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合集下载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

本节课钟老师通过计数器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

整节课上得相当扎实,可以看出钟老师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设计课时有自己的思考。

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一、“由表及里”----重视培养数感。

1.钟老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三杯小棒,让学生分别猜3号杯、2号杯、1号杯各有多少小棒,等学生认识了一千后,再猜装有596根小棒的2号杯,因为有了一千的参照物,猜的难度适当降低了。

结合计数器边拨边数,让学生充分感知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理解数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完成了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并有梯度性。

2.估计吸管的根数,再由1000根吸管比划1000枝铅笔的大小,由一张纸的厚度,估计1000张纸的厚度,猜想900元纸币的厚度及相关比较。

在这一堂课中,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猜想的机会和估计的实践,并在学生估计、比划后及时进行验证。

让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中感受1000的大小与不同。

二、“画龙点睛”--课件、计数器的直观演示本节课钟老师通过数小棒、数方块的活动,形象地呈现了计数单位,个、十、百,达到了数形结合的效果,同时计数器拨数满十进一的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加深刻。

整堂课课件的直观、立体,使得整节课有了点睛之效。

在突破难点--拐弯处数数时,在596往后数5个数、数千以内的数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特别进1之后满十的情况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所以也有必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撑,在教学中钟老师利用计数器,每当在关键的地方就让学生思考再加一颗珠,会有什么变化,接下去应该是一个什么数,追问几个为什么?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三、题组效应—重视练习设计应用到位钟老师设计的练习题是一串题组:写数、读数、画数、圈数,圈的是几?未圈的是几?已圈与未圈的总数是几?添1是几?803往前数5个是几?等一系列问题,设计到位,使用到位,在这样的题组效应下,学生也真正地把知识重难点学透了。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通用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今天慕名来到劳动小学,看到精致的校园、秀美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走进课堂发现学生思维活跃、语言丰富、行为习惯良好,令人折服。

交流过程中听到教师评课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教研团队水平高,令人赞叹。

都让人感受到学校的管理到位,教师的培养到位。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

整节课上得相当扎实。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间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使的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发言,整体效果很好。

我主要和大家交流以下几点:一.三项注重:1. 注重发展学生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基本素养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课标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 本节课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量更大了,难度增强了,吴老师为发展学生数感提供了各种素材。

首先观看万人阅兵仪式,通过估一估初步感受大数的存在,用100这个数来描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这时就需要学习更大的数。

其次再通过数红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当数比较少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当数比较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当数更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这样更易于学生理解数数。

充分感受1000的大小,再次加深对1000的感知,完成了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帮助学生建立了1000的数感。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

本节课钟老师通过计数器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

整节课上得相当扎实,可以看出钟老师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设计课时有自己的思考。

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一、“由表及里”----重视培养数感。

1.钟老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三杯小棒,让学生分别猜3号杯、2号杯、1号杯各有多少小棒,等学生认识了一千后,再猜装有596根小棒的2号杯,因为有了一千的参照物,猜的难度适当降低了。

结合计数器边拨边数,让学生充分感知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理解数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完成了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并有梯度性。

2.估计吸管的根数,再由1000根吸管比划1000枝铅笔的大小,由一张纸的厚度,估计1000张纸的厚度,猜想900元纸币的厚度及相关比较。

在这一堂课中,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猜想的机会和估计的实践,并在学生估计、比划后及时进行验证。

让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中感受1000的大小与不同。

二、“画龙点睛”--课件、计数器的直观演示本节课钟老师通过数小棒、数方块的活动,形象地呈现了计数单位,个、十、百,达到了数形结合的效果,同时计数器拨数满十进一的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加深刻。

整堂课课件的直观、立体,使得整节课有了点睛之效。

在突破难点--拐弯处数数时,在596往后数5个数、数千以内的数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特别进1之后满十的情况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所以也有必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撑,在教学中钟老师利用计数器,每当在关键的地方就让学生思考再加一颗珠,会有什么变化,接下去应该是一个什么数,追问几个为什么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三、题组效应—重视练习设计应用到位钟老师设计的练习题是一串题组:写数、读数、画数、圈数,圈的是几未圈的是几已圈与未圈的总数是几添1是几803往前数5个是几等一系列问题,设计到位,使用到位,在这样的题组效应下,学生也真正地把知识重难点学透了。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在幼儿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数的认识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针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我设计了一堂评课课程,以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运用千以内的数。

