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抗原提呈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2/25
2018/12/25
MHCII类途径:外源性抗原
内吞 内 体与溶酶体中被降解10-30分子肽; 内质网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与恒定链 (Ii)形成九聚体(α β Ii)3,并在Ii帮助下 高尔基体 转移到内质体腔,形成MIIC, Ii被降解成 CLIP HLA-DM辅助在溶酶 体及内体内形成抗原分子肽-MHCII复合物 细胞膜。
2018/12/25
单核吞噬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形态特征 表面标志 酶和分泌产物
2018/12/25
Mφ的生物学作用特点
生物学作用:吞噬杀伤作用、抗原提呈作
用、免疫调节作用和广泛参与机体生理功 能
Mφ功能的异质性: 不同组织器官中的Mφ具有异
质性;同一组织中的Mφ具有异质性
2018/12/25
体; ③能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T细 胞区; ④能活化未致敏T细胞,而Mφ、B只能激活 已活化或记忆性T; ⑤抗原提呈效率高.
2018/12/25
1、DC的特征、表面标志
DC的特征及表面标志:
①形态上呈树突样; ②表达CD1a、高水平MHC-II类抗原和 CD11c、CD83等多种辅助分子; ③胞浆内存在特异性Birbeck颗粒状结构; ④吞噬功能较低; ⑤有效诱导巢居的静息性幼稚T细胞发生增生; ⑥ DC表面表达某些可特异性结合病原微生物 的受体,以及FcR和IgE分子等,参与抗原摄取。
2018/12/25
成纤维细胞 某些细胞因子可诱导成纤维细
胞表达MHC-II类分子,并使之具有抗原提 呈能力;成纤维细胞也是一种吞噬细胞 活化的T细胞 活化的T细胞可表达MHC-II, 具有抗原提呈功能
2018/12/25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抗原的处理:APC将抗原分子降解并加工
处理成多肽片段,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 形式,表达于APC细胞的表面的过程。 抗原的提呈:APC在于T细胞接触的过程中, 被T细胞识别,从而将抗信息传递给T细胞 的过程。
2018/12/25
二、 抗原的加工处理
根据参与的MHC分子不同,将抗原在细胞内加
工处理分为MHCI类途径和MHCII类途径。
MHCI类途径 抗原的主要来源
降解抗原的酶结构
MHCII类途径 外源性抗原 溶酶体
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内源性抗原 蛋白酶体 所有有核细胞 内质网
处理抗原的细胞
抗 原 与 MHC 分 子 结 合部位
单核-巨噬细胞摄取抗原
单核-巨噬细胞通过三种胞吞方式摄取抗原:
吞噬-吞入较大的固体或较大分子复合物, 如细菌、细胞碎片等;胞饮-细胞吞入液态 物质或极微小颗粒;受体介导胞饮-通过细 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大分子物质,通 过膜囊泡完成物质传送。
2018/12/25
B细胞摄取抗原
B细胞:非特异性胞饮或特异性受体BCR
2018/12/25
2018/12/25
2018/12/25
三、抗原的提呈
抗原提呈的基本过程:
肽-MHCI类分子:CD8识别 肽-MHCII类分子:CD4识别 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现象:有交叉 但非主要方式。
2018/12/25
2018/12/25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Th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2018/12/25
小结
1. APC的概念与种类。 2.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D细胞的生 物学功能、B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 3. D细胞的膜表面分子、APC和 MHC分子处理和递呈抗原的过程。 4. 掌握下列常用名词:
抗原递呈、专职APC、非专职APC、内 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2018/12/25
溶酶体及内体
参与的MHC分子
提呈对象
2018/12/25
MHCI类分子
CD8+T 细胞(主要为 Tc)
MHCII类分子
CD4+T 细胞(主要为 Th)
二、 抗原的加工处理
MHCI类途径:
内源性抗原 蛋白酶体(低分子量多肽, LMP)降解成多肽 在抗原相关转运体帮助 下(TAP,对8-13分子肽具最高亲和力)在内质 网(ER)与新组装MHCI类分子结合 细胞膜
2018/12/25
FDC:滤泡树突状细胞是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滤
泡内的重要APC,是参与再次免疫应答的重要细 胞,通过其表面的FcR和C3bR结合免疫复合物, 使免疫细胞识别以免疫复合物形式存在的抗原。 IDC:并指状细胞 分布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和 次级淋巴组织中的重要APC。为朗格汉斯细胞衍 生而来。 胸腺树突状细胞 位于胸腺皮质/髓质交界处和髓 质部分,生命周期很短,仅2~3周,在诱导免疫 耐受中起作用(阴性选择)。 LC:朗格汉斯细胞 位于表皮和胃肠上皮细胞
2018/12/25
骨髓DC前体
血流
非淋巴组织
分化
非成熟DC
定居
上皮组织、胃肠道、生殖道和泌尿 道管、气道以及实质脏器的间质
具有很强的摄取、处理和加工 抗原的能力,但提呈抗原能力弱
细胞因子和抗原刺激下
DC细胞成熟并迁移进入局部淋巴结(迁移期)
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能力变弱 ,但提呈抗原能力逐渐增强(成熟期)
2018/12/25
2018/12/25
四、兼职抗原提呈细胞
某些细胞通常情况下不表达MHC-II分子,但在炎
症过程中,或接受某些活性分子刺激后,则可表 达MHC-II类分子,并能处理和提呈抗原。这些细 胞被称为兼职APC。 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 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等。 兼职APC可能参与炎症反应或某些自身免疫病的 发生。
2018/12/25
一、 抗原的摄取
外源性抗原: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称为外源性抗原:
