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论文 浅谈寻常性痤疮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在痤疮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施治在痤疮中的应用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特点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中医辨证施治在痤疮中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通过辨证施治能够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介绍中医辨证施治在痤疮中的应用。
一、中医理论对痤疮的认识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体内湿热蕴结、气血不调所致。
湿热蕴结会阻塞毛囊,导致毛孔堵塞,形成粉刺。
气血不调会导致毛囊供血不足,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炎症难以消退。
因此,治疗痤疮首先需要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方案。
二、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一)清热解毒法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痤疮初起、症状严重的患者。
常用的草药有黄连、黄柏、连翘等,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此外,还可以配合中药汤剂,如白虎汤、龙胆泻肝汤等。
(二)祛风化湿法祛风化湿法适用于痤疮病情较轻,伴有湿热症状的患者。
常用的草药有薏苡仁、泽泻、车前子等,可以祛风利湿、清热解毒。
此外,还可以搭配中药方剂,如败毒散、龙胆泻肝汤等。
(三)活血祛瘀法活血祛瘀法适用于痤疮有明显瘀斑、疮口难以愈合的患者。
常用的草药有当归、赤芍、桃仁等,可以活血化瘀、消散疮痕。
此外,还可以选用中药方剂,如血府逐瘀汤、逍遥散等。
(四)调理气血法调理气血法适用于痤疮伴有气血不调的患者。
常用的草药有黄芪、党参、当归等,可以益气养血、调理气血。
此外,还可以搭配中药方剂,如四物汤、血建汤等。
三、中医辨证施治的注意事项(一)个体化治疗中医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草药。
因此,在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时,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等,全面了解患者的体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调节饮食中医治疗痤疮还需要调节患者的饮食。
根据中医理论,痤疮与湿热蕴结、气血不调有关,因此,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三)合理护肤中医治疗痤疮还需要患者合理护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挤痘痘,以免感染加重。
痤疮(青春痘)的中医辩证论治
痤疮(青春痘)的中医辩证论治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在青春发育期的一个必经阶段,门诊上痤疮患者可达门诊量的近30%,除了常规的西医药口服外用外,中医上针对本病的治疗也是非常效验的,配合中药口服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医,也越来越多的能喝下这利于病的苦药。
针对本病本人经常分以下几个证型治疗:(一)肺经风热型:主要表现颜面细小红色丘疹,以额头多见,病程较短,单纯痤疮或伴有脂溢性皮炎,炎症较明显,口干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脉浮数。
(二)胃肠湿热型:常因饮食不洁,偏嗜辛辣肥甘、油腻腥发之品而起。
主要表现为颜面、胸背较大的红色丘疹,有的呈结节、脓疱,痒甚,伴唇口干裂,便秘,溲赤,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三)热毒型:以脓疱型多见,分布在颜面、胸背,以脓疱、炎性丘疹为主,局部有疼痛,伴心烦易怒,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便秘,溲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四)肝经郁热型:多见于女性,皮疹多发于面颊两侧,以炎性脓疱、丘疹为主,病情轻重和月经周期相关,兼见心烦易怒,乳房胀满不舒,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五)阴虚火旺型多发于25岁以后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以丘疹型多见,伴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口渴唇燥,心烦夜寐不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
女性患者可见月经不调,小腹胀痛,或皮疹于经前加重。
(六)冲任失调型:主要表现为中年女性的迟发型痤疮,丘疹色红,反复发作,丘疹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同时伴有月经不调或痛经,此类患者多工作、学习紧张,生活无规律,致使机体内环境失衡,内分泌紊乱。
临床表现以丘疹型多见,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数。
当然,这些证型不是截然分开的,临床上可以相互错杂,只要辩证准确,用药精当,效果相当明显。
寻常痤疮的辨证与辨病
寻常痤疮的辨证与辨病本文主要从中西医两方面对寻常痤疮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强调中西医不仅是治疗上的结合,更重要的是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内外治疗等方面的全面融合,这也是今后医学科学的发展方向。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d acne vulgaris from the aspects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CM,and emphasized that Western and TCM is not only the combination of treatment,but also the overall integration of the names of diseases,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This is als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trend of medical science.Key words:acn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disease differentiation;acne寻常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的面、胸、背部,可形成瘢痕。
