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 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锦 瑟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 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 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 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 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 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 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 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
◎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 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
2004年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 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 “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 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 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他的诗清新自然,健康活泼, 积极乐观,充满生活情趣。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围绕着它。这 里,故都指金陵,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 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 殿。六朝均建都于此,至唐初废弃,此时已成 为一座“空城”。由于建都于些的朝代,皆国 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 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 中的一个专题。尤其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 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
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 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
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 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
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 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 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
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尤 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
作用: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 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 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 出古典新义来。
• 1、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 • 2、分析理解诗中的内容。 • (事,景,人,情、理) • 3、理解诗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 1、知人论诗 • 2、分析诗题 • 3、抓住注解 • 4、分析题材 • 5、揣摩意象、意境 • 6、品味诗中的议论、抒情 • ……
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
登临诗
咏史怀古诗 托物言志诗 借景抒情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 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 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时间、地点、天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静景。明月、松、清泉、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颈联:动景。浣女归家,渔舟顺流而下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诗人的愿望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 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 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 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 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 烘托。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个“自”字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山居”领悟,更显秋韵之图乃是 对羁绊人性的官场社会的强烈反驳。“留”者“居”也,而“山居秋暝” 之“居”不仅有自然的深情召唤,更是诗人心灵的驻足。
特点:
登临何处何时?
目见何景何物?
生发何感何思?
• 主题:为何生如此之思?
思想感情:
1、登高览胜,赞美大好河山; 2、心旷神怡,阐述哲理、豪情; 3、望远思乡,寄托别情; 4、怀古论今,忧国、忧民、伤时、伤己;
(登临诗的最高境界)
“诗圣”杜甫;
(公元712--770年),字 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 省巩县),是初唐有名诗人杜 审言的孙子。他在天宝五年 (公元746年)到了长安,后 又去应考科举,因李林甫把权 弄奸,杜甫和全体应考者都落 了第,故终生未成进士。因曾 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 野老,世称杜少陵。与李白齐 名,世称“大李杜”。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 特点: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 用象征、比拟等方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 格寓于某种具体的自然或社会事物。
诗中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 操的化身,更是诗歌情感和形象的载体。
鉴赏这类诗一定要善于分析概括诗中所写之 物的形象特征,因为它和诗人的情感、志向有 密切联系。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 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 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 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 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2005广东卷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 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 指渭水。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即事抒怀诗 羁旅行役诗 赠友送别诗
谈禅说理诗 悼亡游仙诗
讽喻谒进诗 题画遣兴诗
• 特点: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 主要内容,表达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 光的喜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 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以及对现 实的不满。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 淡远闲适。
思想情感: ①热爱自然,热爱田园, ②厌倦官场,向往隐逸, ③(隐居的)恬淡宁静、闲适 自得 ④ 孤独寂寞,彷徨苦闷(假隐士)
思想感情:
• 1、借物寄托,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雄 心斗志。
• 2、借物抒怀,或发志士之悲、君国之忧; 或写怀才不遇、壮士迟暮的感受。
2008年广东卷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
雨后霜前着意红。 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
一生开落任东风。 未作愁红怨绿看。
将士不畏辛劳、保卫国家的精神; • 3、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的深沉思念; • 4、批判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抒发报国无门
的愤懑压抑,揭露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走进唐诗-基本阅读】



行 昌

【走进唐诗-基本阅读】
从军行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重点词语翻译】 1. 青海:指青海湖。 2. 穿:磨破。 3. 金甲:铠甲的美称。 4.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
野望(唐)王 绩
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
• [注]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② 徙倚:徘徊义。 ③采薇:此处用古代隐士伯 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 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 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 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 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
特点: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
常用意象:
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 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 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 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 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等。
思想情感:
• 1、赞美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 2、表现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讴歌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登临即登高,登高之“高”,相对于平 地而言 ,可以是山、楼、台、阁……形式不 同但意义相似 。登高则可望远,万里江山尽 收眼底,无限情思涌上心头。
• 特点: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以吟 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融 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情感。 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
思想感情:
1、借古讽今; 2、借古伤怀; 3、评价历史,感慨兴衰;
石头城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 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 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 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 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 心人物之一。
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 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 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 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 诘之画,画中有诗。” (《东坡题跋·书摩诘蓝 田烟雨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 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 •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 •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王昌龄(698-756), 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 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 年(698年),约卒于玄宗 天宝十五年(756年)。
他擅长七绝,可与李白 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 圣手”的名号。他的边塞 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 深受后人推崇。
2009年广东卷 月(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 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 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 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 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春芳虽歇,秋景也佳,雨后秋山的明快舒朗、 清新鲜洁,寄托的是诗人一种恬静悠闲的归隐之 心。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 个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败的悲秋含蕴。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零落露为霜。”
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李白:“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Fra Baidu bibliotek。
2010年广东卷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 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 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 下片。(4分)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 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 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
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 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 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 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