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名词解释1.外间充质2.鳃弓3.咽囊4.口凹5.口咽膜6.融合7.联合8.原腭9.奇结节10.Meckel 软骨问答(思考)题1.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2.腭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3.舌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参考答案第二章名词解释1.原发性上皮带2.牙板3.上皮隔4.上皮根鞘5.颈环6.釉结7.缩余釉上皮8.引导管问答(思考)题1.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2.牙胚包括哪几部分,各形成哪种牙体组织?3.何谓成釉器中间层?有哪些功能?4.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常?5.牙硬组织基质形成及矿化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球间牙本质2.前期牙本质3.修复性牙本质4.继发性牙本质5.管间牙本质6.管周牙本质7.罩牙本质8.透明牙本质9.(牙本质)透明层10.托姆斯粒层11.死区问答(思考)题1.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2.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区域有哪些,各有何形态特点?4.釉质中蛋白的种类及意义。
5.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7.牙本质细胞间质中非胶原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功能。
参考答案第四章名词解释1.点彩2.主纤维3.上皮剩余4.束骨5.(牙槽骨)穿通纤维问答(思考)题1.牙龈、牙周膜各有哪几组主纤维束?名称及功能如何?2.何谓结合上皮?结合上皮的形态特点及其与牙结合的方式如何?临床意义如何?3.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4.牙周膜中的细胞种类及其功能。
5.龈谷的所在部位及其病理意义。
参考答案问答(思考)题1.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部位分布、排列特点。
2.口腔黏膜的功能。
3.口腔黏膜与皮肤在组织学结构上有何区别?4.试述咀嚼黏膜和被覆黏膜的不同点。
5.口腔黏膜上皮的结构蛋白与口腔黏膜病的关系。
6.口腔黏膜基底膜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第六章问答(思考)题1.比较三种大唾液腺组织学结构的差别;2.比较浆液细胞与黏液细胞形态学和功能特性的差别;3.比较闰管细胞与纹管细胞形态和功能特性的差别; 4.涎腺上皮细胞再生的组织学表现。
牙源性肿瘤--PPT课件
临床表现:
年龄与性别 部位 临床及X线 生物学行为 青年人 10-29岁 无性别差异 下颌磨牙区 单囊性边界清晰影像 较好 摘除后复发率低(10%) (一般型 摘除后复发率高 50-90%)
病理改变
三种亚型
1.单纯囊肿型 囊壁衬里上皮,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细胞极性倒置 2 .丛状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囊壁衬里与第一型相似部分上皮结节状增生突入囊腔增 生上皮与丛状型成釉细胞瘤相似 3.壁性成釉细胞瘤 囊壁内有丛状或滤泡型成釉细胞瘤浸润
1、滤泡型
• •
contents contents
2、丛状型
肿瘤上皮:排列呈网状上皮条索 外周:立方、柱状细胞 中央:星网状细胞较滤泡型中的少 间质:常囊性变 (非上皮内的囊性变)
2、丛状型
•
3.棘皮瘤型
滤泡状上皮岛发生广泛的鳞状化生,形成大量旋涡 状的鳞状细胞团,中心伴有角化珠
4.颗粒细胞型
较广泛的细胞发生颗粒变,这种变性的细胞可部分 或全部取代星网状细胞
5.基底细胞型
肿瘤细胞体积小、胞浆少,似基底细胞密集排列, 中央无星网状细胞
3.棘皮瘤型
•
4.颗粒细胞型
•
(二)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多见于颌骨前部、上下颌骨发病率均等 肉眼观:实性、质韧,沙粒感 镜下见:上皮岛形态不规则,周边细胞扁平, 中央细胞成旋涡状 团块状、条索状 间质 胶原增生、玻璃样变
二 、恶性肿瘤
• 1.牙源性癌
(1) 恶性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癌
• (3)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 •
2.牙源性肉瘤 ⑴ 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⑵ 成釉细胞纤维-牙本 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 肉瘤
•
• •
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义--第十八章 牙源性肿瘤
