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谭嗣同的生灭观
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评析谭嗣同
评析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每每看见这番话,总觉凄壮,想想梁启超、康有为逃赴日本的身影,再看看谭嗣同毅然决然地赴死,我不禁要问,他到底是英雄还是莽夫?谭嗣同的父亲曾任清政府郎中、道台、巡抚等官职,生母出生贫寒,勤劳朴素,自小督促谭嗣同刻苦学习。
10岁时他拜浏阳著名的欧阳中鹄老师为师,并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爱好,产生了爱国主义的启蒙。
之后他不断学习中国典籍、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他读书务求广博,经世济民,很有才华,他的诗感情真挚,志趣豪迈,境界恢弘,笔力遒劲。
早年的才华横溢似乎也预示着他不平凡的一生。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正面临着国外侵略和国内清朝政府腐朽统治的双重危机。
中国的大地上到处在悲歌,人民在呻吟,田园荒芜,市井萧条,民不聊生,官府却横征暴敛。
许多国人自甘堕落,逐步消沉,更别提国难当头能够拿出匹夫之勇。
而此时,正是青春时期的谭嗣同,知识广博、武艺精湛、胸怀大志。
他从小饱读诗书,花了十年功夫,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北至新疆,南到台湾,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面对中国的此情此景,他哀伤、他苦闷、他悲愤,望着腐朽即将坠落的清王朝,清朝政府无能至极,竟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谭嗣同万份忧虑,不经黯然神伤。
正直的热血青年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他写到: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同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他与唐才常等人创建了维新团体南学会。
他还把《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含有民族主义意识的书籍发给学生,向他们灌输革命意识,使时务学堂真正成了培养维新志士的机构。
仍记得谭嗣同奉诏进京,启程前,朋友为他践行时,为他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形势,面对种种不堪设想的困难,顾及变法的路上布满荆棘,不容乐观。
他却对妻子说,此次赴京,凶险未卜,要“视荣华为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悲无喜,所其自然”。
从史学角度浅析谭嗣同就义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从史学角度浅析谭嗣同就义对后世的积极影响作者:李铭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27期摘要: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革而流血的第一人,当今社会所流行的生死价值观对于他的死有着不同的评价,即有意义论和无意义论。
事实上,谭嗣同的慷慨就义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是一种无畏的气概,更重要的是对于以毛泽东、杨昌济、唐才常等为代表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万千仁人志士所带来的精神影响。
他的牺牲对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向新的社会性质变革起到了精神上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史学角度谭嗣同就义价值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对生命价值观认识的逐步重视,生命价值这一话题也从个人本位主义思想渐进向对历史人物的生死价值考评转移。
谭嗣同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维新志士、变法流血第一人,也成为上至社会各界思想、理论家,下至“90后”年轻一代对于生死价值争论的焦点之一。
在戊戌变法中,曾现多种对于谭嗣同就义的评述。
对其牺牲的价值角度而言,分为有意义论和无意义论两种论调。
谭嗣同其人: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是清末戊戌变法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
在其三十三年短暂的生命中,有着《仁学》、创南学会、办《湘报》、开矿山、修铁路等系列前人未敢尝试之壮举。
在维新变法中夜访袁世凯的果敢精神也引得世人称道。
纵论谭嗣同的一生,最大之影响莫过于其牺牲对于后世的积极影响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
谭氏作为一代封疆大吏之后(其父谭继洵,咸丰九年进士,先后任甘肃按察使、布政使,湖北巡抚),家庭环境优越,符合纨绔子弟的基本条件,虽“幼丧母,为父妾所虐”,但生于官宦之家,得锦衣玉食未尝不可,况其父也曾“用重金为谭嗣同捐了一个候补知府的官衔,分发江苏,等待委任”。
[1]可以说谭嗣同的人生之路虽不平坦,却前途无量,无须说努力进取,只消不与维新活动人士为伍,便可保全性命而后平步青云。
但他最终选择了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献身改革。
对谭嗣同的评价
对谭嗣同的评价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
湖南浏阳人。
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 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
9月8日夜,赴北京法华寺访袁世凯,请袁发兵相救。
袁佯为应允。
9月20日袁回天津向荣禄告密。
9月21日,政变遂起。
9月25日被捕,9月28日与林旭等5人同时被害。
时年33岁。
