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第五章——镜头的运动

合集下载

电影视听语言6第五节运动

电影视听语言6第五节运动

如《全金属外壳》中: 由于拉镜头是从点到面的变化,所以它侧 重描绘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如《角斗士 》中马克西姆斯回到家乡后,发现家园被 毁。 拉镜头展现的景象往往给人以丰富的感染 力和无穷的想象。如《一个人的遭遇》中 表现主人公索柯洛夫从战俘营逃出在麦田 里狂奔等一系列的镜头

三、 摇镜头 摇镜头是摄像机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 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 旋转等运动。 《面纱》
第三节 运动的特殊形式




1、快动作(降格镜头):摄影机以慢于 每秒24格的速度拍摄,再以正常速度放映, 此时画面里物体的动作会加快。 作用: 1、加强运动的速度《刺客联盟》《天使 爱美丽》 2、使人物动作形成笑料,产生戏剧效果。 《巴黎,我爱你》 3、时间的飞速流逝。《巴黎,我爱你》


4、“静态”观念:如布列松、安东尼奥尼、 小津安二郎等,动感及其压抑限制,他们 认为,当所有画面均是静态时,最小的动 作也会产生重大的意义。缺乏动感可象征 精神或心理的瘫痪。

国际上公认的摄影机正常运转频率是24格/ 秒。这样的运动速率,既能还原人物动作, 又能保证声音质量,同时又能与人们日常 生活的感受经验一致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降到每秒16格、12格、 8格、4格、2格、1格甚至可以降到几小时 和几十小时拍一格。例如拍摄花开、苗芽 出土的过程



2、慢动作(升格镜头):摄影机以快于 每秒24格的速度拍摄,再以正常速度放映, 此时画面里物体的动作会减缓。 作用: 倾向于庄严,即使平凡的动作在慢镜头下 也显得优雅,利于抒情,产生一种诗意。 《英雄》 《阳光灿烂的日子》 《花样年华》
第五节 运动
运动
电影的本性——运动 运动是视听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

视听语言之镜头运动

视听语言之镜头运动

推镜头的概念
摄影(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 (从广角调至长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 不断接近的镜头。
推镜头示意
广角镜头
长焦镜头
或: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
推镜头的特点
观看推镜头例子,回答问题: 视觉效果如何? 景别如何变化? 被摄主体和周围环境有何变化?
客观镜头(中立镜头):
影视中,凡代表导演的眼睛,从导演角度来叙述和 表现一切的镜头,统称为客观镜头。
它往往给观众以客观印象,能使观众最大限度地发 挥自己的判断。
客观镜头有叙述性和描写性之分。
作业
写一个关于“生命”主题的公益宣传片。要求描述其景别、 画面内容,并要使用运动镜头。
有独特作用。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 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 特写。空镜头的运用,已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 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 现力的重要手段。
运动镜头解析
观摩《卧虎藏龙》,分析其中运动镜头的类型和作用。 观摩《泰坦尼克号》,分析其中运动镜头的类型和作用。
例:《红高粱》 3. 跟随运动物体
4. 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几个物体的内在联系;如: 《故宫》后三宫 从新闻发言人摇到听取发言的新闻记者 从国徽摇到正在宣读判决书的法官 从一个正在扫地的清洁工摇到一旁正往地上吐瓜籽皮的
青年 从一片花朵摇到一群天真的孩子 从树上的乌鸦摇到树下赌博者 从一个正向外涌出工业废水的管道口摇到河里漂浮的死
晃动镜头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机身作上下、左右、前后摇 摆的拍摄。
常作主观镜头,创造特定的艺术气氛。 (醉酒、精神恍惚、乘船、乘车)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第5章·运动解析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第5章·运动解析

⑵拍好起幅落幅 运动镜头的三要素:起幅、推拉、落幅。 起幅是指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 落幅是指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起幅和落幅是固定镜头,因而要求画面构图要严谨、规范、 完整。起幅不能猛推,落幅不能急停。
起幅时能准确地表现拍摄场景内的主体和环境特点, 一般有表演的场面应使观众能看清戏剧动作,无表演的场 面应使观众能看清景色。一般不宜少于3s。镜头由固定拍 摄转为运动拍摄时要力求自然流畅。 落幅也要求有一段长度合适的固定拍摄镜头,让观众 看清落幅镜头的画面内场景所处的地理位臵、面貌特征和 主体状态。镜头由运动状态进入固定拍摄状态时也要求自 然流畅,尤其重要的是准确地停稳画面。
2、不同点: ①视角方面:变焦推镜头的视角变化了,而移动机位推镜头 的视角没有变化。 ②视距(摄距)方面:变焦推镜头的视距没有变化;而移动 机位的推镜头视距却发生了变化。 ③景深方面:变焦推镜头由于焦距的变化,画面景深也发生 了变化;而移动机位的推镜头焦距固定,景深自然没有变化。
④变焦推镜头是通过视角的收缩,达到的画面景别的变化, 其落幅画面仅是起幅画面中某个局部的放大,没有新的 画面形象内容;而移动机位推镜头则是通过机位向前运 动形成了画面景别的变化,随着机位不断向前,视觉空 间会出现新的形象和内容。 ⑤移动机位推镜头随着摄像机不断向前运动,观众有视点 前移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变焦推镜头却很难使观众产生 身临其境的感觉。
3、不同主体或相对主体的拍摄,主体应在画面相反的位臵 。(拍摄两本书,左一本,右一本;采访人物,左一个,右 一个,形成相对位臵。相对主体要各居一侧,如主持人与嘉 宾,演员与观众,《六神花露水》《艺术人生〃齐豫》 ) 4、对同一主体,改变拍摄方向、高度时,景别要有变化, 为避免后期同一主体同景相接。 5、要注意抓取人物的动作变化过程。(1)使固定镜头产生动 感与节奏;充分运用被摄运动物体出画入画或抓拍人物动作 的变化过程;在画面框架中发生位移变化,是固定镜头表现 动感与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2)便于后期剪辑。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第5章·运动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第5章·运动

