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
李鸿章
安徽近现代史名人简介——李鸿章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黼或渐甫,安徽合肥人。
是近代史上一位颇具争议和个人魅力的晚清重臣。
24岁中进士,后以合肥地区的团练武装为基础,组建了淮军,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淮系政治集团。
60年代初,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南京)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总局。
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开始进入权力中枢,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势力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在其任内,新建了大批近代企业,创办北洋海军,派遣留学生等等,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首轮浪潮。
对外奉行“内须变法,外须和戎”的外交方针,但由于国力限制以及自身认识的局限,使得“和戎”外交大多以失败告终,李鸿章被迫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1901年,病逝于北京贤良寺,谥文忠,后归葬合肥。
【李鸿章轶事】1896年李鸿章访英(实为访美),受到热情款待,李鸿章用手抓鸡,大家愕然,出于尊重,也学样。
从此,英国人吃鸡不必拘泥于刀叉。
同时,天天西餐使李鸿章无胃口。
于是他让厨师将西餐的原料和蔬菜和在一起,烧成了一锅大杂烩。
扑鼻香味使英国官员们馋涎欲滴,忙打听是什么菜?答曰杂碎。
李鸿章示意他们尽情享用,结果一个个赞不绝口。
据说后来饭店的菜单上就有了“李鸿章杂碎”这说明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无高下之分。
李鸿章作为一个中国使臣,在桀骜不驯的日不落帝国人面前,没有卑躬屈膝,而是巧妙地宣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而影响至今,不得不说他有着强烈的民族观念。
【人物评价】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再也没人分担了”梁启超在他的《李鸿章传》中为李鸿章所处的境地感到无尽的悲恸。
书中写到:“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10篇)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10篇)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1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六军饥怨竞嗷鸿,圣主临轩尚梦熊。
独有夷吾霸江左,群思萧相运关中。
海陵积粟沙量白,少府供钱铁铸红。
征市榷酤无尽藏,弦高卜式有遗风。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2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东南归路莽萧条,皖口千峰若为招。
半局残棋存战舰,八年恨事付寒潮。
灵风下水征帆疾,落日中原汗马骄。
孤客不堪回首望,苍茫一片劫灰烧。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3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九天阊阖叫能开,大地波澜挽得回。
沟壑余生千里转,沙场战骨几人埋。
风高劲草犹披拂,岁晚乔松待护培。
怀旧苍茫尝独立,眼中多少出群材。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4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柳营归骑指山庄,静夜添香待漏长。
回首沧浪亭畔路,绿苔秋草黯斜阳。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5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况瘁椿庭隔九泉,沈沈寒日坠虞渊。
锦囊未敢忘三矢,荩箧何曾名一钱。
江表伶俜悲弟妹,墓门荒寂剩园田。
海枯石烂心难死,遗恨空将泪雨填。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6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元气鸿濛二百秋,潢池养寇孰贻忧。
擎天才力云中翼,浮世功名水上沤。
巢幕但闻嬉燕雀,农田那得劝鸤鸠。
军前乞写监门画,呼吁民劳庶小休。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7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生自湘西葬邗北,昙花一霎总因缘。
魂归楚水应无路,夜夜春山叫杜鹃。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8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才过洛水流觞会,又近田家上冢辰。
百五春宵金鸭睡,大千世界玉龙鳞。
梨花雨落欺余艳,柳絮风来糁细尘。
万绿丛中一蓑白,桐庐江畔老垂纶。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9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山气濛濛带雨昏,江潮滚滚挟雷奔。
估樯簇笋滩头聚,野市编茅劫后存。
愁似云痕浓不减,寒凭酒力醉难温。
却怜渔艇全家住,一叶凌波笑语喧。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10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日盼灵台振旅归,羽书十道疾如飞。
楼船夜月江涛咽,铸骑秋风塞草肥。
列郡纵横纷窟穴,数番徵调厌旌旂。
玉关徒有刀环约,虮虱年年满战衣。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简介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着有《李文忠公全集》。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1823年(道光3年)正月初五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磨店乡。
父亲李文安,母亲李氏,兄弟姐妹八人,李鸿章排行老二,谱名章铜。
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
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
1840年,中秀才入学。
1847年(道光27年)中进士,列二甲第13名,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1850年(道光30年)翰林院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1853年(咸丰三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
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
他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5月首次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口。
1860年(咸丰十年),李鸿章统带淮扬水师。
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1862年(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李鸿章率13营淮军抵达上海,自成一军,称为淮军。
1863年~1864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基本剿灭太平天国。
接着李鸿章又镇压了捻军,因功加封为协办大学士,且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因此被誉为“中兴名臣”。
1867年(同治6年)授李鸿章为湖广总督,仍在军营督办剿捻事宜。
李鸿章生平简介
李鸿章的外交实践及失败引发了后世对清朝外交政策的反思,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 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提供历史人物研究的范例
李鸿章作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历史人物的多角度、多层面的 范例。
THANKS.