.谭嗣同虽然以身殉法,但他那一往无前冲击封建旧秩序的激进变革观,是任何暴力所无法遏止的.谭站在改良立场思变,却又超越康梁等维新派所允许的范围,倾向激进与革命,深刻影响后世,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滥觞,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体现较为全面.在民族观方面,谭嗣同反清排满思想只是一种萌芽,还没有从义愤发展到理智.但到20世纪初年,却争相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推崇,形成一股越来越强大的排满浪潮.仅仅十几年时间,这股浪潮便吞噬满清王朝.在外交观方面,谭朦胧意识到"师夷制夷".辛亥前后革命志士发扬光大,突现出反帝与救亡这一当时紧迫的时代主题.在教育观方面,谭提出"通则必尊灵魂"的重要命题,孕育着改造国民精神的种子.国魂说又把它与共和国方案和革命手段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中国加快近代化进程的最佳催化剂.在民权观方面,谭主张"兴民权",拉开了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封建专制皇权思想激烈较量的帷幕.经过革命派斗争,二次帝制复辟以失败告终,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希望来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至死认为要保“变法”事业必须先保皇帝,而不依靠广大人民。
他以自己的鲜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和国家昌盛,是同他“酬圣主”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浅析谭嗣同的生灭观
浅析谭嗣同的生灭观摘要:谭嗣同作为中国近代个性卓然的一位思想家,一生都在践行于其“实学”精神,为救亡图存,甚而慨然赴死,成为近代中国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在感慨其“舍生取义”壮举的同时,我们不禁也要思考支撑他壮举背后所依据的价值取向,除一心为公的赤胆之心外,其对待万物不生不灭、微生灭的生灭观、灵魂不死说亦值得我们深究。
关键词:谭嗣同、不生不灭、微生灭生灭观作为谭嗣同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仁学界说”中,所论内容共二十七条,只生灭问题就涉及十二处之多。
谭嗣同的生灭观究竟是什么呢?在他看来,万物处于一种不生不灭乃至微生灭的状态,即认为万物既没有生的必要,也没有死的可能,始终处于一种永恒的存在。
这种摒除生死,将世界置于绝对永恒的哲学观,当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谭嗣同深厚的中学底蕴,以及对佛教教义的契心体悟,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这些思想来源中,尤以《周易》、《庄子》、佛教唯识宗、华严宗等以及西方元素说对他的影响最大。
一、不生不灭为仁之体谭嗣同之所以重视生灭的观念,是因为他将不生不灭提到了世界本体的高度,《仁学》中讲道“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不生不灭,仁之体……不生与不灭平等,则生与灭平等,生灭与不生不灭亦平等。
……生近于新,灭近于逝; 新与逝平等,故过去与未来平等。
”在这段话中,谭嗣同对万物生灭的思考有两个突出的点,一是他把仁作为世界的本体,而不生不灭又构成了仁的本体,不生不灭作为体中之体,也成为了天地万物的本体。
第二个是借不生不灭内在所蕴含的永恒观念突出平等的价值,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做理论依据。
初读前文那段话,感觉十分深奥,原因在于它的逻辑起点不在于客观实体,而是从“仁”这个抽象概念出发,如果只是从儒家的伦理范畴来理解仁也不至于如此,问题在于谭嗣同所讲的仁无论从思想来源还是思维方式上都不是儒学式的,而是佛学式的。
在他断定仁是世界本源之际,马上说道“故唯心,唯识”,而此“心”是指佛家的慈悲之心,此“识”指唯识宗所讲的阿赖耶识,甚至连儒家传统概念“仁”也具有了佛家意味“慈悲,吾儒所谓仁也”。
谭嗣同简介及其思想分析
谭嗣同简介谭嗣同(1865一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
湖南浏阳人。
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
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
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龢等人。
旋奉父命, 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
曾游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
同年底重抵南京,闭户养心读书, 成《仁学》2卷。
(①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原质所构成,其本体是“仁”,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故称其哲学为“仁学”。
“仁”是万物之源,它“以通为第一义”。
②而“以太”则是沟通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桥梁。
由于“以太”“不生不灭”,所以就肯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静止的、停顿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批判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顽固思想,从变易中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理想。
③并且认为封建“名教”是维护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号召人们冲决君主、伦常、利禄、俗学、天命、佛法等封建网罗。
对秦汉以来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尤为猛烈,认为君主专制是一切罪恶的渊薮,提出“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