2、不同点: ①视角方面:变焦推镜头的视角变化了,而移动机位推镜头 的视角没有变化。 ②视距(摄距)方面:变焦推镜头的视距没有变化;而移动 机位的推镜头视距却发生了变化。 ③景深方面:变焦推镜头由于焦距的变化,画面景深也发生 了变化;而移动机位的推镜头焦距固定,景深自然没有变化。
④变焦推镜头是通过视角的收缩,达到的画面景别的变化, 其落幅画面仅是起幅画面中某个局部的放大,没有新的 画面形象内容;而移动机位推镜头则是通过机位向前运 动形成了画面景别的变化,随着机位不断向前,视觉空 间会出现新的形象和内容。 ⑤移动机位推镜头随着摄像机不断向前运动,观众有视点 前移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变焦推镜头却镜头
1.定义 甩镜头拍摄其实就是一种极快的摇摄,所以又称 甩摇、甩、闪摇、闪摇镜头等。 严格地说,“甩”不属于拍摄技巧,实际上是一 种组接技巧,应用于不同空间的转场。
2、表述功能 (1)用以说明内容的突然过渡和同一时间在不同场景所发 生的并列情景。 (2)表示人物主观视线的快速转移,或表现旋晕等效果。
3、不同主体或相对主体的拍摄,主体应在画面相反的位臵 。(拍摄两本书,左一本,右一本;采访人物,左一个,右 一个,形成相对位臵。相对主体要各居一侧,如主持人与嘉 宾,演员与观众,《六神花露水》《艺术人生〃齐豫》 ) 4、对同一主体,改变拍摄方向、高度时,景别要有变化, 为避免后期同一主体同景相接。 5、要注意抓取人物的动作变化过程。(1)使固定镜头产生动 感与节奏;充分运用被摄运动物体出画入画或抓拍人物动作 的变化过程;在画面框架中发生位移变化,是固定镜头表现 动感与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2)便于后期剪辑。
2、表述功能(多视点、多背景、多景别、多构图、多信息等) (1)移镜头可以有效地表现空间。 (2)使静态的景物获得运动感。 (3)移镜头在空间表现上,具有完整性、连贯性。画面在流动中展 示现实的立体空间。 (4)模拟人在运行移动中的主观视域,形成连续不断的多视点观照。 摄像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 (5)用于纪实现场的拍摄,表现真实感与现场感,前移镜头易使观 众产生跟随镜头一起步入现场的参与感。

视听语言-3镜头与镜头运动ppt课件

视听语言-3镜头与镜头运动ppt课件
35
甩镜头:甩镜头,也称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 个被摄体,表现急剧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 的痕迹。
36
悬镜头:悬空拍摄,有时候还包括空中拍摄,有广阔的表现 力。
37
切镜头:转换镜头的统称。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38
二、 镜头运动的速度——镜头运动分为主观速度和客观速度。 主观速度:镜头画面给观众主观感受的快慢。 客观速度:镜头运动的角速度或镜头的机头点运动的线速度的 快慢。
8
2、短焦镜头:也叫广角镜头,视野较宽,景深较大,常用于表现较大范围的 视域。广角镜头往往会造成前景画面不同程度的扭曲、变形,同时它人为的拉 伸空间,因此,往往被应用于主观戏剧化的影响风格。这种镜头使表现主题与 视点人物的心里距离变远。
9
根据视像模糊与细节呈现的心理机制原理,电影艺术家经常利用景深来营造意境, 引导观众的心理走向。 景深:当镜头聚集于被摄影物的某一点时,这一点上的物体就能在电视画面上清 晰地结像。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记录得较为清晰。超过这个范围 就不清晰了。这就是说,镜头拍摄景物的清晰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镜头的这种 记录得“较为清晰”的被摄影物纵深的范围便为景深。当镜头对准被摄景物时, 被摄景物前面的清晰范围叫前景深,后面的清晰范围叫后景深。前景深和后景深 加在一起,也就是整个电视画面从最近清晰点到最远清晰点的深度,叫全景深。
31
移镜头:又称为移动拍摄。从广义上说,运动拍摄 的各种方法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 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 平垂直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32
33
跟镜头:跟踪镜头是将镜头锁定在某个物体上,当这个物体 移动时镜头也跟着移动。
34

