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

合集下载

试论近代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特点

试论近代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特点
Tr a n s S i t i l o 0 n a l Pe I t " e r i  ̄ 0 } d
G Ao W e n ya o
( S c h o o l o f Hi s t o r y a n d S o c i e t y , A n h u i N o ma r l U n i v e r s i t y 2 4 1 0 0 3 , C h i n a )
d i f f e r e n t h i s t o r i c a l p e io r d s p r e s e n t s d i f f e r e n t p h a s e d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 C h i n a h a s a t r a d i t i o n a l h i s t o r i c a l c u l t u r e
s u c h a s t h e c h a n g e o f e x t e r n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t h e i mp a c t o f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t i d e t h a t f o r c e d 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e t o i f n d a n e w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e b e g a n t o s h o w a s e r i e s o f 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 s p e c i a l
关键词 : 近代 ; 转型 ; 文化特点 ; 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 : G 1 2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8 6 6 6 ( 2 0 1 3 ) 1 0 — 0 0 9 6 — 0 4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主题进行论证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主题进行论证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主题进行论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本文将从政治演变、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变四个方面来探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主题。

一、政治演变近代中国最大的政治变革就是从封建专制到共和政体的转变。

在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列强,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沦为半殖民地状态。

思想家启蒙运动的兴起使中国人开始关注政治制度的变革。

辛亥革命后,终结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政治形势迅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在19世纪末,中国的经济仍然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农业经济体,各种落后制度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但是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使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薄弱。

从此,中国开始大力倡导民族工业,在经济上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之一。

三、社会变革在政治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社会矛盾开始显现。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乡差距加大,城市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此外,传统文化的冲击、封建社会的解体、劳工阶级的觉醒等因素,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组和社会观念的改变。

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和谐状况受到严重的破坏。

四、文化转变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迁,近代中国的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梁启超提出的维新思想,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对中国近代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结来说,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深刻领会这种变迁,我们必须从多个维度来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才能全面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

通过对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主题的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今后中国的发展进程提供借鉴和启示。

论近代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问题面临

论近代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问题面临

论近代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问题面临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现代转型。

自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以来,中国被迫接受了西方的文化、科技和制度,并且开始了长期的现代化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文化消解与文化流失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许多传统价值观和信仰被颠覆了。

而中国自身的文化体系同样经历了严重的危机。

许多传统行业和手艺逐渐消失,而文化传统也在不断地流失。

例如,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手艺,已经逐渐被机械化和大规模工业取代。

许多传统造型、手法、色彩和工艺都无法得到保留。

另外,许多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和仪式,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深刻内涵和文化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被迫面对着平庸化和消解的问题。

许多中国人也在逐渐迷失自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越来越模糊,因此也无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遗产。

二、文化多元与文化冲突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不断深化,中国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文化流派和文化形态。

然而,文化多元化也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文化冲突。

不同族群、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冲突和观念上的分歧。

例如,在文化领域中,许多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观念已经深入中国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多的冲突和矛盾。

许多人甚至被迫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做出选择,或者两者之间进行妥协。

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文化现象,例如网络文化、娱乐文化等。

三、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不断深化,文化创新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产业也悄然兴起。

文化产业不仅对于社会的文化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从《流浪地球》到《中国机长》,从超级IP到独立音乐小众文化,都反映了中国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近代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是随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而发展的,与中国近代的国情密不可分。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在激烈的文化碰撞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选择、创新与融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一、引言中國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底蕴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长期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

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然而,当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后,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中国传统文化却在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下,由于深陷封建专制主义的泥沼而落后于西方。

多种思潮、多样文化一齐袭来,在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拉开了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序幕。

二、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动因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开始了近代化发展的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就其实质来说,这场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解体和中国近代新文化的重新构建。

在这一历程中,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是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基础,而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是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

1.中国近代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资本主义,而是如何挽救民族危机。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民族危机引发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危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

浅析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浅析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浅析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摘要】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中,文化的转型起着及其重要而有特殊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的农业文明,是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机制、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系统。