一、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

课堂上,我准备了一盒装满小球的透明塑料容器。

我请一名学生上来,让他猜测容器内有多少个小球,并请他解释自己的猜测依据。

通过这个活动,我既调动了幼儿的思维,又渐进式地引导他们认识千以内的数。

二、数的分解与组合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千以内数的构成方式,我设计了数的分解与组合的活动。

我将一个三位数写在黑板上,并请幼儿利用各种计数工具,将该数分解成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并让他们告诉我该数的名称和数的意义。

接着,我还利用具体物品,让幼儿进行数的组合操作,加深他们对千以内数的理解。

三、数的排序与比较通过数的排序与比较,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一个数的排序游戏。

我给每个孩子发放一组数字卡片,要求他们根据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列,并将排列好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随后,我请幼儿们比较各个数之间的大小,并让他们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不仅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还巩固了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四、数的运算为了让幼儿初步掌握数的运算规律,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

我用卡片上写着算式的形式,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们。

我请幼儿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向他们解释算式的求解过程。

通过这个活动,我不仅帮助幼儿巩固了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五、巩固与拓展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我设置了巩固与拓展的环节。

我向幼儿们出示一些数学拼图,并要求他们根据拼图的要求,用卡片上的数字拼出相应的数。

这个活动不仅帮助幼儿们巩固了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还提升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

通过以上的评课设计,我认为可以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运用千以内的数。

在这堂课上,我注重了导入环节的趣味性,通过具体物品和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数的构成方式,以及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通过加减法的练习巩固了幼儿的数学能力。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最新8篇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最新8篇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最新8篇《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

本节课王老师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重了数数和数感的培养。

王老师的课主要有以下的特点:1.注重发展学生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

这节课,王老师注意利用各种素材发展学生数感,通过数1000个小正方体,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10个一百是1000。

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正方体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进行强化,相信学生脑中所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

在数数时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感受到当数比较少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当数比较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当数更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这样更易于学生理解数、数数。

2.运用动态演示和计数器突破数数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为了更有效地夯实这一教学重点,王老师运用动画进行操作演示。

这要比学生自主操作更具体、更快捷、更有实效。

而且它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反复播放。

拐弯处的数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王老师通过计数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1000以内数的组成,使学生明白对于不同的计数单位,所表示的数的意义是不同的。

王老师结合大屏幕小方块的演示和指导,尽量让学生说。

通过理解数的组成来帮助数数,突破了难点。

总之,王老师的这节课基础知识教学扎实,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在数学教学中,数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板块。

近期有幸聆听了一节关于《1000 以内数的认识》的课程,感触颇深。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设计1、目标明确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目标清晰明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地数出 1000 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并能初步感受数的大小。

这一目标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2、结构合理整节课的结构安排合理,层次分明。

从复习旧知引入,通过数小棒、计数器等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认识 1000 以内的数,最后进行巩固练习和拓展应用。

每个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和建构。

3、注重联系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挖掘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如商场里的商品价格、学校的人数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1、导入巧妙教师以复习 100 以内数的认识为切入点,通过提问“100 以内最大的数是多少?再加上 1 是多少?”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1000 以内数的认识。

这种导入方式既回顾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可谓一举两得。

2、活动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的概念。

例如,让学生数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十根十根地数,一百根一百根地数,通过数数的过程,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计数单位“一”“十”“百”之间的关系。

再如,利用计数器拨数,让学生在拨数的过程中认识数位,理解数的组成。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引导得当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引导和点拨。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数小棒的过程中,有学生数错了,教师没有批评,而是问学生:“你是怎么数的?能不能重新数一遍?”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评课稿准备工作,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

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

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初数1000以内的数,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学生的数数欲望,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理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理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

可真理毕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学生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学生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学生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理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学生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如果随意让学生从多少数到多少,学生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人教版1000以内的认识评课稿

人教版1000以内的认识评课稿

人教版1000以内的认识评课稿今天有幸听了[教师姓名]老师讲授的人教版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堂课,就像经历了一场有趣的数学之旅,那我就来唠唠我的感受。

一、导入环节。

一上课,老师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拿出了小正方体,从1个、2个、3个开始,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数的累加。

这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往上加,学生们的眼睛就像被小磁铁吸住了,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了课堂里。

