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

合集下载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

4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 陆 明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高血压是心衰的主要病因之一,有高血压病史者,发生心衰的危险远比无高血压病史者高。

常用的治疗高血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此外,α-受体阻滞剂或其他种类降压药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高血压人群。

原则上,这些药物均可以用于伴有心衰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但又不同于治疗普通高血压人群,治疗需要兼顾降压和减少心衰死亡率。

也正因为如此,钙通道阻滞剂被我们否定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名后2字为普利者属这类)此类药具有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心脏射血时的阻力和改善心衰的临床症状等作用,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可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的首选药物使用。

临床使用时要注意防止突然过度地降低血压,并密切注意电解质平衡及排尿量,尤其是尿量明显减少引起的高钾血症,并需根据肾功能不全的程度调整剂量。

利尿剂利尿剂可以使人体的血容量减少,从而可减轻心脏的负担,使心功能得到改善,故也是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的药物。

利尿剂可轻度降压,是心衰标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的是控制心衰患者的液体潴留,减轻心脏负担,并保证ACEI、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及减少其不良反应。

使用此类药物期间要注意预防低钾血症的发生。

β-受体阻滞剂(药名后2字为洛克者属此类)适用于病情稳定、已无液体潴留的全部心衰患者,而且需终身使用,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这类药可增强心肌功能,降低心肌耗氧,减少细胞外重塑及心肌纤维化,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并发心衰,可降低心脏性死亡的危险性,以及心衰患者的住院率。

但要注意,应在利尿剂和ACEI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一般不单用。

而且,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心率低于60次/分)、Ⅱ度及以上房室阻滞(除非已安装起搏器)患者。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伴慢性心衰老年患者治疗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价值。

方法:纳选对象为2021.01至2023.03在院治疗的70例高血压伴慢性心衰老年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观察组则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比对应用价值。

结果:观察组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以及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予以治疗,可促进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改善,同时还可有效增强疗效,建议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慢性心衰;老年;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疗效;临床指标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其可加快心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增加慢性心衰发生风险,老年人为主要患病群体,近年来在老龄化因素加剧下,促使因高血压所致慢性心衰疾病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发展,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1]。

慢性心衰属于严重心血管病变之一,有着预后差、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以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等表现为主,其发生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出现障碍所致心功能不全,若发病后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易加大心脏负担的同时,还会对机体血钠平衡造成影响[2]。

此试验是为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此类患者疗效的影响,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纳入者为就医的高血压伴慢性心衰老年患者,70例为总纳入数,分组措施为数字奇偶法,对照组:年龄分界值与均龄60岁至85岁(72.45±6.27岁),男20例女15例;观察组:在年龄上最高和最低是82岁与65岁,均龄值在73.07±6.42岁;在性别上男女为22例与13例。

组间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入院后结合病情提供洋地黄、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叮嘱患者进食低盐分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并确保休息时间充足。

对照组提供依那普利,以口服方式用药,初始服用量每次为5mg,每日治疗1次,观察患者血压变化,之后可结合其病情合理调整用药量,维持在每次5mg至10mg;观察组则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初始时指导患者每次服用50mg,每日用药2次,结合其耐受度,可每隔2周至4周增加一次用药量,直至目标剂量每次200mg,2次/日。

慢性心衰知识点总结

慢性心衰知识点总结

慢性心衰知识点总结一、病因1. 高血压:持续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逐渐损害心肌功能。

2. 冠心病:冠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加速心肌细胞死亡。

3. 心肌炎:感染性心肌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等均可导致心脏功能减退。

4. 心肌病:心肌原发性疾病也是慢性心衰的常见原因之一。

5. 心脏瓣膜病:瓣膜病变可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影响心脏功能。

二、临床表现1. 呼吸困难:轻度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呼吸困难是慢性心衰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乏力、乏力、无力感:由于心脏泵功能下降,全身供血不足,患者会持续感到乏力、乏力、无力。

3. 浮肿:由于心脏泵功能下降,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导致水肿。

4. 心前区疼痛: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可出现心前区疼痛。

5. 心率不齐:心脏功能受损会导致心率不规律。

6. 体重增加:由于水肿,患者体重会明显增加。

三、诊断1. 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

2. 心电图:心电图检查是诊断慢性心衰的重要辅助手段。

3.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评估十分重要。

4. 血液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有助于诊断和预后评估。

5. 心衰标志物:BNP和NT-proBNP是诊断和评估心衰的重要标志物。

四、治疗1. 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2.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3. 冠心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改善心肌供血。

4. 合并糖尿病的慢性心衰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心肌损害。

5. 轻度慢性心衰患者可以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来改善心肺功能。

五、预防1.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减少心脏负荷。

2. 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饮食。

3.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心态舒畅。

六、康复与护理1. 慢性心衰患者要定期复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加重。

高血压合并心衰的药物治疗选择

高血压合并心衰的药物治疗选择

高血压合并心衰的药物治疗选择概述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是两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二者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患者身上。

这种同时存在的情况被称为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治疗此类患者时需要考虑到两个疾病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一、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基本概念1. 高血压: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由于长期不可调节性高动态动脉硬化引起进行性丧失动脉弹性、管壁增厚及反应性紊乱为主要表现。

2.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功能减退导致无法满足机体对氧输送和代谢需求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二、单纯高血压药物治疗1. 降压药物分类: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2. 逐步降压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逐渐增加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达到理想的血压目标。

三、心力衰竭药物治疗1. 补充液体:通过给予盐水、白蛋白等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2. 类洛伐他汀(statin):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减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3. 利尿剂:促进排尿从而消除水肿和减轻心脏负担。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高效Angiotensin II受体拮抗剂(ARB):通过抑制或抵消肾素-盐类激素系统对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危害作用。

四、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选择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高效Angiotensin II受体拮抗剂(ARB):这些药物能够降低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并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2.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减少循环血容量,从而减轻心脏负荷。

3. 钙通道阻滞剂(CCB):可以降低血管的阻力和收缩压,从而减轻心脏的工作负担。

4.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来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