④在批判专制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以及变法等主张。
)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
1898 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
当宫中后党密谋政变,光绪帝传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时,即“拔刀以救上自任”。
对谭嗣同的评价
对谭嗣同的评价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
湖南浏阳人。
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 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
9月8日夜,赴北京法华寺访袁世凯,请袁发兵相救。
袁佯为应允。
9月20日袁回天津向荣禄告密。
9月21日,政变遂起。
9月25日被捕,9月28日与林旭等5人同时被害。
时年33岁。
.谭嗣同虽然以身殉法,但他那一往无前冲击封建旧秩序的激进变革观,是任何暴力所无法遏止的.谭站在改良立场思变,却又超越康梁等维新派所允许的范围,倾向激进与革命,深刻影响后世,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滥觞,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体现较为全面.在民族观方面,谭嗣同反清排满思想只是一种萌芽,还没有从义愤发展到理智.但到20世纪初年,却争相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推崇,形成一股越来越强大的排满浪潮.仅仅十几年时间,这股浪潮便吞噬满清王朝.在外交观方面,谭朦胧意识到"师夷制夷".辛亥前后革命志士发扬光大,突现出反帝与救亡这一当时紧迫的时代主题.在教育观方面,谭提出"通则必尊灵魂"的重要命题,孕育着改造国民精神的种子.国魂说又把它与共和国方案和革命手段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中国加快近代化进程的最佳催化剂.在民权观方面,谭主张"兴民权",拉开了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封建专制皇权思想激烈较量的帷幕.经过革命派斗争,二次帝制复辟以失败告终,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希望来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至死认为要保“变法”事业必须先保皇帝,而不依靠广大人民。
他以自己的鲜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和国家昌盛,是同他“酬圣主”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文档《谭嗣同之死》课文解析
《谭嗣同之死》课文解析至初六日,(到初六日,)变遂发。
(政变就发生了。
)时余方访君寓,(当时,我正在谭嗣同的寓所拜访他,)对坐榻上,有所擘画,((我们)相对坐在榻上,筹划着救助皇上的办法,)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可是搜查康有为住处,逮捕康有为的消息忽然传到,)旋闻垂帘之谕。
(不久,又听说西太后垂帘听政的诏书(下达了)。
)[抄:查抄。
旋:不久。
垂帘:即垂帘听政,女后辅佐幼主临朝听政。
](句段分析文章的闪亮点在谭嗣同的选择上,分几个层次来写他面临死亡威胁时的选择。
)君从容语余曰:(谭嗣同从容地告诉我说:)“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以前想救皇上,已经无法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现在想救康先生,也已经无法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我已经没有事可做,)惟待死期耳。
(只有等待死期了。
)虽然,(虽然这样,)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天下事情知道它不可能却要做它,)足下试入日本使馆,(您试着进入日本大使馆,)谒伊藤氏,(拜见伊藤先生,)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请他发电报给上海领事来救护康先生吧。
”)[足下:您,第二人称敬称。
谒:拜谒,拜见。
](生死关头,谭嗣同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
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
)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我这个晚上就住在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谭嗣同整天不出门,)以待捕者。
(等待逮捕他的人。
)[是夕:这个晚上。
竟日:终日,整天。
] 捕者既不至,(逮捕的人结果没有来,)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就在那第二天,(他)进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和我相见,)劝东游,(劝我去日本,)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
(并且携带了他所著的书和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信一箱,托付给我。
)[东游:东渡日本,指暂时去日本避难。
箧:小箱子。
]曰:“不有行者,(说:“没有出走的人,)无以图将来;(就没有办法谋取将来的事;)不行死者,(没有牺牲的人,)无以酬圣主。
(就没有办法报答贤明君主。
)[无以酬圣主:无法报答圣明的皇上。
[精选]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谭嗣同之死》知识点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谭嗣同之死》知识点
1. 作者简介
2. 相关背景
3. 主要内容
4. 句式
1作者简介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相关背景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戊戌六君子”之一。