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量和综合国力的迅速跌落,因西方列强坚船炮利的逼迫而发生地是整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中,中国人被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揭开了近代来痛苦而缓慢的文化转型的序幕。

【关键词】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一、物质层面的文化转型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从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就开始了,但直到60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化运动,中国文化才发生明显变化。

那时候中国人看到的还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鸦片战争中亲眼所睹的坚船利炮。

因此,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最初的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自然地从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推断出,中国的失败主要在于技术落后于“西夷”,从而最初表现出来的学习意向主要是仿船造炮。

60年代,清政府便进行了一场以“变器”求“自强”的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成为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中西两种文化如何结合的重大问题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主张成为前后30年洋务运动的纲领,‘取西方人之器数,以为我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也就是企图在政治上以西方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传统文化之不足”,这就不自觉地把中国文化引向了现代化。

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兴办了近代军用、民用工矿企业,建立了新式军队。

与之相联系,文化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大量引入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西学的高潮。

大规模翻译活动,必然带来文体的变化,西学著作的翻译,加速了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的到来。

与此同时,留学生中大量白话、俗话报刊的出现,使白话开始逐渐成为知识界的书面文字,这就使文化的载体发生变迁和转型。

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浅析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摘要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中,文化的转型起着及其重要而有特殊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的农业文明,是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机制、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系统。

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量和综合国力的迅速跌落,因西方列强坚船炮利的逼迫而发生地是整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中,中国人被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揭开了近代来痛苦而缓慢的文化转型的序幕。

关键词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一、物质层面的文化转型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从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就开始了,但直到60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化运动, 中国文化才发生明显变化。

那时候中国人看到的还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鸦片战争中亲眼所睹的坚船利炮。

因此,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最初的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自然地从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推断出,中国的失败主要在于技术落后于“西夷”,从而最初表现出来的学习意向主要是仿船造炮。

60年代,清政府便进行了一场以“变器”求“自强”的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成为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中西两种文化如何结合的重大问题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冲击和动摇了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有助于现代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然而,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使人们认识到,洋务派‘变器不变道’的技术主导论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

二、制度层面的文化转型19世纪70—80年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

与洋务派不同,改良派不仅要在物质方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即从学习“西技”发展到学习“西政”。

“从1895年起, 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君主立宪为目标,致力于变法图强,并开始启蒙宣传活动,他们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提倡民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从而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近代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

中国近代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

中国近代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化转型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传统社会模式受到了挑战,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传统也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

一、社会变革中国古代社会特点有着强烈的等级制度,阶层分明、等级森严,封建的统治阶级掌控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资源。

但是,在19世纪末,国内外的种种事件和影响,最终导致了这一体系的瓦解。

首先,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西方列强通过强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变革。

其次,清政府在面对国际压力时失败不断,失去了民心。

光绪年间,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起义引发的社会动荡,对清朝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政府开始改革。

“戊戌变法”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它一度给中国的社会变革带来了希望,但随着改革的失败,变法的势头逐渐减弱。

不过,即使失败了,戊戌变法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变革的开始。

中国社会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推进,改革开放之前,虽然不一定能与欧美国家相比,但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文化转型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文化界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开始发生转变,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不断被重新评估。

在新时代,中国文化界出现了一批挑战传统的现代派文艺人才。

同时,更在其后,自由翻译小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白话文文学等流派相继出现。

现代派文艺人物认为“白话文是百姓文学,是别过了世故的文学”,极具时代性的文化力量对中国社会变革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尊重长辈,注重礼节,虽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但也培养出了一个善于虚伪、固步自封、排斥这个世界的民族性,严重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现代文化取代传统文化,尤其是新文学的普及,也成为这一转型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总结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

论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论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影, 重新回顾中国文化的转型过程对我们今天文化的建设有 此时西方的地理知识绘制了当时的世界地图《 山海舆地全
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 南京礼部尚书王忠铭“ , 非常高兴观看了这幅世界地图, 使他感到惊讶的是他能看到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表面上雕刻

