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照顾综述
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照顾综述
![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照顾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1ff6f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9.png)
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照顾综述本文介绍了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的研究成果,并重点分析了发展性护理对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相关知识以及不同发展性护理措施对早产儿生长的益处。
发展性照顾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该模式将每个新生儿视为独立的个体,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注重患儿行为呼唤的发展和环境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近年来,新生儿医疗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早产儿和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
发展性护理照顾模式已经应用于国内临床新生儿科的患儿,包括模拟子宫环境、减少刺激、微量喂养、抚触、保持舒适体位和定时探视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保证早产儿拥有充足的睡眠和安全感,建立吸吮反射,增加体重,增强抵抗力,减少住院时间。
因此,在进行新生儿护理工作时,除了常规护理外,还需要根据早产儿个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发展性照顾,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28至37周之间,出生体重多小于2500克,生存质量差。
实施发展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因此,发展性护理照顾对早产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XXX产房,一对双胞胎早产儿出生。
其中,患儿双胎之大双,胎龄仅有28+5周,出生体重仅有1.3kg。
出生时,患儿肤色青紫,无咳嗽,反应迟钝,肌张力低下,无心率,无自主呼吸。
Apgar评分显示1分钟1分,5分钟4分,病情危急。
医护人员立即对患儿进行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面罩给氧、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并将其转入新生儿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经过医护人员近2个月的发展性照护,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针对患儿的情况,医护人员采取了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雾化等措施,并进行了发展性护理照护。
具体措施包括保暖、筑“鸟巢”、减少侵袭性的操作、减少光线、噪声对早产儿的影响、合理喂养、抚触、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皮肤黏膜的护理、提供定时探视和出院指导等。
经过发展性照护,患儿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6%-100%之间,血压正常,口唇肢端无发绀,生命体征正常,黄疸减弱,反应尚可,未见鼻翼扇动,可见轻微的吸气性三凹征,心率齐,心音有力,肠鸣音正常,脐部无渗血、渗液,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奶量经口完成。
发展性照顺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我
![发展性照顺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我](https://img.taocdn.com/s3/m/5a4d800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a.png)
发展性照顺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儿科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而在早产儿护理中,发展性照顾理论的应用更是为早产儿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一、什么是发展性照顾?发展性照顾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儿童、成人及其家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能力和生命质量的照顾方法。
在这种照顾中,照顾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温暖的、关怀的、支持的照顾,以促进个体的生长、成长和优质发展。
早产儿作为一种危重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爱。
早产儿往往存在生理方面的不成熟、心理方面的脆弱等问题,如果没有适当的护理和照顾,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而发展性照顾作为一种高度人性化的照顾方式,很好地满足了早产儿个性化、全面化的护理需求,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二、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1. 构建个性化护理方案早产儿出生后,根据孩子的生理情况和脆弱程度,医护人员会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喂养、睡眠、康复等方面。
发展性照顾理论认为,照顾人员应该了解早产儿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阶段,给予适当的照顾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展。
因此,在实施护理计划时,要对孩子和家庭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各种照顾的优先次序和时间,使护理有序、科学、个性化。
2. 创造生命丰富的环境发展性照顾认为,生命丰富的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早产儿的护理中,照顾人员应该创造出一个温馨而丰富多彩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注,以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在孩子的护理过程中,可以使用些温暖的色彩和音乐,让孩子感受到舒适和安全,进而促进早产儿的发展和成长。