影响与评价
李鸿章在对外关系处理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开放性和进步性,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同时,他也受到了一定的争议和批评,有人认为他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过于妥协和软弱。
经济改革与现代化
04
建设推动者
洋务运动背景下经济改革措施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李鸿章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工业技术 等,以提升国内生产力。
其父李文安是一位塾 师,注重培养子女的 品德和学识。
求学过程及师承关系
李鸿章在父亲的教导下,接受了基础 的启蒙教育。
在求学过程中,李鸿章结识了许多志 同道合的学友,包括后来的政治盟友 。
后来进入县学,接受更为系统的教育 ,研习经史子集。
早期思想形成与转变
李鸿章早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
随着学识的增长和时局的变迁,他开始关注国家大事,逐渐形成了改革图强的思想 。
在与洋务派人士的交往中,李鸿章逐渐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和清王朝的落后,从 而坚定了学习西方、自强求富的信念。
政治生涯与成就
02
清朝晚期政治局势概述
内忧外患
清朝晚期,国家面临严重的内忧 外患,内部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外部则遭受列强侵略,国家主
李鸿章生平简介
目录
•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 政治生涯与成就 • 军事才能与战绩展示 • 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推动者 • 文化教育事业倡导者与实践者 • 评价、争议及后世影响
[李鸿章简介_李鸿章的生平故事大全] 李鸿章传生平
[李鸿章简介_李鸿章的生平故事大全] 李鸿章传生平李鸿章是近代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名臣,李鸿章的生平故事中有着许许多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运动,接下来就跟随本文库一起了解李鸿章简介吧。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省心,谥文忠。
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因其忠辅清,才干了得而闻名。
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
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
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
着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
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
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家世渊源李鸿章的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今合肥市)。
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
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
父亲李文安(1801年-1855年)经多年苦读,终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于合肥县磨店乡(今合肥市瑶海区东北部)。
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1821年-1899年),后来也官至总督;三弟李鹤章、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六弟李昭庆(1835年-1873年),后来也都非富即贵。
科举出身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
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
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
其一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1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李鸿章
20岁有人教你
1843年,时年20岁的李鸿章就立志“遍交海内知名士,去 访京师有道人。”而这些有道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他一 生中的贵人,也是他的恩师——曾国藩。1845年李鸿章正式投 帖拜在曾国藩门下,在此后京师备考的日子里,李鸿章深受曾国 藩的影响,一在于诗文词章、治学方法;二在于学习曾的经世义 理之学。 之后,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抗击太平天国。不久,李鸿章 再次投奔了老师,当了他的幕僚,而曾国藩也对其倾囊相授,教 诲有加。很多年后,当李鸿章再次回忆这段历史时,非常庆幸在 自己人生道路的开始,就遇到了曾国藩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关键 人物,愿意教他带他,使他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0多岁的李鸿章正是因为有好老师的提携,为自己日后的 发展夯实了基础,尤其是内心的淬炼和性格的养成。
闲言絮语
1901年11月7日,深秋的北京贤良寺,晚清肱骨之臣,洋务运动领袖,一 代名相李鸿章在萧条、惨淡和悲凉中走完了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去世前,他 还挣扎着全部的力气,口述诗道:“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此 刻的他一定想起了58年前,20岁入京赶考提笔抒怀而作的“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诗句,从傲娇的“觅封侯”,到无奈的“吊民残”,耗 尽了李鸿章几近一生的宦海时光。 李鸿章的一生,有过战太平,平捻军,兴洋务,办北洋的风风光光,也有 过败甲午、签马关、丧国权、替罪羊的羞辱难堪。这些过往片段,一定在那个 深秋弥留时刻,清晰的闪回于他早已糊涂的脑海里。李鸿章就这样带着遗憾和 悔恨逝去,也带着荣光和功绩逝去。不管他是怎么的失意,毋庸置疑,这一世 取得成就,为人的结果,不可不谓之有成功之处。正如梁启超在其《李鸿章传 》中所说:“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也必为十九世纪 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那么李鸿章的成功又如何定义呢?还得从年 轻时的他说起……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简介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
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
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
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 首,以抒发胸怀。
其一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遥指沟芦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第一次科考落榜,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翰林院编修之职。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1851年1月11日),以广州塾师洪秀全为首的农民,在广西桂平紫荆山麓金田村树旗造反,建号太平天国,军曰太平军,经过两年多的战斗,便从广西一隅直入长江流域,奠都南京,建立了一个与清朝抗衡之政权,并开始北伐西征。
咸丰十年(1860年),李鸿章统带淮扬水师。
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同治元年(1862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达上海,自成一军,称为淮军。
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
在掌握地方实权后,在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俨然乃新式陆军,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来的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
李鸿章
再见!
