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说明文知识点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说明文专项(共23张PPT)
类型
定义
时间顺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说明。
标志
作用
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古-今
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 明确有序。
空间顺序
按照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 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 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呈辐射式顺次 对事物进行介绍。
”。
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
和
。
题型
模板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B.×× 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什么?
模板1:事理说明文:说明了……的现象/原因等。事 物说明文:介绍了…(直接指出被说明事物)。
C.××的特征(主要特点)是什么?
模板2:××的特征(主要特点)是……(或分条罗列) 。
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 看总括句或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用这些句子 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 及其特征。
例题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 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 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 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①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 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 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 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 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 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 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 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 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 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语言ppt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中国石拱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
八上
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苏州园林》
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
号里的问题。
《大自然语言》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八下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
》
句中划线词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确数的使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画卷的纵横,让我们 对画作的尺幅有了清晰的印象。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画卷比作乐章,形象地表明 画卷疏散相间,错落有致的特点。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3.阅读《时间的脚印》中的第6段,回答问题。 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 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 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能。“某些”表范围,一部分的意思,说明并非地球上全部岩 石被破坏,只是个别地方被破坏,删去的话就变成地球上所有的岩石 在被破坏,不符合实际。“某些”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阅读《蝉》中的第12段,回答问题。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 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括号里的文字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 “二氧化硅”。如果删掉,就变成含有杂质的普通沙子也可以称得上 “二氧化硅”,不符合实际。括号里的文字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体 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要点 ①表态:不能删 ②结合语境解释词,说明词的作用 ③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太绝对,与事实不符 ④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中国石拱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
八上
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苏州园林》
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
号里的问题。
《大自然语言》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八下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
》
句中划线词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确数的使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画卷的纵横,让我们 对画作的尺幅有了清晰的印象。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画卷比作乐章,形象地表明 画卷疏散相间,错落有致的特点。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3.阅读《时间的脚印》中的第6段,回答问题。 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 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 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能。“某些”表范围,一部分的意思,说明并非地球上全部岩 石被破坏,只是个别地方被破坏,删去的话就变成地球上所有的岩石 在被破坏,不符合实际。“某些”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阅读《蝉》中的第12段,回答问题。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 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括号里的文字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 “二氧化硅”。如果删掉,就变成含有杂质的普通沙子也可以称得上 “二氧化硅”,不符合实际。括号里的文字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体 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要点 ①表态:不能删 ②结合语境解释词,说明词的作用 ③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太绝对,与事实不符 ④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中考复习说明文复习专题课件PPT全文
作比较 突出强调特点
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 科学、准确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画图表 直观、形象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总览表
23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0
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作用:准确,令人信服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21
8、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36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苏州园林》第四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37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 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战演练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
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 科学、准确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画图表 直观、形象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总览表
23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0
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作用:准确,令人信服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21
