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黑格尔西方自由主义
自由与历史_黑格尔与马克思自由观之比较_以卡尔_波普尔的批判为视角的一种考察
第55卷第2期2015年3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55No.2Mar.,2015□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自由与历史:黑格尔与马克思自由观之比较———以卡尔·波普尔的批判为视角的一种考察夏莹[摘要]卡尔·波普尔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批判以自由与历史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这一批判中,波普尔将两者简单等同。
然而黑格尔与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黑格尔的自由作为真理和世界历史的实现是无限的、静态的、完成的,并囿于哲学视域中的自由,因此是整体自由的代表。
而马克思的自由则侧重于“解放”,关注于现实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变,因此是以限定为前提的现实自由,它更关注于如何实现自由,并在保持彼岸的自由与此岸的必然王国之间张力的基础上凸显自由作为一种实践的本质。
马克思的自由以此区别于自由主义传统中的个体自由观念。
马克思自由观作为介于整体自由与个体自由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自由;历史;无限定的;限定的[收稿日期]2014-12-10[DOI]10.15939/j.jujsse.2015.02.018[作者简介]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
(北京100083)对于大多数西方学者而言,黑格尔与马克思是同一思想传统下两位重要的思想家。
这一思想传统是理性主义的,因而带有决定论的倾向。
在政治哲学中这一倾向表现为某种集体主义的自由观,从而成为当代自由主义的批判对象。
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研究为西方学界设定了这样的讨论基调。
但这一思想传统在以赛亚·伯林那里似乎又变得晦暗不明了。
在其《自由及其背叛》里,伯林提到六个自由的背叛者,费希特、黑格尔等均位列其中,康德也作为费希特思想的先驱者而被提及,但却并未涉及马克思。
两位自由主义思想家在面对马克思时所出现的评判差异引发了我们在对自由观的考察视域中去重新思考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黑格尔哲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黑格尔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都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与挑战,无论是在哲学上还是政治经济学上,黑格尔作为一个哲学大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思想渊源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而这篇文章就是要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野出发,来探讨黑格尔在哲学上的贡献以及如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要谈到黑格尔给西方马克思主义带来的思想贡献,就必须先从黑格尔的哲学出发。
黑格尔的哲学被视为是“绝对理性”,他所主张的逻辑思维是一种通过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进一步获得更深层的认识,这是一种超越经验的认识方式。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黑格尔的哲学中汲取思想的灵感,尤其是在思考世界本质问题上,不断地挑战着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推动了黑格尔哲学的发展和演进。
例如,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被列宁和马克思主义批判,从而产生了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种哲学通过对人类历史的研究和对经济、政治的分析,进一步探求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演进的规律,对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其次,黑格尔的哲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强调“国家至上”,认为政治是“道德的实现”,强调国家是真正代表人类精神理念的代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
马克思主义者就从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中得到了启示,但他们从国家至上的观点中看到了国家权力和资本主义的利益重重,因此将国家统治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认为只有通过消灭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从黑格尔哲学中吸取了启示,同样也在对黑格尔的观点进行不断思考和挑战。
例如,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存在着思想的自由和普遍性的理念。
但是,马克思主义者从经济和社会层面剖析了人的思想,认为思想是受现实条件而制约的,因此自由的思想可以从社会基础和政治条件上得到解放。