五、药物治疗中的注意事项1. 不同患者需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调整用药剂量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可能会相互干扰或产生不良反应,医生需要细致地评估并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
利尿剂的使用原则为个体化 及适量,剂量不足则体液潴留, 剂量过大则容量不足,故患者应 遵医嘱使用,切记不要自行更改 药物剂量。出现呼吸困难、活动 耐量明显下降、水肿加重、体重 增加、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该 及早就医,由医生调整利尿剂的 用量。
ACEI/ARB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单独 使用利尿剂对高血压伴心衰患者 进行治疗,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 果;而将利尿剂与ACEI联合应 用,不仅可以减少患者临床失
那么,高血压伴心衰的患 者,该采取怎样的治疗策略呢? 研究发现,高血压与心衰有共同 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去甲肾上 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 内皮素等血管升压素,这些激素 在升高血压的同时,也可促进 心肌细胞肥大和组织纤维化。 因此,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 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 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 素受体脑啡剂(ARNI),来阻 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 度激活,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 心衰或心衰加重的关键。
利尿剂
利尿剂主要通过排钠利尿、 减轻全身容量负荷发挥降压、减 轻心脏负担的作用,是心衰治疗 中的基石。临床上常用的利尿
剂种类比较多,各有应用原理和 用法,而且每种利尿剂的不良反 应也有所不同。比较适用于老年 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心 衰患者的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利 尿剂,如氯噻酮、氢氯噻嗪、吲 达帕胺等。
代偿的机会,还能有效降低患者 的心脏射血阻力,调节左心室收 缩功能,进而改善心衰症状。因 此,ACEI(普利类,如培哚普 利)应该成为所有心衰患者的首 选药物。
ACEI与ARB都是RAAS阻断 剂,药理作用相似,临床应用表 明二者在心血管保护及改善预后 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在各 大指南中的推荐地位是相同的。 但在副作用方面,ACEI会引起干 咳、味觉障碍、皮疹和血管源性 水肿等不良反应;而ARB耐受良 好,故建议患者无法耐受ACEI的 副作用时,可更换为ARB(沙坦 类,如缬沙坦)。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2242018.06护理经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马爱娣 郭结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080【摘 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43.5±4.5mmHg,舒张压98.5±2.7mmHg,LHFQ63.2±2.9分,PLUSE 评分7.2±1.4分;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55.3±3.9mmHg,舒张压104.8±2.4mmHg,LHFQ52.6±3.5分,PLUSE 评分9.4±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竭为了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符合老年高血压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②NYHA 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评级<IV 级;③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1]。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恶性病变;②既往心脏手术史;③不能配合完成研究[2]。

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8±13.4岁;男14例,女10例。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高血压伴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伴心衰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副作用和风险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进行有效的监测尤为重要。

1.高血压伴心衰概述高血压伴心衰是指高血压患者在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的情况下出现的心衰。

高血压是导致心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肌的持续负荷和氧气供应不足,最终导致心肌受损和心衰。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无法充分地泵血,导致身体各个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疲劳、呼吸困难、肿胀等。

高血压伴心衰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伴心衰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也是预防和减轻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

1.药物治疗高血压伴心衰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断治疗方案。

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症状、体征和心脏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包括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尿量、电解质等指标。

2.1 ACEI抑制剂、ARB、ARN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SGLT-2抑制剂ACEI抑制剂、ARB、ARNI可降低血压,减轻心肌负荷,同时还能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理作用,减轻心肌纤维化和心肌肥厚,改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这些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衰。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心肌的需氧量和心脏负荷,延长心肌收缩时间和舒张时间,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和舒张的效率,还可以减慢心率和减少心脏节律失常的发生。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增加钠和水的排出量,同时具有保钾作用。

基于以上作用机制,螺内酯具有利尿剂和降压药物的双重作用。

SGLT-2抑制剂可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可促进尿糖排泄、减少钠的重吸收,有降压、降糖和改善心衰的功效。

6种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衰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适应证及禁忌证,必读

6种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衰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适应证及禁忌证,必读

6种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衰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适应证及禁忌证,必读《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全文发表于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年第7期!本文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 9(7): 28-126.【指南全文下载链接】/CN/Y2017/V9/I7/28关于《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请点击标题查看:近10万人关注的新版《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及视频解读!当高血压遇上糖尿病,别慌别乱,该注意什么?这样用药最关键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特殊合并症篇: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人又合并冠心病了?降压又护心的药物应该这样选50%以上的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5种用药注意事项请重点关注9种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合并慢性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请严格遵循过度降压可促进卒中恶化,高血压合并卒中必懂的5条用药须知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概述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其在各年龄段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心血管病,而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降压治疗可大幅度降低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可减少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降压药物选择全身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与高血压密不可分,也是导致和促进心脏病理性重构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关键机制,其中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降压达标的同时有效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活性,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基础。

药物选择原则:优先选择ACE/ARB、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推荐采取联合治疗,ACEI/ARB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或ACEI/ARB与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用。

指南推荐: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尚无随机对照研究“头对头”比较不同降压药物或不同血压控制水平对心血管转归的影响。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四川三台 621100高血压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疾病,有部分患者还会在高血压的影响下产生心衰等并发症,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

而在对高血压伴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只有考虑到这两种疾病的关系与药物效果进行用药方式的制定,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加有效地控制。

什么是高血压伴心衰?在介绍高血压伴心衰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别了解一下高血压与心衰这两种疾病。

高血压这种疾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这是一种在现代社会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血压超出了正常数值,并且对人的心脏、血管等各处器官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相当大的威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涨的趋势,而且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了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此外,由于高血压这种疾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因此需要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以及通过适当的生活方式来进行血压的控制,才能避免患者受到高血压的影响。

心衰的全称为心力衰竭或心肌衰竭,是一种在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当中心脏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排出与人体静脉回流量以及身体组织新陈代谢所需血液量的疾病。

