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 构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 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层八句写战败, 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 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 突出壮志豪情。
写 了 一 个 战 役 的 全 过 程 。 全 诗 以 非 常 浓 缩 的 笔 墨 ,
战役的全过程。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将领在战场纵横驰骋,受到天子 非常恩遇。) 两层含义:(1)对将领破敌卫国, 建立功勋,寄予希望。(2)为他们 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分 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战士在前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 军帐,流连声色。对比手法——从 内部瓦解了战斗力。 苦乐不均,死 生迥异。(愤慨之情)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 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 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 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 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 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 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 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燕 歌 行》
高適
教学目标
写作背景
原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 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 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此诗为和人之作,但绝非无 聊应酬,而是“感征戍之事”而 作,饱和着血泪的感慨;“事”, 亦非道听途说之辞,而是作者身 临其境,亲眼所睹。
补充介绍:如“序”所云,此诗是有 感而发的。其所“感”之事,则与谁 有关?(张公)“张公”何许人? (张守珪)当时,张守珪担任着辅国 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 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 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 另外,高適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 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 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 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 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 僚们堵塞贤路,高適的愿望无法实现, 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 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 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 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
•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 极地边陲,山川一片萧条。敌人仗势侵犯, 来势凶猛。面对强敌的攻势,战士在阵前半 死半生,死伤惨重。军官的营帐之中,却挟 同歌妓宴乐歌舞! • 边塞大漠的深秋,野草枯萎。身陷孤城,夕 阳黄昏下,战士们越来越少。将帅身受朝廷 恩遇,却总是轻视敌人,士卒殚精竭力,仍 然没有破解敌军的围困。
《燕歌行》
古今异义
① 男儿本自重横行
(古) 恣意驰骋 (今) 贬义词,依仗暴力做坏事。 ② 天子非常赐颜色
非常(古)特别 (今)程度副词,十分
颜色(古)光彩,奖赏 (今)色彩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 敌人侵犯国家的战事在东北边地发生,国家 将领辞别家人前往消灭凶残的敌人,男儿本 来就看重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皇帝对出征的 将士表示非同寻常的赏识。 • 一路鸣锣击鼓前往榆关,高举着旗帜在碣石 山间逶迤前进,将帅的紧急文书在沙漠之地 飞速传递,单于燃起的战火照亮了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第二层: 战士军前半死生, 失利(战败)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课堂作业
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⑴“无数铃声遥过碛”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Leabharlann Baidu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看那雪白的刀刃上鲜血淋漓,从来为国 捐躯,哪还顾及自己的功勋?您没有见 到沙场上征战的悲苦啊,让人直到如今 还回想古时候声威显赫的李广将军。
展示讨论
1.本诗是一首边塞诗,作者描写了 哪些边塞的意象?有何作用? 金鼓、 旌旆、 碣石、 羽书 、 猎火、 狼山、 大漠、 塞草、 孤城、 铁衣、 征人、 刁斗 白刃、 沙场 多种意象有机组合成一幅荒漠沙 场画面,整体给人萧瑟,凄凉,悲 壮之感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思考: 本诗中塑造了哪两种人物形象?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陇西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塑造了英勇无畏的边城 战士形象与卑微可怜的故乡思妇 形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河边骨”和“梦里人”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残 酷,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 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 恶之情与对老百姓的深刻同情之 情。
二读诗歌
思考: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哪些人? 哪些景?
——
事:战争 人:将帅 士卒 征人 思妇 景:塞外秋景
• 诗中哪几句是写将帅的?哪几句是写 士卒的?