3. 心理关怀和支持早产儿往往存在各种问题,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支持。
发展性照顾理论认为,在早产儿护理中,照顾人员要对孩子和家庭进行精神上的支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5b8db50ec3a87c24128c48e.png)
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本文以国内外“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并结合笔者自身临床经验,拟从什么是发展性照顾、早产儿为什么需要发展性照顾、发展性照顾的干预措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其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发展性照顾;早产儿;护理;综述由于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是胎龄未满37周且出生体重小于2500 g的未成熟活产新生儿[1]。
因此,早产儿身体各脏器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故病死率较高,即使存活下来的早产儿,其感染或非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也会大幅度上升,并且预后生长发育也不容乐观,从而给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2-3]。
所以,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干预是极为重要的。
鉴于此,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报道,现将其具体内容作如下报道。
1 什么是发展性照顾早在20世紀80年代时,发展性照顾就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区兴起了,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体系中[4-5]。
随着30年时间的推移,如今发展性照顾已成为一门完善的、系统的、规范的护理学内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新生儿领域方面[6],它将每个新生儿视作一个生命个体,在护理操作中考虑导致个体的差异性和需求性,以婴儿行为上的呼唤和环境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护理准则,从而为其开展一系列保证新生儿存活发展到其健康生长和预后发育的最优化干预措施。
目前,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中的具体干预措施,虽然因人而异,略有不同,但大致方向是基本相似的,也就是以“婴儿健康发育”为照顾基调[7]。
对此,笔者纵观文献[8-10],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将发展性照顾的具体措施归纳总结为七个方面,分别为“鸟巢式”护理、非营养性吸吮、抚触干预、减少声光刺激、减少侵袭性操作、定时探视与健康教育。
2 早产儿为什么需要发展性照顾上面简单阐述了什么是发展性照顾?现在,有疑问的是,为什么早产儿就需要发展性照顾呢?要想简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了解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作用及优势,具体可概括为:第一,发展性照顾能成功模拟母体子宫环境,从而减少了早产儿出生后外部环境的刺激,有助于早产儿顺利过渡,并适应外部环境;第二,发展性照顾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早产儿吸吮能力,从而帮助早产儿尽快恢复到健康成长的正常状态;第三,发展性照顾还能因时制宜的缓解早产儿的紧张情绪,使其胃肠道激素及胰岛素能够很好的分泌,加强其消化系统吸收能力,从而使早产儿体重恢复正常;第四,发展性照顾还能减少声音及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使其能够在相关安静、柔和的环境氛围下得到治疗、护理及恢复;第五,发展性照顾还能减少侵袭性操作,缓解患儿紧张神经及不自主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侵袭性操作所造成的不必要的并发症,如疼痛、肿胀等;第六,发展性照顾还能提升家属的健康照顾意识及能力,从而为其出院后在家中照顾患儿提供技术支持,并帮助父母成功转变家庭角色,增加一份“当父母”的承担和勇气。
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75f276dd88d0d232d46a85.png)
论文题目: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2)1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3)1.1改善早产儿的生存环境,模拟子宫环境来减少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 (3)1.2减少光线噪音对早产儿的影响 (4)1.3根据患儿身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4)1.4非营养性吸吮 (5)1.5进行舒适的卧位护理和促进家庭间的亲密关系 (5)1.6对患儿进行抚触按摩 (5)1.7减少、减轻疼痛刺激 (6)1.8集中护理,避免打扰 (6)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8)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摘要:发展性照顾是以患儿为中心,在护理中考虑环境刺激对早产儿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不良环境刺激,以促进早产儿发展、发育,使患儿能够适应环境的刺激,并取得生理、肢体活动互动间的平衡,维持早产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理想的持续性发展性支持。
通过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进一步为早产儿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
这一分析可以深化与之密切相关的早产儿护理的研究,对早产儿护理从发展性照顾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运用相关的护理理论分析问题,使发展性照顾与早产儿护理的研究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获得解决方法。
