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的临床诊疗路径思考(完整版)
呼吸困难护理问题及措施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呼吸困难护理问题及措施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b2a54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b.png)
呼吸困难护理问题及措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神经系统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呼吸困难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因此,对于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和有效措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以寻求最佳护理方案。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呼吸困难的定义和常见原因,以增进对该问题的全面理解。
其次,我们将详细分类讨论呼吸困难,并探讨影响呼吸困难出现的相关因素。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评估和监测患者呼吸状况的方法,并提供缓解呼吸困难的技巧和支持措施。
最后,我们将讨论监测护理效果的指标和方法,并强调必要时调整护理计划和干预策略。
文章最后总结了呼吸困难护理问题与措施,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为临床护士和医生提供有关评估、缓解和有效管理呼吸困难的指导。
通过详细介绍呼吸困难相关知识和护理干预手段,我们希望能增加对呼吸困难患者的关注,并提高他们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通过总结目前研究成果并提出展望和建议,我们还希望促进相关领域进一步研究并优化呼吸困难护理策略。
2. 呼吸困难护理问题2.1 定义和原因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受限或受到干扰,导致患者感到无法正常进行呼吸的状态。
常见的原因包括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问题(如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变)以及外伤等。
2.2 呼吸困难的分类根据严重程度和发生的频率,呼吸困难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或气喘;中度呼吸困难则会引起呼吸肌无力和胸闷;而重度呼吸困难可能导致窒息感,身体较为虚弱。
2.3 影响呼吸困难的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影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这些包括:肺功能减退、胸廓改变(如肋骨骨折)、体位不当、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药物不良反应、外界环境污染以及情绪紧张等。
呼吸困难时的正确诊断与处理思路方法
![呼吸困难时的正确诊断与处理思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8fe74601f69e31433294ba.png)
鉴别诊断
哮喘发作?
急性心衰? 呼吸衰竭?
肺栓塞?
窒息?
气胸?
呼吸困难的诊断性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急诊生化、血气分析 针对性检查:心酶、肌钙、BNP、心电图 专科检查:D2聚体、凝血3项、胸片、肺部
CT、下肢深静脉彩超、心脏彩超 其他:头颅CT、腹部CT
临床处理(监测-前提)
哮喘发作:检验、氧疗、药物、辅助通气? 呼吸衰竭:检验、通畅气道、合理氧疗、辅助通气、
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肺源性、心源性、 血源性、中枢性、精神性。其中以肺源性 和心源性为主。
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阻塞;肺疾病;胸廓、 胸膜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膈肌运动障碍。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衰; 心包填塞; 原发性 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
病因
中毒: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如酸中毒; 急性 感染与传染病; 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
呼吸困难病人体征及临床意义
紫绀(低氧血症) 颈静脉扩张(右房压升高) 三凹征(上气道阻塞)、桶状胸(肺气肿) 呼吸音减弱(肺通气量不足)、呼气延长(小气道阻
塞)、喘鸣(气道痉挛)、爆裂音(间质病变)、 双肺湿罗音(气道渗出) 心音减弱(肺气肿,心包积液)、第三心音奔马律 (心室功能不全) 肝肿大(右心功能不全或三尖瓣关闭不全) 杵状指(肺癌或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
服务理念中的“点点” ◆理解多一点 真情浓一点 ◆学习勤一点 品质高一点 ◆理由少一点 效率高一点 ◆处理问题灵活点 工作过程用心点 ◆对待同事宽容点 互相协作快乐点
肌病、严重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
一氧化碳、有机磷杀虫药、药物中毒及毒蛇咬伤等 重度贫血,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时的正确诊断与处理思路方法
![呼吸困难时的正确诊断与处理思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fb54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a.png)
呼吸困难时的正确诊断与处理思路方法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呼吸不畅或气短,常伴有气急、咳嗽等症状。
呼吸是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在面对呼吸困难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当立即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该立即就医或呼叫急救:1.呼吸困难突然发生或突然加剧;2.气急程度极大,呼吸速率明显增快;3.同时伴有胸痛、窒息感、咳嗽带血、晕厥等症状;4.患者有明显的意识障碍。
其次,医务人员在诊断呼吸困难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史、心脏病史、肺部疾病史等;2.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频率、使用辅助呼吸肌等;3.血气分析:通过采集患者的动脉血样本,检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压等指标;4.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肺部结构和功能;5.心电图:排除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最后,在处理呼吸困难时,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1.给予氧气治疗:对于缺氧的患者,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2.给予支持治疗:如补充液体、营养支持等,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3.给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哮喘等;4.支持性呼吸治疗:对于严重的呼吸困难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机械通气或其他呼吸支持措施;5.对症治疗:根据呼吸困难的具体症状,合理采用止咳、消炎、祛痰等治疗措施。
