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
试论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育人教学
式 。 高 中历 史 学 科 的 学 习 分 为 历 史 史 实 、 济 历 史 、 治 历 经 政 史 和 世 界 历 史 四个 板 块 。 教 师 在 授 课 过 程 中要 从 更 高 的层 次 上 分 析 ,让 学 生 体 会 到 每 个 板 块 从 整 体 上 要 说 明一 个 什
么道理[ 。
经 济 基 础 决定 上 层 建 筑 的哲 理 , 要 改 变 自己 的命 运 , 先 要 而 首
改 变 自 己的 经 济状 况 。 二 、 史 教 师 要 从 高 的 角度 和 层 次 上 审视 历 史 学 科 历 历 史 教 师 要 站 在 更 高 的 角 度 审 视 高 中 所 学 内 容 。 引 导 学 生 从 全 方 位 思 考 问 题 。 教 会 学 生 成 熟 的 、稳 块 内容 上 , 师 可 以 引 导学 生思 考历 教 史 , 握 历 史发 展 规 律 , 现 历 史 真 谛 。 断 地起 义 , 断 地 战 把 发 不 不 争 是在 说 明只 有 真 正 为 人 民的 利 益 存 活 的 政 府 才 能 够得 到 人 民 群众 的拥 护 。“ 民心 者 得 天下 ” 对 史 实 高 水 平 的 总 结 和 得 是 概 括 。 师 要让 学 生 明 白人 和 的重 要 性 , 育他 们 在 为 人 处 事 教 教 上 要 以 “ 和 ” 原 则 。 经 济 历 史板 块 , 师要 通 过 讲 解 和 分 人 为 在 教 析 让 学 生 明 白经 济 基 础 决 定 上 层 建 筑 的道 理 。要 让 学 生 明 白 经 济 基 础 的真 正 含 义 , 白经 济影 响一 个 人 , 至 是 一 个 国家 明 甚 的 地 位 。 而政 治 历 史 则 要 让 学 生 明 白 只有 共 产 党 才 能 救 中 国 的 道 理 。 会 学 生用 马克 思 主 义 的 思考 方 式 看 世 界 , 护 共 产 教 拥 党 的 正 确 领 导 , 忠党 爱 国之 士 。 做 三 、 课 堂 还 给 学 生 。 学 生做 课 堂 的 主 人 把 让 在 历 史课 堂上 . 师 要 充 分 体 现 学 生 的课 堂 主人 的 角 色 , 教 调 动 学 生 主 动 发言 、 动发 表 自己见 解 的 积极 性 。 师应 该 将 主 教 自己在 课 堂 中 的 角 色 由 传授 者 和讲 述 者转 变 为 引导 者 。在 学 习每 一 章 节 历 史 内 容 时 ,都 要让 学生 站在 人 性 和德 性 等 高层 次 进 行 分 析 。 学 生 充 分 表达 自己 的观 点 和 看法 , 不 断 的 引 让 在 导 中形 成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和 价值 观 。 同 时让 学 生 明 白 , 界 观 、 世 价 值 观 和 人 生 观对 于一 个 青 年 而 言 的 重要 性 。 起 帮 助 家 长 分 析 孩 子 的 学 习 问 题 ,进 而 给 家 长 提 出教 育 孩 子 的科 学 方 法 。 () 3扬 多 表 扬 学 生 的 优 点 、 点 。树 立 家 长 对 孩 子 的信 心 , 而 亮 从 使 学生 树 立 学 习 的 信 心 。 总之 . 由于 各方 面 的原 因 , 史 与 社 会 学 科 教 学 存 在 着 这 历 样 或那 样 的 困难 , 其是 学 生 的学 习 阻抗 , 有 教 师 正 视 这 一 尤 只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浅探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浅探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第六初级中学(537100)杨静娟[摘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既需要学生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又需要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位于“五育之首”的德育,往往是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关键。
德育能引导学生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要肩负起德育的重任。
[关键词]中学历史;德育功能;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2)10-0054-03位于“五育之首”的德育,往往是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关键。
德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肩负起德育的重任。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只有深入发掘历史课程中的德育素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历史课程的德育功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制订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制订空洞的目标,也不能超越学生水平制订高深而不切实际的目标。
例如,笔者根据学生崇拜名人、英雄的实际情况,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融入了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引入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句,充分发挥历史优秀人物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树立崇高抱负和远大理想,使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德育效果。
二、把握历史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内涵中学历史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内容广泛而丰富。
只有努力发掘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内容,并做好统筹安排,结合每一课的内容制订具体的施教方案,才能很好地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任务。
(一)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師要发掘德育素材,渗透德育观念,引导学生的德育实践,从而追寻“历史之真”“历史之善”“历史之美”;要借助历史长河中相关的事件、人物等,渗透与融入德育。
教师要通过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化,充分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开发历史课程,用好历史教材,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更照亮未来。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要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通过历史教学,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一、发掘德育素材,追寻“历史之真”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历史教学中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追寻“历史之真”,其意义不仅在于还原历史,还在于通过真实的历史史料,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催生学生的历史想象,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思考历史。