关键词:发展性照顾;早产儿护理;护理应用Abstract:Centered on developmental care of children,to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 on infants in nursing,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adverse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development,make the stimulation of children can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and achieve balance between physical interaction,physical activity,maintaining premature babies from the womb to the outside of the uterus ide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pport. By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developmental care in the nursing of premature infants,we can further search for effective nursing methods for premature infants. This study can deepen the closely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nursing of premature infants,study the nursing of premature inf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al care,and use related nursing theory to analyze the problems,so that th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al care and nursing of premature infants can get solutions from a new perspective.Keywords: Developmental care; Nursing care of premature infants; Nursing application前言随着早产儿孕龄和出生体重的降低,并发认证和预后不良的风险呈上升趋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733e3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5.png)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专门为出生后不久就面临重大健康问题的婴儿提供护理的特殊单位,早产儿是重症监护室中一个重要的受护对象。
针对早产儿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其中实施发展性照顾更是意义重大。
本文将深入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
什么是发展性照顾呢?发展性照顾是针对早产儿在早期生命阶段内全面护理和促进早产儿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护理措施,其目的在于减少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和缓解早产儿环境对其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
发展性照顾注重的是早产儿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生理上的发育,也包括心理、社交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由于早产儿的生命力较弱,各种风险也随之而来,因此实施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实施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的意义首先在于促进早产儿的身体发育。
早产儿由于早产而未能完全发育,特别是肺部和呼吸系统的发育较为滞后,因此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呼吸和营养的支持,以促进其身体的发育。
实施发展性照顾能够精准地满足早产儿的生理需求,确保其身体能够健康有序地生长发育。
实施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的意义还在于促进早产儿的认知和情感发育。
早产儿由于生长环境的原因,通常会面临认知和情感发展上的困难,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等方面。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温暖的环境、及时的亲子互动、合理的音乐和视觉刺激等方法,促进早产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让他们在早期就拥有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基础。
实施发展性照顾还可以减少早产儿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
由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较弱,易受各种疾病的侵害,而且在早期生长环境下易受到有害环境的影响,因此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也较高。
实施发展性照顾可以通过加强早产儿的营养补充、提高早产儿的免疫力、改善早产儿的生长环境等方式,减少早产儿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使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
实施发展性照顾还可以减轻早产儿家庭的负担。
早产儿的家庭往往面临着经济、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因此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
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的综述研究2800字
![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的综述研究2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3a2edfaa5e9856a5712607e.png)
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的综述研究2800字凡胎龄满28周以上,不足37周,体重<2500g的新生儿,应称为早产儿。
我国早产儿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5%~10%,美国7.1%~17.9%,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12.7%~20.8%。
Kdrda认为75%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且早产儿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0倍。