3主要内容
文章写了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慷慨赴死的经过,充分表现了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置个人生死与度外的英雄气概。
4句式
1、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被动句,“斩于市”译为“在街市上被斩”,这是一种语意上的被动)
2、题一诗于狱壁(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狱壁题一诗”)。
论谭嗣同的”仁学“思想
论谭嗣同的”仁学“思想仁学对于谭嗣同的哲学至关重要,既是其后期哲学的主体内容,也是其哲学的最终归宿。
仁学凝聚了谭嗣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既是救亡之路,又是启蒙之方。
作为谭嗣同后期哲学基本形态和主体内容的仁学,无论内涵还是文本都有广狭之分:从内涵上看,狭义的仁学指以仁为世界万物本原的本体哲学,广义的仁学则指以仁为本原的本体哲学以及由仁引申出来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宗教等诸多领域的思想;从文本上看,狭义的仁学指谭嗣同的代表作——《仁学》中表达的思想,广义的仁学除了《仁学》还包括《》等经过“三十之变”的其他论作,甚至包括记录“北游访学”的《北游访学记》(又名《上欧阳中鹄十》)。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谭嗣同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仁学》中,书中的“仁学界说”(““界说”,英文写作definition,现通译为定义)作为对仁学的定义,对于理解他所讲的仁、仁学和他的仁学观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仁学》汇集了谭嗣同的哲学、宗教、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法律思想,是研究谭嗣同本体哲学、认识哲学、启蒙哲学和历史哲学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第一节“仁为天地万物之源”谭嗣同对仁的推崇无以复加,故而将自己的代表作命名为《仁学》。
《仁学》集中展示了他对仁的界定和诠释,将他对仁的顶礼膜拜推向了极致。
在开头的“仁学界说”中,他开宗明义地声称:“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这是谭嗣同对仁之地位和内涵的基本界定,凝聚了他的仁学观。
一、对仁的推崇和论证谭嗣同声称仁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从形上高度彰显了仁的至高无上性和权威性。
在此基础上,他明确将仁界定为心、识,从而大致框定了仁学的基本视域和逻辑进路。
首先,从仁之身份、地位来看,谭嗣同明确宣称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这是古代哲学所没有的。
诚然,仁是极富中国哲学韵味的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可谓是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尽管如此,儒家以及古代哲学家所讲的仁侧重伦理、道德领域,更何况古代哲学家从来就没有宣布仁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我看谭嗣同
巍巍昆仑万古挺立-我看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思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量昆仑。
”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被捕入狱后的题诗,充分体现了他为拯救中国不惜牺牲自己的心志,颇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味。
我尤为佩服谭嗣同先生的胆略和胸襟,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他的一点浅见。
谭嗣同是一直被誉为维新运动人物的左翼或激进分子。
因为他既是主张流血变法的实践者,而他的政治社会思想又闪烁这民主革命的光辉。
梁启超在《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中说:“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起主论为吾人所不敢言”,由此可见谭嗣同的思想言论是为康、梁等人“所不能达”和“所不敢言”的。
那么,他们“所不能达”和“所不敢言”的是什么:这非他,就是谭嗣同激烈地反抗封建传统的民主思想和革命愿望。
谭嗣同的民主主义思想,是中国十九世纪末年的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开放出的花果,特别是甲午战争后,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改变当时的政治现状,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民权政治来代替麻木不仁的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开辟广阔的道路。
他这种思想的历史关系,一面是十七世纪王船山,黄黎洲的民主思想的继续发展,一面是由于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政治社会思想的外铄。
其次,谭嗣同在经济方面的民主要也和他的政治民主思想一样,有所“破:,有所“立”。
但政治思想“破”多于“立”,经济思想“立”多于“破”。
他的观点主要有:(1)反对自给自足的“尚俭”经济思想。
(2)主张“散利于民”发展之矿企业和商业。
(3)发展资本主义与“节制资本”思想的矛盾。
他由公羊之世说,小康大同第塼的历史进化观念已经深感贫富悬殊造成的人我相隔,他在“扶掖”自由资本主义和“裁仰”独占资本的显示矛盾中,他有一个崇高的信念:“无论百年,千年,地球教化极盛之时,终须到均贫富地步,始足为地球一法。
”在这其中,谭嗣同是极富远见和眼光的。
为了与封建恶魔做斗争,谭嗣同推重“任侠”“为仁”的一端,谓“恶其机可乘”——没有掀起更大的政治改革运动的机会,“莫者为任侠。