李鸿章
姓名: 李鸿章 别名: 李中堂、章桐、号少荃、 仪叟 国籍: 清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 区)磨店 出生日期: 1823年2月15日(癸 未年) 逝世日期: 1901年11月7日 职业: 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 代表作品: 《李文忠公全集》 主要事迹: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参与洋务运动 历史贡献: 积极倡建近代海军、 建立北洋水师 身后哀荣: 赠太傅、晋一等肃毅 侯、谥文忠
李鸿章书法
海秋三劳李 外风百劳鸿 尘宝年车章 氛剑来马有 犹孤伤未一 未臣国离首 息泪步鞍临 ,,,,终 诸落八临诗 君日千事: 莫旌里方 作旗外知 等大吊一 闲将民死 看坛残难 。。。。
与 李 鸿 章 有 关
英国及美国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 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 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 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 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 敏捷的手腕。 梁启超《李鸿章传》对其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 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 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时,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 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 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同乡)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 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 顾维钧是半个。)
李鸿章的诗10首
李鸿章的诗10首(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鸿章的诗10首李鸿章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PPT历史人物李鸿章
同时,洋务运动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03 李鸿章与外交事 务
晚清时期外交形势分析
列强环伺,外交压力巨大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列强环伺的局面,外交形势异常严峻。李 鸿章作为重要政治人物,经常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外交问题。
传统外交观念受到挑战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传统的朝贡 体系逐渐崩溃,中国外交观念受到严重挑战。李鸿章在维护国 家利益的同时,也努力推动中国外交观念的转变。
要的军事保障。
05 李鸿章与近代化 事业
近代化事业背景及意义
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传统社会结构和经济形 态逐渐解体,近代化事业应运而生。
近代化事业旨在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生产方式和制度,推 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变革,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近代化事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转型的开始。
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化事业成果及影响
工业方面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了一批近 代化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
展。
A 军事方面
建立了近代化的海军和陆军,提高 了国防实力,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
了有力保障。
B
C
D
教育文化方面
建立了近代化学校和教育制度,培养了大 量人才;推动了文化领域的变革和创新,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1901年逝世于北京,享年78岁。 • 其一生充满争议,既有推动现代化的功绩,也有签
订不平等条约的污点。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政治
生涯和成就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同 时,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争议和矛盾,是一个具有复 杂性和多面性的人物。在评价李鸿章时,需要全面、 客观地看待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李鸿章历史
李鸿章:晚清政治家与改革者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桐,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安徽合肥人,是晚清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他曾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参与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但颇具争议的地位。
一、早年经历李鸿章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李文安是清朝的进士。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学习了书法、诗词等。
1840年,他考中秀才,之后进入国子监学习。
然而,鸦片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投笔从戎,加入了林则徐领导的抵抗英军的行列。