如何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历史、体验历史呢?创设历史情境是一个有效的路径。
真实的历史史料、史实,可以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
比如,在教学《五四运动》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五四运动”的宣传单,让学生从宣传单中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中认识到“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与国内历史的大背景以及“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等。
在真实的史料面前,学生不仅认识到“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还认识到其中的一些导火事件。
通过这些事件,教师能够培养学生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增进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以及对自我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发掘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素材,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从历史事件中发掘相关的历史背景,升华其中的思想内涵。
教师要不断地优化教学,运用多种方式呈现相关的德育素材。
在历史课程与教学中实施德育,不但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认识历史人物,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历史唯物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的育人功能
用, 对学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 也被称作动力因
素l l J 0
暴、 敢于仗义直言的正义感; 以天下为己任, 献身社会与事业
的责任感; 千金一诺、 关心他人和勇于助人的友谊感; 救死扶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教师通过展示波澜; 阔、
关键词 : 中学历 史教学 ; 落实; 情感教 育 ; 育人功能
中 图分 类号 : 3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9 0 2 0 0 3 — 2 G6 35 A 1 0 — 1 X( 0 8J2 0 7 0 0 - 1
随着素质教育逐步深入和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情感教 育的功能和地位已得到了应有的确认和重视, 已成为素质教
从心理学角度看, 情感分为四大类 : 道德情感、 理智情 感、 审美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任何学科的情感教育都不能
梦, 》李时珍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7 用2 个春秋撰写了《 本草
纲目 , 》马克思在饥寒交困中写下《 资本论》 这些史实, 。 是培
养学生矢志忠于事业, 顽强战胜困难的好教材。 3 . 审美情感。是指对事物美的体会, 是人在欣赏自然、 社
会和艺术作品时产生的倾向性体验。 我一千次相信: “ 没有一
2 切身情感感染学生。情感有 . 以 感染性, 而教师的情感
对学生有着巨大魅力。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的仪表、 语言、 声调, 都能使学生产生情感。( ) 1教师用自身语言艺术
条富有诗意的、 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
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 美使知觉
和表达技巧诱发学生的情感。有位教师在讲授“ 班超经营西 域” 这一内容时, 教师满怀激情地说道 :同学们, “ 想当年, 班 超投笔从戎, 离开繁荣的京城, 抛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 在遥 远的西域奋斗了3 0多年, 直到7 岁才回到京城 , 0 不久就与 世长辞了。 班超的英雄事迹, 西域人民、 中原人民乃至全中华 民族都不会忘记。”2更为关键的是选择恰当的“ () 启情点” 。
教学教案中如何突出“育人”功能?
教学教案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指导书,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案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还能突出教学教案中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那么如何在教学教案中突出“育人”功能呢?本文将结合教育实践经验,从三个方面探讨教学教案的“育人”功能。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教案的制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教案的设计中,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究,从而提升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全面分析和判断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亲自完成实验,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成长教学教案的设计也可以从道德情感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
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例如,在家庭教育课堂中,可以针对一些家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讲解,让学生了解现代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沟通,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成长。
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针对文学作品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中的道德要求,从而加深对道德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知识中获得广泛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他们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
在科学教育中,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科技创新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素养。