电影视听语言:第5节 镜头运动

电影视听语言:第5节 镜头运动
影像构成(五)——镜头运动
• 运动的构成:①被摄主体的运动②摄像机的运动③综合 运动
• 引起影像运动的因素:被摄对象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或 者镜头焦距变化、镜头切换或者其他特技
摄影机运动主要方式
• “推拉摇移(升降)跟甩”
• 推镜头(推)
• 推镜头的两种情况:①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 动②变焦距,从短焦变到长焦。
• 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 身做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
• 作用:介绍环境、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 摄主体、表现人物的运动、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 视线、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 移动镜头(移)
• 摄影机沿水平方向做各方面的移动(升、降为垂 直方向)。
• 移镜头两种情况:A.人不动,摄影机动. B.人和摄 影机都动。
• 作用: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突出被摄物体、突 出人物某一特征、强调,夸张某些主体、从客观 到主观、表现人物内心感受。
• 拉镜头(拉)
• 拉镜头有两种情况:①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 动②采取变焦距镜头,从长焦距调至短焦距
• 作用:表现被摄主体与它所处环境的关系、结束 一个段落或者为全片结尾。
• 摇镜头(摇)
• 跟镜头(跟)
• 摄影机跟随的作用
• ①是电影富有一种“动”的美感,避免了呆板和僵化。 • ②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 • ③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是商业片实现票房价值的重
要手段。 • ④摄影机运动是实现长镜头效果的重要手段。

动画视听语言镜头语言ppt课件

动画视听语言镜头语言ppt课件
1、平摄:机器高度位置与被摄对象同等高
度,对于人物来讲摄像机高度位 于肩部。 平角度特点: 1、由于机位处于人眼高度,画面具有平视平稳效果。 2、透视关系正常不变形。 3、适合拍摄图案、照片。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2、俯摄
俯角度的表意性,常用于表现压郁、鄙视的寓 意。俯摄角度一般不适合表现人物,它容易造 成心理上的压抑感,不利于感情上的交流,不 利于人物神情的表达。
一般涉及动画作品构成时,常用“镜头” 如:“蒙太奇镜头”、“长镜头”等。
ppt课件.
6
二、镜头语言的分类:
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根据视距的不同,可分为不同景别的镜头: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2)根据拍摄角度,可分为平摄、仰摄、俯摄镜头
和正摄、侧摄、斜摄、背摄镜头; (3)根据摄影机的运动情况,可分为固定镜头与
第一章 动画及其视听语言概述
第二章 动画中的镜头语言与景别
第三章 动画中的轴线与调度
第四章 动画中的光影与色彩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32学时)
ppt课件.
1
第五章 动画中的声音
第六章 动画中的时间和空间
第七章 动画中的蒙太奇与后期剪辑
第八章 动画试听语言综合实训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32学时)
ppt课件.
作用: 1、介绍环境; 2、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3、表现人物的运动; 4、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5、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ppt课件.
26

摄影机沿水平方向做各方面的移动 a横移、b纵深移、c曲线移 人不动,摄影机动;人和摄影机都动。 作用: 1、对运动主体展开描述; 2、对场景进行微观细节描述。 3、使不动的物体产生动的幻觉。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第五章——镜头的运动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第五章——镜头的运动

• •
文字分镜头(范例)
《来不及的爱》
姓名:xx 班级:xxxxxxxx 学号: xxxxx
文字分镜: (一) Sc—1:(大全景)某天深晚(介绍故事的时间),天色暗淡。画面右边的一栋 房子的某个住户的房间亮着微弱的灯光。 Sc—2:(全景)屋子里,昏黄的灯光(介绍故事的环境)。一位中年妇女坐 (侧)在板凳上,双肩抽搐(伴随着抽泣声)。 Sc—2a:(近景)(推镜头)女人头发散漫,拿着儿子的照片哭泣,有眼泪流 下。 Sc—3:(特写)(推镜头)女人的眼睛(眼睛逐渐放大)。 Sc—4:黑幕。
运动摄影的基本形式
• 摇镜头
• 摇镜头不同于上述二者之处,在于摄影机本身不作移动,只是借 助于三脚架的活动底座,使镜头上下、左右或旋转式的摇动。 • 摇镜头如人的目光顺着一定的方向对被摄体巡视,所以特别明显 地表现出对人眼的模仿。由于摇镜头有一个连续划过场景空间的过程, 不管是跟随人物的运动拍摄或者镜头在基本不动的一些人物中划过, 它都是在作一种展现式的表现,都是介绍场景或人物关系时最常见的 镜头运动方式。 • 在这样的镜头处理中,场景不是在一个画面中整个呈现出来的, 而是伴随镜头的摇拍逐步呈现出来的。它比一个固定的远景镜头显示 出的优越性,就在于既有利于更逼近地去关注一个场景的各个局部或 方面,又造成一个逐步呈现的时间过程,让观众更强烈意识到对眼睛 的模仿和引导。 • 由于画面在一个镜头中的连续变动,不同画面之间的关系建构, 需要观众想象力的重新组织。它自然也比固定的远景镜头一览无余却 无涉主次轻重的展呈要更为具体,也更有表现力。
运动镜头 推

