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与枢纽第三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编组站及枢纽设备布置

(20学时)

重点内容:

1.编组站主要作业、主要设备及布置图类型。

2.单向横列式、纵列式、混合式及双向纵列式、混合式编组站图型的分析方法、图型特点和适用条件。

3.驼峰的分类、组成及自动化。

4.驼峰峰高计算的方法。

5.高速和重载铁路站场布置特点

6.各种铁路枢纽布置图的特点和枢纽内的专业车站(客运站、货运站)的作业特点。

第四章编组站

第一节编组站概述(2学时)

一、编组站的主要作业及设备

(一)编组站主要作业

1.改编货物列车作业

2.无调中转列车作业

3.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除进行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的作业外,还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列车运行方向或进行成组甩挂等少量调车作业。

4.本站作业车的作业

5.机务作业:包括机车出段、入段、段内整备及检修作业。

6.车辆检修作业

包括列车技术检查及不摘车的经常维修、摘车的经常维修、货车的段修等三类。

7.其他作业

(1)客运作业

(2)货运作业

(3)军运列车供应作业

(二)编组站主要设备

1.调车设备

是编组站的核心设备,包括调车驼峰、调车场、牵出线等部分。

2.行车设备

即接发货物列车的到发线。

3.机务设备

编组站一般均设机务段,且规模比较大。

4.车辆设备

包括列检所,站修所和车辆段。

5.货运设备

6.其他设备

(1)客运设备

(2)站内外连接线路设备

信联闭、通信和照明的设备。

二、编组站的分类

(一)路网性编组站

位于路网、枢纽地区的重要地点,是承担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大量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的大

型编组站。

(二)区域性编组站

一般位于铁路干线交会的重要地点,是承担较多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较多的直通和技术直达列车的大中型编组站。

(三)地方性编组站

一般是位于铁路干支线交汇、铁路枢纽地区或大宗车流集散的港口、工业区,承担中转、地方车流改编作业的中小型编组站。

第二节编组站图型(4学时)

1.按照调车设备的套数及调车驼峰方向分类

(1)单向编组站,只有一个调车场,上、下行合用一套调车设备(包括驼峰、调车场、牵出线) ,其驼峰溜车方向一般顺主要改编车流运行方向(也称顺向)。

(2)双向编组站,有两个调车场,上、下行各有一套调车设备。一般情况下,两系统的调车驼峰应朝向各自的上行和下行调车方向。

2.按照每一套系统内车场的相互位置和数目分类

(1)横列式编组站,上、下行到发场与调车场并列配置。

(2)纵列式编组站,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等主要车场顺序纵向排列。

(3)混合式编组站,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出发场与调车场并(横)列。

我国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类型,归纳起来有下列六种:单向横列式、单向混合式、单向纵列式、双向纵列式、双向混合式、双向横列式。

现介绍五种编组站图型:

一、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图型

(一)设备相互位置

1.上、下行到发场并列在共用调车场的两侧,上下行共用一套调车设备,这是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图型的基本特征。

2.正线外包,并分别与各方向的到发场相连通,消除了横列式区段站图型的客、货交叉,避免了站内调车作业干扰正线。

3.办理上、下行无调中转列车的通过车场,设在各自到发场外侧,无调中转货物列车使用到发场外侧靠正线的股道作业,改编列车则使用到发场内侧靠近调车场的股道。车列解编或转线作业,不影响无调中转列车的接发作业。这样增加机动性,减少交叉,减少定员节省开支。

4.机务段设在接发列车较多方向的到发场出口咽喉处,以方便该方向列车本务机车及时出入段,另一方向列车的本务机车经机走线由机务段另一端出入段。这样,可减少机车出入段与其它作业进路的交叉干扰,并使各方向机车在站内的总走行距离最小。

