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第三章答案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习题第三章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1. 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

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系统构成。

2:层次性。

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相关性。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管理者从系统理论中得到的启示: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管理1:整体性原理2:动态性原理3:开放性原理4:环境适应性原理5:综合性原理2. 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1:职责的界限要清楚2: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3:职责要落实到人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一个人对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负责取决于三个因素1:权限;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没有一定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工作实行真正的管理。

2:利益;完全负责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都要对收益进行权衡。

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利益。

3:能力,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

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3. 何谓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又如何实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20世纪末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观点: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企业要想做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做到1: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据此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的方向。

2: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3: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企业的消费者。

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答案1-3章

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答案1-3章

管理学第一章组织与管理第二章早期管理思想第一篇导论第一章组织与管理第一节组织要素及其整合一、组织及其要素思考题1.何谓组织?组织要素包括哪些内容?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体。

五要素是:组织成员 (认同组织目标,愿意为组织作贡献)组织目标 (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目标,一般由组织主要负责人提出)组织活动 (组织存在的标志,开展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大家认同的目标)组织资源 (资金、人、物质条件、信息;资源需要筹措)组织环境 (组织生存在一定环境中,首先要适应环境;不是被动适应,可对环境施加影响)二、组织要素的整合(一)要素内部的整合(1)组织成员的整合(2)组织目标的整合(3)组织活动的整合(4)组织资源的整合(二)要素之间的整合(1)活动与环境的整合(2)目标与活动的整合(3)活动与人的整合管理就是整合组织的各种要素,这种整合的内涵:1. 制定有吸引力的目标以聚集组织成员。

2. 选择能最有效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方案。

3. 协调不同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努力。

4. 根据活动的要求和特点组织筹措物质条件。

5. 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加工和利用这些物质条件。

6. 根据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决定或调整组织的目标性质与活动内容。

三、企业: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一)作为经济活动基本单位的企业(二)企业的任务1.满足社会需要2.获取利润3.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的关系思考题4.为什么说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都是现代企业的基本任务?满足社会需要是由企业的社会组织属性所决定的,实现利润是由企业的商品生产者性质所决定的。

这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的。

首先,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

其次,利润也是企业满足或继续满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前提。

因此,只有满足社会需要,企业才能取得利润;同时,只有取得利润,企业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三)企业的活动1.资源筹措 2.资源转换 3.产品销售第二节管理的内容、特征和原则一、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思考题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第三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编组织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人目标要服从组织目标,组织目标要尽可能与个人目标相融。

这是组织工作的( A 效率原则 B 统一原则 C 平衡原则 D 灵活原则 2、组织工作力求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是指组织工作的( A 效率原则 B 统一原则 C 平衡原则 D 灵活原则 3、 组织设计的依据是(A )A 组织目标B 组织环境C 组织战略D 组织理论 4 •提岀组织的定义是“两人以上有意识地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的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 人物(B )。

A 、韦伯 B 、巴纳德 5 •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是( A 、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职能 6 •组织结构设计的岀发点和依据是( A )。

A 、权责利关系 B 、一项管理职能 I 现企业目标 7 •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D ) A 、结构等级 B 、非正式组织 C 、企业结构 组织 8. A 、 9. A 、C 、C 、厄威克 A )。

B 、实现企业目标 C 、职工的权责利关系D 、古利克 A )。

B )。

一项管理C 、分工合作关系D 正式采取多种经营,向几个领域扩张的发展战略,这样的企业多采用( 集权 B 、授权 C 、均权 D 、分权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 、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 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D 、相互的协调,合作的意愿, 的模式。

B )。

信息的交流 情感的沟通 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可以较多地运用规范的 10.当企业外部环境比较稳定,预测可信度较高, 手段来实现,权力分配可以体现( C )的特点。

A 、集权B 、分权C 、均权D 、授权 12 •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较强,则适于采用( C )。

A 、均权管理 B 、分权管理 C 、集权管理 D 、不确定 13 •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是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 术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适于采用( B )组织形式。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2011年06月19日星期日上午 10:03第一章答案一、填空1.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资源2.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3. 计划4.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5. 决策;6. 协调,人;7.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8.组织目标的实现;9. 计划10. 自然,社会11. 管理原理,管理方法;12.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二、单项选择1.C2. D3.D4.A5. A6.C7.C8.B9.B 10.D11.B 12.C 13.B三、多项选择1. ABEF2. ABD3.ABD四、判断1.×2. ×3.√4. ×5. ×6.√7. √8.√五、简答(要点,非完整答案)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每一项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和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又开始一轮新的管理循环。

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2.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对劳动过程的管理;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它是对人的管理;二者不可分离。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是一门科学,由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用以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

