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开发
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课程开发研究

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课程开发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逐渐成为了一种受到重视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方面对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理论基础1、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概念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通过设计和组织项目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未来就业需要,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崇。
2、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理论支持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情感认知理论的教学模式。
其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思维的活动性和建构性,情感认知理论则认为情感和认知相互作用,影响学习的过程。
因此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开发1、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课程设计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现实需求,设计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丰富性的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的任务应当明确,具有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应该注重任务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课程实施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确定项目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
教师还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评价方法1、评价指标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开发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的过程。
03
强调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学习者与他人
(如教师、同学等)的互动和交流对于知识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
智能的多元性
国际视野
未来的项目课程将更加注重国际视野的培养,通过引入国 际化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社会问题导向
未来的项目课程将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挑战,通过 引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操 作能力。
持续发展
未来的项目课程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通过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等问题,培养他们的可 持续发展意识。
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企业培训目标
项目课程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 要。
课程设计
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设计项目课程,将实际工作场景转化为学习情境,让员工在实践中 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员工在实践中学 习和掌握知识。同时,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 效率。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对策建议
加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者应深入了解实际需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设计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课程。
强化实施过程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供有效的指导 和支持,确保项目课程的顺利实施。
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 评价,以促进项目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项目课程的概念原理与设计

目录
• 项目课程概述 • 项目课程设计理念 • 项目课程设计流程 • 项目课程设计要素 • 项目课程设计案例
01
项目课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项目课程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 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完成实际项目来学习知识 和技能。
特点
项目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 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
注重能力培养
学习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学习资源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以满足学生 的学习需求。
根据项目需要,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工具、软件等,以支持学生的实 践操作。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环境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05
项目课程设计案例
案例一:环保项目课程设计
目标
培养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实践 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内容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项目,如垃圾 分类、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 通过实践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实施方式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 个环保项目,制定计划、实施 并总结成果。
通过项目报告、商业计划书、成果展示等 形式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学生在项目中的 表现和贡献进行评价。
案例三:科技项目课程设计
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 素养。
内容
组织学生参与科技项目,如机器人制 作、编程、科学实验等,了解科技的 应用和发展趋势。
实施方式
学生自由组队,选择感兴趣的科技项 目,进行研究和开发,最后进行成果 展示和分享。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课件

教材形式
02
03
教材评价
教材形式应多样化,包括纸质教 材、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等,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建立教材评价体系,对教材进行 定期评价和修订,确保教材质量 和内容的时效性。
网络课程建设
1 2
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应注重交互性和趣味性,设计多样化的 学习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提高职业教育项目课程质量的策略与建议
强化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 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结构,确保课程内容 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和实践经验。
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确保课程 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实践内容
学生可以参与到旅游规划、酒店管理、导游等环节中,通过实际操 作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案例
某旅游规划、酒店管理、导游等环节的实践案例,学生通过实际操 作,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机械专业项目课程实践
机械专业项目课程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掌握机械设 计、制造、自动化等方面的技能,提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未来展望
01
跨界融合发展
未来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将更加注重跨界融合,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
和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
02
个性化教育普及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个性化教育将在职业教育中得到更广泛的普
及和应用。
03
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
未来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实践内容
项目化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项目化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模式,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真实世界中的项目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项目化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项目化学习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基础:项目化学习借鉴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参与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构建知识,并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2.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原则: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应该具有真实性、有意义性、有效性和引导性。
项目应该是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相关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索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3. 项目化学习的组织与管理:项目化学习需要教师充当项目的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需要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项目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4. 项目化学习的评价与反思:项目化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反思,不仅仅关注学生的项目成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和评价表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实践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项目选择与设计:教师可以结合学校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相关的项目主题,并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项目任务和学习资源。
2. 项目组建与协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由组建项目小组,并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分工,在项目过程中进行团队合作和有效协作。
3. 项目实践与探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
4. 项目展示与评价:学生通过展示和演示的方式,向他人展示项目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反馈,并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