8、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36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苏州园林》第四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37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 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战演练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
中考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17页)ppt精品课件
准确生动地说明赵州桥的设计 施工巧妙绝伦的特点。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5、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
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 )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
打比方: 生动形象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自身作用
+
文中作用
五、辨识说明方法,并说出作用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作用分析:指出方法+其方法作用+具体 说明了对象的什么特征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打比方 )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用: )生动形象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议一议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 具体形象
分类别: 条理清晰 作比较: 强调突出
特征
列数字: 具体准确
下定义: 准确科学 说明了说明对象+
引用: 准确生动
画图表: 直观明了
摹状貌 生动形象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强调突出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6、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 物候学。( 下定义 )
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作用)
科学准确地说明什么是物候学。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5、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
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 )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
打比方: 生动形象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自身作用
+
文中作用
五、辨识说明方法,并说出作用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作用分析:指出方法+其方法作用+具体 说明了对象的什么特征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打比方 )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用: )生动形象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议一议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 具体形象
分类别: 条理清晰 作比较: 强调突出
特征
列数字: 具体准确
下定义: 准确科学 说明了说明对象+
引用: 准确生动
画图表: 直观明了
摹状貌 生动形象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强调突出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6、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 物候学。( 下定义 )
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作用)
科学准确地说明什么是物候学。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17页)ppt精品课件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纯净水,指旳是不 含杂质旳H2O。
作用:科学精确地简介了 ……旳本质特征
“纯净水” 是指经 过蒸馏、去离子化、 反渗透或其他合适 旳过程生产出来旳 瓶装水。
下定义
作诠释
纯净水是不含任何须要杂 质、品质纯净,无毒无菌、 可直接饮用,也可煮沸饮 用旳瓶装水。但是“纯净 水”在滤去多种有害物质 旳同步,也将人体所需旳 微量元素淋洗出去。人们 长久饮用会减弱人体旳免 疫力,以至引起某些疾病。
阐明语言
阐明文旳语言
阐明文语言特点: 精确、严密、简要
•经典试题: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限制性词语:更、大约、估计、经常、大 约、可能等 限制性词语旳作用:体现了阐明文语言旳 精确、严密、科学旳特点。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初……
阐明文旳语言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构造结实”——石拱桥旳特点
“我国旳石拱桥有悠久旳历史”——中国石拱桥旳特点。
阐明措施
阐明文中常用阐明措施
六种常用措施—— 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 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 四种补充措施—— 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校园里有一棵很高 很高树。
校园里有一棵高达 12.56米旳树
阐明类型
辨析阐明文类型
1、《中国旳石拱桥》 2、《故宫博物院》 3、《苏州园林》 4· 《绿色蝈蝈》
事物阐明文 事物阐明文 事物阐明文 事物阐明文
辨析阐明文类型
5、《大自然旳语言》 6、《奇妙旳克隆》 7、《生物入侵者》 8、《看云是天气》
事理阐明文 事理阐明文 事理阐明文 事理阐明文
阐明对象
琢磨词语旳语境义及其作用、 归纳题目旳作用、 创新意识,答好开放性试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方法归纳
空间顺序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作诠释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一览表
说明方法 特征 作用(结合原文作答)
列数字
有具体的数字
具体准确 突出
作比较 两个事物之间的对比
举例子 有“例如、如、像” 具体有力 说明了…… 等词 地 事物的…… 特征 打比方 把要说明的事物用人 们熟悉的事物来 生动形象 作比喻。 地 分类别 分门别类说明 条理清楚 地
⑥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作比较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 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 速度就减小70%一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 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 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20倍。其次 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 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③唾液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它是食物消化的催化剂。唾液中的淀粉酶 能将食物中的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类食物在口中咀嚼次数越多,我们就会觉 得越香甜就是这个原因。 ④唾液能够帮助身体抵抗各种细菌的侵犯。唾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种蛋白 质对保持口腔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但经常吸烟饮酒的人唾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会降低 。当烟雾与唾液接触后,唾液便会发生某种变化,降低唾液抵抗香烟中毒素的作用。 几年前,以色列工学院曾进行过一项研究,把一些癌细胞与唾液和烟雾的混合物放在 一起,结果发现,污染后的唾液竟成了癌细胞滋长的温床。该研究负责人拉菲•纳格勒 指出,这项研究说明“香烟烟雾 能让唾液丧失保护作用, 还成为致癌的催化剂, 唾 液在受到污染后就会破坏口腔细胞”。 ⑤随着研究的深入,唾液对人类疾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糖尿病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也许完全可以依靠唾液分析来进行。美国加州大学的一组 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检测设备,其体积仅相当于一部手机。让人关注的并不仅是从 唾液中可以发现癌细胞(这一点在常规分析中已经得到证实),而是利用对唾液的快 速检测,仅仅20分钟就可得知一个人是否患有糖尿病。这种检测设备一旦投入使用, 这些疾病的预防工作就将变得更加简单,因为它可以让医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患 者的信息。唾液中一种被称为“Opiorphin”的成分起到了镇痛作用,法国巴斯德研究 所专家在老鼠和牛的体内发现了这种物质,于是他们进而研究该物质是否也天然存在 于人类体内。专家们不仅在人类体内发现了该物质,而且还证实它的镇痛功效是吗啡 的6倍。也许几年之后,为了缓解牙痛我们无需再服用大量镇痛药,而仅需要一片根 据对唾液的研究而制成的药片即可。 ⑥研究证明,唾液是你宝贵的信息库,是反应你健康状况的一扇窗。随着研究的 深入,它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中考语文】初三中考复习课件:说明文知识点(共10张PPT)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 说明对象: 标题、首段、尾段、抓关键句、归纳总结 (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的特征: 标题、开头段、结尾段、每段段首、分析材 料自己概括
考点二:内容概括与文意理解