• • • • 男儿本自重横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 如何理解: •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 战士身穿铠甲在遥远的边地戍守,劳苦已久; 家中的妻子则在别离之后泪如玉箸,悲伤啼 哭。城南的少妇将要肝肠寸断,蓟北的征人 空自回望家乡。 • 边地动荡不安,少妇哪能度过去追寻丈夫? 征人回首凝望,只看到这隔绝人烟的地域上 一无所有,只有杀气长久不绝,凝成浓重的 战云;寒冷的夜晚彻夜传来巡更之声。
引导梳理
边塞诗意象主要有: 金鼓 旌旗 烽火 羽书 戈 矛 剑 戟 斧 铖 刀 铩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玉门关 黑河 胡 羌 羯 夷 安西 单于 楼兰 大漠 烽烟 长城 黄沙 长云 秋月 雪山 孤城 雁飞 鹰扬 箭飞 马走 羌管 胡笳 胡琴 琵琶 折柳曲 梅花落 阳关曲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背 景

听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读音字形
燕国
征戍
yān
Shù
摐金
旌旆
chuāng
jīng•pèi jié
逶迤 塞草腓
蓟北
wēi•yí碣石 féi
玉箸
功勋
zhù
xūn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了解本诗的层次结构,挖掘、探究边 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多重主题。 2、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3.分析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 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 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 争频繁。 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 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 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 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 活、边塞风光。前代战争行役、征夫 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 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 如此描写,分别反映了将帅士卒怎样的精 神面貌? • • 士卒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为国捐躯。 将帅好大喜功,贪生怕死,一味享受, 不体恤士卒
思考: 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争的? 战争发展的顺序: 出师——失利——被围——死斗 (结局)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叙写了一 场战役的全部过程,如何划分诗歌 的层次?
出师
失利 被围
结局(心愿)
三读诗歌,解读分析
第一层
1、战争的起因
敌军入侵,汉唐将士离家参战。
2、“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 火照狼山” 中的飞和照说明当 时战争的情况如何? 军用紧急文书到处飞传,外敌进 犯。局势紧急,战火蔓延。 (夸张)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第一层:将领闻警受命率兵出征
1.边塞诗的形成。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还 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 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 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 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 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 的一束奇葩。 2.边塞诗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 人、从军”等字词
⑵请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⑴试分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表 现手 法。 ⑵体会“直”和“圆”的妙处,并作简要分
析。
赏析 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 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与全诗描写战争是否背离? 1.“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 夫,一句思妇,错综相对(对照),离别 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 但是“边庭飘摇那可度?”蓟北征人,回 首亦是枉然。 2、边城遥远,难可度越。偏远边陲,苍茫 广漠,一无所有。表现了将士们征战生活 的艰苦,写出飘零孤独之苦。
反馈矫正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反馈矫正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边是浴血杀敌的将士,一边是歌舞升 平的将军。 作者用很简洁的一句话,却将两种截然 不同的人物形象生动形象的塑造出来。 鲜明的对比,既突出形象,又表达了丰 富的思想感情。 表现出作者对将士的同情,对将军昏聩 的不满。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 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高適(700-765)字达夫;世称高常侍; 唐代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在当时与岑参 并称“高岑”。在边塞诗中他不仅表达了 自己的抱负,歌颂了将士的战功,还陈述 了边防策略。此外,还揭露了封建军队中 将领与战士的矛盾,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 的社会现实。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 以“悲壮”概括高适诗的风格。
• 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 要原因是什么? • 自然条件恶劣, • 敌人凶猛善战, • 将领与战士的矛盾。 • 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寻欢 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 因。
第二层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什么景?景的特点?有何作用?
边塞秋末自然景色(衰败) ——官军兵力(枯竭)。 (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 凉)
引导梳理
意境的特点: 雄健 悲凉 奇寒 雄浑 苍凉 奇丽 雄壮 苍劲 辽阔 浑厚 萧瑟 壮阔
• 这里的“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中的“吟”,杜甫《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 “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 裁,均属“歌行体”。 •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 燕赵边地战争之事和征夫思妇相思 之情。
3、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
涣、李颀、卢纶等。 4、内容: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 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 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 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 风情。
5、常见意象:烽火、狼烟、马、宝 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6、艺术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 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