1847年,他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二、政治生涯李鸿章的政治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的一场自救运动,旨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强国富民。
李鸿章是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他主张自强,认为中国要想强大,必须学习西方的科技。
他在直隶总督任内,创办了北洋水师学堂,培养了一批海军人才。
他还推动修建了天津机器局、开平煤矿等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2.中法战争中法战争是晚清时期的一场对外战争。
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积极参与了这场战争。
他主张和谈,认为战争对中国不利。
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法新约》,使中国失去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3.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是晚清时期的一场重要战争。
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指挥北洋水师与作战。
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北洋水师在战争中全军覆没。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失去了对朝鲜的宗主权,并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给。
三、历史评价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但颇具争议的人物。
他的一生,既有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功绩,也有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污点。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起的作用。
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挫折,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中国的近代化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李鸿章
李鸿章的夫人赵 继莲和女儿李菊 藕
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 亲李心庄。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 致富,有田二顷。父亲李文安(1801年- 1855年)经多年苦读,终于在道光十八年 (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使 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李文安在刑部 工作18年,一贯秉公办事,官私毫无闲言, 最后官至督部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 • • • • • • • • • • • •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 其中不平等条约有: 1871年8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约》 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 1885年6月,《中法新约》 1895年4月,《马关条约》 1895年11月,《辽南条约》 1896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1896年6月,《中俄密约》 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 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没有带中国走向富强
• 他的洋务、派留学生、组建北洋海军,都 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也是维护自己的 利益。 • 内悦慈禧,挪用巨额军资用于慈禧的寿宴。
• 为在美华人争取移民权利。
• 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 • 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在战败求和的谈判中,把 中国的损失减到最少。 • 洋务运动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 年11月7日),字子黻、渐甫,号 少荃、仪叟,晋封一等肃毅侯, 谥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末 重臣,同时是将领兼外交官,洋 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淮军 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 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 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1896年4月30日,由沙俄提名, 改派媚俄的李鸿章出使俄国,参 加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到达彼 得堡。
历史名人介绍-晚清名臣李鸿章
李鸿章从政之余,喜欢收藏图书。在上海寓居丁香花园,有 “望云草堂”藏书处。咸丰十年(1860)在上海镇压小刀会 起义时,经常光顾著名藏书家郁松年的藏书楼“宜稼堂”,郁 氏曾奉送多部珍籍给他。去世后,其藏书归于李经迈继承,其 珍贵版本于抗日战争中经“汉文渊”书肆主人出售不少。其余 藏书在1940年由其孙李国超捐献给震旦大学图书馆,计 18000册。
《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肆 人物评价
历代评价
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 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曾国藩的评价:“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屈辱外交