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还从黑格尔的哲学中发掘出了类似于阶级斗争这样的基本概念和一系列理论工具,如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但是他们对这种哲学观点的理解与黑格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马克思的理性国家观——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考察为中心
马克思的理性国家观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考察为中心黄建都4【内容提要】在理性观的问题上,马克思坚信“理性是衡量实证的 事物的尺度”,唯有符合理性的现实事物才是正当的,不符合理性的事 物则必须接受无情的批判,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探究事物的理性。
基于这 样一种理性观,马克思探讨了政治国家的理性本质。
在《黑格尔法哲 学批判》(下简称《批判》)一书中,马克思明确把政治国家的理性概 括为:“形式的原则同时也是物质的原则”,合乎理性的政治国家、政治统治必须指向人民的生活和意志,唯有以普遍的利益和公众的自由为 旨归的政治国家才是合理和正当的。
基于这一国家理性标准,马克思对 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家制度展开批判。
政治制度一直处于“宗教的领 域”,“形式的原则”并没有成为“物质的原则”。
面对政治国家的异 化,马克思寄希望于贯彻理性、人民性原则的未来民主制。
伴随着未来 民主制的建立,代表特殊利益的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也随之解体。
马克 思的理性国家观是对启蒙思想精华的基础和超越;把握法哲学中关于国 家的概念对我们理解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国家理论具有重要意 义;马克思关于未来民主制的建构也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黄建都,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172马克思的理性国家观【关键词】马克思理性政治国家形式的原则物质的原则民主制在理性观的问题上,马克思坚信理性是“衡量实证的事物的尺度”,唯有符合理性的现实事物才是正当的,不符合理性的事物则必须接受无情的批 判,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探究事物的理性。
基于这样一种理性观,马克思探讨 了政治国家的理性本质。
同时,以政治国家的理性本质为标准,哲人展开了 批判和建构的工作。
一 “理性向来存在”在《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中,马克思批判胡果是一位“否认 事物的必然本质的怀疑主义者”,所谓“事物的必然本质”指的就是事物的 理性。
马克思坚信,理性向来存在。
人类凭借自身的理智就能认识事物的必 然本质。
谈黑格尔的自由观与国家观
公 民来考察人 的权 利 和责 任 , 而是 仅仅 把 人看作 单个 的 人 。这样 的人具有无 限性和普 遍性 , 人十 分 自由, 个 具有
自由意志 。因此 , 所有 人都 是绝对 目的, 而不能看成 手段 。 另外 , 自由的实现 必然 以 自然物质 作为 基础 , 因此 人把意
赖 自己。人类的历史是 一部认 识 和实 现 自由的历史 。黑 格尔认为 , 自由是对必 然 的认 识 , 明确 提 出: 必然性 只 并 “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 的直接来 源之 一。我 国一 直坚持 的 马克 思主义在 物质决 定意识的基础上 , 出了人 的主观 能 提
动性所起 到的强大作 用 , 因此也 十分 注重个体个性 与个 人 自由的充分发展 。近年来 , 国反 复强调 以人 为本 的科 学 我
能一直停留在抽象法 的阶段 , 它必 然要 往前发展 , 慢慢 进
作为人 的本 质 , 自由表 现 为人 的活 动和 自决力 量 , 所 以人决不会满足 于不 自由的地位 , 因为人有能力克服外 在 必然性的束缚 而达到 自由境界 。因此 , 自然” “ 虽然是人 类
收 稿 日期 :O 1 1 — 1 2 l— 0 6
入更高一层 的道德领域 。抽象法 的人是普遍无 限的, 但具
作者简介 : 陈靓 (9 5 , , 1 8 一) 女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 究生, 研究方 向为应用伦理学
・
6 ・
第 01 12 2 年 1 期 4 2 1卷第 2月
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un l f g e orso dn eE(ct n P i sp a dS c l c ne) o ra hrC rep n e c d ai ( hl o h n oi i cs o Hi u o o y aS e
黑格尔的国家观以及马克思对其进行的批判继承
在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中.而社会则是一种自发的状态, 其中存在各种利益诉求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利益集团。每一个利
益集团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来从事社会活动.国家从社会中
产生以后,由于社会还是一个自在性、特殊性领域,它还没有成长为
家与社会的分离趋势,但是他们往往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进
行论证的.熙格尔的进步意义在于历史的方法.黑格尔从历史本身 出发.表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在
“时问上”和“逻辑上”的产生,分析了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问的关系.