摇 移

运动摄影的基本形式
• 推镜头 • 推镜头是摄影机通过移动逐渐接近被摄体的运动镜头。
随着摄影机的前推,画面经历了由远景、全景、中景、近 景、特写的完整或不完整,但必然是连缝的变化过程。 • 一方面,取景范围由大变小,逐渐排除环境和陪体, 另一方面,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上由小变大,细部特征逐渐 清晰和醒目。 • 推镜头因此成为引导和强化注意、构成视觉冲击的常 见方式。尤其是当推镜头成为某个人物加入陌生环境的主 观视点时,它很容易就让观众体验到一种观察或搜索的特 征,无形中提高了观众的注意力。

视听语言-3镜头与镜头运动ppt课件

视听语言-3镜头与镜头运动ppt课件
15
(5)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拍摄可完成焦点转换技巧。焦点转换又称动态焦点, 就是在同一个镜头里面根据表现内容,前后变动焦点,以达到调度、转 移观众视觉重点的目的。
16
(6)画面中的景物焦点有虚有实是正常的,虚焦画面是指整个画面没 有焦点,没有一处是清晰的。
17
长焦距镜头产生的虚化画面可分虚入、虚出两种。画面形象 由实到虚的叫虚出,由虚到实的叫虚入。
24
(4)短焦镜头和长焦镜头相比,拍摄同一景别的画面,既 能显示环境特点又能突出主体人物,说明人物身份,刻画人 物性格,交代人物动作。
25
(5)利用短焦摄影镜头景深大、透视效果强的特点,用于表现纵深空间效果。
26
(6)短焦摄影镜头可用于影视作品中的特技摄影。
27
(7)短焦摄影镜头可强化纵深运动的速度感。
三、镜头与 镜头运动
1
❖ 动画片的世界是个虚拟的世界,动画片的镜头设计也是虚拟实拍摄影机 镜头设计,所以认真研究动画电影语言的核心要素 之一的运动镜头语言 ,对于做好动画电影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
❖ 动画镜头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虚拟真实的实拍效果,它是电影与绘 画性的结合,也是动画设计者对动画镜头设计所要追求的目的所在。
28
第二节、镜头运动的重要特性
一、镜头运动的方向性 引起镜头运动的三个因素:角色的自然运动、摄像机的运动与 镜头的焦距变化、镜头的切换及其它特技。 根据运动路线可以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甩、 悬、切等几个方面。
29
推拉镜头:在二维动画里,推/拉镜头关系到对图像进行大小的缩放。你 能对一个物体进行推镜头以观察某个特定的部分,也可以用拉镜头向观 众展示全部的景象。 推镜头 :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作向前的运动,取景范围由大变小。 拉镜头 :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 大。

影视视听语言5(场面调度)

影视视听语言5(场面调度)

有种景框外的空间,是导演有意设置的情景。这种景框外的空间,会 有一种神秘感,对于这部恐怖片来说,会增加观众的心理压力
景框的作用2
从美学上来说,景框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景框亦有 负担选择的功能:
感性的导演会同时重视景框内外的事物。基本上,景框是 从众多混乱的现实中选择部分给观众看,所以它是一种“孤立 凸显”的技法,能使导演引导观众注意可能被忽略的事物。
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 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若再配以 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 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的对比,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 富多采。
二、场面调度
(一)景框
所谓景框(也称为画框),指分割银幕边缘和 电影院中黑暗部分的线,形成影片上的单元格画面。 境况内的空间,即是电影的世界,景框将电影与黑 暗影院中的真是世界区隔。
《让子弹飞》中用景框 让观众注意到黄四郎的金牙, 也让观众猜测到,此时的黄 四郎已经不是真正的黄四郎, 而是替身。
景框的作用3
景框能转换成许多隐喻
有些导演将之视为偷窥意向,如希区柯克。在他的众多影片中, 景框被当做“窗户”,方便观众偷窥角色的私人生活,如《精神病患 者》《后窗》都已这种偷窥母题为主。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4)利用色彩的对比来突出主体,比如红与绿、紫与黄、橙与青。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5)主体必须较完整,有动势,利用动与静的对比来吸引观众的视线。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6)客体的视线集中在主体上,就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7)利用逆光效果突出主体。
1、运用对比突出主体
主体 、陪体 、环境
主体:画面内容和结构的中心,以主体为中心 来安排、配置画面的其他部分。 陪体:画面中与主体构成一定关系的对象,起 修饰和映衬主体的作用。也可以在画面中不出现, 而是存在于画面外的空间中。 环境:主体、陪体的活动空间。一般后景、前 景多为环境,中景多为主体和陪体

第五章 视觉语言2-运动

第五章 视觉语言2-运动

斜移镜头包括 弧形斜移和线 型斜移两种。
移镜头的功能

1、进行全景式的展开描述。
不间断的展示全景,造成的便是长镜头,因为没有剪断, 更具有真实感和流畅感。 移动镜头和剧中人物对应起来之后,场景中的各个细节, 就会不间断的进入观众视野,观众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 认可镜头便是自己的视点。 常用于纪实电影或纪录片中,作为记者或主持人的主观 视点。
确保拍摄对象保持在一个连贯的镜头空间内,强化空 间的统一性和这一空间内人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物与 环境的联系。