能力和潜力。
3
质量保证
4
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是持 续发展的关键。
考试制度
完备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包括毕业 考试、职业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测评验 收等。
学生反馈
学生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是评价职业 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职业教育教材策略和方法
1 目的导向
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为目的,精心设计和优化职业教育教材。
1
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2
资源整合
整合劳动力资源、教育培训资源和资金资源,培育特色职业教育品牌。
3
政策支持
制定与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加大补贴精准资助力度,激发乡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趋势
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企业所 需的重要招聘凭证,对学生的 职业规划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 开发
本演示文稿将介绍职业教育的定义与背景、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现代技术 与人才培养、考试与评价体系等重要议题。
职业教育的定义与背景
概念
职业教育是一个面向学生 未来职业工作的教育培养 过程。
历史
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有几 千年的教育历史,而发达 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更为 成熟。
现状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职业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教 育事业重要的一部分。
课程设计理论和实践
1
学习目标
2
学习目标应该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紧密相关,并在实践中能够运用。
3
资源整合
4
整合课程相应的资源,如实践教学设 备、教材、网络技术等。
知识域
课程应该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来 设计。
教学策略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PPT课件

目 录
• 项目课程理论概述 • 职业教育中项目课程应用 • 项目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 • 项目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 项目课程实施策略与方法 • 项目课程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01 项目课程理论概述
项目课程定义与特点
定义
项目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 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 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02 职业教育中项目课程应用
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职 业教育规模逐渐扩大,涵盖的专业领 域也越来越广泛。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 的重要趋势,通过与企业合作,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 打破,以实践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案例
某职业学校的“智能制造”项目课程,通过与当地制造企业合作,共同设计实际生产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智能 制造相关技能。
国外案例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的项目课程,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交替学习,通过完成企业实际项目来培养职 业能力。
对比分析
国内外项目课程的异同点、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等。例如,德国“双元制”模式强调企业与学校的紧密 合作,而国内一些项目课程则更注重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
05 项目课程实施策略与方法
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探讨
分组策略
按照学生兴趣、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组学生 具有互补性。
“项目式”教材开发探索与实践

“项目式”教材开发探索与实践摘要:传统的“学科式”教材,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理论性。
“项目式”教材是面向任职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目―任务”式结构,它更加符合任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力的支撑了任职类课程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项目式;教材;任职岗位教材作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既承载着学科知识和培养目标,又关系到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核心纽带作用。
“项目式”教材开发理念来源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实践,核心是适应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向以过程为中心的行动体系转变。
“项目式”教材开发紧紧围绕工作任务选择来组织教学内容,以设备的操作使用流程为“主线”,将课程内容根据每一项操作按其完成的功能进行模块化重组,形成“课目―任务”式结构,每一课目下设置典型任务,各任务以操作为牵引,使操作与各系统的原理一一对应,并进行有机地链接,实现每一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项目式”教材有利于岗位任职能力的生成,较好地适应了任职教育要求解决的“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
如何进行“项目式”教材开发?怎样提高教材编写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根据岗位任职能力需求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教材是课程知识的核心载体,而课程教学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项目式”教材开发的前提就是依据岗位任职能力需求研究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的,任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培养对象能够适应未来所担任技术岗位的要求,具备任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在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首先针对培养对象将来从事的任职岗位进行分析,研究胜任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
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分析不同任职岗位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最后按照不同的岗位类别、专业特点归纳专业知识学习要求和专业能力、素质培养标准,以此为指引,开展“项目式”教材的开发。
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开发研究PPT共120页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开发研究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原则与开发方法