管理者如果没有管理科学知识,则管理过程中或是依靠经验,或是凭主观、靠运气;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只是,他们就有可能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设想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

当然,管理科学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方案,它要求管理工作者以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为基础,结合实际,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以球的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现代管理理论(圣才出品)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现代管理理论(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3 章 现代管理理论
一、关键术语 1.霍桑实验 答:霍桑实验是指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到 30 年代初期主要由哈佛大学梅奥等专家在 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主要包括:照明实验;梅奥参与的继电器 实验;访谈计划;绕线试验与非正式组织。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梅奥和他的助手阐述了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①职工是社会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 式组织”;③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
2.“社会人”假设 答:“社会人”假设指影响人的积极性的,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和心理因素。霍 桑实验表明人是“社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个人的观点与个性都会影响他对上级 命令的反应和工作中的表现。因此,应该把工人当做不同的个体来看待,即当做“社会人” 来对待,而不应将其视为无差别的机器或机器的一个部分。
2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7.新组织理论 答:明兹伯格的新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分工和协调,组织结构的实质 是人们在组织内进行劳动分工和协调的方式的总和。了解组织结构,首先要了解组织中的各 种协调机制。明茨伯格提出了相互调适、直接监督、工作程序标准化、成果标准化或产出标 准化、技术(技能)以及知识标准化、规范标准化六种基本的机制。这六种协调机制在时间 上是相继出现的,在空间上也可能同时并存。在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中,需要这六种协 调机制同时并存,但只有某一种协调机制占主导地位。
8.内涵式管理 答:内涵式管理力求通过充分利用内部条件、加强企业创新、提高内部生产能力来增强 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由外延式管理转变为内涵式管理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有选择地扩展业务; ②强调内部创业。 二、思考题 1.为什么梅奥认为新的领导力在于提高员工满足度的能力? 答:梅奥等人根据霍桑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 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则取决于他们感受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是因为:在各种需要中,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 要只占很少的比重,更多的是获取友谊、得到尊重或保证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要。因此,要 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提高工人的士气;而要提高工人的士气,就要努力提高工人需要的满足 程度。新型的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工人需要的特点,不仅要解决工人生产技术或物质生活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组织与管理1.1 复习笔记一、组织要素及其整合1.组织及其要素(1)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体。

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政治组织、军事组织、经济组织、教育组织、宗教组织等等。

(2)组织要素包括:①组织成员。

任何组织都是一定数量的个人的集合体;②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是不同组织成员的黏合剂,它是组织社会存在的理由,包括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③组织活动。

组织活动的内容是由组织目标的性质决定的;④组织资源。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利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资源。

特定组织是一定人与一定资源的特殊结合;⑤组织环境。

组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2.组织要素的整合组织要素的整合包括:各类要素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整合以及不同要素类型之间的整合。

(1)要素内部的整合包括:①组织成员的整合;②组织多元目标的整合;③组织活动的整合;④组织内不同类型资源的整合。

(2)要素之间的整合包括:①活动与环境的整合;②目标与活动的整合;③活动与人的整合。

(3)管理是对组织各种要素的整合。

它既包括要素内部的整合,也包括要素之间的整合。

3.企业:一种社会经济组织(1)作为经济活动单位的企业①企业是指那些根据市场反映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某种商品(包括特质产品或非特质的服务)生产和交换的社会经济单位;②根据生产和提供的商品性质不同,将企业分为:农业企业、交通或运输企业、工业企业,等等。

(2)企业的任务①满足社会需要。

因此,从外部来看,企业的任务首先是要满足社会需要。

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②获取利润。

为了实现企业存续和发展的目标,为了使企业职工实现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必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一定的利润。

③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的关系。

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的。

a.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

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三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成本。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 48学分:3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1第一章导论:管理的涵义、职能、管理者技能、角色42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43第三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34第四章决策4概述、过程、决策类型及一般方法5第五章计划7计划的基础、目标管理、战略性计划、计划方法、规划实务6第六章组织结构与设计8概述、组织结构类型、设计方法、组织设计挑战、组织文化7第七章控制4控制的类型、过程、方法8第八章领导领导本质、理论与艺术49第九章激励激励原理、过程与理论410第十章沟通概述,沟通过程、类型和冲突管理411第十一章创新212总复习(机动)0 或 2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 30% 。

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第三章答案

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第三章答案

管理学原理作业第 3 章、思考题1、为什么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的能力?答: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满足程度能力的原因在于:1)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

科学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作业方法、工作条件和工资制度,因此,只要采用恰当的工资制度、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就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2)梅奥则根据霍桑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则取决于他们感受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在这些需要中,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要只占很少的比重,更多的是获取友谊、得到尊重或保证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要。

