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诺和锐)[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胰岛素详解ppt课件

Asp
Pro
Thr Asp
Tyr
Phe
Phe
Gly
Arg
Glu Gly Cys
B30 Thr Lys B28
A21 Asn Cys Tyr
Val Leu
gly
Asn
Lie A1
Glu
Val
Leu
Glu
Gln
Gln Cys Cys Thr
Ser
Lie
Tyr Leu Cys Ser
Tyr Leu Ala Glu Val Leu His
Asn
Tyr
Ile Val
Glu Leu
Leu Ala
B30的苏氨
Glu
Gln
Glu
Gln Cys Cys Thr Ser
Tyr Leu Ile Cys Ser
Val 酸,在B29
Leu
的赖氨酸 His
Ser
Gly B1 Phe Val Asn Gln His Leu Cys
上连接了
des-threonine B30 myristilated = detemir
可编辑课件PPT
35
甘精胰岛素缓慢释放的机制
❖ 酸性溶液 (pH 4.0)
❖ 皮下(pH 7.4)注射后 沉淀析出
❖ 六聚体缓慢释放
Clear Solution pH4
pH 7.4
Precipitation
Dissolution
Hexamers 10-3 M
Dimers 10-5M
Monomers 10-8 M
酰化的十
可编辑课件PPT Karsholm & Ludvigsen. Receptor 1995;5:1-8.
诺和锐与诺和平 PPT课件

随机对照研究 485 vs. 473
3h 100g OGTT
空腹<5.3mmol/L和 以下任意两项或三项血
糖值异常: 1h: >10.0mmol/L 2h: >8.6mmol/L 3h: >7.8mmol/L
研究结果
先兆子痫↓ 大于胎龄儿↓
巨大儿↓ 剖宫产↓ 先兆子痫↓ 肩难产↓ 大于胎龄儿↓ 巨大儿↓
Karakash SD, Einstein FH. 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 2011 Apr;18(2):99-103.
发生率
来自中国的研究数据显示: 近10年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逐渐升高
2005—2009年数据 应用新的标准:GDM的 患病率将达14.6%
诺和锐®和诺和平®
医学信息更新
本文档由医学百事通高端医生网提供
在线咨询医生网址:
内容
2011年ADA指南对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更新 新标准的启示——严格控制妊娠期间高血糖 妊娠期间高血糖管理的关键 – 餐后血糖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更为重要 – 尽早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益处 诺和锐®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
2008; 358: 1991
HAPO研究
主要目的: 探讨孕妇不同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孕24-32周行75g OGTT,如果FBG>5.8mmol/L;2h BG>11.1mmol/L则被诊断 为GDM,开始治疗,不纳入研究
孕34-37周检测随机血糖,如果随机BG >8.9 或 <2.5 mmol/l ,不纳入研究
为什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更改
(Hyperglycemia and Pregnancy Outcome, HAPO)研究 主要目的:探讨孕妇不同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9个国家15个中心的25505名孕妇入组
3h 100g OGTT
空腹<5.3mmol/L和 以下任意两项或三项血
糖值异常: 1h: >10.0mmol/L 2h: >8.6mmol/L 3h: >7.8mmol/L
研究结果
先兆子痫↓ 大于胎龄儿↓
巨大儿↓ 剖宫产↓ 先兆子痫↓ 肩难产↓ 大于胎龄儿↓ 巨大儿↓
Karakash SD, Einstein FH. 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 2011 Apr;18(2):99-103.