一、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原则
项目课程开发是项目课程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行 为,其开发原则是项目课程理论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化, 是开发过程的纲领和方向。具体有以下六项原则。
1.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项目课程开发必须坚持职业能力本位。对职业能 力的把握是完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综合
244
江苏高教评论2008
2.工作工作内容进行陈述、整理和分类 的过程。其开发主体是生产一线的专家和少量课程专家。这一环节以行 业专家为主,课程专家的职责主要是组织、引导作用。其开发成果是工作 任务分析表。 3.课程结构开发 这一环节主要是立足工作任务分析表,将工作任务模块转换成课程 体系。其开发主体是专业教师、课程专家,以专业教师为主。其开发成果 是课程体系。
5.新旧课程内容体系的比较
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的变化:其一,其内容结构对应于工作结构,而不 是学科结构。其二,实践知识处在突出的位置,理论知识处在从属的位 置。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紧密结合,理论不再是实践的准备,实践不再是 理论的延伸。其三,实践知识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建立相对完整的体 系,理论知识围绕实践知识建立相对完整的体系。 (四)教材开发的方法 教材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教学文件,教材开发应当贯彻课程开发的总 体思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由于课程内容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教 材的体例风格不能沿用传统风格。 同时,为了保证教材质量,要选择既有良好工程实践经历又有良好教 学积累和课程开发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教材主编,完成初稿编写工作,并 邀请行业专家、教学专家对教材进行审稿。通过校企共同开发,以确保教 材的内容、体系和方法能够彰显项目课程的特点。 (作者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壶职教奄项目课程鲍珏篡愿赆I墨珏筮夏羹 (三)课程内容开发的方法
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开发研究120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开发研究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共103页文档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项目课程开发详解可修改全文

——“优质一课”参评课件
目录
一 什么是项目课程?
二 为什么课程要项目化?
三 如何开发项目课程?
四
精品课程建设
2
一、什么是项目课程?
臭豆腐是什么味 道?好吃吗?
答:臭豆腐闻着是臭的,吃着是香的,吃在 嘴里一开始有一股腐烂的味道,但慢慢品尝 就觉得很香…
来吃一Hale Waihona Puke , 就是这味! 又臭又香3
一、什么是项目课程?
2024/8/22
4
一、什么是项目课程?
2024/8/22
5
一、什么是项目课程?
墙的工程量如何计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 讲解
2024/8/22
计算
6
一、什么是项目课程?
传统教学法
理论讲解 → 具体操作
工程量计算规则
引导讲解型教学法
具体操作 → 遇到问题 → 理论指导
7
一、什么是项目课程?
2024/8/22
25
三、如何开发项目课程?
26
2024/8/22
27
2024/8/22
28
2024/8/22
29
2024/8/22
30
三、如何开发项目课程?
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行业情况分析
工作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分析
学习领域设计
学习情境与 课业设计
31
三、如何开发项目课程?
2024/8/22
8
一、什么是项目课程?
你一直讲的都是引导型教学法, 那什么是项目课程呢?
有组织,有目标,系统性的引导, 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例题、案例。
设计典型的工程任务
9
《项目课程开发》课件

学习背景:考虑 学生的知识基础 和学习能力
兴趣爱好:根据 学生的兴趣爱好 进行课程设计
学习目标:明确 学生的学习目标 和期望成果
课程需求调研
调研目的:了解学员需求, 提高课程质量
调研对象:学员、教师、 行业专家等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访 谈、观察等
调研内容:课程内容、教 学方法、学习资源等
调研结果:分析数据,提 出改进建议
改进措施:根据分 析结果制定具体的 改进措施,如调整 课程内容、教学方 法等
效果评估:实施改 进措施后,通过再 次收集反馈等方式 评估改进效果,不 断优化课程
优化改进措施
课程内容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反馈,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 教学方法改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 教学资源优化:更新教学资料,引入最新的行业案例和研究成果 教学评价改进: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课程效果进行持续跟踪和改进
课程评价: 通过学员 反馈、项 目成果等 方式进行 评价
项目程设计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课 程内容
实践导向: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 展:通过课程开 发,促进教师专 业能力的提升, 提高教师的教学 水平和科研能力。
推动课程改革: 通过课程开发, 推动课程改革, 提高课程的质量 和效果。
提高学生综合素 质:通过课程开 发,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开发流程
需求分析:了解客户需求,确定课 程目标
项目课程的概念、原理与设计

