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息》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利息》,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百分数。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属于百分数的具体应用,是在学生学过分数应用题的解答、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先说明储蓄的意义及种类,再结合实例,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利率。为了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还给出一张存款凭条和利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知道利息在生活中的简单计算及应用。课前布置让学生通过调查、上网查询等方式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为本课的学习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日常存款利息的计算。

能力目标:能解决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德育目标:使学生知道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培养合理的理财观念。

教学重点: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法和学法

为达成以上的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谈话、引导讨论猜测、探究发现等教学方法。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所以我设计了学生熟知的:“过年——得利是——存银行——得利息”的情景,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探究等方式去发现知识。利用“猜测法、发现法”的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乐学、善学,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说一说”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取,把握并突破重、难点,获取新知。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有:

①观察比较的方法:本节课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观察真实存单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②自主探究的方法:从对比三张不同存单,发现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的关系,探究出利息公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③合作讨论的方法:《新课程标准》导引下的学习,十分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如在探讨利息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帮助教师出主意”时让学生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与交流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

④实践应用的方法:练习中让学生设想一下自己的利是将打算怎样储蓄,动手填写存款凭证,并计算应得的利息,使学生获得存款的实际体验。“帮助教师出主意”一题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还要注意沟通师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按照这一理念,这节课的设计力求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应用味,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利息的计算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再从中提出数学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得出数学结论,最后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根据以上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 理解意义,探究新知。

(三) 解决问题,体验成功。

(四) 归纳总结,深化目标。

(五) 课外延伸,反馈回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师生谈话中引出“利是”的话题,询问学生是如何处理利是的?学生会自然地谈起“利是那么多,除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把钱存入银行就是储蓄,然后让学生谈谈有关储蓄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并板书课题。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这时再询问“把钱存到银行有什么好处?”借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储蓄不仅对个人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可以支援国家建设。这一设计由生活中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环节,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能做到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展开教学活动。

(二)理解意义,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中心环节,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诱导、观察比较,合作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寻求利息的计算方法中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学分二层进行。

第一层:联系实际,理解意义。

在学生介绍了储蓄知识后,教师拿出一张100元的真实存单,请学生观察后回答:你能从这张存单当中知道什么?让学生从真实存单,获取有关存款的信息,并由学生来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并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利率的意义就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在这里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第二层: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这是一个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自主探究过程,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研究能力。

教师出示三张真实存单的复印件,分别为①100元,存期2年,年利率2.70%。②200元,存期3年,年利率3.24%。③200元,存期1年,年利率2.25%。这些材料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可充份调动学生探索利息计算方法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小组观察、讨论、比较这三张存单的异同点。让学生分析、猜测利息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在此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再通过合作交流、探讨使学生知道存期不同,利率也不同,利息的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