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症状也多为男重女轻,发病年龄却是女性早于男性。
青春期过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但患病年龄有逐渐增高趋势。
中医学关于本病名称记载不统一,唐宋以前称粉刺、面粉渣,明代后多称酒刺、肺风粉刺。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劳汗当风,寒薄为皶。
”王冰注曰:“皶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黄而瘦于玄府中,俗曰粉刺。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提出因“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
中医辩证论治在痤疮中的应用
中医辩证论治在痤疮中的应用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青春期,主要表现为面部、胸背等皮肤部位出现粉刺、炎性丘疹和脓疱。
中医辩证论治在痤疮治疗中有着独特的应用,通过辨证施治,全面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痤疮的目的。
一、中医痤疮辩证分类根据中医理论,痤疮可以被分为热证、湿证、瘀血证和虚证四个辩证类型。
热证主要表现为粉刺多、痛痒明显;湿证以多痤疮、痤疮色暗、炎症较重为特点;瘀血证则表现为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虚证则以痤疮数量少、疗程较长为主要表现。
二、痤疮中医辩证论治原则1. 清热解毒对于痤疮属于热证的患者,首要原则是清热解毒。
常用中药材有黄连、连翘、石膏等,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缓解痤疮炎症症状,加速愈合。
2. 祛湿化痰对于湿证型痤疮患者,需要祛湿化痰。
中药材如半夏、陈皮、藿香等,可以清理湿热,解除湿邪的困扰,改善痤疮湿疹。
3. 活血化瘀痤疮瘀血证患者,重点应该是活血化瘀,常用中药材如红花、当归、川芎等,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经络阻塞,加速痤疮结痂愈合。
4. 益气养阴对于虚证型痤疮患者,重点在于益气养阴。
中药材如黄耆、白术、天冬等,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体质,提高皮肤的抵抗力。
三、中药常用方剂1. 黄连清瘢痕饮组成:黄连、玄参、地龙、黄芩等。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适用于痤疮热毒阳盛、炎症明显的患者。
2. 知柏清痤疮汤组成:知母、黄柏、青黛、泽泻等。
功能:清热燥湿、解毒祛痤,适用于痤疮湿热内盛的患者。
3. 川芎茶调散组成:川芎、红花、当归、桃仁等。
功能:活血化瘀、调经化痰,适用于痤疮血瘀经络阻塞的患者。
4. 六味地黄丸组成:山药、山茱萸、熟地、枸杞子等。
功能:益气养阴、滋阴清热,适用于痤疮体质虚弱、肺胃经火亢盛的患者。
四、中医辩证施治实例1. 热证型痤疮患者,可采用黄连清瘢痕饮为主要方剂,搭配芦荟胶外用,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同时,要避免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喝绿茶,保持皮肤清爽干净。
2. 湿证型痤疮患者,可采用知柏清痤疮汤为主要方剂,配合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发表者:闫景东6138人已访问痤疮,中医学称之为“粉刺”,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依据皮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和囊肿性、结节性和聚合性痤疮,依据年龄阶段又分青春期痤疮和青春期后痤疮。
痤疮临床表现较为单一,常有粉刺、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等症状,但痤疮的证候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
根据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同时参考患者的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效果显著。
一、病因病机及治疗1.肺胃热盛中医学认为,面鼻为肺胃二经所主,若素体阳热偏盛,肺经郁热,又复受风邪(风易袭上位),则发“肺风粉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腑气不通,湿热上攻于面部,则亦发痤疮。
此型最常见于炎性痤疮,患者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可有少量皮疹,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个别上有脓头,痒痛相兼,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或滑略细,大便干结。
采用“以泻代清”的治法,通腑实,泻肺经风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白花蛇舌草30g、重楼20g、生山楂30g、泽泻20g、枇杷叶15g、蜜桑白皮15g、黄芩10g、丹参20g、生大黄10g(同煎)、生甘草10g。
如伴有手足心热,加女贞子20g、旱莲草20g,凉血兼调节激素水平;如药后便溏,去生大黄,加炒枳实15g,减缓药性,如额部皮疹较多,加服导赤散,如两颊部皮疹较多,加广郁金20g,疏肝行气。
2.湿邪蕴结从临床症状上看,面部油腻是痤疮最常见的皮损表现,源于青春期素体生机旺盛,用西医来解释就是青春期激素水平失衡,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过多,而皮脂的堆积就是粉刺形成的原因,因此,减少油脂的分泌是治疗的重点。
中医学认为油脂与“湿”有关,而湿邪的来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平素嗜食辛辣刺激之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
第二,肾阳虚衰,无以温运脾阳,导致水湿停聚。
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痤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的粉刺和丘疹,严重时可发展为疤痕。
传统中药治疗痤疮的方法丰富多样,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1.中药外用治疗痤疮中药外用治疗痤疮的效果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研究。
常见的中药外用治疗痤疮的方剂有“皮肤炎湿症消消散”、“中药涂剂”、“黄连黑头胶”等。
这些方剂的共同作用原理是通过中药有效成分的渗透和作用,去除面部的色素沉着,减轻皮肤炎症,使皮肤变得白皙干净。
