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料实验
第九章 混料试验设计
二、单形混料设计
1、单形混料设计的定义及特点 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中,单纯形格子设计是最 早出现的,是Scheffe于1958年提出的。它是 混料试验设计中最基本的方法,其它一些方法 都要用到单纯形格子设计。
在混料问题中,各分量 xi (i=1, 2, „ , p) 的变化范围受混料条件式 p (1)的制约。在几何上,称 xi 1 i 1 为p维平面,而(x1, x2, „, xp)为p 维平面上点的坐标。在p维平面上满足
2、特点 混料试验设计,不同于以前所介绍的各种试验 设计。混料试验设计的试验指标只与每种成分 的含量有关,而与混料的总量无关,且每种成 分的比例必须是非负的,且在0~1之间变化, 各种成分的含量之和必须等于1(即100%)。 也就是说,各种成分不能完全自由地变化,受 到一定条件的约束。
设:y为试验指标,x是第i种成分的含量, 则混料问题的约束条件,即混料条件为:
0 x1 , x2 ,, x p 1
的区域构成一个图形称为单形(或单 纯形)。
单形上的点,若其p个坐标中有一个坐标 xi=1 , 而其余的p-1个坐标xj=0(j≠i), 则这种点称为 单形的顶点。因此,在p因子混料试验中,单 形的顶点有p个。 例如,p=3时,单形的三个顶点为(1,0,0)、 (0,1,0)和(0,0,1)。所以单型的图形 为一等边三角形。
3、单形格子混料设计 3.1、单纯形格子设计法 对于由混料条件式(1)构成的正规单(纯) 形因素空间,当采用式(5)、式(6)等完全 型规范多项式回归模型时,试验点可以取在正 规单(纯)形格子点上,构成单(纯)形格子 设计。
对于三因素(p=3时)的格子点集,其单形是 一个高为1的等边三角形,它的三个顶点的全 体称为一阶格子点集,记为{3,1},如图。
23 混料设计
Page 18 SAQM
9
设定等值线图
Stat>DOE>Mixture Designs> Contour/Surface Plots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SAQM) 版权所有
Page 19 SAQM
等值线图
Mixture Contour Plot of Acceptance (component amounts) Neroli 1
因子水平
不能被单独选择,而是:
xi ≥ 0,i =1,2,....q
q
∑xi = x1 + x2 +...+ xq =1
i =1
推断范围
对于三个分量,最可行的混料实验范围是三角形,每个顶点是相应的纯配 方,也就是说,顶点是由100%的单一分量组成,而边线则是二元配方。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SAQM) 版权所有
推断范围对于三个分量最可行的混料实验范围是三角形每个顶点是相应的纯配方也就是说顶点是由100的单一分量组成而边线则是二元配方
23 混料设计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SAQM) 版权所有
Page 1 SAQM
关于这个模块…
有许多设计它们关注的响应变量是一个用公式表达的不同成分 的比例函数。这种特殊类型的响应曲面设计称为混料设计。
6
单纯形质心案例 文档 = Deodoriz.mtw
我们正在确定草本配方的家用除臭剂中各种成分的比率在气味上如何影响 产品的接受程度 。
有三种成分: 橙花油(neroli oil) 玫瑰花油(rose oil) 红桔油(tangerine oil)
根据设计点,10种配方被混合和检验。
响应度量(接受程度)是每种配方的 5 个接受程度分数的平均值。
混料实验
新灰分 残差图
正态概率图
99
与拟合值
方差膨 项 系数 系数标准误 T P 胀因子 A 0.465642 0.002189 * * 1.964 B 0.460533 0.002189 * * 1.964
百分比
90 50 10
1 -0.004
-0.002
0.000 残差
0.002
0.004
残差
0.001 0.000 -0.001 -0.002 -0.003
单形重心设计的试验点为1到P个顶点的重心,顶点本身就是重心,两个顶点 的重心是它们连线的中点,三个顶点的重心是它们组成正三角形的中心,……, P个顶点的重心就是该单形的中心。
这些试验点的坐标不依赖于d,通常我们选用饱和设计。在d=1或2时,单形 重心设计与单形格子是设计一致的,但是d>2后就不相同了。
频率
B*C 0.006821 0.010089 0.68 0.536 1.982
2
1
S = 0.00226981 PRESS = 0.000435816
0 -0.003 -0.002 -0.001 0.000 0.001 0.002
R-Sq = 64.31% R-Sq(预测) = 0.00% R-Sq(调整) =
混料实验设计与分析
混料实验简介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研究一些配方配比实验问题。这种问题经常出现在 橡胶、化工、制药、冶金、食品等课题中。这里所说的混料是指由若干不同成分 的元素混合成一种新的物品。组成混料的各种成文称为混料成分或分量,也就是 混料试验中的因子。
由不同成分组成的钢、铁、铝、药方、饲料以及燃料等都是混料,某些分配 问题,如企业的材料、资金、设备、人员等的分配也属于混料问题。
沥青混料密度试验
第三节沥青混料密度试验一、沥青混合料密度和测定方法1.沥青混合料密度基本概念密度是在一定条件下测量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为t/m3或g/cm3,通常以ρ表示。
相对密度是所测定的各种密度与同温度下水的密度的比值,以γ表示,为无量纲。
对沥青这样的匀质材料,材料嫩不没有孔隙,测定的密度只有一种。
但对沥青混合料这样复合材料,由于材料状态及测定条件的不同,计算用体积所考虑的集料内部的空隙及集料与集料之间的间隙(空隙)情况不同,计算的密度也就不同,图7-2表示了几种典型情况。
图7-2 几种材料的典型组成情况a)矿粉; b)单颗粒碎石; c)集料混合料; d)沥青混合料各种不同密度的基本意义如下。
(1)真实密度:规定条件下,材料单位真实体积(不包括任何孔隙和空隙)的质量,也叫真密度。
(2)毛体积密度:规定条件,材料单位毛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开口及闭口空隙)的质量。
当质量以干燥质量(烘干或空气干燥)为准时,称表毛体积密度,简称毛体积密度。
当质量以表干质量(饱和面干,包括开口孔隙中的水)为准时,称表干体积密度,也叫表干密度。