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提高工人的士气;而要提高工人的士气,就要努力提高工人需要的满足程度。

(3)所以,新型的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工人需要的特点,不仅要解决工人生产技术或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还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才能适时、合理、充分地激励工人,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论中,协作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答: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不论其规模的大小或级别的高低,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1)协作的意愿。

组织是由个人构成的,组织成员愿意提供协作条件下的劳动和服务是组织存续所必不可少的。

协作的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交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个人行为的非个性化。

其结果是个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

没有这种意愿,就不可能有对组织有用的持续的个人努力,也就不可能存在不同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的组织活动。

2)共同的目标。

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协作意愿若没有共同的目标,则是发展不起来的。

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不知道需要他们提供何种努力,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从协作劳动的结果中得到何种满足,从而就不会有协作活动。

3)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不同成员的协作意愿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才能相互联系,形成动态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答案

管理学原理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1.B 2.D 3.A 4.B 5.C 6.C 7.D 8.B 9.C 10.C 11.B. 12.C 13.C 14.C 15.C 16.B 17.C 18.B 19.D 20.B二、多项选择题:1.ABE 2.ABD 3.BE 4.BD 5.ABDE 6.BCDE 7.BE 8.BD 9.ACDE 10.ABD 11.BCDE 12.AD 13.AC 14.ABCDE 15.ABCDE 16.ABCE 17.ABCDE 18.AC 19.BD 20.ABC 21.BC 22.BCE 23.ABE 三、判断改错题1.×。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

组织分为三个层次,拥有的权力范围最大、担任的职务最高的管理人员是上层主管人员。

3. √4.×。

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5.×。

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6.×。

管理学的历史性决定了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总结、扬弃和发展。

7.×。

研究如何完善组织机构与各种管理体制的问题是管理学内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

8.√9.√四、名词解释(答案略)五、简答题1.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管理的基本特征是:(1)管理是一种文化或社会现象。

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一是多人集体活动;二是共同一致目标。

这就使组织成为管理的载体。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他的责任是管理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作和工人。

(3)管理具有特定任务,职能和层次。

即通过上、中、基层三个层次,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共同工作的人以尽量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打印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打印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P4-5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二、何为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1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根据定义,有四层含义: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活动应当是有效的(效率和效果);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内部的、外部的);4、协调的手段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的过程是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活动。

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4、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三、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12-15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3、指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4、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组织与管理(圣才出品)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组织与管理(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篇导论第1章组织与管理一、关键术语1.管理答: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过程。

其特征包括:①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②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来开展专门活动的管理者;③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④管理是一个包括了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即管理是一个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一系列工作的综合过程。

2.人本原则答:人既是组织的中心,也是管理的中心,人本原则应该是管理的首要原则。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则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了人的管理”。

“依靠人的管理”是指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即组织被管理者参与活动方向、内容以及目标的选择、实施和控制。

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①人是参与组织活动各种要素中的最活跃者。

②活动方向(做正确的事)与方式(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的选择影响着组织活动的效益水平。

“为了人的管理”是指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

管理为人服务不仅应包括通过管理工作来提高组织业务活动的效率,而且应包括通过管理工作,充分实现组织成员的社会价值。

3.适度原则答:适度原则是指组织在业务活动范围的选择上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在管理幅度的选择上,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在权力的分配上,既不能完全集中,也不能绝对分散,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最适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最佳组合。

适度原则要求管理者进行适情管理和适时管理。

适情管理是指管理者应该根据组织内外的环境和能力特点来进行选择;适时管理则要求管理者根据环境和能力的变化来对这种选择进行调整。

4.效益原则答: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出的代价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效益原则是指努力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是人类一切活动均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要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益,管理者必须注意提高自己和下属的两个能力:①做正确的事的能力;②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P3)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学者是()A.赫伯特·A ·西蒙B.小詹姆斯·H·唐纳利C.弗里蒙特·E·喀斯特D.托尼·布洛克特2.(P5)管理的载体是()A.管理者B.技术C.工作D.组织3.(P5)管理的主体是()A.企业家B.全体员工C.高层管理者D.管理者4.(P6)管理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持使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A.氛围B.环境C.制度D.体制5.(P6)管理者的层次划分是指()A.表层、里层B.上层、中层、基层C.内层、外层D.深层、浅层6、(P7)管理是一种艺术, 这是强调管理的()A.复杂性B.有效性C.实践性D.精确性7、(P8)管理直接或间接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 这反映了管理的()A.科学性B.艺术性C.必要性D.目的性8、(P8)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它反映的是()A、A.经济性和目的性 B.必要性和目的性 C 经济性和必要性 D 有效性和经济性B、9、(P8)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 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需的, 反映了管理的()科学性 B.艺术性 C.必要性 D.目的性10、(P11)管理学中的原理和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组织, 说明管理学具有()A.一般性B.多样性C.历史性D.实践性11.(P12)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A.社会科学B.经济学C.边缘科学D.自然科学12、(P17)在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方法中, 起总的指导作用的是()A.系统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唯物辩证法D、比较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1.(P5)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组织中应承担的责任包括()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管理工作和员工D.决策E、计划2.(P8)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A.科学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3、(P13)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 其研究内容包括A.生产力方面B.生产关系方面C.上层建筑D.经济基础E、社会关系4.(P17)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有()A、A.唯物辩证法 B.直观法 C.因果法 D.系统方法E、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B、5.(P19)系统的特征有()目的性 B.交换性C、控制性D、相互依存性E、开放性三、名词解释1.(P4)管理: 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的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篇: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管理概论★ 课堂讨论一、学习管理学对于我们大学新生有什么重要意义?二、结合实际谈谈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