略论谭嗣同的救亡主张及其生死观
略论谭嗣同的救亡主张及其生死观
论谭嗣同的救亡主张及其生死观
清朝时期,谭嗣同是当时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作为同时代知识分子和官僚,提出了“救亡”的主张,引起了千百年来的社会思想界的巨大影响。
他有关“救亡”的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还影响了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因此得到了广泛好评。
而他的生死观,也影响着他“救亡”的理念。
谭嗣同有“赴南非,必死于当路”的毅力,他认为,尊重、自然共存、多元发展和尊重他人等是行动的准则。
谭嗣同坚信,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超出自己个人范围的责任,承担此种责任“死而无憾”。
因此,谭嗣同秉持“国家的福祉大于一切”的理念,勇于担当最艰难的任务,希望拯救同胞及国家。
谭嗣同深知社会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行正路”的社会道德,更能加强社会稳定。
他提倡道德正义,重视“有能者决判,有仁者无功劳”的理念,坚持恪尽职守,重视担负义务,只有当人们转由行正路,使人们获得公平,社会才能和谐。
最后,谭嗣同也彰显了随缘而为的生死观,他认为,生命有其奇妙的轮回之律,要有一颗虔诚、谦卑、宽容的心,克制自己,不求私利,勇于接受与担当。
无论环境如何,要发扬勇武、坚持的精神,永不放弃、永不厌倦,在救国亡之路上,演绎出一段英雄史诗。
他的“救亡”主张及其生死观,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称颂,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弘扬。
谭嗣同的生死观
谭嗣同的生死观作者:何盼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7期摘要: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选择用鲜血与死亡浇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在这条用鲜血铺就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谭嗣同选择的这条为革命献身的道路,体现出他的生死观。
他的生死观集中体现在他的哲学著作《仁学》之中,这部并不成熟的著作融入了佛学观念,浸透着浓浓的佛学思想的生死观,决定了这个悲剧英雄慷慨激昂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谭嗣同;佛学;生死观1898年9月28日,北京宣武门外,维新志士谭嗣同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个满腹遗憾的有志青年带着未完成的梦与对后人的期望成了刀下亡魂,时年仅33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期望用自己的死亡唤醒后人继承其遗志,这个悲壮的结局与他个人的生死观密切相关。
本文试以《仁学》这本书为例,浅谈谭嗣同的生死观,并追溯其本质及其局限性。
一、无我与慈悲,度己即度人佛家讲求“四大皆空”和“慈悲为怀”。
谭嗣同深受影响,他的生死观强调“无我精神”与“慈悲度人”。
“无我”与“慈悲”的衔接点是“私利”。
释迦牟尼曾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而。
”“我”只是一个假相,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个体或实体。
谭嗣同深受影响,认为“今夫我又何以知有我也?比于非我而知之。
……一身而有四体五官,四体五官而有筋骨血肉之分,筋骨血肉又各有无数之分,每分之质点,又各有无数之分,穷其数可由一而万万也。
”对“我”的存在方式表示怀疑,“我”有一个身体,一个身体可以分解为“四体五官”,“四体五官”又可以分为“筋骨血肉”,“筋骨血肉”又可以分至无穷的质点,根本就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从“我”的组成上否定了“我”的存在。
既然“我”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假相,那么“我”当抛弃一切桎梏,看淡生死,超脱世间烦恼,达到一种淡定从容的境界。
正如梁启超所云:“自是豁然贯通,能汇万法为一,修衍一法为万……而任事之勇猛亦益加。
中国历史故事-谭嗣同面临必死之局为什么不逃走?谭嗣同绝命诗 他的死是否有价值?
中国历史故事-谭嗣同面临必死之局为什么不逃走?谭嗣同绝命诗他的死是否有价值?谭嗣同此人绝不陌生,但凡是上过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人,都应该听说过此人。
在讲述光绪皇帝百日维新之时,虽然是以梁启超、康有为两人为主,但是却对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之死,作出了讲述。
“百日维新”何以称之,正是因为此次变法,仅仅持续了一百多天,就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势力的群攻下以失败而告终。
此次变法的失败,不仅使光绪皇帝走向绝境,同时也让许多变法志士,血溅当场。
谭嗣同此人在维新派中声名显赫,最后却被慈禧太后一纸诏书,拉到菜市口当街斩首,死的不可谓不壮烈。
但是作为官宦之后,维新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真的就没有一点办法,破除此次死局吗?不说正面对抗慈禧太后等人,但是暂避锋芒,以待其后应该是能做的到的吧!就说那维新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梁启超等人,不也一样的远渡日本,最终保住了性命。
那么谭嗣同也同样可以用此法,避过此道劫难。
梁启超等人既然能躲过此劫,谭嗣同当然能凭此保住性命。
事实上当初变法失败,维新派人士积极筹谋以后的时候,梁启超曾经劝说过让谭嗣同与他一同出走日本使馆,暂时躲避。
但是这个建议,最后却被谭嗣同婉拒了。
谭嗣同当时说了四个理由:一、此次逃亡,那么在此后的十年数十年间,中国便没有他们等人的立足之地。
谭嗣同逃是可以套,但是亡的话,华侨多为广东人,我既不能讲英语,又不会粤语。
那么既然与人交流都有了障碍,那么再做些其他的事情,自然也会受到限制,他本人就等同于一手废棋。
二、谭嗣同为官宦之后,父亲在朝为官,而且官职还不小。
若是自己逃走了,畏罪潜逃,罪加一等,势必会牵连宗族。