水平摇 垂直摇
摄像机身的运动——改变拍摄角度

摇镜头——横摇;竖摇;斜摇
横摇

机位固定,摄像机机身在水平方向转动的拍摄 方式叫横摇。
竖摇

机位固定,摄像机机身在垂直方向转动的拍摄 方式叫竖摇,也叫纵摇。
斜摇

机位固定,摄像机机身在斜向转动的拍摄方式 叫斜摇。
摇镜头的画面特点:

第一、摇镜头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或将
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

第二、一个完整的摇镜头包括:起幅、摇动、 落幅三个相互贯连的部分。

第三、一个摇镜头从起幅到落幅的运动过程, 迫使观众不断调整自己的视觉注意力。
摇镜头的具体功能1
运动


运动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视听语言 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的方式:
镜头内部主体的运动 镜头外部摄影机的运动
运动


摄影机的物理运动造成运动镜头,运动镜头是影视艺术独 有的造型手段。 通过机位、焦距和镜头光学轴线的运动,在不中断拍摄的 情况下,形成点、场景空间、画面构图和表现对象的变化, 不用经过剪辑,便在镜头内部形成多构图、多元素的组合。

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

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视听语言的镜头原理
的人、景旋转两种,旋转角度根据剧情需要来设 计。
旋转镜头范图
6)升降镜头
这种镜头技巧是指摄影机上下运动拍摄的画 面,是一种从多视点表现场景的方法,其变化的 技巧有垂直方向,斜向升降和不规则升降。
升降镜头也经常使用在固定场景中,镜头的 升降会产生庄严感、冲击力,能够起到烘托气氛 的作用。升降镜头在速度和节奏方面如果运动适 当,则可以创造性地表达一个情节的情调 。
4)跟镜头(FOLLOW PAN)
跟指虚拟摄影机跟
随着运动的被拍摄物 体拍摄,其运动方式 也包括推拉摇移、升 降旋转等形式,只是 在这里,我们要根据 镜头目的,注意运动 中的跟拍对象在镜头 画面内的位置和比例。
跟镜范图
5)旋转镜头(顺时针C.W /逆时针C.C.W) 包括主观镜头旋转和虚拟摄影机围绕固定不动
日本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运镜范图
日本动画《樱桃小丸子》运动镜头综合运用视频片段
3)移镜头
移镜头按其移动方向大致可以分为横向移动和纵 深移动。在虚拟摄影机不动的条件下,改变焦距 或者移动后景中的被拍摄体,也都能获得移镜头 的效果。
移镜范图
移的方式:1)被摄主体静止,摄影机移动
1
2
3
二维动画中不常见,三维动画经常使用
2)主体对象移动时,摄影机移动会产生跟随的效果。 水平横移:
A
B
Pan down &Pan A->B
• 上下摇镜(角度大于90度)画法:
心点
视平线
上下角度大于90度上下摇镜范图
• 注意:
左右摇镜要符合人眼的视觉生理特点,习惯上从左 向右移,处理上除了跟拍从右向左运动中的物体, 很少从右向左摇。
摇镜一般都是单向的,在特殊场面调度上,根据人 物的运动走向或视觉方向,可以有反复摇的过程, 较快速的左右摇镜能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

动画视听语言镜头语言PPT课件

动画视听语言镜头语言PPT课件
特写的长度不少于1秒
第59页/共71页
第60页/共71页
第61页/共71页
第62页/共71页
第63页/共71页
第64页/共71页
第65页/共71页
大特写
定义:完全以某一物体为主,如一只手、一只眼、 一张嘴、一支脚等等。
作用:重点表现人物的细微表情和细微部分,重点 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细微动作点。
第28页/共71页
非正常运动
晃动(《有话好好说》) 快推快拉
综合运动
综合运用推、拉、摇、移、跟; 要树立大的运动观念。
第29页/共71页
四、景别
1、景别的分类
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大特写
第30页/共71页
远景
定义: 广阔的场面画面中若有人,那每个人在画 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作用:①介绍环境
运动镜头 (4)根据描写方法,可分为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5)根据镜头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短镜头和长镜头; (6)其它镜头,如空镜头、慢镜头、快镜头等。
第6页/共71页
三、动画镜头运用及表现意义
1、固定镜头的运用及表现意义: 固定镜头概念:也就是站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将 摄影机镜头对准被摄物,将画面调整在一个固定 的尺寸后,所拍摄的动作,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 远动作或上下左右的摇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 开机录像。 固定镜头的运用: 增加画面稳定性,对同一目标分段切割方式拍摄, 来表现位置、环境、动作、主题。
②抒情,主要是空镜头,如高山、蓝天等 等
常规电影中始于远景,终于远景。 拍摄远景应尽量避免顺光,应采用侧光或侧逆光
远景的长度不少于5米即10秒
第31页/共71页
第32页/共71页
第33页/共71页
第34页/共71页