如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细胞、蛋白质等; 外源性抗原循溶酶体途径被处理和提呈,该过 程受MHC-II分子限制 内源性抗原:细胞内合成的抗原称为内源性抗原, 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 的蛋白等。 MHC-I类分子参与提呈的抗原大多数是在胞核 和胞浆中内源性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胞质溶胶提呈 途径)
2018/12/25
4、树突状细胞与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
1、DC对于T、B细胞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激活
作用。DC表达多种趋化性细胞因子,具有 趋化T细胞的作用。 此外,DC所分泌的IL-12对于初始T细胞是 产生Thl型免疫应答的重要因素。DC还能通 过诱导 Ig 类别的转换和释放某些可溶性因 子等调节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2018/12/25
2018/12/25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概念: (dendritic cellBiblioteka Baidu,DC)
美.Steinman 1973发现,形态呈树突样;
是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细胞,是机体适
应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2018/12/25
DC的特点
①能高水平表达MHC-II类分子; ②可表达参与抗原摄取和转运的特殊膜受
2018/12/25
2018/12/25
——DC的分布与分类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脏器(除脑以外) 淋巴样组织中的DC:
并指状DC(位于T细胞区,由LC移行而来, 发挥免疫激活作用)、边缘区DC、滤泡样DC (高表达FCR和C3bR)和胸腺DC 非淋巴样组织DC: 朗格汉斯细胞(LC表皮粘膜的未成熟DC) 和间质性DC等 体液中DC(循环的DC): 隐蔽细胞和血液DC。
2018/12/25
2018/12/25
未成熟DC摄取抗原
未成熟DC通过三条途径摄取抗原:第一条途径
通过巨吞饮作用吞入非常大量的液体。第二途径 是受体介导的内吞,可有效捕捉到浓度很低的相 应抗原,具有高效性、选择性及饱和性。第三条 途径是吞噬作用:是未成熟DC与巨噬细胞皆有 的功能
2018/12/25
2018/12/25
2、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化
——DC的来源
DC的来源 DC主要有两种来源,即髓源性
和淋巴系来源。 髓源性DC是指由骨髓和脐血中CD34+造血 祖细胞生成的DC。 从淋巴系来源的DC属于血源性,与T、NK 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某些单个细胞在 GM-CSF和IL-4作用下可转变为DC。
2018/12/25
2、DC还能诱导免疫耐受。目前发现DC是
在胸腺内对发育中T细胞进行阴性选择的 箭重要的细胞,通过排除自身反应性T细 胞克隆,参与中枢免疫耐受的诱导。
2018/12/25
二、单核-巨噬细胞
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
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 骨髓内中的髓样干细胞受某些细胞因子的 作用发育成前单核细胞。前单核细胞进一 步发育成为单核细胞进入血流。然后移行 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内,发育成熟为巨噬细 胞。
第十四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 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2018/12/25
概述:APC的定义和分类
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捕捉、
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 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专职APC:树突状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 统、B细胞。 兼职APC: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 细胞和激活的T细胞.
2018/12/25
2018/12/25
2018/12/25
三、B细胞
B细胞能持续表达MHC-II类分子,能有效提
呈抗原给CD+TH细胞,也表达B7-1分子, 对活化的TH细胞有协调刺激作用。 B细胞是再次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最重要的 APC,主要通过BCR途径和非特异性胞饮摄 取抗原。
2018/12/25
程的重要因素:GM-CSF、TNF-α促进DC分化;IL-1、IL6和IL-12辅助DC成熟。2、DC的成熟也受其自身表达的 黏附分子调控 DC表面标志 CD11c+DC属于血液中成熟的DC, CD11cDC为低水平表达黏附分子的非成熟DC。 DC的迁移与成熟 DC在成熟过程中,其捕获和处理抗原 的能力逐渐降低,但提呈的能力则明显增强。成熟后从非 淋巴组织迁移到次级淋巴器官,从而激发T细胞应答。
谢谢
2018/12/25
2018/12/25
间质性DC 主要分布在心脏、肝脏、肾脏、
肺脏等实质器官间质的毛细血管附近。 循环DC 主要包括血液DC和淋巴DC。具 有较强的摄取抗原能力,能在体外自发地 与T细胞形成DC-T细胞蔟,激活未致敏T细 胞,启动初次免疫应答。
2018/12/25
3、树突状细胞的发育
参与DC分化与发育的因素 1、细胞因子是调节DC成熟过
IL-2R
APC
Th
Th细胞 活性封闭
炎症 LPS 细菌
化学趋化因子 补体 TNF-a IL-1 IL-6
IL-2
APC
Th
Th细胞活 化、增殖
2018/12/25
2018/12/25
Tc 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APC 1
Tc
活性封闭
Th
APC 2
Tc
IL-2
活化,扩增
2018/12/25
2018/1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