发生率
来自中国的研究数据显示: 近10年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逐渐升高
2005—2009年数据 应用新的标准:GDM的 患病率将达14.6%
诺和锐®和诺和平®
医学信息更新
本文档由医学百事通高端医生网提供
在线咨询医生网址:
内容
2011年ADA指南对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更新 新标准的启示——严格控制妊娠期间高血糖 妊娠期间高血糖管理的关键 – 餐后血糖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更为重要 – 尽早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益处 诺和锐®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
2008; 358: 1991
HAPO研究
主要目的: 探讨孕妇不同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孕24-32周行75g OGTT,如果FBG>5.8mmol/L;2h BG>11.1mmol/L则被诊断 为GDM,开始治疗,不纳入研究
孕34-37周检测随机血糖,如果随机BG >8.9 或 <2.5 mmol/l ,不纳入研究
为什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更改
(Hyperglycemia and Pregnancy Outcome, HAPO)研究 主要目的:探讨孕妇不同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9个国家15个中心的25505名孕妇入组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

9. 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反应性高 血糖,胰岛素用量不增反减。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门冬胰岛素诺和诺德ppt课件

在生物技术特别是胰岛素领域领跑的跨国上市公司。
3 药品概况、生产、销售、前景预测
(1)药品概况
【通用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商品名】诺和锐30(Novomix30 ) 【英文名】Insulin Aspart 30 Injection 【汉语拼音】 MenDongYiDaoSuSanShi Zhusheye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本品用于妊娠妇女的临床经验还有限。
•
动物试验没有发现门冬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在胚胎毒性与致畸性方
面有任何差异。建议患有糖尿病的妊娠妇女在整个妊娠期间和计划妊
娠时采用强化血糖控制和监测的方式治疗。胰岛素的需要量在妊娠早 期通常减少;而在妊娠中、晚期逐渐增加。分娩后胰岛素的需要量迅
(2)化学成分、性状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本品含30%可溶性门冬胰岛 素和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100U/ml,其活性成份为门冬 胰岛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1单位 (1U)相当于6nmol,0.035mg不含盐的无水门冬胰岛素。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混悬液,振荡后应能均匀分散,在显 微镜下观察,绝大多数晶体的长度应为1-20μm,晶体宽 度不得过3μm。
药理毒理 (A)
• 药物治疗学分组:抗糖尿病药物,ATC代码,A10AD05。 • 本品为门冬胰岛素(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和精蛋白门冬胰岛素(中
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组成的混悬液。 •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其分子与肌肉和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结合后,促进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利用,同时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来 实现的。 • 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能迅速起效, 因此可以在更接近用餐时(餐 前0-10分钟)给药。 • 结晶相(占70%) 为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其作用特点类似于人NPH 胰岛素。 • 本品皮下注射后,将在10-20分钟内起效。作用最强时间在注射后1-4 小时之间。作用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
3 药品概况、生产、销售、前景预测
(1)药品概况
【通用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商品名】诺和锐30(Novomix30 ) 【英文名】Insulin Aspart 30 Injection 【汉语拼音】 MenDongYiDaoSuSanShi Zhusheye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本品用于妊娠妇女的临床经验还有限。
•
动物试验没有发现门冬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在胚胎毒性与致畸性方
面有任何差异。建议患有糖尿病的妊娠妇女在整个妊娠期间和计划妊
娠时采用强化血糖控制和监测的方式治疗。胰岛素的需要量在妊娠早 期通常减少;而在妊娠中、晚期逐渐增加。分娩后胰岛素的需要量迅
(2)化学成分、性状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本品含30%可溶性门冬胰岛 素和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100U/ml,其活性成份为门冬 胰岛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1单位 (1U)相当于6nmol,0.035mg不含盐的无水门冬胰岛素。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混悬液,振荡后应能均匀分散,在显 微镜下观察,绝大多数晶体的长度应为1-20μm,晶体宽 度不得过3μm。
药理毒理 (A)
• 药物治疗学分组:抗糖尿病药物,ATC代码,A10AD05。 • 本品为门冬胰岛素(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和精蛋白门冬胰岛素(中
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组成的混悬液。 •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其分子与肌肉和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结合后,促进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利用,同时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来 实现的。 • 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能迅速起效, 因此可以在更接近用餐时(餐 前0-10分钟)给药。 • 结晶相(占70%) 为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其作用特点类似于人NPH 胰岛素。 • 本品皮下注射后,将在10-20分钟内起效。作用最强时间在注射后1-4 小时之间。作用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
胰岛素规范化注射ppt课件

胰岛素规范化注射
精选ppt课件2021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位一体,优化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注射技术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装置
保障糖尿病患者血糖有效达标
精选ppt课件2021
2
内容提要
1 胰岛素 2 胰岛素注射装置 3 胰岛素注射技术 4 常见问题及处理
精选ppt课件2021
3
什么是胰岛素?