★ 知识掌握一、名词解释1. 管理:管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等环节来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程序,探讨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时间的计划和控制问题,组织的结构设计问题,对组织中人的领导与激励等问题的学科。

3. 管理主体:管理主体主要是指管理者,也就是一个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4. 管理客体:管理客体是指管理的对象,也就是管理的接受者。

5. 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效能。

一、选择题1.管理的主体是( C )A.领导者B.管理者C.人D.领导2.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从( D)开始的: A.组织B.领导C.控制D.计划3.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是说哪一项管理职能的重要性:( B ) A.领导职能B.计划职能C.控制职能D.组织职能4.相传有个这样的商人,他在卖马的时候一直说,允许顾客任意挑选马匹,但需要符合一个条件,即只能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一匹。

在此例中,顾客拥有的决策权限:( B ) A.很大,因为他可以任意挑选马匹。

B.很小,因为他的决策前提受到了严格控制。

C.无大小之别,因为这里顾客只是在买马,而不是在作决策。

D.无法判断,因为决策权限大小取决于所作决策的类型与重要程度。

5.概括而言,管理学原理的学科性质有:( C ) A.社会应用性B.管理效果的不确定性 C.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性 D.管理效果对经验的依赖性 6.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C ) A.艺术性和科学性 B.基础性和边缘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普遍性和重要性 7.基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 B ) A.计划 B.技术 C.协调 D.决策三、是非题1.管理学是一门精确的学科。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最新】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最新】