教学教案的编写不仅应该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更应该突出教育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育人”功能的实现是必须的,也是必须要切实发挥的。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个高质量人格的塑造。
历史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历史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德育素材。
以下是一个历史学科德育渗透的案例,以供参考:
主题:爱国主义教育
背景: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涉及到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的时期。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决定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实施过程:
1.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时中国的苦难和民族危机。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探讨中国为何会遭受列强侵略,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实力与民族尊严的关联。
3. 教师通过介绍一些爱国志士的事迹,如林则徐、孙中山等,让学生了解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当代青少年如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5.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播放国歌,让学生齐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总结:通过这个案例,教师成功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历史学科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这种德育渗透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只是一则示例,并不是要求必须按照这个案例进行德育教育。
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具体的历史知识和自身的教学风格,设计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德育渗透方式。
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一、背景德育与学科渗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德育渗透是指通过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力和素养。
历史学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
本文针对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进行总结。
二、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 立足课程,突出德育内容在历史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突出德育内容。
例如,将先进的思想和崇高的品质融入到历史学课程中,设置关于公民意识、人权尊重、爱国主义等的教学内容。
2. 融合育人,体现学科功能历史学的渗透不仅是在德育方面,还应该体现出学科的功能。
历史学教育强调人文素质、思辨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的培养,可以通过教材设计和教学方法,将这些内容渗透到历史学教学中。
3. 提高教师素养,推动学科发展教师作为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的主体,其德育观念和水平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教师的德育素养进行提高,有助于推进历史学学科的发展。
三、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的实践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的实践需要立足于课堂,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
例如:1. 案例研讨法案例研讨法是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的有效手段。
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思考其历史意义、人文价值和道德启示,从而使学生获得思想启示和道德感召。
2. 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是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的常用手段。
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探讨历史对现实的启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视听教学法视听教学法是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影视资料、图片等视听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形象和事迹,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真切的历史感受和社会责任感。
四、总结历史学学科德育渗透是实现德育和学科育人的有机统一,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和现实,从而实现学科功能和德育目标的有机结合。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者:张德梅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18期河南唐河●张德梅《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师不但要会教书,更要懂得育人。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更要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少年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把对学生进行德育作为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去抓实抓好。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呢?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注重把德育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要求教师在讲授知识时注重思想性和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把传授中外历史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讲授改革开放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时,要注重强调中华民族的崛起,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来自于56个民族的齐心协力,借此增强学生对祖国建设和发展的信心和自豪感。
