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 48 学时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课程性质:专业课、独立开课适用专业:中药学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中药药理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本门课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54,其中课堂讲授22学时,实验32学时共8个实验。
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验证课堂理论,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研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中药事业和新药开发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单个实验考核:预习报告(设计方案)占30%,操作过程与结果占50%,实验报告项目占20%。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20%,试验考核占80%。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张大方主编的《药理与中药药理试验》,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
实验一中药药理实验设计及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类别:验证性实验二、实验目的要求1. 掌握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2. 中药药理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3. 中药药理实验样品的注意事项4. 中药药理实验制剂的浓度表示法5. 中药药理基本实验技能中药药理实验研究设计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2学时)三、实验内容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组方法和原则。
四、学时安排2学时实验二祛风湿中药的实验设计方法及秦艽对蛋清致大白鼠足肿胀、耳肿胀的影响一、类别: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1.熟悉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2.掌握抗炎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3.掌握秦艽对小鼠足肿胀(蛋清法)的影响4.掌握秦艽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5.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三、实验内容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70307 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 48 学时总学分: 3 开课学期: 5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先修课程:分析化学后续课程:制药工程学大纲执笔人:gdggg 参加人:dfgdg 审核人: fdg 编写时间: 2009年 09月编写依据: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09 )年版一、课程介绍《药剂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它是研究将药物制成剂型的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有效、稳定、方便,以顺应性良好的优质制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培养学生具有剂型与制剂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制药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药剂学》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
共3学分,本课程除重点讲授外,还包括自学、答疑、辅导、习题作业、实验(独立授课)和考核考试等主要教学环节组成。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药剂专业领域内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在药剂生产、科研、管理理等方面做好准备。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常见药物剂型的概念、原理、制备过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熟悉常见新剂型的特点及制备方法及原理。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药剂学是一门应用型科学,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药物剂型最基本的研究能力,以及收集和整理本学科资料、口头和书面交流本学科知识的技能。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制药工程中阐述药物制剂的课程,与多门科学,如制药工艺学、药理学等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
她是在药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本课程主要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药物剂型。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药剂学及相关课程的定义与研究范围(2)掌握药物剂型、制剂的重要意义及要求(3)熟悉药典、处方及GMP、GLP等重要名词术语的定义及意义(4)了解药剂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及新药报批内容2、教学内容:(1)药剂学的概念和任务、药剂学的分支学科(1学时)(2)药物剂型与DDS、药典与药品标准、GMP、GCP、GLP(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药剂学、药剂、剂型的概念、药物剂型的分类。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课程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研究思路及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各论包括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重点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中药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初步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加深对中药基本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理解,明确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性质、学习目的和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1.概念2.研究内容3.学科任务4.学科性质5.学习目的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1.中国古代对药物作用研究的探索2.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简况本章习题要点: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前言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结合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中药基本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
它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中医和针灸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门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理论课分总论及个论。
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药理、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作用的基本规律、中药药理研究发展趋势等;简介中药新药药效毒理学研究的要求与方法等。
各论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类,包括概述和常用药两部分。
概述介绍各类中药功效产生的药理学基础,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每类药的复方制剂,仅介绍其现代临床应用。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现代科学内涵,常用中药功效主治的药理学基础,了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成就和现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与中药功效有关的几种实验方法,为其进一步从事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中医学、中西医学、中药学专业、中药资源专业的必修课。
总学时为36。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了解中药药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任务和研究内容。
2、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中药药性药理【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四性(气)、五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2、了解现代科学对中药升降浮沉及归经理论认识,以及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有毒无毒的现代研究。
【教学内容】1、中药四性(气)的基本药理作用。
2、中药五味的基本药理作用。
3、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现状。
4、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5、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药理学 教学大纲
药理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50304Z10课程名称(中/英文):药理学/Pharmac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生物化学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基础药理学》(第二版)张庆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1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药理学课程是为制药工程专业设立的必修课程。
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药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课程,了解制药工程中的医学及药学问题,将制药的目的、意义与技术手段联系起来,从而构建完整的化学-药学-医学-工程学知识体系。