• 内容理解(信息提取): 1.锁定答题区域; 2.筛选提取有效信息; 3.整合信息; 文意理解: 1.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句子; 2.比较分析选项句与文中原句; 3.下结论;
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
与形式发生较大
swa
考点三:说明方法及作用
• 听课手册P:142
考点四:品味说明文语言
• 题型(一) 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不能删去; 2.解释词语的含义及文中的含义(在程度、 状态、性质、时间、范围); 3.如果删去,原句意思……,与原文不符;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 学性。
• 题型(二) 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为什么? 1.不能替换; 2.分别解释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如果替换,原句意思……,与原文不符; 4.这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 性和科学性。
•早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上古时期,文化的发展就不是一个模式,而是形成多个文化体系,呈现多样形态。此后,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对话、学习、碰撞中前行,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而不同文明的接触,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学习东罗马帝国。欧洲文化的发展状况是这样,东亚也是如此: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学习借鉴中国;明治维新之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世界。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国佛教影响东 亚、东南亚大片区域。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 需要。以中国绘画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 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
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 说明对象: 标题、首段、尾段、抓关键句、归纳总结 (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的特征: 标题、开头段、结尾段、每段段首、分析材 料自己概括
考点二:内容概括与文意理解
• 内容理解(信息提取): 1.锁定答题区域; 2.筛选提取有效信息; 3.整合信息; 文意理解: 1.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句子; 2.比较分析选项句与文中原句; 3.下结论;
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
与形式发生较大
swa
考点三:说明方法及作用
• 听课手册P:142
考点四:品味说明文语言
• 题型(一) 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不能删去; 2.解释词语的含义及文中的含义(在程度、 状态、性质、时间、范围); 3.如果删去,原句意思……,与原文不符;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 学性。
• 题型(二) 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为什么? 1.不能替换; 2.分别解释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如果替换,原句意思……,与原文不符; 4.这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 性和科学性。
•早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上古时期,文化的发展就不是一个模式,而是形成多个文化体系,呈现多样形态。此后,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对话、学习、碰撞中前行,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而不同文明的接触,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学习东罗马帝国。欧洲文化的发展状况是这样,东亚也是如此: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学习借鉴中国;明治维新之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世界。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国佛教影响东 亚、东南亚大片区域。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 需要。以中国绘画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 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情分析及知识讲解课件(共27张幻灯片)
“生动”的答题格式:(1)该句中某某词语使用了拟人修辞/该 句使用了打比方(或引用:多指引诗文名句、谜语、俗语等)的 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2)增 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考点五:标题 题型13:说明文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 答题技能: (1)点明本文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2)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3)从修辞入手。一般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作用是生动形象。 (4)吸引读者。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像、好像、有如、犹
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 如
易懂。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 通过描摹……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说明
辞,有的像……有的 了事物(事理)……的特征,使文章生动
像……
活泼。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数字、步骤等加以
表格、柱状图、箭头 对照说明,非常直观、简明、形象地
第二,抓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中心句和过渡句)。不少文章有 集中陈说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即中心句),或者提示文章层次 内容的句子(过渡句)。阅读时必须将它抓住。如《中国石拱桥 》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一些关键句“这种桥不但情势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的石拱 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句子都概括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标志
作用
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 例如、比如、据说、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 譬如等
更有说服力。
数词、确数、约数、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
小数、分数、百分数、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
度数、倍数
更有说服力。
比、而、相对于、 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
考点五:标题 题型13:说明文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 答题技能: (1)点明本文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2)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3)从修辞入手。一般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作用是生动形象。 (4)吸引读者。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像、好像、有如、犹
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 如
易懂。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 通过描摹……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说明
辞,有的像……有的 了事物(事理)……的特征,使文章生动
像……
活泼。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数字、步骤等加以
表格、柱状图、箭头 对照说明,非常直观、简明、形象地
第二,抓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中心句和过渡句)。不少文章有 集中陈说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即中心句),或者提示文章层次 内容的句子(过渡句)。阅读时必须将它抓住。如《中国石拱桥 》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一些关键句“这种桥不但情势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的石拱 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句子都概括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标志
作用
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 例如、比如、据说、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 譬如等
更有说服力。
数词、确数、约数、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
