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复习资料
中考常考《小石潭记》文言文专项复习要点
中考常考《小石潭记》文言文专项复习要点《小石潭记》文言文专项复习要点一、注音:隔篁(huáng)竹水尤清洌(liè)参差(cēn)(cī) 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chù)往来翕忽(xī)犬牙差(cī) 互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suì)二、重点词语解释:(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2)下见小潭: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4)潭西南而望:向西南。
(5)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
(6)蛇行:像蛇(爬行)那样。
(7)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8)日光下彻:向下(9)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10)心乐之:以……为乐,喜欢。
(11)近岸:靠近四、重要句子翻译:(1)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2)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4)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依托)也没有。
(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6)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五、阅读理解:1.请根据文章脉络,结合提示,用四字短语概述各段内容。
(大意对即可)发现小潭——潭中游鱼——小潭源流——凄凉氛围2.请你根据选文第①②段的描述,说说“小石潭”的特点。
1)水尤清洌——潭水非常清澈(或:水声清脆);2)全石为底——潭底和潭边都是石头的。
3)四面竹树环合——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绘。
如第②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
《小石潭记》有关复习资料
《小石潭记》有关复习资料《小石潭记》有关复习资料【参考译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小石潭记》赏析(成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
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
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
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复习用
《小石潭记》资料整理一、《小石潭记》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来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仿佛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盛行来。
砍倒竹子,开拓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边看见一个小潭,水分外清冷。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凑近岸边,石底向上曲折,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小石垒,各样不一样的形状。
翠绿的树木,葱绿的藤蔓,遮盖环绕,摇动下垂,错落不齐,随风漂动。
潭中鱼大概有一百来条,都仿佛在空中游动,什么依赖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突然向远处游去。
来往轻盈矫捷,仿佛在与游人一起欢喜。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波折,像蛇那样曲折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错落不齐,不可以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周围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沉寥寂落,空无一人,感觉心情悲凉,冷气刺骨,清静深远,洋溢着悲伤的气味。
由于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够久留,就题字离开。
同游的人有:我的朋友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随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青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二、理解性默写及简答题1、写游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动向的句子:俶尔远逝,来往翕忽2、直接写水清的句子是:水尤清冽间接写水清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写小石潭全貌 ( 小石潭名字的由来或水清的原由) 的句子:全石认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写游鱼和潭水特点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5、写潭上光景的句子:①坐潭上,周围竹树环合,寥寂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深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7、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来往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复习要点
《小石潭记》复习要点《小石潭记》复习要点《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行文的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腻。
下面是《小石潭记》复习要点,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资料一】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重点字词篁竹、尤、冽、卷、以、坻、屿、嵁、翠蔓、可、许、佁然、翕忽、悄怆、清、隶而从、三、全文翻译(略)四、内容理解1.段意第一段:发现小潭第二段:潭中景物第三段:小潭源流第四段:潭中气氛第五段:交代同游者2.中心----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等景物,着意渲染了小石潭环境的肃穆、幽美,抒发了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本文按浏览顺序写,抓住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4.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点?水声清脆、清澈5.作者描写游鱼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游鱼的情趣,侧面烘托了潭水的清澈。
6.作者对小石潭氛围的整体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他忧伤、悲凉的心境。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8.如何理解本文中的情感矛盾,即柳宗元的“乐”与“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资料二】一、基础知识(一)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复习资料
小石潭记一、文学常识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由于参加(刘禹锡也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2、《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3、文体特点: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可说明。
二、重点字词(一)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差互(cī)寂寥(liáo)悄怆(chuàng)幽邃(suì)(二)1)一词多义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久居:可以,能够水尤清冽:清凉其境过清:冷清, 凄清如鸣佩环:玉环四面竹树环合:环绕以其境过清:因为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全石以为底:作为,动词为坻,为屿:成为,动词隶而从者:跟随世隶耕:属于)潭西南而望:表修饰乃记之而去:表承接2)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古,离开;今,前往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3)词类活用⑴使动用法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⑵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对……感到快乐)*⑶名词作状语从小丘西行(向西,往西)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3)特殊句式⑴倒装句例句:全石以为底。
(宾语前置)“全石”为宾语,“以全石为底”。
译文:以整块石头为底。
⑵省略句、例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影布石上”之前省略了主语“鱼”。
译文: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不动。
中考复习之《小石潭记》知识点汇总
《小石潭记》知识点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传记。
以记叙、描写为主,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二)文言词语1.水尤清冽..底:把……作为。
3.卷.石底以出:弯曲。
..:清凉。
冽,寒冷。
2.全石以为4.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5.皆若空游无所依.:依傍。
5.日光下澈.:穿透。
6.影布.石上:映在。
7.佁.(yǐ)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
8.俶.(chù)尔.远逝.:忽然。
逝,去,离开。
9.往来翕.(xī)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10.明灭..可见:时隐时显。
11.犬牙差.(cī)互.:参差不齐12.悄.(qiǎo)怆.(chuàng)幽邃:凄凉。
13.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12.余.:我。
13.隶而从.者:从,跟从。
二、古今异义1、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常用义为“往”。
3、闻:闻水声;古义:听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不可久居;古义:停留。
