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教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三章
![[教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5090c0dfc77da26925c5b0bd.png)
要的满足。
思想道德修养
37
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就是作为 客体的人生实践活动满 足主体(社会、他人以 及实践者自身)生存与 发展需要的肯定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
38
人生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人生实践活动满 足主体(社会、他人以及实践者自身)生存与发 展需要的肯定关系。
树立正确人生价值活动设计方案
假如由于种种原因,你正在面临死
亡,只有三天时间,时间只允许你再做最 后5件事,你会做哪5件事,并排出先后 次序,只写50字以内)。每个成员认真 思考后写下你的决定.谈一谈在写的时候 有什么感受,这些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 有什么影响?
思想道德修养
36
一.人生价值及其特征
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
13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 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
思想道德修养
14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在正确的人生目的支配下,以昂扬乐 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坎坷。
思想道德修养
15
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 的价值在于奉献,而错误的人生目的 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 他人进行索取。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思想道德修养
29
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思想道德修养
30
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也许有人会认为,为人民服务太空了,不实在,难以 有一个明确的践行方式。其实不然,因为树立为人民服 务的人生观,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导自己的人生 实践具有不同的层性: (1)最高层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2)实践层次——为整个社会服务。 (3)大学生具体实践方式——关心社会、关心学校、 关心同学、奉献自我。
思修第三章1教案

潍坊科技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人:郭秋玲课题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课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教学过程主要内容及步骤备注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第一节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二、人生观的内容三、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授课效果分析总结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导入新课:大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此时,大学生在个人初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接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论学习,深入思考“ 人是什么” 、“ 人生是为了什么” 、“ 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 等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对于他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1 、世界观的含义2 、人生观的含义3 、人的本质[ 资料] 斯芬克司之谜底斯芬克司是希腊神话中带翼狮身女怪,这个家伙成天坐在奥林匹亚山上,向过往的行人出谜语,如果来人猜不出,她就一口将他们吃掉。
一天,俄狄浦斯王经过这里,斯芬克司像往常一样拦住了他,并说出了她的谜语:世上有一种动物,它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这是什么动物?她刚说完,俄狄浦斯王就不假思索地答道:“ 你说的这种动物是人。
人在幼年的时候,尚未学会行走,只能在地上爬行,手足并用,所以,看上去像是四条腿走路;待到儿童长大成人,他身强体壮,仅靠两条腿就可以行走自如;而当一个人进入老年,年迈体衰,他不得不靠手杖支撑着缓慢行走,这手杖就成了老年人的第三条腿了。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首先,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道路其次,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态度;
再次,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价值。
插入小故事:“三只青蛙的命运”
三只青蛙掉进了鲜奶桶中。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我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于是,它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奶在它的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在奶油块的支撑下,这只青蛙纵身一跃,终于跳出了奶桶。
通过经典小故事的讲述,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人生感悟,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领悟人生哲理。
通过智力竞猜,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对这位杰出科学家的印象。
对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比较、分析、讨论、参与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学法分析
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推理,通过分析得到新的知识。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分析”。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采用以下方法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在互动中教学:(一)讨论法:师生、同学之间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案例法:通过在实际中找一些典型的实例,将抽象的原理同鲜活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图表法: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总结完成表格,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四)情景法: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他们在公共课上很难主动去思考。可以针对年轻人富于好奇的心理特点,老师通过恰当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分析。(五)比较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才会认识事物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小学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小学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作者:AI助手尊敬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帮助小学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思想品德公开课,提高学生对正确人生观的理解和认同,特编写了以下小学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请您参考。
一、教案概述本节课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适用对象:小学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认识人生观的概念,理解其重要性;2. 掌握正确人生观的内涵和特点;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a. 什么是人生观b. 正确人生观的内涵和特点c.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 教学方法:a. 情感教育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培养正确人生观的情感态度;b.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解答,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c. 观察法:通过讲解案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认识人生的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一幅描绘人生多样性的图片或一个小故事,引起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一起思考,辅助学生理解人生观的概念,并提供简洁准确的定义。