Chapter Three: Foundations of Planning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definition of planning?a. Define the organization’s objectives or goals.b. Establish an overall strategy for achieving these objectives or goals.c. Allocate resources and develop a chain of communication.d. Develop a hierarchy of plans to integrate and coordinate activities.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argument against formal planning?a. Planning focuses on the future.b. Planning may create rigidity.c. Planning replaces creativity.d. Planning ignores prior successes.3. Which of following is not one of the reasons why managers should engage inplanning as that was stated in the text?a. Planning reduces cost.b. Planning minimizes waste and redundancy.c. Planning provides direction.d. Planning facilitates control.4. Plans that determine specific details about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that areto be achieved are calleda. strategic plans.b. tactical plans.c. long-term plans.d. detailed plans.5. Successful plans may providea.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b. only success.c. increased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d. increased awareness of change.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MOST accurate?a. Many studies confirm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ning andperformance.b. All organizations that plan extensively outperform those that plan lessformally.c. All organizations that plan outperform those that do not.d. Many studies confirm that planning does not lead to greater performancebecause labor unions are weak.7. _____ plans are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breadth.a. Directional and specificb. Single use and standingc. Strategic and tacticald. Long-term and short-term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opular way to describe plans?a. breadthb. time framec. specificityd. length9. Tactical and strategic plans differ in all of the following ways excepta. time frame.b. scope.c. known set of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d. environmental effects.10. The greater the uncertainty, the more plans should be of the _____ variety.a. long-termb. short-termc. intermediate in lengthd. rigid11. When uncertainty is high and management must maintain flexibility, which ofthe following types of plans are preferable?a. long-term plansb. no plansc. directional plansd. specific plans12. Which type of plan is used to meet a particular or unique situation?a. tactical planb. operational planc. single-use pland. standing plan1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step in objective setting?a. Specify deadlines.b. Allow the employe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c. Link rewards to effort.d. Prioritize goals.14. Each MBO objective must havea. a percentage change specified.b. a concise time period.c. a reference to quality.d. a specified dollar amount.15. MBO advocates participative goal setting. Research comparing participativeset and assigned goals on performancea. shows consistently higher performance with participatively set goals.b. shows consistently lower performance with participatively set goals.c. has not shown any strong or consistent relationships.d. has been biased by the researchers.1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n ingredient in MBO programs?a. goal specificityb. participative decision makingc. performance feedbackd. general time period17. According to the philosophy of MBO,a. Feedback occurs at the annual performance reviewb. Goals follow a top-down approachc. Goals typically are broad, general statements of intentd. Constant feedback is provided18. MBO assists in answering "What's in it for me as an employee" bya. Linking rewards to goal attainmentb. Identifying employees' key job tasksc. Allowing employee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d. Prioritizing goals19. Managers can overcome the criticisms of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bya. ensuring that employees have multiple goals.b. treating MBO as a single-event activity.c. punishing employees who fail to achieve goals.d. rewarding employees for setting easy goals.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omponent of the MBO process?a. Objectives are determined jointly by subordinates and supervisorb. Progress towards objectives is reviewed every three months.c. Employees are given ratings based on reaching specific targetsd. Rewards are based on progress towards achieving objectives.2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nine-step process that involves strategic 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a. decision-making processb. strategic management processc. tactical management processd. long-range planning process22. In environmental SWOT analysis, the external organizational position isanalyzed according to itsa.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b. opportunities and weaknesses.c. strengths and threats.d.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23. The starting poin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process is usuallya. analyzing current mission, strategies and objectives.b. identifying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c. conducting an environmental scan.d. identifying opportunities and weaknesses.24. After analyzing and learn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needs toevaluat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pportunities area. internal resources.b. unmet needs.c. positiv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d. internal competitive strategies.2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grand strategy that an organization can usefor defining its all-encompassing focus?a. Stability strategyb. Market gain strategyc. Growth strategyd. Combination strategy26. Tim's Company is analyzing the technology that allows it to produce wirelesscommunication equipment for less money. This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for Tim's Company is which of the following?a. strengthb. weaknessc. opportunityd. threat27. SWOT analysisa. Matches the organization's competencies with its environmental forcesb. Sometimes involves industrial espionage tacticsc. Occurs during the mission statement formulationd. Is most useful for helping an organization sustain its competitive28.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that emphasized increasing market shareor the level of an organization's operations is calleda. Stability Strategyb. Combination strategyc. Market gain strategyd. None of the above29. When Northwest Airlines began serving its own in-flight meals, which of thefollowing strategies was it pursuing?a. growthb. stabilityc. retrenchmentd. combination30. Larry's Company is in the process of buying a smaller competitor andincorporating that company's resources into his business. This is an example of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ypes of strategies?a. mergerb. stabilityc. retrenchmentd. acquisition31. Strategy formulation involves__________.a. developing and evaluating a set of alternative strategiesb. evaluating a set of alternative strategies and selecting the best for eachlevelc. selecting a strategy that will increase the level of operationsd. completing a SWOT analysis32. Susan's Ceramics is expanding the size of its unfinished products whiledecreasing the amount of firing and finishing of products it does. This is known a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a. growthb. stabilityc. retrenchmentd. combination33. A company states that its product is reliable, even to the extent of neverneeding a service call, such as Maytag, is practicin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mpetitive strategies?a. cost-leadership strategyb.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c. focus strategyd. retrenchment strategy34. Lila's Luscious Lips produces a cherry flavored lipstick and is targeting the"teen" girl who is between 12 and 14 years old. The strategy pursued isa. cost leadership.b differentiation.c. focus.d. segmentation.35. The premise behind _____ is to design in quality as the product is beingmade.a. six sigmab. TQMc. reengineeringd. benchmarking36. A large discount store, like Wal-Mart, whose primary goal is to have the lowestprices in the industry, is usin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to maint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a. cost-leadership strategyb.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c. focus strategyd. retrenchment strategy37. According to Michael Porter, the goal of the focus strategy is toa. exploit a narrow segment of the market.b. seek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large market segments.c. u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target customers more accurately.d. bring suppliers and distributors together and combine efforts.38. Who determines employee goals in MBO?a. employeesb. managersc. managers and employeesd. managers and the CEO39. The basic idea in _____ is that management can improve quality by analyzingand copying the methods of the leaders in the field.a. reengineeringb. benchmarkingc. TQMd. six sigma4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ompetitive strategy that a business may use inorder to gain a distinct advantage, according to Michael Portera. retrenchmentb. cost-leadershipc. focusd. differentiation(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朋友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2016年阜蒙县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2月26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县长吴青林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第三章答案

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第三章答案

管理学原理作业第 3 章一、思量题1、为什么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的能力?答: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满足程度能力的原因在于:(1)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科学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作业方法、工作条件和工资制度,因此,只要采用恰当的工资制度、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就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2)梅奥则根据霍桑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则取决于他们感受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在这些需要中,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要只占很少的比重,更多的是获取友谊、得到尊重或者保证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要。