今义:住。
5、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副词。
三、一词多义1、可:(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2)不可久居。
(可以,能够)2、从:(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由)(2)隶而从者( 跟随)3、清:(1)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2)以其境过清。
(凄清)4、乐:(1)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嬉戏)6、以(1)以其境过清;(因为)(2)卷石底以出;( 而)(3)全石以为底。
(把)7、为(1)全石以为底;(作为)(2)为岩。
《小石潭记》复习知识点
《小石潭记》复习知识点《小石潭记》复习知识点小石潭记------唐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词语:1. 水尤清冽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
见:出现。
3. 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5. 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6.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凄清。
居:停留。
7. 隶而从者隶:跟从。
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9. 下见小潭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下:往下。
11.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那样。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 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
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16. 记之而去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7.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18.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19.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2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2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23.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小石潭记复习资料
小石潭记复习资料一、词语解释1、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日光下彻:向下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潭西南而望:向西南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犬牙参互:像狗的牙齿那样②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使动用法: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④动词作名词如鸣佩环:发出的声音2、一词多义全石以为底 (作为,动词) 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为坻,为屿 (成为,动词) 如鸣珮环 (玉环,名词)潭西南而望 (表修饰)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乃记之而去 (表承接) 明灭可见 (动词,可以)水尤清冽 (清澈)以其境过清 (冷清)卷石底以出 (相当于“而”) 犬牙差互 (动词,交错)以其境过清 (因为) 参差披拂 (形容词长短不一) 3、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 (古,离开;今,前往)小生: (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4、重要实词:(1)篁竹:成林的竹子(2)伐竹取道:砍伐获得,开辟(3)全石以为底:完整(4)为坻:成为水中的高地(5)为嵁:不平的岩石(6)蒙络摇缀:覆盖、缠绕、摇动、连结(7)参差披拂:长短高低不一(参差不齐)(8)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表示数目不确定,上下、左右(9)日光下彻:透过、穿过(10)影布石上:映现(11)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12)俶尔远逝:忽然(13)往来翕忽:迅速(14)似与游者相乐:逗乐(15)四面竹树环合:包围(16)寂寥无人:寂静冷落(17)悄怆幽邃:忧伤深(18)以其境过清:因为凄清(19)不可久居:停留(20)乃记之而去:它们,代当时的情景(这些景致)(21)隶而从者:作为随从;跟随二、难句翻译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潭)以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岖、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小石潭记重点知识复习要点
《小石潭记》复习要点文章以生动传神之笔,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生趣,同时寄托了作者谪居荒远之地的孤寂忧愤的心情。
重要知识点复习要点:1、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本文是他被贬到永州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是备受称道的名篇。
2、原文语句填空:①描写小石潭全貌的语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②可以看出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语句:伐竹取道。
③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④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3.说说作者笔下的小石潭有哪些特点,并用原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小石潭的特点是“石底”“水尤清冽”。
文中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不仅写出了石底的特点,而且写出了石底翻卷出水面的种种形态。
文中写“水尤清冽”是通过写潭中的鱼来实现的。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都是水清所致,写鱼就是在写水。
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应该如何理解?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作者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潭中幽深冷寂的气氛其实是作者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游览顺序:发现小潭—潭中游鱼—小潭源头—游览感受6、作者写小石潭的水“清”,笔法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写水“清”这一特点的?你由此还能联想到哪些与它有关的古诗文名句?明确:(1)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先正面落笔,勾勒了潭水清澈的特点(水尤清洌),然后用侧面烘托手法,虽无一字写水,却处处在写水的清澈,用“潭中鱼可百许头”写鱼历历可数,又像在空中游动一般,阳光照射,影子落在石头上,此段文字用鱼、阳光、影子烘托出水的清澈。
文言文学习宝典:《小石潭记》(知识梳理)(解析版)
专题03 《小石潭记》『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动静结合等多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3.学习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感悟能力,体会作者内心隐藏的丰富情感。
【文本解读】一、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小石潭”是作者所游览的一个地方,“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题目表明这是一篇游记。
2.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
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又工诗,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
有《河东先生集》传世。
代表作有《渔翁》《捕蛇者说》等。
3.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失意使他心情抑郁,于是他常在闲暇之余游山玩水,借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游记,其中“永州八记”最为有名,《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4.知识链接记“记”是记载、描写事物的文字。
主要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主要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三种。
碑记是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是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二、基础知识(一)词类活用(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四)重点虚词(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①(吾)心乐之。
(省略主语)②(向)潭西南而望。
(省略介词)(2)倒装句①全石以为底。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全石为底”)三、主题思想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对小石潭加以描绘,着意渲染了小石潭静穆、幽美的环境,抒发了自己谪居时的悲凉凄怆之情。
《小石潭记》知识点的归纳
