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是由成牙组织(tooth-forming tissue),即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主要发生于颁骨,少数情况下也可发生于牙龈组织(外周性肿瘤)。与机体其他部位发生的肿瘤一样,牙源性肿瘤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或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因此牙源性肿瘤中可含类似于成釉器或牙髓的软组织,也可含釉质、牙本质、牙骨质,或它们的混合结构或沉积物等硬组织。这组病损中包括发育异常、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各异。以往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上皮-间叶组织诱导特征以及生物学行为等,对牙源性肿瘤这组复杂的病损有过多种分类意见。1971年,WHO对牙源性肿瘤及其相关病损的组织学分类正式出版,从此对牙源性肿瘤的命名和诊断才有了国际统一的标准。1992年的第二版分类对前一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得到了更为广泛地应用。2005年WHO在前两版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又对牙源性肿瘤进行了新分类,本章对各类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描述将主要依据这一新分类。
WHO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005)
一、恶性肿瘤
(一)牙源性癌
l.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3.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骨型
4.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 外周型
5.原发性骨鳞状细胞癌-实性型
6.发生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原发性骨鳞状细胞癌
7.发生于牙源性囊肿的原发性骨鳞状细胞瘤
8.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9.牙源性影细胞癌
(二)牙源性肉瘤
l.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肉瘤
二、良性肿瘤
(一)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具有成熟的纤维性间质,不含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成分l.成釉细胞瘤,实性/多囊型
2.成釉细胞瘤,骨外/外周型
3.成釉细胞瘤,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4.成釉细胞瘤,单囊型
5.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6.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7.牙源性腺样瘤
8.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二)含牙源性上皮和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成分的肿瘤,伴或不伴硬组织形成
l.成釉细胞纤维瘤
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
3.成釉细胞纤维-牙瘤
4.牙瘤
牙瘤,混合型
牙瘤,组合型
5.牙成釉细胞瘤
6.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7.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
(三)间叶性和/或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来源的肿瘤,含或不舍牙源性上皮
1.牙源性纤维瘤
2.牙源性黏液瘤/黏液纤维瘤
3.成牙骨质细胞瘤
(四)与骨相关的病变
l.骨化纤维瘤
2.纤维结构不良
3.骨结构不良
4.中心性巨细胞病变(肉芽肿)
5.巨颌症
6.动脉瘤样骨囊肿
7.单纯性骨囊肿
三、其他肿瘤
婴儿黑色索神经外胚瘤
第一节上皮性牙源性肿瘤
一、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是一种较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约占牙源性肿瘤的60%以上。肿瘤主要含成釉器样结构,但无釉质或其他牙体硬组织形成。大多数肿瘤发生于颌骨,常导致颌骨的膨大和面部变形。虽属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locally aggressive),术后复发率较高,也有恶变甚至远处转移的零星报道。
对成釉细胞瘤的认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79年Falkson首先描述本病1929年Churvhill正式命名为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瘤组织学表现多样,历来有经典的滤泡型、丛状型、棘皮瘤型、基底细胞型以及颗粒细胞型等组织学分型,但这此组织学分型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之间并无明确的相关关系。WHO新分类不再将成釉细胞瘤作为一种单一肿瘤来描述,而是以成釉细胞瘤的复数形式“ameloblastomas”涵盖4种临床病理表现不同的变异型,包括:实性/多囊型、骨外,外周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和单囊型。这些亚型在患者年龄、部位、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应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法。以下将分别叙述这四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一)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solid or multicystic ameloblastoma) 是指经典的骨型成釉细胞瘤(classic intraosseous ameloblastoma),这型肿瘤可沿松质骨的骨小粱间隙向周围浸润,其波及围往往超越x线所示的肿瘤边缘,若手术不彻底极易复发。
【临床表现】这型成釉细胞瘤常见于30~49岁,平均年龄40岁。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肿瘤可发生于上、下颌骨的不同部位,下颌较上颌多见,其中下颌
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发生在上颌者,以磨牙区多见。骨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病程6年左右。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膨胀多向唇颊侧发展。骨质受压则吸收变薄,压之有乒乓球样感。肿物的覆盖黏膜一般光滑而无特殊改变,偶见对颌牙的咬痕。肿瘤区可出现牙松动、移位或脱落。肿瘤较大时可致面部变形。疼痛区牙根可吸收,可见埋伏牙。下颌升支和上颌磨牙区肿瘤可直接扩展至颅底。x线可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性透射影,边界清楚,可见硬化带。肿瘤生长可导致牙移位、牙根吸收。伴有埋伏牙者可表现类似于含牙囊肿的x线特点(图18-1)。
【病理变化】肉眼见肿瘤大小不一,可由小指头至小儿头般大,剖面常见有囊性和实性两种成分,通常在实性肿瘤的背景下,可有多处囊性区域,故也称多囊型。囊脏含黄色或褐色液体。实性区呈白色或灰白色。
组织学上,典型成釉细胞瘤的上皮岛或条索由两类细胞成分构成,一种为瘤巢周边的立方或柱状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类似于成釉细胞或前成釉细胞;另一种位于瘤巢中央,排列疏松,呈多角形或星形,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但成釉细胞瘤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异较大,可有多种表现,现分述如后。
l.滤泡型(follicular pattern)(图18- 2 A) 肿瘤形成孤立性上皮岛,上皮岛中心部由多边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之间彼此疏松连接,类似于成釉器的星网状层,上皮岛周边围绕一层立方状或柱状细胞,类似于成釉细胞或前成釉细胞(preameloblast),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即极性倒置(reversed polarity)。上皮岛中央的星网状区常发生囊性变,形成小囊腔,囊腔增大时周边部细胞可被压成扁平状。滤泡之间的肿瘤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 2.丛状型(plexiform pattern)(图18-2 B) 肿瘤上皮增殖呈网状连结的上皮条索,其周边部位是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被周边细胞包围的中心部细胞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但其含量较滤泡型者少。这型肿瘤发生囊性变是在肿瘤间质,而不是上皮囊性变。
3.棘皮瘤型(acanthomatous)(图18-3 A) 是指肿瘤上皮岛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见角化珠形成。常出现在滤泡型成釉细胞肿瘤。
4.颗粒细胞型(granular cell type)(图18-3 B)肿瘤上皮细胞有时还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