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矛盾化解和劳资关系缓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资矛盾化解和劳资关系缓和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多变,劳动关系中各种利益矛盾不断凸显,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睦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劳资矛盾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企业劳资矛盾对社会安全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和劳资矛盾化解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劳资矛盾;社会安全;劳资关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劳动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劳资纠纷乃至劳资冲突大幅上升。如2010年上半年连续发生的富士康事件、广本公司员工罢工等事件就是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这些劳资矛盾纠纷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缺乏,劳资双方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不完善,以至影响到劳动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为有效化解劳资矛盾与冲突,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社会成员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和劳资矛盾化解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我国劳资矛盾的现状及特点

劳资矛盾是经济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矛盾。由于劳资双方利

益取向不同,他们之间经常会存在一些分歧。一方面,资方总是希望节约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劳方则希望改善雇佣条件,提高工资和福利,获得公正的待遇,因此,劳资双方会因为此类利益问题经常发生矛盾,这也是正常的社会矛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劳资之间的矛盾也因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而表现出了一些极不正常的现象和特点,列举如下:

(一)分配不公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且低端劳动者的收入普遍偏低

随着我国GDP以及财政收入的不断提高,劳动报酬总额却在不断下降,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增速缓慢,工资水平偏低。不仅一线劳动者的工资低,而且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有资料表明,2008年,最高行业平均工资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相比高出4.72倍,2010年,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达11倍。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与普通竞争行业之间、以及企业高管人员的收入水平与一般职工工资差距越来越大,分配不公的问题非常突出。

(二)劳资关系不稳定,用工方式上不规范,引发劳动者阶层的分化

随着就业组织、就业形式不断变化,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私营企业,除传统用工方式之外,采用非典型用工方式越来越多,比如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非全日制工时等。目前企业使用非典

型用工数量不断增加,而由于我国法律对非典型用工的规制较为放松,这些劳动者在工资、福利待遇、劳动保护等方面与正式用工劳动者有较大差距,使得非典型用工的劳动者成为弱势群体,出现了劳动者阶层的分化。

(三)企业道德失范,以致侵犯劳动者权益现象经常发生

表现为,一是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有意规避最低工资标准,在达到最低工资线后尽量压低工资,严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违反工作时间规定,提高工时,甚至提高劳动强度,强迫劳动者每天工作长达十多个小时,使其不能享受国家的法定休假;三是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无视劳动保护,导致劳动安全事故频发,大量伤亡事件时有发生;四是有意模糊劳动报酬概念,将企业应缴纳的社会保险和有关福利计入到工资中,以此降低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五是一些企业因经营困难或倒闭,出现长期拖欠员工工资现象。

(四)缺乏民主、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劳动争议案件持续高发

表现为,一是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案件处理难度不断加大。从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案件看,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比例普遍较低,以裁决方式结案的比例持续居高。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复杂,试图通过调解说服方式解决纠纷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二是群体性劳动争议增多,呈显性化、扩大化趋势。三是劳动争议焦点集中体现在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等关系劳动者基

本权益的问题上。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待遇是中国近年劳动争议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涉及的是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这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由于一些劳动争议案件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出现罢工、集体上访、甚至诉诸暴力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劳动争议案件远远不足以反映劳资矛盾冲突的严重性。

二、企业劳资矛盾对社会安全的影响

(一)劳资矛盾扭曲社会结构

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还不合理,中间阶层规模太小、中间阶层的地位不稳定,下层群体规模过于庞大,阶层群体间缺乏互惠互利的机制。这些阶层结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资矛盾引起的。劳资矛盾源自利益分配不公,利润过度侵蚀工资。劳资关系利益分配失衡有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不足,城市不是吸引而是反推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无法向城市转移,不利于缩小社会底层群体的规模;另一方面雇佣劳动者工资过低,不利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二)劳资矛盾拉大贫富差距

劳资利益分配不公还会拉大贫富差距,因为工资收入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大多数居民都不占有资本和技术等非劳动性要素,工资外收入只占居民收入的很少部分。然而,在“强资本、弱劳动”的劳动关系格局中,资本侵蚀利润的现象比较突出,资本家为追逐利润,常常采取压低和克扣以及拖欠工人工资、不

缴纳职工社会保障费等手段侵蚀工人工资,降低人力成本。

过大的贫富差距又进一步影响社会稳定。首先,贫富差距问题影响社会心理,滋生社会不满情绪,尤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贫富差距;其次,贫富差距问题诱发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社会秩序;再次,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结构失衡甚至畸形化,激化阶层矛盾;最后,贫富差距有违社会制度的公正理念,削弱政治权威和国家的凝聚力。而我国的贫富差距己经很大,并呈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贫富差距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风险源之一,而这一风险源的形成又与劳资矛盾息息相关。

(三)劳资矛盾激化干群矛盾

当前,干群矛盾己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风险源。在劳资关系中,政府作为劳方和资方之外的第三大力量,他在处理劳资矛盾、平衡劳资关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劳资关系失调、劳资矛盾尖锐很容易诱发“劳政矛盾”和“资政矛盾”,加剧干群矛盾。劳资关系不仅仅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而且是劳动、资本和公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者、雇主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劳动者和雇主是劳资关系的主体,政府是劳资关系的监督者和协调者。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一方面要支持资本的发展,保护其雇佣自由。另一方面要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不断改善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因此,政府必须在雇佣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寻求平衡。劳资关系失调,劳资矛盾凸显,表明政府在解决劳资矛盾方面的“无为”和“无能”,如果民众对现有政府的解决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