•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 B细胞分泌的体内 唯一能降低血糖的 物质。
感染的部位
精选ppt课件2021
15
胰岛素注射步骤(五)
如何消毒皮肤
Ø对注射部位用75%酒精 消毒 Ø待酒精自然风干后方可 注射
不能用碘酒或安尔碘 消毒
2021/5/7
精选ppt课件2021
16
胰岛素注射步骤(六)
捏皮方法
保证皮下注射,避免误入肌肉层
正确捏起皮肤的方法: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 起皮肤
※.注射方便
皮肤
※. 越接近身体两侧皮
※.需要捏起皮肤
下组织层越薄
大腿
※.避开大腿内侧大腿 内侧分布较多的血管和 神经
臀部(不方便)
※.臀部的皮下组织层厚 ※.无须捏起皮肤
精选ppt课件2021
13
胰岛素注射步骤(四)
注射部位的小轮转-----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小范围轮转
注射点之间至 少间隔1cm
注射点与注射点之间,距离约3cm
胰岛素类似物
精选ppt课件2021
诺和灵® R
诺和灵® N 诺和灵® 30R
人胰岛素
诺和灵® 50R
8
胰岛素注射步骤(一)
自身准备
精选ppt课件2021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位一体,优化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注射技术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装置
保障糖尿病患者血糖有效达标
精选ppt课件2021
2
内容提要
1 胰岛素 2 胰岛素注射装置 3 胰岛素注射技术 4 常见问题及处理
精选ppt课件2021
3
什么是胰岛素?
•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 B细胞分泌的体内 唯一能降低血糖的 物质。
感染的部位
精选ppt课件2021
15
胰岛素注射步骤(五)
如何消毒皮肤
Ø对注射部位用75%酒精 消毒 Ø待酒精自然风干后方可 注射
不能用碘酒或安尔碘 消毒
2021/5/7
精选ppt课件2021
16
胰岛素注射步骤(六)
捏皮方法
保证皮下注射,避免误入肌肉层
正确捏起皮肤的方法: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 起皮肤
※.注射方便
皮肤
※. 越接近身体两侧皮
※.需要捏起皮肤
下组织层越薄
大腿
※.避开大腿内侧大腿 内侧分布较多的血管和 神经
臀部(不方便)
※.臀部的皮下组织层厚 ※.无须捏起皮肤
精选ppt课件2021
13
胰岛素注射步骤(四)
注射部位的小轮转-----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小范围轮转
注射点之间至 少间隔1cm
注射点与注射点之间,距离约3cm
胰岛素类似物
精选ppt课件2021
诺和灵® R
诺和灵® N 诺和灵® 30R
人胰岛素
诺和灵® 50R
8
胰岛素注射步骤(一)
自身准备
诺和锐胰岛素泵治疗的理想选择 ppt课件-42页PPT精选文档

可更好的安全平稳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应用同样安全有效
围手术期患者 儿童或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
10
NVR-2013-33
主要内容
1 单应击用此胰处岛添素加泵在文血字糖内管容理中的优势 2 单胰岛击素此泵处使添用加过程文中字的内主容要问题及不良影响
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
儿童或青少年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NVR-2013-33
• 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生活质量的改善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联合制定.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 2009年版. 5
糖尿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更好的控制血糖
血糖水平 (mmol/L) NVR-2013-33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联合制定.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 2009年版. 4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胰岛素泵治疗优势
● 更好的控制血糖
平稳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吸收的变异,减少血糖波动 快速控制血糖 安全控制血糖,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有助于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
•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 患者,特别是:
• 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 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 无感知低血糖者 • 频发低血糖者 • 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 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 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 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3
中国指南对适合胰岛素泵治疗人群的推荐
NVR-2013-33
围手术期患者 儿童或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
10
NVR-2013-33
主要内容
1 单应击用此胰处岛添素加泵在文血字糖内管容理中的优势 2 单胰岛击素此泵处使添用加过程文中字的内主容要问题及不良影响
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
儿童或青少年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NVR-2013-33
• 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生活质量的改善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联合制定.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 2009年版. 5
糖尿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更好的控制血糖
血糖水平 (mmol/L) NVR-2013-33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联合制定.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 2009年版. 4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胰岛素泵治疗优势