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义--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是由成牙组织(dentalformativetissue)即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
包括真性肿瘤和发育异常。
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据我国六院校口腔组织病理教研室统计资料,并参考WHO关于牙源性肿瘤1992年的组织学分类一、牙源性真性和非真性肿瘤(一)良性1.牙源性上皮性肿瘤(1)成釉细胞瘤(2)牙源性鳞状细胞瘤(3)牙源性钙化上皮瘤(Pindborg瘤)(4)牙源性透明细胞瘤2.牙源性上皮和外间充质性肿瘤,伴有或不伴有牙齿硬组织形成(1)成釉细胞纤维瘤(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牙本质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瘤(3)牙成釉细胞瘤(4)牙源性腺样瘤(5)牙源性钙化囊肿(6)混合性牙瘤(7)组合性牙瘤3.牙源性外间充质性肿瘤,含或不含非活跃性牙源性上皮(1)牙源性纤维瘤(2)粘液瘤(牙源性粘液瘤,粘液纤维瘤)(3)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成牙骨质细胞瘤,真性牙骨质瘤)(二)恶性1.牙源性癌(1)恶性成釉细胞瘤(2)原发性骨内癌(3)其他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的恶性型(4)牙源性囊肿恶变2.牙源性肉瘤(1)成釉细胞纤维肉瘤(成釉细胞肉瘤)(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肉瘤3.牙源性癌肉瘤二、与骨相关的真性肿瘤和病损(一)骨源性真性肿瘤牙骨质-骨化纤维瘤(牙骨质化纤维瘤,骨化纤维瘤)(二)非肿瘤性骨病1.颌骨纤维异常增殖征2.牙骨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根尖周牙骨质纤维异常增殖症(2)巨大型牙骨质瘤(家族性多发性牙骨质瘤)(3)其他牙骨质-骨异常增殖症3.家族性颌骨多囊病[小天使脸样病(cherubism)]4.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5.动脉瘤性骨囊肿6.孤立性骨囊肿(创伤性,单纯性,出血性骨囊肿)(三)其他肿瘤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色素性突变瘤)一、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是良性牙源性上皮性多形性肿瘤,但有局部侵袭性,是常见的牙源性肿瘤,据国内六院校口腔病理教研室的统计资料,占牙源性肿瘤的59.3%,1979年Falkson首先报道,1927年Churchill正式命名。
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是由成牙组织(tooth-forming tissue),即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
主要发生于颁骨内,少数情况下也可发生于牙龈组织内(外周性肿瘤)。
与机体其他部位发生的肿瘤一样,牙源性肿瘤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或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因此牙源性肿瘤中可含类似于成釉器或牙髓的软组织,也可含釉质、牙本质、牙骨质,或它们的混合结构或沉积物等硬组织。
这组病损中包括发育异常、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各异。
以往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上皮-间叶组织诱导特征以及生物学行为等,对牙源性肿瘤这组复杂的病损有过多种分类意见。
1971年,WHO对牙源性肿瘤及其相关病损的组织学分类正式出版,从此对牙源性肿瘤的命名和诊断才有了国际统一的标准。
1992年的第二版分类对前一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得到了更为广泛地应用。
2005年WHO在前两版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又对牙源性肿瘤进行了新分类,本章对各类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描述将主要依据这一新分类。