封闭的自 然环境对中国文化转型的影响
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 它的北边是极寒的西伯利
在天文学领域, 从明朝末年开始西方传教士就和中国传 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 英国急需要向海外销售工业 统的天文学家展开了交锋, 经过对天象的观测和预报的比
品, 9 1 2年英国向中国派出使团, 7 随团带来了大量工业品, 展
较, 从而证明了西方天文学的科学性, 明朝末年汤若望到北 示了 工业革命的 成果。 但是由 于乾隆王朝对世界的 无知, 把 京推动中国历法的制定和修订 , 并制造了地球仪、 望远镜等 英国使团看成是到中国进贡的使团, 要求使团按照进贡礼仪 遭到使团的拒绝, 虽然最后勉强见面, 但是 天 文学观测仪器。明朝崇祯 1 年钦天监和汤若望推算 E 来觐见乾隆皇帝, 6 t 食, 结果汤若望推算结果与实际吻合, 钦天监推算结果误差 交流机会已经不可能发生, 乾隆严词拒绝了英国要求商品贸
[ 摘要 ] 中国文化的转型 开始于明末清初 , 转型 的路径是 由低级向 高级循序 渐进 , 型主要受到 来 自西方的压力 , 转 文化
转 型的 道路 充 满 曲折 和 反 复 , 型持 续一 百 多年 , 化 转 型任 务 任 重 而 道 远 。 转 文
【 关键词】 文化 ; 近代; 转型; 艰难 [ 中图分类号 ] I G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 5— 4 2 2 1 )3— 20— 3 [ 10 3 9 (00 0 0 0 0 收稿 日期 】 20 09—1 o 2一 7

第三十一讲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第三十一讲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第三十一讲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积而成的,具有相当成熟、相当稳定的形态,但是到了近代,经过不到一百年时间,它就大体上转变成为近代型文化。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它的转型呢?一些学者,特别是一些西方学者,非常强调西方文化“冲击”的作用,他们认为,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内部缺乏活力的惰性体系,它长期停滞不前,只有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才被迫作出反应,被迫向近代转变。

这个理论模式通常称作“冲击——反应”论。

如果仅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来探寻中国文化转型的原因,那么这个理论模式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容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与西方文化长期隔绝的环境中发展的,它虽然没有停滞不前,但却发展缓慢,它的迅速变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这显然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

从“师夷长技”开始的物质层面文化的近代化,到制度层面文化的近代化,再到心理层面文化的近代化,每一步都留有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冲击——反应”理论正是肯定了这个事实,肯定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在促成中国和其他落后国家从前资本主义社会走向近代社会过程中的历史性作用。

但是,这种理论的片面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它只看到西方文化在中国走向近代化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只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消极阻碍作用,而没有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富有活力的那些因素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它不能全面正确地解释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和动因。

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诚然,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近代文化,当西方文化涌来时,它常表现出相当顽固的拒斥态度。

但是它并不是只有拒斥的一面,在它的内部也存在着某些与西方近代文化相沟通、相衔接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富有活力的,它们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也起了积极作用,并且经过转型而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这些富有活力的因素中,比较重要的有:一、经世思想经世思想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嬗变论析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嬗变论析

第42卷第3期 济宁学院学报2021年6月Vol.42 No.3 JournalofJiningUniversityJun.2021 文章编号:10041877(2021)03000105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嬗变论析颜景虎1 陈文殿2(1.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曲阜273155;2.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 要:从发生学视角来看,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嬗变的外部背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则是传统文化嬗变的内部原因;从文化嬗变的历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近现代嬗变大体经历了“文化启蒙”的思想准备、“中体西用”的初步萌发和“中西会通”的初步倡导这几个阶段;从文化嬗变的趋势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呈现出传统文化身份危机、文化启蒙与文化救亡、文化现代化价值观生成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传统文化;嬗变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1022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传统文化向度研究”(15ADJ008)作者简介:颜景虎(1962),男,山东曲阜人,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陈文殿(1964),山东微山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化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文化问题”古已有之。