药理学是研制新药的主要依据。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靶点之间相互作用规律,有利于创新性的开发新的制药技术,扩展专业领域,为从事制药及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靶点之间相互作用规律。
能运用医学及药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阐明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action)和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临床应用(主要适应症,indication)、不良反应(adcerse reaction)和禁忌症(contraindication)以及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和用法、用量等。
能力:“在了解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上,揭示疾病发病机制,从而寻找药物作用靶点,进而理解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靶点之间相互作用规律”为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思路。
通过该思路的不断训练,能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医学-药学-化学-工程学的交叉知识的整合性学习能培养学生创新意思,提高学生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建立从医学出发应用化学手段反过来解决医学问题的观念,通过逐步培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提升应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制药工程专业问题的基本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大学教学大纲_中药药理学专论
《中药药理学专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 课程代码:2.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3. 总学时数:60学时4. 开课部门:中药学院5. 授课对象:硕士生6. 考核方式:开卷撰写研究计划8. 主讲教师:马越鸣、黄诚等9.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10.参考资料(1)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Cell. 2011 Mar 4;144(5):646-74. doi:10.1016/j.cell.2011.02.013.(2)萧树东《中华胃肠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版(3)纪小龙《消化道病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版(4)高春芳《消化系统肿瘤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版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药理学研究有助于指导中医临床更为合理、准确用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理论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中药新药的研发和中医药走向世界。
随着当代新学科的兴起,中药药理学研究对中医药的特色内涵赋予新的理解和发展,可为构建中医和西医的全新医学模式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中药学培养目标和要求,本课程以中药药理学研究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研究技能,注重系统性和实用性。
采用专题形式,由各专题授课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阐述概念原理、技术与应用。
课程围绕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问题,探讨研究思路、课题设计、实验技术、数据分析的方法,为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和研发中药新药提供系统的科研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中药药理学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1.主要内容1.1中药药理学实验设计的概念(1)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2)实验目的(3)误差1.2中药药理学实验设计三要素(1)处理因素:药物,剂量,量-效关系,剂量设计(2)实验对象(3)实验效应1.3中药药理学数据分析(1)数据检查(2)统计检验(3)统计结论与专业结论2.教学要求学会中药药理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第二章中药药理实验研究基础知识1.主要内容1.1中药药理实验研究分类1.2中药药理实验研究的特点1.3实验研究基础知识:(1)基本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其他:一致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等。
中药学教学大纲72学时
《中药学》教学大纲(供中药学专业除中药制药方向、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中药学是中药学专业除中药制药方向、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
根据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的原则,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及 300 味常用中药的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等相关知识,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收及其他炮制方法。
掌握 130 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 80余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 80 余种较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余药仅作参考。
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本学科的教学时数为 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 68学时, 标本见习为 4学时,中药学共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五章,各论分 21 章。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 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 25%,有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
最新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八前言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结合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中药基本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
它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中医和针灸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门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理论课分总论及个论。
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药理、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作用的基本规律、中药药理研究发展趋势等;简介中药新药药效毒理学研究的要求与方法等。
各论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类,包括概述和常用药两部分。
概述介绍各类中药功效产生的药理学基础,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每类药的复方制剂,仅介绍其现代临床应用。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现代科学内涵,常用中药功效主治的药理学基础,了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成就和现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与中药功效有关的几种实验方法,为其进一步从事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中医学、中西医学、中药学专业、中药资源专业的必修课。
总学时为36。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了解中药药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任务和研究内容。
2、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中药药性药理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四性(气)、五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2、了解现代科学对中药升降浮沉及归经理论认识,以及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有毒无毒的现代研究。
教学内容】1、中药四性(气)的基本药理作用。
2、中药五味的基本药理作用。
3、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现状。
4、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5、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药理学(Pharmacology)。
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理论48学时。
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本课程为医学影像专业本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选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药理学是医学影像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讲解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主要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同时也阐明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认识药物防治疾病的原则及新药研发的药理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临床能安全、有效和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六、教学重点: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原理,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药学与医学的桥梁学科。