WHO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005)一、恶性肿瘤(一)牙源性癌l.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2.成釉细胞癌-原发型3.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骨内型4.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 外周型5.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实性型6.发生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7.发生于牙源性囊肿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瘤8.牙源性透明细胞癌9.牙源性影细胞癌(二)牙源性肉瘤l.成釉细胞纤维肉瘤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肉瘤二、良性肿瘤(一)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具有成熟的纤维性间质,不含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成分l.成釉细胞瘤,实性/多囊型2.成釉细胞瘤,骨外/外周型3.成釉细胞瘤,促结缔组织增生型4.成釉细胞瘤,单囊型5.牙源性鳞状细胞瘤6.牙源性钙化上皮瘤7.牙源性腺样瘤8.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二)含牙源性上皮和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成分的肿瘤,伴或不伴硬组织形成l.成釉细胞纤维瘤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3.成釉细胞纤维-牙瘤4.牙瘤牙瘤,混合型牙瘤,组合型5.牙成釉细胞瘤6.牙源性钙化囊性瘤7.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三)间叶性和/或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来源的肿瘤,含或不舍牙源性上皮1.牙源性纤维瘤2.牙源性黏液瘤/黏液纤维瘤3.成牙骨质细胞瘤(四)与骨相关的病变l.骨化纤维瘤2.纤维结构不良3.骨结构不良4.中心性巨细胞病变(肉芽肿)5.巨颌症6.动脉瘤样骨囊肿7.单纯性骨囊肿三、其他肿瘤婴儿黑色索神经外胚瘤第一节上皮性牙源性肿瘤一、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是一种较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约占牙源性肿瘤的60%以上。
第十八章 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2010卿海云) 医学技术PPT
三、 其他肿瘤
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
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占牙源性肿瘤的60%以上,具有局部侵 袭性,术后复发率较高,分为四型:
一、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 二、骨外或外周型成釉细胞瘤 三、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 四、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一、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
经典骨内型,肿瘤沿骨小梁间隙向周围浸润, 范围超出X线所示,手术不充分极易复发 [临床特点] 1、好发部位:下颌磨牙区和升支部 2、症状、体征:病程长,无痛性,渐进性颌骨 膨大,压之乒乓球样感 3、X线:单房或多房性透射影,边界清楚
2、好发部位 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 其次
为上颌磨牙区。 3、症状:
多数无症状,部分有颌骨膨大 疼痛、肿胀
4、X-线:
单房或多房性透射区,边缘呈扇 形切迹
[病理改变]
眼观:
(1)单囊或多囊,壁薄
(2)内含黄白发亮片状物或干酪 样物质或血性液体
X线: 单房,透射阴影,边界清晰,不规则, 呈扇形或切迹状,可有分隔,埋伏牙。
1、成釉细胞纤维瘤
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
3、成釉细胞纤维牙瘤
4、牙瘤:混合型,组合型 5、牙成釉细胞瘤 6、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7、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
(三)间叶性和/或牙源性外胚间 充质来源的肿瘤,含或不含牙源 性上皮
1、牙源性纤维瘤
2、牙源性黏液瘤/黏液纤维瘤
3、成牙骨质细胞瘤
(四)与骨相关的病变 骨化纤维瘤 纤维结构不良 骨结构不良 中心性巨细胞病变(肉芽肿) 家族性巨颌症 动脉瘤样骨囊肿 单纯性骨囊肿
(一)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具有成 熟的纤维间质,不含牙源性外胚间 充质成分 1、成釉细胞瘤,实性/多囊型 2、成釉细胞瘤,骨外/外周型 3、成釉细胞瘤,结缔组织增生型 4、成釉细胞瘤,单囊型
《牙源性肿瘤》课件
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口腔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复发的肿瘤。
05
牙源性肿瘤的最新研究 进展
科研动态
牙源性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
01