总之,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思路是处理呼吸困难的关键。
医务人员需要快速判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患者也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呼吸困难诊断、评估与处理的专家共识(全文)
![呼吸困难诊断、评估与处理的专家共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391aee7375a417866f8fd6.png)
呼吸困难诊断、评估与处理的专家共识(全文)呼吸困难(dyspnea)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
国外文献报道,9%~13%社区成人有轻至中度的呼吸困难症状,≥40岁者中15%~18%、≥70岁者中25%~ 37%有呼吸困难症状。
美国每年因呼吸困难急诊就诊达300万~ 400万人次。
研究显示,呼吸困难为心肺疾病住院和死亡的原因之一,在某些疾病中与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而且与心脏疾病死亡关系更明显。
呼吸困难的病因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血液、精神等多个系统,进行鉴别诊断需要系统和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因其在临床诊治中常发生误诊,故提高呼吸困难诊断与处理水平十分重要。
1999年和2012年美国胸科协会( ATS)发表了关于呼吸困难的专家共识。
目前我国在呼吸困难诊断与处理方面的研究尚有不足,尤其对呼吸困难的定义、语言表述及评估和诊断流程等方面尚无统一认识。
因此,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医师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参照ATS相关文件及近年发表的有关呼吸困难的重要文献,经认真讨论撰写了本共识,希望在呼吸困难的定义、描述、评估及处理等方面进一步统一认识,提高呼吸困难诊断与处理水平。
一、呼吸困难的定义目前我国通用的教科书中对呼吸困难的定义为“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肌辅助参与呼吸运动,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
2012年ATS呼吸困难共识中的定义为“呼吸困难是某种包括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呼吸不适感的主观体验”(a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breathing discomfort that consists ofqualitatively distinct sensations that vary in intensity)。
ATS的定义是狭义呼吸困难的定义,仅将呼吸困难作为患者主诉,从而将呼吸困难定义为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
呼吸困难诊断、评估与处理的专家共识(全文)
![呼吸困难诊断、评估与处理的专家共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391aee7375a417866f8fd6.png)
呼吸困难诊断、评估与处理的专家共识(全文)呼吸困难(dyspnea)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
国外文献报道,9%~13%社区成人有轻至中度的呼吸困难症状,≥40岁者中15%~18%、≥70岁者中25%~ 37%有呼吸困难症状。
美国每年因呼吸困难急诊就诊达300万~ 400万人次。
研究显示,呼吸困难为心肺疾病住院和死亡的原因之一,在某些疾病中与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而且与心脏疾病死亡关系更明显。
呼吸困难的病因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血液、精神等多个系统,进行鉴别诊断需要系统和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因其在临床诊治中常发生误诊,故提高呼吸困难诊断与处理水平十分重要。
1999年和2012年美国胸科协会( ATS)发表了关于呼吸困难的专家共识。
目前我国在呼吸困难诊断与处理方面的研究尚有不足,尤其对呼吸困难的定义、语言表述及评估和诊断流程等方面尚无统一认识。
因此,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医师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参照ATS相关文件及近年发表的有关呼吸困难的重要文献,经认真讨论撰写了本共识,希望在呼吸困难的定义、描述、评估及处理等方面进一步统一认识,提高呼吸困难诊断与处理水平。
一、呼吸困难的定义目前我国通用的教科书中对呼吸困难的定义为“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肌辅助参与呼吸运动,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
2012年ATS呼吸困难共识中的定义为“呼吸困难是某种包括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呼吸不适感的主观体验”(a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breathing discomfort that consists ofqualitatively distinct sensations that vary in intensity)。
ATS的定义是狭义呼吸困难的定义,仅将呼吸困难作为患者主诉,从而将呼吸困难定义为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
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b7855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e.png)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片
胸部X线片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肺部、心脏 、气管等结构,评估肺部是否存在异常 ,如肺炎、肺癌、肺积液等。
胸部CT扫描
胸部CT扫描比胸部X线片更详细,可以提 供肺部结构的断层图像,帮助医生更准 确地诊断肺部疾病。
磁共振成像 (MRI)
MRI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组织,帮助 医生诊断肺部肿瘤、炎症、血管病变等 。
关注自身健康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自身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疾 病。
心力衰竭
心脏负担
呼吸困难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因为心 脏需要更努力地泵送血液来满足身体对 氧气的需求。
血液积聚
当心脏无法有效地泵送血液时,血液会 积聚在肺部,造成肺水肿,加剧呼吸困 难。
心肌损伤
长期呼吸困难可能会导致心肌损伤,进 而导致心力衰竭。
低氧血症
血液含氧量低
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的氧气含 量低于正常水平。
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呼吸困难的原因和 处理方法至关重要,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by x
什么是呼吸困难?