通常情况下,心衰并不会单独出现在患者的身上,而是经常与其他的疾病一同发作,进而导致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高血压伴心衰呢?上文提到过,心衰是一种会随着其他疾病一同出现的心脏疾病,而这里的“其他疾病”当中就包含了高血压。

当人们患上高血压之后,人体心脏的负荷就会随着血压的上升而出现相应的增大,一旦患者心脏的负荷超出心脏的承受能力的情况时,患者的心肌就会尝试进行形态改变来满足心脏泵出血液的需求,进而导致高血压患者的心室逐渐肥大,直到心室肥大到影响患者心脏的舒张功能而导致心脏代谢功能失代偿,进而导致患者发生心衰。

不仅如此,根据医学研究发现,高血压这种疾病会对人体的血管内皮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使人体血液的循环阻力上升,从而使心脏的负荷进一步加重,如果此时患者患有心衰的话,那就很有可能在高血压的影响下导致心衰的进一步恶化。

2024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2024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2024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后的结局是心力衰竭(心衰,HF1高血压是HF的常见病因,血压升高后心脏负荷随之增加,进一步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心室重构,最后引发HF o治疗HF首先应控制血压,同时控制心衰症状,因此常需联合用药。

美托洛尔是β1受体阻滞剂,临床上常用于改善心脏、血管功能,可有效减弱房室传导、降低循环收缩张力,从而改善血压、增强心功能口],对高血压伴HF患者具有双重作用。

本文仅对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HF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01美托洛尔+贝那普利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能通过改善外周血循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间接改善心功能,但预防心室重塑、保护心肌细胞的效果有限[2],心脏保护作用不如联合美托洛尔明显。

而美托洛尔通过多条途径保护心肌细胞、预防心脏结构进一步病变。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3-4],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HF1能改善机体生化指标,可显著改善高血压合并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压,且安全有效。

另一组研究表明,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指标和血压,效果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治疗[5]。

用药方法:患者在常规药物(强心剂、利尿剂等)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贝那普利片IOmg,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100~150mg∕d,分2次服。

治疗9周。

高血压合并CHF用药方法:盐酸贝那普利片用法同上;酒石酸美托洛尔起初6.25mg∕次,2~3次/d,此后视患者情况每周逐次增加6.25mg,最大日剂量≤150mg0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02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睡嗪厄贝沙坦氢氯曝嗪是一种复合剂,氢氯曝嗪具有降压、利尿、排水的作用,另外它还能增加患者钠的排泄率,但是单纯应用氢氯暖嗪会激活机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导致患者出现低钾血症。