《小石潭记》知识点的归纳《小石潭记》知识点的归纳《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小石潭记》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文学常识1.作者: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被成为“柳柳州”他与唐朝另一位著名文学家韩愈并成“韩柳”,倡导了古文运动他在被贬期间写下了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2.选自:《柳河东集》3.记: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这种文体,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报复,阐述作者的某种观点二、文章内容1.分段: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第二段:写潭中游鱼;第三段:写小石潭的岸势和源头;第四段: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第五段:交待同游者2.中心思想: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凄清幽美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曲折反应政治上受打击,怀才不遇的愤恨不平3.写作特色:1)按观察角度的变化,刻画景物,动静结合,由近及远,巧用比喻,正面侧面相结合2)寓情于景,情随景变,情景交融3)语言生动、形象、简练三、要点1.作者站在小石潭的东北岸观赏景物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2.文中描写鱼儿静态游姿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静态游姿的句子是“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主要内容】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主题思想】作者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小石潭让》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文章结构】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楚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堪”“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形象逼真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写作技巧】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此外文章在写景时采用了映衬的手法如写潭中游鱼,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潭水和鱼互相映衬,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还采用了动静结合手法写景如:写潭中小鱼“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佁然不动”这是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但水中之鱼不能不动短暂的静止过后,便见“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一动态把鱼写得富有人情味,这因此触动了作者情怀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重,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为何能“乐”?乃是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本文描写景物特征除正面描绘外还多处照应如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全石以为底……为、为岩”还通过“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等在前后加以照应小石潭的环境幽静、优美显示出自然的原始风貌,作者也在多处照应以突出这一特征。
《小石潭记》总复习
《小石潭记》总复习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全唐文》,原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写作背景由于革新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了其中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
三、阅读理解1、主题: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2、写法:课文多角度描绘景物,精美异常,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是点,由面到点,有序地体现了作者的感知。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潭西南而望”是远,“坐潭上”是近,远远近近,多层次地展示了小潭的景致。
③动静互衬。
如写鱼:“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静中有动,更显环境的雅静。
[精品]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
《小石潭记》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的山应漩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主题本文描写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小石潭,借其“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政治上的压抑、内心深处的郁闷。
三、结构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第二段:潭中景物第三段:小潭源流第四段:潭中气氛第五段:记录同游者四、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1、从小丘酉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状语西:向西2、了见小潭。
名词作状语下:向下3、皆若竿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空:在空中4、日光了澈。
名词作状语下:向下5、俶尔洒逝。
名词作状语远:向远处6、潭酉南而望。
名词作状语西南:向西南7、斗折蛤行。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一样名词作状语蛇:像蛇(爬行)那样8、其岸势术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凑神零骨。
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凄:使...凄凉使动用法寒:使..•感到寒冷10、如哆佩环。
使动用法鸣:使..•发出声音11、心丞之。
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乐:以...为乐12、涅岸。
形容词作动词近:靠近(-)一词多义【以】①全石以为底(把)②卷石底以出(而)③以其境过清(因为)【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②为诋,为屿,为堪,为岩。
(成为)【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凄清)【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知其源(能)(三)常见实词【篁(hudng)竹】竹林。
【珈,(p仓i)环】玉制装饰物。
【尤】格外。
【清冽】清凉。
冽,寒冷。
【以为】作为。
【卷(qudn)】弯曲。
【垠(chi)】水中高地。
【屿】小岛。
【帽(kan)】不平的岩石。
【蒙】覆盖,遮掩。
【络】缠绕。
【缀】连结。
【参(c^n)差(cl)]长短高低不齐。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复习要点
《小石潭记》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词语解释1.篁竹:竹林。
2.如鸣佩环:好像佩环碰撞的声音。
3.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乐,以……为乐。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
清,清澈。
5.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为,作为。
6.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7.翆蔓:翠绿的藤蔓。
8.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9. 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表示约数。
10.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11.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澈,穿透。
12.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13.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俶尔,忽然。
14.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15.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16.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差,交错。
17.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凄, 使……凄凉。
寒,使……寒冷。
18.悄怆幽邃:凄凉幽深,悄怆,凄凉。
邃,深。
19. 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清,凄清。
20.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从,跟从。
21. 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22. 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三、理解性默写1、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2、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描写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
4、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语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描绘日光鱼影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6、写出小溪曲折明灭的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由于“四面竹树环合”,空寂无人,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一、课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译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象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译文: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译文: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鱼儿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译文: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林和树木围绕着,10.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1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开。