其中,《中药涂剂》是一种将药物通过渗透强度适中的涂剂形式给予皮肤,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采用中药涂剂外用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其有效成分能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促进皮肤的再生修复,对痤疮、暗疮、粉刺等皮肤问题有极好的改善作用。
2.中药口服治疗痤疮中药口服治疗痤疮的方法源远流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黑头丸”、“清痤汤”、“龙胆泻肝丸”等。
这些中药方剂的功用是通过清利湿气、化瘀解毒、通经活血的作用,调节内分泌,减少油脂分泌,缓解睡眠压力,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愈痤疮的效果。
如《祛痘末》是一种采用中药材自制的方剂。
其药物成分包括黄柏、栀子、茯苓、白芷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气、开窍散瘀等功效,能够有效抑制细菌、净化血液、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从而治愈痤疮。
二、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是综合运用中医学的内、外、化、验四方面的特点,采用中药口服和中药外用的方法,各施其所长,使治疗显著、疗效显著的方法。
经过多次临床实验,发现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效果优良,疗效快速,符合人体自然规律,对痤疮的治疗有良好的作用。
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具体方法是:在中药外用的同时,配合中药口服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一、概述寻常性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影响青少年,但也可能在成年人中发生。
其临床表现包括面部、背部和胸部的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等,给患者的心理和社交生活带来压力。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机制。
同时,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方法也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本文旨在对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
1. 寻常性痤疮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影响青少年,但也可能延续到成年期。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痤疮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地区更为显著。
其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等。
临床表现上,寻常性痤疮以面部、胸部和背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为主要症状。
这些皮损的出现通常伴随着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堵塞和毛囊皮脂腺单位的炎症反应。
痤疮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从轻微的粉刺到严重的囊肿性痤疮不等,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
由于寻常性痤疮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如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单位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和炎症反应等,在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医药在痤疮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传统中医对痤疮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传统中医将痤疮称为粉刺、酒刺、肺风粉刺等,属于中医外科的范畴。
根据中医理论,痤疮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体质、情志、饮食、环境等。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肺经蕴热、血热互结、熏蒸岩棉或过食肥甘厚味,化生内热,冲任不调,气滞血瘀所致。
在治疗方法上,中医注重个体化辨证施治,通过调整人体内环境,恢复人体自身平衡,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粉刺寻常性痤疮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粉刺寻常性痤疮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粉刺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特征为面部、胸部和背部等部位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反应。
中医具有治疗粉刺痤疮的丰富经验,其治疗原则是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
以下是一个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供参考。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粉刺痤疮的发病机制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皮脂过度分泌、角质堵塞、炎症反应、细菌感染、雄性激素水平增高等。
中医认为病因主要与体内湿热毒邪的蓄积、阴阳失衡、气血运行失调等有关。
二、辨证施治1.湿热痰热型主要表现:面部痘痘多,色红或黄,伴有油脂分泌过多,毛孔粗大,皮肤油腻,舌质红、苔黄腻。
治疗方案:清热祛湿,解毒开窍。
方剂:黄连解毒饮组成:黄连6g,黄芩10g,黄柏10g,连翘10g,栀子10g,赤芍10g,川楝子10g,薄荷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配合小柴胡汤清热解郁。
治疗周期:2-4周。
2.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面部有明显痘痘,形状多样,色紫或暗红,伴有痛、胀感,舌质暗紫,苔薄白。
治疗方案:活血化瘀,行气解郁。
方剂:红花解毒饮组成:红花12g,桃仁10g,丹参10g,赤芍10g,地黄10g,柴胡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配合抒怀饮行气解郁。
治疗周期:2-4周。
3.脾胃湿热型主要表现:痘痘多在下巴、额头,伴有发痒,舌质红,苔黄腻。
治疗方案:健脾清热,祛湿解毒。
方剂:痤疮胶囊组成:黄柏12g,白芷10g,苦参10g,滑石10g,车前子10g,当归10g,黄耆10g。
用法:研粉混合,每日分2-3次服用,一次3g,热水送服。