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达,其中包括促红素(Erythropoietin,EPO)和促红素受体等相关基因,从而提高血液的氧运输能力[6-7]㊂罗沙司他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化合物,它可以逆转并抑制蛋白氢化酶(Prolyl Hydroxylase Domain,PHD)的活性,从而模拟机体的低氧环境㊂在低氧环境下,HIF被稳定表达,但这种作用是短暂的,因为在正常氧供的情况下,PHD会重新活化,降解HIF,且罗沙司药物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剂量维持可以促进HIF稳定表达的效果,进而促进EPO等一系列下游基因表达,提高Hb㊁HCT指标㊂而在铁元素恢复方面,两组的IRF指标在治疗前后没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IRF指标的变化受饮食㊁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8]㊂本研究进一步对铁代谢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均呈上升趋势,而总铁结合力降低,铁代谢状态发生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㊂这是由于铁调素作为一种负性调节因子,可以抑制EPO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㊂罗沙司他可以通过增加EPO受体的表达,降低铁调素水平,促进EPO的作用,从而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强机体对铁的获取㊁转运和利用能力,采用多种途径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从而使得铁蛋白以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然而血液中存在的转铁蛋白被更多地用于结合铁,因此总铁结合力的值会降低[9-10]㊂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本研究样本量过少㊁可能会导致研究中未能发现真正存在的差异或效应,因此,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㊂另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未对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可能导致的慢性铁中毒及rhEPO可能引起的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进行研究,今后研究会将这两项纳入不良反应观察指标㊂综上所述,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联合罗沙司他治疗非透析肾性贫血对贫血指标㊁铁代谢指标的改善均优于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联合rhEPO,同时可保证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荐㊂ʌ参考文献ɔ[1]㊀任翔,过轶斌,张立元.罗沙司他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不佳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血生化㊁铁代谢和钙磷代谢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3,52(7):902-905,915.[2]㊀张洁,张莹莹,丘江.加味四物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红细胞参数㊁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2):59-62.[3]㊀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国专家组.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3,29(5): 389-392.[4]㊀袁新科,周璐婷,田俊玮,等.罗沙司他对非透析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1):69-73.[5]㊀成水芹,周婷婷,张志宏,等.罗沙司他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腹膜透析患者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2,31(1):9-14. [6]㊀黄思梅,胡煜琳.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联合静脉铁剂治疗铁达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51(5):574-577.[7]㊀胡宝丽,胡斌.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2,42(9):1449-1453.[8]㊀谷茜,景三辉,吴歌.罗沙司他口服治疗肾性贫血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22,62(12):60-63.[9]㊀李彩凤,胡玉清,梁萌.罗沙司他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23(8):692-694.[10]㊀王荣忠,樊萍,陈慧,等.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22,31(24):79-82.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12-2092-06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庞明群1,㊀方㊀茹2,㊀程永凤3(1.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药剂科,㊀安徽㊀合肥㊀230031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重症医学科,㊀安徽㊀合肥㊀2316003.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药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㊀安徽㊀合肥㊀230031)2902ʌ基金项目ɔ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KJ2021A1227)ʌ通讯作者ɔ程永凤ʌ摘㊀要ɔ目的:探究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35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按就诊顺序采取单双号法分为68例倍他乐克组[单号,采取常规治疗+美托洛尔缓释片(商品名:倍他乐克)]和67例诺欣妥组[双号,在倍他乐克组基础上+沙库巴曲缬沙坦片(商品名:诺欣妥)]㊂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和氨基末端脑钠肽(NT-BNP)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㊂结果:诺欣妥组总有效率高于倍他乐克组(97.01%vs86.76%)(P< 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心功能指标LVESD和LVEDD,ET,cTnI和NT-BNP均降低(P<0.05),LVEF,NO和CGRP均增加(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治疗高血压并心衰的疗效显著,该疗法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同时降低了cTnI和NT-BNP水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㊂ʌ关键词ɔ㊀高血压;㊀心力衰竭;㊀美托洛尔缓释片;㊀沙库巴曲缬沙坦片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12.030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Metoprolol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Combined with Sacubitril Valsartan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PANG Mingqun,et al(West District of Hefei First People's Hospital,Anhui Hefei230031,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combined with sacubitril valsartan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A total of135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20to January2023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Bisoprolol Group(odd numbers,conventional treatment+metoprolol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with68cases and the Sacubitril Group(even numbers,based on the Bisoprolol Group+sacubitril valsartan tablets)with67 cases,using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s.The treatment effects,blood pressure,heart rate,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and levels of cardiac troponin I(cTnI)and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BNP)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were record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Sacubitri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isoprolol Group(97.01%vs86.76%)(P<0.05).After treatment,both groups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endothelin(ET),cTnI,and NT-BNP(P<0.05).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nitric oxide(NO),and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increased(P<0.05).The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metoprolol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sacubitril valsartan sodium i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hypertension with heart failure. This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pressure,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and reduce levels of cTnI and NT-BNP.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ʌKey wordsɔ㊀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㊀Sacubitril valsartan tablets㊀㊀高血压为常见慢性基础疾病,主要症状是血压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值,与年龄㊁精神㊁遗传㊁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且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1]㊂随着时间推移,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后负荷增强,致使心肌肥厚,对心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损害,导致心力衰竭[2]㊂目前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衰治疗主要以3902改善心肌缺血,预防左心室重构为主,常见药物包括普利类㊁沙坦类或β受体阻断剂[3]㊂美托洛尔缓释片(商品名:倍他乐克)是一种常用β受体阻滞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减少心脏做功,降低心肌氧消耗来起到治疗作用,具有改善心室重构作用,但是由于心衰发病机理比较复杂,通常会选择联合用药方案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商品名:诺欣妥)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衰药,具有双重抑制作用,能有效调节心功能,有助于抑制心室重构,同时能够舒张血管,降低体循环压力,对治疗高血压有着良好效果㊂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间选择本院收治的135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㊂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4]和心力衰竭[5]诊断:高血压: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或者舒张压在90mmHg以上;心力衰竭: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ȡ125pg/mL㊁B型利钠肽ȡ35pg/mL㊂②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纽约心脏学会的心功能分级Ⅱ~Ⅳ级;③病程至少3个月;④在纳入前没有使用过试验用药;⑤知情同意㊂排除标准:①收缩压低于100mmHg;②有严重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肥大性心肌病及其它心脑血管疾病;③药物使用禁忌证,④恶性肿瘤,⑤急慢性感染患者;⑥高血钾症,甲状腺功能障碍;⑦有精神病史患者㊂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35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采取单双号法分为68例倍他乐克组(单号)和67例诺欣妥组(双号)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表1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xʃs]组别n性别男㊀㊀㊀㊀㊀女平均年龄(岁)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期Ⅱ㊀㊀㊀㊀㊀㊀Ⅲ㊀㊀㊀㊀㊀㊀Ⅳ平均病程(年)诺欣妥组6734(50.75)33(49.25)65.28ʃ1.2924(35.82)30(44.78)13(19.40) 3.32ʃ1.24倍他乐克组6837(54.41)31(45.59)65.54ʃ1.0821(30.88)32(47.06)15(22.06) 3.47ʃ1.10 t/χ20.182 1.2700.4000.744P0.6700.2060.8190.4581.2㊀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尿㊁强心㊁扩血管及其他基础药物常规治疗,充分卧床休息,指导低脂低盐清淡饮食等㊂倍他乐克组:给予患者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44),起始剂量为23.75mg,1次/d,过2周后,剂量可增至47.5mg,1次/d,治疗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及耐受度,调节药量,直至95mg/次㊂诺欣妥组:除上述用药外,给予患者诺欣妥(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170363),药物起始剂量为25mg或50mg,具体依据患者血压情况而定,每天服用2次,药物剂量调整在2周内进行1次,根据患者耐受性,直至达到目标剂量200mg㊂整个治疗周期包括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4周㊂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㊂1.3㊀观察指标:①疗效:显效:患者症状显著减轻,心功能改善至少2级;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患者未满足以上要求㊂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㊂②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㊂③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测患者LVEF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㊂④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含量使用硝酸还原酶法来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来测定㊂⑤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和氨基末端脑钠肽(NT-BNP)水平:治疗前后,测量cTnI水平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NT-BNP 