若是朝廷下达株连的命令,那么到时候整个谭家都会因为他谭嗣同的逃亡而受到责难。
三、当时谭嗣同患有肺病,在当时基本无药可治,寿命不会很长。
逃亡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反而会牵连到更多的人,又是何必呢?四、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观世界各国政体之转变,没有不流血的。
如今就让我来做这个牺牲者,你逃生我待死,都是为了日后变法图强。
论谭嗣同《仁学》哲学思想中要求反清、进行变法的原因
参考书目:1.罗炳良.《谭嗣同仁学》.华夏出版社.20022.李泽厚.《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3.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4.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论谭嗣同《仁学》哲学思想中要求反清、进行变法的原因【摘要】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期抨击旧政、宣传变法的激进派人物,为反对清朝封建专制,要求变法而贡献出宝贵生命。
他所著的《仁学》一书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批判封建制度,要求进行变法。
本文试图从《仁学》的哲学思想入手,分析谭嗣同反对清朝封建统治,要求进行变法的原因。
正文: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站在救亡图存前列的,正是要求维新变法的知识分子。
谭嗣同作为维新变法中最激进的人物,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驱动下,在《仁学》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来反对清朝封建统治,要求进行政治变革。
一.谭嗣同哲学思想来源谭嗣同思想来源十分广泛,谭嗣同在《仁学·界说》中提到:“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
”①由此可知,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杂糅各家,从古今中外各家各派思想中汲取所需,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立完整的哲学体系。
二.谭嗣同哲学思想体系在综合借鉴了各家学说的基础上,谭嗣同构建出“以太—仁—通”这样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这三个概念侧重不同,但紧密联系。
在《仁学·界说》中,谭嗣同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①他将“仁”作为世界的本原,确立了自己的唯心主义思想。
在“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太”的概念:“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有至大、至精微,无所不胶粘、不贯洽、不筦络、而充满之一物焉。
谭嗣同的死到底值不值得
谭嗣同的死到底值不值得作者:黄宗标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20期听过一节历史学科的生本教育实验课。
教师在教授戊戌变法中的“戊戌六君子”内容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谭嗣同的死是否值得?各小组讨论后派出代表纷纷发表观点:“他为变法牺牲的做法值得肯定。
因为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帝国主义也不希望中国通过变法走上富强的道路,变法之路十分艰辛,他想用自己的热血洒出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的流血不值得肯定,他的死是逃避责任的表现,不值得赞同。
”全班同学的眼睛一齐射向了发言的同学。
教师引导:“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谭嗣同被处死刑时,群众用菜帮子丢他,说明变法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他死也是白死。
而此时要继续走变法之路,很多工作需要他去做,故他有逃避嫌疑。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同学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可贵,所以我们要珍惜。
谭嗣同选择放弃美丽的生命,我们不提倡,丢下没有完成的使命,我们要反对。
”铃声响了,但全班同学还意犹未尽。
评课时,部分老师主要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方面给这节课较高的评价,而我则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并得到了听课教师们的认可。
我主要是从“谭嗣同的死是否值得”方面发言。
我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人物谭嗣同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当时的中国受尽列强的掠夺,人民受尽侵略者的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当时中华民族的头等任务,故谭嗣同的流血牺牲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它感召和引领中华民族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谭嗣同不愧是时代的弄潮儿。
今天中国人民生活在民族独立、生活日益改善、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追求生活和生命的质量是历史的进步,所以学生的观点也没有错,而问题的症结在于:能不能拿现在的观点去苛求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答案只能是否定的。
二、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要人为地添加色彩。
略论谭嗣同的救亡主张及其生死观
