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及实施策略
——咸安外国语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一、模式提出的背景(主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课题组通过1年半的课堂观察、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教师座谈、学生调查等,对该校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与学比例失衡。

主要反映在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

有的教师似乎有太多的问题,学生成为配角,积极“配合”老师的问题,学生自己的问题反而被教师的问题所淹没。

对比高、中、低三个年段,我们发现学生“配合”老师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到最后一些高年级学生在上课时对教师的提问无动于衷,既没有热情参与讨论,也羞于讨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完全淹没在教师的“问题”中。

(二)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伴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师生课堂互动从活跃趋于僵化状态,学生在学习中缺失了主体性。

课堂中师生角色定位的把握上有偏差,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理解片面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但有时提问缺少思维价值,有时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只追求“表面热闹”不注重实效。

课堂中缺乏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思维层面”的对话,教师牢牢把握“话语权”,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缺失。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出以“问题”为驱动力和出发点,学习为归宿的“三问三学”的问·学型教学模式,旨在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形成乐问爱学的新的教学生态。

二、“三问三学”的问·学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传统教学思想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非常重视教学中“疑”和“问”的作用。

《学记》中有“善问者,如攻坚木”、“善待问者,如撞钟”。

《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以及陆九渊、朱熹等无不强调学习中的的“疑”和“问”的重要性,如朱熹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二)发现式教学理念
发现式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验证假设等步骤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

实施”问•学”型教学模式,能够落实新课程所倡
导的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脑科学理论
科学家用示综原子研究发现,当遇到新问题需要进行创新思考时,示踪原子的密集区恰好在人脑右半球,这说明“右脑”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源地。

实施“问•学”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流程图
(一)模式内涵
所谓“三问三学”,简单来说就是“三问”和“三学”的有机融合。

“三问”是课前提问、课中探问、课后生问;“三学”是课前预学、课中互学、课后拓学。

在时空上,问与学贯穿在课前、课中与课后,在逻辑上,问与学形成互补机制;在策略上,问与学形成互动机制。

(二)流程图
“三问三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

其流程图如下:
1.课前:提问与预习
把质疑放在课前的预习中,这是”问•学”型教学模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生课前提
问思维的“深度”决定课堂教学的起点的“高度”。

(1)做中生疑
课前,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在不理解处做批注,再尝试做教材上的练习,然后把不理解的内容和练习中的困难写在“问学本”上。

(2)图式导疑
运用“问题图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并写在“问学本”上。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甚至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问题图式”。

例如语文学科的阅读课,可以对课文标题提问,对文本的“空白处”提问、对文本的“内部矛盾”提问、对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矛盾处提问,对文本特殊的表达方式提问,此“五问”便构成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问题图式”;又如数学学科,可以对主题图(情境图)提问、对算理算法提问、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区别提问、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问、对问题的变式提问,此“五问”构成数学学科的“问题图式”。

(3)梳理定疑
学生个人课前提出问题后,还要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合并同类问题”,淘汰没有价值的问题,形成小组学习的“问题群”,写在小组“问学本”上,准备上课时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2.课中:探究与合作
课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合作小组为形式组织活动,包括“筛选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三个环节。

教学过程是由“三个环节”的循环构成的一系列连续的探究活动所组成。

(1)筛选问题
上课伊始,各学习小组指派同学交流本小组“问学本”上的问题。

在交流的过程中,后面的小组不重复前面小组所提的问题。

再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问题。

选择问题的基本依据是“以学科的问题为取向”,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分类),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补充)”。

(2)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的类型及学科的特征,设计和组织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常用的学习活动有“主题—讨论”、“情感—体验”、“实验-发现”、“假设—验证”等。

(3)展示成果
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各小组把问题的探究过程向全班同学展示。

展示完毕后,可以进行小组间的互评和小组内的自评。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3.课后:生成与拓展
“三问三学“教学模式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

“带着问题来”,指的是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和课中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某一学科中的问题,是通过师生共同筛选确定的。

但是受知识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宽度(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和深度(对知识本质的思考)是有限的。

因而,教师可以运用“引发认知冲突”、“利用文本空白和矛盾”等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课后生成新的问题,进行“深度学习”。

但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某一学科中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需要进行“课外思维拓展”。

课题组顾问:叶显发
执笔人:杨旸
校订:马勇
2014年5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