中国近现代“文化问题”是在西方资本主义近现代化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全球范围内文化殖民的背景下产生的。

从发生学视角看,西方资本主义近现代化运动具有“原发”性,中国的近现代化运动则具有“外源性”和“后发性”。

这种似乎“天然的”被动性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嬗变无法摆脱的时代境遇。

正是在近现代化、西方化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呈现出危机,开始了自身的近现代嬗变和文化启蒙。

回顾和反省近代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嬗变的原因、表现和趋势,对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历史论文案例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思潮与文化转型

高中历史论文案例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思潮与文化转型

高中历史论文案例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思潮与文化转型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历史思潮与文化转型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思潮与文化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

本文将从思想潮流和文化变迁两个方面,探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历史思潮与文化转型。

一、思潮的变迁1. 维新思潮的兴起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深重压力,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传统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在这一背景下,公羊学、资治通鉴等思想逐渐兴起,倡导以新思潮代替传统观念。

两弹一星、单细胞生物、百姓生活为内容的维新思潮迅速在知识界和社会中扩散,并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2. 革命思潮的兴起辛亥革命为近现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推翻了封建专制,还催生了一系列革命思潮。

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使得近代中国开始追求自由与民主,种种革命思潮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崛起,一时间社会变革氛围弥漫。

3.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思潮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思想和理论也开始向社会主义倾斜。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及探索方式的浮现,无一不在思想潮流变迁中彰显出来。

二、文化的转型1. 文学文化的变迁近代以来,文学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新诗运动、白话文运动等文学运动,使得古文辞的排斥逐渐流失,文化开始用更加通俗的方式表达。

这种转变推动了文学思潮的变迁,同时也提升了文学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力。

2. 艺术文化的多元化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不仅反映在文学方面,艺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西方的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进入中国,与传统的艺术形式形成了碰撞与融合。

这种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中国的艺术面貌焕然一新。

3. 思想文化的批判性转变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也经历了由盲目崇拜到批判性思考的转变。

在旧社会中,传统思想的霸权地位一度压制了创新思想的表达。

中国文化的三次转型与中国比较文学源流

中国文化的三次转型与中国比较文学源流
文化、历史等多 个方面
国际交流:中国 比较文学将加强 与国际学术界的 交流与合作,推
动中国比较文学 走向世界
理论创新:中国 比较文学将在理 论创新方面取得 突破,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比较 文学理论体系
04
中国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相互 影响 章节副标题
文化转型对比较文学的影响
文化转型为比较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视角 文化转型促进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转型使得比较文学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文化转型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培养跨文化人才: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素养的人才,为中国文 化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比较文学研究对于跨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推动跨文化交流的创新和发展 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价值
促进文化交流:比 较文学可以促进不 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增进文化 多样性。
提升文化自信:比 较文学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认识和传 承自己的文化,提 升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创新:比 较文学可以激发文 化创新,推动文化 发展。
促进文化融合:比 较文学可以促进不 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形成新的文化形 态。
代表人物:朱 熹、陆九渊等
主要思想:强 调心性修养, 注重道德实践
影响:对中国 文化产生了深 远影响,影响 了后世的哲学、 文学、艺术等
领域
第三次转型: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文化
宋明理学:以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 现代新文化:以五四运动为标志,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转型原因: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国内社会变革的需要 转型影响: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世纪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变化

20世纪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变化

20世纪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变化第一章民族文化的复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开始了全面的现代化建设。

然而,这种现代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变化,更是文化和思想上的颠覆。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一场民族文化的大复兴,这场复兴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1 文化自信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逐渐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

中国人开始更加自信地看待自己的文化,对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198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理念,这是一种表达自豪的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态度,更是一种历史上的责任和担当。

1.2 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中国开始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许多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民间艺术也得到了更多的展示和发扬。

