平均值
Wilson导联系统
中心电端:
E
C

E E E
R L
F
3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用向量观点评价单极概念是错误的,但 是单极概念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Wilson创建的单极导联体系与 Einthoven创建的标准导联体系,是举世公 认的常规12导联系统。
胸壁导联
早在20世纪30至40年代Wilson就倡导 用V1~V6这6个“半单极胸壁导联”。当时 成为心电图学上的重大进展,至此,12导 联体系心电图体系已宣告成立。 胸壁导联电极的连接方式是,无干电极 与肢体导联组成中心电端连接,探察电极 置于胸壁特定的部位
1 K cos K cos( 120 ) K cos( 240 ) ( ) 2 2 2 3 r r r K 3r K 3r K 3r K 3r
2 2 2 2
[(cos cos( 120 ) cos( 240 )]

(cos cos cos120 sin sin120 cos cos 240 sin sin 240 )

1 3 1 3 (cos cos sin cos sin ) 2 2 2 2 0
0
经测定结果表明,中心电端并非在任一瞬间都是“零”电位点。电位浮动在+0.89—-0.84mV之间,一般偏正
Wilson导联系统
为了满足临床应用,把中心电端看做是一个接近于 “无干电极”,在左、右 上肢和左下肢各接上一根电极, 每根导线各通过5000Ω电阻, 以减少皮肤阻力差别的影响, 将这3根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中心电端。将这个中心 电瑞与心电图机负极连接,探察电极与心电图机正极连接, 便成为4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单极导联(unipolar Lead)。
Wilson导联系统
中心电端的组成
Wilson导联系统
将探察电极分别置于右上肢、左上肢 及左下肢,与心电图机的正极连接,负极 与中心电端连接起来,把这样的导联分别 称为VR、VL、VF导联图。
Wilsond导联系统
单极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
Goldberger导联系统(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在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发现用VR、VL、VF导联体系记 录出来的心电图波幅较小,不便于分析测量,也于标准导 联心电图波幅不匹配。Goldberger改用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体系,方法简单,在描记某一肢体单极导联心电图时,便 将那个肢体的导联与中心电端的连系切断,心电图波幅增 大50%,而不影响Wilson提出的“单极”导联的特性,这 种导联称为Goldberger的aVR、aVL、aVF导联,或称加 压单极肢体导联,并一直沿用至今。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加压单级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导联连接方式:探察电极置于右手腕内侧,中心 电端与左手腕和左下肢导线相连。 aVL导联连接方式:探察电极置于左手腕内侧,中心 电端与右手腕和左下肢导线相连。 aVF导联连接方式:探察电极置于左下肢,中心电端 与左、右手腕导线相连。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标准导联
标准导联的连线方式
标准导联
除右位心者,可将左、右手电极有意 识地反接记录心电图以外,在心电图常规 检查工作中,应时刻警惕不要将四肢电极 正负极的位置接错。常见的是左右手电极 接错,目前已有由自设计自动改错导联体 系的心电图机早已经问世。
Wilson导联系统
20世纪40年代,Wilson在实验动物的心脏外 膜上放上一个电极导联描记心电图,他把这种电 极称为“探查电极”,把另一个电极放在距心脏 尽可能远的躯体表面上称为无关电极。应用这种 导联的目的是想通过单极导联体系直接记录探查 电极下的心电变化。从而更加准确的了解局部心 肌的电生理病理变化情况。应用这种导联心电图, 称为“直接单极导联心电图”,因电极直接与心 肌膜接触,心电波形振幅异常高大。
标准导联
自1903年Einthoven创建心电图以来,直至 40年代创建单极导联以前,心电图记录仅有这一 套导联体系。习惯上把这一导联体系称为“标准 导联”,这一导联体系不是说比以后介绍的加压 肢体单极导联“标准”。Einthoven不仅创建了标 准导联心电图,而且对标准导联心电图产生机制 进行了解释,称为Einthoven原理。
标准导联之间的关系
Einthoven定律是由以下实际情况计算出来的。用R、 L、F分别代表右上肢、左上肢及左下肢,V代表电压的数 值。 已知I导联=VL-VR,II导联=VF-VR,III导联=VF-VL。 所以I+III=VL-VR+VF-VL =VF-VR =II VF-VR=II,代入上式内,即得I+III=II。 这项公式称为Einthoven定律。在同一组心搏上(多 导联同步记录),I导联+III导联的电压=II导联电压。
胸壁导联系统
胸壁导联轴
标准导联之间的关系
Eiothove建立的3个标准导联的互相关系假设 如下: ①心脏激动过程中,犹如一对电偶在活动。 人体是一个近圆形的良导体。 ②3个导联的3条边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③心脏恰好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又在1个 额平面上。根据等边三角形原理,可以任意自两 个标准导联测定心电轴。形成了早期的临床心电 图学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不需要操作者这样一个一个的去连接 电极,只要一次连接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电极加上一 根地线即可,工程技术人员生产心电图仪器时,在其内部 已经规范化心电图导联体系,只需按动导联键,即可记录 出所选择任何导联心电图。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Wilson创建单极导联理论要点是,它比双极 导联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单纯的记录出探察 电极下那一部分心肌的电位活动。例如对心肌缺 血、损伤、坏死的定位诊断等有很大帮助。 aVR导联面对右室腔,反映了右心腔的电位变 化。 aVL导联面对左室高侧壁,反映出高侧壁心电 变化。 aVF导联面对下壁,反映下壁心肌的电位变化。 以及下面将要介绍的单极胸壁导联V1-V6反映了从 心室间隔部到侧壁的电活动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