电影视听语言5第四节透镜

电影视听语言5第四节透镜


其实这部影片带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还是那一组模拟北越 狙击手主观视点的变焦距镜头:第91分钟,一个远景镜头 从楼上的窗格中俯拍地面上的美军士兵,略微升起,一支 AK47从左侧入画,然后快速变焦推向那个美军士兵;第 94分钟,摄影机再次模拟女狙击手主观视点变焦急推,随 着枪声一响,美军另一个士兵中枪倒地;第99分钟,美军 士兵躲在一栋楼后边,“牛仔”通过步话机请求支援,摄 影机第三次急推,透过大楼被炸开的一个窟窿清晰呈现出 了牛仔的背影,枪响的同时牛仔倒地,下一个镜头反打牛 仔倒地。这一组变焦镜头对于死亡瞬间到来的恐怖和荒谬 渲染的非常到位。影片中还有一处非常精彩的变焦镜头的 运用,就是在第63分钟时,在越南战场上,“小丑”去前 线采访时的镜头运用。 《全金属外壳》视频2


如《毕业生》结尾处男主角急急忙忙赶往 教堂,要在最后一分钟争取阻止女朋友与 别的男人结婚,他沿着大街从纵深处迎面 跑来,从动作姿态看奔跑的速度很快,但 是给观众的心理空间感知上却好像蜗牛般 挪动得非常慢
2.长焦距镜头的运用 ①. 跨越复杂空间拍摄和表现不易接近或无法接近 的人物和场面;调拍距离较远的被摄对象,追求 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 ②. 适合于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写 ③. 拉近纵向景物之间的距离,使画面形象饱满 表现拥挤的画面效果。
二、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是指视场角小于40°、焦距大于 50mm的镜头,可以把距离很远的景物处理成近景的 镜头称为长焦距镜头(即窄角镜头)。
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例子
1. 画面造型特点 ①.视角窄 ②.景深小 ③.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④.压缩了纵向空间 ⑤. 有“望远”的效果 ⑥. 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 运动表现动感弱 如《我的父亲母亲》中女主人公招娣送别恋人去省城时, 在树林中奔跑,寻找和追逐的长焦距镜头使奔跑速度更加 紧凑,有助于观众理解她失落、不舍的心情。

镜头运动

镜头运动

运动镜头的二十条基本规律场面的转换场面的转换•转场是一种形式,然而它有其内在的视觉——心理依据,是叙事内容发展的需要,也是创造层次和结构的需要。

转换时要注意心理的隔断和视觉的连续转场分为技巧转场和无技巧转场。

技巧转场是利用特技来连接两个场面;无技巧转场则是利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连接两段落,此时要注意寻找合理的转换因素。

场面、段落的转换有其依据,它们的划分也有其依据。

场面转换、划分的依据•一、场面转换的视觉心理依据•场面的转换是内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

就像写文章一样,一句话写完,自然要有句号,一段内容暂告结束,自然要另起一段。

电视片也是同样,段落的划分和转换,是为了使内容的条理性更强,层次的发展更清晰。

]对观众来说,场面的转换的视觉心理要求,是心理的隔断性和视觉的连续性。

所谓心理的隔断性,就是要使观众有较明确的段落感觉,知道上一段内容到这里告一段落了,下面该开始另一段内容了,这样才不至于使观众看不出头绪。

特别是纪录片,它很少有事件、人物的贯穿,很少能给观众非常具体的空间概念,也很少能用情节因素来做段落的划分,如果不能使观众较明确地感到内容的割断,就很容易犯层次不清、逻辑混乱的错误。

所谓视觉的连续性,就是利用造型因素和转场手法,使人在视觉上感到场面与场面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顺畅。

在场面转换的处理时,这种心理的隔断性和视觉的连续性要受到内容要求的制约。

在组与组的转换时,要强调视觉的连贯性而缩小心理的隔断性。

因为,上下内容之间有较直接的联系,这时就像文章中的“句号”,虽然上下两组镜头的内容有差别,但没有明显的意义上的隔离,这时就应利用画面的相似性,内容的逻辑性,动作的连贯性来减弱内容的断裂感。