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出生时常伴随其他疾病,所以早产儿的护理非常重要,使早产儿平稳安全地渡过体温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
现将对早产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2007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收治多例早产儿,除几例因愈后极差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基本护理措施早产儿室配备:与足月儿分开,除满足足月儿室条件外,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保暖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囊等设备。
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为加强早产儿的护理管理,最好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
维持体温稳定: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升降不定,多为体温低下,因此早产儿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
维持患儿体温的适中温度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①体重<2000g 85例,尽早放入保温箱中保暖,并根据体重、日龄选择适中温度使患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②体重≥2000g38例,在箱外保暖,以降低氧耗量和散热量。
③病情较重者,体温<35.5℃10例,在远红外线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抢救,床温控制在32~35℃,并将塑料保鲜膜罩在辐射床上,以减少对流散热和水分的丢失。
每2小时监测体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随时调节箱温及床温。
床温传感器探头暴露在适当位置,避免遮盖及掉在地上,以免床温失控,造成患儿烤伤及脱水。
/合理喂养:按照早产儿的体重、月龄,参考其活动、哭闹、大小便及有无病,给予5%糖水或奶喂养。
奶喂养以母乳喂养为主。
故凡具有吸吮力的早产儿应坚持采用母乳喂养,若无母乳应专用早产儿配方奶为好。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35dd8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f.png)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摘要】早产儿护理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发展性照顾则是一种关注早产儿综合发展的护理理念。
本文首先介绍早产儿的特殊情况,接着详细解释发展性照顾的主要内容及对早产儿的益处。
然后探讨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方法以及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总结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前景。
通过实施发展性照顾,可以更好地促进早产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早产儿及其家庭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 发展性照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特殊情况, 益处, 方法, 应用, 重要性, 前景1. 引言1.1 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早产儿护理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尚未完全稳定,生理功能不够完善,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需要特别细心和专业的护理。
早产儿的生存率和质量与护理水平直接相关,良好的护理可以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早产儿的生理结构未完全发育,需要细心呵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确保早产儿的生存和发育。
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脆弱,易感染各种病原体,需要特别严格的无菌护理措施。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来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确保其正常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早产儿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护士和医生们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准,为早产儿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促进早产儿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只有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早产儿才能顺利度过危险期,健康成长。
1.2 发展性照顾的概念发展性照顾是对早产儿进行的一种护理方法,旨在通过提供适当的环境、刺激和支持,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
这种护理方法关注早产儿在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求,强调个体化护理和综合性支持,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早产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需求。
早产儿如何护理范文
![早产儿如何护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6090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1.png)
早产儿如何护理范文早产儿是指在怀孕不足37周时出生的婴儿,由于未能完全发育成熟,所以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
下面是关于早产儿护理的详细介绍。
1.保持温暖:早产儿的皮肤较薄且不完全发育,无法有效保持体温。
因此,保持早产儿的温暖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提供温暖的环境、加强孩子的衣物保护和使用保温器具等方式来保持早产儿的体温。