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提高工人的士气;而要提高工人的士气,就要努力提高工人需要的满足程度。

(3)所以,新型的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工人需要的特点,不仅要解决工人生产技术或者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还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才干适时、合理、充分地激励工人,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论中,协作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答: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不论其规模的大小或者级别的高低,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1) 协作的意愿。

组织是由个人构成的,组织成员愿意提供协作条件下的劳动和服务是组织存续所必不可少的。

协作的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节制、交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个人行为的非个性化。

其结果是个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

没有这种意愿,就不可能有对组织实用的持续的个人努力,也就不可能存在不同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的组织活动。

(2) 共同的目标。

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协作意愿若没有共同的目标,则是发展不起来的。

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不知道需要他们提供何种努力,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从协作劳动的结果中得到何种满足,从而就不会有协作活动。

(3) 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现代管理理论)【圣才出品】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现代管理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现代管理理论3.1 复习笔记一、行为科学的产生1.霍桑试验霍桑实验是指主要由梅奥教授等专家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它旨在测试出影响工人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

(1)照明实验。

照明实验假定工作环境的照明亮度能影响工人的视觉和情绪,从而会影响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但实验结果是工人的生产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状态,说明照明亮度并不能影响生产率,实验人员无法解释实验结果,原有的假设被否定了。

(2)梅奥参与的继电器实验。

在霍桑工厂研究人员选择了继电器装配和云母片剥离两个小组进行实验,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产量的增加。

在实验过程中以自由发表意见、得到关心的工作环境代替传统严格控制的环境,实验人员发现,管理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士气的提高,人际关系和工作态度的改善,从而促进了产量的变化。

(3)访谈计划。

实验得出以下结论;①表明管理方式与工人的士气从而与劳动生产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梅奥等人制定了一个意在征询工人意见的访谈计划。

②虽然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实际上未有任何改善,但工人们却普遍认为自己的处境比以前好了。

③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成为能够倾听并理解工人的:“访谈者”,这样才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工人士气的提高以及产量的增加。

(4)绕线实验与非正式组织。

在绕线实验中,研究人员得到以下结论:①工人们在产量水平上达成了某种默契,并运用团体压力来加以维护,使人们共同遵守。

②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这种非正式团体有自然形成的领袖和自己的行为规范。

③非正式组织对生产率和管理者的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

2.梅奥的结论与人际关系学说在总结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书中阐述了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和当时流行的看法相比,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以下新观点。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

3.从人际关系学说到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1.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学?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对组织资源予以协调,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又被称为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已经构建起以管理性质、理论、职能、方法等为基本框架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具有规范意义的理论科学,并且对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又被称为理论管理学。

2. 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例如质量管理、库房管理、定额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可以通用。

管理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为统治阶级服务,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在管理学中诸如组织目标、组织道德、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人际关系、群体价值观、组织文化等,与民族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地方风俗、组织传统、社会风尚等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借鉴和交流较为复杂,不可直接照搬。

管理的二重性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重要意义:(1)正确并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继承和发展我国已有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经验,采取批判性吸收的态度和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2)正确认识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在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时,必须结合具体组织的实际特征,甚至组织内不同部门的特点,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 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人们通过实践,进行收集、归纳、监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而形成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学原理(附含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附含参考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1.管理者的定义及分类管理者的定义: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的人。

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2.什么是效率和效果,其对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可能多的产出,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与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正确的事)重要性:因为管理者处理的是稀缺的输入(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所以他们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所以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要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管理者要努力实行:低资源浪费(高效率)+高目标达成(高效果)。

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是相辅相成的。

3.管理职能论、角色论、技能论、系统论、权变论的观点管理职能论:管理职能分为四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

计划职能包括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获取目标,以及制定计划和协调活动的过程。

组织职能包括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安排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职能包括激励下属,影响工作中的个体或团队,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或者以任何方式处理雇员的行为问题;控制职能包括监督、比较和纠正改进组织的绩效。

管理角色论: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包括: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包括了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

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包括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

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是作出抉择的活动。

包括企业家、混乱驾御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管理技能论:管理者履行他的职责和活动需要特定的技能,其中三种基本技能或素质为: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人际技能(中层管理者);概念技能(高层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

管理系统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着持续的相互作用,组织是相互依赖的因素包括个体、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目标、直觉所组成的系统。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章节题库-现代管理理论(圣才出品)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章节题库-现代管理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现代管理理论一、名词解释1.霍桑试验(山西财大2013研;暨南大学2011研;东财2011研;华东理工2007研;深圳大学2007研)答:霍桑试验是指由梅奥教授所参与并于1927~1932年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系列试验。

(1)试验过程。

这个试验包括四个阶段:①照明试验;②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③大规模访问交谈;④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2)霍桑试验的主要结论。

