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
历史教学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其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关键,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是根本。
实际上,历史教学也只有把育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个人的人生态度、人文精神,坚强意志、健全人格,独立精神和团结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和完善;个人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树立起真诚的关注和高度的责任感。
而作为当代历史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因素,并在教学中把它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在实践中主要是结合以下三个方面来展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力图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做人,实践学生育人目标。
一、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的社会功能,教育学生做世界公民
历史是专门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科学,它博大精深,综合性极强,内容几乎包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在历史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正面的素材是榜样,反面的素材也是教训,如果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就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类社会是群体社会,作为一个人而言,学会在社会中融洽和谐地生活是首要事情。
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纪守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思想品质素养,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做一个视野开阔,具有包容胸怀的世界公民。
二、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育学生做现代公民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世界是历史的世界的一个发展。
了解了昨天,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
我们历史教学,不是纯粹教史,教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才是学科教育的重要内涵。
在教学中,重要的是通过对史实的评述来让学生与当今现实联系,如:在不谈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讲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人口关系时,除了向学生讲明人头税和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是制约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外,还要指出当今中国这些制约因素相对消失,因此建国后人口增长是过去几千年以来最快的,而在50年代错误地批判了马寅初,导致了中国人口从1953年的6亿人增长到了今天的13亿多,以至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就业压力,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包袱,所以中国政府不得不把计划生育作为我们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政策,大力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通过对古代日本向中国派送遣隋史和遣唐使以及近代日本教育强国历史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和人口素质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有机地联系中国现状,指出:当今中国仍有1亿多文盲和半文盲,6岁以上人口中具有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30%,25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为2%,专业技术人员只占从业人口的5%(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提高人口素质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加大高等教育办学力度,从1999年开始扩招,大幅度提升高考入学率。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可以稍稍减轻严峻的就业压力,努力培养学生的教育投资意识和现代就业意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古今环境变迁历史的讲述(楼兰古国的湮灭;罗布泊的干涸),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等。
在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即时史”的教育,来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如通过讲述日本修改教科书,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让学生认识日本右翼势力的复活及日本政府不敢正视历史、逃避历史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总之,教育学生做现代公民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一切史实来印证当今的国内外大政大事,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现代人意识。
三、在历史教学中以正面人物为榜样,教育学生做诚信公民
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化历史底蕴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社会上一些人的荣辱观颠倒了,忘却了诚信。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历史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不管是正面的榜样还是反面的教训,都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绝好素材。
在讲授《孔子与儒学》时,我特意补充孔子诚实守信的故事:孔子做事无论大小,都一丝不苟地努力做好。
在他当管理牛羊的小官时,他说“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壮”。
后来他管理仓库,又说:“我要把仓库的帐目计算得一清二楚。
”正是因为孔子诚实守信,日积月累,积小善为大德,后来才成为受人尊敬的大思想家、教育家。
又如现今世界上极有影响的新闻发布机构路透社,从创立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路透社的创始人路透先生是犹太人,1851年来到了英国伦敦,在那里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始终把诚实、公正作为新闻发行的基本原则,对每一条新闻都经过认真调查,确定准确无误后,才发布到世界各地。
时间长了,路透社的诚信就声名远扬,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纷订阅路透社发行的报纸。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前苏联教育家车尔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应当是这种人。
”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的身教更有说服力。
我始终坚信真诚可以传递,信任可以互置,和谐可以共振。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帮助他人搬走绊脚石,有时也恰恰在为自己铺平了前进道路。
”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往往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说真话、做实事。
而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身教力量或许对学生是一种更持久的激励。
人们常说,历史是最公正的,它能以雄辩的事实给人们以最深刻的教育;历史是当代人的宝贵财富。
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以史动人”“以史育人”,做到“心中有史,目中有人”,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有世界胸怀、现代意识和诚信品质的优秀人才,从而真正展现历史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