2.监测生命体征:早产儿的生命体征比较脆弱,需要特别密切的观察和监测。
护理人员应经常测量早产儿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并记录下来。
任何不正常的变化都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提供适当的营养:早产儿的消化系统也是不完全发育的,可能无法正常吸收和消化食物。
因此,早产儿的喂养需要特别小心。
最初可以通过给予营养液或母乳来喂养,随着孩子的发育,可以逐渐过渡到较浓的乳制品。
4.防止感染: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病原体。
为了防止感染,必须保持护理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护理人员在接触早产儿之前,应首先洗手并戴上洁净的手套。
此外,定期消毒床上用品和物体也是必要的。
5.促进早产儿的发育:早产儿的身体和器官都不完全发育,需要通过特殊的护理来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及早进行康复治疗、提供适当的运动和刺激、给予早产儿足够的休息等。
6.心理支持:早产儿和家属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不安。
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心理支持,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帮助他们度过困难的时刻。
与家属进行定期交流,让他们了解早产儿的病情和进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理解。
7.监控早产儿的发育和健康状况:早产儿的发育和健康状况需要持续定期监测。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检查早产儿的生长曲线、体重、头围等指标,并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问题。
8.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早产儿对外界刺激更敏感。
为了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尽量避免噪音、光照过强和过多的刺激。
可以使用隔音设备、挡光帘和稳定的床位等方式来减少外界刺激。
9.教育家属:早产儿护理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和技巧,家属也需要学习相应的护理技巧。
先兆早产护理综述范文
![先兆早产护理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8f1b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a.png)
先兆早产护理综述范文早产儿的护理主要包括早产儿护理前期、早产儿护理过程和早产儿护理后期三个阶段。
一、早产儿护理前期在早产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小时内,护理人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早产儿的基础生命体征稳定。
首先,要对早产儿进行抢救性护理,包括清洁口鼻分泌物、刺激呼吸、保持通畅的气道等。
同时,要及时给予早产儿吸氧处理,确保其氧气供应充足。
此外,要注意早产儿的体温调节问题,保持其体温在适宜的范围内。
在早产儿护理前期,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另外,要定期测量早产儿的体重、体长和头围,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二、早产儿护理过程早产儿的护理过程主要包括呼吸管理、营养支持、感染预防等方面。
首先,要重点关注早产儿的呼吸情况,定期检查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其呼吸畅通。
对于有呼吸窘迫症状的早产儿,要及时给予氧疗或呼吸机支持,提高其氧合能力。
在营养支持方面,要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能量消耗量,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等。
同时,要定期监测早产儿的体重和生长曲线,及时调整营养配方,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感染预防是早产儿护理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
因此,要加强早产儿的个人卫生保护,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器械和用具,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早产儿护理后期早产儿出院后,护理工作并没有结束,反而需要更加细致的关注和照顾。
在早产儿护理后期,护理人员要定期随访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监测其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早产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培养。
由于早产儿在孕期发生早产,可能会带来心理创伤,导致其情绪不稳定、社交能力不足。
因此,护理人员要通过心理干预、家庭教育等手段,帮助早产儿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其社交能力。
在早产儿护理后期,护理人员还要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育儿观念,指导正确的护理方法,使早产儿能够顺利度过成长过程,并尽快融入正常生活中。
发展性照顾适用于早产儿护理
![发展性照顾适用于早产儿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85fda258f5f61fb73666d1.png)
发展性照顾适用于早产儿护理
由™提供
发展性照顾是世纪年代在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 的一种新生儿护理理念,是将每个患儿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护理过 程中考虑需要的个别性,注重患儿行为上的呼唤以及环境对生长发育 的影响。
概念
减少不良环境刺激,能促进早产儿发展、发育良 好,给予支持,使患儿能够适应环境的刺激,并取 得生理、肢体活动互动间的平衡,以利于自己的发 展。
★减少、减轻疼痛刺激
给予有效的静脉、动脉置管,如、脐动静脉置管 等,尽量减少频繁穿刺对患儿的刺激;有创操作时 口服的葡萄糖溶液或安慰奶嘴。
★提供完整睡眠时间,避免打扰
集中护理,使其有不被打扰的睡眠时段,若发现 患儿疲惫,给予休息时段促进其复原;不要突然惊 醒患儿,在治疗前用轻柔的声音唤醒或触摸患儿, 使其有准备。
患儿睡眠时用毯子遮盖暖箱,减少噪音,保证其 充足的睡眠;
声音的刺激<分贝,尽量避免突发高频声音如监护 仪的报警声、电话铃声等。
★针对患儿身体特征所采取的措施
头部预防头部和颈部过度伸展,下巴在中心位置 或轻微向下内收;