而在叙事段落间的转换或者较明显的意义的差别的蒙太奇段落的转换时,则应在加强心理隔断性的同时,减弱视觉的连续性,也就是形成“另起一段”的效果,利用定格、突变、两极镜头等方法,造成明显的段落感二、场面划分的依据•一组镜头的段落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中完成的,因此时间和地点就是场面划分的很好依据,当然有时候在同一时空中也可能有好几组镜头段落,也就有好几个场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镜头
• 作用
• 分镜头脚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 前期拍摄的脚本;二是后期制作的依据; 三是长度和经费预算的参考。
分镜头
• 分镜• • •
分镜头脚本是最实用的电视节目脚本,它是在文学脚本的基础上运用蒙 太奇思维和蒙太奇技巧进行脚本的再创作,即根据拍摄提纲或文学脚本,参 照拍摄现场实际情况,分隔场次或段落,并运用形象的对比,呼应,积累, 暗示,并列,冲突等手段,来建构屏幕上的总体形象。 依据文字脚本加工成分镜头脚本,不是对文字脚本的图解和翻译,而是 在文字脚本基础上进行影视语言的再创造。虽然分镜头脚本也是用文字书写 的,但它已经接近电视,或者说它是可以在脑海里“放映”出来的电视,已 经获得某种程度上可见的效果。 电视节目编导在编写分镜头脚本时,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将文字脚本的画面内容加工成一个个具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 并按顺序列出镜头的镜号。 确定每个镜头的景别,如远、全、中、近、特等。 排列组成镜头组,并说明镜头组接的技巧。 用精炼具体的语言描述出要表现的画面内容,必要时借助图形,符号表 达。 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 相应镜头组或段落的音乐与音响效果。 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是摄影师进行拍摄,剪辑 师进行后期制作的依据和蓝图,也是演员和所有创作人员领会导演意图,理 解剧本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运动摄影的基本形式
• 摇镜头
• 摇镜头不同于上述二者之处,在于摄影机本身不作移动,只是借 助于三脚架的活动底座,使镜头上下、左右或旋转式的摇动。 • 摇镜头如人的目光顺着一定的方向对被摄体巡视,所以特别明显 地表现出对人眼的模仿。由于摇镜头有一个连续划过场景空间的过程, 不管是跟随人物的运动拍摄或者镜头在基本不动的一些人物中划过, 它都是在作一种展现式的表现,都是介绍场景或人物关系时最常见的 镜头运动方式。 • 在这样的镜头处理中,场景不是在一个画面中整个呈现出来的, 而是伴随镜头的摇拍逐步呈现出来的。它比一个固定的远景镜头显示 出的优越性,就在于既有利于更逼近地去关注一个场景的各个局部或 方面,又造成一个逐步呈现的时间过程,让观众更强烈意识到对眼睛 的模仿和引导。 • 由于画面在一个镜头中的连续变动,不同画面之间的关系建构, 需要观众想象力的重新组织。它自然也比固定的远景镜头一览无余却 无涉主次轻重的展呈要更为具体,也更有表现力。
运动摄影的基本形式
• 拉镜头
• 头。 • 五官的特性和功能与推镜头恰成相反的互补的关系。从被摄主 体的特写或近景逐渐拉开成全景或远景。 • 一方面取景范围由小变大,逐渐把陪体或环境纳入画面,另一 方面,被摄主体在画面上则由大变小,其表情或细微动作逐渐不再能 看得清晰。 • 拉镜头往往用来把被摄主体重新纳入一定的环境,提醒观众注 意人物所处的环境或者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化。有时候,它还可 以借助取景范围的扩大来引进剧情的新因素,推动情节的发展。 • 由于拉镜头总是在强调环境的因素,它也常常被用在段落与段 落之间的过渡。在段落结束之时运用一个拉镜头,容易造成观众对剧 情的介入和退出的转换。 拉镜头则相反,它是摄影机通过移动逐渐远离被摄体的运动镜
视听语言——运 动
授课——杨睿端
• 剧情游戏
• 早上起来,穿衣服、裤子、鞋子。 • 外出旅游,遥望连绵不绝的远山。 • 一边跑一边跳的过马路,险象环生。
运动摄影的特点

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相对而言,它的特点就是 摄影机镜头不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借助器械(或 三脚架上的活动底座)来使镜头获得解放。 • 镜头一旦产生运动的可能,便总是导致相对于被 摄体的距离、位置或图形构成上的变化,因此运 动镜头更多地用来加强画面影像之间的空间关系, 改变观察角度,对观众的心理产生不同形式的冲 击。 • 运动镜头包括推、拉、摇、移、跟这五种基本 形式。在这基础上.还发展出一些变化形式和运 用辅助机械的形式。
• •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 电视节目的分镜头脚本,通常采用表格的形式。 脚本的写作方法是从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创作中借鉴来的。
分镜头
一般按镜头号,镜头运动,景别,时间长度,画面内容,广告词,音乐音响的顺序, 画成表格,分项填写。对有经验的导演,在写作时格式上也可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 此。


镜号:即镜头顺序号,按组成电视画面的镜头先后顺序,用数字标出。它可作为某一 镜头的代号。拍摄时不一定按次顺序号拍摄,但编辑时必须按顺序编辑。

Storyboard(以下Storyboard均称作故事版)是指在动画的前制中,负责 将剧本的文字描述转换成一格一格叙述故事进展的图画,有了故事版,动画 师可以对镜头里的场面调度有基本的概念从而设计人物的表演而Layout Artist也可以根据完成的故事来设计最后的镜头。因为他是视觉的沟通方式所 以对这些视觉的媒体特别有帮助。
• •
文字分镜头(范例)
《来不及的爱》
姓名:xx 班级:xxxxxxxx 学号: xxxxx
文字分镜: (一) Sc—1:(大全景)某天深晚(介绍故事的时间),天色暗淡。画面右边的一栋 房子的某个住户的房间亮着微弱的灯光。 Sc—2:(全景)屋子里,昏黄的灯光(介绍故事的环境)。一位中年妇女坐 (侧)在板凳上,双肩抽搐(伴随着抽泣声)。 Sc—2a:(近景)(推镜头)女人头发散漫,拿着儿子的照片哭泣,有眼泪流 下。 Sc—3:(特写)(推镜头)女人的眼睛(眼睛逐渐放大)。 Sc—4:黑幕。
机号:现场拍摄时,往往是用2台到3台摄像机同时进行工作,机号代表这一镜头是由 哪一号摄像机拍摄。前后两个镜头分别用两台以上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组接,就在 现场通过特技机将两个镜头进行编辑。单机拍摄就无须标明。 景别:根据内容需要,情节要求,反映对象的整体或突出局部。一般有远景,全景, 中景,近景,特写等。 镜头的运动方式
分镜头
• 即分镜头脚本,又称摄制工作台本,“分 镜头剧本”又称“导演剧本”。 • 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 • 是导演将整个影片或电视片的文学内容分 切成一系列可摄制的镜头的剧本。 • 将影片的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 的镜头,以供现场拍摄使用的工作剧本。
• 故事版
• 故事版Storyboard(以下Storyboard均称作故事版)在30年代时,由华德迪斯 尼发明。主要用在动画的制作。后因为它对制作的好处,拍摄真人电影的片 场也开始使用。尤其是40年代西区考克据说他在拍摄前都会完成所有的故事 版,而真正拍摄时他只坐在一旁观看,现在真人影片中使用也非常普遍,尤 其是有计算机特效的影片,都会在制作之前先完成故事版确定要做出来的是 什么样的效果以免浪费预算。
分镜头
• 主要内容