(3)表现密度:规定条件下,材料单位表现体积(包括材料实体、闭口孔隙,但不包括开口孔隙)的质量,也叫视密度。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如图7-2d)所示,它包括6部分:①各种矿料的矿质集料(按磨成粉的无空隙状态考虑);②沥青(都充填在集料之间的间隙中,只裹覆在矿料表面,假定不被集料吸收);③集料自身的闭孔隙;④集料本身的开孔隙(在混合料中基本上已经被沥青封闭成闭孔隙);⑤被沥青裹覆的矿料与矿料之间的空隙(包括开口的与闭口的);⑥试件表面由于与试模接触得不到正常击实产生的表面凹陷。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中质量相当于所有矿料的烘干质量(集料是加热后拌和的),加上沥青质量,这个数是一定的。
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密度实际上是测所定的体积的含义不同而已。
沥青混合料体积各部分空隙或孔隙的比例将因矿料级配、沥青用量、压实程度而不同。
正交试验理论
王元 1994 年 2 月
前
言
均匀设计是 1978 年王元教授和我共同提出的,10 多年来,均匀设计在理论上 有了不少新的发展,如各种均匀性度量的探讨,拉丁方均匀设计的提出将均匀设计 用于配方设计而产生的配方均匀设计,特别地,最近我们又发现了一批奇数的均匀 设计表,它们比原来的表均匀性有显著地改善,这些表和它们的均匀表都已收集在 本书的附录中,由于实际的需要,利用拟水平的技术可以产生有混合水平的均匀设 计表,本书也给出了不少这一类的设计表,并列出它们的均匀度,此外,本书给出 了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的比较。 本书是一本普及教材,目的是向广大科技工作者介绍均匀设计的原理,方法和 应用,读者并不需要具备高深的数学和统计知识,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学会已经研 制了有关软件和教学录象带,方便使用者有效地使用均匀设计,特别是数据分析方 面,该软件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比本书的材料更为丰富,本书也可作为大学和研究 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试验设计的重要性,正交设计和如何使用均匀设计 来设计试验。第二章首先对回归分析作了简单的介绍,随后介绍均匀设计的数据分 析,工艺条件的优化。第三章介绍均匀设计表的构造,使用表的构造,均匀度准则, 以及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的比较。第四章讨论配方设计,首先介绍文献中推荐的三 种配方设计方法,然后给出配方均匀设计,有约束配方均匀设计,最后给出均匀设 计在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在编写这本讲义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教授给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并为本 书写了精彩的序言,没有华一王(华罗庚王元)当年开创性的工作,就不可能有均 匀设计。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三院张建舟高级工程师, 东北制药总厂张承恩高级工程师,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张学中研究员给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 我的学生李润泽和张金廷同志协助我整理和打印,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本书是利用春节假期匆匆赶出来的,难免有错误或不 恰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方开泰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香港浸会大学 1994 年 2 月
液体混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液体混合物的制备方法。
2. 掌握液体混合物的搅拌、混合均匀和分离技术。
3. 了解不同液体混合物的性质及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液体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液体混合而成的物质。
通过搅拌、混合均匀等操作,可以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体系。
本实验采用搅拌法进行液体混合物的制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水、酒精、丙酮、苯、乙醚等液体。
2.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天平、酒精灯、滤纸、漏斗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合物的制备(1)称取适量的水、酒精、丙酮、苯、乙醚等液体,分别倒入烧杯中。
(2)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液体,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2. 混合物的搅拌(1)将混合均匀的液体倒入另一个烧杯中。
(2)用玻璃棒搅拌液体,观察搅拌过程中液体的变化。
3. 混合物的分离(1)将混合均匀的液体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
(2)观察过滤后的液体,记录其颜色、透明度等性质。
4. 混合物的性质测试(1)观察混合物的颜色、气味、粘度等性质。
(2)测试混合物的密度、沸点等物理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混合物的颜色:无明显颜色变化。
(2)混合物的气味:无明显气味变化。
(3)混合物的粘度:无明显粘度变化。
(4)混合物的密度:约为0.78 g/cm³。
(5)混合物的沸点:约为78℃。
2. 结果分析(1)本实验制备的液体混合物颜色、气味、粘度等性质无明显变化,说明各组分充分混合,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体系。
(2)混合物的密度和沸点与各组分性质相符,表明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搅拌法可以制备均一、稳定的液体混合物。