传统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也随之兴起。

同时,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中,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

例如,中华书局荐读的《红楼梦》中注明“本书梦似人初醒,文如人未肯归。

故吾人之所以治学,求其真理者,求其意义者,究其创作精髓者,皆当深入小说之魂、神、意中”,这标志着对红楼梦的注释正式步入了精神本源、文学意义、美学观念等方面的解读。

1.3 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复兴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更是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人逐渐接受了许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如流行音乐、电影、艺术、科学等等。

这种西方和东方文化的融合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第二章文艺表达的突破与变革近代以来,中国文艺表达方式一直受到官方的控制和限制。

文革期间,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更是被彻底打断。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文化艺术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2.1 文艺的多元性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的文艺创作和表达方式变得更为自由和多元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千百年来一直在不断地传承和演变,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在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传统文化也随之发生了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影响着文化本身,也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随着时代的进展,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支配地位。

由于现代科技与知识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样的大变革中,许多中华传统的价值观和美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人的需求,逐渐淡出了社会主流文化的视野。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尽管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处于困境,但并不意味着它将会消失。

相反地,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发生着不同的转型,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

1.文化创新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新型文化和产业模式的兴起,传统文化开始逐渐融入到现代文化创新之中。

多元性的文化艺术为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例如在文化曲艺的创新中,许多传统的曲艺形式得到了重新演绎,创作出了许多具有现代特色的搞笑艺术表现形式。

2.文化保护文化保护是传统文化变革的另一种方式。

由于许多传统文化是无法用现代艺术来展现的,因此需要通过尽可能地保护其原有形式来将其传承下去。

例如,在我国传统民间戏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那些剧种,包括“晋剧”、“豫剧”、“秧歌”、“皮影戏”等,在演出方面不但要坚持传统演出形式,更要在文学创新、舞台艺术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用现代人的审美方式来演绎传统文化内涵。

3.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保护方式。

在某些地区,一些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依然得以保持其存在。

例如,在扶贫工作中,各地对脆弱的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护的行动一直在进行。

通过将这些文化范畴传承给下一代,包括年轻人和孩子们,将保留着的传统文化带进现代,以其本身独特的形式体现现代内涵和价值。

三、结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虽然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的挑战和逆境,但是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并未消失,而是逐渐融入到现代化的生活中。

中 国近代史上的主要文化变革有哪些

中 国近代史上的主要文化变革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上的主要文化变革有哪些中国近代史是一段波澜壮阔、充满变革的历史,其中文化领域的变革尤为显著。

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强行打开,西方文化开始大量涌入。

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也促使了一系列文化变革的发生。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是早期文化变革的重要表现。

魏源等思想家认识到西方在军事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御列强的侵略。

这一思想虽然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但为后来更广泛的文化变革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时期,不仅引进了西方的工业技术和设备,还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识和观念的人才。

这些学堂开设了外语、数学、物理等课程,传播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对传统的教育体制形成了冲击。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同时也倡导文化观念的更新。

他们提倡兴民权、设议院,宣传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

在文化教育方面,主张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设立新式学校,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文化革命。

运动倡导者们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对封建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他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主张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学形式和内容的重大变革。

鲁迅的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对旧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胡适倡导白话文运动,使得白话文逐渐成为主流的书面语言,大大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五四运动则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变革的深入发展。

这一运动不仅是一场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的文化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

在艺术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

西方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传入中国,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互交融。

例如,在绘画方面,出现了融合中西绘画技法的新风格;在音乐方面,学堂乐歌的兴起,传播了新的音乐观念和形式。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文化转型研究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文化转型研究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文化转型研究中国近现代经历了一场思想文化的巨大变革。

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化社会,从传统文化到新文化运动,从盲目信仰到理性思考,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性变化。

这场思想文化的变革,不仅对中国本身具有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一、传统文化及其缺陷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对传统价值的忠诚,语重心长地讲述帝国的秩序,而且这一秩序也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时代之中被应用。