鼻部保持正常的鼻孔形状,避免鼻部形区域受损 和维持中隔的完整,使用时避免鼻部长期受压, 鼻中隔处涂红霉素软膏每日三次,很好的固定鼻 孔中的导管,避免过度牵拉,如鼻饲管等;
和另一位早产儿同置于远红外辐射床上,双子可 以通过触摸,肢体缠绕,相互抚慰,促进生长发 育。
※总结
脆弱的早产儿有时也表现出惊人的适应力,但更 需要父母的帮助,而暖箱会把父母与婴儿隔离开, 袋鼠式照顾提供了亲子间皮肤接触的机会,让其 父母陪伴并参与早产儿的照顾,父母会感到自己 能为孩子做一些事情,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提高亲子互动,培养感情,促进治疗及恢复家庭 功能;父母的关心、照顾使早产儿免受外界的干扰, 减少的过度刺激对神经行为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使他们有安全感。
早产儿的发展性照顾
![早产儿的发展性照顾](https://img.taocdn.com/s3/m/09bd280e76eeaeaad0f3301b.png)
精选ppt
5.鼓励父母的参与
提供定时的探视,鼓励父母参与到早产儿的照顾计 划中,帮助父母认识早产儿的行为,增进父母对早产儿的 信心和认可,促进父母与早产儿的互动
20
5
精选ppt
不适当的体位
体位不当或不注意体位的变换,可以导致肩内缩, 颈部过度外展,髋关节外翻变形,且影响头部塑形从而 影响外观
6
精选ppt
侵入性操作
NICU中的各种检查和操作多为不良刺激,部分有侵 入性,且无告知性,这些刺激能导致患儿血氧饱和度的 波动和生理状态的不稳定,且可产生疼痛刺激,影响神 经系统的发育
13
3.提供舒适的体位
屈曲的平衡
适宜的体位可以促进早产儿身体的伸展和
精选ppt
早产儿体位摆放的原则:四肢中线屈曲位,肢体活动 周围有边界,并促进身体的对称性,防止不正确的姿势和 变形
14
精选ppt
鸟巢护理 使四肢均能触及周边,提供类似子宫内的触觉刺激,
增加安全感,减少苦恼,减少皮肤擦伤
15
精选ppt
7
精选ppt
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
1.急性生理反应 : 心率↑ 、血压↑ 、颅内压↑、氧饱和度↓ 脑血流的明显变化可以导致灌注再损伤
2.激素和代谢水平变化: 3.影响新生儿舒适度: 睡眠及觉醒状态 4.远期影响 :儿童期认知行为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能力差
8
精选ppt
与父母的分离
NICU中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大部分都 对探视进行了限制,这样使早产儿与父母家庭分离,产生 恐惧、失控、不确定和无信心
间接促进5-羟色胺的释放,产生镇痛作用。非营养性吸吮 还能够分散患儿注意力,减少激惹,保持安静状态,降低 生命体征如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波动幅度。
发展性照顾
![发展性照顾](https://img.taocdn.com/s3/m/1ca34a50804d2b160b4ec09e.png)
我院NICU优质护理点滴汇报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启动,我院各个科室都在积极努力从各方面提高护理质量,拓展护理服务项目。
我院新生儿监护中心根据科室情况,因地制宜,通过将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护理理念和方法与日常护理工作相结合,使得早产儿体质质量增长明显、生存能力增强、并发症减少,提高早产儿的存活质量,并缩短住院时间。
发展性照顾是以患儿为中心,在护理中考虑环境刺激对早产儿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少不良环境刺激,以促进早产儿发展、发育,使患儿能够适应环境的刺激,并取得生理、肢体活动互动间的平衡,维持早产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理想的持续发展性支持。
护理措施如下:1、减少侵袭性操作由于早产儿的特殊性,使得早产儿的检查、治疗、护理多为侵袭性且无告知性,易引起一系列生理及心理反应。
因此,医护人员操作前应轻柔唤醒或触摸患儿,使其处于觉醒状态,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操作时动作轻柔、缓慢。
应用静脉留置针,并在置管的同时采集血标本,减少频繁穿刺对患儿的刺激。
进行有创操作时,给予安慰奶嘴,用微泵控制输液速度,使药物均衡输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2、减少光线刺激研究结果显示,早产儿需要一种黑暗和周期性光照(模拟黑夜和白天的光线变化)相结合的环境。
如模拟黑夜,拉上窗帘或调弱室内光线、在暖箱上盖黑布,为早产儿营造暗室环境。
模拟白天,拉开窗帘,去掉暖箱上覆盖的黑布。
3、减少噪声刺激控制室内噪声的强度,调低各种仪器的音量,对各种报警做出快速反应。
不在暖箱上放置物品,医护人员尽量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
4、提供“鸟巢”护理“鸟巢”护理是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一种方法。
温暖柔软的“鸟巢”不仅为患儿营造了一个类似子宫的舒适的环境而且使早产儿体温维持在中性温度,避免体温波动引起早产儿呼吸暂停。
5、非营养性吸吮是指在患儿口中放置安慰奶嘴,以增加其吸吮动作。
在患儿喂养尚未耐受时、实施侵入性操作前、患儿哭闹时均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安慰患儿,减轻疼痛,减少哭泣。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7ffe30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b.png)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早产儿能够幸存下来。
然而,出生不久的早产儿往往需要在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和护理。
此时,发展性照顾成为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发展性照顾是指针对早产儿特殊的生理和行为发育阶段,采用特定的护理技术和方法,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的一种护理模式。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性照顾可以促进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早产儿出生时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完善,需要在后续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完善。
而发展性照顾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触觉、视觉、听觉等刺激,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比如,可以给予早产儿适量的触觉刺激,如缓慢而有规律的抚触,以帮助其建立触觉记忆和触觉系统。
同时,可以提供适当的声音和光线刺激,帮助早产儿形成对声音和光线的感知和分辨能力。
其次,发展性照顾可以缓解早产儿的疼痛和压力。