● 更好的控制血糖
平稳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吸收的变异,减少血糖波动 快速控制血糖 安全控制血糖,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有助于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
•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 患者,特别是:
• 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 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 无感知低血糖者 • 频发低血糖者 • 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 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 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 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3
中国指南对适合胰岛素泵治疗人群的推荐
NVR-2013-33
胰岛素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修改版ppt]
![胰岛素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b8cac655270722182ef78a.png)
5~8小时。
3、中效(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2~4小时起效,高峰浓度
6~12小时,持续24~2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
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
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市场常见的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和短、中效各占50%的预
种类:1.开环式胰岛素泵: 无血糖感受器,胰岛素的注射剂量需预先设定,其输注速 率可按需调整。适用于病情难于控制的病人。 2.闭环式胰岛素泵: 装置较为复杂,可准确模拟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规律, 适用于医院内糖尿病重症监护治疗。
胰岛素注射的工具
开环式胰岛素泵-主要特点
①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包括电机、电池、注射器、警报器、 连接管及注射针等,体积小,可以随身携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选择注射部位的指导
大腿的上外侧,以坐姿注射最方便,这儿胰 岛素吸收较腹部慢,可利用此来调节血糖 和胰岛素的吸收关系
上臂背侧、髋部、臀部只要有足够的脂 肪都可注射,但注意勿注入肌肉,要避开痣、 疤痕组织和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少的区域
提醒患者胰岛素注射时 容易忽略的小问题
注射时胰岛素的温度应接近室温,以避 免过低的温度造成注射时的不适感
4.胰岛素类似物: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按来源不同分类
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 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 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 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及最新治疗ppt课件

Drucker DJ. Diabetes Care. 2019;26:2929-2940.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GLP-1程度下降
进餐 20 15
**** * * *
正常糖耐量 糖耐量受损 2型糖尿病
GLP-1 (pmol/L)
10
5
0
0
60 120
时间 (min)
Mean ± SE; N=54; * T2DM和NGT组的差别p<.05。 Toft-Nielsen 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86:3717-3723.
多种要素调理GLP-1程度
空腹时,体内GLP-1程度较低,但进餐后迅速上升 进食引起的肠促胰岛素分泌激素的释放经过多种要素介导 神经及神经内分泌因子,食物对小肠细胞直接的刺激作用 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的半衰期均较短: 血浆半衰期约为2至7分钟 主要被二肽酰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降解
K/ATP 通道
Ca2+
电压依赖性 Ca2+ 通道
↑ATP/ADP
Ca2+
葡萄糖转运 蛋白 GLP-1受 体
cAMP
胰岛素颗粒
ATP 胰腺β细胞
Gromada J, et al. Pflugers Arch – Eur J Physiol. 2019;435:583-594; MacDonald PE, et al. Diabetes. 2019;51:S434-S442.
在体内DPP-4快速降解 GLP-1
Log Mean (SE) 血浆GLP-1 (pM)
100000
10000
100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GLP-1程度下降
进餐 20 15
**** * * *
正常糖耐量 糖耐量受损 2型糖尿病
GLP-1 (pmol/L)
10
5
0
0
60 120
时间 (min)
Mean ± SE; N=54; * T2DM和NGT组的差别p<.05。 Toft-Nielsen 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86:3717-3723.
多种要素调理GLP-1程度
空腹时,体内GLP-1程度较低,但进餐后迅速上升 进食引起的肠促胰岛素分泌激素的释放经过多种要素介导 神经及神经内分泌因子,食物对小肠细胞直接的刺激作用 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的半衰期均较短: 血浆半衰期约为2至7分钟 主要被二肽酰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降解
K/ATP 通道
Ca2+
电压依赖性 Ca2+ 通道
↑ATP/ADP
Ca2+
葡萄糖转运 蛋白 GLP-1受 体
cAMP
胰岛素颗粒
ATP 胰腺β细胞
Gromada J, et al. Pflugers Arch – Eur J Physiol. 2019;435:583-594; MacDonald PE, et al. Diabetes. 2019;51:S434-S442.