主观感受
呼吸困难是一种主观感受,指的 是呼吸不畅或气短。
身体需求
它是指人体对氧气的需求和肺部 供氧能力之间的失衡。
生活影响
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帮助肺部更有效地吸入和呼出空气。
提高氧气利用率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氧气的利用率,减少呼吸困难的发生。
预防感染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流水,至少20秒, 彻底清洁双手。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增强抵抗力,降 低感染的风险。
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或空气流通不佳的 地方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飞 沫传播。
儿童呼吸困难的诊断思路与急诊处理
![儿童呼吸困难的诊断思路与急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3bcc28ccbff121dd3683ac.png)
急、危重症呼吸相关性治疗策略的专业特点
非人工气道下的呼吸治疗(基础疗法与初级管理)
■ 气道治疗
(1)合理温湿化:一般来说湿化过程和温化过程同时进行合称温湿化 。目的:使吸入气体温度和湿度适中.减少气道刺激,减轻气道内 分泌物黏稠和干结带来的引流困难和障碍,从而改善呼吸困难和防 止肺不张。合理温湿化要求用相应的办法使到达气道内的吸入气体 温度在36~37℃.同时相对湿度在70%~100%。非人工气道下的温 湿化分单纯空气温湿化和温湿化吸氧(氧疗):①单纯空气温湿化是指 用加热蒸发、超声雾化、辐射等办法使环境空气和医疗空气温度和 湿度同时达到温湿化目标;②温湿化吸氧(氧疗)是指用加热蒸发、超 声雾化、辐射等办法使医疗氧气温度和湿度同时达到温湿化目标。 (2)针对急性期气管、支气管壁的充血、水肿进行相应治疗。 (3)针对痉挛机制所致的气道梗阻进行合理解痉治疗。
儿童呼吸困难的诊断 思路与急诊处理
小儿呼吸困难类似于呼吸窘迫,主要是指由呼吸道疾 患所致的一组临床表现或状态,亦可由呼吸道以外疾患所 致。呼吸困难可包括症状、体征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多重涵 义。呼吸困难症状可表现为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过深或 过浅、喘息、呻吟等;呼吸困难体征包括紫绀、呼吸节律不 整、三凹征、吸气困难、呼气困难、双相呼吸困难、吸气或呼 气延长、吸气或呼气相哕音、捻发音、细湿哕音、肺泡呼吸音 变弱等;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可分为过度呼吸做功、代偿和失 代偿呼吸衰竭。本文主要观点如下:小儿呼吸困难既可由 呼吸道本身多种性质、多部位病变所致,又可由呼吸道以外 病变所致;通过简单、正确的临床数据分析,急诊儿科医生 可以初步对小儿呼吸困难进行病情、定性和定位诊断;小儿 呼吸困难的急救原则是按照生命支持ABC原则,开放气 道,让肺泡复张;根据治疗后的表现.不断收集相关l临床数 据,重复对诊断和疗效进行评估,直到诊断明确和病情缓解 及稳定,以期减少或避免呼吸困难的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呼吸困难的多维评估及诊疗启示
![呼吸困难的多维评估及诊疗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48818f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6.png)
v
e
r
s
i
t
t
i
ona
l Ch
i
ne
s
e Medi
c
i
ne
y of Tradi
Chengdu610000 Ch
i
na 3Depar
tmen
tof Re
spi
ra
t
o
ry and Cr
i
t
i
ca
l Car
e Medi
c
i
ne Di
v
i
s
onof
Pu
lmonary Di
s
ea
s
e
s St
a
t
e Key Lab
2020LC0031)
DOI10 3760 cmajcn131368
20210405
00262
Mu
l
t
i
d
imen
s
i
ona
la
s
s
e
s
smen
tandc
l
i
n
i
c
a
limp
l
i
c
a
t
i
on
so
fdy
s
e
a
pn
Li
uYe
ang1 LiYu1 Xi
ongChan1 Li
ang Fanr
ong2 Qi
nEr
t2021,
Vo
l.
41,
No.