而马克思在借鉴这一点的同时。从真实世界出发进行了不同的论 证。马克思没有将历史发展归于精神运动。而是从社会关系,特别 是经济关系中来寻找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 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市民社会从根本卜讲是生产力发展阶段下的 社会关系.尤其是物质交往关系,包括商业生活和T业生活,市民 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
(二)辩证法在国家起源中的再论述 黑格尔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作是伦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在工作当中,希望能够使工作人 员迅速具备战胜逆境的能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幸福和感恩 是一对孪生姐妹。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感恩带给你幸福的
人,你也会更愿意帮助别人.在工作中,别人的帮助让你体验到胜 利的喜悦,你也会感激帮助你的人.给予高校教师人性化的管理 和关怀,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才能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从而维
义的、自由地联合起来的人,他(她)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
的条件. 尽管在政治学史上。黑格尔是将国家与社会区分开来的第一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的自由思想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以追求现实自由为目的,对黑格尔思辨法哲学体系进行批判,确立了人民主权的自由观念、普遍利益的行政观念、平等自由的立法观念等重要思想。
深入探讨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对于我国保障人民政治自由、完善法律体系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标签:黑格尔;马克思;自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转变过程中一部重要著作,这个时期的马克思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意识到“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全面清理自己旧的哲学体系的同时,在政治价值观上寻求现实的自由。
以自由思想为切入点解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有利于我们充分理解马克思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政治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一、《批判》中透视出的马克思的自由思想黑格爾认为政治国家把自己分为三种实体性差别:立法权、行政权和王权。
国家制度只能与意识的发展共同进步、与人的发展同进步,而马克思在这里就明确指出黑格尔是诡辩家,不是国家制度适应人的发展,人本来就是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出发点,黑格尔已经意识到现实的人的作用,却要把人作为意志的现实化。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根本颠倒了国家内部制度自由的体系,黑格尔式的自由只能是停留在他大脑里,而不是真正的尘世的自由。
下面就从黑格尔三种权力体系的划分及马克思对应的批判中来具体分析。
(一)对黑格尔王权思想的批判,体现了人民主权的自由观念黑格尔认为,王权本身包含着理性整体的三个环节:国家制度和法律的普遍性,作为特殊对普遍的关系的咨议,作为自我规定的最后决断的环节。
王权的三个环节表明:王权具有普遍性和自我规定性,在自我设计中完善自身,王权的实现不需要根基。
黑格尔的权力体系是从国家到主权、君权最后才分化出民权,而马克思的理解正好相反,从人民出发,君主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国家和制度也是人民民主的结果。
1.马克思以人民主体自由出发批判黑格尔的国家主体君权思想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主体君权思想的批判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从产生上看,黑格尔认为君主的产生是通过直接的自然方式肉体出身。
黑格尔对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批判
黑格尔对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批判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是19世纪欧洲政治思想中两大主要流派,分别代表了个人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核心理念。
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这两种思想流派都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黑格尔看来,自由主义强调的是个人自由和私人利益,认为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的利益,并且这种追求是由天赋和自然权利所决定的。
然而,黑格尔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忽视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真正自由,因为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个人的自由是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交往和交流来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个人私利。
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主义,黑格尔也提出了一些批判。
社会主义强调的是社会平等和公共利益,认为个人的自由必须受到社会整体利益的约束。
然而,黑格尔认为社会主义将个人过分归纳为整体的一部分,忽视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体权利。
他认为,社会应该承认每个人的个体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要考虑整体的社会利益,找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点。
黑格尔提出的观点可以看作是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一种综合。
他认为个人自由与社会平等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由,而社会也需要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独立性。
因此,个人与社会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有机的关系,既强调个体的自由,又考虑整体的社会利益。
总的来说,黑格尔对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批判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在两种思想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尝试。
他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维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要关注整体的社会利益。
这种综合的观点为当代社会政治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之比较
[ 中图分类号 ] A 1 [ 8 文献标识码 ] A
西 方 自 由主 义 国 家 观 的 内容
[ 文章编号 ] 17 0 5 (0 1 0 0 3 0 6 3— 75 2 1 )5— 0 9— 3
的权力 , 主一旦辜 负人 民的委托 , 君 则人 民有 权罢 黜君主 、 收 回自己的权力 。国家是 自然权利基础上人们订立社会契约 的 结果 。可见 , 古典 自由主 义思想家把 国家视为没有价 值偏 向 的中立物 。在国家职能上 , 古典 自由主义认为 , 私人领域 中个 人的平等 、 自由和财产权 神圣不可 侵犯 ; 在公 共领域 , 国家 的 职能仅是充当维护秩序的“ 守夜人 ” 角色 。以亚 当 ・ 斯密为代 表 的古典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在经济领域 则主张 自由放任 , 认
为 管得 最 少 的 政府 就是 最 好 的政 府 。 由洛 克 开 创 的 古 典 自 由主 义 , 然 在 有 关 国 家 的 观 点 上 虽
一
自由主义 是近代 资产 阶级革命 反对封建 专制 王权 的产
物, 是西方社会 的主流 政治 思想。几百 年来 , 因其 面对 的时 代背景 和社会形 势不 同 , 自由主 义虽几 经调 整 , 但从 未改 变 过 自己的根本立场 。在有关 国家的看法上 , 自由主义始终坚 持 以个人主义为 中心 , 维护现存社会 秩序 。西方 自由主义思