教学内容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为主,以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包括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为重点。
对每类药物的代表药要讲深讲透,同类药物比较其作用特点或作简要介绍。
七、主要先修课程: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教学要求】1.掌握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概念。
2.了解药理学的内容、任务、在医药学中的地位。
3.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和新药开发与研究。
【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和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
2.药理学的内容、任务、在医药学中的地位。
3.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和新药开发与研究。
【重点内容】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概念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教学要求】1.掌握药物首过消除、吸入给药、注射给药、局部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解离度、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药酶的诱导与抑制、肠肝循环、一级及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定义及相关临床意义。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药理学 英文名称Pharmacology课程号sd02322440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课程性质(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及年级护理专业二年级开课学期春季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教研室 )先修课程组织胚胎学、生理学 、生物化学、微生物 学、免疫学、病理生 理学课程负责人刘慧青大纲主撰人刘慧青、孙玉大纲审核人易凡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课程性质: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学科, 也是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
它是研究药物 与机体(包括病原体、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学科,研究内容包 括药物如何对机体产生效应,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1/9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最重要的学科任务是阐明药物的作用、 防治疾病、 代谢过程、 不良反应、配伍用药等方面的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教学目标:(1) 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2) 熟悉合理安全用药的有关知识。
(3) 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 为培养适应临床护理实际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奠定药理学基础。
[对应培养要求知识2.1:掌握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科学方法; 知识2.2:掌握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涉及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知识2.6:熟悉影响健康与 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其评估和干预方法。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能力培养:(1) 具有查阅药物相互作用、检索配伍禁忌,并能根据处方进行药物正确配伍、合理用药及准 确调配药物剂量的能力。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2) 具有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上报主管医生的能力。
(3) 具有临床常见药的用药咨询及慢性病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能力。
(4) 具有自主学习,获取用药知识的能力。
[对应培养要求知识2.1:掌握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科学方法; 知识2.2:掌握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涉及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知识2.6:熟悉影响健康与 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其评估和干预方法。
《中药药理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中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54学时(42理论:12实验)总学分数:3学分开设学期:第四学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药理和机体(包括正常机体、病理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结合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制及其物质基础,是中药药理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
药理学是介绍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药理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药理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这两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功效产生的药理学基础,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4.课程作用《中药药理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药理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中药药理学专业的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各类常用中药药理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为培养中药药理学科技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它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性课程,对中医药学术创新、临床疗效提高和中药药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中药药理产业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学时.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用)一、一般情况《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药理学》,彭成主编。
本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课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2学时。
理论课分总论和各论。
总论部分分为绪论、中药药性、中药配伍、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等章,主要介绍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中药配伍、中药作用的基本特点、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中药药动学及中药毒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
各论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类,并按代表药、常用配伍、代表方进行介绍。
代表药介绍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常用配伍介绍了与功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用、.代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表方介绍了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用、安全性评价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影响中药内涵及代表药功效主治的药理学基础、作用的因素;熟悉中药配伍、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代表药、中药配伍、代表方主要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不良反应等。
熟悉、了解三级划分。
课堂教学要求按掌握、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总论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熟悉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药理学概述。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第二章中药药性【目的要求】掌握中药四气(性)的现代认识,熟悉五味理论的现代认识,了解中药归经、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四气第二节中药五味第三节中药归经理论第四节中药升降浮沉第三章中药配伍【目的要求】熟悉中药配伍关系研究,了解药队、饮片、组分、成分配伍。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配伍概述中药配伍研究第二节.第四章中药药效学【目的要求】掌握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熟悉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了解其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药效学概述。
第二节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
第四节中药药效学研究方法。
第五章中药药动学【目的要求】了解中药的体内过程、中药药动学的基本特点及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药动学概述。
第二节中药药动学的基本特点。
中药药动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中药药动学研究展望第四节中药毒理学第六章【目的要求】熟悉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药毒理学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中药毒理学概述。
第一节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中药毒理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各论第七章解表方药【目的要求】1. 了解解表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表证的认识。