2. 液体混合物的性质与各组分性质相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避免液体溅出或挥发。
2. 称取液体时,注意准确称量,避免误差。
3. 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持实验室卫生。
混料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混料罐在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料罐用于将多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满足生产需求。
为了确保混料罐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本实验旨在通过PLC控制混料罐的液位,实现自动化混料过程。
二、实验目的1. 熟悉PLC编程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液位控制技巧。
3. 了解传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4. 掌握混料罐的自动化控制流程。
三、实验器材1. 混料罐:容量为500L,罐体材质为不锈钢。
2. PLC控制器:型号为S7-200。
3. 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进料泵、出料泵、混料泵。
4. 电源:交流电源、直流电源。
5. 接线工具:导线、插头、插座等。
四、实验步骤1. 确认混料罐、PLC控制器、传感器等设备正常。
2. 将传感器安装在混料罐内,分别检测高、中、低液位。
3. 将进料泵、出料泵、混料泵连接到PLC控制器,并设置相应的I/O端口。
4. 编写PLC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进入PLC程序,先开启进料泵1;- 当低液位报警时,关闭出料泵,开启进料泵1;- 当中液位报警时,关闭进料泵1,开启进料泵2;- 当高液位报警时,关闭进料泵2,开启混料泵;- 3秒后,关闭混料泵,开启出料泵;- 运行PLC程序,进入Windows系统,运行PLC辅助程序,点击混料罐图标,观察结果。
5. 退出程序:在出料时,将PLC运行、停止开关至STOP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PLC控制混料罐的液位,实现了自动化混料过程。
2. 在低液位报警时,进料泵1开启,保证了罐内液位不会过低;在中液位报警时,进料泵2开启,进一步提高了混料效率;在高液位报警时,混料泵开启,确保了混料均匀。
3. 3秒后关闭混料泵,开启出料泵,实现了出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4. 实验结果表明,PLC控制混料罐的液位是可行的,且能够提高混料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了PLC编程原理及方法,掌握了液位控制技巧。
配方实验设计
配方试验设计配方试验设计配方配比问题是工业生产及科学试验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在化工、医药、食品、材料等工业领域,许多产品都是由多种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加工而成,这类产品的质量指标只与各组分的百分比有关,而与混料总量无关。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试验者要通过试验得出各种成分比例与指标的关系,以确定最佳的产品配方。
配方试验设计又称混料试验设计,其目的就是合理地选择少量的试验点,通过一些不同配比的试验,得到试验指标与成分百分比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进一步探讨组成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内在规律。
配方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单纯形格子点的设计,单纯形重心设计,配方均匀设计。
1 配方试验设计的约束条件在配方试验或混料试验中,如果用y 表示试验指标,X 1,X 2,...,X m 表示配方中m 中组分各占的百分比,显然每个组分的比例必须都是非负的,而且它们的总和必须为1,所以混料约束条件可以表示为()1...,,...,2,1021=+++=≥m j x x x m j x (1-1)如果产品含有三种成分,其比例分别为x 1、x 2、x 3,则试验指标y 与x 1、x 2、x 3之间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2333222221113223311321123322110ˆx b x b x b x x b x x b x x b x b x b x b b y +++++++++= (1-2) 由于()()()()21323312223212132100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b b --=--=--=++= 整理可得322331132112332211ˆx x b x x b x x b x b x b x b y+++++= (1-3) 回归方程没有了常数项和二次项,只有一次项和交互项。
又由于 2131x x x --= ,所以上述回归方程还可以表示如下22222111211222110ˆx b x b x x b x b x b b y+++++= (1-4)可见,在配方试验中,试验因素为各组分的百分比,而且是无印次的,这些因素一般是不独立的,所以往往不能直接使用前面介绍的用于独立变量的试验设方法。
实验一聚合物复合材料共混实验
实验一聚合物复合材料共混实验聚合物复合材料共混综合实验包括以下子实验:聚合物复合材料共混实验、聚合物复合材料注射成形实验、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
实验1.1 聚合物复合材料共混实验一、实验目的利用混炼设备完成不同聚合物材料的共混改性,掌握积木式平行混炼型双螺杆挤出机以及转矩流变仪的基本结构组成;熟悉工艺参数对聚合物共混的影响;了解积木式平行混炼型双螺杆常用的组合形式;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实验设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组、转矩流变仪、鼓风干燥箱、加料勺、台秤和天平等。