在讲无数前辈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他们对今天的美好生活倍加珍惜,从而更加勤奋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掌握扎实的本领,将来报效国家。
二、注重把德育渗透到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评价和感受之中众所周知,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中的具体事例,联系事件的发展变化,根据不同事件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合理地充分了解和认识历史,对于历史事件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价,从而通过历史事件对学生起到德育渗透的效果。
比如,在教师讲授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时,要正确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道理,是人民群众在推动着人类的历史不断发展前进。
在讲授伟大的祖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时,要积极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些成就的取得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引导青少年从小热爱中国共产党,将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 4 改进教学方法 , 提高课堂效益 。采用适
了其智能。 2学生缺乏兴趣 和信心 的应对方法 .
墅
娟
一、 存在的问 学生 题
1 . 、 观察 理解 、 分析 、 综
合职专学生性格特征 、 心智水平 的方法 , 如类 比
法、 悬念法 、 导读法 、 诱导法 、 趣味设想法等等。 () 1经常穿插介绍科学家成长 的过程 、 治学 把课讲的既浅显易懂 , 又生动有趣。 如趣味设想 合能力差 态度及发 明、 创造 , 培养学生刻苦钻研 、 勇于探 教学法的作用 , 可以收到非常奇特的效果。 例如 大多数 学生观察能力 索、 不畏困难 、 献身科学的精神 , 教育学生要有 不强 ,对实 验 中的细小差 讲万有引力定律时 , 出一个这样的设想 : 提 宇宙 毅力 , 耐心 , 有 能够 自我约束 , 使学生知道该怎 别不能 区分 ,对实验中出现的物理现象也注意 中的万有引力消失 , 世界是一个什 么样的? 你会 样做人 , 怎样求知, 怎样做事。 不到 , 好像在看热闹 , 对实验结果也不加分析 , 在将摩擦力时 , 设想 () 2 利用课堂语言的修饰与物理美感吸引 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学 习吗? 很难将想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难以把感性 世界是一个绝对光滑的世界, 不存在摩擦力 , 那 学生的注意力 。 用生动有趣 的语言、 新颖的问题 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从而难 以从物理现象中形 及 富有美感 的手势吸引学生 ,使学生感到学物 么 ,这个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人能行动 自由 成科 学的概念 , 就谈不上掌握物理规律了。 也 然后展开讨论, 教师再引导、 讲解 。 这样 , 既 理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需求 。在教学 中采用比 吗? 2没有远 大的理想 , 学习物理缺乏 毅力 . 对 喻、 拟人等教学手段 , 形象生动 , 学生易于接 激发 了他们学习物理知识 的兴趣 ,又增强了学 使
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摘要】历史科学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
我们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
下面就这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在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课堂;德育渗透一、渗透德育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
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合格的“人师”。
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
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
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二、初中历史教学德育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是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
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
其次是是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
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
活 出发 , 能 更好 地 实 现历 史 教 育 的 德 育 功 能 。如 确 立 《 经 济 腾 飞 与 生 活 巨 变》 教法时 , 我 选 取 了 与 学 生 密 切
相 关 的话 题 “ 网 络 与 网瘾 ” 作为德育切人点。 课 前 学 生 自己 准 备 了有 关 网 络 、 网瘾 的大量资料 , 做 好 上 课 的
课堂内外 ・ 教师版 I 课程研究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
李 乐建
【 青岛市黄岛区第八中学 , 山东 青 岛 2 6 6 4 0 0 】
【 摘
是 学 校 德 育 工 作 的主 要 阵 地 和 有 效 途 径 。 要】 历 史 学 科 是 高 中人 文 教 育 的核 心 课 程 ,
二、 利 用 乡土历 史资 源 。 拉 近教 材 与学 生
家乡是学生 生活 、 成 长 的地 方 , 学 生 对 身 边 的 风 土人情 、 历史沿革 有着切身感 受和亲身 体验 . 对家 乡 历 史 有 一种 与生 俱 来 的亲 切 感 。授 课 过 程 中 , 把 乡 土 历 史 知 识 穿插 到历 史 课 堂 中 .会 使 学生 倍 感 亲切 . 使 历 史 与 生 活 密切 相 关 , 从 而 激 发 学 生 的求 知 欲 。在 学 习 春 秋 战 国 历史 时 , 我 穿 插 展 示 了这 一 时 期 青 岛 的 齐 鲁文化遗产 图片 , 随着 图片的变换 , 不 少 学 生 发 出 了 感叹 : 原 来 家 乡 的 文 化 历 史 是 如 此 的源 远 流 长 啊 !我 就 势 引 导 学 生 回 去查 阅青 岛地 方 志 、 询 问 爷 爷 奶 奶 和
学 生 不 断展 示 自己 准 备 的 材 料 ,讲 述 身 边 发 生 的 故 事 。在 教 师 的 引 导下 , 学 生 们 统 一 了对 网 络作 用 和 网 瘾 危 害 性 的 认识 , 意 识 到 了文 明 、 健 康 上 网的 重 要 性 。
历史学科育人总结