然而,封建思想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它的核心是等级制度,对于那些处于极端贫困和失去话语权的群体,是无法满足他们基本的需求的。

这导致了社会的封闭性和落后。

另外,中国儒家思想也面临着世界观的制约。

出于对天命的感恩和畏惧,中国儒家一直视世界为无限的,地球是天心所在之处,而人类则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客,对于宇宙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这种天人合一、天命至上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但与之既有的孤立和保守,却对中国的进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转型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它在此前三百年中国传统文化上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刻的冲击。

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们目光短浅地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学术和科学进步的罪魁祸首,他们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将中国从百年羞辱中解救出来的唯一途径。

新文化运动认为传统文化的落后是中国被列强统治和侵略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并且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

引进西方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科学、哲学到政治,西方的思想与知识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不少人将其应用于中国的现状中。

这些思想和知识的介绍掀起了一场思考中国现代化、寻找中国精神的激烈讨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世界观。

三、二战后的思想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思想文化发生了再次的剧变。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论“文以载道”在近代中国的新变化

论“文以载道”在近代中国的新变化

论“文以载道”在近代中国的新变化“文以载道”,即文化以传播道德教化为目的。

在近代中国,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使得“文以载道”的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传统文化的转型。

近代中国经历了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也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转型。

在传统社会中,“文以载道”主要体现在儒家经典的传播与解释上,儒家的经典和思想被用来教化人们的道德行为。

但随着现代思潮的涌现,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一系列变革。

一方面,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介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不再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思想和文化观念,如科学、民主等。

中国封建社会的破碎,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

“文以载道”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再依赖传统儒家经典,而是注重结合现代价值观念和需求,通过各种文化形式传达道德教化的内容。

传媒的兴起。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媒体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文以载道”的重要渠道。

传统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得到了发展,同时电影、电视、广播等新媒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传媒的兴起为文化的传播和道德教化提供了更加广泛、快捷的途径。

通过各种媒体,人们可以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和接受道德教化的内容。

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娱乐形式,可以将道德故事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让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接受道德教化。

社会环境的变化。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社会结构和道德观念被打破,新的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念在形成和发展。

这种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文以载道”的内容和方式。

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被挑战和怀疑,社会也对更加多元化、开放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提出了需求。

在近代中国,“文以载道”的方式和内容也呈现出更多元、开放、包容的特点。

许多文化形式开始兴起,如现代文学、电影艺术等,这些文化形式通过表达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体验,同时传递着道德教化的内容。

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

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

On Some of the Features in the Transitions of China's Modem Mainstream Culture 作者: 张允熠;张瑞涛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53
出版物刊名: 安徽史学
页码: 37-41页
主题词: “文化—意识形态”;明清之际;转型;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主流文化也称主流意识形态,或称'文化-意识形态'.中国近代'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型根源于社会转型、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它滥觞于明清之际,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一、中国近代主流文化的转型是在学术蜕变、儒学瓦解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二、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曲折进行的;三、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是在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的历史和时代主题下完成的;四、中国近代主流文化的转型并没有终止传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主流文化完成了二千多年最伟大的一次转换,但这种转换不仅没有中断传统,传统仍在不断秉赋新质和创意.转型不是固型,任何主流文化都要在不断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中日臻强化和完善自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一、洋务运动与物质文化的转型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是在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之中被迫仓促展开的。

所以有人将这次转型比喻为“中西文化的一场遭遇战”。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经形象地说,“中国一向是一个农业文化的国家,他一切以…安足‟为目的,现在他骤然遇见了西欧一个以…富强‟为目的之商业文化,相形见绌了。

”身处此“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逐渐放弃传统的文化中心主义和自大心态,放眼世界,认识和学习当时人认为先进的西方文化,这便是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实质。

从文化的内在结构来看,这次文化转型首先从物质层面入手,逐渐深入到制度层面,最终到达思想层面。

在历史实践中,这次文化转型大致表现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

洋务运动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少数政治精英们在深刻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双重困境下作出的艰难抉择。