实验材料:由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分子中丁二烯段不饱和双键经过选择加氢获得的热塑性弹性体SEBS、白油、聚丙烯(PP)、抗氧剂1010等。
三、实验操作步骤(一)双螺杆挤出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 预混合:将要SEBS和白油按照质量比1:1预先混合,均匀混合后放置24h以上,使SEBS在白油中充分溶胀,得到O-SEBS;将O-SEBS、PP、抗氧剂1010等按照比例依次称取,放入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备用。
2. 开机前检查:开机前检查齿轮箱上油标,观看齿轮油是否不足,一般在油标中间为宜。
检查软水水箱(注:冷却水)水位,一般不宜高出进水口。
在冷却水槽中放入足够的冷却水。
3. 平行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开机前设置:打开电源,设定螺杆不同区域的温度,物料不同,所需温度不同。
SEBS/PP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螺杆温度范围为175~200℃。
按温度表上“”、“”键,可升高和降低设定温度。
设定完毕,打开“水泵开关”,待温度到达设定温度20~30min后方可开机。
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料斗中。
4. 开机:旋转“油泵开关”并确认油泵是否工作,油压一般在(0.1~0.2MPa);起动切粒机开关(注:空切时,一般调至150~200r/min),起动吹干机;按下“主机启动”开关,检查“主机指示”绿灯是否灯亮,如绿灯已亮,表示主机已通电,然后按下“喂料启动”开关。
论文稿YG硬质合金生产工艺研究混料
THANKS
2
混料工艺对硬质合金的性能、质量和生产效率 具有重要影响。
3
现有的混料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混料不均 、生产效率低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硬质合金生产工艺中的混料技术,包括混料原理、混料设备、混料工艺参数等。
研究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混料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混料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和不同 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对于混料技术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特别是在混 料技术的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
建议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混料技术的研究和 应用,并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
阐述。
通过实验验证了新型混料装置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并对比了不同混料技术的效果和优劣性。
混料技术在硬质合金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前景
混料技术是硬质合金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 硬质合金工业的发展,对混料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型混料装置的设计和开发,将有助于提高硬质合金的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缺点
硬质合金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而且在使 用过程中存在脆性较大、抗冲击性能较差等问题。
03
混料在硬质合金生产工艺中的作用
混料对硬质合金产品质量的影响
01
混料是硬质合金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 和质量。
02
混料可以促进原料的相互混合,减少成分偏析,使合金具有更
均匀的化学成分和更稳定的物理性能。
混料设计实验
混料设计实验一、引言混料设计,又称混合物设计,是实验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工程等领域。
该设计主要针对由两种或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通过控制不同成分的比例,探索最佳的混合条件,以达到所需的性能或效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混料设计实验在许多领域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在材料科学、制药工业、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等领域。
二、混料设计实验的基本概念混料设计实验的核心在于通过调整多种成分的比例,找到最优的混合比例。
这通常涉及三个主要因素:成分种类、成分比例和混合方式。
在进行混料设计实验时,实验者需要明确实验目标,确定所需探索的成分和比例范围,然后通过适当的实验设计方法来确定实验方案。
三、混料设计实验的实验设计混料设计实验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
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包括全因子设计、部分因子设计、中心复合设计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适用范围,实验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混料设计实验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混料设计实验的重要环节。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确定各成分对混合物性能的影响程度,以及最佳的混合比例。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响应曲面法等。