这种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到稍微陌生的导入方式,就像带着孩子们走在一条熟悉的小路上,然后慢慢引向一片新的奇妙森林,简单又高效,直接就把数的概念在孩子们的小脑袋瓜里激活了。

二、新授部分。

1. 数感的建立。

老师在讲解数的组成和读法的时候,那真叫一个妙啊。

没有干巴巴地对着书本念数字,而是拿出了小棒,一捆一捆地展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就是一千。

这就像是在给孩子们变魔术,把抽象的数字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小棒组合。

而且老师还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摆一摆,这一摆可不得了,孩子们就像小小的数学家一样,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数感就像小芽儿一样冒了出来。

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数的大小、组成和顺序,这可比死记硬背强太多了,就像吃自己亲手做的蛋糕,那味道肯定记得牢牢的。

2. 计数器的运用。

说到计数器,老师更是把它玩出了花。

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从个位一个一个地拨,拨到十位,再到百位,最后到千位。

每拨一次,就问孩子们这表示多少,让孩子们跟着数的增长而兴奋起来。

这计数器就像是一个数字游乐场,每一颗珠子都是一个小游客,在不同的数位上展示着自己的价值。

而且老师通过对比不同数位上珠子相同但表示的数不同,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数位的重要性,就像告诉孩子们虽然大家都是一颗珠子,但在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身份和价值,这道理深入浅出,孩子们肯定都听懂了。

三、练习环节。

练习环节就像是一场数学大冒险。

老师准备的练习题那叫一个丰富多彩,有填数游戏、数字接龙,还有小竞赛。

孩子们在这个环节里就像小勇士一样,跃跃欲试。

优秀范文:以内数的认识评课

优秀范文:以内数的认识评课

优秀范文: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课题名称: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评课人:评课人姓名课程名称:数学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姓名评课时间:评课时间评课地点:评课地点评课内容:本课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以前学习的百十个位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了解千位数的概念和数的分解组合。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提高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评课结构:1. 教学目标分析:评估主题和课程的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师生活动评估:评估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参与机会。

3. 教学方法评估:评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符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

4. 学生学习评估:评估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否能够灵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5. 教学资源评估:评估教师所使用的教具和辅助资源是否充分利用,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评课结论:根据对本节课的评估,主题明确,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既重视概念的理解,又注重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足够的参与机会,教学方法多样化,有助于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

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和掌握水平良好,能够灵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教师所使用的教具和辅助资源充分利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评课建议:1. 考虑增加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和活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概念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 加强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4. 继续寻找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活动。

评课人签名:评课时间:备注:此为示例评课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通用3篇)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通用3篇)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通用3篇)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篇1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正确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整节课上李老师的安排很紧凑,上得很扎实,学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处理教材虽然教材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安排了2课时,但是“千、万”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是连在一起呈现的,有许多老师在第一课时会安排先认识这两个计数单位第二课时再来进行各种练习。

这样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大数的感性认识。

而章老师安排认识先“千”,再认识“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

改造、重组后的学习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精心设计的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清晰地梳理数数过程。

课中李老师出示“”,通过课件逐一出示:同桌数一数,有多少个字?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观察等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习的欲望,“1个百、2个百、3个百……”的数数过程是正确把握和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

而一层层100个小方块的慢慢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重点的落实到位。

三、巧妙的练习设计,重视生成资源如从497往后数十个数,并从这十个数中选一个进行研究这个设计既解决了本课难点会读拐弯处的数,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的权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练习了在图上圈数以及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技能。

四、重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的指导李老师通过估计一篇文章的字数和一千颗黄豆杯里有多高的实物操作,在指导估算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让学生体验了认识大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 普陀教师研修网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 普陀教师研修网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沈家门第四小学刘婕妤吴老师对整个课程环节的设计流畅自然,环节的安排具有以下特点:1.从已有知识、已有经验出发,组织学生,环节安排干脆利落。

课始从让学生介绍熟悉的100开始,并借由摆数字卡片的已有经验的活动,引出千以内的几个数:410、140、104、401,并初步进行读数和数的组成的教学。

渗透最高位不能为0的知识要点。

2.让学生独立动笔后进行交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

借助计数器来学习写数是一般教学写数的方法,这里,吴老师能让学生先独立画珠子和写数,说说数的组成。

通过生交流介绍写数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写数的一般方法。

对于千以内数的认识这堂课最重要的数数环节,老师较充分地利用材料,让学生经历多种数数方法,有一个一个往前数、一个一个往后数、十个十个数,一方面体会数数多样化,另一方面渗透往前往后数这个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这里,重点突破拐弯数,让学生自己交流,展示学生丰富的抽象思维,并利用计数器以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拐弯数。

