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2015年9月校公开课

合集下载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42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42岳麓版必修2
二、学生分析
学生有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基本熟悉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有强烈的独立思考意识,思维活跃,参与积极性高。关注社会,关注国家。但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们现今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不排斥国家行政力量,同样社会主义也并不排斥市场经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展示: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
到处是失业、破产、倒闭,到处可见美国的痛苦、恐惧和绝望。罗斯福却表现出一种压倒一切的自信。1933年3月4日那个阴冷的下午,宣誓就职时发表了富有激情的演说,请大家找出那句现很著名的话。“我们惟一害怕的就是恐惧本身。”(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这只是表明信念,哪句话体现了他准备怎么做?他的改革被称为“新政”
正如胡佛所说:“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果真如此吗?那为什么不到十年,世界最繁华的地方却成了经济危机中的重灾区?当时的美国存在什么问题?已经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展示材料】
1、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播放视频资料】从刚才的资料中,大家捕捉到相关信息了吗?这场经济大危机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股市崩溃开始。最先爆发危机的领域——金融领域。之后,危机迅速蔓延,如同决堤洪水蔓延至各个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面临垮台危险。
2、原因: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
我们回到十年前的华尔街去看看。
这是美国一条繁华的街道:透过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我们看到了当时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一战后,美国凭借着战争横财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此时的美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被誉为“柯立芝繁荣”。身为美国人,当然是无比荣耀和自豪了,骄傲的美国人发明了鸡尾酒,也发扬了爵士乐,人们出入各种会所舞厅,女子的裙子也露出了膝盖……几乎每个人都在尽情享受这个令人“疯狂的二十年代”。

罗斯福新政2015年9月校公开课(课件 教案)

罗斯福新政2015年9月校公开课(课件 教案)

自由放任政策;主张新政。
○ 如果你是当时的美国选民,你会把选票投给谁? 为什么?
- 版权所有-
8/27/2018
一、临危受命——提出新政
票数 1575万 选民票
票数 2280万
59
选举人 票
472
胡佛 版权所有-
富兰克林· 罗斯福 8/27/2018
就任总统后,富兰 克林· 罗斯福利用广播 用拉家常的形式向美 国人民说明政府正在 试图做什么,如何帮 助国家走出困境。每 到周末,都有成千上 万的人在家里, 在收音 机旁,等待聆听总统 的声音。
- 版权所有-
"炉边谈话"
8/27/2018
二、推陈出新——实施新政
假设在座同学是罗斯福“智囊团”的成员,把你们分成四组(金融、农业、工业、 社会保障福利)为罗斯福出谋划策,摆脱面临的困境。 领域 具体内容 歇业整顿,实行国家对银行、货币 的管理;规范股票市场。 作用 银行信誉恢复,促进金融业正常运 行,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了保障
胡佛(1929—1932年任总统)的就职演说中表示 要继续奉行前任的政策。
材料二
新政特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版权所有-
8/27/2018
三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 民经济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美元,失 业人数从1700万人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 动荡。 --《富兰克林· D· 罗斯福时代1929-1945》 材料二:二战后,“政府干预经济”的举措在主要西欧国家风靡一 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我 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罗斯福新政-公开课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罗斯福新政-公开课
【名师示范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课件(推荐)
【名师示范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课件(推荐)
材料:
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
(1929--1945)
说明: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名师示范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课件(推荐)
1933
彻底摆脱 (二战)
1929 至
1933
经年 济 危 机 的 表 现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 价格猛跌
工人失业
整顿银行 与金融业
开端
复兴工业 调整中心
调整农业
社会救济 公共工程
问题二
为:大危机发端于金融领域,因此从源头上去解决 问题。
主要目的恢复银行信用 措施:一是恢复银行信用。二是禁止兑换黄金,防止 黄金外流,增发货币(货币贬值)。 作用:金融秩序恢复正常,使人们恢复对银行的信心; 刺激出口,扩大消费。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名师示范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课件(推荐)
整理 【名师示范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课件(推荐)
1.进步性: 对美国的 现实影响
如何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加速了生产力恢复;缓 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 民主制度。
起主导作用——政府力量(国家力量)
新政特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
新模式: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名师示范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课件(推荐)
【名师示范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课件(推荐)

罗斯福新政的课件完整版课件

罗斯福新政的课件完整版课件

罗斯福新政的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经济大危机”中的第二子目——“罗斯福新政”。

