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肿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源性肿瘤概述

朱桂全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上皮成分:成釉器、牙板间质成分:牙乳头

牙源性肿瘤的分类

•2017年版WHO牙源性肿瘤分类

牙源性良性肿瘤

成釉细胞瘤

•流行病学

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占所有牙源性肿瘤的80%

•组织病理学特征

组织来源:成釉器上皮源性

病理分型:滤泡型、丛状型、棘皮瘤型、颗粒细胞型、基底细胞型

镜下表现:两类细胞成分构成,一种为瘤巢周边的立方或柱状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另一种位于瘤巢中央,排列疏松,呈多角形或星形,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

成釉细胞瘤成釉器

临床特征

•病史:生长缓慢,年龄在30~60 岁均可发病

•症状:早期无特殊症状,肿瘤巨大时可致颌骨彭隆、受累牙松动甚至脱落,一般无神经受累症状,相当比例患者因牙科治疗摄片时偶然发现

•体征:颌骨彭隆,受累牙松动

特征性X线片表现:80%发生在下颌骨好发于下颌角和下颌升支,单囊或多囊的透射影,弧形锐利的切迹、蜂窝状结构、受累牙根截根样吸收及根尖浸润和牙槽突受到破坏

WHO2017版分类,非依病理而是X线片表现(CT/MRI有相对颌骨曲面断层片未显示出优势)

•预后特征:“交界瘤”局部侵袭性、高术后复发率、偶见的远处转移

治疗原则

•手术为主,

•实性型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 单纯摘除术或刮治术复发率达60%~80%,推荐使用颌骨方块切除或

部分切除术。切缘0.5 CM以上,骨缺损建议同期血管化髂骨或腓骨修复,腓骨时WORKHORSE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单纯囊型及伴囊腔内瘤结节增殖型行刮除术或减压术,复发率较低,且损伤小,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巨大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负压吸引联合二期刮治术是科学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伴囊壁内肿瘤浸润型,因其纤维囊壁内存在肿瘤浸润,有局部侵袭性,治疗与实

性型相同,应行颌骨方块切除或部分切除术。

病例

术后术前

新的趋势

•重建的目的从恢复外形和突度,向恢复咬合功能转变

•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成釉细胞瘤具有较高的BRAF 突变率(42%~82%)V600E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达拉非尼”及“曲美替尼”可潜在应用与治疗肺转移的成釉细胞瘤患者

NAT GENET,2014, 46(7): 722⁃725.

J PATHOL, 2014, 232(5):492⁃498.

CLIN CANCER RES, 2014, 20 (21): 5517⁃5526.

牙瘤

•流行病学:牙源性肿瘤发病率居第二位

•病史: 较长

•症状:无特殊,牙科治疗摄片时偶然发现•体征:常规体检无特殊,X线片表现:

•分型:混合型牙瘤与组合型

•治疗:刮除

•流行病学:发病率仅次于成釉细胞瘤和牙瘤,位居第3 位,占牙源性肿瘤的3%~20%

•病史及症状:与成釉细胞瘤类似,早期无症状。局部侵袭但不发生远处转移。肿瘤增大可引起颌骨膨胀,受累牙松动、移位、脱落。穿破骨皮质后,侵及颌骨周围的软组织,侵及下颌神经管可出现下唇麻木,而上颌窦受累可出现鼻塞、鼻出血甚至眼球突出等症状。

•X 线影像: 界限清楚的透光阴影,呈单个或蜂窝状和泡状,大小不等,边缘不齐,有白色条纹穿越密度减低区。典型的颔骨黏液瘤房间分隔似“火焰状”,骨密质消失,个别牙根可吸收,还可见到阻生牙存在。

•治疗及预后:局部浸润性生长,单纯刮除复发率高,可恶性变,(恶变为颌骨黏液肉瘤或黏液纤维肉瘤),应按低度恶性肿瘤处理,要求切除缘距肿瘤外正常骨质0.5~1.0CM 处作截骨术,骨缺损区可以同期植骨。

牙源性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

•2005版WHO分类列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2017版重回牙源性角化囊肿

•2005版列为良性肿瘤的原因在于:病变中检测到抑癌基因PTCH的突变,体现了肿瘤“基因病变”特性。

•2017版改回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原因:十年研究发现,(1)85%的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患者中检测到PTCH突变,而散发的牙源性角化囊肿仅为30%;(2)其他牙源性囊肿亦存在PTCH 突变;(3)组织学提示绝大多数病变表现为囊性变,仅有5%标本见到实性肿瘤成分。

牙源性角化囊肿

•X线表现: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骨质破坏区,边界清,边缘光整锐利,周围有致密骨反应线围绕

牙源性角化囊肿

•鉴别诊断

与单囊性成釉细胞瘤不好鉴别,主要依靠病理。鉴别亦无意义,治疗方法相同。与多囊性成釉细胞瘤鉴别:颌骨膨胀与否,牙根有无吸收•治疗:开窗减压/刮除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

临床特征

•1.皮肤改变:多发性痣样基底细胞癌或皮肤多发性良性囊肿和肿瘤,如上皮囊肿、脂肪瘤、纤维瘤等。

•2.足跖和手掌皮肤角化不良

•3.多发性颌骨囊肿:以下颌骨多见。

•4.骨骼系统异常:包括肋骨分叉,掌和拇指骨末节缩短、脊柱后凸、侧凸或骨性结合等。

•5.其他:可有先天性脑积水、脑膜钙化、隐睾、先天性失明等。

病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TCH 1基因突变

牙源性恶性肿瘤

成釉细胞癌

•既具有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又表现出细胞学异形性的肿瘤,可为原发,也可由先期存在的成釉细胞瘤恶变而来。

•与2005版恶性成釉细胞瘤概念不同,旧版中将转移性成釉细胞瘤称为恶性成釉细胞瘤,而实际上原发和转移灶的病理学改变均为典型的成釉细胞瘤,属于良性牙源性肿瘤范畴,因此2017版摒除了“恶性成釉细胞瘤”概念

•治疗:按照恶性肿瘤原则,扩大切除,淋巴结清扫,同期或二期硬组织修复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