科学家们正在深入探索牙源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
期为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对于良性的牙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 时需要彻底切除肿瘤,并清理周围的正常组织,以防止复发 。
颌骨部分切除术
对于较大的、浸润深的牙源性肿瘤,可能需要切除部分颌骨 以彻底清除肿瘤。手术后可能会影响面部外观和咀嚼功能。
药物治疗
化疗
对于恶性牙源性肿瘤,化疗药物如顺铂、氟尿嘧啶等可以用于辅助手术治疗, 或者在无法手术时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牙源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
02
研究牙源性肿瘤的遗传学特征,有助于预测疾病风险和制定个
性化治疗方案。
牙源性肿瘤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03
研究牙源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助
于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
新药研发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牙源性肿瘤的特定分子靶点,研发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以 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发病机制
病因
牙源性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 等。
病理生理
牙源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 ,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异常 调节以及基因突变等。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牙源性肿瘤在口腔肿瘤中 占有一定比例,发病率相 对较低。
年龄与性别
牙源性肿瘤多见于成年人 ,男女发病比例相近。
18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1、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是由成牙组织,即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
2、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一)、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是指经典的骨内型成釉细胞瘤,这型肿瘤可沿松质骨的骨小梁间隙向周围浸润,其波及范围往往超越X线所示的肿瘤边缘,手术不彻底易复发。
临床表现:①好发年龄:30 ~ 49y 无明显性别差异②部位:下颌骨80% :下颌磨牙区及升支部最常见③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④骨质受压导致吸收变薄,按压有乒乓球感⑤受累的牙齿移位、松动或脱落⑥X线可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性透射影,边界清楚,可见硬化带。
⑦肿瘤生长可导致牙移位,牙根吸收,伴有埋伏牙可表现类似于含牙囊肿的X线特点。
病理变化:①肉眼见肿瘤大小不一,剖面有囊性和实性两种成分,通常在实性肿瘤的背景下,可有多处囊性区域,故也称多囊型。
②囊腔内含黄色或褐色液体。
实性区呈白色或灰白色。
③组织学上,成釉细胞瘤的上皮岛或上皮条索由两类细胞成分构成。
一种为瘤巢周边的立方或柱状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类似于成釉细胞或前成釉细胞,另一种位于瘤巢中央,排列疏松,呈多角形或星形,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
成釉细胞瘤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异较大,分述如后:①滤泡型:肿瘤上皮排列成不规则团块上皮团块外围为柱状或立方状细胞细胞核栅栏状排列,远离基底膜(极性倒置)中央为多边或多角形细胞疏松连接(类似于成釉器星网状层)星网状区可发生囊性变,形成囊腔滤泡之间为纤维组织间质所分隔②丛状型:肿瘤上皮增殖成网状联结的上皮条索周边部为一层立方状或柱状细胞中心部类似星网状层间质区变性可导致囊腔形成③棘皮瘤型:是指肿瘤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见角化珠形成。
常出现在滤泡型成釉细胞肿瘤内。
④颗粒细胞型:肿瘤上皮细胞有时还可以发生颗粒样变性,颗粒细胞可部分或全部取代肿瘤的星网状细胞。
颗粒细胞大,呈立方状、柱状或圆形。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解释重点整理(第十七至十八章)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解释重点整理(第十七至十八章)第十七章口腔颌面部囊肿1.口腔囊肿的一般组织学特征。