1874年,由于列强的入侵,李鸿章代表清王朝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 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背上了“卖国贼”的千古骂名。
叁 文化成就
文化成就
书法造诣
李鸿章扇面在不方不正的扇面上,布局有序,字字和谐于一体, 美若一粒粒生动活泼的珍珠在跳跃,行行有度,疏而不乱。览 之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不失为一篇书法高品佳作,显示 出李鸿章的书法造诣之深。
晚清名臣
—李鸿章
壹
贰
叁
肆
目
人
主
文
人
物
要
化
物
录
生
事
成
评
平
迹
就
价
壹 人物生901年11月7日)
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 生”。
李鸿章简介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简介-李鸿章简介李鸿章简介李鸿章一、个人简介中文名:李鸿章别名:李二先生国籍:清朝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区)磨出生地:店出生日期:逝世日期:代表作品:《李文忠公全集》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
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二、个人生平1823 年2月15日出生于合肥县1843 年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1844 年第一次科考落榜1847 年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1858 年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1860 年统带淮扬水师1862年被任命署理江苏巡抚,次年二月又兼署通商大臣,“从此隆隆直上”,开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四十年。
1864 年剿灭太平天国,镇压了捻军,加封为协办大学士,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被誉为“中兴名臣”。
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成为唯一一位在清朝担任此要职的汉族人。
1871 年七月二十九日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日本人的姿态中,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
1872年加授武英殿大学士的汉族人。
同年,创办轮船招商局。
1874年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条约》;1875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
1884年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同年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1885年,和伊藤博文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1895年二十三日《马关条约》签字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同年九月二十七日去世,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带着无尽的遗憾,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历程。
三、人物评析1 我的观点首先,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李鸿章的故事
李鸿章的故事
李鸿章,字豫山,号忠介,晚号东篱,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外交家。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深得父母的疼爱。
李鸿章自幼聪颖过人,深得师长的喜爱和赏识。
后来,他考取了秀才,被选入国子监学习,成为一名读书人。
李鸿章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才能,他曾历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职,为清政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主持修筑了京汉铁路、津浦铁路等重要铁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在外交方面,他曾多次出使国外,与各国达成了许多有利的条约,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争取了有利的外交环境。
李鸿章一生勤政爱民,他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倡导变法维新,积极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他还主持编纂了《清文鉴》等重要著作,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李鸿章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曾多次遭受挫折和困扰,但他从未气馁,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风云变幻,充满了传奇色彩。
李鸿章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他的一生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李鸿章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佳话。
让我们铭记他的功绩,传承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李鸿章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李鸿章通过发行国债和纸币等措施,改革国家的财政金融制度,缓 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财政困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推动金融业发展
李鸿章积极推动金融业的发展,支持设立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促进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