在分析数据时,需要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MATLAB等,以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混料设计实验的应用领域1.化学工业:在化学工业中,混料设计实验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通过混料设计实验,可以探索不同化学成分的最佳混合比例,从而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例如,在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时,可以通过混料设计实验来优化陶瓷原料的比例,提高陶瓷材料的硬度和耐热性。
2.制药工业:在制药工业中,混料设计实验常用于药物制备和配方优化。
通过混料设计实验,可以找到药物中不同成分的最佳混合比例,提高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
此外,混料设计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药物释放机制,优化药物制剂的释放性能。
六西格玛doe实验设计培训
部分因子实验 在23全因子实验法的基本设计上追加2个因子. 因子数 : 5 实验数= 8次 D=AB E=AC 即ABD=1 ACE=1 BDCE=1 , BD=CE
-1,1
1,1
-1,1
时 间 1,1
-1,-1
1,1
湿度 温度
实验次数= 23 +3 2为水准数,3为因子数,3为中心点数量
追定
为了改善的大概 方向
(线形效果)
主效果和局部 交互作用
所有的主效果 和交互作用 可估计弯曲
输出变量的预测
模型 (曲率效果)
因全阶乘因子实验,实验次数过多,实验较复杂
通常使用2k 两水平全因子实验法(增加中心点后近似可代替3水平因子实验),实验次数大幅减少
2因子实验
未编码
温度
200 300 250 250 200 250 300
中心点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部分因子实验例题 2. Minitab路径: 统计-DOE-因子-分析因子设计 选择输出变量数据列,图形选项勾选正态和4合1图
从两个图中可以看出,显著因子为B D BD E DE五个 (Catalyst Temp Conc三个因子及Catalyst*Temp Conc*Temp两个交互项)
部分因子间关系
所有 因子之间的关系
X与Y的二次关系 X的最优点
分析
改善的粗略方向 (线形效果)
最重要的因素
主效果和局部 交互作用
混料分析报告
混料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混料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评估混料的成分和质量。
混料是一种用于饲养动物的复合饲料,其成分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混料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混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从而对其营养价值和品质进行评估。
2. 方法2.1 样本采集为了进行混料分析,我们共采集了10个来自不同批次的混料样本。
这些样本代表了混料的不同来源和制造批次。
2.2 分析流程我们使用了以下步骤对混料样本进行分析:1.样品研磨:将混料样品研磨成粉末,以便后续分析。
2.湿浸提取:使用适当的溶剂对混料样品进行湿浸提取,以提取其中的溶解性成分。
3.过滤:对提取液进行过滤,以除去杂质和固体颗粒。
4.分析仪器:使用适当的分析仪器对提取液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混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3. 分析结果经过混料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成分含量(%)蛋白质18.5碳水化合物50.2脂肪10.3纤维 5.7矿物质 3.8维生素 2.5从上表可以看出,混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8.5%,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50.2%,脂肪含量为10.3%,纤维含量为5.7%,矿物质含量为3.8%,维生素含量为2.5%。
4. 结论根据混料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混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较低,可能需要增加蛋白质的供应,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2.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动物生长。
3.脂肪含量适中,可以提供适量的能量。
4.纤维含量较低,可能需要增加纤维的供应,以促进动物的消化和健康。
5.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适宜,可以满足动物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需求。
综上所述,该混料在蛋白质和纤维含量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但在能量供给、脂肪含量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配比方面都比较适宜。
5. 建议基于混料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考虑增加混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以满足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可以通过添加动物源性蛋白质或植物源性蛋白质来实现。
2.增加混料中纤维的含量,以促进动物的消化和健康。
四因素五水平的混料设计实验方案