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3)霍桑试验的意义:①梅奥主持的霍桑试验是管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推翻了自泰罗以来把人看作“经济人”的假设,为管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开始重视人、研究人的行为;②霍桑试验使人际关系的研究逐渐闻名于世,使其成为了行为科学的先驱,使管理学从此进入了行为科学的新时代。

2.管理科学学派(北二外2009研)答: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学者伯法。

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式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答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其主导思想是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为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有:(1)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即要求行动方案能以总体的最少消耗获得总体的最大经济效益;(2)使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并借助于数学模型找出最优的实施方案和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发展规律,摒弃单凭经验和直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4)特别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概率论等数学方法及数学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作业第3章一、思考题1、为什么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的能力?答: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满足程度能力的原因在于:(1)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

科学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作业方法、工作条件和工资制度,因此,只要采用恰当的工资制度、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就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2)梅奥则根据霍桑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则取决于他们感受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在这些需要中,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要只占很少的比重,更多的是获取友谊、得到尊重或保证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要。

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提高工人的士气;而要提高工人的士气,就要努力提高工人需要的满足程度。

(3)所以,新型的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工人需要的特点,不仅要解决工人生产技术或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还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才能适时、合理、充分地激励工人,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论中,协作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答: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不论其规模的大小或级别的高低,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1)协作的意愿。

组织是由个人构成的,组织成员愿意提供协作条件下的劳动和服务是组织存续所必不可少的。

协作的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交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个人行为的非个性化。

其结果是个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

没有这种意愿,就不可能有对组织有用的持续的个人努力,也就不可能存在不同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的组织活动。

(2)共同的目标。

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协作意愿若没有共同的目标,则是发展不起来的。

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不知道需要他们提供何种努力,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从协作劳动的结果中得到何种满足,从而就不会有协作活动。

(3)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不同成员的协作意愿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才能相互联系,形成动态的过程。

没有信息沟通,不同成员对组织的目标就不可能有共同的认识和普遍接受;没有信息沟通,组织就无法了解其成员的协作意愿及其强度,也就无法将不同成员的努力形成协作的活动。

因此,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是以信息沟通为条件的。

3、西蒙的决策理论有何特点?答:西蒙的决策理论有三方面特点:(1)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

管理者要做的工作千差万别,但都要做出某项工作是做还是不做的决策。

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并非是一些不同的、间断的瞬间行动,而是由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审查活动构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过程。

(2)决策的核心是利用合理的标准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评价。

对企业管理决策而言,评价的基本要求是生产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3)“令人满意的”是最主要的决策准则。

人们在决策时,不能坚持要求最理想的解答,常常只能满足于“足够好的”或“令人满意的”决策,因为人们没有求得“最优解”的才智和条件,所以只能满足于“令人满意的”这一准则。

4、系统与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权变学派的基本观点主要有:(1)组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

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是由5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整体,这5个子系统包括目标与价值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管理子系统。

这5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从而构成一个整体。

(2)由于组织还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组织预定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内部条件,还取决于外部条件,如资源、市场、社会技术水平、法律制度等。

(3)因此,复杂组织管理系统是由作业子系统、协调子系统和战略子系统构成的。

作业子系统负责实际工作的完成,写条子系统负责垂直和水平联合协调活动,战略子系统将组织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

管理人员需要力求在于外表见的相互影响中,各部分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4)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

权变理论学派希望通过观察和分析大量的实例,找出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众多的管理情况归纳为几种基本类型,并为每个类型找出一种模式。

因此,根据权变理论学派的观点,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企业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5、明茨伯格的新组织理论有何特点?把协调机制作为组织研究的中心对管理者可能带来哪些启示?答:(一)明茨伯格的新组织理论有三方面特点:(1)组织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分工和协调。

通过分工,组织把目标活动分派给组织的不同成员,以便于执行。

通过协调,使不同时空工作的组织成员的活动构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组织任务的完成。

因此,组织结构的实质是人们在组织内进行劳动分工和协调的方式的总和。

(2)任何企业的组织框架,不论其具体形态如何,都由六个基本部分构成。

即任何组织都是由工作核心层、战略高层、直线中层、技术官僚、支援幕僚和意识形态或文化六个部分组成。

(3)上述六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形成了组织结构的七种基本形态,即创业型组织(简单结构)、机械型组织、多角化组织、专业型组织、创新型组织(特别小组)、使命型组织以及政治型组织。

(二)带来的启示:(1)把协调机制作为组织研究的中心对管理者可能带来如下启示:不论企业采用的具体协调方法有多少种,都可以归纳为六种基本的机制:即相互调适、直接监督、程序标准化、成果标准化或产出标准化、技术(技能)或知识标准化、规范标准化。