12.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译文: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13.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跟我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三、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四、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五、结合原文回答1.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语句是隔篁竹,伐竹取道;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2.文中描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其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皆如空游无所依。
4.写潭的水源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起源。
5.写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离开小石潭原因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7.和“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一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
8.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与“伐竹取道”前后呼应的句子是:(1)隔篁竹(2)四面竹树环合10.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叙述,如“水尤清洌”,又有侧面描写,如:(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1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其境过清”?答: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北岸观赏景物的,依据的是以下句子:(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潭西南而望13.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答: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六、阅读课文理解回答。
1.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
2.小石潭的四奇:潭水奇(皆若空游无所依);潭石奇(全石以为底);潭源奇(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氛围奇(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答:以游览的先后次序来描写的。
先写潭上的大概景象,再写近处潭中景象,然后写远望溪流水源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
具体描写了石潭、潭水、游鱼和溪流。
小石潭的特点:石奇、水清、鱼乐、溪流曲折、环境凄美。
4.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其作用是什么?答:(1)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
(2)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之处。
5.作者为什么把这个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答:因为这个小水潭完全是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6.潭上有什么景物?答:水清、石奇、树茂、鱼欢、境静7.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谭的哪一个方位?依据是什么?答:小石潭的溪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作者观赏景物时站在小石潭的东北方向;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8.作者从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到小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这样既交待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也使文章充满悬念和探奇的情趣;也为下文展开美妙的图画做铺垫。
9.文中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的?答:清澈。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突出其清澈的特点。
10.文中第2段在描写水中的鱼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突出了鱼的活跃。
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用鱼的活跃之态,衬托人的快乐。
11.第二段从什么角度写了睡的什么特点?答: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12.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答:(1)抓住了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
(2)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3)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的逼真。
1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点睛之笔。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了“悄怆幽邃”,一乐一忧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之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再则优美的山水被弃在自然的角落里,由此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因此一经凄苦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可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所以不矛盾。
15.作者在写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忧伤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放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16.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小石潭的独特之处,试分析作者为它作记的原因。
答:小石潭景色美丽而凄清,这与作者被贬后郁闷而又故作解脱的闲情逸趣和谐一致,这正是作者为小石潭作记的原因。
17.文章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答:(1)幽静。
(2)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
18.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1)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2)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理由:写潭西南的小溪,作者抓住了他的特点,用了“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的在现出来,非常真切,既肖其貌,有传神,给人以鲜明的形象。
(3)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理由:运用比喻和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传神地描绘了游鱼的可爱姿态,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19.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寂寞和孤愤。
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
第三段作者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感到难受,或许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
强调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七、开放性试题1.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文中依次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从“心乐之”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很高兴很快乐的。
文中作者依次描写了篁竹、清澈的潭水、峥嵘的潭石、青翠交结的潭树、藤蔓、轻快敏捷的游鱼、明灭可见的溪流。
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的。
从发现小石潭写起,写潭中景物,先写“近观”,再写“远望”,这样写使文章井然有序。
2.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答:作者描写的游鱼是自由自在、轻快敏捷的。
“似与游者相乐”向我们展示了“物我同一,乐而忘我,乐而忘形”的境界。
3.游览到最后,作者快乐的心情起了变化,我们怎样理解他的心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作者游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愁苦的心情就产生了。
以致终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由暂时的解脱而跌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烘托了凄清寂静的氛围,可以看出作者寂寞的处境和忧伤的感情。
4.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答: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
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
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答:因为有游鱼的活动,周围树木的保护,而且小石潭是活水,小潭以全石为底6.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7.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