略论谭嗣同的救亡主张及其生死观
肖洲;姜程;马洪义
【期刊名称】《教育与教学研究》
【年(卷),期】2007(021)003
【摘要】谭嗣同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的时间较晚,但他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超过了与之同时代的所有维新派人士.在谭嗣同的思想中,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维新变法的领导人士最为不同的则是其救亡主张和生死观.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肖洲;姜程;马洪义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莱阳农学院,山东青岛,266109;莱阳农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7
【相关文献】
1.由教而学——论谭嗣同对救亡之路的思考和选择 [J], 魏义霞
2.论谭嗣同基于尚动的变法主张 [J], 魏义霞
3.论谭嗣同的文学主张 [J], 马争朝;曾贤兆
4.论康有为、谭嗣同的国学观、文化观与救亡观 [J], 魏义霞
5.论康有为、谭嗣同的国学观、文化观与救亡观 [J], 魏义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篇一:高三复习第2部分第1章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四节巧译文言修辞的几种方法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传情达意。
凡含修辞之言,或互文见义酣畅淋漓,或含蓄婉转绵里藏针,或譬喻贴切生动传神??因此,要读懂文言文就要弄清文言文中这些常用的表达技巧,以便帮助我们理解文意,巧妙翻译。
(一)比喻的翻译1.明喻:仍译为明喻。
例:剽疾如猿猴。
析:可译为“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
2.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
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鸿门宴》)析:可译为“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心肠”。
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例: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析:“尘网”比喻污浊的官场。
全句可译为“误入污浊的官场,一去就是三十年”。
(二)借代的翻译由于古今词语意义发生转变,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事物。
例: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析:“北”借代“元军”。
全句可译为“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三)互文的翻译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
例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并序》)析: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
全句可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相覆盖,交叉掩映”。
例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阿房宫赋》)析:“朝歌夜弦”应合译为“早晨和晚上都唱歌弹琴”。
(四)对文的翻译我们了解了“对文”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推求实词的词义,也可以用它来推求虚词的词义;可以由简单的词推求难以理解的词,还可以由学过的词推求未曾见过的词。
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析:根据“用”是“任用”的意思,可以推想相应位置上的“以”也是“任用”的意思。
全句可译为“忠贞之士不一定被任用,贤能的人也不一定被任用”。
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谭嗣同的生灭观
发表时间:2019-06-18T10:00:03.80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作者:张金[导读] 生灭观作为谭嗣同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仁学界说”中。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谭嗣同作为中国近代个性卓然的一位思想家,一生都在践行于其“实学”精神,为救亡图存,甚而慨然赴死,成为近代中国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在感慨其“舍生取义”壮举的同时,我们不禁也要思考支撑他壮举背后所依据的价值取向,除一心为公的赤胆之心外,其对待万物不生不灭、微生灭的生灭观、灵魂不死说亦值得我们深究。
关键词:谭嗣同、不生不灭、微生灭
生灭观作为谭嗣同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仁学界说”中,所论内容共二十七条,只生灭问题就涉及十二处之多。
谭嗣同的生灭观究竟是什么呢?在他看来,万物处于一种不生不灭乃至微生灭的状态,即认为万物既没有生的必要,也没有死的可能,始终处于一种永恒的存在。
这种摒除生死,将世界置于绝对永恒的哲学观,当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谭嗣同深厚的中学底蕴,以及对佛教教义的契心体悟,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这些思想来源中,尤以《周易》、《庄子》、佛教唯识宗、华严宗等以及西方元素说对他的影响最大。
一、不生不灭为仁之体
谭嗣同之所以重视生灭的观念,是因为他将不生不灭提到了世界本体的高度,《仁学》中讲道“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不生不灭,仁之体……不生与不灭平等,则生与灭平等,生灭与不生不灭亦平等。