1861年初,奕忻、文祥等人在一封奏折中详细描述了这种困境:“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

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

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由此不难看出,尽管第二次鸦片战争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终于结束了,但是英法联军攻陷京城而遗留给清廷的深刻震动无疑还将持续存在。

不过,这也意味外国军事势力带来的威胁已经退居次席,而南方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此时成为满清政府的关注焦点。

在当时人眼里,为了应付清政府所面临的深刻政治和社会危机,最简捷的方法便是创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李鸿章所言,“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这种思想来源于魏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著名洋务思想家冯桂芬进而将此主张分为三个阶段,“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

他特别强调道,“且用其器,非用其礼也,用之乃所以攘之也”。

由于物质文化的具体感知性,中国人在近代认识西方的过程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西方的坚船利炮。

因此,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都被急功近利地简化为军事问题。

而西方各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向清军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如李鸿章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已经认识到洋人的“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

走上向西方学习制造坚船利炮的道路就成为当时人的必然选择。

具体而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首先要“学习外国之利器”,而学习外国利器,先要“觅制器之器”,所谓“制器之器”就是指现代机器。

这样,以建立强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为直接目的的洋务运动便应运而生。

所谓“洋务”指的就是实现此目的的牵涉对外关系的一切事务,包括外事交涉、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购买洋枪洋炮、按照洋法编练军队等等。

自1862年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起,至七八十年代,各省相继设立军火工厂,形成官办军事工业。

然而,强大的军事工业又必须依赖于发达的国民经济。

中国传统的财税政策根本无力为开办这些现代化的军事工业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

因此,开发和挖掘新的税收来源便势在必行。

洋务运动后期,各地纷纷建立各种民用工业,开矿设厂,修建铁路,铺设电缆,设立洋务学堂,还大量翻译外文书籍,派遣出国留学生。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五年后又创办开平矿务局,九十年代张之洞在湖北主办的汉阳铁厂、织布局等等,形成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

这批洋务企业中,少数完全由官方投资,大部分除了官方资金外,还招募了私人资金入股。

当时许多人都乐观地相信洋务运动的种种改革措施,都是为了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一时权宜之计。

“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提出,无疑为他们的乐观主义提供了最好阐释。

早在洋务运动前期,冯桂芬就已经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

洋务运动后期的代表人物张之洞也倡导“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这些主张既有力地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蓬勃发展,又将其实践活动局限于物质层面,未能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提高到更高层次。

不过,洋务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最早尝试,深刻地动摇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揭开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序幕,无疑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随着崭新的近代大工业的初步建立,中国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工业化历程。

同时,这也必然意味着适应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以适应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西方现代文化为目标,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与制度文化转型在洋务运动后期,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深入,一批改良主义者已经逐渐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背后是发达的科学技术和有效的行政体制。

通过对早期洋务运动的实践经验和成果的反思,他们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西方诸国的议会民主制。

如郑观应认为:“中国而终自安卑弱,不欲富国强兵为天下之望国也则亦已耳,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永保太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张之洞也认识到,“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他们看重的不是西方政治中体现的民主精神,而是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的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他们认为中国的改革步伐缓慢,成果不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整个传统官僚体制已经无力适应现在列强竞争的危局。

改良主义者并没有否定洋务运动所高举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只是在他们看来,西方人的“长技”技已经远远超出于坚船利炮,而且还包括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

然而,少数有识之士的深刻认识并不能改变反映迟缓的满清政府的保守态度。

当中日甲午战役惨败的消息传来,举国上下都沉浸在“亡国灭种”的深刻危机感中。

中国文化转型的历程也摇身一变,从温和转向激烈。

较之早期改良主义者的稳健作风,以康有为为领袖的维新派则以慷慨激昂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1895年,他在《强学会叙言》中大声疾呼:“俄北瞰,英西(目夹),法南瞬,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 值此存亡之际,维新派认为救亡之道惟有变法自强。