早产儿因身体尚未完全发育,往往会出现各种疼痛和压力反应,如呼吸困难、心率不稳等。
而发展性照顾可以采用各种物理和心理方法,缓解早产儿的疼痛和压力反应。
比如,可以采用脊柱牵引、胸部推压等物理方法,帮助早产儿消除呼吸困难和心率不稳等不适反应。
同时,可以采用音乐疗法、按摩疗法等心理方法,帮助早产儿缓解不适和压力。
最后,发展性照顾可以增强早产儿的免疫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和自我调节能力尚未完善,容易受到各种感染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而发展性照顾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护理措施,促进早产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增强。
比如,可以为早产儿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和卫生保障,帮助其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
同时,可以通过规律的喂养、体位和休息等措施,帮助早产儿建立规律的生物钟和自我调节能力。
综上所述,发展性照顾是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实施发展性照顾可以促进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缓解其的疼痛和压力反应,增强其的免疫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照顾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多位研究者对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的研究结果,重点分析了发展性护理对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相关知识,及不同发展性护理措施对早产儿生长的益处。
关键词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照顾照护发展性照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他们把每一个出生的新生儿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充分注重患儿进行行为呼唤的发展及环境对患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1]。
最近几年里,在新生儿医疗领域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以往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早产儿和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
目前,国内也把这种新型的发展性护理照顾模式应用于临床新生儿科的患儿,极大地提高了患儿的存活率,该模式包含了模拟子宫环境;减少噪音、光线和疼痛的刺激;重力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抚触;保持舒适体位;定时探视等。
此方法保证了早产儿拥有充足的睡眠和安全感;吸吮反射的建立,使其体重有了显著的增加;增强了抵抗力,减少了住院时间。
故而,在进行新生儿护理工作时,不仅要做好常规护理,也要在其基础上根据早产儿个体的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发展性照顾,使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改善。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28至37之间,出生体重多小于2500g,生存质量差,实施发展性护理可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2]。
在昆明市延安医院产房,产下患儿双胎之大双,胎龄28+5周,早产及自然分娩,出生体重1.3kg,出生时肤色青紫,无咳嗽,反应迟钝,肌张力低下,无心率,无自主呼吸,Apgar评分1分钟1分,5分钟4分,立即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面罩给氧,胸外心脏按压,症状有所好转但仍病情危急,转入新生儿科,进行气管插管给氧。
此时患儿无肤色青紫,反应慢,无发热、尖叫,无呕吐,大小便未解。
护理诊断是:新生儿肺透膜疾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之大。
针对于患儿情况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雾化及对患儿进行发展性护理照护,如:(1)保暖;(2)筑"鸟巢;(3)减少侵袭性的操作;(4)减少光线、噪声对早产儿的影响;(5)合理喂养;(6)抚触;(7)预防感染;(8)加强基础护理;(9)皮肤黏膜的护理;(10)提供定时探视和出院指导等。
经过近2个月的发展性护理,该患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6%-100%之间,血压正常,口唇肢端无发绀,生命体征正常,黄疸减弱,反应尚可,未见鼻翼扇动,可见轻微的吸气性三凹征,心率齐,心音有力,肠鸣音正常,脐部无渗血、渗液,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奶量经口完成。
患儿无呼吸暂停,无呕吐,无尖叫、抽搐,无呕血、黑便,双肺未闻及干性湿罗音,无明显的病理性杂音。
该患儿情况大有好转。
实施发展性照护后患儿的体重及进奶量:日期第一个星期第二个星期第三个星期第四个星期第五个星期第六个星期星期二星期五星期二星期五星期二星期五星期二星期五星期二星期五星期二星期五进奶量(ml)00.511.522.5355101520体重(kg)1.251.291.31.331.41.441.61.641.791.892.032.06 1发展性照护的措施1.1保暖早产儿未足月就出生,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没有达到正常值,其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较弱,新陈代谢能力不好,体重不达标,皮下脂肪少,早产儿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维持机体所需,除了日常的保暖外,还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胎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中性环境温度[3]。
早产儿的出生体重越低,其中性体温应越高,下面是保暖时应该注意的事项:①出生体温越低的患儿或体温不太稳定的新生儿不应该水中沐浴,体温在正常范围的新生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适当的游泳,在游泳时,水温控制在38-42摄氏度左右,室温控制在26-28摄氏度,患儿由于出生时身体因素的限制,游泳时间不要太长,防止过度耗费机体能量。
此外,游泳可以增加新生儿的肺活量和使皮肤及血液的循环加快,减少硬肿症的发生。
②新生儿的头部在体表面积中占有很大比例,故而经头部散热较大,出生体温低及体温不稳定的新生儿应该戴布帽子,这可以减少热量的流失。
③新生儿在妈妈怀里保暖时要经常查看,避免因妈妈的疏忽致使宝宝口鼻堵塞后窒息死亡。