05
李鸿章在文化领域中的影 响
提倡西学、兴办教育
推广西方科学技术
李鸿章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动洋务运动, 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促进中国的现代 化进程。
地给日本,并支付巨额赔款。这一结果使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之
中。
军事思想与策略
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李鸿章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拥有 强大的军事实力,因此他积极倡 导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加强国防建设。
重视海防建设
李鸿章认为海防是国家安全的重 要组成部分,因此他大力推动海 军建设,并提出“以海为防”的 战略思想。
维护传统礼仪
他在外交场合中坚持维护传统礼仪,体现了一个传统士大夫的尊 严和风范。
传承文化遗产
李鸿章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支持修缮文物古迹,为传承 和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推动中西文化交融
李鸿章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积极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倡导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
外交手腕与策略
01
在处理外交事务时,李鸿章坚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灵 活运用外交策略,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手腕。
02
在与列强的交涉中,他善于利用国际法和外交惯例,为清朝争
取了更多的权益。
通过外交手段成功解决了多次边境争端和贸易纠纷,维护了国
03
家的领土完整和经济利益。
改革思想与尝试
李鸿章个人简历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自强”的洋务事业。
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
同年署理两江总督,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
次年,授湖广总督。
采取“就地圈围”、“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
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最显赫的封疆大吏。
1898,李鸿章赴欧洲。
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
在1901年签定了卖国的《辛丑条约》。
有人说"李鸿章是个好人.但是生不逢时,被推到了浪尖口,结果被人们骂为汉奸.这实在是千古大冤,西太后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也有人说"李鸿章在历史上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写的一手好字,是个大才子。
死后也没留下什么遗产,可谓也是个清官。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到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咒骂痛斥这时,确实深深自省,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我认为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锐的手腕。
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李鸿章资料
梁启超在他所著的《李鸿章传》中为李鸿章所处的境地感到无尽的悲恸。书中写到:“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21]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一生最大的特点是所谓“守困”,即忍辱负重、舍小保大、变弱为强如韧劲一他为了守住自己而建立功名,为了守住江山而不辞辛苦。一个“让”字,道破权势亘古之决;一个“乘”字,点透谋权攻心之术。不可知者不可知,可知者不可知,此奥妙全在明白与糊涂之间。从本质上讲,李鸿章是晚清一个关键性的枢纽式人物,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重臣的关系都相当密切,而且才识之大。令曾国藩、胡林翼都大为欣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个人物,我们看到守身、守国的重要性。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
安徽合肥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1858年冬,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
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
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
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
地方实权既握,又于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
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
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李鸿章传(梁启超著)从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
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
同年,署理两江总督,调集淮军数万人赴中原对捻军作战。
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
次年,授湖广总督。
其后,采取“就地圈围”、“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约今河北)、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