水平使用电化学反光法㊂⑥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数据㊂1.4㊀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使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 xʃs)形式表示,比较采取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2.1㊀两组疗效比较:诺欣妥组总有效率(97.01%)高于倍他乐克组(86.76%)(P<0.05),见表2㊂4902表2㊀两组疗效比较n(%)组别n显效有效总有效诺欣妥组6738(56.71)27(40.30)65(97.01)倍他乐克组6825(36.76)34(50.00)59(86.76)χ2 4.738 P0.0302.2㊀两组血压及心率比较:治疗前,两组间血压分别为收缩压(144.25ʃ7.24)mmHg㊁舒张压(95.58ʃ2.47)mmHg和收缩压(145.47ʃ7.53)mmHg㊁舒张压(95.76ʃ2.43)mmHg及心率分比为(96.78ʃ8.25)次/min和(97.64ʃ8.42)次/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降低(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㊂表3㊀两组血压及心率比较( xʃs)组别n收缩压(mmHg)治疗前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差值舒张压(mmHg)治疗前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差值心率(次/min)治疗前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差值诺欣妥组67144.25ʃ7.24128.24ʃ2.30∗16.01ʃ4.7795.58ʃ2.4785.65ʃ1.36∗9.93ʃ1.9296.78ʃ8.2575.54ʃ4.15∗24.24ʃ6.20倍他乐克组68145.47ʃ7.53132.45ʃ3.15∗13.02ʃ5.3495.76ʃ2.4386.48ʃ1.25∗9.28ʃ1.8497.64ʃ8.4279.45ʃ3.52∗18.19ʃ5.97 t0.959 3.4290.427 2.0080.599 5.776P0.3390.0010.6700.0470.550<0.001㊀㊀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2.3㊀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间LVESD分别为(47.55ʃ4.70)mm和(48.38ʃ4.14)mm,LVEDD 分别为(65.35ʃ5.23)mm和(65.47ʃ6.02)mm,LVEF 分别为(49.62ʃ3.64)%和(49.13ʃ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SD 和LVEDD治疗后均降低(P<0.05),LVEF均增加(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㊂表4㊀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xʃs)组别n LVESD(mm)治疗前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差值LVEDD(mm)治疗前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差值LVEF(%)治疗前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差值诺欣妥组6747.55ʃ4.7034.92ʃ3.05∗12.63ʃ3.8865.35ʃ5.2350.34ʃ4.40∗15.01ʃ4.8249.62ʃ3.6458.86ʃ2.44∗9.24ʃ4.21倍他乐克组6848.38ʃ4.1438.50ʃ3.64∗9.88ʃ3.8965.47ʃ6.0255.32ʃ4.95∗10.15ʃ5.4949.13ʃ3.4854.32ʃ3.06∗ 5.21ʃ3.27 t 1.089 4.1120.124 5.4630.800 6.217P0.278<0.0010.902<0.0010.425<0.001㊀㊀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2.4㊀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间NO分别为(72.54ʃ5.96)μmoL/L和(73.05ʃ5.42)μmoL/L, CGRP分别为(12.78ʃ2.57)ng/L和(12.54ʃ2.69)ng/ L,ET分别为(74.50ʃ3.35)ng/L和(74.38ʃ4.27)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O和CGRP治疗后均增加(P<0.05),ET均降低(P<0.05),且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㊂5902表5㊀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xʃs)组别n NO(μmoL/L)治疗前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差值ET(ng/L)治疗前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差值CGRP(ng/L)治疗前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差值诺欣妥组6772.54ʃ5.9694.35ʃ5.62∗21.81ʃ5.7974.50ʃ3.3553.68ʃ4.34∗20.82ʃ3.8512.78ʃ2.5735.15ʃ2.35∗22.37ʃ2.46倍他乐克组6873.05ʃ5.4288.57ʃ4.48∗15.52ʃ4.9574.38ʃ4.2759.69ʃ4.32∗14.69ʃ4.3012.54ʃ2.6931.79ʃ2.26∗19.25ʃ2.46 t0.520 6.7880.1818.3900.5307.368P0.604<0.0010.856<0.0010.597<0.001㊀㊀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2.5㊀两组cTnI和NT-BNP比较:治疗前,两组间cTnI 分别为(0.37ʃ0.06)ng/mL和(0.36ʃ0.08)ng/mL和NT-BNP(2015.25ʃ158.51)pg/mL和(2012.48ʃ156.38)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nI和NT-BNP治疗后均降低(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㊂表6㊀两组cTnI和NT-BNP比较( xʃs)组别n cTnI(ng/mL)治疗前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差值NT-BNP(pg/mL)治疗前㊀㊀㊀㊀㊀治疗后㊀㊀㊀㊀㊀差值诺欣妥组670.37ʃ0.060.18ʃ0.05∗0.19ʃ0.062015.25ʃ158.51963.24ʃ153.64∗1052.01ʃ156.08倍他乐克组680.36ʃ0.080.24ʃ0.07∗0.12ʃ0.082012.48ʃ156.381027.56ʃ154.27∗984.92ʃ155.33 t0.821 5.7450.102 2.503P0.413<0.0010.9190.014㊀㊀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2.6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诺欣妥组中出现1例肠胃反应,1例高钾血症和1例食欲不振,不良发应发生率为4.48%;倍他乐克组中出现1例肠胃反应,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47%,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3,P>0.05)㊂3㊀讨㊀论心衰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最终阶段,以心肌缺血㊁心功能逐渐减退㊁收缩力减弱为主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增加了心脏负担,加快了心功能降低,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6]㊂当前临床上有很多种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而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保障患者生理及精神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㊂倍他乐克是β受体阻滞剂之一,其入体后能产生长时间稳定的药效,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减少心脏的耗氧量,同时还能抑制神经激素的过量分泌,从而达到抗缺血㊁降压的目的[7]㊂另外还能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和抑制儿茶酚心脏毒性来防止心肌重构,起到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8]㊂然而,因为高血压合并心衰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单纯使用倍他乐克的疗效不佳,因此考虑配合其它药物治疗㊂诺欣妥是一种新型的心衰治疗药物,该药物主要成分为沙库巴曲和缬沙坦㊂其中,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具有显著抗高血压作用,降低左心室肥大发生并改善心力衰竭预后[9]㊂沙库巴曲可以抑制脑啡肽酶的活性,提高血浆中利钠肽水平,同时还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所依赖的醛固酮释放,发挥扩张血管,增强排水,减轻胸闷,缓解左心室重构,并改善心脏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㊂本研究将倍他乐克联合诺欣妥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结果显示诺欣妥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倍他乐克组,血压及心率,心功能指标改善均优于倍他乐克组,表明两者联合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及心功能㊂周志强等[10]将两者联合治疗老年心衰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总有效率达94.67%,高于单纯使用倍他乐克84.00%证实了该组合方案对于改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二者具有协同增效效应,可通过不同的机制改善心脏功能,进而改善疗效㊂血管的舒张和扩张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的平滑肌控制,而NO可以促使平滑肌舒张,使血液更顺畅,有效降低血压㊂ET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的血管活性肽㊂CGRP具有调节心率和心律,刺激ATP 生成,刺激前列环素释放,明显血管舒张效应等作用㊂6902内皮损伤导致NO 和ET 失衡,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心肌坏死,促进心衰发生和发展㊂研究结果显示诺欣妥组治疗后NO 和CGRP 高于倍他乐克组,ET 低于倍他乐克组,表明两者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㊂可能是因为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通过减少利钠肽降解,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有关,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能够有效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㊂cTnI 是一种心肌蛋白,分布于心肌收缩蛋白肌丝中,对调节心肌收缩和舒张起着关键作用,可反映人体心肌细胞坏死和心肌受损情况㊂NT -BNP 是一种多肽物质,它对于促进人体排钠排尿和扩张血管具有积极作用,不过,当NT -BNP 的水平过高时,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诺欣妥组治疗后cTnI 和NT -BNP 均低于倍他乐克组,提示两者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cTnI 和NT -BNP 水平,从而起到改善患者心肌受损情况的作用㊂综上所述,美托洛尔缓释片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方面效果显著,该组合疗法可有效调控血压㊁改善心脏和血管内皮功能,同时降低cTnI 和NT -BNP 水平,值得推广应用㊂ʌ参考文献ɔ[1]㊀李艳娜,薛雯雯,赵梦瑜.乌拉地尔与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6):659-662.[2]㊀赖朝辉,刘迎午,王禹,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变化的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4(1):11-13.[3]㊀夏勇,张建卿,王少霞,等.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0,41(1):113-118.[4]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5]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6]㊀侯绪英,杨红,房修燕,等.厄贝沙坦与硝普钠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对患者心率㊁血管内皮功能㊁TNF -α及hs -CRP 水平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3,15(3):329-332.[7]㊀李琚平,管文娟,黄占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23,50(4):97-100.[8]㊀张洪旭,陈瞳,张利方,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的影响及预后研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3,21(7):638-645.[9]㊀董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0,27(1):84-87.[10]㊀周志强,于海峰,齐燕,等.美托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对血清NT -proBNP 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9):2070-2073.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12-2097-05低分子肝素钙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后血清sFlt -1及PAPP -A 表达水平影响栾燕东1,㊀王晓伟2,㊀赵巧棉2,㊀刘㊀洋2(1.河北省承德市荣复军人医院,㊀河北㊀承德㊀0670002.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㊀河北㊀承德㊀067000)ʌ摘㊀要ɔ目的:通过检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溶性fms 样酪氨酸激酶1(sFlt -1)㊁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 -A )表达水平,探讨尼卡地平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作用机制㊂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接收孕26~34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64例,且入选孕妇主动要求阴道分娩㊂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㊂对照组给予尼卡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尼卡地平结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采集治疗前㊁治疗1周时患者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检测血清sFlt -1㊁胎盘生长因子(PLGF )㊁妊娠相关血浆蛋白;检测外周血血常规和肾功能等指标;记录7902ʌ基金项目ɔ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与发展项目,(编号:202109A011)ʌ通讯作者ɔ王晓伟。