2. 掌握麻黄、柴胡、葛根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桂枝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桑叶、菊花的药理作用。
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解表方药的概念、表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麻黄2. 桂枝3. 柴胡4. 葛根第二节常用配伍麻黄与桂枝第三节代表方麻黄汤第八章清热方药【目的要求】1. 了解清热方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里热证的认识。
2. 掌握黄连、金银花、知母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黄芩、板蓝根、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连翘、栀子、鱼腥草、苦参的主要药理作用。
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主要药理里热证的认识,清热方药的概念、.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黄连2. 黄芩3. 金银花4.板蓝根 5. 栀子 6. 鱼腥草7. 青蒿8. 知母9. 苦参第二节常用配伍石膏与知母第三节代表方白虎汤第九章泻下方药【目的要求】1. 了解泻下方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了解里实证的认识。
2. 掌握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药理作用及机制,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芒硝的化学成分、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泻下方药的概念、里实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大黄2. 芒硝第二节常用配伍大黄与芒硝第三节代表方大承气汤第十章祛风湿方药【目的要求】1. 了解祛风湿方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了解痹证的认识。
2. 掌握秦艽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雷公藤的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独活、五加皮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祛风湿方药的概念、痹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秦艽2. 独活3. 雷公藤4.五加皮第二节常用配伍川乌与白芍第三节代表方独活寄生汤第十一章芳香化湿方药【目的要求】1. 了解芳香化湿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了解湿阻中焦证的认识。
2. 熟悉广藿香、厚朴的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苍术的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芳香化湿方药的概念、湿阻中焦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广藿香2. 厚朴3. 苍术第二节常用配伍苍术与黄柏代表方第三节.藿香正气散第十二章利水渗湿方药【目的要求】1. 了解利水渗湿方药的概念,熟悉其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水湿内停证的认识。
2. 掌握茯苓的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泽泻、茵陈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金钱草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利水渗湿方药的概念、水湿内停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茯苓2.泽泻 3. 茵陈 4.金钱草第二节常用配伍茯苓与白术第三节代表方茵陈蒿汤第十三章温里方药【目的要求】.1.了解温里方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里寒证的认识。
2.掌握附子的药理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及机制、毒性成分及机制,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干姜、肉桂的主要药理作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温里方药的概念、里寒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附子2. 干姜3. 肉桂第二节常用配伍附子与干姜第三节代表方四逆汤第十四章理气方药【目的要求】1. 了解理气方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气滞证的认识。
.2. 掌握枳实(枳壳)的药理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及机制、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陈皮(青皮)、香附的主要药理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及机制,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木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理气方药的概念、气滞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枳实(枳壳) 2. 陈皮(青皮) 3.木香 4.香附第二节常用配伍木香与黄连第三节代表方木香顺气丸第十五章消食方药【目的要求】1.了解消食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食积证的认识。
.熟悉山楂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2.用;了解莱菔子的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消食方药的概念、食积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山楂2. 莱菔子第二节代表方保和丸第十六章止血方药【目的要求】1.了解止血方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出血证的认识。
2.掌握三七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了解白及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止血方药的概念、出血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三七2.白及第二节常用配伍三七与黄芪第三节代表方云南白药第十七章活血化瘀方药【目的要求】1.了解活血化瘀方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血瘀证的认识。
2.掌握丹参、川芎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延胡索、益母草仁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莪术、水蛭、银杏叶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活血化瘀方药的概念、血瘀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4.延胡索. 3川芎. 2丹参1.益母草 5.莪术 6.水蛭 7.银杏叶第二节常用配伍丹参与三七第三节代表方血府逐瘀汤第十八章化痰止咳平喘方药【目的要求】1. 了解化痰止咳平喘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了解痰证的认识。
2. 了解半夏、川贝母、桔梗、苦杏仁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化痰止咳平喘方药的概念,痰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半夏2.川贝母 3.桔梗 4.苦杏仁第二节常用配伍附子与贝母第三节代表方二陈汤第十九章安神方药【目的要求】1.了解安神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失眠证的认识。
2.了解酸枣仁、远志的主要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安神方药的概念、失眠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酸枣仁2. 远志第二节常用配伍酸枣仁与知母第三节代表方酸枣仁汤平肝息风方药第二十章.【目的要求】1.了解平肝息风方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了解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的认识。
2.熟悉天麻、钩藤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牛黄、地龙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平肝息风方药的概念,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天麻2. 钩藤3. 牛黄4. 地龙第二节常用配伍天麻与钩藤第三节代表方天麻钩藤饮第二十一章开窍方药【目的要求】.1.了解开窍方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了解窍闭证的认识。
2.熟悉麝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冰片、石菖蒲、苏合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开窍方药的概念及其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麝香2. 冰片3. 石菖蒲4.苏合香第二节代表方安宫牛黄丸第二十二章补虚方药【目的要求】1.了解补虚方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虚证的认识。
2.掌握人参、黄芪、甘草、淫羊藿、当归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党参、熟了解冬了解其临床应用;地黄的主要药理作用,虫夏草、何首乌、枸杞子的主要药理作用。
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补虚方药的概念及其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1. 人参 2.党参 3.黄芪4.甘草 5.淫羊藿 6.冬虫夏草7. 当归 8. 何首乌 9. 熟地黄10. 枸杞子第二节常用配伍当归与熟地第三节代表方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第二十三章收涩方药【目的要求】1.了解收涩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了解滑脱证的认识。
2.熟悉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山茱萸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收涩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
第二节代表药1.五味子2.山茱萸第二节常用配伍人参与五味子第三节代表方四神丸第二十四章攻毒杀虫止痒方药【目的要求】了解虫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止痒方攻毒杀【教学内容】虫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止痒方攻毒杀第一节代表药1.雄黄2.蛇床子3.川楝子【实验项目】组、麻黄组。
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麻黄水煎液。