历史学科育人总结——彰显历史学科特点,突出育人价值(2018-2019第一学年)历史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对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尤其是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而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更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历史教学中要致力于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历史教学应遵循素质教育目标,其教学应当彰显学科特点,突出育人价值,现将本学年历史学科育人总结为以下几点:一、重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提高人文素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提升者,理念的引导者,是进行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最直接的作用者。
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
如,在课堂上,经常提问、鼓励那些学习一般、不善言谈、爱搞动作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使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和快乐。
就算学习成绩不算好,但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也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
二、扩充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在浩瀚的历史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丰富的人文素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素材,或进行知识拓展,对学生进行激励、感染和影响,滋润和震撼学生的心灵。
如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孔子儒家思想,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其实,历史教学的每一节课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平台,只是我们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深刻体会,并以实际行动追求崇高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
这样我们也就实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积极营造和创设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深切感受人文情怀,拉近人文素养教育与现实的距离。
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何琼【期刊名称】《教育导刊》【年(卷),期】1994(000)001【摘要】自古以来,学习历史是养成良好的品德的重要途径.《易经》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对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这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社会对历史学的偏见.中学的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担忧和关注.一、充分认识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由于历史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居于支配地位.指标式的合格率、平均分,封闭式的考试模式,片面强调知识量的掌握;使情感领域教学目标难以落实,历史教学一直未能走出“重分数轻育人”的误区.翻阅一下中学历史考试卷,不管哪个地区,哪间学校.试题模式基本千篇一律,万变不离其宗,约60%零散知识点的检查题,约40%的问答题、列举题.不论是简述事件的经过或结果.还是评述、分析事件的影响或意义,出题人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将课本中某段文字搬到试卷上.无论识记题或理解、运用题,答案几乎都是课本中固有的.因此.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生家长.都普遍认为学历史就是背书.书背好了,历史也就学好了.历史教学的“育人”宗旨在一片背书声中湮没了.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课本知识,应付“覆盖面广”的试题,教师在课堂上什么都讲,教学没有中心.考得太细太广,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总页数】3页(P13-15)【作者】何琼【作者单位】广州市沙东中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51【相关文献】1.授人以智,育人以德--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尚德”教育 [J], 杨二兰2.德育为首,能力为重--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新型育人模式的构建 [J], 陆卫康;卢平3.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的育人功能 [J], 方茁厚4.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的育人功能 [J], 方茁厚5.学校育人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J], 王珍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德国思想家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 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价值,它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把握德育目标,发掘德育渗透的素材,创新教学方法,将德育灵活渗透到教学中。
以下本人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浅谈发掘不同素材渗透德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方法一、树立德育渗透意识,积累德育渗透素材“教之道,德为先”。
教师首先要树立德育先行意识,将德育目标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备课时,应先注重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把握;在准备教学活动时,要考虑设计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相适应的德育活动;在知识传授中,适时运用积累的素材,通过生动的描述,使学生的精神和人格得以发酵,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在学习历史中接受德育教育。
其实历史教科书本身就是一部德育教材,其中的德育渗透素材比比皆是: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有才华盖世的李清照留给我们那铿锵有力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循循善诱,即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结合时政消息,进行德育渗透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就是说,由于历史记录尊重事实,不隐恶,不溢美,那么历史学的警醒、育人功能必然彰显。