3. 正确人生观的内涵和特点(10分钟)分析正确人生观的内涵,例如积极向上、乐观向善、努力奋进等,引导学生讨论正确人生观的重要特点。
4. 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讲解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不同人选择的人生道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 总结归纳(5分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正确人生观付诸行动,实践于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反思与延伸1.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通过探究发现正确人生观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延伸拓展:可以邀请社会名人或心理专家进行讲座,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教学评价出示多个情境,让学生分析情境并对其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评判教学效果。
以上为小学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的示例,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授课人所在部门思政部授课班级课题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授课时间教学理念(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2)充分挖掘多种教学资源,用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资料辅助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
(4)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
2、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能力目标】1、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2、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3、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学重点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学情分析这门课程的对象是高职大一的学生。
他们在高中的政治课上,也学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
大一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是学情的有利因素。
然而,一部分学生对枯燥的公共基础课有厌烦情绪。
他们上政治课时,往往是只带耳朵来听,不带书本来记;他们能够理解老师的分析,但不愿意自己去思考。
因此,在讲授这一节时,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和学生形成互动,设法提高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将新学的原理联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学法分析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推理,通过分析得到新的知识。
树立正确人生观教案

树立正确人生观教案教案:树立正确人生观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人生观,认识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学习如何树立正确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人生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正确树立人生观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2. 引导学生分析并评价自身的人生观,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及教学录像。
2. 学生课前准备的作文或演讲稿。
3. 学生小组讨论的问题单。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人生观这个词,你有什么理解?为什么人生观对每个人都很重要?2.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课件:“什么是人生观?”3. 教师讲解人生观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出正确人生观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Step 2:案例分享(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关于人生观的案例,例如:一个学生因为失败而放弃努力,最终导致整个人生的改变。
请学生们思考这个案例中出现了哪些错误的人生观?为什么这些人生观是错误的?2.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Step 3:正确人生观的要素(10分钟)1. 教师呈现课件:“正确人生观的要素”。
讲解正确人生观的五个基本要素:自我价值、人与人的关系、人生目标、困难面对、成长态度。
2. 学生思考并填写自己的答案,讨论并比较差异。
Step 4: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方法(15分钟)1. 教师展示课件:“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方法”。
分别介绍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持之以恒、逆境中的坚持、与他人合作五个方法。
2.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角色扮演或讨论等方式,针对每个方法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记录在讨论问题单上。
Step 5:学生分享(15分钟)1. 学生代表分别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包括不同小组对于正确人生观的理解和树立方法的具体看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教案(2014.10.25)

人生观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
世界观与人生观是紧密联系的: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人生 观的基础。 ●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 分。 ●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 作用。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目的:为了更多穷孩子上 得起学
• 1987年,74岁的高龄重操 旧业。 • 1994年,81岁的他成立“ 白礼芳支教公司。” • 2001年,近90高龄的他捐 出最后一笔钱。 • 74岁以后一直到93岁去世 ,依靠蹬三轮车挣下35万 元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 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组成人生态度的三个心理要素: 认 知
人 生 态 度
情 感
意 志
一个人如果不思考人的生 命应有的意义,对什么事 都显得“无所谓”,庸碌 无为的人生观的表现。
2012年7月凌晨,山东烟台一公司宿 舍楼火灾,28岁建筑公司老总周江疆第一 个发现火情,他边逃生边大声呼叫沉睡的 员工,2次冲进火场救人,10名员工获救 了,他却再也没有走出来。遇难时,他距 逃生楼梯口仅两步之遥。 网民称为“富二代的楷模”“最美高 富帅”
江西辍学—清华切菜工
小案例
木匠建房 一个老木匠手艺精湛,他盖的每一间房子都受到 雇主的喜爱和好评。现在,劳累了大半辈子的他 就要退休了,于是,他向雇主辞行说:自己老了, 精力跟不上了,不能再盖房子了。可雇主确偏要 他在离开前再盖一幢房子,老木匠很不情愿,但 又不好拒绝,于是为了能早些干完,他偷工减料、 凑合着盖,房子很快盖好了,完工那天,雇主来 了,他笑眯眯的对老木匠说:“其实,这房子是 我送给你的礼物”。。。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说课

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各位评委好:我叫刘娜,来自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1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修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二)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探讨了“人生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大学生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以科学务实、乐观向上作为自己的人生态度。