配合陈李济逆汤健脾化湿。
治疗周期:4-6周。
4.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面部痘痘多在两侧脸颊,形状多样,伴有疼痛、红肿、舌质红、苔黄腻或薄白。
治疗方案:疏肝解郁,行气祛斑。
方剂:逍遥散组成:柴胡10g,白芍10g,连翘10g,当归10g,陈皮6g,牡丹皮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引言•痤疮概述•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理论基础•临床资料与方法•治疗结果•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01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23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发病率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内外平衡,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探讨不同证型与疗效的关系。
研究方法将痤疮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不同证型,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研究范围与限制研究范围仅针对轻中度痤疮患者进行研究。
研究限制由于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本研究的结论不能推广至重度痤疮患者;另外,研究未设对照组,无法排除安慰剂效应的影响。
02痤疮概述痤疮定义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面部和颈部,以青少年为高发人群。
痤疮分类根据病情轻重,痤疮可分为轻型痤疮、中型痤疮、重型痤疮三种类型。
痤疮定义与分类痤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是雄激素水平的升高,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角化异常,进而引发炎症。
病因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口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免疫因素等多个方面。
机制痤疮发生的原因和机制03社交障碍由于面部皮肤病变的影响,痤疮患者会产生自卑感和社交障碍,影响社交和生活质量。
痤疮对生活质量的影响01影响形象痤疮会在面部留下红斑、丘疹、脓疱等痕迹,影响外貌和形象。
02心理压力由于痤疮常常伴随着疼痛和瘙痒,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
03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理论基础痤疮的中医命名及沿革痤疮在中医中被称为“面疱”、“痤疽”、“粉刺”等,对其称呼的演变和历史沿革有一定的了解。
痤疮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病与内热、痰湿、血瘀等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需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调节。
痤疮论文中医辨证治疗痤疮论文: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痤疮论文中医辨证治疗痤疮论文: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治对痤疮的治疗疗效。
方法:将2009年6月-2010年11月月就诊于我科的14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治疗组86例采用辨证方剂施治,配合面膜治疗,西医治疗组56例采用红霉素、维生素b6、外用洗剂治疗,10天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结果:中医治疗组治愈55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8.4%;西医治疗组治愈25例,有效15例,无效16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1.4%,中医组疗效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疗效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痤疮;中医;辩证痤疮是一种与机体内分泌功能、精神因素等相关,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多见于头面部、颈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瘢痕等遗留病症。
好发于青春期,对患者的心理及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研究对2009年6月-2010年11月就诊于我科的痤疮患者采取辨证施治,现将治疗疗效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年6月-2010年11月与我科就诊的痤疮患者142例,中医治疗组86例,男24例,女62例;年龄在l5-32岁,中位年龄1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4年。
寻常型痤疮75例,聚合性痤疮8例,暴发性痤疮3例。
西医治疗组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在l7-29岁,中位年龄21岁,病程最短1.5年,最长4年。
寻常型痤疮45例,聚合性痤疮9例,暴发性痤疮2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进行诊断[1],中医辨证参考《新编中医皮肤病学》[2]。
肺经风热型:外感风热,蕴阻肌肤,表现为颜面潮红,粉刺焮热、瘙痒,或有脓疱,以前额部位较重,苔薄黄,舌红,脉细数等症状。
脾胃湿热型:脾主运化,运化失调则水湿内停,皮疹红肿瘙痒,常伴有大便不畅,消化不良,腹胀,神疲乏力,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
探索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
探索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摘要:痤疮是一种易发于青少年的慢性炎症皮肤疾病,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皮脂分泌旺盛,容易造成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继而引发痤疮。
西医常用治疗方法为外涂激素和抗生素药膏,内服抗生素药物,常常效果不好。
本文从中医基本论治方法出发,提出辩病辩证治疗痤疮的方法。
由于该方法考虑到各种痤疮的差异,所以疗效比较显著。