16
症状带来的影响和负担这个维度进行评估,主要用
能自行评估日 常 生 活 中 呼 吸 困 难 程 度, 比 较 简 便,
呼吸困难的诊疗规范-1
![呼吸困难的诊疗规范-1](https://img.taocdn.com/s3/m/5c3521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6.png)
呼吸困难的诊疗规范-1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感到气息困难或出现需要用力吸
气才能满足呼吸需求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呼吸困难的诊疗规范:1.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呼吸困难的起始时间、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咳嗽、胸痛等)、危险因素(如吸烟、家族病
史等)等。
同时还应评估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心力衰竭等。
2.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呼吸频率与形态、胸廓变形、杂音等。
还
应检查肺部听诊、心脏听诊、测量血氧饱和度等。
3. 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临床需要,可以进行胸部X射线、心电
图和肺功能检查等辅助检查。
4. 根据病情进行处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确
定呼吸困难的原因。
例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可以根
据病情进行给氧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对于急性心力衰竭
患者,可以给予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
5. 多学科协作治疗:对于复杂的呼吸困难病例,应该进行多学科
团队的协作治疗,包括呼吸科、心内科、内科等专家的共同参与。
6. 长期随访和管理:对于慢性呼吸困难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随
访和管理。
监测病情的变化,调整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方案,以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般的诊疗规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
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医生的判断进行制定。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建
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医生指导和治疗。
呼吸困难指南
![呼吸困难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160f88c6529647d27285274.png)
呼吸困难临床诊疗指南【概述】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目前多认为:呼吸困难主要由于通气的需要量超过呼吸器官的通气能力所引起。
【临床表现】1.症状和体征a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由于异物、炎症、水肿或肿瘤造成喉、气管、大支气管狭窄或梗阻,表现为显著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有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可出现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下陷,称为“三凹征"。
(考医网)呼气性呼吸困难:由于肺组织弹性减弱或小气道痉挛所致,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
多见于支气管哮喘,COPD急性发作等。
混合性呼吸困难:由于肺部疾病病变广泛,造成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降低所致,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吸气和呼气均感到费力。
COPD急性发作、慢性呼吸衰竭等。
b心源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由于坐位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少肺淤血的程度,并利于膈肌活动,表现为仰卧位呼吸困难加重,患者被迫采取端坐呼吸位。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使冠脉收缩,心肌供血不足,同时平卧位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所致,表现为睡眠中感到呼吸困难,被迫坐起。
重症者可出现发绀、哮鸣音、双肺哕音、心率加快、略粉红色泡沫痰,称为“心源性哮喘"。
c神经源性呼吸困难:由于脑外伤、脑血管病、脑炎等原因造成呼吸中枢受影响,表现为呼吸深慢,并出现呼吸节律改变。
d中毒性呼吸困难:安眠药、吗啡等中毒时,呼吸中枢被抑制,表现为呼吸缓慢或潮式呼吸。
酸中毒时酸性代谢产物强烈刺激呼吸中枢,表现为呼吸深而规则,可伴有鼾声,称为酸中毒大呼吸。
e血液性呼吸困难:由于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造成红细胞携氧量减少,血氧含量降低,表现为呼吸慢而深,心率加快。
f精神性呼吸困难:由于情绪激动或紧张造成换气过度,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表现为呼吸频速和表浅,常伴有手足搐搦。
呼吸困难的诊断、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培训小结
![呼吸困难的诊断、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培训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db06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2.png)
呼吸困难的诊断、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培训小结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自己呼吸不畅或不能满足需氧量。
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短期的或慢性的。
呼吸困难可以是多种疾病或病因的结果,因此正确的诊断、评估与处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呼吸困难的诊断中,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
通常会询问患者的呼吸频率、气急感、胸闷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任何相关疾病史,例如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等。