答案要点:病理性囊腔和结缔组织囊壁构成。
囊腔内含各种表现的液体、半固体物质;囊壁的囊腔面多有上皮衬里(上皮的种类多为复层鳞状上皮,也可为其它类型上皮);结缔组织囊壁多有明显的胶原纤维,其中可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浸润,有的出现腺体组织。
2.叙述含牙囊肿的组织学特征。
答案要点:肉眼见囊壁较薄,囊腔内有牙颈部附着于囊壁的牙冠,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仅由2~5列扁平细胞或矮立方细胞构成,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
囊肿继发感染时,上皮增生,上皮钉突明显,囊壁组织内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约40%囊肿的衬里上皮可发生黏液细胞化生,少数情况还可见皮脂腺细胞;某些病例的衬里上皮还可发生区域性角化,一般为正角化;纤维囊壁中有时可见牙源性上皮岛。
3.叙述腺牙源性囊肿的组织学特征。
答案要点:衬里上皮部分为复层鳞状上皮,部分为无明显特征的上皮,但在相当区域内,复层上皮的表层细胞呈嗜酸性立方或柱状,常形成不规则的乳头状突起,含不同数量的纤毛细胞和产黏液细胞;在衬里上皮内常可形成隐窝或囊性小腔隙,内含黏液,形成黏液池,内衬这些小腔隙的细胞为类似于表层的嗜酸性立方细胞;衬里上皮可发生局灶性增厚,形成类似于发育性根侧囊肿和成人龈囊肿中所见的上皮斑。
4.叙述根尖囊肿的组织学特征。
答案要点:囊肿大小和囊壁厚薄不一,可附着于患牙根尖。
多数情况下,送检物为散碎囊壁样组织。
镜下见囊壁的囊腔面内衬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厚薄不一,上皮钉突因炎性刺激发生不规则增生、伸长,相互融合呈网状,上皮表现明显的细胞间水肿和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上皮内炎症细胞浸润,炎性浸润致密区常导致上皮的连续性中断。
纤维组织囊壁内炎症明显,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也混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泡沫状吞噬细胞。
囊壁内可见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晶体沉积。
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一)混合性牙瘤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下颌前磨牙和磨牙区多见 活动性生长期可引起颌骨膨大 X线:境界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其中可见阻射性结
节状钙化物
镜下:
牙体组织成分排列紊乱,相互混杂,无典型的牙 结构
生长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二)组合型牙瘤
患者年龄较小,好发于上颌切牙-尖牙区 X线:形态及数目不一的牙样物质堆积在一起
上皮增殖呈网状连接,形成上皮条索。 周边为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中心部细胞似星网
状层细胞,但含量较少 肿瘤间质常发生囊性变
3 棘皮瘤型
肿瘤上皮岛内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可见角化 珠
常出现在滤泡型中
4 颗粒细胞型
肿瘤上皮细胞可发生颗粒样变性,颗粒细胞可 部分或完全取代星网状细胞。
颗粒细胞体积大,呈立方状或柱状、或圆形 胞浆丰富,充满了嗜酸性颗粒
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由柱状或立方状细胞组成, 胞核着色深且远离基底膜,呈栅栏状排列
纤维囊壁较薄,一般无炎症,感染时上皮不 规则增生,出现上皮钉突,角化消失
纤维囊壁内有时可见微小的子囊或上皮岛
生物学行为
术后易复发(多大于20%),原因为: 囊壁薄、易破碎,不易完整摘除,残留囊壁 纤维囊壁内有微小子囊或卫星囊 生长具有侵袭性,沿骨小梁呈指状外突性生长
生物学行为
包膜完整、生长局限的良性肿瘤,术后一般不复发
来源 成釉器、缩余釉上皮、含牙囊肿的衬里上皮
四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曾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 是一种良性、单囊或多囊、颌骨内的牙源性肿瘤 特征: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衬里,具有潜在
侵袭性和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临床表现
10-29岁好发,40-50为第二高峰,男性多于女性 下颌磨牙及下颌升支好发 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可伴发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肿瘤沿颌骨前后方向生长,不易发现 肿瘤较大时可致颌骨膨大,严重时可致病理性骨折或神经麻木 继发感染可出现疼痛、肿胀,瘘管形成