关键词:中医;辩病;辩证;结合;治疗;痤疮;分类;方法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疾病,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在青春期都得过痤疮,所以痤疮在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学生中发病率较高。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皮脂腺分泌皮脂较多,容易造成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微生物过度繁殖而形成皮肤炎症。
痤疮常见于皮脂腺较发达的面部、背部和胸部,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容易造成黑色素沉积,严重的甚至留下瘢痕,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西医治疗痤疮的主要方式是外涂激素软膏和抗生素软膏,以及内服抗生素药物,但是疗效常常不够理想。
中医对痤疮的研究历史非常悠久,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痤疮在中医中的名称有“粉刺”、“肺风粉刺”等等。
很多中医古籍中就有对痤疮的记载,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就有描述痤疮的语句,并且讨论了痤疮的发病机制;《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中提出了使用内服枇杷清肺饮来治疗痤疮的方法。
因为治疗经验积累较多,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中医对痤疮的诊治有着独到之处。
中医治疗痤疮主要使用辩病辩证的指导思想,对不同的患者病情症状使用不同的疗法,因而疗效较好。
一、中医辨病和辩证相结合的思想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
中医的辨证论治并不是排斥辨病论治,很多中医学者都认为辨证论治是包含辨病论治的,所以中医从起源发展至今一直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论治方法。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思想方法,比如《灵枢·五色》中有“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素问·离合真邪论》也有相似的记载。
寻常性痤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 Ke y wo r d s ] A c n e v u l g a r i s ; T C M; Di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 T r e a t me n t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7 8 6 0 . 2 0 1 4 . 1 7 . 0 5 1
部。丘疹 色红,可有 脓疱 ,或 有痒痛,伴 口渴喜饮,小便短赤,
大便秘 结 ,舌 质红、舌 苔薄黄,脉微 数。治 宜疏风清肺 ,凉血 解毒 。治宜疏风宣肺 ,清热解毒 。方 用枇 杷清肺饮 加减 ,药用 枇杷叶、桑 白皮、黄连 、黄芩、黄柏 、连翘、桑叶、柴 胡、菊 花 、大黄、木香 、甘草等 。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 皮脂腺慢 性炎症,中医称之为 “ 粉
刺” 、“ 面疱 ” 、“ 肺 风 粉 刺 ”等 , 多 发 于青 年 男 女 ,好 发 于 面 、
苔 白腻 ,脉 沉 滑 。治 宜疏 肝 和 胃,健 脾 化 湿 。方 用 小 柴 胡 汤 合
四逆散加减 ,药用柴胡 、半夏、黄 芩、枳壳、苍 术、白芷 、白 芍 、陈皮 、茵 陈、甘草 等药。
陈 萍 ( 南 阳市 张 仲 景 医 院 , 河 南 南 阳 ,4 7 3 0 0 0 )
中 图分类号 :R7 5文章编号:1 6 7 4 . 7 8 6 0( 2 0 1 4 )1 7 — 0 0 9 2 - 0 2
证型 :I BD
凉 血 祛 湿 、清 热解 毒 。 方 用 三黄 汤 加 减 : 黄 连 、黄 芩 、栀 子 、
1 5 0例均系我院 门诊痤疮患者 ,其 中男 9 6例 ,女 5 4例 ; 年龄 1 4  ̄4 3岁 ;病程 1 个 月~1 1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 《 中医
中医辨证论治痤疮的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痤疮的方法痤疮简介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通常称为青春痘。
它主要表现为面部、胸部、背部等部位的毛囊被角质栓塞,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形成丘疹、脓疱等病变。
虽然痤疮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它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体内的湿热、肺热、气滞等病理因素,以及外界的风、寒、湿等外邪。
因此,在治疗痤疮时,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和病机的不同,采用针灸、中药内服和外用等多种治疗手段。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辨证分型中医辨证论治痤疮的第一步是辨证分型。
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和体质特点,中医将痤疮分为湿热蕴结型、肺热炽盛型、气滞血瘀型、脾胃湿热型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痤疮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湿热蕴结型湿热蕴结型的痤疮主要表现为面部油腻、发痒,伴有炎症反应明显。
针对此种类型,中医治疗主要通过清热解毒、祛湿燥湿的方法进行。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连翘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疗法,如艾灸、激光针刺等,刺激经络,促进湿热排出。
肺热炽盛型肺热炽盛型的痤疮主要表现为面部痤疮丘疹较多,疼痛明显,伴有痰喘、咳嗽等症状。
针对此种类型,中医治疗主要通过清热泻火的方法进行。
常用的中药包括银翘、牛蒡子、板蓝根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疗法,如太阳穴针刺、三阴交针刺等,调节气机、疏通经络。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的痤疮主要表现为面部痤疮较少,但瘀斑明显,伴有胸闷、胁痛等症状。
针对此种类型,中医治疗主要通过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方法进行。
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川芎、赤芍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疗法,如血海针刺、三白针刺等,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