想源远流长 , 自洛克 开创 了 自由主义传 统 以来 , 随着社 会 伴
历 史 的浮 沉 , 由主 义 思 想 也 几 经 嬗 变 , 有 关 国家 、 府 的 自 在 政
看法上 , 虽有本质上的一致 , 也多有差异。 但 约翰 ・ 洛克 (6 2 10 )英 国哲学家 和政治思想家 , 13— 74 , 西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国家批判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国家批判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国家被认为是普遍理性的表现,是理性的秩序和绝对精神的体现。
国家被看作是超越个人利益的普遍利益的代表,是最高的价值和目标。
但马克思认为,国家并不是像黑格尔说的那样独立存在的一个机构,而是存在于特定的阶级和利益关系中。
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是由支配阶级的利益所决定的,而不是普遍的道德原则。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认为,黑格尔的国家观与庄家的“天下为公”、而非某一个人或阶级的官僚制度相违背。
黑格尔国家意义上的“普遍利益”预设在非人是道德虚无中的神学元素,是对于人的物质存在和具体生活的反历史性的超越。
正是基于此认识,马克思抨击黑格尔将国家神化成为超越人民的、独立的存在。
在马克思的看来,国家和法律不是,也不可能是从超自然原则或普遍理性的规定中得到合法性,而是根植于具体的历史条件。
导致了国家法权的出现与支撑国家法权的利益群体形成都是受历史条件所影响的产物。
马克思的国家批判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作为革命领袖,马克思深知国家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权力的机器,是统治者获得和维持政治和社会支配力的工具。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维持特定阶级利益的工具。
因此,人民只有通过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够摆脱被剥削和压迫的命运,才能够真正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
总之,马克思的国家批判的根本意义就是要揭露国家实质。
通过对黑格尔国家概念的批判,在彻底否定国家超越个人的意义上完成了“保民权意识”(Hans Kelsen的语言)的使命。
马克思提供了通过社会革命,解放劳动者,破除资产阶级对国家的支配,走向“共产主义”(Marx的语言)的路径。
因而,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认识,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需要借鉴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批判。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论文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论文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论文一、批判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主谓颠倒”马克思在《批判》中对“市民社会”概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他更多地是依据黑格尔的说法来理解市民社会的。
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的根本“精神特质”是私人的利己主义,它以特殊利益和私人需要为基本原则。
马克思基本上也是在这层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会”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片面地认为,马克思在《批判》中完全照搬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和基本内涵,实际上,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停留在黑格尔的层次上,比如他在手稿的后部分就逐步意识到从长子继承制和地产等私有财产的角度来界定市民社会概念和基本内容,超越了黑格尔的“需要体系”的理解水平。
在“国家”的理解上,马克思也主要继承了黑格尔的观点,但也有所突破,如从现实的人、私有财产、等级要素等方面来理解政治国家和国家制度。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法哲学以及思辨唯心主义,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点,具体内容如下:(一)批评黑格尔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的目的论倾向黑格尔认为:“对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领域来说,国家一方面是外在必然性和它们的最高权力,它们的法规和利益都从属于这种权力的本性,并依存于这种权力;但是,另一方面,国家又是它们的内在目的。
”可以看出,黑格尔将国家看作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性”和“内在目的”。
马克思指出,这两者是“二律背反”的:“外在必然性”表明国家和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市民社会以特殊东西而非普遍东西为自身本质的,即以特殊利益和私人需求为本质,它根本上不是以国家为内在目的。
所以说,国家是市民社会的内在目的,因此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其实,黑格尔头脑中装的是一种目的论的思维方式,一种泛神论的神秘主义,因为在黑格尔这里,“观念变成了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的关系被理解为观念的内在想像活动。
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论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论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黎眩(兰州⼤学⽢肃兰州730000)【摘要】西⽅马克思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进⾏发挥和完善、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学说的⽃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提出了⼀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西⽅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的进⼀步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
【关键词】西⽅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西⽅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概述从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以来,在欧洲和美国,国家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个中⼼议题。
在卡诺伊看来,有两个主要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
这⼀⽅⾯是因为⼆战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出现了新发展,另⼀⽅⾯也是由于⾃50 年代后期西⽅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针对斯⼤林主义和苏联社会经济出现的问题对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进⾏了反思。
如何理解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且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西⽅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丰富多彩的。
从客观上看,这是由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诸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从理论者主观上说,个⼈的理论出发点、使⽤的⽅法和关注的领域不同,甚⾄同⼀个⼈在不同时期也有变化。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归纳出国家理论的⼏个流派。
从对国家作⽤的判断可以区分出“⼯具主义”国家论、“结构主义”国家论、“调节者”国家论和“制度平台”国家论四类。
“⼯具主义”国家论是在马克思关于国家是阶级统治⼯具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代表⼈物是英国学者⽶利班德。
他认为国家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间的中⽴的裁判者,⽽是⼀个深深介⼊其中的不可避免的偏袒者,是统治阶级的重要⼯具,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产与⽣产关系的再⽣产。