3.环节之间衔接自然、顺畅。

如:从复习100到千以内数的新授,从数的读写到999的特殊性,从999到1000的认识,明课题到各数位之间的进率等。

课后我也有一点思考:教师能利用一个学习材料多角度发问使学生掌握多个知识,这是数的认识教学的一般手段,但在学生谈读数写数的方法时,他们用并不规范的语言释放他们的思维,这时候老师是否应该实时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规范,并在每一环节结束用数学语言进行小结归纳。

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100以内数的读写的经验,是否可以先让学生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概括。

另外学生读410,读作四百十,我也请教了前辈们,有些认为规范的应该是四百一十,有些认为是四百十,还请其他老师一起来讨论。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

本节课王老师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在整体设计上注重了数数和数感的培养。

一、注重学生对于1000的概念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

在引出1000之前,老师首先让学生明白数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大,可由之前的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扩展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数。

为了让学生建立具体的数感,教师又利用小棒,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10个一百是1000。

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进行强化,相信学生脑中所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已经相当深刻了。

随后,老师又让学生再去数一数刚才的古文,“你打算怎么数?”学生很自然地便能够自主优化出最佳的数数方法,一百一百地数。

通过这一活动,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

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对于教材、对于学生的`充分钻研。

二、运用计数器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对于不同的计数单位,所表示的数的意义是不同的。

老师运用计数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1000以内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出不同的数,使学生在了解到数的组成的同时,也解决了读数中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当中间出现0时,不能省略,因为这一个0是表示占位。

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本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充分重视数数。

教师设计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数数。

如让学生从千字文中找到第985个字后接头往下数,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首先让学生自己再数一数,然后由学生上台示范数,再由学生自己数,最后让全班一起数,让学生充分感受数数的过程,突破学生在数数中遇到整十整百的难关。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评课稿《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评课稿江老师的课堂不事“雕饰”,不求“奇险”,真实、自然、质朴,但却追求着“无痕有为”的教学。

所谓无痕,是指新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的无痕对接,知识技能与观念建立的无痕融洽;所谓有为,是指学习材料与学习任务的精心设计,教学进程与教学反馈的有序推进。

一、新知与经验的无痕对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唤醒、激活、利用、整理和提升。

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于学生现实起点的真实把握与处理,无疑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

我们看到,“读数、数位、大小”的已有知识,通过“关于100你知道什么”、“写一个比100大的数”这一个问题得以唤醒、激活;我们看到,“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介绍组成”的人物,不教而会,水到渠成,这是因为“百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经验得以顺利迁移。

在起点的基础之上,老师寻找恰当的时机有效的整理与提升,如:“末尾的0不读,中间的0读”等等方法,经过老师的总结得到清晰整理。

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读写”到“掌握方法”有了提升。

二、整体与分层的有效结合“大任务布置、分层次反馈”是江老师教学开展的主要方式,也是本节课的又一大特点。

任务一,“用数字卡片0、1、4摆一个比100大的数”—意图:巩固读写组成。

任务二,“看计数器图,126、304、949,读写、介绍组成”—意图:教学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任务三,“用5颗珠子,摆一个最小的数,最大的数”—意图:教学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值得欣赏的是,这些整体任务之后的分层次展开,利用的'充分、反馈的有序、详略得当。

以“126、304、949”这三个数的教学为例,“写、读、说”的整体任务之后,教师进行分层反馈,及时巩固新知,又穿插新的分层任务;126往后数5个,304往前数5个数,949十个十个往后数5个,999加上1是多少。

设计巧妙,既巩固了新知,又将数数中的难点拐弯的数蕴含其中,层层推进。

三、知识与观念的相互融合千以内数一课,知识技能目标较多,前面提出读法、写法、组成、大小等,都是基础层面知识的技能,教师还加强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尤其是对“位值”的体验,学生建立起了“位次”感。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之内数的认识》评课稿《千之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 100之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之内数的认识的基础。

本节课钟老师经过计数器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之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