11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 组合性牙瘤: 由数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小牙
▪ 本
聚集成,每个牙的牙釉质、牙
▪
质、牙骨质和牙髓的排列方式
▪
如同正常牙排列
七 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calcifying cystic odontogenic tumor
以前:是一组较特殊的牙源性病损:
4.2
57.8
20
56.4
良性牙源性肿瘤
一 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ME
(一) 概述 良性牙源性上皮性肿瘤
▪
局部侵袭性生长
▪ 发病 最常见颌骨肿瘤
▪
3.05%口腔颌面部肿瘤,63% 牙源性肿瘤
▪
青壮年 平均年龄37.42(北医)
▪
男略多于女
▪ 病变其多始于骨内 无明显症状 多偶发现
C 棘皮瘤型 acanthomatous type 上皮巢中出现广泛鳞化 可有角化珠 易误诊鳞癌
•D 颗粒细胞型 granular cell type • 上皮细胞广泛颗粒样变性 大 嗜酸性 • 电镜 颗粒为溶酶体(原文书 线粒体) • 有人强调此型的侵袭性和复发倾向
E 基底细胞型 basal cell type 少见 细胞小 一致 缺乏星网状细胞
▪
2 瘤细胞间或细胞内可见园形嗜伊红均质物,
▪ 硫磺素T(theoflavine T):在紫外光下发荧光
▪ 刚果红:阳性 物
— 淀粉样
▪ 免疫组化:瘤细胞分泌的釉基质蛋白的前身
▪
属成釉蛋白和釉蛋白,而非退变产物
▪
3 均质物常发生矿化 —
▪
嗜碱性同心层钙化小体
▪
可融合成大团块而将
▪
瘤细胞分割成小岛或细索
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共37页文档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是由成牙组织(tooth-forming tissue),即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
主要发生于颁骨,少数情况下也可发生于牙龈组织(外周性肿瘤)。
与机体其他部位发生的肿瘤一样,牙源性肿瘤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或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因此牙源性肿瘤中可含类似于成釉器或牙髓的软组织,也可含釉质、牙本质、牙骨质,或它们的混合结构或沉积物等硬组织。
这组病损中包括发育异常、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各异。
以往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上皮-间叶组织诱导特征以及生物学行为等,对牙源性肿瘤这组复杂的病损有过多种分类意见。
1971年,WHO对牙源性肿瘤及其相关病损的组织学分类正式出版,从此对牙源性肿瘤的命名和诊断才有了国际统一的标准。
1992年的第二版分类对前一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得到了更为广泛地应用。
2005年WHO在前两版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又对牙源性肿瘤进行了新分类,本章对各类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描述将主要依据这一新分类。
WHO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005)一、恶性肿瘤(一)牙源性癌l.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2.成釉细胞癌-原发型3.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骨型4.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 外周型5.原发性骨鳞状细胞癌-实性型6.发生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原发性骨鳞状细胞癌7.发生于牙源性囊肿的原发性骨鳞状细胞瘤8.牙源性透明细胞癌9.牙源性影细胞癌(二)牙源性肉瘤l.成釉细胞纤维肉瘤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肉瘤二、良性肿瘤(一)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具有成熟的纤维性间质,不含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成分l.成釉细胞瘤,实性/多囊型2.成釉细胞瘤,骨外/外周型3.成釉细胞瘤,促结缔组织增生型4.成釉细胞瘤,单囊型5.牙源性鳞状细胞瘤6.牙源性钙化上皮瘤7.牙源性腺样瘤8.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二)含牙源性上皮和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成分的肿瘤,伴或不伴硬组织形成l.成釉细胞纤维瘤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3.