身体检查也是必要的,包括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深度等指标,还可以检查患者的胸廓运动、呼吸音等。
在评估呼吸困难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二氧化碳水平和酸碱平衡状况,帮助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呼吸性酸中毒或碳酸潴留。
胸部X线、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肺部情况,确定有无肺部病变、积液、肿块等。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排除是否存在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处理呼吸困难的方法可以有药物治疗、氧疗、物理疗法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因和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应首先保证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可以给予吸入氧气和支持呼吸;对于慢性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例如给予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剂等。
对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控制心脏病病情,例如使用利尿剂、抗心力衰竭药物等。
综上所述,呼吸困难的诊断、评估与处理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辅以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因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呼吸困难的处理也需要多学科的配合与合作,包括内科、呼吸科、心血管科等专家的参与,以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
呼吸科临床路径(较全)
![呼吸科临床路径(较全)](https://img.taocdn.com/s3/m/99355a763c1ec5da50e2705a.png)
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994.白细胞数量>10×10/L或<4×10/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有创性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
2.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呼吸困难的病因和处理方法
![呼吸困难的病因和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72f8b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5.png)
康复
康复包括心理、社会、职业等方面的调整,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 疾病,重返正常生活。
预防呼吸困难
1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戒酒, 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疾病 。
2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呼吸 系统疾病,及时干预,预防呼吸困 难。
3 接受适当治疗
对已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 积极配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预 防呼吸困难加重。
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片
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可以显 示肺部、气管、心脏等结构的影像,帮助 诊断肺炎、肺气肿、气胸等疾病。
胸部CT扫描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气管、心脏等结 构,以及肺部组织的细节,有助于诊断肺 癌、肺栓塞、间质性肺病等。
磁共振成像(MRI)
可以显示胸腔内器官的软组织结构,有助 于诊断肺部肿瘤、胸膜炎、心脏病等。
心肺复苏
胸部按压
找到患者胸骨下端,双手叠放,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鼻孔,口对口吹气,使胸廓起伏。
循环操作
按压与吹气比例为30:2,持续进行,直到患者恢复呼吸或专业人员到达。
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
放松气道平滑肌,缓解气道狭窄 ,改善呼吸困难。常用的支气管 扩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 碱能药物。
心力衰竭、心律不齐、心脏瓣膜病等 ,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影响肺部 血液循环。
神经和肌肉系统力,呼吸困难。
胸膜和肋膜疾病
胸膜炎、气胸等,会导致肺部扩张受限,影响呼吸功能。
气道阻塞性疾病
可逆性气道阻塞
这类疾病通常由炎症或痉挛引起,气道暂时性狭窄。 常见病症包 括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
《呼吸困难》PPT课件
![《呼吸困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efc8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2.png)
氧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如 鼻导管、面罩等,以纠正缺氧。
休息与活动
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与活动,避免 过度劳累。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调整策略
01
02
03
04
支气管舒张剂
如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 等,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 通气。
抗炎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 等,可减轻呼吸道炎症,降低 气道高反应性。
临床表现
主要为呼吸急促、呼吸费力、胸闷、憋气等,可伴有咳嗽、咳痰 、发热等症状。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呼吸困难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力衰 竭、心包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脑干病变 等)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
发病机制
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通气功能障碍、换 气功能障碍、呼吸肌疲劳或麻痹以及神经精神因素等。这些 因素可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物理治疗