小数、分数、百分数、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
度数、倍数
更有说服力。
比、而、相对于、 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
中考一轮复习 说明文完整知识点梳理 (课件31张)
〔例1〕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例2〕评论大都针对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要问题直接表明 观点和态度。
语言标志: ......是......、这就是......、......叫(作)......等判断句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__________加以揭示,从而更 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1)时间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文章常根据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 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来写 。
(2)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建筑物的结构或参观
的过程,景点、具体物品。它着眼于建筑物的空间 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熟悉事 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语言标志: 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比、度数等。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__________加以说明,可以使 说明内容更为正确、真实、具体,增加文章的说服 力。
就是解释说明,就是通俗的介绍或解说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例1〕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碰到防护林, 速度就减少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 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 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熟悉事物
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①从现象到本质:如《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 不死人的表面牲,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说明 死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先说结果再解释原因,或先解释原因再 得出结果。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答题思路:不能,概述每段内容,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语言标志: ......是......、这就是......、......叫(作)......等判断句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__________加以揭示,从而更 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1)时间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文章常根据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 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来写 。
(2)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建筑物的结构或参观
的过程,景点、具体物品。它着眼于建筑物的空间 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熟悉事 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语言标志: 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比、度数等。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__________加以说明,可以使 说明内容更为正确、真实、具体,增加文章的说服 力。
就是解释说明,就是通俗的介绍或解说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例1〕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碰到防护林, 速度就减少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 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 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熟悉事物
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①从现象到本质:如《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 不死人的表面牲,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说明 死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先说结果再解释原因,或先解释原因再 得出结果。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答题思路:不能,概述每段内容,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课件(共32张PPT)
如:《苏州园林》第4段对苏州园林里 的假山和池沼的说明,两者并列,不分 主次。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 一层地剖析事理。
如:《大自然的语言》从物候现象到物 候规律的认知过程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 质的层层递进式结构。
说明文结构
承接式 总分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 次,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 说明文。
作用:使那些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 解。
答题规范: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 法,列举……数字, 准确具体地说明事
作用:能够给人以准确、 物……特点。
具体的印象,增强说明的
科学性和准确性。
打比方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说明对象的某一特点形象 答题规范:
生动地表达出来。
判断标志:像,仿佛,当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及其特征等说明得更加具体、清楚、明白, 在说明过程中举出一些实例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作,好比等。 判断标志:如,例如,比如,据说等。 作用:使那些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
答题格式: “×××”词,表示------意思,从( 时间、程度、
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结合原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 学性、严密性。 例如: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 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 果?)
常用表示逻辑顺序的词语:
“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
好处:
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
说明顺序的种类
空间顺序
类型:
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东西南北等。
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用于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及建筑物的 外貌、构造,常有表示方位的词语。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 一层地剖析事理。
如:《大自然的语言》从物候现象到物 候规律的认知过程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 质的层层递进式结构。
说明文结构
承接式 总分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 次,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 说明文。
作用:使那些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 解。
答题规范: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 法,列举……数字, 准确具体地说明事
作用:能够给人以准确、 物……特点。
具体的印象,增强说明的
科学性和准确性。
打比方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说明对象的某一特点形象 答题规范:
生动地表达出来。
判断标志:像,仿佛,当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及其特征等说明得更加具体、清楚、明白, 在说明过程中举出一些实例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作,好比等。 判断标志:如,例如,比如,据说等。 作用:使那些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
答题格式: “×××”词,表示------意思,从( 时间、程度、
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结合原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 学性、严密性。 例如: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 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 果?)