成釉细胞纤维-牙瘤4.牙瘤牙瘤,混合型牙瘤,组合型5.牙成釉细胞瘤6.牙源性钙化囊性瘤7.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三)间叶性和/或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来源的肿瘤,含或不舍牙源性上皮1.牙源性纤维瘤2.牙源性黏液瘤/黏液纤维瘤3.成牙骨质细胞瘤(四)与骨相关的病变l.骨化纤维瘤2.纤维结构不良3.骨结构不良4.中心性巨细胞病变(肉芽肿)5.巨颌症6.动脉瘤样骨囊肿7.单纯性骨囊肿三、其他肿瘤婴儿黑色索神经外胚瘤第一节上皮性牙源性肿瘤一、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是一种较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约占牙源性肿瘤的60%以上。
肿瘤主要含成釉器样结构,但无釉质或其他牙体硬组织形成。
大多数肿瘤发生于颌骨,常导致颌骨的膨大和面部变形。
虽属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locally aggressive),术后复发率较高,也有恶变甚至远处转移的零星报道。
对成釉细胞瘤的认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79年Falkson首先描述本病1929年Churvhill正式命名为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组织学表现多样,历来有经典的滤泡型、丛状型、棘皮瘤型、基底细胞型以及颗粒细胞型等组织学分型,但这此组织学分型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之间并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WHO新分类不再将成釉细胞瘤作为一种单一肿瘤来描述,而是以成釉细胞瘤的复数形式“ameloblastomas”涵盖4种临床病理表现不同的变异型,包括:实性/多囊型、骨外,外周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和单囊型。
这些亚型在患者年龄、部位、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应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法。
以下将分别叙述这四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一)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solid or multicystic ameloblastoma) 是指经典的骨型成釉细胞瘤(classic intraosseous ameloblastoma),这型肿瘤可沿松质骨的骨小粱间隙向周围浸润,其波及围往往超越x线所示的肿瘤边缘,若手术不彻底极易复发。
【临床表现】这型成釉细胞瘤常见于30~49岁,平均年龄40岁。
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
肿瘤可发生于上、下颌骨的不同部位,下颌较上颌多见,其中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发生在上颌者,以磨牙区多见。
骨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病程6年左右。
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膨胀多向唇颊侧发展。
骨质受压则吸收变薄,压之有乒乓球样感。
肿物的覆盖黏膜一般光滑而无特殊改变,偶见对颌牙的咬痕。
肿瘤区可出现牙松动、移位或脱落。
肿瘤较大时可致面部变形。
疼痛区牙根可吸收,可见埋伏牙。
下颌升支和上颌磨牙区肿瘤可直接扩展至颅底。
x线可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性透射影,边界清楚,可见硬化带。
肿瘤生长可导致牙移位、牙根吸收。
伴有埋伏牙者可表现类似于含牙囊肿的x线特点(图18-1)。
【病理变化】肉眼见肿瘤大小不一,可由小指头至小儿头般大,剖面常见有囊性和实性两种成分,通常在实性肿瘤的背景下,可有多处囊性区域,故也称多囊型。
囊脏含黄色或褐色液体。
实性区呈白色或灰白色。
组织学上,典型成釉细胞瘤的上皮岛或条索由两类细胞成分构成,一种为瘤巢周边的立方或柱状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类似于成釉细胞或前成釉细胞;另一种位于瘤巢中央,排列疏松,呈多角形或星形,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
但成釉细胞瘤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异较大,可有多种表现,现分述如后。
l.滤泡型(follicular pattern)(图18- 2 A) 肿瘤形成孤立性上皮岛,上皮岛中心部由多边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之间彼此疏松连接,类似于成釉器的星网状层,上皮岛周边围绕一层立方状或柱状细胞,类似于成釉细胞或前成釉细胞(preameloblast),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即极性倒置(reversed polarity)。