因此教师必须把历史讲得更贴近于现实,与时俱进,做到历史与现实、智育与德育的完美交融。
那么如何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呢?其实我们的身边每天都有这样的生成性资源:即适当运用时政消息作为德育渗透的素材。
2014 年“香港占中事件”把香港的学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也将学生为何参与政治事件的问题反思展现在国人面前。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准则 。历史 唯物主义 是思想道 德教 育的基点 ,其 他一 切方 面 的思 想政治 、道德教 育只有 在历史 唯物主义 指导下 ,才能保 证其 正确性 与科学性 。历史 唯物主 义的基本 观点 ,诸 如阶级 与 阶级斗争 观点 ,生产与生 产关系 、经济基 础与上层 建筑 的 辩证 关系 ,劳动观 点与人 民群众创 造历史 的观点 ,对 学生 科 学 的世界观 形成有 重要 的作 用 ,是 学生确立 无产 阶级世界 观 高中历史教 学德 育教 育的必要性 历 史 学科 的要 求 。历史 学 科 的 目的不 仅让 学 生 了解 历 与树立共产 主义信念 的基础 。 史, 更是 为了帮助学 生塑造正确 的世界观 、价值观 。高 中历 史 灵 活采 取多种 可行 的方式进行 道德渗透 。实 践活 动法 是 《 课程标准 》中, 强调历史教育 的育人 功能, 尤其是对学 生的情 教 师 组织 学 生参 加 一 定的 实 际活 动 ,在 行 为实 践 中 锻炼 思 感 、态度 、价值 观的 培养 。高 中历史教 师应该 积极的 在教 学 想 ,培养优 良品德 和行为 习惯 的方 法 。课堂 教学 是对学生 进 中渗透德育教育 , 这样才能够满足历 史这门学科 的需求 , 也才能 行 道德教 育的 主要 途径 , 课 外活动 则是课堂 教学 必不 可少 的 够满足历史教学发展的要求 。 延 伸和补充 。实践 证 明 ,单凭课 堂教学进行 德育 教育是远 远 培养 中学生综合 素质 的要求 。历史学是 一 门人文科 学, 学 不够 的 ,必须 开展 丰 富多彩 的实践活动 。例如可 以组 织学生 历史 对于提高 人们的 人文素养 、思想境 界 、完善人格 、陶冶 编写家 乡史 ,组织 学生参 观访 问家 乡的古迹 、遗 址 、革命 遗 情操 、塑造美好 的心 灵 、学 习做 人 的品格都 有潜移默 化的作 迹 、 自然景观 等 ,让学 生 了解 家乡 的过 去和 现在 使他 们对 自 用 。青少 年是祖 国的未来, 肩 负着建设社 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的 己 的家乡产生 热爱之 情 ,进而 发展成为 一种 对 自己祖 国最真 重任 。青 少年 的综合 素质, 关 系到 国家 的前途和 民族的命运 。 挚 的爱 。这样 的活动 既有 利 于学生有兴 趣学 习历 史 ,又有利 所 以, 我们 应在课堂教学 中渗 透德 育教育, 培养 适应形势发展 的 于培养他们的爱 国主义热情 ,效果 比单 纯的课 堂教育要好 。 高素质的接班人 。 “ 真理不辩 不 明” ,中学 生有着 旺盛的 求知欲 ,他们渴 对每个 历 史教 师 的要求 。古人 说 : “ 师者, 传道 授业解 惑 求真 理 ,反对 枯燥 的说 教 。历 史老 师可选择 课本 某些 重要 问 也 。”传道 即是进行 思想道德 教育 。历史教 育专家赵 亚夫 指 题 ,指导学生 学习课 内知识 、阅读 补充 材料 ,在掌握 一定 知 出: “ 为 什 么要 学 历 史 ? 为 了学 会 做 人 。”教 育 学 生 如何 做 识 的基础上 ,自己提 出问题 ,并以小组 方式 进行 研 究辩论 , 人, 学会做人这 是历史老 师的历史使命 。道德 教育 不仅仅是 学 使学 生逐步认 识正 确的观点 。在这 个过程 中老师 只是 其 中一 校德 育专职工作 者和班 主任的责任, 更是每一 个任 课教师 的职 个成 员 ,学 生可大 胆 阐述 自己 的观 点 ,这样 通过 亲历辩论 经 责。 过 ,学生获得 的思想 品德观 念是深 深扎根于 脑海 的 ,德育效 二 、在 高中历史教学 中渗透德育 的原则 果显然较好 。 循序渐 进原则 。德育是 一个 复杂 的过 程 , 要 循循 善诱 、 当然 ,中学 历史 道德 教 育 中有 效 的方 法 还 有情 感 陶 冶 潜移 默化 、 循序渐进 、长期坚持 , 不可简单化 。 法 、说服教 育法 、对 比分 析法 、情 景再现法 、史料 分析法 等 知行合 一原则 。要把共 产 主义思想 教育 与学 生行 为道 德 等 ,可 以说 是丰 富多彩 ,这些方法 同样也 能渗透 道德教 育 , 习惯 的养 成紧密结合 。思想 教育 的最后 归宿是道 德习惯 的养 只是需要教 师用心 去发掘 素材 ,精 心设计 ,真心 投入 自身情 成 和在 实践 中笃 行 ,把道 德知识 的学 习与社会实 践和 历史 学 感才 能获得效果 。 习结 合 起来 , 以激发 学生 的道 德情 感 、道 德 意 志 、道德 信 结合 学生 的现 实生活 ,引 导学 生进行 道德意 志和 自我教 念。 育 的培养 ,养成 良好 的道 德习惯 。历史 教学 进行 道德教 育的 实事求是原 则 。要 根据历史 教学 实际 ,选择 经得 起实践 最终 目的 ,是 养 成学 生 良好 的道 德 行为 习惯 。道 德 行 为 习 检验的内容 ,不虚美 ,不隐恶。 惯 ,需要 通过一 系列 的模 仿 、无数 次 的重复 、有 意识 的练 习 整 体性 、层 次性原 则 。德 育应使 学生形 成完 整 的道德素 以及与坏 的 习惯 势力作 斗争等 实践 活动 来培养 。其 中 ,意志 质 ,实践真正 的道德 活动 。道 德素质 包含道 德知识 、道德 意 品质 的锻 炼和 自我教 育起 着决 定的作用 。历史教 师要 善于将 志 、道德 情感 、道德信 念 、道德 行为 等要素 。思想道 德教育 历史榜样 的行 为规范 和学生现 实生 活中的行 为规 范有机 地联 的整 体性表现 在道德 素质诸要 素之 间比例平 衡 、各要 素不 可 系起来 ,指导 他们在 处理个人 与国 家 、集体 、 父 母 、同学 、 缺失 。思想道 德教育 的层次性 有两方 面 的含 义 :其一 是道德 亲友 的关系 以及在 自己的学 习过程 中学会处 世做人 。要从大 规范 、行为准则 本身 的层次性 。如有 社会公 德 、职业 道德 、 处着 眼 ,小处 人手 ,抓好符合 公德 的小 事 ,逐渐 明辨 是非 、 家庭 伦理道德 等 。其 二是学 生个体 品德发展 由浅 到深 、由低 习善成性 。 到高 、由他律 到 自 律 的层次性 。我们 应该根 据学 生的知识 水 平 、年龄特 征 、身 心特点进行 由浅 到深 、由易到难 的思想 道 德教育 。 三 、在高 中历史教学 中渗透德育 的策略 处理好 历史唯 物主义 和历史道德 教 育的辩证关 系 。我 国 中学 历史教 材是基 础的 马克 思 主义的 中国通 史与 世界 通史 。 历史 唯物 主义是教材 的灵魂 ,贯穿 于整个教 材之 中。 只有 在 历 史唯物 主义指导 下才 能对 历史 事件进 行归类 、 比较 、客观 分 析 ,才能揭示人类 历史 发展 的规律 ,提炼 出道 德行 为规 范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为有深刻文化素养的、 知识更加丰富的、 身心更加健全 的现代 中国人 , 才是现今历史教 学的重要 目的之一。
关键词 : 历史教 学; 德育工作; 素质教 育
在历史发展 的长河中 . 我们祖先对炎 黄子孙的德育从未 停歇。身为一名历史教师 , 在历史教学 中应结 合学生的思想 特点 , 通过 历史课 堂 。 对学生 进行德 育 , 培养 学 生的爱 国主
他们 的爱 国热情。 爱 国主义是 在长期历史发展 中培育 和巩 固起来 的对 自
修养 . 更新教育观念 , 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 , 为培育新时
代青少年不断创新教育 , 勇于探索 !
参 考 文献 : 『 1 1 教 育 部 基 础教 育 司 组 织 编 写 . 走进新课程[ M】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2 . f 2 ] 魏其 武- 中学历 史教 学 中德 育渗 透的策略Ⅱ 】 . 吉林教 育: 网络 财 富 。 2 0 1 0 — 8 — 2 2 .