如胸部理疗、超声雾化吸入等,可促进呼吸道分 泌物排出,改善通气状况。
生活方式调整
如戒烟、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程度评估
肺部感染
呼吸困难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 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
及生命。
肺栓塞
由于呼吸困难患者血液循环不畅 ,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肺栓塞 ,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
、支气管哮喘等。
执行情况跟踪
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状 况、营养状况及原发病 治疗情况,及时调整预
防措施。
处理方法选择及效果评价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2版)解读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2版)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7b019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f.png)
03
RRTIs的常规评估
病史询问
关注重点
详细记录每次发作的症状及治疗情况 记录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
是否伴有发热、咳嗽、喘息、气促等症 状
病史记录
体格检查
01
检查内容
02 等发育指标:检查口咽 部、扁桃体、淋巴结等 部位是否有异常。
检查呼吸频率、呼吸音 等呼吸系统体征
(5)其他因素
如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也可能导致 RRTIs的发生。
02
RRTIs的临床诊治原则
诊断步骤
• 进行体格检查,关注重点见表3:进行特殊检查,包括免疫学、 过敏原、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确定病原学诊断,如病毒、细 菌和其他病原体等。排除其他潜在病因,如免疫缺陷、慢性疾 病等。
病因明确
确定病原学诊断,如 病毒、细菌和其他病 原体等。
结论
• RRTIs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根据RRTIs的定义确立诊断,需 要医生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询问。进一步明确可能存 在的潜在病因,如免疫系统异常、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等。 急性期治疗根据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和用药,如有其他基 础疾病针对病因治疗。管理和预防RRTIs的发生,包括建立 档案、免疫调节剂预防、再次评估等。具体治疗方案可参考 本指南中的流程图。总之,本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RRTIs 的最新诊断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临床现 象的认识及诊治能力,早期识别其原因及潜在基础疾病,及 时给予有效的临床治疗和随访。同时,也提醒家长关注患儿 的健康状况,及时就诊和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预防和治疗。
•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浆或血清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免疫活性 的物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在预防RRTIs的发作时,如患儿存在免疫缺陷 等疾病时,可考虑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在经过常规处理和免疫 调节剂预防后,需要对患儿进行再次评估,以判断治疗效果是否满意。如治疗 效果不佳,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再次评估的内容包括反复感染的病史、症状 、体征及辅助检查等详细信息,以便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
呼吸困难的原因与及时处理方法
![呼吸困难的原因与及时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cd448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3.png)
呼吸困难的原因与及时处理方法一、呼吸困难的原因呼吸困难是指感觉到自己无法轻松地进行正常的呼吸活动。
当人们感到气喘或窒息时,会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
虽然呼吸困难可能是临时或很轻微的,但有时它也可能是严重的病症之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致呼吸困难的原因。
1. 呼吸系统问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气道变窄或受阻,使进出氧气和二氧化碳排出变得困难。
2. 心血管问题: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异常也会导致呼吸困难。
例如,心力衰竭会引发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在供应足够血液给全身组织方面遇到问题,从而影响肺部通畅及有效地将废物排出体外。
3. 肌肉和骨骼问题:某些情况下,肌肉或骨骼问题会对呼吸产生影响。
例如,胸部受伤、畸形或肌无力等,都可能导致腹部和肺活动受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呼吸。
4. 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和心理状态也会对呼吸产生影响。
由于焦虑、紧张或恐惧引起的快速浅表呼吸可能导致感到气促。
此外,激烈的愤怒或悲伤也有可能造成类似的症状。
二、及时处理呼吸困难当你面临呼吸困难时,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症状,并避免进一步恶化。
以下是一些处理呼吸困难的方法:1. 放松身体与心态:找到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坐下来,并通过深度而有节奏的呼吸来放松身体和思维。
尝试使用胯下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利用全身肌肉参与到正常呼吸中去。
2. 采取正确姿势:保持正确姿势有助于改善呼吸。
如果你的呼吸困难与位置和身体姿势有关,尝试调整你的体位,让胸部能够扩张更多,并有利于肺部充分通气。
3. 找到适合的调息方法:使用正确的调息方法可以帮助您放松并恢复正常呼吸。
例如,试着轻轻散步,同时保持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或者尝试练习瑜伽或冥想等活动。
4.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你经历频繁或严重的呼吸困难,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他们可以进行相关检查并为您提供专业建议和治疗方案。
