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2、 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3、 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对战争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详略剪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课文,回顾旧知,并引出下文。

教师提三个问题:1、曹刿和谁论战?2、曹刿论的是哪一次战争?

3、课文的三个自然正好可以对应战争的哪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问题,引出新课)

明确:鲁庄公;长勺之战;战前、战中、战后。(板书:战前、战中、战后)

二、研读课文:

(一)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一)

1、曹刿是在什么情势下请见鲁庄公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2、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

探究性学习(二)

1、在曹刿的眼里,“肉食者”都是些怎样的人?(原话回答)

明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请见鲁庄公时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鲁庄公又是怎样回答的?曹刿又是怎样批驳、回答他的?(原文回答)

明确:曹刿:“何以战?”

鲁庄公:“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鲁庄公::“牺牲玉帛,弗也加也,必以信”

曹刿:“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探究性学习(三)

战争前这三问三答中,曹刿肯定了鲁庄公的哪一答?这说明曹刿认为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得到谁的支持?

明确:人民。

这反映了曹刿的什么样的战略思想?

明确:取信于民。

探究性学习(四)

1、战争一开始鲁庄公做出了什么反应?(原文回答)

 明确:公将鼓之。

2、战争一胜利鲁庄公又做出了什么反应?(原文回答)

明确:公将驰之。

3、曹刿又是如何指挥作战的?(原文回答)

明确:未可,可矣;未可,可矣。

探究性学习(五)

1、战争结束后,鲁庄公知道战争胜利的原因吗?那一句话可以体现出来。(集体原句回答)

明确:公问其故。

2、曹刿又中如何阐述的?(集体用原话回答)

明确:曹刿的战术思想: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之。(抓住时机)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之。(谨慎果断)

对比探究讨论曹刿和鲁庄公二人形象分析

(二)对比探究讨论:

1、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明确: 曹刿“远谋”

战前: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战时: 未可可矣 把握反攻时机 未可 可矣 把握追击时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实地调查,抓住时机

战后:细说胜利原委 对胜利成竹在胸

庄公“鄙”

战前: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上,没有看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战时:公将鼓之,公将驰之 急躁冒进 ,不做调查。

战后:对胜利原因茫然无知

2、如果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最恰当、得体的是哪一组?为什么?

A、从人物曹刿身上看应为: 请见、从战、论战。

B、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 将战、实战、问因。

C、从内容上看应为:战前准备、战争过程、取胜原因。

3、你欣赏曹刿还是欣赏鲁庄公,请畅谈自己的体会自己的发现。

4、概括曹刿和鲁庄公二人形象

曹刿:一位爱国,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紧扣住“远谋”)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鲁庄公:目光短浅,鲁莽草率,昏庸无能,急躁冒进。

5、辩证思维:《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另一人物鲁庄公,往往认为这个人物是不值得一提的,鲁庄公其人在他的身上究竟还

有没有我们值得称道的地方?

三、分析文章的写法

1、文中讲了哪些具体的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指明学生回答。

2、前面四件事为什么略写?后面三件事为什么详写?

学生回答 明确: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本文仅用二百多个字就写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和作者的剪裁有很大关系。本文详写曹刿论战的部分而略写其余,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曹刿这一人物形象,突出他的“远谋”。(板书:远谋)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试着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3、你对鲁庄公其人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在他的身上你集中看到了什么优点?请写一篇小短文进行适当阐述,阐述要有理有据。

板书:

曹刿论战

战前 作战条件 取信于民

战中 战略战术 捕捉战机 远谋

战后 取胜原因 进攻追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