整节课上得相当扎实,能够看出钟老师教课基本功比较扎实,设计课时有自己的思虑。

我个人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一、“由表及重视培育数感。

里”----1.钟老师为学生供给充足的感性资料——三杯小棒,让学生疏别猜3号杯、2号杯、1号杯各有多少小棒,等学生认识了一千后,再猜装有596根小棒的 2 号杯,由于有了一千的参照物,猜的难度适合降低了。

结共计数器边拨边数,让学生充足感知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理解数十、百、千之间的关系,达成了观点从详细到抽象的归纳,并有梯度性。

预计吸管的根数,再由1000根吸管比划1000枝铅笔的大小,由一张纸的厚度,预计1000张纸的厚度,猜想900元纸币的厚度及有关比较。

在这一堂课中,老师给学生供给了好多猜想的时机和预计的实践,并在学生预计、比划后实时进行考证。

让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中感觉1000的大小与不一样。

二、“点睛之笔”--课件、计数器的直观演示本节课钟老师经过数小棒、数方块的活动,形象地体现了计数单位,个、十、百,达到了数形联合的成效,同时计数器拨数满十进一的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为深刻。

整堂课课件的直观、立体,使得整节课有了点睛之效。

在打破难点--拐弯处数数时,在596今后数5个数、数千之内的数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特别进1以后满十的状况向来以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此也有必需借助详细形象的支撑,在教课中钟老师利用计数器,每当在重点的地方就让学生思虑再加一颗珠,会有什么变化,接下去应当是一个什么数,追问几个为何?难点也就水到渠成。

三、题组效应—重视练习设计应用到位钟老师设计的练习题是一串题组:写数、读数、画数、圈数,圈的是几?未圈的是几?已圈与未圈的总数是几?添1是几?803往前数5个是几?等一系列问题,设计到位,使用到位,在这样的题组效应下,学生也真实地把知识重难点学透了。

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5篇)

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5篇)

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5篇)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5篇)数的认识评课稿1《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大小及加减运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扩展,为后续学习更大的数作准备。

本节课李老师通过精心地设计,不急不缓地教学节奏,在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较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巧用迁移,关注难点前面所学的知识和已经有的经验对当之处还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是知识学习的正迁移作用,而学生新知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很多都是知识的正迁移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老师的教学巧妙地运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突破了学习中的难点:(1)教学伊始数千字文的环节,通过和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得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再到新知的出现,引导:这么多的字如何数才能又快又准呢?学生回答出一百一百地数,得出10个百是千,自然生成。

(2)本节课的难点是整百数数的时候拐弯处的数法,教师利用学生已经有的100以内数的经验,辅以计数器,教学中关键处不急不缓,停停等等,关键处点拨,使绝大多数的孩子自己体会到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学会正确数数。

二、动手操作,加深感知数学课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会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知,李老师在本课设计了两次动手活动:(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千字文,圈一圈、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

千字文这一传统的素材非常好,一行成10,一块成100,整片成1000,是不可多得认识1000的好素材。

(2)同桌两人一起拨计数器数数,似游戏,似竞赛,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在195、204处教师有意停一下,学生在愤悱状态下,更易于知识的掌握,加深感知。

(2)是动手摆小棒,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数的组成,并通过“如何更清晰地看出小棒的多少?”引起学生动脑动手,巩固十进关系,明确数位概念,为后面的读写作了充分的铺垫。

三、观察估数,发展数感对于估一估瓶中的黄豆的颗数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初步感知的估,给出了100粒黄豆,再估,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小见大,一次比一次准,同时也学会了一些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并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可谓一举多得。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观看了XXX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程,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识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

XXX从学生的发展和研究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重了数数和数感的培养。

XXX的教态自然、教学语言表述准确,与学生真诚对话,和谐互动。

在课堂上,我获得了一些鲜活的教学经验和启发。

主要有以下的特点:一)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发展学生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学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

在这节课中,XXX注重利用各种素材发展学生数感。

例如,让学生通过数1000个小正方体,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10个一百是1000.在整个过程中,针对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对其进行强化,在学生脑中所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

同时,XXX还利用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数个数比较少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当数个数比较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当数更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数数。

二)课堂上运用动态演示和计数器突破数数难点。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为了更有效地夯实这一教学重点,XXX运用动画进行操作演示。