常用表示逻辑顺序的词语:
“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
好处:
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
说明顺序的种类
空间顺序
类型:
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东西南北等。
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用于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及建筑物的 外貌、构造,常有表示方位的词语。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知识点复习》课件
较,显示彼此异同
象的特点
打比方
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 比做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
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 可感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
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列数据、作诠释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 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
拱桥了。
引用、举例子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说明文的三要素: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的条理性 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的条理性
说明的科学性 内容的科学性 语言的科学性
语言的条理性 内容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顺序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
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 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 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米,中部略窄,宽9米。
列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数
字
4、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
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 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 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 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 叫做联拱石桥。
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PPT优秀课件下载16(21张)
7、找出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 一项: 把所有选项返回原文认真对照,错 误一般是在不易觉察处出现。有的 选项涉及的是说明文相关知识,应 熟练掌握文体知识。
8、为什么在文章中要插入××的 传说? (1)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 (2)使说明对象具有神秘色彩 。 (3)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 点。
5、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因为加点的词语表示1、推测、 估计 2、程度 3、范围 4、限制 去掉后就会使句意的表达1、绝对化, 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加点的词语体现 了说明对象×个特征,体现了说明语 言的准确性。
9、说明文开头一段、末尾一段、中 间段的作用。 开 头:1、引出说明对象。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 、引出下文。 末 尾:总结全文 中间段:过渡 (承上、启下、承上启 下)
10、标题的作用: (1)、揭示说明对象及特征。 (2)、引起读者关注。
11、结合文章,联系实际,提合 理化建议: (1)、不能脱离文章。 (2)、符合情感态度价值观 。 (3)、能联系实际
3、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 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很可能”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答:不能。“很可能”一 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 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不一定能够实现,“很可能” 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 性。
2、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 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至少”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至少” 这个词用得 准确,它起到限制作用,强调了经 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 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200亿元”, 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
(二)“ 说明事物要求准确性和科学性,文 中A段的内容如何体现这一要求?”
判断
答题技巧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性 和严密性
•*(加点字)表示……,文中的意思是…….去掉后就 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特点.
★
例题讲析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 “几乎”能否去掉?
外—内、上—下、 左——右、前—后、远—近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性状—用途、 一般—特殊、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实战演练
❖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
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
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
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时
间顺序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作用分析:运用 下定义 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 地概括了“克隆” 的 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判断
答题技巧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性 和严密性
•*(加点字)表示……,文中的意思是…….去掉后就 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特点.
★
例题讲析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 “几乎”能否去掉?
外—内、上—下、 左——右、前—后、远—近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性状—用途、 一般—特殊、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实战演练
❖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
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
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
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时
间顺序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作用分析:运用 下定义 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 地概括了“克隆” 的 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说明文知识点(共10张PPT)(优质版)
; 2.比较分析选项句与文中原句; 3.下结论;
考点三:说Leabharlann 方法及作用• 听课手册P:142
考点四:品味说明文语言
• 题型(一) 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不能删去; 2.解释词语的含义及文中的含义(在程度、
状态、性质、时间、范围); 3.如果删去,原句意思……,与原文不符;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
2.解释用这个词句子的含义; 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
学性。
考点五:理清说明顺序
• 空间顺序 • 时间顺序 • 逻辑顺序: • 主要到次要、现象到本职、原因到结果、
整体到局部、概括到具体、特点到用途
考点六:拓展延伸探究
• 类型: 1.选用知识运用类 2.提出建议类 3.发挥想象、联想类 4.材料链接类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考点三:说Leabharlann 方法及作用• 听课手册P:142
考点四:品味说明文语言
• 题型(一) 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不能删去; 2.解释词语的含义及文中的含义(在程度、
状态、性质、时间、范围); 3.如果删去,原句意思……,与原文不符;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
2.解释用这个词句子的含义; 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
学性。
考点五:理清说明顺序
• 空间顺序 • 时间顺序 • 逻辑顺序: • 主要到次要、现象到本职、原因到结果、
整体到局部、概括到具体、特点到用途
考点六:拓展延伸探究
• 类型: 1.选用知识运用类 2.提出建议类 3.发挥想象、联想类 4.材料链接类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看云识天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 分析。参考答案3种。
1、该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说 明方法,生动形象、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 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
2、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生动形象、有气势地说明 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
方法: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
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有三种方法参考)
1、结合说明方法谈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 说 明方法, 说明了 。(第一空填说明方法, 第二空填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第三空填说明的事 物特点或事理。)
方法: 1、解释词语意思 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 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 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 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 由。
答:不能。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 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 除特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 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 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
3、结合表达方式谈:(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记叙、描写使说明更 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更深刻。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
模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 明外,还有 (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选择),如 (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生 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 桥》)、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 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 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 云识天气》。