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
同时,又著手筹办北洋海防,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海军。
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
有关李鸿章历史事件叙述_有关李鸿章历史事件介绍
有关李鸿章历史事件叙述_有关李鸿章历史事件介绍李鸿章是晚清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晚清的一代权臣、清政府外交的重要决策者和执行者,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有关李鸿章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李鸿章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李鸿章(1823—1901),又名章铜,字子黻,又字渐甫,号少荃,又号仪斋,晚年自号仪叟。
磨店乡群治村人。
李鸿章祖上原姓许,因舅家李姓无嗣,李鸿章八世祖迎溪遂兼祧许、李二姓。
李鸿章少年顽皮,喜养雀,稍长颖悟过人。
六岁始师堂兄李少岚就读,后从当地名儒周先生攻读四书五经;十八九岁便成了府学廪生。
道光甲辰(1844年)开科,鸿章参加顺天乡试,中第84名举人;道光乙巳年(1845)至京,其父把他举荐给曾国藩,曾见其英俊聪慧,能倒背《春秋》,大爱之,授以义理经世之举;道光丁未年(1847)会试,鸿章应试中第25名进士,殿试二甲,朝考一等,授翰林院庶士,时与郭嵩涛、沈葆祯、李宗羲被称为“丁未四君子”。
李鸿章湘军幕僚1853年(咸丰三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
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
他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5月首次李鸿章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鸿章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
父文安,刑部郎中。
其先本许姓。
鸿章,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从曾国籓游,讲求经世之学。
洪秀全据金陵,侍郎吕贤基为安徽团练大臣,奏鸿章自助。
咸丰三年,庐州陷,鸿章建议先取含山、巢县图规复。
巡抚福济授以兵,连克二县,逾年复庐州。
累功,用道员,赏花翎。
久之,以将兵淮甸遭众忌,无所就,乃弃去。
从国籓於江西,授福建延建邵道,仍留军。
十一年,国籓既克安庆,谋大举东伐。
会江苏缺帅,奏荐鸿章可大用,江、浙士绅亦来乞师。
同治元年,遂命鸿章召募淮勇七千人,率旧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曾军将程学启,湘军将郭松林,霆军将杨鼎勋,以行。
又奏调举人潘鼎新、编修刘秉璋,檄弟鹤章总全军营务。
时沿江贼屯林立,乃赁西国汽舟八,穿贼道二千馀里,抵上海,特起一军,是为淮军。
外国人见其衣装朴陋,辄笑之,鸿章曰:“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
迨吾一试,笑未晚也。
”旋诏署江苏巡抚。
是时上海有英、法二国军。
美国华尔募洋兵数千,攻克松江、嘉定、青浦、奉贤,号南路军;学启等将湘、淮人攻南汇,号北路军。
四月,贼悉众战败南路军,嘉定、奉贤再陷,华尔弃青浦走保松江。
学启将千五百人屯新桥,贼围之数十重,践尸进。
学启开壁突击,贼骇卻。
鸿章亲督军来援,贼大奔,乘胜攻泗泾,解松江围。
外国军见其战,皆惊叹。
自此湘、淮军威始振。
诏促移师镇江,鸿章请先图沪而后出江。
既定浦东 县,伪慕王谭绍光来援,败之北新泾,贼走嘉定。
九月,进克其城。
谭绍光率数十万众,连营江口,犯黄渡。
诸将分攻,简精卒逾壕伏而前,毙数人,贼阵动,学启乘之,裹创噪而进,贼大溃。
捷入,授江苏巡抚。
初,美人华尔所将兵名常胜军,慈谿之役,殁於阵,其副白齐文怀异志,闭松江城索饷。
鸿章裁其军,易以英将戈登,常胜军始复听节制,命出海攻福山,不克而还。
二年正月,兼署五口通商大臣。
初,常熟守贼骆国忠、董正勤举城降,福山诸海口俱下。
伪忠王李秀成悉众围常熟,江阴援贼复陷福山。
鸿章牒谕国忠固守待援,而檄鼎新、铭传攻福山,夺石城。
国忠知援至,开城猛击,俘斩殆尽,遂解常熟围,进复太仓、昆山。
因疏陈贼情地势,建三路进军之策:学启由昆山攻苏州;鹤章、铭传由江阴进无锡,淮、扬水军辅之;太湖水军将李朝斌由吴江进太湖,鼎新等分屯松江,常胜军屯昆山为前军援。
李秀成纠合伪纳王郜云官等水陆十万,偪大桥角而营,鹤章击之,败走,九月,复集,连营互进。
鹤章立八营於大桥角,与之持。
源章以贼麕集西路,志在保无锡,援苏州。
乃令鹤章、铭传守后路,抽锐卒会学启合破贼屯,苏、锡之贼皆大困。
贼陷江宁、苏、杭为三大窟,而苏则其脊膂也,故李秀成百计援之。
谭绍光尤凶狡,誓死守,附城筑长墙石垒,坚不可猝拔。
十月,鸿章亲视师,以砲毁之,城贼争权相猜,谋反正,刺杀谭绍光,开门纳军。
时降酋八人皆拥重兵,号十万,歃血誓共生死,要显秩。
学启言不杀八人,后必为患。
鸿章意难之,学启拂衣出,鸿章笑语为解。
明日,八人出城受赏,留饮,即坐上数其罪,斩之。
学启入城谕定其众,搜杀悍党二千馀人。
捷闻,赏太子太保衔、黄马褂。
十一月,鹤章等复无锡,进攻常州,以应江宁围军。
学启出太湖,图嘉兴,以应浙军。
鼎新等军先入浙,收平湖、海盐,贼争应官军,所至辄下。
三年二月,学启急攻嘉兴,亲搏战,登城,克之,中弹死。
四月,克常州,擒斩伪护王陈坤书,赏骑都尉世职。
常胜军惭无功,戈登辞归国,乃撤其军。
廷议江宁久未下,促鸿章会攻,鸿章以金陵破在旦夕,讬辞延师。
六月,曾军克江宁,捷书至。
鸿章遂分军令铭传、盛波由东坝取广德,鼎新、秉璋由松江攻湖州,松林、鼎勋由沪航海援闽。
贼平,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四年四月,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战殁曹州,以曾国籓为钦差大臣,督其军。
鸿章署两江总督,命率所部驰防豫西,兼备剿京东马贼、甘肃回匪。
鸿章言:“兵势不能远分,且筹饷造械,臣离江南,皆无可委讬。
为今日计,必先图捻而后图回。
赴豫之师,必须多练马队,广置车骡,非可猝办。
”诏寝其行。
时曾国籓督军剿捻久无功,命回两江,而以鸿章署钦差代之,败东捻任柱、赖文光於湖北。
六年正月,授湖广总督。
贼窜河南,渡运河,济南戒严。
初,曾国籓议凭河筑墙,遏贼奔窜。
鸿章守其策,而注重运西。
饬豫军提督宋庆、张曜及周盛波、刘秉璋分守山东东平以上,自靳口至济宁;杨鼎勋分守赵村、石佛至南阳湖;李昭庆分守摊上、黄林庄至韩庄、八牌;皖军黄秉钧等分守宿迁、运河上下游:互为策应,使贼不得出运。
六月,抵济宁,贼由濰县趋窜登、莱。
鸿章复议偪入海隅聚歼之,乃创胶莱河防策,令铭传、鼎新筑长墙二百八十馀里,会合豫军、东军分汛设守。
时贼集莱阳、即墨间,屡扑堤墙不得出。
七月,贼由海神庙潜渡濰河,山东守将王心安不及御,胶莱防溃。
朝旨切责,将罢防,鸿章抗疏言:“运河东南北三面贼氛蹂躏,其受害者不过数府州县,若驱过运西,则江、皖、东、豫、楚数省之地,流毒无穷。