相比学生自主操作,动态演示更具体、更快捷、更有实效,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反复播放。

而且,拐弯处的数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XXX通过计数器向学生直观地展示1000以内数的组成,帮助学生明白对于不同的计数单位,所表示的数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三)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

在教学中,XXX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正方体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新建区小学温世明在旧的人教版教材中,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就接着开始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而《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新课标的教材中出现的。

前不久听了钱春娇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感触颇多,现在来谈一谈我肤浅的认识:一、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收集的数字信息”。

在现实生活中统计的数据是很多的,并且中国人口众多,因此统计的数据就相当地大,自然而然的导入今天数学的主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这一数学情境的创设,诱发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有利于学生从中提出问题,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

二、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在设计时,并不为了体现新理念而开展合作学习,而是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倡导自主探索。

例如:本节课初,让学生数数小棒,这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易如反掌,因此就放手让学生数,但是在数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三点要求:①数的速度要快;②数的数量要准;③结果要一目了然,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有点难了,他们在自主探索之后,感到难度较大,需要与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合作的意识就自动生动生成了。

先有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才显得有价值,学生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了解决问题方法,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得到教师的重视,而学习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教师所忽视。

本节课,教师在让学生数小棒时,提出了三点要求,既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性,同时也渗透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掌握了方法的学生,自然而然的数的速度快了,数的数量就准了,在结果汇报时,提出“你是怎样数的?”又进一步提炼了数的方法的重要性,也为记数方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就人的一生来说,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学习,更多的时间是在社会中学习,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

本节课钟老师通过计数器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

整节课上得相当扎实,可以看出钟老师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设计课时有自己的思考。

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一、“由表及里”----重视培养数感。

1.钟老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三杯小棒,让学生分别猜3号杯、2号杯、1号杯各有多少小棒,等学生认识了一千后,再猜装有596根小棒的2号杯,因为有了一千的参照物,猜的难度适当降低了。

结合计数器边拨边数,让学生充分感知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理解数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完成了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并有梯度性。

2.估计吸管的根数,再由1000根吸管比划1000枝铅笔的大小,由一张纸的厚度,估计1000张纸的厚度,猜想900元纸币的厚度及相关比较。

在这一堂课中,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猜想的机会和估计的实践,并在学生估计、比划后及时进行验证。

让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中感受1000的大小与不同。

二、“画龙点睛”--课件、计数器的直观演示
本节课钟老师通过数小棒、数方块的活动,形象地呈现了计数单位,个、十、百,达到了数形结合的效果,同时计数器拨数满十进一的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加深刻。

整堂课课件的直观、立体,使得整节课有了点睛之效。

在突破难点--拐弯处数数时,在596往后数5个数、数千以内的数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特别进1之后满十的情况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所以也有必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撑,在教学中钟老师利用计数器,每当在关键的地方就让学生思考再加一颗珠,会有什么变化,接下去应该是一个什么数,追问几个为什么?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三、题组效应—重视练习设计应用到位
钟老师设计的练习题是一串题组:写数、读数、画数、圈数,圈的是几?未圈的是几?已圈与未圈的总数是几?添1是几?803往前数5个是几?等一系列问题,设计到位,使用到位,在这样的题组效应下,学生也真正地把知识重难点学透了。

四、建立桥梁,沟通生活
巩固阶段笔者还设计了让学生读一读老师收集的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信息:飞机、高铁、汽车的速度,蛟龙号潜水深度等,激起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热爱,体会千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回顾整节课,各环节简单、扎实,留给我们很多借鉴的地方。

但我也来提些建议:
1.要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

教学中应不急于走教案,还应充分注意课堂的生成。

2.低年级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适当地使用评价性的语言。

3. 课前的三个小杯是否可以换成大点的容器,方便学生观察。

4.在拨计数器时能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这节课上计数器的实物只有钟老师手上的教具,这个环节都是一个学生拨别的学生看,个别不看的学生老师也注意不到。

我认为如果学生学具袋里有小计数器的话,不妨拿出来让学生都拨一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满十进一”,建立表象。

5.利用对比强调数值制
在学生展示第一次圈数出错时,不妨让其他学生来辩析,来纠正,而不是老师直接演示正确的圈法。

反馈圈图和拨数练习时,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改问学生“是不是?”为“为什么?”,这样可以更加明确数位的作用,更好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让这一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