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 说明文。 (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 事物还是抽象事理。)
3、该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 有描写,如文章第一段说明云姿态万千,变化无 常。还有议论,如文章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 意义和局限性,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 更深刻。
六、说明语句、段落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 角度有三)
(1)结构方面的作用:承接上文、承上启下、 引出下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 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A、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B、说明文语言风格:平实、质朴、准确;生动、
形象、准确 五、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词语)典型试题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例么作用或表达 效果? 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 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 “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 们都是一样的。
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 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 象一本质、特征一用途、一般一个别、概括一具 体、整体一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 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 说明顺序,
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
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
说明的事理。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
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
例题:
《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 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 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性。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
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 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划线句采用了
说明了
。
的说明方法,
(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的作用,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 或道理。)
例题: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 时……句采用了 打比方 的说 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 轻盈洁白的特点。
方法: 1表态:不能替换;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 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 “往往”能否删去?
答:不能删去,因为 “往往”是大多 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 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 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内容方面的作用:总领全段(全文)、总 结全段(全文)。
2、结合修辞手法谈(一般是生动说明文,文中采用 了多种修辞手法)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地说明了 。(第一 空填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因为使用在说明文中的 常见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所以第一空可 以填生动形象、有气势(气势磅礴),第二空填说 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 较、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 列图表、引用说明。体现关键词(表达效果上的 作用)
举例子:具体形象(真切)地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
+ 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比较:突出强调
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
1、该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说 明方法,生动形象、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 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
2、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生动形象、有气势地说明 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
方法: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
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有三种方法参考)
1、结合说明方法谈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 说 明方法, 说明了 。(第一空填说明方法, 第二空填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第三空填说明的事 物特点或事理。)
方法: 1、解释词语意思 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 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 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 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 由。
答:不能。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 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 除特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 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 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
3、结合表达方式谈:(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记叙、描写使说明更 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更深刻。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
模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 明外,还有 (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选择),如 (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生 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 桥》)、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 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 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 云识天气》。
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 说明文。 (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 事物还是抽象事理。)
3、该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 有描写,如文章第一段说明云姿态万千,变化无 常。还有议论,如文章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 意义和局限性,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 更深刻。
六、说明语句、段落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 角度有三)
(1)结构方面的作用:承接上文、承上启下、 引出下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 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A、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B、说明文语言风格:平实、质朴、准确;生动、
形象、准确 五、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词语)典型试题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例么作用或表达 效果? 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 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 “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 们都是一样的。
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 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 象一本质、特征一用途、一般一个别、概括一具 体、整体一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 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 说明顺序,
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
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
说明的事理。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
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
例题:
《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 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 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性。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
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 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划线句采用了
说明了
。
的说明方法,
(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的作用,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 或道理。)
例题: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 时……句采用了 打比方 的说 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 轻盈洁白的特点。
方法: 1表态:不能替换;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 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 “往往”能否删去?
答:不能删去,因为 “往往”是大多 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 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 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内容方面的作用:总领全段(全文)、总 结全段(全文)。
2、结合修辞手法谈(一般是生动说明文,文中采用 了多种修辞手法)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地说明了 。(第一 空填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因为使用在说明文中的 常见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所以第一空可 以填生动形象、有气势(气势磅礴),第二空填说 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 较、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 列图表、引用说明。体现关键词(表达效果上的 作用)
举例子:具体形象(真切)地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
+ 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比较:突出强调
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