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 对话、音响效果、音乐、镜头长度等项目,是导 演对影片全面设计和构思的蓝图。
•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根据解说词和电视文学脚本来设 计相应画面,配置音乐音响,把握片子的节奏和 风格等。
分镜头
• 实现方式
• 由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提供的思想与形象,经 过总体构思,将未来影片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 的银幕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予以体现。导演 以人们的视觉特点为依据划分镜头,将剧本中的 生活场景、人物行为及人物关系具体化、形象化, 体现剧本的主题思想,并赋予影片以独特的艺术 风格。分镜头剧本是导演为影片设计的施工蓝图, 也是影片摄制组各部门理解导演的具体要求,统 一创作思想,制订拍摄日程计划和测定影片摄制 成本的依据。
运动摄影的基本形式
• 移镜头
• 移镜头顾名思义便是要移动摄影机。它往往要借助一 定的器械,或者把摄影机扛在肩上才能完成拍摄任务。如 果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与被摄体的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移 动,那就是移镜头。 • 移镜头总是跟着运动的或固定的被摄体移动,通常都 是把被摄的主体当作移动中注意的中心。 • 不管镜头如何移动,被摄主体一般都是处于画面的中 心。在这种情况下,变化的总是被摄主体的背景。不管被 摄主体是固定不动或者处于运动之中,因为镜头的移动, 被摄主体的背景在连续的转换中总是变动不居,总是充满 动感。特别是当人物本身没有太多的身体移动或姿势变化, 但却处于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的状态时,显得更有表现力。
运动镜头 推

摇 移

运动摄影的基本形式
• 推镜头 • 推镜头是摄影机通过移动逐渐接近被摄体的运动镜头。
随着摄影机的前推,画面经历了由远景、全景、中景、近 景、特写的完整或不完整,但必然是连缝的变化过程。 • 一方面,取景范围由大变小,逐渐排除环境和陪体, 另一方面,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上由小变大,细部特征逐渐 清晰和醒目。 • 推镜头因此成为引导和强化注意、构成视觉冲击的常 见方式。尤其是当推镜头成为某个人物加入陌生环境的主 观视点时,它很容易就让观众体验到一种观察或搜索的特 征,无形中提高了观众的注意力。

• 运动摄影的功能
• 镜头的运动,是一个不断确定又随时否定电影空间的矛盾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摄体和前后景物之间的关系都在 发生连续的变化。 • 这种关系被置于时空的转换中,使得彼此的因果性质和对 比度显得更加强烈,有利于增强画面的动感,渲染场景气 氛,创造与剧情内容相应的节奏和情势,在动态中刻画人 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 作为一种空间的联系形式.运动镜头还用来改变视野和观 察角度.适时地引进剧情的新的因素,造成场面与场面之 间的连续和过渡。
分镜头
• 采用形式
• 分镜头剧本大多采用表格形式,格式 不一,有详有略。一般设有镜号、景别、 摄法、长度、内容、音响、音乐等栏目。 表格中的“摄法”是指镜头的角度和运动; “内容”是指画面中人物的动作和对话, 有时也把动作和对话分开,列为两项。在 每个段落之前,还注有场景,即剧情发生 的地点和时间;段落之间,标有镜头组接 的技巧。有些比较详细的分镜头剧本,还 附有画面设计草图和艺术处理说明等。
运动摄影的基本形式
• 跟镜头
跟镜头同样也是一种移动镜头,同样也需借助一定的器械,或 者把摄影机扛在肩上才能完成拍摄任务。 • 它与移镜头不同之处只在于:当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与被摄体的 运动方向一致或完全相反,且与被摄体保持等距离运动(一般如此)的 移动时,它才被称为跟镜头。 • 跟镜头有特别强烈的穿越空间的感觉。尤其是它并非置于被摄 体运动方向的某一侧,而是跟在其正前面或后面,它的表现功能又有 不同之处。 • 在前面的跟镜头,在表现运动的同时,往往还能进一步注意人物 的身体姿态或脸部表情的特征。而一旦镜头置于被摄体的后面,虽然 无法看到人物的脸部表情,但却在表现人物运动的同时,对人物前进 的周围环境,也能有较明确的感知。尤其是在一些人物处于危险境地 的时候,从后面跟拍往往会产生特别强烈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