脾胃湿热型脾胃湿热型的痤疮主要表现为面部痤疮较多,发痒不适,伴有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针对此种类型,中医治疗主要通过清热燥湿、健脾消食的方法进行。
常用的中药包括法半夏、黄连、茵陈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疗法,如足三里针刺、神阙针刺等,调理脾胃,消除湿热。
中医美容论文 浅谈寻常性痤疮辨证治疗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寻常性痤疮辨证治疗专业:中医美容班级:姓名:指导老师:西安海棠学院目录摘要: (2)1、寻常性痤疮病因病机 (3)2、寻常性痤疮临床表现 (3)2.1皮损特点 (3)2.2好发部位 (3)2.3浅谈各个阶段特点 (4)2.4辨证论治 (4)2.5痤疮生长部位分析 (5)2.6预防青春痘的十大注意事项 (6)3、治疗方法 (7)3.1临床治疗 (7)3.2食疗方法 (7)3.3痤疮应采取的护服措施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浅谈寻常性痤疮辨证治疗内容摘要: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体表器官,它覆盖全身,其重量约占体重的16%。
皮肤是人体抵御有害因素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具有保护皮下组织和器官免受器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害和入侵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调节体温,吸收,排泄,分泌,免疫和参与代谢等生理功能。
皮肤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和最引人注目的审美器官,具有感觉表情,传递人体美感信息等功能,因此。
皮肤是人体审美的第一关照对象。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临床表现治疗方法1、寻常性痤疮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痤疮为素体肾阳不足,相火抗盛,加之饮食失调,好食肥腻、辛辣,导致冲任失调,肺胃火盛,上蒸头面或因脾胃素有湿热引起。
内分泌因素:青春期雄激素增多,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使皮脂腺增生肥大。
皮脂因素:用于皮肤分泌增加皮脂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分解游离脂肪酸增加刺激毛囊炎症。
细菌因素:皮脂腺内存在丙酸棒状杆菌,刺激游离脂肪酸产生,引起毛囊周围炎症。
其他:1、胃肠功能紊乱2、高糖高脂3、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2、寻常性痤疮临床表现2.1皮损特点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
毛孔堵塞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青春痘就是这样发生的。
青春痘为青春发育期间的痤疮,多发与15~30岁的青年男女,有皮脂过多现象,毛孔多较明显。
初起为粉刺,可分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两种,含脱落角质及皮脂。
长痤疮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一、概述痤疮,中医称为“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湿热内蕴、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治疗痤疮,中医辨证施治,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辨证治疗方案1. 肺经风热型症状:面部出现粉刺、暗疮,伴有红肿、疼痛,伴有口干、口苦、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症状。
治疗方法:(1)内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剂:银翘散加减。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桔梗、甘草等。
(2)外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剂:金黄散。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姜黄等。
2. 脾胃湿热型症状:面部出现粉刺、暗疮,伴有油腻、瘙痒、口臭、腹胀、便秘等症状。
治疗方法:(1)内治法:健脾除湿,清热解毒。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扁豆、山药、泽泻、白芷等。
(2)外治法: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方剂:金黄散。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姜黄等。
3. 肝气郁结型症状:面部出现粉刺、暗疮,伴有情绪抑郁、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治疗方法:(1)内治法: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甘草、郁金、香附等。
(2)外治法: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方剂:金黄散。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姜黄等。
4. 肾阴不足型症状:面部出现粉刺、暗疮,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
治疗方法:(1)内治法:滋阴降火,清热解毒。
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
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等。
(2)外治法: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方剂:金黄散。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姜黄等。
三、注意事项1. 饮食调养:避免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2. 日常生活:保持面部清洁,避免用手挤压痤疮,以免感染。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痤疮咋治 中医辨证论更专业
痤疮咋治中医辨证论更专业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颜面部位,临床上以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也被称为“青春痘”,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风刺等。
下面从中医角度分析、阐述痤疮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痤疮的病因和病机中医学认为痤疮致病有风热、湿热、热毒、血瘀、痰郁等多种形式。