高血压合并心衰用药3注意

高血压合并心衰用药3注意

高血压合并心衰用药3注意⊙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 陈祥云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50%的心衰起因于高血压。

而降压治疗可大幅度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衰的发生率,也可减少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低于130/80mmHg为降压治疗靶目标鉴于高血压未被控制时,心血管疾病进展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可将高血压视为心衰前兆。

在2003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心衰分期(阶段A为高血压,阶段B出现心脏结构性改变,阶段C出现慢性心衰,阶段D为终末期心衰阶段)中,强调了心衰预防和危险因素管理的重要性。

一项美国明尼苏达州社区人群前瞻性调查中,对2029例年龄≥45岁的居民进行了中位时间为5.5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处于阶段A/B的人群高达56%;对5年生存率的调查发现阶段A/ B的患者生存率都在95%以上,而阶段C患者的生存率为75%,至阶段D生存率仅为20%。

也就是说心衰的高危患者是一个庞大的人群,早期识别阶段A/B人群对于减少心衰发病率、死亡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我国有庞大的高血压人群,如果不进行早期干预,心衰发病率和死亡率攀升会很明显。

临床试验显示,在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中,通过将血压降低至120/80mmHg,可使主要心血管事件显著降低,其中心衰风险可降低38%。

因此,A、B、C三期患者的起始治疗血压阈值应定为小于130/80mmHg,在安全和耐受的前提下能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则更好。

用药过程3注意药物是降压治疗的主要方式。

虽然所有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均能降低血压,但在降低心衰发病或进展方面,不同类型的药物间存在显著差异。

更为重要的是,有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心衰,应尽量避免。

降压治疗相关的荟萃分析显示,在心衰预防方面,应该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即普利类,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ARB)、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层效果观察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层效果观察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层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治疗的123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n=62)和参照组(n=61),参照组:给患者使用常规药物缬沙坦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及血压水平。

结果实验组LVEF高于参照组,6MwD远于参照组,LVEDD和NT-proBNP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沙库巴曲缬沙坦;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基层效果;心功能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的排量持续减少,造成心肌细胞缺氧,进而影响心室的收缩能力[1]。

因此临床治疗该疾病以抑制心力衰竭为主要手段[2]。

临床通常采取常规治药物缬沙坦分散片治疗,但缬沙坦为ARB类药物,对于抑制心室重构作用不明显[3],致使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抑制脑啡肽酶的沙库巴曲和作用于RAAS系统的缬沙坦组成的复方制剂,能够抑制脑啡肽酶的产生与醛固酮的释放[4]。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诊治的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此次研究和治疗的123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都是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20年2月~2021年7月期间诊治的门诊治疗患者。

其中参照组:男31例,女30例;平均年龄(67.27±5.61)岁,平均病程(2.84±0.92)年;心功能级别:Ⅱ级34例,Ⅲ级15例,Ⅳ级12例;平均BMI (21.15±1.21)kg/m2;基础疾病:糖尿病25例,冠心病史31例。