内容选择与组织
内容选择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 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和挑战性的项 目主题。
内容组织
按照知识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项目内容分解为若干个任务 或活动,确保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
与传统课程的区别
教学方式
传统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 生被动接受;项目课程以学生 为中心,教师引导和支持学生
自主探究。
学习目标
传统课程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理 解;项目课程注重知识的应用 和创新。
学习内容
传统课程以学科知识为主;项 目课程以实际项目为载体,涉 及多学科知识。
学习评价
传统课程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 价标准;项目课程注重学生的 实际操作、作品展示和自我评
案例二:数学课程项目
要点一
总结词
强化基础、提高应用能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数学课程项目以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为核心,通过解决实 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三:语言课程项目
总结词
拓展阅读、提高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语言课程项目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通 过写作、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发生的,强化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和建 构,认为学习是个体对知识的感知、记忆 、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和情感,认 为学习是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潜能发挥的过 程。
项目学习理念下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项目学习理念下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作者:谈金花来源:《湖北教育·科学课》2020年第02期项目学习是指教师将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来完成,从信息收集到方案设计、活动实施,以及最终评价等。
教师在活动中,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项目学习的优势主要为:目标的多种指向性;活动周期短,收效快;可控性强。
同时,项目学习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师生合作,共同进步,充分体现出教学相长。
在自编课程《叶脉书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
叶脉书签的设计和制作是手工技艺体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体验手工技艺的创意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师通过项目学习的理念,以及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真实问题,在师生有效互动的前提下,师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得以提升。
活动一:聚焦主题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又多了很多的新课本。
如果要打开课本一下子就能找到上次阅读的那一页,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生:可以在那一页夹上一张纸。
生:可以制作一个书签放在里面。
师:同学们,你们的办法真好,对!就需要一个书签放在书里。
你们见过哪些种类的书签?生:我见过纸和树脂制作的。
生:我见过的书签的形状各不相同。
生:我见过精美的双色电镀、制作精致的工艺品书签。
生:还有用皮革、金属、丝绸、木材与织物制作的书签。
生:我见过用植物的叶片制作而成的书签。
师:书签取材广泛,哪怕是一张用过的车票都可以当作书签,艺术化的书签也常在材料和造型上有所创新。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导入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围绕主题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展开学习,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
师:刚才听到大家的回答,原来大家的见识这么广,请看微视频,看完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播放叶脉书签的视频。
)生:这些书签太美了。
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开发