5.车辆段一般设在调车场尾部附近的适当地点,以方便取送检修车。站修所一般应设在调车场外侧的线路上。

6.调车场两端各设两条牵出线,驼峰的位置根据主要改编车流方向及进一步发展条件确定。为了改编车列转场,两到发场和调车场之间铺设4条连接线。

(二)作业进路

1.无调中转列车和改编列车在站内作业流程。见教材128页图9-2。由图可见,上、下行无调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方便,在站内走行距离短。由于调车场和上、下行到发场并列布置,因此,任何一个方向的改编车辆在站内都有折返走行,走行距离相当于车站长度的两倍,从而增加了车辆在站内的停留时间,而且在车列转线时,驼峰(或牵出线)作业中断,影响车站解编能力。

2.上行到发场两端咽喉区作业进路。该车场靠机务段一端出场咽喉,作业比较繁忙,而且解体车列的牵出线以及本务机车出人段与到发场内侧股道的自编列车出发进路间彼此有交叉干扰。

上行到发场出场咽喉一般应有三条平行进路:

(1)部分列车出发进路。

(2)本务机车出(入)段。

(3)解体车列的转线作业。

上行到发场进场咽喉一般应保证下列两条平行进路:

(1)列车到达进路。

(2)自编车列的转场作业。

3.下行到发场两端咽喉区作业进路。该车场内机车走行线可布置在办理无调中转列车和改编列车的两组线路之间,以便与该场咽喉区进路相配合。这种布置虽然会使机车出入段与改编列车进路有交叉,但可以避免与解体车列的牵出转线作业相互干扰。

下行到发场进场咽喉一般应有下列三条平行进路:

(1)列车到达进路。

(2)机车出(入)段。

(3)解体车列的转线作业。

下行到发场出口咽喉也应保证有三条平行进路:

(1)列车出发进路。

(2)本务机出(入)段(经由尽头线)。

(3)自编车列的转场作业。

(三)主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优点:站坪长度短,投资省;车场较少,布置紧凑,作业灵活,集中管理方便;无上、下行客货列车进路交叉及列车到发与车列转线交叉等。

2.缺点:改编列车解体转线困难;改编车流在站内折返走行距离长;当上、下行改编车流不均衡时,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改编车流在站内往返走行停留、有调中转时间长,作业效率低。

3.适用范围: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图型,一般适用于上、下行双方向改编车流较均衡,解编作业量在3200—4700辆左右,站坪长度受到限制或远期无大发展,牵引定数小的中、小编组站,也可作为远期大型编组站的初期过渡图型。

二、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图型

(一)设备相互位置

1.衔接各方向线路的共用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布置,上、下行出发场分别并列在调车场的两侧。

2.到达场与调车场之间设有驼峰,担当上、下行全部改编列车的解体作业。调车场尾部设有两条牵出线,通常配备两台调机,担负编组作业,并预留有加铺一条牵出线的位置,必要时增加牵出线和辅助调机。

3.办理上、下行无调中转列车作业的通过车场或线路,可分别设在两出发场的外侧。

4.机务段一般设在靠近到达场顺驼峰方向的右侧,这样,除顺驼峰方向无调中转列车和自编列车外,其他大部分本务机车出人段走行距离都比较短,作业量大时可修建峰下走行线,以解决顺驼峰方向本务机车入段横切到达场出场咽喉、干扰驼峰作业的问题。该图型其他设备的位置与单向横列式图型相同。

(二)作业进路

1.无调中转列车和改编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见教材130页图9-4所示。由图可见,无调中转列车在出发场外侧股道办理作业,消除了解体车列转线与其他作业的交叉。自编列车使用靠近调车场的股道,上、下行改编车辆的径路仍有折返行程,尤其是反驼峰方向改编车辆走行距离长。

2.到达场两端咽喉区的作业进路。

到达场人口咽喉区应能保证三项平行作业:

(1)从入口引入的各方向同时接车。

(2)向车场内部分线路上待解车列连挂调机。

(3)反接列车本务机车入段。

到达场出口咽喉区主要办理以下四项作业:

(1)推送解体车列上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