循环系统疾病(慢心衰、原高血压)

循环系统疾病(慢心衰、原高血压)

二、治疗方法
(八)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心律失常性猝死的预防 (九)心脏再同步治疗(双心室起搏或三腔起搏) (十)其他:
慢性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心脏移植。
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
15
高血压
定义:
高血压(hypertension):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超过正常水平。 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病因的 原发性高血压:绝大多是高血压没有确定得、单一的、可以去除
5. 综合控制合并症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THANKS!
收缩压(mmHg)
<120 和 <130 和 130~139 或 140~159 或 140~149 或 160~179 或 ≥180 或 ≥140 和 140~149 和
舒张压(mmHg)
<80 <85 85~89 90~99 90~94 100~109 ≥110 <90 <90
18
一、原发性高血压(>95%)病因
治疗目的
缓解症状,延缓心力衰竭进展、降低死亡率和心力衰竭 恶化住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二、治疗方法
(一)病因治疗:基本病因治疗和消除诱因 (二)搜寻并控制心力衰竭加重的诱因 (三)一般规则:适当限盐限水 (四)强心剂 (五)利尿剂:
通过消除水钠潴留,减轻静脉淤血,缓解症状。但无改善预 后的证据。 (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七)β受体阻滞剂
活动后加重。
I级、II级、III级、 IV级
I度、 II度、 III度
美国ACC/AHA公布的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提出心衰分期方法(2001)
A期:心衰高危,但是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症状 (如有高血压、冠心病、使用心脏毒性药物、酗酒、风湿热史等)。 B期: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是没有心衰症状

慢性心衰及案例分析

慢性心衰及案例分析

慢性心衰及案例分析
慢性心衰简介
慢性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通常由其他心脏疾病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或心肌病。

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的心脏逐渐失去其泵血功能,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

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患者:65岁男性,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

主诉:呼吸困难、疲劳、水肿。

病史分析
患者的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增加了患慢性心衰的风险。

冠心病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肌损伤;高血压则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脏肥厚和功能减退。

体征检查
患者体征检查发现心率正常,但心音较弱,心界扩大,肺部闻及湿啰音,下肢有水肿表现。

心电图
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的改变,QT间期延长。

诊断和治疗
根据以上病史、体征检查和心电图结果,可以诊断该患者患有慢性心衰。

治疗方面,应针对冠心病和高血压进行控制,减轻心脏的负担。

同时,应给予利尿剂、洋地黄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改善心脏功能。

结论
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与冠心病和高血压密切相关。

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应综合考虑病史、体征检查和心电图结果,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减轻症状。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8月-2022年8月),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8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治疗前,两组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功能指标上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该疾病可能伴有肝脏、肾脏、心脑血管等器官的损害,主要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药物、遗传因素等有关。

长期的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患者的心脏功能发生损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在不断的攀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成为临床治疗考虑的重点。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前沿药物[1-2]。

相关研究发现[3],该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对改善血压具有一定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临床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8月-2022年8月),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61-83岁,平均年龄范围68.42±3.19岁,病程时间3个月-11年,平均病程时间6.21±1.21年;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62-85岁,平均年龄范围68.39±3.21岁,病程时间2个月-12年,平均病程时间6.19±1.19年;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性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依据
• 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史长,未治疗;左心功能不 全(偶有夜间憋醒);右心功能不全(颈静脉充盈,肝 大和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向两侧 扩大,心律不整,心率>脉率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二十余年高血压 (170/100mmHg);现在BP 160/100mmHg;心功能III级 肺部感染:咳嗽,发烧,一侧肺有细小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6.64x109/l,N 74.9%,Hb 133g/l, RBC 4.29x1012/L •尿常规:尿蛋白(+),比重1.016,镜检(-) •肾功能:尿素氮 7.0mmol/L,肌酐:113umol/L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56u/L,总胆红素:19.6umol/L
讨论3
•该名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
中国慢性心衰指南明确指出:
心率是公认的β 受体有效阻滞的指标,因而剂量滴定应以心 率为准:清晨静息心率55~60次/分,即为达到目标剂量或 最大耐受量。不宜低于55次/分,也不按照患者治疗反应来 确定剂量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95

• •
不能因症状未改善而停止治疗
不能因为症状改善而停止加量 不能因为症状恶化而立即停用
医生需要与患者沟通:
• 解释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预期获益

• • •
症状改善很慢,通常需要3-6个月或更长一段时间
在起始用药/增量时可能出现暂时症状恶化 未征得医生同意不要擅自停药 及时检查以便早期治疗症状恶化:自测体重(晨醒后,穿衣 前, 排泄后, 吃饭前),3天内体重增加 > 2 kg需增加利尿 剂的剂量

无力:
多在数周内自动缓解,某些患者可表现严重而需减量 。如无力 伴外周低灌注,则需停用,稍后再重新应用,或换用其它类型β 受体阻滞剂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95
心衰加重时的处理
• 慢性心衰发生急性加重时,应注意鉴别是否与β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相关

心衰加重如与β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有关,常发生在启用或剂量调整时。如 在用药期间心衰有轻至中度加重,首先应加大利尿剂和ACEI用量,以稳定 临床状况,仍可继续使用β 受体阻滞剂。如心衰恶化较重,可酌情暂时减 量或停用β 受体阻滞剂,待临床状况稳定后,再加量或继续使用β 受体阻 滞剂,否则将增加死亡率
• • •
住院治疗 如果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治疗或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心动过缓,应当停 用β受体阻滞剂 必要时需要使用正性肌力药物
该名患者调整后的治疗方案
• • • 倍他乐克 12.5mg,bid 阿司匹林 100mg,qd ACEI(赖诺普利) 5mg,qd
第三次随访(3个月后)
• 主诉:气急明显好转,已能参加轻微的体育锻炼,无 头晕、乏力,夜间无憋醒