在体内DPP-4快速降解 GLP-1
Log Mean (SE) 血浆GLP-1 (pM)
100000
10000
1000
100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课件

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03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在监测血糖前应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同时也要注
意定期校准血糖仪。
胰岛素剂量调整
剂量调整的原则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结合饮食、运动等情况,适时调整胰岛素剂 量,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剂量调整的方法
根据不同胰岛素类型,采用不同的剂量调整方法,如增加或减少注 射次数、改变注射时间等。
控制体重的方法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必要时可咨询专业营养 师。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症状
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全身荨麻疹, 呼吸急促,甚至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应的处理
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就医接受抗过 敏治疗,避免再次使用相同品牌及类 型的胰岛素。
其他副作用
其他可能的副作用
注射部位硬结、脂肪萎缩、胰岛素抵抗等。
应对方法
定期更换注射部位,避免重复注射同一部位;如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 案。
06
胰岛素治疗的监测与自 我管理
血糖监测
01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
并发症。
02
血糖监测的频率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合适的血糖监测频率,一般建议每天至少监
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
注射前准备
检查胰岛素类型和有效期,确 保针头无菌、干燥,准备好消 毒用品。
注射角度与深度
根据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角度 和深度,确保胰岛素完全注入, 避免肌肉注射。
总结词
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和注意事 项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注射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
注射方法
采用正确的握持针头和注射器 的方法,确保针头与注射器紧 密连接,避免空气进入。
诺和锐30一天三次病例ppt课件

胰岛素治疗优化/升级的体会-3
经济实用
• 诺和锐® 30特充®的一次性注射笔方便了围手 术期后降糖方案的调整,降低了短期应用胰 岛素特殊人群的经济负担。
饮食运动效果欠佳,转换为诺和锐® 30早期 强化 (南京军区总医院
李洁)
患者病史
• 女性,44岁
• 口干、多饮、多尿2月
• 既往及目前治疗情况:
Garber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6;8:58–66
患者特征
入选数量
平均年龄 ± 标准差 (岁)
性别 (%): 男/女 种族 (%): B-C-H-O 平均体重 ± 标准差 (kg) 平均 BMI ± 标准差 (kg/m2) 之前使用口服药物 (%): -单纯口服药 -口服药 + NPH -口服药 + 甘精胰岛素 平均糖尿病病程 ± 标准差 (years) 平均 HbA1c ± 标准差 (%)
• 16人采用一日三次注射方案 • 8人采用一日两次注射方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糖尿病治疗优化/升级前的治疗
• 共24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 男16例,女8例 – 平均年龄49±6岁, – 糖尿病病史平均6年
• 术前采用
– 胰岛素治疗(诺和灵®30R)者3人
–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者13人
– 未治疗者8人
• 平均糖化血红蛋白10.1%
每日三次 早餐前 午餐前 晚餐前 0.58u/kg 0.25u/kg 0.7u/kg
欧美人需要的胰岛素剂量较大!
围手术期应用诺和锐® 30
(河南省人民医院 袁慧娟)
患者基本情况
• 性别:男:16例,女:8例
• 年龄:49±6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
基础胰岛素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p.m.
时间
胰岛素分泌和代谢
基础分泌:24 单位/天 餐后分泌:24-26 单位/天 低血糖时 (血糖<30mg/dl ):停止分泌 内源胰岛素先进入肝脏,50%--60%在肝脏代谢; 门脉血胰岛素是外周动脉的2--3倍,静脉的3--4倍 半衰期:内源胰岛素5分钟,
胰岛素治疗前
400
血糖(mg/dl)
300
200
100
睡前胰岛素治疗
血糖的曲线下面 积降低50% (P<0.001)
0
8 am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 4 6 8 pm
时间
Cusi K, Cunningham G, Comstock J, D. Care 18, 843, 1995
• 依从性好,操作简单、快捷
胰岛素补充治疗的建议
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 晚10点后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初始剂量为0.2 IU/kg 监测血糖 3日后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4 IU 空腹血糖控制在4-6 mmol/L(个体化)
