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弘扬传统文化办学特色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课程弘扬传统文化办学特色的研究

作者:季晓玮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15期

摘要:弘扬传统文化,确立传统文化是学校发展之基,通过特色学校课程体系的实施,即建设“以特色课程为主,以主题课程和拓展课程为两翼”的学校课程体系,全面育人。同时丰富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载体,实效突出。

关键词:学校课程传统文化办学特色

《国家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让我们的学生在内心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

青岛明德小学是一所创建于2015年的新校,学校创建之初,就将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学校校名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旨在教育学生要彰显光明美德,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并确立了校训——“明礼修德,止于至善”,“止”,达到;“至”,最,极。“止于至善”,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明礼修德,止于至善”意为修身育人要到完美的境界,体现了学校育人的核心要义在于追求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至高境界。以此为源,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浸润于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意为修身育人要到完美的境界。

一、确立传统文化是学校发展之根

学校具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教师队伍,致力于建设一所保有童真童趣的成长乐园,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气质的现代公民。传统文化是学校文化之根,它铸就特色之魂,演绎文化之韵,承载师生幸福。课程是学校的核心,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高质量的课程就会有高品质的学校和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课程建设应坚持有效实施国家课程与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尤其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实际,努力实现课程的现代化、生本化、校本化,让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旨在通过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夯实育人基础,真正让学生在学校课程学习熏陶中达到育人目的,即培养具有中国气质的现代公民。

二、构建传统文化特色学校课程体系

借助传统文化教育,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富有人文气息的学校课程体系。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利于三级课程体系更具内涵,更且人文气息。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实施,学校课程

建设更加系统,特色更为鲜明,结构更为合理。通过多元课程开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传统文化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探索实践的“特色+主题”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主两辅”,即“以特色课程为主,以主题课程和拓展课程为两翼”的学校课程体系。

“特色课程”的实施以《三字经》《弟子规》校本教材的重新修订为抓手,以落实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校、级部、班级三个层面的活动为载体,丰富课程内容。课间操后的健身气功八段锦、武术操练习和全体齐诵《弟子规》,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主题课程”以传统文化学习为核心,开设了古琴、京剧、相声、魔术、快板、变脸、绕口令、八段锦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主选择,采取走班学习的方式,作为日常学科学习的有益补充。

学校特色“拓展课程”切实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求,开设四大类课程,涵盖足球、篮球、实验科学、文学欣赏、主持表演、声乐、舞蹈等。采取学生自主选择和开放走班制方式,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经过课程申报、课程展示、学生选择等环节确定上课学生。学校课程的开设还包括有完整的年度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在开展常规活动的同时,能重视特色活动的开展。我校校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几个系列构成。

(一)身心健康类

课程目标是学生掌握基本体育项目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抗挫折能力,养成终身健康的习惯,具备一定的体育技能。内容包括武术、足球、田径、篮球、大课间活动、跳绳、健康保健等。

(二)科学素养类

课程目标是拓展学生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中医启蒙、有趣的数学、科学小制作、信息技术等。

(三)人文素养类

人文精神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并内化,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继而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觀、价值观。内容包括文学欣赏、朗诵、节目主持表演艺术、文明礼仪、英语会话与阅读、民风民俗等。

(四)艺术情趣类

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本领,具备基本的社交能力和经济意识。内容包括古琴、声乐、舞蹈、绘画、书法、泥塑、折纸等。

三、丰富载体传承传统文化

(一)中华书法天天练

书法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此,师生每天练习毛笔字、钢笔字,每月进行师生书法作业收集,期末进行集中展评,把中华书法发扬光大。

(二)《三字经》《弟子规》每日诵

结合《三字经》《弟子规》的学习,坚持每日诵读。推进学校书香校园的营造。帮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充分利用有效评价手段,引领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读书角、班级小书架等处图书进行广泛阅读,让图书充实学生头脑,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心灵。

(三)“好家规伴成长”主题活动引领家庭教育方向

在学校、家长、学生中实施“家规、家训、家风”教育。以家校融合为平台,以“好家规伴成长”为主题,分别从“学、亮、说、写、送、立”六个角度,开展了系列活动,全面促进了学校良好风尚的形成,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是学家规。为了深刻让孩子了解家规、家训、家风,自编印制了《好家规伴成长》家规故事读本,作为我校家长学校的教材,指导学生与家长共读好家规故事。二是亮家规。在学校门厅制作展牌公开亮出同学们各自家规,随时提醒自己牢记家规。三是说家规。各年级利用班会课,开展说说“我家家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们共同树立良好的家规,分享优秀的家规故事。四是写家规。学校举办了家规书写比赛,让孩子们用硬笔书法的方式晒出自家的家规,对优秀作品进行了表彰。五是送家规。学校聘请了专业书法家举行笔会活动,为家规征集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家庭题字,并进行了装裱送予学生,传递家庭文化。六是立家规。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同学们发出活动倡议,从“立家规”开始,在校园营造了浓厚的“好家规伴成长”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