(2)这六种协调机制在时间上是相继出现的,在空间上也可能同时并存。

从发展过程来看,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几个人工作,彼此之间的协调可以采用相互调适的的方式。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组织复杂性的增加,就需要有一个上级来进行协调,即出现直接监督的方式。

(3)而规模和复杂性的进一步增加,就要实行标准化的协调方式。

一般工作可以实行程序标准化,有些工作较复杂,无法规定标准工作程序,则应该采用成果标准化。

如果工作再复杂些,不仅工作过程难以标准化,而且工作成果也难以预定一个标准时,则只能实行技术或知识标准化,从投入方加以控制。

而企业如果进一步复杂化,如高科技企业,标准化协调方式也难以实行,那么又要回过头来采用相互调适的方式,只不过这时的相互调适通常是以共同接受的文化、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等为基础的。

(4)从空间上来看,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同层次经营活动的组织需要同时借助这些不同的协调机制。

事实上,在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主,并不是靠一种协调方式,而是六种同时并存的。

当然,在一个企业中,总有某一种协调机制占主导地位。

6、有人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你是如何评价这个观点的?答:(1)管理是科学,这个观点在两个方面促进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2)只有把管理活动视为一种具有科学规律的活动,才能促使人们以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它、研究它,寻找管理理论的内涵,透过管理活动的表象,透过管理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管理活动的一般原则和规律,从而促进管理理论的百花齐放。

(3)促使人们把其他学科的科学方法和理论引入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不论是决策理论、盈亏平衡分析、关键路径等运筹学方法的运用,还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引入,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这些研究方法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促进了理论研究的发展,对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绩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4)管理是艺术,从事管理实践的人们认为,管理的原则是简单的,管理方法是明确的,正是这些基本原则和方法的不同组合与运用构成了不同组织管理成败的原因;成功的管理是一种在适当的时间对适当的对象运用适当的方法与原则的艺术。

7、20世纪80年代的劳动力资源有何特点?这些特点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哪些变化?答:(一)20世纪80年代的劳动力资源有以下特点:(1)人已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

信息社会对企业生产来说最重要的资源是信息、知识和创造力。

由于这些资源的唯一来源是人,人也因此成为比资本更重要的资源。

(2)劳动力资源的匮乏,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断减少。

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需要不断增加、补充或更新劳动力,这种需求日益难以满足。

(3)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不断增加。

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追求更加广泛,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工作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把工作看成是自己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工作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二)上述特点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以下变化:(1)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

企业广泛采用在职进修、工作丰富化以及轮换制等手段来促进员工的知识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2)改善劳动组织。

弹性工作制、岗位分担制、部分工作制、非连续工作制等新方法的运用,使员工有更灵活、更自由的时间去处理个人事务或进修学习。

(3)通过推广“目标管理”、“质量管理小组”等方法,组织员工参与管理,倡导员工的自我控制。

8、现代管理实践中出现了分权化倾向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倾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一)现代管理实践中出现分权化倾向的原因如下:(1)环境更加复杂,变化速度加快。

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环境中经营的,环境的特点对组织结构和决策都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技术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变化和全球经济的国际化,导致企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不稳定。

(2)信息手段的广泛运用,促进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减少。

由于计算机系统等现代信息手段的广泛运用,中间层次信息传递功能的重要性已大大削弱,中层管理人员的数量也因此大大缩减。

(3)“手段人”到“目的人”的转变也是促进分权的原因之一。

“手段人”的观点把人视为企业经营的手段,研究人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以便有效的完成企业任务,实现企业目标。

“目的人”的观点重视对人的管理,注重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

对“目的人”的管理,要求为他们提供充分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都有相当的自我控制、甚至领导他人的能力。

个人的这种表现欲和领导欲,只有在自主权充分、规模不大的群体中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

(二)分权化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试行公司“内企业”制。

为了克服大企业的弊端,恢复企业活力,必须引进小企业的机制,在公司内部建立“内企业”。

这些“内企业”具有更多的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经营权力,像真正独立的小企业那样经营。

(2)维持较小的事业部规模。

规模较小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具备较强的活力和适应性。

(3)发挥具有充分自主权的工作小组。

一些结构严谨的大公司正逐渐演变成由若干灵活机动的工作小组综合组成的联合体。

这种具有充分独立性的小组,由于规模小、灵活机动,工作效率高,给许多部门,甚至整个企业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9、你是如何看待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向基础管理回归现象的?答:(1)就管理实践而言,正如哈默和钱皮所指出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目标管理”、“多样化”、“零基管理”、“价值分析”等概念层出不穷,但在许多企业的实践中却收效甚微,这不能不引起管理实践者的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