下面主要从热、郁、痰三方面总体概括痤疮的病因和病机。
1、以热立论,机体外感热邪,或脏腑实热,蕴郁肌肤,不得外泄,薰蒸面部为患。
火热同源,热甚则化火化毒,发于面部则皮肤鲜红、灼热;热盛灼烁肌肤,热盛肉腐,故有脓疱、糜烂、疼痛。
2、湿邪包括内湿与外湿。
外湿是指自然界之湿气。
内湿多由过食膏粱厚味、过度饮酒等所致。
湿邪蕴而化热,使热邪更甚。
专业的祛痘产品施氏草本祛痘膏,不但可以祛痘,对痤疮也有很大帮助,中草药精华,安全不刺激,轻轻松松祛痤疮。
3、本病也可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脾胃湿热蕴结,复感邪毒而发病。
病情反复发作,日久气滞血瘀痰凝,则出现结节、囊肿或瘢痕。
痤疮的辨证论治辨证分型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说法不一。
下面主要从中国人不同体质类型对痤疮患者进行辨证论治。
1、阳虚型痤疮:阳虚体质之人最易感受风、寒、湿邪,邪气内郁于营,气血运行不畅,滞于肌表,轻为粉刺,郁于皮间重为疮。
此种体质类型的人愈后易遗留瘢痕,治疗以温补脾肾为本。
2、阴虚型痤疮:阴虚火旺为痤疮最基本、最关键的病理机制,为发病之本,临证以养阴清热为主。
3、气郁型痤疮:很多痤疮患者初病和加重都因心情郁闷,气郁不舒,所致津液受损引起。
肺主皮毛,与大肠互为表里,大便不通,郁热循经上行,扰于颜面、胸背易酿为痤疮。
4、血瘀型痤疮:人体面部血络丰富,皮肤薄嫩,瘀血挟热凝滞于面部,遂发痤疮,多结节,坚硬疼痛。
5、痰湿及湿热型痤疮:此类湿浊体质之人,皮肤油腻不爽,皮损为丘疹、脓疱、囊肿,红肿疼痛,迁延不愈。
治当清化湿热、消痰散结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寻常性痤疮辨证治疗专业:中医美容班级:姓名:指导老师:西安海棠学院目录摘要: (2)1、寻常性痤疮病因病机 (3)2、寻常性痤疮临床表现 (3)2.1皮损特点 (3)2.2好发部位 (3)2.3浅谈各个阶段特点 (4)2.4辨证论治 (4)2.5痤疮生长部位分析 (5)2.6预防青春痘的十大注意事项 (6)3、治疗方法 (7)3.1临床治疗 (7)3.2食疗方法 (7)3.3痤疮应采取的护服措施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浅谈寻常性痤疮辨证治疗内容摘要: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体表器官,它覆盖全身,其重量约占体重的16%。
皮肤是人体抵御有害因素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具有保护皮下组织和器官免受器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害和入侵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调节体温,吸收,排泄,分泌,免疫和参与代谢等生理功能。
皮肤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和最引人注目的审美器官,具有感觉表情,传递人体美感信息等功能,因此。
皮肤是人体审美的第一关照对象。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临床表现治疗方法1、寻常性痤疮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痤疮为素体肾阳不足,相火抗盛,加之饮食失调,好食肥腻、辛辣,导致冲任失调,肺胃火盛,上蒸头面或因脾胃素有湿热引起。
内分泌因素:青春期雄激素增多,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使皮脂腺增生肥大。
皮脂因素:用于皮肤分泌增加皮脂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分解游离脂肪酸增加刺激毛囊炎症。
细菌因素:皮脂腺内存在丙酸棒状杆菌,刺激游离脂肪酸产生,引起毛囊周围炎症。
其他:1、胃肠功能紊乱2、高糖高脂3、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2、寻常性痤疮临床表现2.1皮损特点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
毛孔堵塞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青春痘就是这样发生的。
青春痘为青春发育期间的痤疮,多发与15~30岁的青年男女,有皮脂过多现象,毛孔多较明显。
初起为粉刺,可分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两种,含脱落角质及皮脂。
黑头粉刺为明显扩大毛孔中的小黑点,略高于皮面,较易挤出黄白色脂栓。
白头粉刺为皮肤色或暗红色小丘疹,无黑头,不易挤出脂栓,较易引起毛囊周围炎症。
临床上常根据皮损的主要表现分为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囊肿性痤疮,结节性痤疮。
2.2好发部位痤疮常对称分布,损害主要发生于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
病程慢性,时轻时重,常持续数年或到中年时期逐渐缓解而痊愈,留下萎缩症瘢痕或疙瘩性损害。
临床上根据症状的轻重又对痤疮进行了分级:Ⅰ级(轻度):黑头粉刺散发至多数及/或有散发的淡性丘疹。
Ⅱ级(中度):炎性丘疹数目增多,可密集,但限于表面,或在Ⅰ度的基础上发生一些潜在性脓包。
Ⅲ级(重度):在Ⅱ度基础上出现结节性损害,初颜面外可累及颈部,胸背部。
Ⅳ级(重度—集簇性):在Ⅲ度基础上出现囊肿,瘢痕,很累及上半身。
2.3浅谈各个阶段特点丘疹性痤疮:皮损形态是以针帽大小的炎性丘疹为住。
面部往往潮红,丘疹散在或密集成群分布。
这种痤疮主要表现在初期患者的前额和太阳穴,患者一般年龄较小,年龄大的患者也有,但发病较急,往往是一夜之间布满全脸。
脓疱性痤疮:皮损是以绿豆大小丘疹脓疱为住,这种痤疮发病部位一般在鼻翼两侧,双眼下方,颧骨是主要部位,太阳穴的脓疱一般比其他部位较大,夏天比冬季较重,但脓出而愈,一般恢复较好。
结节性痤疮:皮损形态是以淡红色或紫红色球形结节为主,这种痤疮发病部位主要在两腮和嘴角两侧,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一般是患病四年左右出现,但也有急性、短期内发病的患者,这种痤疮皮损触摸较硬,不易挤出脓液,恢复较慢,优点是痊愈后不会留下凹坑,但处理不当会形成增生性疤痕。
囊肿性痤疮:皮损是以大小不一的囊肿性包块为主。
这种痤疮主要长在两嘴角外侧和两耳朵根前侧,一般外部形态是长条状,2.4辩证论治根据病患的皮疹表现,舌苔及脉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肺经风热证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舌薄黄,脉浮数。
治宜宣肺清热。
放用枇杷清肺饮,黄芩清肺饮加减。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湿热蕴结症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包、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舌黄腻,脉滑数。
治疗:宣清热化湿通肺。
方用三黄丸合茵陈汤加减。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痰湿凝结证皮疹结成囊肿,或有纳呆、便汤;舌淡胖,苔薄,脉滑。
治疗:煊赫营化痰消结。