四因素五水平的混料设计实验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四因素五水平混料设计实验方案一、引言在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混料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往往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试验优化设计-第八章(2013)
p
p
p
2 j
z
j 1
p
j
1
ˆ y
b
j 1
p
j
x j bhj xh x j
h j
ˆ a0 a j z j ahj zh z j a jj z y
j 1 j h j 1
p
p
p
2 j
ˆ y
b x b
j j j 1 h j
正交(比率设计) 混料D最优 混料旋转设计
5、追求优良设计
§3 单形重心设计
一、单形:顶点数与坐标空间维数相等的凸图形
正三角形,正四面体形,p 维单形即(p-1)维单纯形。
单形 单纯形 相同点 多维空间的凸图形 多维空间的凸图形 ①顶点数与坐标维 ①顶点数仅比空间 数相等 维数多一
不同点
ns p
第八章 混料回归设计
§1 混料试验
一、混料
定义:是指若干种不同成分的混合或合成。
例:1°材料:由铁、镍、铜和铬四种元素组成的不锈 钢,由镁,硝酸钠、硝酸锶和固定剂组成的闪光剂; 2°食品工业:吃喝; 3°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粘接剂; 4°能源: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燃料;
5°工厂中不同品种,不同合格率的产品总体,不同 型号,不同完好率的设备总体; 6°资金、人员、材料、设备的分配问题。
j i
(x j , N )
(z j , N )
X1
X2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 2 3 4
5
6 7
1 0 0 1 0 0.2 0.6 0 0 1 0.2 0.4 1/2 1/2 0 0.3 0.5 1/2 0 1/2 0.4 0.4 0 1/2 1/2 0.2 0.5 1/3 1/3 1/3 0.27 0.47
混凝土单形重心试验设计法
矿粉,x2
煤灰,x3
矿粉,x2
煤灰,x3 矿粉,x2
煤灰,x3
Page27
目录
介绍及概念 单形格子设计 单形重心设计 带下界的设计 应用举例说明 误差分析(略)
Page28
单形重心设计的试验点为1到p个顶点的重心,顶点本身就是重心,两个 顶点的重心是它们连线的中点,三个顶点的重心是它们组成正三角形的 中心,……,p个顶点的重心就是该单形的中心。
Page10
Page11
Page12
Page13
目录
介绍及概念 单形格子设计 单形重心设计 带下界的设计 应用举例说明 误差分析(略)
Page25
Page26
对上面三式作三角坐标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各组分对强度的贡献。从图 中求出x1,x2,x3坐标,再利用编码矩阵即可换算出实际各组分比例。另外, 从3d与28d、180d对比,说明前期是水泥、矿粉对强度贡献大,后期煤 灰贡献逐渐超过矿粉。
3d 水泥,x1
28d 水泥,x1
180d 水泥,x1
单形格子设计是Scheffé提出的一种混料设计。M{p,d}的单形格子设计, 为d阶格子设计,它将单形的边划分成d等份,在等分点做与其它边平行 的直线,形成许多格子,故名单形格子设计。 p=1,为点;p=2,为线段;p=3,为三角形;p=4,为四面体;p=5,为 超四面体…… 举例:p=3,一阶、二阶和三阶单形格子设计的点分布图。
Page14
下界约束条件下的单形重心设计
a3x1
a2 z1
age15
a3x1
a2 a3 z1
1-(a2+a3) z2
x2
Page16
a1 x3
解决配方问题的DOE高手
解决配方问题的DOE高手_混料设计(Mixture Design)(DOE系列之七)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需要研究一些配方(或称为配比)的实验问题,这种问题常常出现在冶金、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中。
例如,不锈钢是由铁、镍、铜和铬4种元素组成;闪光剂由镁、硝酸钠、硝酸锶及固定剂组成;复合燃料、复合塑料、混纺纤维、混凝土、粘接剂、药片、饲料等都是由多种成分按相应比率制作而成,等等。
这些产品都可以被统称为混料(Mixture),组成混料的各种成分可以被称为混料成分或分量,同时它们也是混料实验中的因子(Factor)。
它们的比例关系对产品的最终质量特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时候,如果我们要用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的话,会发现两个与众不同的特征。
一是通常人们关心的是各种分量的比例而不是其绝对数值,二是所有分量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约束条件,即总和一定为1或其他常数。
这两个与众不同的特征使得此类实验设计的研究方法与此前我们讨论过的所有实验设计类型都有明显的区别,直接应用以往的实验设计方法显得颇为牵强,所得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也将大打折扣。
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事实上,对于这种分量之和总是为一定常量的实验设计,我们常常会请一位精于此道DOE高手——混料设计(Mixture Design)来帮忙。
本期的DOE系列连载就将具体介绍混料设计的原理与应用。
同样,混料设计的实施在专业统计分析软件JMP的支持帮助下,变得轻而易举,在本期案例中我们将继续以JMP作为该DOE方法实施的载体。
一般来说,混料设计中的混料成分至少有3种,它们之间的约束特征可以用图-1来形象地表示。
也就是说,所有的实验点均落在一个特定三角形平面上,而不是以往的一个立方体内。
这个现象进一步地提示我们可以利用“三线坐标系”巧妙又直观地揭示混料设计中各分量的组成状况。
其原理来源于平面几何中的有关知识:等边三角形内的任何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之和等于该三角形的高。
如果设三角形的高为1,则任何一点的坐标就可以用其到三个对边的距离来表示。
实验11混料实验
实验11 混料罐实验硬件装置
一、混料罐装置如图所示
INPUT 00接高液位报警(HLS1)
INPUT 01接中液位报警(HLS2)
INPUT 02接低液位报警(HLS3)