……生近于新,灭近于逝; 新与逝平等,故过去与未来平等。
”在这段话中,谭嗣同对万物生灭的思考有两个突出的点,一是他把仁作为世界的本体,而不生不灭又构成了仁的本体,不生不灭作为体中之体,也成为了天地万物的本体。
第二个是借不生不灭内在所蕴含的永恒观念突出平等的价值,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做理论依据。
初读前文那段话,感觉十分深奥,原因在于它的逻辑起点不在于客观实体,而是从“仁”这个抽象概念出发,如果只是从儒家的伦理范畴来理解仁也不至于如此,问题在于谭嗣同所讲的仁无论从思想来源还是思维方式上都不是儒学式的,而是佛学式的。
在他断定仁是世界本源之际,马上说道“故唯心,唯识”,而此“心”是指佛家的慈悲之心,此“识”指唯识宗所讲的阿赖耶识,甚至连儒家传统概念“仁”也具有了佛家意味“慈悲,吾儒所谓仁也”。
由此可知,谭嗣同对本体的定义已经超越了传统儒家“理气观”,而归宿到具有佛学旨趣“仁”上,这样,用佛家的“我法两空”“万法皆识”说解释万物不生不灭的生存状态也就顺理成章了。
接着他强调生灭的所有状态都处于平等地位,这是因为照佛家的世界观来说,不生不灭本就是一个圆融不分的整体,在这样一圆融无碍的宇宙内,生灭之间的对立理所应当地被消融了,消融之后在他看来万物也趋向了极致平等。
在这里需指出的是,他将平等和“通”的概念混为一谈了,将万物相通过渡到万物平等,由此使本体论过渡到具有资产阶级平等内涵的价值思考上,这也正是谭嗣同思想启蒙的目的所在。
二、不生不灭出于微生灭
谭嗣同在《仁学》中进一步诠释不生不灭时,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微生灭”的观点。
他说“不生不灭乌乎出? 曰: 出于微生灭。
……求之过去,生灭无始;求知未来,生灭无终;求之现在,生灭息息,过乎前而未尝或住。
……逝者往而不舍者复继,乍以为继,适以成乎往,卒不能执而私之曰孰往孰继业。
……非一非异,非断非常。
……夫是以融化为一,而成乎不生不灭。
成乎不生不灭,而所以成之之微生灭。
”对于“微生灭”的地位,他明确指出“不生不灭”是出于“微生灭”的,“微”含有无之意,“微生灭”也就是没有生灭,既然如此,“微生灭”何以成为“不生不灭”的存在依据呢?这或许就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哲学“有”“无”观念的看法,在中国哲学史上,从“有论”到“无论”的转化,一般认为是认识的深化,因为有的存在即是沿着无的逻辑发展而来,由此谭嗣同将“不生不灭”状态追本溯源,发展到了“微生灭”的认识境界。
随后,谭嗣同进一步描述了“微生灭”的绝对空无状态,在这一状态下,他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都否定了生灭的存在,将万物置于绝对寂灭的条件下,但谭嗣同又并非真正取消了生灭的存在,而是否定人们对生灭态度的片面性看待,在他看来,生灭都是相对的,正如他用“继”和“往”两个概念举例一样,逝去之后便是继,但刚成为继,继又成为了往,以此反复,继和往也就没有了差别。
将此看法应用到生灭的关系上同样如此,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取消对偏见的执著,复归大道上,对此他以佛教三论宗的“八不中道”说来说明,他认为只要取消对“一”“异”“断”“常”看法的差别,将万物“融化为一”,万物自然就没有了生灭的差别,而取消了所有的偏见之后,这即是“微生灭”的生存状态。
或许是谭嗣同担心思辨玄理容易引起歧义,不能使人完全信服,他急切地以实证的方式来论证微生灭。
他说:“如向所言化学诸理,穷其学之所至,不过析数原质而使之分,与并数原质而使之合,用其已然而固然者,时其好恶,剂其盈虚,而以号曰某物某物,如是而已。
”谭嗣同充分利用了西方化学的元素说为自己的不生不灭观做论证,由化学原理可知事物都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所以事物的形成与毁灭不过是各元素之间的组合与分解,而由于构成事物最小单元的元素是不变的,因此事物最终也是不变的。
这种经过实证方式的论证,使得它的不生不灭说更具说服力。
三、灵魂不死说
既然已经证明了不生不灭为万物的本质状态,将不生不灭说应用到人生社会领域时,就体现了谭嗣同对肉体的极端轻视以及对人内在灵魂的高度膜拜。
至于为何对躯体极端轻视,固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站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上,近代哲学家普遍对内在心的概念高度重视,以期待高扬人的内在主体意识,从而指导并激励人们自觉投身到时代救亡大潮中。
除与同时代人共同的价值归宿外,谭嗣同对肉体轻视受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也很大,他说:“所以第一当知人是永不死之物。
所谓死者,躯壳变化耳; 性灵无可死也。
且躯壳之质料,亦分毫不失。
”可见在对人躯体的解释上,他依然借用了西方的元素说来说明,把躯壳看做由质料构成的可有可无的存在,把真正本质的东西归于“性灵”,也就是人的灵魂,由此引出了他的灵魂不死说。
或许是对西方自然科学的过度崇拜,也或许是谭嗣同救国心切,在其构建的大同世界中,谭嗣同以哲学家的视角,对人类未来生活给以无限的遐想。
他幻想人类将始终处于进化之中,由早期猿猴进化为当今人类,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上,人类的躯体也将愈来愈小,以致最后可以不依赖躯体而独任灵魂;而在人类营养的供给上,他也充分发挥头脑风暴,认为人之所以饮食即在于摄取营养,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到最后以药丸胶囊代替,长此以往,人们将可以完全抛弃躯体,乘风蹈火而不受丝毫损坏。
总之,谭嗣同认为唯有人之性灵才是本体所在之处,希望以此断绝人们贪生怕死之念,为救亡图存的斗争奋勇向前。
综上所知,谭嗣同的生灭观不仅包含了对万物本体的深刻洞察,而且直接决定了他对社会领域的价值判断,借万物不生不灭的生存本相论证了一切个体的平等地位,由此构成了他思想启蒙、救亡图存的理论源泉。
参考文献
[1]《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 1998年版
[2]魏义霞论谭嗣同的生灭观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第5期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册人民出版社2004-1-1
[4]程强佛道为表儒家为里——从“二十七界说”解析谭嗣同仁学的哲学思想江汉学术 2013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