“结构主义”国家论是以20 世纪60 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为分析⼯具的,代表⼈物是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和希腊学者普兰查斯。
黑格尔、马克思自由观的比较阐释
黑格尔、马克思自由观的比较阐释摘要:“自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思想中心,黑格尔的自由思想给马克思的自由思想的演进与探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参照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自由观进行批判性解剖,从而实现了自由从天国幻象到尘世根基的转变。
本文在分析黑格尔的自由观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基础上,挖掘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马克思在自由观问题上对黑格尔自由观的超越,系统说明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自由观的先进之处。
关键词:黑格尔;马克思;自由自由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之一,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但就它的内涵规定地不断挖掘而言却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关于自由的学说从哲学存在论的角度,深刻阐释了自由的内在规定,也为人类解放提供了理论支撑。
他认为自由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人能够在自由这个终极价值的指引下与自然结合,从而实现在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统一中的自由。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阐释有一个历史的参考系,那就是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的自由思想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最初出发点。
黑格尔认为精神是自由的主体,因而在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内在统一中,自由通过精神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来最终实现。
一、天国的幻象——黑格尔的自由观(一)自由是绝对精神的自由对于趋向自由的现代转向,黑格尔清楚的认识到,除非我们正确理解了自由,否则它可能很容易就坠入破坏性的自私自利和主观主义。
在康德和费希特的作品中已经体现了一种自由的、自我批判的和自我规定着的理性。
因而人性已经开始意识到,它根本的本性和命运就是成为自由的是者,并且它在自己对自由的新意识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创造一个新的社会的、政治的、审美的、宗教的和哲学的世界了。
和黑格尔关于逻辑学的论证相统一,关于自由的思想成为绝对精神的辩证法。
从黑格尔研究逻辑学的目的和宗旨来看,为了实现自己的哲学理念,提出了绝对精神的概念。
毋宁说,它是这样一种意识,它知道自己是理性的具体化——而它所理解的这个理性也是内在于世界的,因而是真正客观的。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2)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2)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二马克思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摘要:自由主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种重要思潮,经历了发生、发展、衰弱的复杂历程,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亦发挥过重要作用,产生过多种影响。
但其最终还只是历史的过客,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即对自由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较量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自由主义文化;马克思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53-021 自由主义文化1.1 自由主义的定义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1.2 自由主义的分类政治自由主义主张个人为社会和法律的基础,社会和制度的存在便是为了推进个人的目标,而不会偏袒拥有较高社会地位者。
文化自由主义注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包括如性自由、信仰自由、认知自由等议题,并保护个人免受政府侵犯其私人生活。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
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也就是市场的力量。
社会自由主义也被称为改良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依据约翰・杜威和莫迪默・阿德勒对这种形式的自由主义的解释,由于个人是社会的基础,因此所有个人都应该拥有实现目标所需的基本要件,例如教育、经济机会、遇到无法解决的灾害时的保护。
对社会自由主义而言,这些要件也被认为是权利的一部分。
在所有以上述及的自由主义形式中通常有一个共识,也就是在政府和个人责任间应该有着一个平衡点,而政府应该限制在从事这些无法由私营部分做好的事物。
所有形式的自由主义都主张以法律保护个人的尊严和自治权,也都主张个人的自由行动能够达成最完美的社会。
论文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有感
论文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有感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他在经过了对黑格尔的崇拜到怀疑到批判的一个结晶,也是他从仰望巨人到超越巨人的一个里程碑。
随着普鲁士政府作出压制新闻自由的决定,青年黑格尔派在《莱茵报》上本已明显表现出的分歧进一步发展到彻底的分裂的程度。
那些在柏林受布鲁诺·鲍威尔领导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越来越倾向于与政治运动相脱离。
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开始为《德法年鉴》撰稿。
有两个因素促成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政治学的看法:其一,他新近担任《莱茵报》编辑的经历,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制度的缺陷与黑格尔关于国家的论述的巨大分歧,他因此认为“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锁链,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的‘整个大厦的栋梁’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轻蔑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其二,阅读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对他产生的影响。
费尔巴哈认为神学还没有被彻底摧毁,黑格尔哲学是它的最后一道理性壁垒,黑格尔哲学是神学的最后避难所,因此必须被摧毁。
马克思的每一页都显示出了受费尔巴哈方法的影响。
马克思赋予他的批判以一种费尔巴哈所缺少的社会历史的维度,但是他们两人的方法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点:他们都宣称黑格尔颠倒了主词和宾词的正当关系。
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实际的政治制度,以此揭示出黑格尔对观念与现实之间关系理解是错误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是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第261节到331节中关于国家的观点进行的批判。
黑格尔的国家观主要有三点:(一)“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也就是说,国家是伦理精神的体现,这抹杀了剥削阶级的国家是残酷地剥削本国人民、侵略压迫他国和其他民族的机器的大量事实;(二)“国家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东西”即国家是独立自存、永恒的、绝对合理的国家;(三)由于国家是客观精神,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马克思在这篇导言里告诉我们在德国要实现真正的解放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哲学和无产阶级,“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继承与超越——兼论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之真