审核其他治疗,避免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抗心律失 常药物、非甾体抗炎药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95
如何使用?
• • • 从小剂量开始 缓慢增加剂量,剂量加倍间隔时间不短于2周 目标剂量,或者如果不能耐受时使用的最高剂量
起始剂量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6.25mg bid/tid 11.875-23.75mg qd 目标剂量 50-100mg bid 190mg qd
病例分析:
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应用β受体阻滞剂
CV-1112-BE-0032 有效期至2012年12月
基本情况
• • • 患者秦某某,男性,61岁 主诉:活动后呼吸困难伴下肢浮肿一个月 现病史 :五年前,因登山时突感头晕、心悸、气短、胸 闷,休息约1小时稍有缓解。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经 常有头晕发生,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无心前区疼痛。 曾在当地诊断为“心律不齐”,服药疗效不好。一个月前 感冒后咳嗽,气短明显,活动后呼吸困难,偶有夜间憋醒, 高枕卧位,尿少,2周前出现两下肢浮肿,自服利尿剂好 转,为进一步治疗而来院
• 体格检查:HR:58次/分,BP:122/70mmHg,双肺未及罗 音,双下肢无浮肿 • 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 • 腹部B超:肝脾不大 • 心脏彩超:心脏较前略有缩小,EF:55% • 胸片:肺纹理稍粗,心胸比例50% • 病情稳定,维持现有的治疗方案
给医生的建议
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过程中:
比索洛尔 卡维地络
1.25mg qd 3.125mg bid
10mg qd 25mg bid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95
如何监测?
• • 监测心力衰竭症状、体液潴留、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嘱咐病人每日称体重、体重增加时加用利尿剂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95
β受体阻滞剂如何调整到目标剂量?
• • • 治疗反应良好的患者也应继续增加剂量,尽量达到目标
剂量
不能耐受目标剂量时才用小剂量, 但是应该是最大的耐 受剂量 达到目标剂量后应长期维持, 避免中断治疗继发临床症 状恶化

即使症状没有改善, 患者可以耐受的条件下,β 受体阻
滞剂长期治疗也可降低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95
该名患者调整后的治疗方案
• • • • • 倍他乐克 阿司匹林 ACEI(赖诺普利) 双克 安体舒通 12.5mg,bid 100mg,qd 5mg,qd 12.5mg ,qd 10mg, qd
第二次随访(3个月后)
• 主诉:气急好转,但有时有头晕情况,无晕厥 • 体格检查:HR:52次/分,BP:100/60mmHg,双肺未及罗 音,双下肢无浮肿
讨论1 •
该名患者的诊断为何?
诊断思路
考虑因素
血压水平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患者状况


BP 160/96 mmHg
男性61岁
靶器官损害

心电图 心脏彩超
糖尿病 并存的临床情况

无 心力衰竭
诊断
•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功能III级 •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 肺部感染


讨论2
•该名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何?
•是否需要加用β 受体阻滞剂?
治疗方案

控制血压

• •
治疗心衰,改善预后
控制感染 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
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
• 利尿剂 标 准 治 疗

ACEI/ARB
• β受体阻滞剂
可 选 择 治 疗

地高辛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95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95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监测(续)
• 心动过缓和房室阻滞:
与β 受体阻滞剂的剂量大小相关,在增量过程中危险性逐渐增加。 若心率<55次/分,或伴眩晕等症状,或出现Ⅱ、Ⅲ度房室传导阻 滞应减量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停用其他可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
160/96mmHg • 一般情况:神清合作,平卧位,口唇无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 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心肺体检:两肺叩清,左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两侧扩大,心 律不整,心率142次/分,心前区可闻II/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腹软,肝肋下0.5cm,无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脾未及, 移动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无明显凹陷性水肿。双肾区 无叩痛,腹主动脉、双侧肾动脉区未闻及血管杂音
基本情况(续)
• 既往史:二十余年前发现高血压(170/100mmHg),未经 任何治疗,八年前有阵发心悸、气短发作;无结核、肝炎 病史,无长期咳嗽、咳痰史,吸烟40年,不饮酒


家族史:无
服药情况:强心、利尿,未用倍他乐克,但血压仍然偏高
,且心率偏快
体格检查
• 基本生命体征:T 37.8℃,P 126次/分,R 20次/分,BP
谢谢!
临床体会(续)
心动过缓的处理:
• • • 使用心电图排除心脏阻滞 刚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就出现严重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 者可考虑安置起搏器 审核使用其他降心率药物(地高辛、胺碘酮、地尔硫卓)的必要性, 考虑减量或停用 减少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但很少需要停用

严重失代偿心力衰竭、肺水肿、休克的处理:

液体潴留和心衰恶化:
起始治疗前,应确认患者已达到干重状态 如用药期间心衰有轻或中度加重,首先应加大利尿剂和 ACEI用量,以达到临床稳定 如病情恶化,β 受体阻滞剂宜暂时减量或停用 。避免突 然撤药,减量过程应缓慢,病情稳定后再加量或继续用β 受体阻滞剂 必要时可短期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
• 服药情况:患者在随访期间到社区医院配药,拿到是 50mg包装规格的倍他乐克,依然按照半片 Bid服用 (25mg bid)
讨论4
•该名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监测
• 低血压:
含受体阻滞作用的β 受体阻滞剂易发生,一般于首剂或 加量后的24-48小时内发生,常无症状 ,重复用药后可自 动消失
该名患者的初步治疗方案
•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议 •药物治疗:
倍他乐克 6.25mg,bid 阿司匹林 100mg,qd ACEI(赖诺普利)5mg,qd 双克 12.5mg ,qd 安体舒通 10mg, qd 头孢克洛 0.25mg, tid
第一次随访(3周后)
• 主诉:气急、胸闷好转,已能稍作活动,仍有心 悸。自己认为疾病基本好转,考虑停药 • 体格检查:心率87次/分,BP:142/84mmHg,双肺 未及罗音,双下肢无浮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