”乃坚持前议,严扼运防。
令铭传、松林、鼎勋三军往来蹑击。
十月,追至赣榆,降酋潘贵升毙任柱於阵,捻势渐衰。
赖文光挈众窜山东,战屡败,遁入海滨,官军围击之,斩获三万。
赖文光走死扬州。
东捻平,赏加一骑都尉世职。
七年正月,西捻张总愚由山右渡河,北窜定州,京师大震。
诏夺职,鸿章督军入直,疏言:“剿办流寇,以坚壁清野为上策。
东捻流窜豫东、淮北,所至民筑圩寨,深沟高垒以御之。
贼往往不得一饱,故其畏圩寨甚於畏兵。
河北平原千里,无险可守。
截此则窜彼,迎左则趋右,纵横驰突,无处不流。
且自渡黄入晋,沿途掳获骡马愈众,步贼多改为骑,趋避捷,肆扰尤易。
自古办贼,必以彼此强弱饥饱为定衡。
贼未必强於官军,但彼骑多而我骑少。
今欲绝贼粮、断贼骑,惟有严谕绅民坚筑圩寨。
一闻警信,即收粮草牲畜老弱壮丁於内。
贼至无所掠食,兵至转可买食。
贼虽流而其计渐穷,或可剋期扑灭也。
”二月,鸿章督军进德州,败贼安平、饶阳。
三月,贼窜晋州,渡滹沱河,南入豫,复折窜直隶,扑山东东昌;四月,趋茌平、德平,出德州,西奔吴桥、东光,偪天津。
下部议处,命总统北路军务,限一月殄灭。
鸿章以捻骑久成流寇,非就地圈围,终不足制贼之命。
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及左宗棠皆以为言,而直隶地平旷,无可圈围;欲就东海南河形势,必先扼西北运河,尤以东北至津、沽,西南至东昌、张秋为锁钥。
乃掘沧州迤南捷地坝,泄运水入减河。
河东筑长墙,断贼窜津之路。
东昌运防,则淮军自城南守至张秋,东、皖诸军自城北守至临清,并集民团协防。
闰四月,以剿贼逾限,予严议。
时贼为官军所偪,奔突不常。
以北路军势重,锐意南行,回翔陵县、临邑间,旁扰茌平、德平,犯临清运防。
鸿章虑久晴河涸,民团不可恃,且昼夜追奔疲士卒,议乘黄河伏汛,缩地扎圈。
以运河为外围,以马颊河为里围。
其时官军大败贼於德州扬丁庄,又追败之商河。
张总愚率悍党遁济阳,沿河北出德州犯运防,上窜盐山、沧州。
官军扼截之,不得出,转趋博平、清平。
適黄、运暨徒骇交涨,东昌、临清、张秋、徬河水深不可越。
河西北岸长墙绵亘,贼窜地迫狭,势益困。
鸿章增调刘铭传军,期会前敌。
分屯茌平之桃桥、南镇,至博平、东昌,圈贼徒骇、黄、运之内,而令马队周回兜逐,贼无一生者,张总愚投水死。
西捻平,诏复原官,加太子太保衔,以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
八月入觐,赐紫禁城内骑马。
八年二月,兼署湖北巡抚。
十二月,诏援黔,未行,改援陕。
九年七月,剿平北山土匪。
值天津教堂滋事,命移军北上。
案结,调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
十月,日本请通商,授全权大臣,与定约。
十二年五月,授大学士,仍留总督任。
六月,授武英殿大学士。
十三年,调文华殿大学士。
国家旧制,相权在枢府。
鸿章与国籓为相,皆总督兼官,非真相。
然中外系望,声出政府上,政府亦倚以为重。
其所经画,皆防海交邻大计。
思以西国新法导中国以求自强,先急兵备,尤加意育才。
初,与国籓合疏选幼童送往美国就学,岁百二十人。
期以二十年学成岁归为国效用,乃未及终学而中辍。
鸿章争之不能得,随分遣生徒至英、德、法诸国留学。
及建海军,将校尽取才诸生中。
初在上海奏设外国学馆,及莅天津,奏设武备海陆军,又各立学堂,是为中国讲求兵学之始。
尝议制造轮船,疏言:“西人专恃其砲轮之精利,横行中土。
於此而曰攘夷,固虚妄之论。
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具而能保守之也。
士大夫囿於章句之学,苟安目前,遂有停止轮船之议。
臣愚以为国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砲、制造兵轮之费万不可省。
求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与立,终无自强之一日矣。
”光绪元年,台湾事变,王大臣奏筹善后海防六策。
鸿章议曰:“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事,主客之形,皆適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
今则东南海疆万馀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
阳讬和好,阴怀吞噬,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轮船电报,瞬息千里,军火机器,工力百倍,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而环顾当世,饷力人才,实有未逮,虽欲振奋而莫由。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
‟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近时拘谨之儒,多以交涉洋务为耻,巧者又以引避自便。
若非朝廷力开风气,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际,天下危局,终不可支;日后乏才,且有甚於今日者。
以中国之大,而无自强自立之时,非惟可忧,抑亦可耻。
”鸿章持国事,力排众议。
在畿疆三十年,晏然无事。
独究讨外国政学、法制、兵备、财用、工商、艺业。
闻欧美出一新器,必百方营购以备不虞。
尝设广方言馆、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磁州、开平煤铁矿、漠河金矿;广建铁路、电线及织布局、医学堂;购铁甲兵舰;筑大沽、旅顺、威海船砲台垒;遴武弁送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筹通商日本,派员往驻;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
凡所营造,皆前此所未有也。
初,鸿章办海防,政府岁给四百万。
其后不能照拨,而户部又奏立限制,不令购船械。
鸿章虽屡言,而事权不属,盖终不能竟厥功焉。
三年,晋、豫旱灾,鸿章力筹赈济。
时直隶亦患水,永定河居五大河之一,累年漫决,害尤甚。
鸿章修复金门徬及南、上、北三灰坝。
卢沟桥以下二百馀里,改河筑堤,缓其溜势。
别濬大清河、滹沱河、北运河、减河,以资宣泄,自是水患稍纾。
五年,命题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神主,赏加太子太傅衔。
六年,巴西通商,以全权大臣定约。
八年,丁母忧,谕俟百日后以大学士署理直隶总督,鸿章累辞,始开缺,仍驻天津督练各军,并署通商大臣。
朝鲜内乱,鸿章时在籍,趣赴天津,代督张树声饬提督吴长庆率淮军定其乱,鸿章策定朝鲜善后事宜。
九年,复命署总督,累乞终制,不允。
十年,法越构兵,云贵总督岑毓英督师援越。
法乃自请讲解,鸿章与法总兵福禄诺议订条款,既竣,而法人伺隙陷越谅山,薄镇南关,兵舰驰入南洋,分扰闽、浙、台湾,边事大棘。
北洋口岸,南始砲台,北迄山海关,延袤几三千里,而旅顺口实为首冲。
乃檄提督宋庆、水师统领提督丁汝昌守旅顺,副将罗荣光守大沽,提督唐仁廉守北塘,提督曹克忠、总兵叶志超守山海关内外,总兵全祖凯守烟台,首尾联络,海疆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