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王维诗的禅意和画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王维诗的禅意和画境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思想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并存的思想局面。从唐太宗支持玄装译经,亲自为《孝经》、《道德经》和《金刚经》作注并颁布天下得到有力的证明。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佛教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分化为天台、三论、法相、华严、禅宗等教派,其中以禅宗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禅学进入到士人的思想的领域中,影响这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最突出的表现为其诗歌创作中留有禅的气息,佛的印记。他们将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都反映诗作中。更有人在诗中直接讲佛理,如“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①,又如元好问所说:“诗为禅客填花锦,禅为诗家切玉刀。”(《嵩和尚颂序》),这正是当时诗人以禅入诗的最佳写照。而当中佼佼者当数王维一人,他以佛家思想为主导,将飘渺的禅意与画般的诗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空灵的艺术效果,被世人称人为:诗佛。

王维的诗歌不像李白的大气磅礴,个性飞扬,也不想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②,含蓄深厚。他把情景相融的意境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表现出意境浑然,含蓄携永的诗歌特点。王维高超的绘画造诣给予诗歌的艺术表现一定的帮助。他善于用心灵去感受世间万物,用精致的诗句描景状物。苏轼评价其诗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当佛教禅意融入到其诗歌创作时,仿佛给予了诗歌灵魂。使诗歌超脱了世俗功利,独立于人世。归纳王维诗歌的中心观念,那便是“空”与“静”。

“’空’与’静’是佛教的最高范畴,是佛教哲学对宇宙、人生的抽象思辨。”③王维诗歌中的“空”与“静”是他对人生的一种体验,以诗歌做媒介,通过具体物象的表现,把禅意表达出来。形成了丰富的审美内涵

一、王维诗歌中的“空”

佛教常说的“空”,并非是指什么都没有。而是要求从客观物象中领悟到空的奥秘。

强调的是一种从有到空的过渡。王维明显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起,王维因被迫接受叛军伪职而下狱;后来不仅得幸官复原职,而且步步高升,官至尚书右丞。可是王维却无心仕途,恳请朝廷革除自己的职务。④与其他读书人奋发入仕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淡泊名利观念便是佛教所说的“空”。这不仅表现在王维的日常生活在,也深深地蕴含于王诗中:

《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无论世间有多么险恶、人心有多么难测和未来的日子有多么的难以预料,王维都用平常,的开朗阔达的心境去面对,他将世事比作浮云,表达自己一份远离斗争、知足常乐的心境。浮云是这诗的中心意象。浮云似幻似虚,有形无实的形态,给人一种脱俗的洁净感,这可以看作是“空”的一种表现形式。

王维对云这个意象尤为钟爱,云常常出现在他的诗歌上。如《答裴迪》;“信心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送别》:“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终南山》:“白云回望和,青霭入看无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王维借助各种各样对云的描写,将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的禅意趣味灌注在诗歌中。诗人投身于这一尘不染的空静之境中思考人生,悠然自得地向享受这属于自己的禅趣。

二、王维诗歌中的“静”

“静”是王维诗歌经常描写的另一种境界,“宁静之美,是王维诗歌的艺术特征。”⑤古人云:“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⑥佛教看待静的观念是充满辩证法的思维特征。“静”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王维诗歌中的“静”也充分体现其思想,充满着辩证精神。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当中,”静”是非绝对的概念。如尘世间的纷扰是不可能根绝的,因而”佛家强调从动中求静,只有这样才能破除人们属于常识的无明,领悟静的真谛。”⑦当王维诗歌要表现静时,总是会伴随这对动的描写。

如《过香积山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中,描写深山密林的荒僻,杳无人烟,忽然,从不知何处飘来一阵隐隐约约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原本寂静的山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了。

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诗人描写一场秋雨过后,举目一望,周围的景物焕然一新的景象。皎洁的月光,洒在松林上清澈的泉水,流过山石,发出潺潺的声响。竹林中传来浣女的欢笑声。通过诗人的静中有动的艺术手法,这片山间松林更加幽静了。

王维的诗歌以静为基调在此之上再写自然界的动,表现出无限的生机和乐趣。从这些描写自然之物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王维平静的心境,一种已经超脱世俗枷锁的精神状态。

三、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

王维不仅是诗人,而且精通绘画,在生前已经是有名的画家。据画史记载,“王维特妙山水,幽深之致,近古未有”。(《封氏闻见记》卷五)⑧王维的绘画修养,使他能把画艺融于诗作之中,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诗中有画”一直被认为是王维诗歌的一大特色。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精于用色

王维的诗歌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颜色。他对颜色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精妙的颜色的运用使诗歌的艺术效果更上一层楼。不能不让人为之折服。如《过香积寺》:“日色冷青松”,日光本是温暖的,客观上来说,日光不可能“冷青松”。但王维的巧妙构思使阳光洒落在青松之上时,因为青色的影响是变得具有寒意了。青色是冷色调,这样使全诗弥漫这寒冷的气氛,更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又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篇精巧的五绝,短短的四句话竟包含了三种颜色,其中以翠绿为主色调,配以白色和红色作点缀。白色和红色不仅没有破坏以青色为主体的和谐感,还倍添几分生机,组成了一幅明丽清新的图景。

(二)、善于用线条组合

王维善于以线条的组合表现景之美。如《使至塞上》中的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无垠,远望沙漠的尽头,可以看到横向的地平线——地平线,其上是孤烟,是一条竖线;“长河”又是一条横线,其上方的圆形的“落日”则是曲线。这一组线条构成的图景,既丰富,有单调,既简练,又粗旷,很鲜明地再现了大沙漠的荒漠辽阔和雄伟。又如《田园乐》:“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孤烟冉冉升起,是直线;高原是一条横线,而高原上面垂直了一条竖线——独树。这些诗歌,就如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内容简单而意蕴丰富的中国画。

(三)、妙于营造层次感

中国画讲究构图层次感,画家运用色彩的浓谈巧妙的区分所画之物的前后远近,表现作品的层次美,进而方佛丰富画作的内容。王维的诗歌中也能表现出景物层次的感。如《山居秋暝》(见上文),月光、松林、清泉、石头,各种景物是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层次分明地将描绘成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又如《送崔兴宗》:“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前景是明净的山河,远景则是远方的天边和树林。树林因距离的遥远,而变得微小,又因远而朦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