目标也就水到渠成 。
综上所述 。 历史 学科 有着鲜 活而丰 富的德育 素材 , 如何 把握教材 . 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需要每一位历史教师应 不断 总结和完善 。 德育途经很多 . 方法各异。 我们必须不断加理论
二、 德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 . 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 培养他们 的 国家观 念, 激发
透视中学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代 人 的 精 神 , 须 先 使 历 史 进 驻 个 人 , 个 人 从 历 史 中 汲 必 使
级 中 学 历 史 教 学 大 纲 》 提 出 了 这 样 的 要 求 : 通 过 历 史 教 “ 学 , 学 生 了解 人类 社会 的发展 过 程 , 历 史 的角 度 去认 使 从 识 人 与人 、 与社 会 、 与 自然 的关 系 , 中吸 取智 慧 , 人 人 从 提
“ 忠 报 国 ” 岳 飞 ,天 下 兴 亡 , 夫 有 责 ” 顾 炎 武 , 精 的 “ 匹 的
够给 人们 提 供一 种 全 面 、 合 、 价值 的 经验 总 结 与 理性 综 有
思考 . 史 教育 可 以培 养 学 生智 力 、 成 能 力 , 时 , 史 历 形 同 历
教育 也 是教 人做 人 的 ~ 门学科 ,著名 历 史学 家 白寿 彝先 生说 得好 : 历 史 的真 谛 在 于教会 学 生 如何 做 人 。 中学 教 在
一
个 需 要 创 新 和 开 拓 的 新 时 代 ,更 不 能 失 去 抗 挫 折 和 战 二 、 养 学 生 的人 文素 质 培
胜危 机 的意 志 。
关 键 词 :中 学 历 史 教 育
做人
育 人 功 能
历 史 学 科 在 渗 透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方 面 更 具 得 天 独 厚 的
健 康 成 长。
志 品质 : 史 是一 部 社 会 教 科 书 , 学 生 认识 自我 、 越 历 是 超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素质教育作为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的手段,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潮流。
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只有这样,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才能在素质教育的潮流中与时俱进。
历史教师应重视学生情感特征和情感内容的研究,努力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有效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在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功能,培养和完善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历史课堂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更是感受情感教育的殿堂。
一、拥抱现实,贴近生活新世纪,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顺应时代的要求,历史这门古老的科学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新的历史课程必须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旧的教科书、教学大纲游离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之外,不加选择地将大而全、繁而难的东西提供给学生。
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仍过分“科学化”,具体表现有:没有建立起相对独立、适合教学全面需要的体系、结构;使本来活生生的历史成为缺乏生气,远离生活,学生不感兴趣、不愿意接受的内容。
这都使历史课生动活泼、绚丽多姿的本相遭到扭曲,历史课异化了。
事实上,历史可以与现实相结合。
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与现实相关的教学内容,即注重“平民历史”,将知识社会化,让历史张上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
1.以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现实是历史的折射,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现在的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历史加以解释和说明。
现代教育日益重视探究教学、以史探引就是这个道理。
如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你认为谁该为这场战争负责任?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才可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类的命运,使学生更加懂得和平的重要和可贵。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历史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评价启迪人 、教育 人 ,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 向学生宣传 民族的优 良传 统美德 。 如针对学生中的高 消费现象 , 可讲述汉文帝 提倡节俭 、 汉景帝爱惜谷物 的事例 , 启发学生认真思 考, 引导他们 自觉调节 自己的行为。同时 , 历史教育 不可能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 、 正面宣传灌输教 育 , 它 的育人功能往往是蕴含在对历史 的评述之 中的。历 史教师情感丰 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 ,这容易使学生 随着历史 的评述 , 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 动人心 者, 莫先 乎情 ” , 在历史教 学 中 , 以史实 服人 是必须 的, 同时, 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缺的。 这就需要教师 充分利用好 书本 中的文献材料 、 图画 、 地 图等进行声 情并茂的教学 , 以此来感染 学生 , 调动学生 的情感 。 总之 ,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 不断提高他们 的思 想道德素质 , 培养“ 四有 ” 新人, 是每一位教 育工作者 义不容辞 的任务。 我们要通过历史课教学 , 使学生树 立 自尊 、 自信 、 自强 的民族精 神 , 为中华 民族 自立于 世界 民族之林 , 实现全面振兴而奋 斗。
历史教学 中渗透德育不能 随意 , 心中无数 , 那样 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 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 将原有 的教学任务打乱 。比如 ,曾在 听取一节历史教学课 时 ,教师在授课之 中无意带出了一个与本节教学关 系不是很 紧的课外知识 ,本想是进行德育渗透 。但 是, 由于属于临时性选材 , 在资料的把握上不是很充 分 ,学生就开始互相讲解 ,有一部 分学生开始开小 差, 窃窃私语 。在最后 的课堂反馈阶段 , 整节课 的教 学效果不是很好 , 从而使得这一节课不是很理想。 可 见, 在 日常的教学 中, 德育渗透需进行详 细可行的计 划安排。而要制定 出有切实可行的德育计划需早 早 动手 , 尤其是开学伊 始 , 历史教 师可根据培养 目标 、 教学大纲和教材 、 实际情况 , 再结合学生思想 品德形 成 的规律和身心发展 的规律 ,在编订一学期 的教学 工作计划时 , 抽 出或找 出专 门的时间进行德育计划 , 在教学工作计划的旁边 , 或者专 门列 出明细表 , 计划 出本学期的德育计划 , 做到心中有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
历史教学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其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关键,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是根本。
实际上,历史教学也只有把育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个人的人生态度、人文精神,坚强意志、健全人格,独立精神和团结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和完善;个人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树立起真诚的关注和高度的责任感。