为什么不必先为实践储备足够的知识? 是由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的。 一种书生是天生成的才具,能对于书本子 上的学问有趣味。其余大多数的人,只知 道五官接触的、能够实做的事体才有趣味, 书本子上的趣味是没有的——杜威
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 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 ——建构主义
采用头脑风暴法完成每一步分析任务:
确定分 析范围 (工作 岗位)
开幕式
讲解分 析方法 与要求
讨论分 析思路
逐级 分析
要注意寻找每个专业所特有的工作逻辑:
(1)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其产品为逻辑线索而展开 的 (2)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其工作对象为逻辑线索而 展开的 (3)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其操作程序为逻辑线索而 展开的 (4)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设备或系统的结构为逻辑 线索而展开的 (5)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岗位为逻辑线索而展开的 (6)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典型工作情境为逻辑线索 而展开的
课程设计要打破任务之间的界线,突出任务之 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 课程模式的这一突破,一方面客观上要求设计 能贯穿这一过程的载体,另一方面要求课程设 计者充分意识到作为工作过程开始与结尾的一 些细节的重要性。
4、结果论 只有特定目标引导下的职业活动才具备“联系” 建立的功能。因此项目课程强调以典型产品为 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指 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三、从教学论到课程论
(一)何为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精致化需要,严肃性是课程的基 本属性。
西方:课程即跑道。 两个要素:方向与过程,引伸为课程即课程目 标与课程内容及组织。 中国:功课(内容)及其进程(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行业专家来确认 5、要充分尊重行业专家的意见 6、要反复确认每个条目
(三)如何设置课程
任务领域
课程设置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
任务领域到课程设置的转换有一个筛选机制, 这个机制就是任务领域的教育价值,即学生掌握 该领域需要的课时数。
(六)如何编写项目课程教材
项目课程教材编写体例
(1)教学目标 (2)工作任务 (3)活动设计 (3)相关实践知识 (4)相关理论知识 (5)拓展知识 (6)思考与练习
要注意寻找每个专业所特有的工作逻辑:
(1)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其产品为逻辑线索而展开的 (2)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其工作对象为逻辑线索而展 开的 (3)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其操作程序为逻辑线索而展 开的 (4)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设备或系统的结构为逻辑线 索而展开的 (5)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岗位为逻辑线索而展开的 (6)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典型工作情境为逻辑线索而 展开的
7、请企业专家预先思考该岗位员工需要从事的工作任务。
主持人: 参与人员:
任务领域
1.
******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任务 1-1
2.
2-1
2-2
采用头脑风暴法完成每一步分析任务:
开幕式
讲解分 析方法 与要求
确定分 析范围 (工作 岗位)
讨论分 析思路
逐级 分析
项目课程的设计原则
1、以生涯发展为目标定位专业
终身生涯发展=强化普通文化课程? 终身生涯发展=强化专业基础课程?
我的观点: 要彻底放下传统的“基础”这个沉重包袱,从机械论的基础观
转向生物学的基础观,用“生长”的观点来看待能力发展,轻装 上阵进行课程改革。
个体生涯发展取决于: (1)能进入工作世界(STW) (2)有强烈的发展愿望 (3)有精湛的工作能力 (4)善于不断地反思(反思性实践) (5) 有限地拓宽专业面
根据每个任务领域的教育价值、相关性以及 课时分配的均匀原则对任务领域进行合并,形成 项目课程。
存在三种基本情况:
(1)直接对应式。有些任务领域可以单独成课 程;
(2)合并式。有些任务领域需要归并后成课程;
(3)分解式。有些任务领域需要分解成几门课 程。
(四)如何编制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 •是政府或学校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以及管 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结论:采取何种模式取决于具体职业的性质。
********课程项目设计 项目一 模块1 模块2 模块3 项目二 模块1 模块2 模块3
……
项目的选择要充分考虑: • 典型性(应用的典型、与任务关系的典型) • 可操作性 • 特定职业领域的工作逻辑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 基本参照点是职业能力 • 按照焦点和背景的关系模式
2、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 3、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 4、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范式
教育部门 学校教师
企业专家 工作分析专家
课程专家 学校教师 课程专家 学校教师
课程专家 学校教师
课程专家 企业专家 学校教师
开发主体
市场需求调研 工作任务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标准编制 学习项目设计 教学材料开发
(三)项目课程的特征
1、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 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2、以工作任务为内容。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 作任务,知识、技能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 3、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 排来展开,学习项目设计是跨工作任务的,只要能服 务于工作任务的学习就行,不必拘泥于工作任务的逻 辑顺序。
工作过程中知识与任务的 “焦点与背景”关系
理论 实践 工作任务 知识 知识
加强对细节知识、实践知识的开发
细节知识
理论知识 项目
是否需要开发经验形态的细节知识?