5.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饮食均衡、不过度饱食以及戒烟等健康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和缓解呼吸困难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困难的临床诊疗路径思考(完整版)摘要呼吸困难是一种异常不舒服的呼吸感觉,是一种警告,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
呼吸困难是一种混合了多种因素的主观感受,程度与疾病的严重度可能不一致,而且可导致呼吸困难的疾病众多,导致其诊断和治疗复杂。
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适当的辅助检查有助于呼吸困难的识别、鉴别和有效治疗。
对于急性呼吸困难应着重于发现致死性的严重病因,及时抢救;对于慢性呼吸困难着重于发现病因,对因治疗。
呼吸困难是临床常见症状。
国外研究显示,6%~27%的成年人曾有呼吸困难的感觉,3%的急诊患者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就诊,其中2/3患者患有心肺疾病。
在特定人群中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更高,如肿瘤患者。
对呼吸困难患者诊疗路径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病情判断、病因识别和及时处理,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②慢性呼吸困难患者的病因诊断,尤其是功能性呼吸困难和器质性疾病所致呼吸困难的病因鉴别。
一、什么是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一种异常不舒服的呼吸感觉[1]。
正常呼吸时没有感觉,但随着运动量加大会感觉到呼吸。
当通气的需求超过呼吸功能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
几乎所有胸部、上腹部器官的病变都可以产生呼吸困难的感觉。
呼吸困难的原因构成复杂,包括各种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难以及和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相关的呼吸困难,有时多种因素所致的呼吸困难相互混杂,为诊断和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这时,对呼吸困难特征及其病生理机制的深刻认识,将有助于对复杂情况进行更为明晰的判断。
二、呼吸困难的程度首先,需要关注呼吸困难的描述[2]。
呼吸困难是一种混合了多种病因的主观感受,可伴有或不伴有客观改变,如呼吸或心率的增快。
对于呼吸困难的描述多种多样,而且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和习惯。
但总的来说,有关呼吸困难的描述大致可分为3类:①气不够用:感觉缺少空气、吸不够气,文献中描述为"空气饥饿感"(air hunger),形容这种感觉的词语包括:气短、气急、气促、倒不上气、吸不到底、窒息感等;②呼吸费力:感觉呼吸时阻力增大或呼吸肌肌力不足,形容这种感觉的词语包括:喘息、吸气费劲、呼气费劲、呼吸粗;③胸闷:即胸部发紧的感觉,呼吸困难的程度与既往运动量和患者的感觉差异有关,常用改良的Borg评分(表1)评价呼吸困难的程度[3]。
但需要注意,呼吸困难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度可能不一致。
三、呼吸困难诊断的临床思路对于呼吸困难诊断的临床思路的建立有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4]。
(一)病史询问只要不是立即致命的呼吸困难,就要询问病史。
患者有无心脏、呼吸疾病病史,是否抽烟、酗酒,工作接触史等都非常重要。
询问呼吸困难的起病急缓、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发作诱因和缓解因素以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危险性。
有一些呼吸困难的特征可以帮助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如:1.呼吸困难的起病是突然还是逐渐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常见于自发性气胸、肺栓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和过敏;而逐渐出现的呼吸困难可见于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道疾病等。
2.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既往有类似发作常见于慢性心肺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呼吸困难急性加重时,还需关注加重的诱因,如自行停药、感染、饮食改变(过敏、摄入盐增多)等。
3.诱因和缓解因素:典型的端坐呼吸最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和膈肌麻痹;单侧卧位呼吸困难见于单侧肺疾病、可变的气道阻塞等。
4.伴随症状:胸痛、心悸、下肢水肿、晕厥、咯血、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也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对于诊断呼吸困难病因,发现需要立即处理的呼吸困难严重患者非常重要。
1.生命体征:①呼吸困难合并发热,多与感染有关。
②呼吸困难常合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但如果呼吸困难和低血压同时出现时,要警惕肺栓塞、心脏疾病、张力性气胸。
③呼吸困难时,患者常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改善通气和氧合,但呼吸频率正常并不意味患者没有问题。
当呼吸困难的患者其他体征没有改善,仅呼吸频率开始下降时,往往提示病情加重,是呼吸即将停止的前兆,需要紧急处理。
④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SpO2应当作为第5个生命体征加以监测。
2.一般情况: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常采取坐位前倾的体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如缩唇呼吸、点头、肋间隙凹陷,促进气体进入肺部;当患者还可以说整句话时,说明呼吸困难尚不严重,若说话不能成句,说明呼吸困难严重;焦虑、烦躁提示低氧,而嗜睡提示出现了高碳酸血症。
3.胸部查体:对呼吸困难的诊断,胸部检查非常重要,可以揭示呼吸困难的原因。
视诊需要看胸壁有无不对称、畸形、矛盾呼吸;触诊胸壁有无压痛、肿物、握雪感。
叩诊鼓音提示气胸,浊音提示胸腔积液、肺部病变;听诊需要关注干/湿啰音和支气管呼吸音,当患者出现单侧呼吸音减低时,提示气胸、肺不张、胸腔积液、肺炎;哮鸣音多继发于气道痉挛,如哮喘、COPD、细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有时也见于心力衰竭、异物、肺栓塞;湿啰音多提示心力衰竭、肺炎;支气管呼吸音提示肺炎。
4.心脏检查:需要注意有无心前区隆起、心脏震颤、异常心音、附加音、摩擦音和杂音;S3、S4提示心功能不全;心包摩擦音提示心包积液,而附加音、杂音提示瓣膜病。