本节课的理论也是学好以后课程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过渡作用。
(三)学情分析:本门课的授课对象涵盖全校所有专业。
大学生大多都有高中学习的经历,对人生观有一定的认识,具体来说:1.知识层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
2.能力层面:大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利用、整合信息等能力。
3.情感层面: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诱惑与课本中的人生观要求,容易产生困惑与争议。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大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科学认识人生的本质,明确人生的目的,理解大学生应有的人生态度,掌握科学的人生观。
2.能力目标:能够把握人生目的、人生态度,能够运用科学的人生观指引自己的人生。
3.情感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以科学务实、乐观向上作为自己的人生态度,做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意义的人。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大一新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明确人生的目的重点的依据: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明确了人生的目的,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功提供了保障,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难点的依据: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践行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比较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推理环环相扣,步步相随,保持内容的紧凑。而通过脉络牵引,让他们知道一系列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很好地攻克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一)人的本质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它每天坐在奥林匹亚山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如果路人猜不出,就会被杀死。一天他遇到了希腊人俄狄浦斯王子问“有一种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则用三条腿走路。而腿最多的时候正是他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这是一种什么动物?”最后年轻的希腊人俄狄浦斯王子猜中了谜底是___?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
学法分析
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推理,通过分析得到新的知识。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分析”。 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采用以下方法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在互动中教学:(一)讨论法:师生、同学之间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案例法:通过在实际中找一些典型的实例,将抽象的原理同鲜活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图表法: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总结完成表格,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四)情景法: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他们在公共课上很难主动去思考。可以针对年轻人富于好奇的心理特点,老师通过恰当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分析。(五)比较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才会认识事物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四)课堂小结:(略)归纳总结,深刻领会。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哪些? 3、请说出三位你知道的爱国人士和民族英雄?
观看视频:张丽莉VS范美忠思考:他们的行为有什么不同?你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们的不同行为表现?
教师总结导入: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他们作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这源自于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由他的人生观决定的。因而,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人生问题,并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2、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1、具备自主学习能力。2、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3、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列子·黄帝》
人是陆栖两脚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插入小故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学生问:“老师,人是什么?”亚里士多德随口就答:“人是陆栖两脚的动物。”这个学生跑到外边提了一只鸡来到老师跟前说:“老师,这是人吗?”亚里士多德哑口无言,片刻又说:“人是不带毛的陆栖两脚动物。”这个学生听后把鸡毛拔了个净光,又问老师:这是人吗?这次亚里士多德彻底答不上来了。
通过经典小故事的讲述,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人生感悟,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领悟人生哲理。
通过智力竞猜,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对这位杰出科学家的印象。
对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比较、分析、讨论、参与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回顾:
通过复习所学知识,巩固提高,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基础。
(二)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增强感官的视觉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三)讲授新课:
通过讲述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为更深入的探讨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作好铺垫。
通过小故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授课人
所在部门
思政部
授课班级
课 题
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授课时间
教学理念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2)充分挖掘多种教学资源,用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资料辅助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4)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斯芬克斯之谜底:俄狄浦斯的谜底是“人”。他解释说:“在生命的早晨,人是一个娇嫩的婴儿,用四肢爬行。到了中午,也就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他用两只脚走路。到了晚年,他是那样老迈无力,以致于他不得不借助拐杖的扶持,作为第三只脚”。俄狄浦斯猜中了斯芬克斯之谜,其实就是人的谜、人的生命之谜。
马克思主义以前对人的本质的观点
教学重点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学情分析
这门课程的对象是高职大一的学生。他们在高中的政治课上,也学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大一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学情的有利因素。然而,一部分学生对枯燥的公共基础课有厌烦情绪。他们上政治课时,往往是只带耳朵来听,不带书本来记;他们能够理解老师的分析,但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因此,在讲授这一节时,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和学生形成互动,设法提高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将新学的原理联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