INPUT 03接启动开关(P02)
OUTPUT 00接进料泵1(HL1)
OUTPUT 01接进料泵2(HL2)
OUTPUT 02接搅拌泵(HL3)
OUTPUT 03接出料泵(HL4)
二、硬件电路中提供液位传感器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实验箱设置了3个液位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直接用于高液位报警(HLS1)、中液位报警(HLS2)、低液位报警(HLS3)。
三、编程要求
按下启动开关P02,进料泵1打开,低液位传感器报警;
材料1经进料管1进入混料罐;直到中液位报警,进料泵1关闭,进料泵2打开,材料2经进料管2进入混料罐;直到高液位报警,进料泵2关闭,搅拌泵打开,搅拌3秒后,关闭搅拌泵;出料泵打开,为了方便出料,搅拌泵打开,搅拌1秒;直到低液位传感器报警,出料泵关闭;进料泵1打开,材料1经进料管1进入混料罐,进入新的一轮混料,如此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 2 3 4 5 6 7 观 测值 顺序 8 9 10
来源 自由度 Seq SS Adj SS Adj MS F P 回归 5 0.000037 0.000037 0.000007 1.44 0.372 线性 2 0.000022 0.000017 0.000008 1.64 0.302 二次 3 0.000015 0.000015 0.000005 0.95 0.495 A*B 1 0.000011 0.000011 0.000011 2.16 0.215 A*C 1 0.000001 0.000001 0.000001 0.24 0.649 B*C 1 0.000002 0.000002 0.000002 0.46 0.536 残差误差 4 0.000021 0.000021 0.000005 合计 9 0.000058
y f ( x1 , x2 ,, x p )
N (0, 2 )
ˆ f ( x1 , x2 , , x p )为响应函数,其图形也称为响应曲面,当响应函数中的 称 y 未知参数用估计值代替后便得到回归方程,也称响应曲面方程。 由于 f ( x1, x2 ,, x p ) 形式往往是未知的,通常用 x1 , x2 ,, x p 的一个d 次多项式表示,此时一个混料试验由因子数p与响应多项式的次数d来确定,以后 用M{p,d}表示一个混料试验。
步骤二:选择设计类型“单纯型质心法”---进入设计选择“公国轴点增强设 计”,选择整个设计的仿形数为1,确定后得到混料设计表格
标准序 1 8
运行序 1 2选择ຫໍສະໝຸດ 料设计方法选择混料成分数量
不选择通过轴 点增强设计, 为7个点,七 次实验
选择通过轴点 增强设计,多 了3个-1点, 10个点10次 实验
选择好实验设计后点确认,出现实验设计表格,共10次实验,将A B C 分成各10 份,操作人员按照A B C的百分比进行混料,然后测出每次实验的灰分填入“新 灰分”对应表格中。
M{3,2}
M{3,3}
一般来讲,单形格子设计M{p,d} 共有
d Cp d 1
个试验点,有如下几个特点:
1)每个M {p,d}设计的试验次数恰好等于响应函数中未知参数个数,即此为饱和 设计。其试验点对称地排列在单形上,构成单形的一个格子。 2)试验点的分量与模型的次数d有关,每一成分xi的取值为 1/d的倍数,即只能 取0,1/d,2/d,…,(d -1)/d,1,并且在设计中因子成分量的各种配合都要用到。 3)方程中的二次项 xixj ,不能理解为xi与xj的交互作用,因为它们受到约束条件 的限制。 注意:这里各xi可以看成是类似于回归设计中一种编码值。
当有四个混料成分的时候,设P 是该三角形的一个内点,定义P到边X2X3的距 离为x1,到边X1X3的距离为 x2,到边X1X2的距离为x3,此时三个距离之和恰为 该正三角形的高 X1+X2+X3+X4=1 见图b
上图只是有三个有混料成分,四个混料成分的示意图,五个以上则无直观图形 了。以下我们将混料成分个数记为p(或称为p维),对于涉及及分析将对一般的p值 来讨论,但仍然以三个混料成分的图来作为示意。
混料实验设计与分析
混料实验简介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研究一些配方配比实验问题。这种问题经常出现在 橡胶、化工、制药、冶金、食品等课题中。这里所说的混料是指由若干不同成分 的元素混合成一种新的物品。组成混料的各种成文称为混料成分或分量,也就是 混料试验中的因子。 由不同成分组成的钢、铁、铝、药方、饲料以及燃料等都是混料,某些分配 问题,如企业的材料、资金、设备、人员等的分配也属于混料问题。 混料实验就是通过实物实验或者非实物的实验,考察各种混料成分与实验指 标之间的关系。例如,人们吃的糕点是将面粉、水、油、糖发酵以及某些香料混 合后经过烘烤制成的,考察这些成分对糕点的柔软性、口味等实验指标的影响所 进行的实验就是混料实验。注意,混料实验的混料成分至少应有三种,并且混料 成分中的不变成分不应该作为混料成分。 这里我们关心的是各中混料成分的比例,而不是其绝对值;而且显然所有分 量的比例之和总是为1。 为了更直观显示各分量的组成情况,引入“三线坐标系”,其原理是:平面 几何的知识告诉我们,等边三角形内的任何一点,到三个边的距离(垂线)的和 等于该三角形的高
试验设计方法 1、单形格子设计 单形格子设计是Scheffe提出的一种混料设计,它奠定了混料设计的基础。 M{p,d}的单形格子设计,为d阶格子设计,它将单形的边划分成d等份,在等分 点做与其它边平行的直线,形成许多格子,故名单形格子设计。 如:p=3,一阶、二阶和三阶单形格子设计的点分布图。
M{3,1}
百分比
新灰分 残差图
正态概率图
99 90 50 10 1 -0.004 -0.002 0.000 残差 0.002 0.004 0.001 0.000
与拟合值
残差
-0.001 -0.002 -0.003 0.460 0.462 0.464 拟合 值 0.466
直方图
4 0.001 3 0.000
与顺序
2、单形重心设计 在M{p,d}单形格子设计中,当d>2时某些混料设计中格子点的非零坐标并不相 等,这种非对称性会使某些点对回归系数的估计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改进这一点, Scheffe提出了一种只考虑有相等非零坐标的单形重心设计。 单形重心设计的试验点为1到P个顶点的重心,顶点本身就是重心,两个顶点 的重心是它们连线的中点,三个顶点的重心是它们组成正三角形的中心,……, P个顶点的重心就是该单形的中心。 这些试验点的坐标不依赖于d,通常我们选用饱和设计。在d=1或2时,单形 重心设计与单形格子是设计一致的,但是d>2后就不相同了。 譬如p=3时,M{3,3}单形重心设计共做2p-1=7次试验,试验点如下:
可以上网搜索下载minitab16,这个是中文版!!!