经验知识对职业能力形成非常重要,工作领域的 经验知识非常丰富,但杂乱地存在着,如果能系统地 把它们组织起来,将大大缩短个体职业能力的发展历 程。
• 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对职业能力培养来说非常重要,有利于 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
结果论
• 任何学习都是需要用“结果”来强化的,而现实产品是很有力 的强化物。
• 只有特定目标引导下的职业活动才具备“联系”建立的功能。 因此项目课程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 教学过程最终要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 服务。
要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 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仅仅对理论知识的深浅进 行调整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对原有课程进行结 构性改革。
(一)什么是项目课程
以基于典型产品或服务所设计的项目为载体让 学生学会完成工作任务的课程模式.
编制一份课程改革 总体规划
设计一个专业的 课程体系
设计一门课程
设计一个模块
学科课程
项目课程
知识A
知识B
任务A B
任务
知识 知识
知识C
知识D
知识 知识
任务C
任务
D
从知识的内在关系结构到知识与行动的产生式结构
当然,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心并非要否定知识,
否定理论(当然需要根据新的原则对理论做出取 舍),而是要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不是实践课时的多与少),用工作任务 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
• 知识的组织方式往往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为正是它让我 们学会了如何应用知识。
• 按照工作体系设计课程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思维、 任务意识,使他们从关注“知道什么”转向“要做什么”,从而 达到更有效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
综合论
• 课程设计要打破任务之间的界线,突出任务之间的联系,让 学生学会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
• 项目设计要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任务是形式化的过 程,项目是具体的“实物”。
• 项目设计时,需要对工作任务做综合化处理。许多项 目是跨任务的。
项目1 任务1 任务4
项目2 任务1
项目3 任务1 任务4
任务2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任务3
任务2
1、循环式。即每个项目都会重复
这个工作流程,但尽管流程是重复
我们面临什么问题
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基于工作体系的课 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 向,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工作体系
工作结构
职业教育
课程结构
职业教育
知识体系
学科结构
学术教育 课程结构
学术教育
现有课程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是学 科课程?学科课程是现象问题还是本 质问题?
学科课程仅仅是现象问题。关键在于其思想
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
设备操作 泡沫白板
工作任务分析现场
投影 主持人
四色长方
记录员
行业专家
教师
形纸板、
电脑、打印机
粗油笔、
大头针
行业专家
圆桌
行业专家 教师
教师
行业专家
教师
行业专家
行业专家 教师
教师
对工作任务分析专家的要求:
1、能深刻理解工作任务分析的目的、质量要 求,能预期后续的课程框架
2、善于激发并整合行业专家的思维 3、能熟练进行工作分析的基本操作 4、善于控制时间 5、不必是专业教师
对行业专家的要求:
1、每个专业聘请10-12位企业专家
2、企业专家均要求是一线技术骨干,班组长、车间主任 层面为宜,不要聘请老总、人力资源部人员、销售人 才、行业协会人员
3、要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4、善于思考、表达与合作
5、专家要覆盖本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企业类型要有 代表性
6、会议为期一整天。
开发技术
调研报告 能力标准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项目方案
教材
开发产品
(一)如何进行市场调研
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人才需求状况 (2)职业岗位群 (3)专业定位
(二)如何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 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 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
重点: • 确定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的主要内容(设计的
相关知识、技能要求)及课程实施建议。
• 需要根据教学规律,对工作任务做进一步筛选、细分 等处理。
(五)如何设计学习项目
• 项目课程设计,需要在课程标准编制基础上,设计一 份旨在实施课程标准的项目设计参考方案。它是教材 编写和教师教学的依据。
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开发研究
内容概要
• 为什么要进行项目课程改革 • 什么是项目课程 • 如何开发项目课程
当前高职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 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规格变化要求进行课程
改革 • 高职生的多元生涯发展目标要求进行课程改
革 • 高职的内涵发展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任务3
的,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因此
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不断提升。
项目1 任务1
项目2 任务1
项目3 任务1 任务4
任务2
任务2 任务3
任务3
任务2
2、叠进式。从完成一个大项目的 局部(小项目)开始,逐步过渡到 完整项目的完成。
项目 1
项目 2
任务 1
任务 2
项目 3
任务 3
3、对应式。即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是对应的,为学 习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即设计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