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喜不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似看山,喜不平
作者:赵才甫
来源:《求学·高分作文版》2011年第02期
【病症引说】
“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来较多地用于强调文学作品构思的曲折有致,引人入胜。仔细想来,议论文与小说、散文,虽然文体不同,但文理是相通的:小说、散文讲究跌宕起伏,曲径通幽;议论文也需要纵横捭阖,思维激荡,姿态多样,理趣横生。但纵观同学们的作文,许多文章结构完整、观点正确,看上去不缺胳膊不少腿儿,但文章无棱角,观点不显豁,结构平直,说理平淡,这是患了文章的“扁平症”了。
【文病诊断】
议论文“扁平症” 的主要表现有:
第一,入题散淡。有的议论文开头娓娓道来,语言散漫,入题很慢。
世界上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表演着各自的角色。生活不是小孩子说的那样很简单,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他们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的未来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地拼搏着。这是真的为自己好,还有一种说法,叫做“为你好”。
这是一篇题为《“为你好”》的议论文的开头。根据命题意图,“为你好”,其实是他人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你”的主观说辞,而于“你”未必有美好的感受与效果。对于这个话题,作者虽然有一定的理解,但是缺乏经营“凤头”的意识,从一个不关主旨的“为自己好”的话题说起,造成入题缓慢,好似一篇散文,意欲铺陈似的,而且,即使是谈“为自己好”这个话题,语言也欠精炼。
第二,题旨不彰。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放置在文章中时,并不能突出地、显豁地反映议论的中心。
当我们仰视命运时,我们会觉得命运很恐怖,“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于是我们便放弃了命运的主动权;当我们俯视命运时,我们会觉得命运如草芥,“人定胜天,又何惧哉”,于是我们抛弃了对命运的敬畏;只有当我们与命运平等对待,我们才可能成为自己的主宰,不会被命运所左右。
以上这段文字,固然是正确的,但是,相较于“只做命运的朋友”这个论题,其准确性又值得审视。“只做命运的朋友”,至少包含三层要义:命运如何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又“只能”与命运做朋友?如何与命运做朋友?引文阐述的是对于命运的一种态度,旨在说明“为什么‘只能’与命运做朋友”,但还是没有直接点破,若即若离。
第三,说理单向。整篇议论文的说理,呈现同一个方向:一般都是正面的、肯定的观点,往往用几个同向的分论点表达。这样的观点没有正反,没有对立,思维是线性的、平行的,只能构成一个平面化、同向的分论点群,而不会呈现“山岛竦峙”、“两山排闼”的立面。
掌声响起来,是我们对成功者的肯定与赞美。
掌声响起来,是我们对失败者的安慰与支持。
掌声就是一种鼓励,它可以让人们在寒冷中感到温暖。
这是一篇题为《掌声响起来》的核心文字。像这样平行的、并列式的论述,在议论文习作中并不少见。说理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没有深层的探究剖析,甚至正反两面的对比都有没有——这就像一场没有反方的辩论赛,“一边倒”。
第四,材料同质。这与说理的单向有着相似之处,就是所引用材料品质相同,基本上也都会是同一层面的,未能做到正反面材料并举。
在那个黑暗的中世纪,有多少坚持科学的伟人被宗教会迫害,伽利略入狱了,哥白尼火刑了,他们被诬以异端邪说,生前不得以明志,死后还遭当世唾骂,但他们的付出为我们迎来了光明的现代。
诺贝尔为了研制出烈性炸药,差点连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实验室,当然,科学也给了他满意的回报。
居里夫人为了研究放射性元素,在丈夫不幸车祸去世后,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最终,她又一次获取了成功。
以上的三则材料,都是同一品质:追求“科学之光”(作文题)付出惨重代价,而又有巨大回报。选材如同吃菜,原本应该荤素搭配的,可吃来吃去要么都是荤菜,要么都是蔬菜,就会腻味或寡淡。材料同质可能是由于写作者的材料不够丰富,也有可能是作者虽拥有一定的材料,却缺乏使用材料的技巧造成的。
第五,梯度渐降。一首曲子,音高一般越往后会越增强,这样便于将旋律推向高潮。而有的议论文,在观点和材料上,却呈现“渐弱”的布局,到结尾竟成强弩之末。
低头并不是示弱,反而代表了智慧与良知;
在他人面前低头,是对别人的尊重;
在父母面前低头,无需任何理由,天经地义。
文章的前面原因历史、名人的实例,到后来反而用学校的、家庭的、同学的、个人的事情作为例证,材料的范围在下降,观点的层次也随之下降。
【升格技巧】
要矫治议论文的“扁平症”,需做好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精准审题,凸显中心。
议论文从话题到论题,从论题到论点,逐渐聚焦:论点,是议论文的中心,是说理的箭靶子。审题,就是要找到这个箭靶子,瞄准这个箭靶子。这样才会有的放矢,才会文思集中,使说理准确、透彻、深刻。
如何审题,这里教同学们三招:
(一)形象的题目,需要抽象出内涵。比如“留白”,它原本是绘画的一种艺术手法,作为议论文的题目,当然不是研究绘画的艺术,而是具有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比如可以指人生的智慧:不要刻意追求圆满,留有空白,存在不足,不仅不是人生的憾事,相反倒是生存的智慧,人生的智慧。
(二)抽象的题目,赋予其丰富的内涵。比如一个“挤”字,它就远不会是大街上的人“挤”人,应该还有生存空间的“挤”,车流阻滞的“挤”;物欲的“挤”,名利的“挤”;而蜗居、浮躁、精神世界的贫乏,不也是一种“挤”?
(三)还有的题目,则需要厘清其外延。比如“科学之光”这个题目,有的同学写道:“当我们还在茹毛饮血的黑暗中摸索的时候,一道亮光的出现,指引着人们走向光明。这,就是科学。为了蔽体,科学教会了我们采棉织布;为了果腹,科学告诉了我们生火烤物……”很显然,这位同学混淆了“科学”与“文明”的界限。科学包含在文明之内,文明大于科学,两者虽有相容的部分,但是并不等同。因此,拿文明来论说科学,则“科学”这个中心就不够彰显。“茹毛饮血”不是科学与否的事,乃是人类尚处于荒蛮的阶段的表现;最早“蔽体”的,不是采棉织布(科学),而是树叶(文明);“生火烤物”,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与科学无关。混淆了科学与文明的界限,议论就会越界,或张冠李戴,中心容易被模糊或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