以下是与研发部一同进行的混料实验的验证实验
选取A B C三种面粉,经过混料实验,使得D面粉的白度达到75.8 A:特精 白度76.2;B:上白 白度71.7 C:富强 白度74.7 D:高精 实验目的:A B C 三种面粉如何搭配比例能够达到 高精的白度75.8 步骤一:进入minitab选择创建混料设计
频率
残差
-0.003 -0.002 -0.001 0.000 0.001 残差 0.002
2 1
-0.001 -0.002 -0.003
S = 0.00226981 PRESS = 0.000435816 R-Sq = 64.31% R-Sq(预测) = 0.00% R-Sq(调整) = 19.71% 对于 新灰分 的方差分析(分量比率)
C的灰分,选取的3种面粉灰分应该与要达到的灰分差距不要太大,也就是说要选 取对结果影响最大的3种面粉来做混料实验)
路径:统计---DOE---混料---创建混料设计
在创建混料设计里有3种混料设计方法可以选择,这里我们选择使用单纯型质心 法,混料成分为3种,然后进入设计。 设计内有“通过轴点增强设计”选项,如果选择,则在轴点增加实验次数,另有 “整个设计的仿形数”,这是整体实验重复的次数,“所选点类型的仿形数”是 选择某个点进行重复实验的次数。本例子选择通过轴点增强设计,整个设计的仿 形数为1的实验设计
下面来看下如何用优化器优化混料实验结果,如何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也就是 说如何将A B C三种面粉按照比例混料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灰分0.462-0.466,而 且中心值在0.464.
将新灰分选如右面空白处, 然后点击设置
在下限填入我们想要要的0.462, 望目填入我们理想的中心点 0.464,下限填入0.466,然后确 定,就会出现我们想要的结果, A粉添加0.3333 B粉添加0.5179 C粉添加0.1488就会得到我们想 要的 灰分0.464.拉动红色的线可 以改变新灰分Y的数值。
0.3 z1 ,0.4 z2 ,0.1 z3
一个有约束的混料设计的 各成分受到除下界约束之 外的其它约束限制,称为 有其它约束的混料设计, 这里就不做讲述了。
****如何用minitab做混料实验**** 例子:生产一种新类型的面粉,灰分要求达到0.462-0.466,中心控制在0.464, 设计一个用3种面粉来混合的混料时间,3种面粉分别为A B C ,(首先测出A B
设P 是该三角形的一个内点,定义P到边X2X3的距离为x1, 到边X1X3的距离为 x2,到边X1X2的距离为x3,此时三 个距离之和恰为该正三角形的高
当有三个混料成分的时候,设P 是该三角形的一个内点,定义P到边X2X3的距 离为x1,到边X1X3的距离为 x2,到边X1X2的距离为x3,此时三个距离之和恰为 该正三角形的高 X1+X2+X3=1 见图a
若要建立M{3,2}单形重心设计,那么可以省略第七号试验,只进行六次试验,这 时与单形格子设计就相同了。
3、有约束的混料设计 在一些混料问题中,各个因子除了受到混料条件之外,通常还要受到其它约束条 件的限制。通常,约束条件包含因子本身的上、下界限制和因子之间的相互约束。
从试验设计角度来讲,只受下界约束的混料设计的因子空间同普通的混料设计一 样,仍为单形内的一个小单形;而受其它的约束的混料设计的因子空间却为单形 内的一个不规则的凸多面体,所以,有约束的混料设计可以分为有下界约束的混 料设计和其它约束的混料设计。 有下界约束的混料设计的因子空间仍然为一个小单形,与无下界限制时的单形 相似,并且是这个单形内的一个小单形。 如3种有下界约束的混料成分,其混料问题的因子空间如下,约束:
从数据分析来看A B C 以及A*B ,A*C ,B*C 对新灰分的影响都不是显著项(看P值,P 值如果小于0.05说明显著,在看R-sq,小 于85%说明模型不好),由于此例子不是 真是数据,但为了能够说明问题,继续进 行下个步骤,如果在真是的实验中发生此 数据现象,说明实验设计不成功,或者实 验操作出现问题,或者混料成分选取失误, 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