第18卷 第6期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 18 No. 62020 年 11 月 Journal of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al Sciences Edition) Nov. 2020DOI :10.3969力.issn.2096-8256.2020.06.007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继承与超越——兼论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之真**收稿日期=2020-06-18;修订日期,2020-07-1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710005);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0_0010)作者简介:蔡超(1993-),男,河南信阳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
蔡超(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 要: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和黑格尔的国家理论之间,存在着隐秘的逻辑线索。
黑格尔看到了市民社会内在矛盾所导致的非理性运动趋向,理性国家是对市民社会矛盾的哲学解决和逻辑建构。
只有在作为伦理共同体的国家中,才保障了每个人在与其他人的结合中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
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必然矛盾和理性国家的本质内容,使得国家理念真正立于尘世根基之上,并论证了国家消亡的可能性,从而越出了黑格尔的理论视界。
从哲学理论下降到政治实践,作为承载"理性”现实的新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被看做是理性国家的证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要求将理性上升为国家理性,让理性原则在国家范围内得到普遍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市民社会;理性国家观;共同体;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B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56(2020)06-0064-09—、弓I 言马克思的国家观来自于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性反思。
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由观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由观的批判与超越作者:祁鑫来源:《西部学刊》2024年第10期摘要:黑格尔的自由观是三个维度的叠加,从作为人之先验预设的绝对自由到经由反思环节的任性自由,再到依附于国家实体的社会自由,但其本质仍是带有思辨色彩的唯心主义自由观。
马克思通过对社会现实情况的考察,对黑格尔的自由观进行批判和实现超越。
他把无产阶级当作实现自由的物质武器,强调发挥无产阶级的力量,消灭私有制,扬弃人的异化,在构建共同体的新型社会关系中追求和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
关键词:马克思;黑格尔;自由中图分类号:B5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0-0149-05Marx’s Criticism and Transcendence of Hegel’s View of FreedomQi Xin(School of Philosoph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Abstract: H egel’s view of freedom is the superposition of three dimensions, from the absolute freedom as the priori presupposition of human, to freedom of arbitrariness through reflection, to the social freedom attached to the state entity, but the essence is still the idealistic view of freedom with specul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ocial reality, Marx criticizes and surpasses Hegel’s view of freedom. He regarded the proletariat as the material weap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freedom, and emphasiz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 of the proletariat, the elimination of private ownership, the abandonment of human alienation and the pursuit and realization of real human freedo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community.Keywords: Marx; Hegel; freedom“自由”,一直以來,都是西方哲学史上引发广泛讨论的问题之一,很多哲学家们都对“自由”问题有着独到且深刻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平等分析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平等分析论文【正文】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传统主义国家大规模改革浪潮的出现和前苏东的剧变,自由、平等与正义同样成为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变迁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亲历了剧变的前东德学者面对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并开始从上对自由、平等与正义进行思考。
这一思考反映了问题。
从历史背景来看,马克思没有专门对这些观念从理论上进行过系统的和论证,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社会主义的论述实际上蕴涵着自由、平等和正义的价值观。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收入平等为基础的基本原则是对这些观念的追求和实践。
从理论上来看,它们似乎已经是实现了的事物,因而很少为人们所关注,然而改革的浪潮首先向这些观念提出了挑战,继而使这些观念陷入了冲突和危机之中。
而自由、平等与正义能否协调的问题一直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在那里,无论现实是如何地不同,在理论上,自由和正义却被视为和社会的灵魂。
前东德学者在两种社会体制和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和碰撞中所进行的思考,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能否与自由主义相融合?传统社会主义改革在前苏东遭受挫折以后,不仅在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中间,而且在前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之间,也有人提出将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加以融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由主义理论加以结合的自由社会主义观点,尝试着从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对立中走出来。
这种观点的核心是争取一种“自由的社会主义,在批判性地掌握自由主义理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使其从多方面为民主社会主义所利用”(MarxistischesForum,)。
其基本是将自由主义的积极内容与消极内容区分开,对其在政治领域中的积极因素加以吸收,而对其在经济领域中的消极因素则加以剔除。
然而,这样的观点遇到了持不同观点者的反驳。
自由社会主义的提倡者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传统社会主义没有实现她本来应该实现的民主和自由,这意味着它的受挫与此有关,因而从政治上吸收自由主义的积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存在着共同的根基,因而抑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的“根”也就干枯了;经济行为的人格化是否必然要求财产私有化,这是针对公有财产的无主体、低效率而提出来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黑格尔西方自由主义