④房间里的室温变低时,可在暖箱里放隔热罩来减慢热量的流失,为了防止箱内细菌滋生,应每日更换箱内的无菌注射用水。
1.2人工建造"鸟巢"给早产儿提供"鸟巢式"护理,可以增加安全感。
在暖箱里,用柔软的毛巾和包被按对角滚筒式卷好,将其围成鸟巢的形状,并调节暖箱的温度和湿度,预热1-2分钟[4]。
将早产儿裸体或穿单衣按生理体位放于暖箱内,让新生儿的四肢可以触碰到边缘,模拟新生儿在母体子宫里的触觉刺激,该方法既利于保暖又利于增加安全、温暖、舒适的感觉,也可以达到抚摸和固定体位,减少能量的消耗和增加新生儿的体重,避免体能波动引起早产儿呼吸暂停[5]。
1.3减少侵袭性的操作给每一位早产儿统一使用浅静脉留针输液,来减少每次输液的多次静脉穿刺对其造成的疼痛刺激。
把早产儿的治疗、护理统一安排在同一时段,在进行治疗和护理前,先轻柔的唤醒或触摸早产儿,最好是在早产儿安静、清醒时给予各种操作,减少或避免影响早产儿睡眠的不利因素,如治疗、护理操作时间过长。
在进行治疗、护理时,应该认真分析每项操作给早产儿带来的危害和益处,避免对其产生过多的刺激[6]。
1.4减少光线、噪声对早产儿的影响科学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的光照会增加早产儿的活动量,使睡眠时间减少[7]。
所以早产儿需要白天和黑夜的刺激,使其在黑夜中更好的入睡[8]。
为早产儿营造暗光环境,也就是模拟黑夜时,只需拉上窗帘或调节房间里的光线,在暖箱上盖一块黑布或给早产儿戴一个眼罩。
在为其模拟白天时,只需拉开房间里的窗帘,去掉暖箱上的黑布,调节室内光线,去掉眼罩就可以了。
有人研究表明,噪声对早产儿伤害极大,如:减弱脉搏;改变呼吸节律;减少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减少睡眠质量。
因此,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应调低报警音量,对各种报警音应及时作出反应并处理。
在病房内应尽量做到"四轻":控制说话的声音;在给患儿提供治疗或护理时,动作缓慢的开或关暖箱门,减少噪音的产生;查房及各种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声音要低。
早产儿比足月儿更加弱小,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让他们处于安静的黑夜,为其营造良好的适宜生长的环境。
1.5合理喂养新生儿出生体重<2300g,且吸吮反射中枢未成熟,可以用胶头滴管或用奶嘴试喂,注意每次喂的量不能过多,可在一天之内适当增加喂养的次数;出生体重>2300 g,出生情况相对较好时,可以在出生后6-12h内先喂温水,无不良反应,可以过度到母乳喂养;出生体重>2500g,出生情况相对较好时,可用奶嘴按足月儿喂养[9]。
早产儿在进行鼻饲喂养时,胃管插入的长度是从婴儿的鼻子到耳垂的距离加上耳垂到剑突的距离之和;出生体重<2000 g,吸吮能力较弱,或因大人原因导致喂养不当时,可以采用鼻饲法喂养。
出生体重越低时应该根据该患儿自身情况遵医嘱相对增加喂养次数,可采用滴管法滴入喂养或鼻饲法喂养;对于那些无吸吮能力和吸吮能力较弱的患儿,可以插根胃管,从胃管注入或通过重力作用流入胃管内,还可以采用微量泵间断或持续泵入。
在进行喂养时,要注意每次喂养量和喂养间隔时间。
每次喂养前,必须抽吸胃液,如果胃内的液体大于进奶量时,应停止一次喂养。
给患儿进行喂养后,为了防止食物反流引起窒息,可以将患儿的头部适当抬高,并且头偏向一侧,保持体位10-15分钟。
对于那些进食少且大便次数不正常的患儿,可以适当提供腹部按摩来增强肠蠕动,帮助其消化及胃排空。
在进行鼻饲法喂养前,可让早产儿先进行适当的非营养性吸吮,先吸吮未开孔的橡皮乳头或奶嘴,来增强吸吮反射的成熟[10]。
然后再按常规鼻饲稀释母乳进行喂养,增强其生存能力。
1.6抚触早产儿易产生皮肤饥渴,根据病情定时给予抚触,每日在洗澡后或两次喂奶之间对早产儿进行1-2次抚触,每次15-20分钟。
在给早产儿进行抚触前,先调节室温并将其控制在28摄氏度以上,防止受凉;护士自身准备好,洗手、戴口罩;倒适量的润肤油于双手,揉搓至手发热,再置于患儿皮肤,在抚触过程中,用力均匀柔和,分别给患儿的头部、面部、耳朵、胸腹部、四肢及背部进行按摩[11]。
抚触时,避免患儿过饱或过饥,注意与患儿进行情感、眼神交流,声音要亲切、温和,以刺激早产儿听感觉的发育。
1.7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12]。
尽量避免无关人员的进出,患儿的用物应该高温消毒灭菌,尤其是奶嘴,必须严格进行消毒,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儿应该进行隔离,单独置于一间病房,治疗、护理时穿戴隔离衣,严格进行手消和洗手。
在接触婴儿时,应该做到一摸一消,在进行治疗、护理时,应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13]。
注重患儿的个体化护理,防止交叉感染,每位新生儿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医疗器械,如量尺、体温计、眼罩等,尽量减少对患儿的侵入性操作,如气管内插管、脐血管插管等,并尽量缩短中心静脉置管时间。
在运用呼吸机时应加强呼吸机管道和湿化瓶的消毒、更换,每天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
为避免暖箱内细菌滋生,应每天清洁消毒,一周更换暖箱和每天更换箱内无菌注射用水[14]。
床单元疑有污染时立即更换。
1.8保持舒适的卧位护理一种卧位持续时间过长,会造成早产儿头颅、面部变形[15]。
在给患儿喂奶后,为了防止窒息的发生,尽量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30分钟后,可以适当变换体位,促进患儿的舒适度。
患儿取俯卧位时,头高脚低,倾斜大约15度左右,四肢最好呈蛙状,在一定时间内更换头部方向。
除对患儿进行治疗、喂奶、皮肤护理外,每2~3h更换体位1次,每天俯卧时间控制在16~20min,舒适的体位有利于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李园慧研究发现俯卧位时隔肌运动受腹内容物影响较小,还可增加吸入潮气量,改善肺通气;俯卧时倾斜15度可以增加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减少或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16]。
早产儿护理中还应防止返流物的吸入,减少呼吸暂停的次数。
侯天霞实验研究数字表明,把早产儿置于俯卧位,可以减慢生理性体重下降或增加患儿体重[17]。
非营养性吸吮可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加速胃肠排空,减少胃肠潴留的发生,利于给患儿增加喂奶量。
同时可为患儿提供更多的心理安慰,减少哭闹,降低能量消耗。
2加强基础护理在给早产儿进行常规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患儿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每日洗浴员在洗浴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婴儿腹股沟、男婴儿阴囊下皮肤的情况、皮肤褶皱处、脐带、口腔的护理,定时翻身、勤换尿片,避免红臀发生。
3皮肤黏膜的护理3.1皮肤应注意动作轻柔。
如果患儿情况良好时,可以每天沐浴1次或2次,来保持皮肤清洁,在脐带未脱落前进行沐浴时,分两段式沐浴,上半身和下半身,避免脐带被污染[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