而作为当代历史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因素,并在教学中把它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在实践中主要是结合以下三个方面来展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力图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做人,实践学生育人目标。
一、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的社会功能,教育学生做世界公民
历史是专门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科学,它博大精深,综合性极强,内容几乎包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在历史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正面的素材是榜样,反面的素材也是教训,如果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就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类社会是群体社会,作为一个人而言,学会在社会中融洽和谐地生活是首要事情。
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纪守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思想品质素养,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做一个视野开阔,具有包容胸怀的世界公民。
二、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育学生做现代公民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世界是历史的世界的一个发展。
了解了昨天,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
我们历史教学,不是纯粹教史,教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才是学科教育的重要内涵。
在教学中,重要的是通过对史实的评述来让学生与当今现实联系,如:在不谈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讲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人口关系时,除了向学生讲明人头税和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是制约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外,还要指出当今中国这些制约因素相对消失,因此建国后人口增长是过去几千年以来最快的,而在50年代错误地批判了马寅初,导致了中国人口从1953年的6亿人增长到了今天的13亿多,以至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就业压力,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包袱,所以中国政府不得不把计划生育作为我们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政策,大力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通过对古代日本向中国派送遣隋史和遣唐使以及近代日本教育强国历史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和人口素质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有机地联系中国现状,指出:当今中国仍有1亿多文盲和半文盲,6岁以上人口中具有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30%,25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为2%,专业技术人员只占从业人口的5%(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提高人口素质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加大高等教育办学力度,从1999年开始扩招,大幅度提升高考入学率。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可以稍稍减轻严峻的就业压力,努力培养学生的教育投资意识和现代就业意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古今环境变迁历史的讲述(楼兰古国的湮灭;罗布泊的干涸),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等。
在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即时史”的教育,来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如通过讲述日本修改教科书,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让学生认识日本右翼势力的复活及日本政府不敢正视历史、逃避历史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总之,教育学生做现代公民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一切史实来印证当今的国内外大政大事,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现代人意识。
三、在历史教学中以正面人物为榜样,教育学生做诚信公民
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化历史底蕴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社会上一些人的荣辱观颠倒了,忘却了诚信。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历史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不管是正面的榜样还是反面的教训,都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绝好素材。
在讲授《孔子与儒学》时,我特意补充孔子诚实守信的故事:孔子做事无论大小,都一丝不苟地努力做好。
在他当管理牛羊的小官时,他说“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壮”。
后来他管理仓库,又说:“我要把仓库的帐目计算得一清二楚。
”正是因为孔子诚实守信,日积月累,积小善为大德,后来才成为受人尊敬的大思想家、教育家。
又如现今世界上极有影响的新闻发布机构路透社,从创立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路透社的创始人路透先生是犹太人,1851年来到了英国伦敦,在那里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始终把诚实、公正作为新闻发行的基本原则,对每一条新闻都经过认真调查,确定准确无误后,才发布到世界各地。
时间长了,路透社的诚信就声名远扬,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纷订阅路透社发行的报纸。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前苏联教育家车尔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应当是这种人。
”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的身教更有说服力。
我始终坚信真诚可以传递,信任可以互置,和谐可以共振。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帮助他人搬走绊脚石,有时也恰恰在为自己铺平了前进道路。
”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往往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说真话、做实事。
而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身教力量或许对学生是一种更持久的激励。
人们常说,历史是最公正的,它能以雄辩的事实给人们以最深刻的教育;历史是当代人的宝贵财富。
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以史动人”“以史育人”,做到“心中有史,目中有人”,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有世界胸怀、现代意识和诚信品质的优秀人才,从而真正展现历史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