方用桃仁二陈汤加减。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可外用鲜马齿苋30g(干品减半)、苍术、蜂房、白芨各9g,蛇床子10g,苦参、陈皮各15g加水煎服取汁,趁热洗患处,每日3~5次,连洗数日可愈,其他治法还有针刺疗法,针罐并用,刺血疗法,耳穴埋针等。
日常生活中的治疗:在平时的治疗来预防痤疮的发生和加重。
一是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规律的生活,因为情绪不良生活不规律会引起或加重痤疮。
二是要不吸烟喝浓茶,不要或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三是局部护理方面尤其要注意不要挤压皮疹,注意面部清洁,油性皮肤用碱性低些的香皂或洗面奶。
四是有脓包或囊肿洗脸时不要过于用力,以免使皮损破溃。
总之,如果患了痤疮,应避免可能加重痤疮的各种诱因。
2.5痤疮生长部位分析前额:代表心火旺、血液循环有问题,可能过于劳心伤神;亦代表肝脏排毒功能不佳,即是体内积聚了毒素。
这时期的你脾气比较不好,就要多睡觉,多喝水,减少饮用酒精类饮品。
泡一壶杭白菊茶,有助清热解毒,对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敏感亦有帮助。
鼻梁:有可能脊椎骨出现问题,快找医生检查。
除此之外,油脂分泌过盛、缺水也都是主要因素。
多喝清水,多吸收维生素B2、B6也可使症状得到改善;或在一盘热水里滴入2滴洋甘菊精油,先蒸脸3分钟,待水冷后用来洗脸,会改善鼻子油脂分泌过盛的烦恼。
鼻头:长在鼻头处,是胃火旺,或消化系统异常。
若长在鼻头两侧,就可能与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快找医生检查。
鼻翼:新陈代谢不佳,鼻翼附近会出现黑头、干纹和皮肤破裂,多用婴儿油或加一两滴洋甘菊精油按摩,会有很好的效果。
脸颊:可能是肺部功能失常。
吸烟者经常出现双颊浮肿、毛细血管爆裂这些现象,就是因为皮肤含氧量不足之故。
解决方法?戒烟吧!嘴唇:嘴唇脱皮、冒痘痘、溃烂等现象表示你需要多吸收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素B了。
嘴角:嘴角爆裂或许与铁质不足有关,吃苹果、猪肝是个不错的选择。
下巴:表示肾功能受损或内分泌系统失调。
女孩子在下巴周围长痘痘或许是因为月事不调引起。
胸前及背后:胸前与背后的皮脂腺分布数量仅次于脸部,因此有些人虽然运气好不长在脸上,但胸前及背部的痘痘却让人不敢穿低胸露背的衣服。
治疗与脸部青春痘一样,需要视严重程度,使用外用药物涂抹或加上口服豆豆搭档药物。
同时也可以进行果酸换肤改善毛孔阻塞现象及痘疤、色素沉着等情形。
注意衣物透气性及避免出汗过多的情形都有助于预防身上青春痘恶化。
2.6预防青春痘的十大注意事项造成易长青春痘的体质,和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请仔细检查这10种项目,确立目标改善体质,驱逐青春痘。
1. 许多人常常有一下子摸摸东西,一下子摸摸脸的小毛病,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东西上的污垢沾染在手上,等到不注意时便会沾染于脸部的肌肤上,造成细菌的滋生,而产生青春痘,所以请避免不必要的手与脸的接触,而额头前的刘海也容易刺激皮肤,应尽量将它往上梳。
2. 常常与脸部接触的物品,例如被子、床单、枕头、洗脸毛巾等,要时常保持清洁,保持清洁的最好方法,就是时常清洗,并曝晒于艳阳下,由于紫外线具有杀死细菌的效果,使得细菌无法生长,所以请养成彻底洗净床单、被子的习惯,洗后还要拿出来晒晒太阳。
3. 相信蛋糕、甜点等此一类的食品,是许多人无法抗拒的,但是喜欢吃甜食,一天可吃两个蛋糕而不能自制,这可是造成长青春痘的一项因素,因为糖份多的蛋糕及碳水化合物多的点心最容易造成青春痘,另外,花生等果仁类也应尽量少吃,爱美的少男少女们只好对这些食物敬而远之罗!4. 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适度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身体及肌肤都有良好效果,但是千万不要5分钟热度,要持之以恒,记住,即使是每天3分钟的体操,也是保持美丽肌肤的秘诀。
5. 常吃蔬菜也是一个杜绝青春痘的好方法,因为红萝卜、波菜等具有可以增强对细菌的抵抗力的功效,而青椒、椰菜花则有抗菌效果,此外,均衡的饮食,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当然能减少青春痘的发生率,大家千万不能偏食哦。
6. 一些速食、零食容易造成便秘,尤其是喜欢吃宵夜的人,宵夜不仅对胃不好,而且会造成便秘,而便秘则是青春痘的肇因之一,少吃宵夜,多吃一些天然不含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如含有植物纤维的蔬菜水果以及乳酪等,也是预防青春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7. 人经常会有烦恼精神上的压力会造成皮脂分泌旺盛,也是长青春痘的原因之一,应该多做一些让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情,解除每天的工作或学业上的压力。
8. 时常熬夜对于肌肤也有很大的伤害,如果不想长青春痘,无论工作或功课再忙,最晚也应该在11点就上床睡觉。
你知道吗,肌肤的新陈代谢通常由晚上11点到半夜两点时进行,良好充足的睡眠,能让肌肤受到完善的保养。
9. 每天洗脸请勿过度,洗脸虽然是美丽肌肤的基本,但是一天早晚两次或是流汗肮脏时再洗就够了,如果过度清洗,会将皮肤上的保护油脂完全洗去,造成皮肤太过干燥,对于肌肤有很大的伤害,不可不注意。
10. 近来,紫外线的伤害成为热门的话题,爱美的女士为了防止紫外线,而将粉底涂得很厚,这是错误的做法,应该使用具有防止紫外线防晒粉底,并且记得睡前务必彻底卸妆,否则油脂会塞住毛孔,易长青春痘,当然,早上也不可只用水匆忙洗洗脸就算了,肮脏的肌肤化妆后最容易伤害肌肤。
3、治疗方法3.1 临床治疗男:李某,21岁,患病2年,面部有暗红色米粒大小的凸起在面部,患者伴有红肿疼痛并伴有口臭,尿黄,舌红并且脉滑数。
辨证分型:温热蕴结证。
治疗原则:清热化湿通肺。
治法:三黄丸合茵陈汤加减。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3.2食疗药方痤疮的治疗在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基础之上,如果能够辅以以下食疗,对于预防、快速促进症状消失,加快病患治愈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一、绿豆薏苡仁汤绿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净,加清水500克,泡30分钟后煮开,沸几分钟后即停火,不要揭盖,焖15分钟即可,当茶饮。
每天3-5次,适用于油性皮肤。
二、果菜绿豆饮用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柠檬、苹果、绿豆各适量。
先将绿豆煮30分钟,滤其汁;将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苹果分别洗净切段或切块,搅汁,调入绿豆汁,滴入柠檬汁,加蜂蜜调味饮用。
每日1-2次,具有清热解毒、杀菌之功效。
三、海带绿豆汤海带、绿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
将玫瑰花用布包好,与各药同煮后,去玫瑰花,加红糖食用。
每日1剂,连用30日。
四、薏苡仁海带双仁粥用薏苡仁、枸杞子、桃仁各15克,海带、甜杏仁各10克、绿豆20克、粳米8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