5.其他器官系统:关注皮肤颜色(苍白/紫绀)、温度、湿度(冷湿/热干)、皮疹(感染)、瘀点(出血性疾病、血管炎、感染);颈部是否对称,有无红肿、团块等造成气道梗阻,有无颈静脉怒张;腹部有无膨隆,有无矛盾呼吸,有无肝大和肝颈静脉回流征;四肢有无紫绀、水肿(对称不对称)、杵状指、静脉扩张和周围血管病改变,肌肉收缩是否有力等。
(三)呼吸困难的辅助检查检查多样,需要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创到有创。
1.胸片和心电图:仍是鉴别呼吸困难最安全、经济、有效的无创手段。
胸片正侧位可以发现肺部浸润阴影,鉴别充血性心力衰竭、COPD,除外气胸。
当呼吸困难严重而胸片正常时,需要警惕肺栓塞。
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肌缺血、心包炎、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并作为肺栓塞的辅助诊断手段。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可能只表现为呼吸困难,需要做心电图,呼吸困难合并胸痛时,也需要做心电图。
2.血气分析:呼吸困难无法解释,患者出现神志改变、酸中毒以及呼吸困难较严重时,需要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可检出低氧、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
、3.其他急诊需要进行的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心肌酶、脑钠肽、D2-聚体、血糖和电解质等。
4.进一步检查还包括肺动脉CT造影、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运动心肺功能等。
5.无创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可考虑心导管、支气管镜等检查。
四、急性和慢性呼吸困难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谱随呼吸困难的发生时间(急性/慢性)、患者年龄以及就诊地点(住院/急诊/门诊)而不同。
(一)急性呼吸困难对于急性呼吸困难患者,首要是识别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停止、危及生命的情况。
主要表现为:精神极度萎靡、呼吸不稳定、严重发绀,这时需要尽快对病因做出判断,并尽可能迅速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
对于有危重症表现的患者(如明显的三凹征、大汗淋漓、语不成句、休克等情况)需要及时判断患者的情况。
引起急性呼吸困难的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需要进行的快速检查:①是否存在大气道阻塞?表现为典型的三凹征和响亮的吸气相喘鸣。
②有无肺脏的通气功能严重受损?此类患者常常表现为胸廓外形、运动和呼吸音的异常,如胸壁病变,主要见于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矛盾呼吸),如胸膜病变包括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血胸,这类患者往往存在明显的胸廓外形异常以及大面积的肺部体征异常,如单侧呼吸音消失,如弥漫性气道病变,包括哮喘和COPD急性加重,体征常常为肺脏充气过度,呼气相显著延长,乃至"寂静肺"。
③有无肺脏的换气功能严重受损?常常表现为呼吸浅快和明显发绀,常见疾病包括心源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非心源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他病因所致大面积肺实变(如病毒性肺炎)、肺泡广泛填充(如弥漫性肺泡出血)、肺血栓栓塞。
④心包疾病。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检所见,常常可能做出病因判断,必要时需要结合快速获得的辅助检查进行判断。
一些特殊患者的呼吸困难需要特别关注,如老年人呼吸困难,随年龄增大,心肺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难比例增加,而且可以合并出现,如冠心病合并COPD,这些患者心肺储备降低,疾病(如肺炎)导致呼吸困难重,死亡率高。
老年人呼吸困难诊断困难,症状体征不特异、轻、甚至没有,检查结果影响因素多,因此要特别关注。
前瞻性研究显示,老年人因呼吸困难急诊就医有呼吸窘迫表现(RR>25,SpO2<93)时,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心力衰竭、肺炎、COPD、肺栓塞和哮喘。
急性呼吸困难给医生鉴别诊断的时间有限,首先需要考虑致命性的疾病。
常见病因依次为: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栓塞、肺炎、支气管哮喘。
(二)慢性呼吸困难慢性呼吸困难的病因诊断是最重要的部分,也能更充分地进行辅助检查,缩小鉴别诊断范围[5]。
慢性呼吸困难患者中,3/4患有呼吸系统疾病。
病史和体格检查虽然有助于除外一些常见诊断,但仅凭病史、体检和胸片检查,呼吸困难的诊断错误率高达33%,因此要结合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诊断。
1.针对心源性呼吸困难,可以从无创心脏检查开始,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运动实验。
2.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难首先需要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弥散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6 min 步行实验等。
3.针对消化系统疾病:钡餐造影、食道24 h pH值监测。
在无创检查不能确定诊断的前提下,可以选择需要较复杂设备的心肺运动实验,心肺运动实验对于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以及器质性和心因性呼吸困难非常有帮助。
若仍不能诊断,可选择其他有创检查,如心导管、肺活检等。
实验性治疗也是确立诊断的步骤之一,针对病因的特殊治疗可以缓解呼吸困难,是确诊呼吸困难病因的最有力证据。
由于呼吸困难机制复杂,可能由多因素所致,因此当针对性治疗不能完全缓解症状时,不要停止部分有效的治疗,而应该在已有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新治疗。
五、呼吸困难的治疗原则呼吸困难的处理是对医生临床能力的考验,患者的一般情况决定其是否需要紧急处理。
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进行广泛的鉴别诊断,并及时开始初始治疗。
如果患者有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或休克,需要马上治疗。
在治疗中,气道、呼吸、循环是最先考虑的三要素,病情平稳后才能开始进一步的诊治。
对于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监测SpO2和治疗效果。
呼吸困难患者喜直立,因平卧位呼吸需克服腹腔重量。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让其坐位,减低呼吸功、有利辅助呼吸肌工作,减少肺淤血。
如果考虑存在上气道阻塞,让患者保持直立位或自觉舒服位置,不要强迫斜卧或躺下,不要用压舌板等可能加重阻塞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