我们将一同走进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之中,感受那场波及全球的风暴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同时,我们将详细解析罗斯福总统如何运用新政措施,逐步挽救危机,推动美国经济重振旗鼓。

二、教学目标1. 学生应能够理解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后果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2. 学生应能够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并认识到其在当时经济恢复中的关键作用。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的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得到显著提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在经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复杂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们将使用多媒体课件、黑板以及粉笔进行教学。

学具:学生需要准备教材、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重点和进行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时的历史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动荡。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初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逐步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细节,包括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和公共工程等方面。

4. 案例分析:学生将分析罗斯福新政如何一步步扭转经济颓势,并对其成效进行评价。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检验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深度。

7.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罗斯福新政的概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六、作业设计1. 请概述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影响及特点。

2. 请详细阐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经济恢复中的作用。

3. 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探讨罗斯福新政对我们的启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将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法上的调整。

公开课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公开课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教学目标1、通过相关的图表、文字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或掌握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表现;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内容,影响和实质;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介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资本家却人为地故意大量销毁产品,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通过对罗斯福个人魅力的了解,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引: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几张照片,这是二十年代美国,当时的美国工业繁荣,洗衣机、电话、汽车、冰箱、收音机等相继走进普通民众家中。

【出示漫画】师引:然而1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杂志的封面漫画却是这样形容当时的美国的,美国由1929年的巨人变成了一个骨瘦如柴的病人。

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短短几年间她究竟遭遇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罗斯福新政》。

(二)新课教授篇目一:从繁荣到危机【出示四则材料】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材料二:1923---1928年美国投资收益指数和工资指数对比材料三:1925年美国消费者分期付款比例材料四:[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 《浮华时代一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师问:20世纪的美国受益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然而繁荣背后是生机还是危机呢?我们一起来看几则材料。

根据这几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当时的美国存在着一些什么现象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思考后回答。

专题六二罗斯福新政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专题六二罗斯福新政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 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3)据材料三,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教你读史] 抓住“社会主义”等关键词进行分析。 [提示] 新政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某些做法, 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 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题组一 实干家罗斯福和施行新政
1.批评家往往说他“是独裁者,是个革命家,是会彻底推翻
美国现行政治制度的”。这位被称为是“独裁者”的美国
总统是
()
A.罗斯福 B.尼克松 C.里根 D.克林顿
解析: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由于行政权扩
大,对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被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一、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因素
原因
时代潮流 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 经济实力
国家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 民主传统
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0 世纪 30 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 理论依据 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罗斯福新政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 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 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2015南京市高淳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公开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30张)

2015南京市高淳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公开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30张)