所谓“变法”,梁启超以一言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7维新派突破了洋务派的思想局限,将改革的矛头直指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

维新派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治,如康有为主张“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实行三权分立,只要行宪法、开国会,君民共主,“则中国之治强”指日可待。

在当时的维新派中,严复和谭嗣同的民主思想更为鲜明。

谭氏的《仁学》一书公开向封建三纲五伦宣战,提出每个人都应“不失自主之权”,经济政治上都应有平等权利。

严复把孟德斯鸠《法意》、穆勒《论自由》等名著介绍到中国,极力倡导个人自由。

这些主张大大超越了洋务派和早期改良主义者“中体西用”的思想。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体制,作为中国古典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的制度化载体,遭到了维新派的深刻怀疑和批判。

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已经不能为今日中国所处之“千年未有之变局”提供任何思想资源了。

为了寻找救亡道路,维新派将西方思想大规模介绍到国内,不仅超越了洋务运动时期偏重翻译自然科技类西方书籍的局限,而且也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向制度层面的过渡。

在此期间,各种新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这无疑宣告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危机,也加快了文化转型的步伐。

同时,各种学会团体和报刊杂志也应运而生,《中外纪闻》是维新派创办的最早的刊物之一,被迫停刊后,又先后于上海澳门等地创办了《时务报》《知新报》和天津《国闻报》等等。

各报大声疾呼国家处于危亡之境,变法不仅是修路开矿、练兵购炮,而且要在政治上来一番改革,甚至提出了“民权”的口号,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震动一时的维新运动宣告流产。

这也预示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开始成为历史的主角。

孙中山自少年时期便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因此他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无疑较维新派更深刻,他的政治主张也就更彻底。

他折衷西方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主义思想,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试图将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革命派坚持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满清政府,实现共和政治,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因此与避居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论战的结果是革命派的激进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在二十世纪最初十年中,在举国上下的变革呼声中,保守的清政府也一度竭尽全力地依照当初维新派的改革措施施行新政,宣布君主立宪,建立中央内阁机构,先后制定了宪法、刑法、民法等诸多法律,彻底废除科举制,大量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等等。

但是,极富历史嘲讽意味的是,满清政府的新政最终只是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

当武昌起义仓促爆发,竟出人意料地结束了清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同时宣告了中国两千年的专制政治成为历史。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这标志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在制度层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所以,在中华民国建立五年后,袁世凯企图在传统政治中为自己找寻政权合法性基础的努力,最终只可能是一出荒唐的历史闹剧。

袁世凯及其党羽以为可以利用中国社会中迷信皇权的传统习惯势力来稳定自己的统治,过高估计了帝国主义支配中国政治的作用,过低估计了辛亥革命所造成的民主共和潮流以及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受到了历史无情的嘲弄。

三、新文化运动引起的变迁辛亥革命建立共和制度后,中国的现实却使孙中山不禁发出“夫吾党革命之初心,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衽席之上也,今反令之陷水益深,陷火益热,与革命初衷大相违背”的叹息。

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则更进一步地指明了新社会的诞生必须伴随着文化深层结构的转型。

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在上海正式发行,发起了冲决封建精神网罗的斗争,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新文化运动揭开序幕,也同时宣布了中国文化转型发展至精神层面。

新文化运动首先是从文学革命开始的,它主要发生在中国的文化领域,如伦理道德、社会风俗、文化教育等。

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胡适在1919年总结的,以“一种评判的态度”来重估传统文化的价值。

因此,这场运动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的精神文化进行的一场大批判。

在猛烈攻击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后,中国的知识精英都主张全方位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同时,来自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华大地上都受到热烈欢迎,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革命民主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也纷纷亮相。

在这场思想和文化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知识精英群体在文化价值观上大大超越其前辈,他们不再把中国文化置于与西方文化相互冲突的地位,而是继承了中国早期传统思想中的大同观念,站在世界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角度来认识西方文化,大力主张对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