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 住院期间24小时血糖情况
80
120
160
200
病人教育
饮食控制
锻炼Biblioteka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磺脲类
胰岛素
Matthaei S, et al. Endocr Rev 21:585,2000
中国2型糖尿病的治疗程序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非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运动治疗 血糖控制不满意
超重/肥胖
非肥胖
口服单药治疗 口服药间联合治疗
二甲双胍或格列酮类 或α-糖苷酶抑制剂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诺和 锐)
主要内容
• 胰岛素分泌与血糖的关系 •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 • 胰岛素治疗的方法 • 胰岛素替代治疗注意点 • 诺和锐临床应用状况
胰岛素分泌与血糖的关系
胰岛素分泌与血糖的关系
胰岛素 (µU/mL)
血糖 (mg/dL)
早餐 75
午餐
晚餐
50
25
0
基础胰岛素
30
20
10 a.m
磺脲类或格列奈类或双 胍类或α-糖苷酶抑制剂
血糖控制不满意
血糖控制不满意
以上两种药物之间 的联合
磺脲类或格列奈类+ α-糖苷酶抑 制剂或双胍类
或磺脲类/格列奈类+格列酮类*
2型糖尿病的治疗程序(续)
口服药联合治疗
以上两种药物之间 的联合
磺脲类或格列奈类+ α-糖苷酶 抑制剂或双胍类
或磺脲类/格列奈类+格列酮类*
<1.5 <2.6
<2.2 2.6~4.0
≥2.2 >4.0
细胞功能(%) 100
80
细胞功能衰竭
UKPDS
60
40
20
0
-12 -10 -8 -6 -4 -2 0
Adapted from UKPDS 16: Diabetes 1995: 44:1249-1258
2
4
6
诊断后年数
UKPDS: 2型糖尿病 单一药物疗效
6.5~7.5
<130/80 >130/80~ <140/90
差 >7.0 >10.0 >7.5 ≥140 /90
BMI(kg/m2)
男性 女性
TC(mmol/L)
HDL-C(mmol/L)
<25 <24 <4.5
>1.1
<27 <26 ≥4.5
1.1~0.9
≥27 ≥26 ≥6.0
<0.9
TG(mmol/L) LDL-C(mmol/L)
出现胰岛 素抵抗
正常糖代谢
大血管病变
50% 40% 10%
Leslie RDG等,《糖尿病发病的分子机制》第22章,131~156页,1997)
中国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血糖(mmol/L)
HbA1c(%) 血压(mmHg)
空腹 非空腹
理想
尚可
4.4~6.1 ≤7.0
4.4~8.0 ≤10.0
<6.5
单用格列本脲、氯磺丙脲、胰岛素、二甲双胍(肥胖) HbA1c控制在8%以下病例
• 3年 半数 • 6年 35-38% • 9年 16-21%
结论: 单一药物治疗效差,逐年减退。早期联合治疗对
强化血糖控制、延缓胰岛细胞功能衰竭至关重要
2型糖尿病合理治疗方法
OGTT时平均 胰岛素水平 (mU/l)
100 80 60 40 20 0 空腹血糖 (mg/dl)
静脉注射外源胰岛素20分钟 C肽 :5%在肝脏代谢; C肽半寿期:11.1 分钟; C肽外周血浓度是胰岛素的5倍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
胰岛素 敏感性
30% 50% 70% 100%
胰岛素 分泌
50% 70% -100%
150% 100%
2型 糖尿病
糖耐量低减
血糖控制不满意
磺脲类或格列奈类+双胍类或格列酮类 或
磺脲类/格列奈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血糖控制不满意
血糖控制不满意
胰岛素补充治疗
口服药**和胰岛素(中效或长效制剂每日1-2次)间的联合
胰岛素替代治疗
血糖控制不满意 多次胰岛素***
注:*有代谢综合征表现者可优先考虑;**肥胖、超重者可优先考虑使用 二甲双胍或格列酮类;***如胰岛素用量较大,可加用非胰岛素促分泌剂
胰岛素使用适应证(1)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药无效者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严重疾病 (如结核病) 肝肾功能衰竭
妊娠糖尿病 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
增多症,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等等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2)
对合理的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仍然未达标的 患者 口服降糖药治疗继发失效,可予胰岛素联合治疗 对难以分型的消瘦患者(BMI<18.5kg/m2),考虑使用胰岛 素治疗
睡前胰岛素补充治疗方案比较
• 随机分组,口服药安慰剂对照,疗程1年 • 组别:
– 睡前Ins+格列本脲
睡前Ins+二甲双胍
– 睡前Ins+格列本脲+二甲双胍
• 用药:
睡前Ins+早上Ins
– 二甲双胍,早、晚餐前各500 mg – 格列本脲早餐前3.5 mg,晚餐前7.0 mg – 2种口服药的安慰剂
胰岛素治疗的方法
胰岛素补充治疗
补充治疗的适应证 补充治疗的方法
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使用 睡前中效胰岛素的理论依据
• 能减少夜间肝糖异生,降低空腹血糖 • 中效胰岛素的最大活性是在睡前(10pm)用药
后的8小时,正好抵消在6:00-9:00之间逐渐增 加的胰岛素抵抗(黎明现象)
• 最低的血糖水平常出现在病人醒来时(7am), 易于自我监测血糖,避免出现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