政府干预经济
从他国获取金银 放任 (赤字、就业刺激需求)
本质 专制主义下 资本主义经 资本主义制度下 的国家干预 济的扩张性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开创国 西、葡
英国
英国
影响 资本原始 积累
世界市场 的形成
形成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2.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 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B.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3.二战后,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其措 施不包括
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三种经济思想
思潮
重商主义 (P97)
自由主义 (P104)
凯恩斯主义 (P134)
时代 代表 著作 背景 主张
16—18C
18—20C30
20C30—70
(略) 亚当·斯密
凯恩斯
(略) 《国富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20、30年代经济危机
扩大贸易顺差, 经济自由
第一产业 5.2
2
2
3
13.1
第二产业 24.9
38
38
40
46.2
第三产业 69.9
”出现
“新经济” 出现标志 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
基础 知识经济 主导 信息技术 内容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 根本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发展
如何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这些新变 化的实质?
(4)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说明苏美两国的经济 发展模式在世界上的扩张所产生的影响。(4分)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32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32岳麓版必修2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危机的图片
学生感知危机的危害
投影
讲授
播放图片、史料再现
学生分析、讨论、概括
投影、微课
评价
建构
投影学生作品点评
学生自我构建本节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允许学生本节课使用自带手机;2、小组的协作、辩论3、让学生自查资料4、微课的使用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思维导图、概念图;电子表格;声像史料等2、新课的导入、新政的背景使用声像史料,在背景中、影响中使用电子表格;措施中使用微课;小结时使用思维导图3、力求更加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发挥主体性;让历史更有趣味性。
教学主题
罗斯福新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重要一页,其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主要包括背景、内容和影响。
二、学生分析
美术班学生,学习习惯和学科知识能力较差。
三、教学目标
掌握新政的背景、措施和影响;学会史料分析、概括、评价能力;认识国家的本质,民生问题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果你是当时的美国选民,你会把选票投给谁? 为什么?
2015/9/23
一、临危受命——提出新政
票数 1575万 选民票
票数 2280万
59
选举人 票
472
胡佛
富兰克林· 罗斯福 2015/9/23
就任总统后,富兰 克林· 罗斯福利用广播 用拉家常的形式向美 国人民说明政府正在 试图做什么,如何帮 助国家走出困境。每 到周末,都有成千上 万的人在家里, 在收音 机旁,等待聆听总统 的声音。
2015/9/23
胡佛的竞选主题是“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 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美国通史》 罗斯福在竞选中承诺:“我向你们保证,我不会让 你们空欢喜一场的。我会把新政贯彻到每个方面„„ ——《罗斯福传》 ○ 胡佛和罗斯福面对严重危机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自由放任政策;主张新政。
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29——1933年经 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
领域 表现 财政金融 银行倒闭、股市崩溃 工 业 企业倒闭 农 业 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农场破产 社会生活 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劳资关系 社会矛盾尖锐,罢工、游行频繁
2015/9/23
在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当时的 美国政府——胡佛政府采取了哪些挽救 措施?结果如何?
…………
2015/9/23
“以工代赈‘的推行有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1:民间资源保护队……共 吸收了275万名18——25岁的失 业青年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 路等工作……政府举办的田纳西 水利工程,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 由贫瘠地区变成富庶地区。 ——《罗斯福自述——走出危机 》
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工作队伍
2015/9/23
三、继往开来——感悟新政
◆危机往往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美国总统罗斯福 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改革者的角色,帮助美国在 30年代的危机中化险为夷。我们如何借鉴新政? 经济政策及时调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稳定发展 改革要获得人民的支持; 学习改革家直面困难、机智勇敢的精神
材料二
新政特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015/9/23
三、继往开来——感悟新政
材料一: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 民经济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美元,失 业人数从1700万人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 动荡。 --《富兰克林· D· 罗斯福时代1929-1945》 材料二:二战后,“政府干预经济”的举措在主要西欧国家风靡一 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我 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社会 福利 就业
二、推陈出新——实施新政
根据材料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说一说新政的突出特
征。
材料一
柯立芝总统(1923—1928年任总统)提出:“美 国人的事业就是做生意,提出美国的基本原则是不干 涉大企业经济,我倾向于减少而不是扩大(联邦)政府 对人民的企业活动施加的约束和控制。”
胡佛(1929—1932年任边谈话"
2015/9/23
二、推陈出新——实施新政
假设在座同学是罗斯福“智囊团”的成员,把你们分成四组(金融、农业、工业、 社会保障福利)为罗斯福出谋划策,摆脱面临的困境。 领域 具体内容 歇业整顿,实行国家对银行、货币 的管理;规范股票市场。 作用 银行信誉恢复,促进金融业正常运 行,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了保障
金融
农业
帮助农民减少粮食产量,以提高粮食 产量;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保证了农民利益,对农业的复 苏起到积极作用;还改善了农 业生产环境。 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劳资 矛盾有所缓和。 有助于社会稳定;缓解了就业压力; 扩大了内需;保护了环境。
2015/9/23
工业
建立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量 等规则;规定工人的基本权利,如规 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工代赈, 大力兴办共同工程,如民间资源保护 队、田纳西水利工程等;
2015/9/23
三、继往开来——感悟新政
◆我们如何评价新政? (1)对当时的美国: ◆经济:美国经济慢慢恢复,人们的消费能力 日渐增强,帮助美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 ◆政治: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 道路 (2)对后世资本主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局限性:
积极作用:
新政是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局部调整,无 法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材料2:国会曾拨款5亿美元资助需要帮助的人。对这 一措施,有人坦言:“我宁可下半辈子呆在排水沟里, 也不愿去领一分钱救济了”政府担心仅靠救济会造就 一个专门等靠救济的惰性群体。 ——人教版教材
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15/9/23 给失业者以尊严,培养人格。
认一认: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
华盛顿 领导美国走向独立
林肯 维护美国国家统一
富兰克林·罗斯福
他是美国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 他是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总统。
2015/9/23
材料: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值损失总额达到740亿美元… 破产的银行达到一万多家……工业生产持续下降……有13万家以上 的工厂倒闭……农产品的批发价格下降了54% …… 100多万家农场 破产…… 1933年,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全国范围的罢工抗议示 威骚乱此起彼伏,整个社会一片混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