上皮岛中央的星网状区常发生囊性变,形成小囊腔,囊腔增大时周边部细胞可被压成扁平状。
滤泡之间的肿瘤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
2.丛状型(plexiform pattern)(图18-2 B) 肿瘤上皮增殖呈网状连结的上皮条索,其周边部位是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被周边细胞包围的中心部细胞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但其含量较滤泡型者少。
这型肿瘤发生囊性变是在肿瘤间质,而不是上皮囊性变。
3.棘皮瘤型(acanthomatous)(图18-3 A) 是指肿瘤上皮岛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见角化珠形成。
常出现在滤泡型成釉细胞肿瘤。
4.颗粒细胞型(granular cell type)(图18-3 B)肿瘤上皮细胞有时还可发生颗粒样变性,颗粒细胞可部分或全部取代肿瘤的星网状细胞。
颗粒细胞大,呈立方状、柱状或圆形。
其胞浆丰寓,充满嗜酸性颗粒,在超微结构和组织化学上类似于溶酶体。
5.基底细胞型(basal cell type) 肿瘤上皮密集成团或呈树枝状,细胞小而一致,缺乏星网状细胞分化,较少见,需与基底细胞癌和颌骨腺样囊性癌相鉴别。
6.角化成釉细胞瘤(keratoameloblastoma)是一种罕见的组织学亚型,肿瘤出现广泛角化。
镜下肿瘤由多个充满角化物的微小囊肿构成,衬里上皮以不全角化为主,并伴有乳头状增生,因此又称为乳头状角化成釉细胞瘤(papilliferous keratoameloblastoma)(图18-4)。
上述组织学亚型中以滤泡型和丛状型最为常见,其中有些亚型往往混合出现。
(二)骨外或外周型成釉细胞瘤(extraoseous or peripheral ameloblastoma)是发生于牙龈或牙槽黏膜而未侵犯颌骨的一类亚型(图18-5),约占所有成釉细胞瘤的1.3%-10%,患者平均年龄(男:52.9岁;女:50.6岁)显著高于骨型成釉细胞瘤。
组织学表现与骨型成釉细胞瘤相同,肿瘤可完全位于牙龈的结缔组织,与表面上皮无联系,有些病变却似乎与黏膜上皮融合或来源于黏膜上皮。
由于其生长局限于牙龈,易于早期发现和手术切除,因此,术后无复发。
(三)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是成釉细胞瘤的一种变异型,具有特殊的临床、X线和病理的表现。
上下颌发生率相同,常发生于颌骨前部,仅有6%发生于下颌磨牙区。
X线片上常见肿瘤边界不清,约50%的肿瘤表现为投射/阻射混合影,类似骨纤维性病损。
大体观,肿瘤实性、质地韧,有砂砾感。
镜下肿瘤以间质成分为主,挤压牙源性肿瘤上皮成分。
肿瘤结缔组织显著增生,胶原丰富.排列成扭曲的束状,可见玻璃样变,肿瘤性上皮岛或条索位于纤维束之间,上皮岛或条索周边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图18-6)有时中心呈旋涡状。
邻近上皮的间质常发生黏液变性.间质有时可见类骨小梁形成。
目前认为其治疗方法应与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相同。
(四)单囊型成釉细胞瘤(unicystic ameloblastoma)由Robinson和Martinez于1977年首先报道,随后曾先后被称为壁性成釉细胞瘤(mural ameloblastoma)、囊肿源性成釉细胞瘤(cystogenic ameloblastoma)、囊型成釉细胞瘤(cystic ameloblastoma)和丛状单囊型成釉细胞瘤(plexiform unicystic ameloblastoma)等。
是指临床和x线表现单囊性颌骨改变,类似于颌骨囊肿(图18—7),但组织学检查见其囊腔的衬里上皮可表现成釉细胞瘤样改变,增生的肿瘤结节可突人囊腔和(或)浸润纤维组织囊壁。
该型成釉细胞瘤多见于青年人,年龄在10-29岁之问,平均年龄25岁左右。
好发于下颌磨牙区。
采用刮治术后复发率较低(约为lO%),明显低于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50%~90%)。
依据肿瘤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不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又可分为3种组织学亚型(图18- 8):笫I型为单纯囊性型,囊壁仅见上皮衬里,表现成釉细胞瘤的典型形态特点,包括呈栅栏状排列的柱状基底细胞(核深染且远离基底膜)和排列松散的基底上细胞,即Vickers-Gorlin标准(图18-9 A);第Ⅱ型伴囊腔瘤结节增殖,瘤结节多呈丛状型成釉细胞瘤的特点(图18-9B);与前两型不同,第Ⅲ型肿瘤的纤维襄壁有肿瘤浸润岛,可伴或不伴囊腔瘤结节增殖。
囊壁衬里上皮并非均一地表现成釉细胞瘤特点,局部区域可见较薄的、无特征的非角化上皮,伴感染区域上皮较厚,上皮钉突呈不规则状增殖。
在纤维囊壁常常可见程度不一的上皮下玻璃样变或透明带。
由于Ⅰ、Ⅱ型肿瘤仅表现囊性或囊腔生长,其生物学行为类似于发育性牙源性囊肿,故单纯刮治后一般不复发;但Ⅲ型肿瘤因其纤维囊壁存在肿瘤浸润,局部侵袭性可能类似于实性型成釉细胞瘤.因此其治疗原则应与后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