【中文摘要】国家观是关于国家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其主要包括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形态、消亡等一般性内容,以及人与国家的关系、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不同国家观之间的比较等扩展性内容。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鲜明的、系统且完善的国家观学说。
本人所称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狭义上而言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在有关国家思想上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正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以历史为依据,从纵的线索上,以马克思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发展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载体,理清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最后完善时期的整个演进脉络。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横向结构。
从横的方向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分析,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形态、消亡以及国家与人的发展等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的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的国家观存在着思想渊源关系,但通过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显现了与黑格尔国家观本质的不同。
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
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在国家(政府)上的看法存有差异。
所处时代虽前后相延,但因其服务的阶级对象不同,在国家观的诸
方面也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存在诸多不同。
【英文摘要】The view of a country concerns the basic views and ideas of one country, mainly including the general contents such as its origin, nature, function, form, extincti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country, society and country, as well as the contrast between different views of a country.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m. Based on criticiz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classic writers of Marxism established their own special, systematic and sound view of a country. The Marxism referred in this paper is the Marxism in the narrow sense. Therefore, the Marxist Concepts on the State refer to the basic assessment and the fundamental view of both Marx and Engels on their state.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the vertical development of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rx’s thoughts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is part will try to clear the whole developing process including its beginning, forming, developing and completing stages of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through studying Marx’s classics.The second part reveals the horizontal structure of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Horizontally, this part will discuss the basic contents including the origin,
nature, function, form, extin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man and country by analyzing classics of Marxism.The third part unlocks Marx’s and Hegel’s view of a country. They are interrelated in terms of the thoughts, but by criticizing Hegel’s view of a country,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is different.The final part concerns Marx’s and the western liberalism’s view of a country. Classical liberalism, neoliberalism and new classical liberalism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country or the government. Though they existed in order of the history, as they serve different classes, they were different from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黑格尔西方自由主义
【英文关键词】Marxism the view of a country Hegel the western liberalism ancient China 【目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内容摘要
4-5Abstract5引言7-9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历史演进9-18(一)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萌芽时期9-12(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形成时期12-15(三)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发展时期15-16(四)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的完善时期16-18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横向结构18-31(一) 国家起源观18-20(二) 国家本质观20-22(三) 国家职能观22-24(四) 国家形态观
24-26(五) 国家消亡观26-28(六) 国家与人的发展
28-31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国家观的比较研究
31-35(一) 黑格尔国家观的内容31-32(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
观与黑格尔国家观的比较32-35四、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西方自
由主义国家观35-41(一) 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的内容
35-38(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的比较
38-41 1. 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依据不同:唯物史观和社会契约
38-39 2. 对国家本质的定位不同:阶级性与中立性39-40 3.
对国家前途的看法不同:消亡与完善40-41结束语41-43参考
文献43-44
【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作者如有异议请与总库或学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